❶ 什么是语文味
语文味到底是什么?程少堂先生给 “ 语文味 ” 作了这样的描述性的界定:: “ 所谓 ‘ 语文味 ’ ,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
趣,进而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 ” 他指出: “‘ 语文味 ’ 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是语文教师 ‘ 自我实现 ’ 和 ‘ 高峰体验 ’ 的产物。 ”
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处于政治附庸地位,忽视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追求 " 语文味 " ,正是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
提倡 " 语文味 " ,就是要求教师馈赠给学生更多的美的享受。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首先应是驾驭语言的高手,能自觉铸炼教学语言,同时,对美的教学文本,要积极深入地研究、理解和挖掘。课上,要渗透着浓厚的中华底韵,语言艺术要不同凡想,
对学生的评价指导语言就是优美的诗语,课堂上的即兴语言更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地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如:在学生谈自已的不同意见时,评道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 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又有不同的意见了 ”“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意见出来了。 ”“ 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 等。临时发挥送学生几句话: “ 个性是金,闪闪发光,个性是木,生根发芽,个性是水,源远流长,个性是火,可以燎原,个性是土,扎实根基。 ” 整堂课都会流淌着浓浓的语文味。
❷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味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味”——评郭初阳执教的《鸟的天堂》朱小平看了郭初阳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课堂实录,听到了很多对这堂课的褒扬之声,我越来越迷惑,这样的课真的是好课吗?我有几个问题提出来供大家一起探讨。一、 什么叫“语文味”?这堂课的“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关于什么叫“语文味”,你去搜索一下,可以找到一大堆答案,而且是越说越复杂,越说越糊涂。要我说,凡是跟语言学习有关的教学就是课堂的“语文味”。就这么简单。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工具性的体现。那么这堂课的“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呢?郭老师认为到了小学高段字词已经不需要教了,我们暂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从我的实际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不但需要,而且是非常需要),我们看郭老师是通过哪些环节来突显“语文味”的呢?一处是场面描写的格式练习。可以说这个环节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那么他让学生学习的格式是怎样的呢?很快地这 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 声,到处都是 影。 的, 的, 的, 的,有的 ,有的 ,有的 。 这就是郭老师让学生记住的“篮子”。“在这个篮子里面,你可以装进去任何东西,记住这样的格式有助于写作。”(郭初阳语)。郭老师还特别强调了这个“篮子”有两个“到处”,四个“的”,三个“有的”。起初填的是名词,然后是形容词,最后填的是动词。还有一个场面练习,就是“从一到多,再归于一”的格式。郭老师费了好大的劲才让学生通过观察课件总结出这个“写作知识”。郭老师还说:“描写场面有一些固定的格式可以套用,换一些关键的词语就可以了;不但要看,而且要用了耳朵听;然后从一到多,再从多到一——这是我们从巴金文章里所学习的内容。”看了这样的片断,我感到悲哀,甚至愤怒。我们就是这样教作文的吗?是的,作文有时是需要一些模仿,但这还是模仿吗?这是抄袭!这样的训练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扼杀!也让学生的作文彻底沦为形式的奴隶!这样的语文知识是绝对的伪知识!这篇文章的场面描写确实很精彩。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场面描写可以采用从概括到具体,从点到面,或从面到点等方法,而不是给学生一个“篮子”,“只要换一些关键的词语就可以了”!那样的话,我们的作文就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可以批量生产了。我们是不是也在批量生产出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呢?我们再来看看本堂课另一个突显“语文味”的环节。就是最后一个环节:词语辨析。郭老师罗列了课文与原文不同的四组词让学生辨析:“卧——斜躺”“时期——时节”“展示——展览”“照耀——闪耀”最后一组词“照耀”与“闪耀”郭老师没有让学生上台辨析,也没有交待,可能由于时间关系临时去掉了吧。那么另外三组郭老师是怎么引导的呢?第一组,“卧”与“斜躺”辨析。郭老师的结论是我们没有见到巴金见到的画面,所以我们无法判断这个“斜”要不要加上去。这不是废话吗?如果巴金听到这个话,一定会跳起来说,就是嘛,你们没有见到,干嘛瞎改我的文章!我见到的树枝明明是“斜躺”,你们非要说是“卧”,你们居心何在啊。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引导:巴金为什么用“斜躺”,而不用“卧”呢?按常理,树枝大都是向上长的,而榕树的桠枝却不是这样,而是根生枝,枝又生根,盘根错节,这使整棵树看上去不像有的树那样直立着,但它毕竟还是有主干的,所以也不可能整个横卧着,平躺着,所以是“斜躺”最确切。第二组“时期”与“时节”的辩析。郭老师也没有让学生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其实“时期”与“时节”不只是表示的时间有长短,时期表示一段时间(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如抗日战争期间;而时节是节令,季节,是与大自然的气候有关的。再来看原文中的句子是“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我想应该是指夏天吧。也不知是哪个自作聪明的家伙,硬要做巴金的师傅,还请巴金老先生多多包涵哪!第三组“展示”与“展览”辩析。郭老师干脆没有评论一个字。不知是时间的原因呢,还是本来预设就如此?也许郭老师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只是想了解学生对课文和原文的情感态度,完成问卷表,更喜欢哪一个?至于理由,如果没有老师的引领,学生真的能写出有价值的答案吗?当然,也许真的有孩子可以做编者的老师也说不定呢!因为编者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但没有当堂反馈还是有点遗憾。这个环节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联系具体的语境来品味词语, 让学生抽象地空洞地就词论词;其次是教师没有作出有效的引领。唯一值得肯定的是这个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教材,质疑权威的精神。总的来说,这个本该充满“语文味”的环节索然无味。二、 课堂的“人文性”有没有体现,怎样体现?“人文性”内涵很丰富,也不是今天要讨论的主题,但如果我说领悟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课堂人文性的体现,大家应该不会反对。郭老师是以语言的学习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的,而人文性的渗透是课堂的辅线,暗线。课堂唯一一处让学生有情感体验的环节就是听完录音后让学生填空:一( ) 学生的答案有“一棵大树,一片树林,一座迷宫,一次停泊,一点留恋,一个小岛”等。我觉得这些答案都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层面上,没有达到情感体验的层面。而郭老师抓住其中的“一次停泊”大做文章,还拿出了巴金写《鸟的天堂》之前十年写的一首诗《黑夜行舟》,以此来说明巴金文中的船是有特殊含义的。“在人生的航行中,偶尔把你的船停下来,休息一下,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天堂,获得心灵的宁静。”读这篇文章我还第一次听到有人读出这种味道,我很怀疑,这真是孩子能品味到的吗?再说,巴金在诗中曾赋于船特殊的含义,并不说明他的每篇文章中的船都有这个含义吧。这样的拓展,真的有意义吗?最多只能说它是作品的延伸义。而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思想学生理解了吗?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的话,作者描绘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只是巴金不喜欢说教,“农民不许人捉它们。”这句话显得那么平常,那么朴素,难怪师生都把它忽略了。而老师由于忙着教大家场面描写的格式,那小鸟们的从声音到肢体都在表达的幸福感也被忽视了,那“鸟的天堂”的真正含义也失落了。三、 整堂课的板块设计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吗?阅读的规律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而郭老师的设计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从部分到整体再到部分。没等学生了解全文内容,郭老师就让大家找一句跟鸟有关的句子来朗读,如愿以偿抓出这个语段进行了场面描写的练习。然后再让学生听录音回答“鸟的天堂是什么?”用一( )填空。其实这才是学生的初读感受。怪不得很多学生立刻就举手了,把“郭老师都吓坏了”(郭初阳语)。因为这个问题并不难。而郭老师却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个问题真的有讨论的价值吗? 这个环节之后,郭老师又非常突兀让学生辨析词语。说它突兀,是因为这些词不是学生的主动发现,而是教师直接呈现。这样的学习过程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当学生永远不知道老师下一步会让他们干什么,离开了老师,他怎么学习?归根到底,我们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把老师当拐杖。我认为学习的过程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也是“语文味”的体现;学习的过程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是“人文味”的体现。
❸ “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
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❹ 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在课堂中的体现
语文课堂有味还是无味,备课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对于老师而言,备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要备出不失语文特色,且能增添新鲜感的语文课,更是难上中难。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紧扣语文及语文的原味展开,首先就应当下力气搞好自己的备课。但是,并不是只要我们下足力气备课了,我们的语文的特色就会在语文课堂上自觉涌现。
❺ “语文味”是什么
当时我的回答是:我认为的语文味包括两方面:一是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语文的学习方法。作为教语文22年的老师,我仔细思考过什么是语文味,晚上看了郭思乐教授《天纵之教》的文章《关于“语文味”的讨论》,他认为语文味是回归到大语文的实践,得到中国数千年来语文学习的方法:读书、写作和讨论。那么落实到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判断一节课像不像语文课,我想我提出的两方面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节语文课,我们要教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基本知识:读音、字形、词语、句子、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训练基本技能:读准、会写。还有就是贯穿于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的方法。游离于这些基本特征的课,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这节课没有语文味。这一点适用于语文科所有课型。 把语文放在生活中学习,这是语文味的最高境界,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但是最高目标必须是由日常一节课一节课累积起来达到的质变的。它要我们的老师、家长、学生,教育评价部门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 昨天开全市的小学语文教研员会议,会上交流各县市区的命题思想。我讲了上学期毕业试的亮点:注重了题目的开放性,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看了我们全市的语文试题,有两点是其他县区没有的:一是题目没有固定答案的比例,我们最高,让学生个性的理解得到承认;二是作文题坚持了多年的二选一,保证了学生个性表达。用这样的考试导向我们的教师、家长、学生在教语文和学习语文的时候,把它与生活实践、课外阅读积累、交流讨论结合起来,培养有深厚语文素养的人。
❻ 语文的味道应是什么样麻烦告诉我
后来做了老师,我又深深地爱上了语文课,因为总觉着语文课堂上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从文本里透发出来,在课堂中弥散开来,浸染着我,也浸染着学生。这种特别的味道,其实就是“语文的味道”,它是我们在语言文字之间穿行时,给予我们的最丰厚的回报,常常在不知不觉间,陶醉了你,也陶醉了我。这也是一种教学境界,一种语文教学的应然境界。
一、“动听的味道”:书声琅琅不绝于耳“语文的味道”常常是在书声琅琅、静思默想、师生对话这三种状态下慢慢释放出来。而这其中,第一种状态便是要求课堂上琅琅书声不绝于耳,这恐怕也是语文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差别之处吧。书声琅琅,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琅琅书声,亦可把我们汉语言文字中所特有的音韵意味传诵出来。
我们倡导的语文课上书声琅琅,须讲究三种境界:
第一,字字词词求正确
读准每个字词的音,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我们尤其应把着力点放在生字新词的读音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反复地读、记,要善于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轻松地读、记。人生求学识字始,可以这样说,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课堂上的第一缕语文味,要让它历久弥香。
第二,句句段段求通畅
这有一个过程,教师要将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内的初读检查结合起来,由读正确到读通顺再到读流畅。文不读通不开讲,磨刀不误砍柴工。当然,读通畅需要有一个量的累积过程,这容易变成你一遍、我一遍、他一遍的机械重复,反复单调的重复必然会消解语文的味道。因而,我们需要在朗读的形式上不断创新。比如,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男女声读,老师范读,录音范读,轻声读,大声读,比赛读,重点句段反复读……
第三,感情朗读求真情
有些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方面存在一种误区,以为有感情朗读就是大声朗读,就是比谁的嗓门大,结果学生越读越累,有感情朗读应达到的以声传情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有感情朗读须讲究一个“真”字,要真有感情,真有感悟,读出真情,读出真心,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则是附着在真情之上的。唯有这样的真情朗读,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品尝到语言的“有声味道”。
二、“芬芳的味道”:品味言语不断咀嚼
如果说语文课中的书声琅琅,是在文本的世界中聆听其声,那么接下来在品味言语的过程里,则是在文本的世界里静思默想、穿行会意,这是语文课堂中语文味道最浓烈的时刻。我们在引导学生品味言语不断咀嚼时,要充分释放出其间“芬芳的味道”,让整个课堂都浸润在这芬芳浓郁的语文味中。
这就需要教者从文本的“言”与“意”两个角度来仔细研读,准确捕捉。品味言语,既要引导学生“入乎其内”,品味文本的内容,读懂文本写了什么;又要“出乎其外”,品味文本的形式,读懂文本怎么表达。一般来说,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文本内容的解读,进行“入乎其内”的言语品味。在批文以入情、入境的路径上出现的那些词、句、段,自然应该进入我们的品味言语的视野中。当然,我们还需要学会选择,把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投注到那些能牵一发动全身,有着较为丰富内蕴的词、句、段之中。扣住了这样的词、句、段不断地品评,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诠释出文本中的语文味道。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会“出乎其外”,品味言语的形式。语文课本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它给予学生的是全方位的语言熏陶,这其中尤不可忽视言语形式的品味,这也是语文味道中的精华,越品越有味,越嚼越有趣。如教学《黄山奇松》(苏教版五上)一课第3自然段——“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老师们通常只是关注“千姿百态”这一内容的解读——分别有哪些姿态,各是什么样子的?往往忽略“千姿百态”这一形式的解读:一句话中有3个分句,句式不同,第一分句用“屹立”“斜出”“弯曲”两个字写姿态;第二分句用“仰”“俯”“卧”一个字写姿态;第三分句用“状如黑虎”“形似孔雀”四个字的比喻写姿态。由此可见,黄山松真的是千姿百态,只用一种句式来写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言语表达形式,在教学中不引导学生驻足流连,将会失缺多少语文的味道呀!
我们可以循着这样的路径走上一个来回,来充分地品味言语中的味道。一是走近言语的身边,接受言语的召唤,感受言语中所散发出来的自然味道。要通过阅读话题的有效引领,让学生自己慢慢走近言语的身边,产生一种整体的感悟,但又还未深入其间,处在一种朦胧的愤悱状态。二是走进言语的深处,或琅琅或默默,品味出言语中所蕴含的丰富味道。这时,由一个词句可以在眼前读出一幅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自己仿佛身临其境。由一个人物,可以在眼前读出一段故事,有外貌语言,有动作神态,自己仿佛就是他(她)。走进言语的深处,常常会出现物我两忘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因为言语的魅力使然。三是走出言语的世界,会当凌绝顶,一览言语形式中所蕴含的味道。品味言语,需要入情入境,还需要出情出境,回归读者的角色,站在更高处来品味言语的形式。文本中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中的味道,常会在文本内容的解读中被淡化,而缺失了言语形式的品味,将会使语文味消解一半。
随着学生所在年级的升高,课堂上应该给予更多的时空,引领学生品味言语。这其间需要营造一种静思默想的氛围,养成一种圈点批注的习惯。着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紧紧扣住“鼻子一酸”这一细节,创设了一个精彩的认知冲突——“母亲已经给了一元五角钱,我应该感到高兴、兴奋、开心。可此时此刻,我只感觉‘鼻子一酸’,为什么?”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王老师显然也看到了,但他微笑着示意学生把手放下,回归文本中。“不着急,把手放下,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默读《慈母情深》这篇课文。然后请你拿起笔,找一找,画一画,文中的哪些地方让我鼻子一酸,在这些地方画上‘~~’”。课堂归于寂静,但静能生智,这段静默的时空,不正是学生们在话题的引领下进行的一番言语芬芳味道的自主品味吗?
三、“碰撞的味道”:师生对话不断启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对话”一语的两次表达。“对话”一语对语文教学而言,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对话”是一种教学思想,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共存方式;第二,“对话”是一种教学策略,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操作方法。
阅读教学中,若是能在文本中生发一个个充满趣味的话题,师生在对话交流中就可以产生一次次语言、思想的碰撞,语文的味道就会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逐渐弥漫开去。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三种师生对话状态。
第一,发散式对话——各抒己见,互相启示
“发散式对话”,能够激发起每个学生的言语表达欲望,话题就仿佛是一个圆心,每个人的对话都是由圆心画出的一个同心圆。在师生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同心圆的半径在不断地扩大,阅读的视野也在不断地扩大,这时,言语变得丰富起来,思想也变得深邃起来。同样的一个词语、一个人物、一幅场景,读出来的可能会是不一样的画面、不一样的形象,在这异同之中,散发出的也正是语文浓浓的味道,越读越有情趣。如教学《滥竽充数》(苏教版五上)这则成语故事时,在课文的结尾处“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就可以设置这样的发散式对话——南郭先生会逃往哪里,他会做些什么,后来的结局又怎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个学生心中的南郭先生都不尽相同,有执迷不悟的南郭,有痛改前非的南郭……
第二,聚焦式对话——百川归海,互相补充
“聚焦式对话”,能够激发每个学生从不同言语内容、不同思想视角来聚焦同一话题的解读。在聚焦式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看似不一样的对话中,捕捉到共性的解读,从而在互相补充中形成某种核心观点。这样的师生对话,从开始时的“一家之言”,到结束时的“大家之言”,学生的解读在对话中被不断地修正,这种自我修正的经历也正是难得的语文味道的体验。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四下)一课时,就可以设置这样的聚焦式对话——这是两棵樟树。这个阅读话题,连缀起课文第4、5、6自然段的解读,把樟树的外在美“蓬蓬勃勃”、内在美“香气拒虫”以及人格美“留影纪念”,一层层叠加在一起。这样的聚焦式对话,丰富了樟树的形象,释放了文本的味道。
第三,螺旋式对话——不断往复,层层推进
在师生对话中,有时候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螺旋式的反复对话。这种螺旋式的对话,既可以使文本内容的解读层层推进,又可以使言语内容与形式达到最佳的契合,达到“言意兼得”的效果。如教学《开天辟地》(苏教版四上)一课中的“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这句话时,就值得引导学生展开一番螺旋式的反复对话。可以先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内容,弄清盘古开天辟地时的情景画面;再引导学生关注言语表达形式,发现这个句式的特点——词语相对、字数相等;最后引导学生在对比朗读中达到“言意兼得”。(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❼ 怎样让语文课体现"语文味
近几年来,由于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再追求热闹而无效的教学,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语文课姓“语”.“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我觉得杨丽芳老师说得好:“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起童真童趣.”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颂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一位老师教的《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这是
(2)口颂心维,
“心维”指的是读书时,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口颂心维”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崔学古也说过一句话:“得趣全在涵泳.”读书不“涵泳”,就不能“得趣”,“涵泳”指揣摩、玩味,即“精思”、“口维”
.因此,“口诵”与“心维”要统一.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颂心维”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两种训练:①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反复颂读课文,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提的问题最有探讨价值,能让老师采纳给同学们讨论,都很仔细读认真思考.有的从内容上提,有的从思想上提,有的从写作上提,有的还从遣词造句上提,有的还从标点上提……有许多问题正是老师在备课想到的、要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不再是肤浅了.②在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我教《鸟的天堂》时,引导学生感悟榕树的特点.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把它归纳出来.(庞大、生机勃勃、繁茂、美丽……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维,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读.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第一场雪》时,学生在体会雪后的美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雪后的壮美景色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看到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有了这感情朗读,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语文课要有品词赏句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1、对比品析.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引导他们赏析诗句时,我问学生:
“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❽ 杨再隋:语文的味道
真正的语文课必然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观课时有人悄声对同伴说:“语文味好浓呀!”观课之后,还有人在津津乐道。好的语文课,语文味道浓,而且其味绵长!
语文课应有语文味,天经地义。然而,如今有的语文课淡化乃至缺失了语文味,甚至变了味,不禁使人忧心。
需要说明的是,语文的味道并非指舌尖上的味觉。它泛指学生在语文课上获得的语文素养的全部感觉,即读书有声、词语有色、品读有味、写字有形,还有语言文字中传递出的脉脉温情。
有语文味的课必是书声琅琅。课堂上,学生或低吟曼诵,情思流淌;或高亢昂扬,激情奔放;或随心所欲,个性张扬。古代私塾,学生捧书至先生前,待先生用朱笔断句后,回到座位即高声诵读,声声入耳,字字上心,书香味弥漫其间。
有语文味的课,还要善品其味。课堂上,学生咀嚼词语,品析语句,乐在其中。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关键之词、精彩之句。教师引领学生分析、比较、联想、品评,在细嚼慢咽中品出语文的滋味。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即要求“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下册要求“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四年级下册又要求“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其他各册虽未在单元导语中明确提示,但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均有所体现。
古人有“炼字”之说,常常因锤炼一个字而反复推敲,可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不仅是一种语言能力,更是一种语言修养。
有语文味的课,除了书声琅琅,还要写字沙沙,让学生书写生字新词、佳词妙句,结合课文进行小练笔等。一动笔就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天天练,养成习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学生看到自己写的字整整齐齐,娟秀可爱,内心充满自豪感,更能增强自信心。
让语文课有语文味,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格外讲究。无论是引发学习兴趣的前导语,还是穿针引线的过渡语,或是归纳提炼的总结语,或者延伸到课外的拓展语,都要准确、简洁、生动、鲜明。教师精彩的教学语言可唤醒学生疲惫的思维,激活其沉睡的灵感,引发丰富的联想,彰显语文的魅力。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对学生起着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写字的样板,也是课文的浓缩,更是凝聚精华的“思维导图”。儿童对“图式”记忆深刻,以至多年后,还会记得小学语文课上老师的板书。
语文课的语文味彰显语文本色,凸显语文美感。所以,语文课要味道纯正,无杂质,无噪音,不浮华,不奢靡,有品质,讲品位。语文课还要讲美感,有韵律,有节奏,有新意,有温度,气韵生动,韵味无穷。
❾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有“语文味”
随着新一轮的语文课改的逐渐深入,评价语文课好坏的标准越来越多,现已多达十几条,且大条下面还有细目。应该说“标准”的丰富、细化是件好事,但如此多的标准是否该求个“根”呢,而根本标准又是什么呢?笔者的答案是:教出语文味!语文的味道究竟从哪儿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观点,许多人提及过,但正因为讲得人多了,人们反而失去对它应有的重视。在教学中,不单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呈现的教学方式也能有效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并非由某一个教师的个人能力所促成,而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学校管理、办学条件等等,所以最能体现教师个人能力的还是能否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虽不能说是好课的唯一标准,但实在应该算作一条重要的标准,或者说,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算作合格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1 挖掘“语文味”的内涵
“语文味”的内涵是“语文”。语文虽然同其他学科一样包容德育、美育、创造教育、思想教育等等教育内容,但是这些不是它的“特性”,它的特性是语文,它的核心、根本是语文。语文是什么?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而且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根,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文化,就是在接受民族的意识和观念、体验和认同民族精神。所以,“语文味”要突出语文的特性,以语言文字为抓手。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吸取课文中的语言的精华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的揣摩和品味去实现思想的升华、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进而去触摸语言背后的世界,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上出“语文味”,体现语文课自身固有的特性。
2 选择“语文味”的载体
“语文味”的外在的形式还是“语文”。语言文字就是它的基本形式,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形式。在语文课中,可以改变教学方法,搞活课堂,创设教学情景,引进多种课程资源如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可以指导学生演课本剧,运用多媒体如电影、电视、录像等;也可以走出课堂,到生活中教学等等。所有这些,只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留下记忆的抛锚点,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学生学习语文服务,帮助学生贴近生活、理解课文、灵活地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不是逗得学生笑笑、乐乐、闹闹了事。语文课堂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文字,就会失去语文味,改变语文课的特性。况且,语言文字的本身特性也要求学生把现实生活的具体形象与语言文字联系、沟通起来,逐渐克服自己的“语言痛苦”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这才是语文课的用意所在,所以,语文课堂应回到语文上来,回到语言文字上来,这是语文课的命根子。
二、满足学生把握“语文形式”的需要
语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语文形式”就是语言和言语,即语言材料,它是听、说、读、写的基础,也是文本存在的样式,是语文之所以存在的本质特征,也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所在。因而,要想语文课具有“语文的味道”,必须按照“语文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就是: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世界。
1、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尝到“语文味”
抓住课文语言文字,咬文嚼字、口吐芳香、掂量得失,推敲、琢磨、鉴赏、触发,在正确理解和运用上下工夫。语文课不能漂浮,要在字里行间,领略不同的文味和情味,留住那一幕幕美丽的风景,乐在其中,美不胜收。要品味“味中味”。辄心向往,流连忘返,体味“味外味”,思绪飞越“上下五千年,纵横数千里”。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别》,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孤帆”所蕴含的情味。这样的教学,不架空,不做作,不浅薄。
2、注重读、写、听、说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语文技能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拿在手里要用,不用怎么能掌握工具呢?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交际工具,教学活动就是交际活动,活动任务就是训练读、写、听、说的技能,活动设计就是读、写、听、说的具体化。例如,我在教自读课文《田忌赛马》,有个环节,让学生品读课文中对话描写的提示语,朗读并体会心情,如田忌“垂头丧气”,孙膑“胸有成竹”,齐威王“得意洋洋”,这些提示语把他们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一个学生说,朗读对话时看清提示语很重要,就能想到当时的情景,就会读的有声有色。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以后作文写对话,也要写适当的提示语。接着我就请几个学生运用提示语现场描写对话,课上的很活泼,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味儿”,效果很好。
3、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语言交际平等是前提,教学活动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材文本、作者、编者、教师、学生,这五个方面处于平等地位。这种平等主要包括人格平等。只有平等,才能在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才能谈得上主动阅读、感悟和评判,对话也才成为可能。一直以来,学生对文本、作者和编者抱有敬畏之心,对教师的依赖和尊重,心理上不平等的,影响了阅读效果。平等,意味着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俯视学生,而是“蹲下身子来与学生一样高”,从学生角度、视野、心理、情感等去理解学生;意味着与学生心理位置互换,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但是,平等并不等于相等的,教师与学生在学养、年龄、经验等方面也是不平等的。惟其这种不平等,存在差异,才能产生教学。人格的平等是对话的条件,学识的不平等是对的动力,对话就是为了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文本的解读是语言交际的基本话题。围绕着课文的理解是对话的基本内容。如果对话的内容离开了文本,脱离文本规定性的制约,像断了线的风筝那样四处飘悠,最后落到哪儿是哪儿,那就会完全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使语文失去“语文味”。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应在语言交际的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师生对话就是给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机会,通过对话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形成言语交际的良好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也使我们的语文课不至于失去“语文味”,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永远生机盎然。
❿ 你是怎样理解语文味的
“语文味儿”2001年由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深圳教学研究员程少堂正式提出。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课程本质属性的自然外显和形象演绎,是贯彻“新课标”理念的集中体现。从外延说,“语文味儿”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是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语文味是什么,着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味儿”应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精心默读、动情诵读的“读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真水无香,语文课只能以语文的方式来呈现,用语文的方法去学习,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语文味儿”才是纯正的。
2 上出 “语文味儿”的方法
2.1 读出浓浓“语文味儿”:琅琅书声应该是语文课上所特有的一道风景线。朗诵是一种语言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无声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是把平面语言转化为立体语言的活动。朗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自审能力;朗诵还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巩固、系统化;有助于提高听、说、写及整个阅读能力;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有利于发展思维力,创造力。
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多诵读,熟读成颂,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那么,如何在读中体现浓浓的语文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