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如何让语文课语文味儿十足

如何让语文课语文味儿十足

发布时间:2023-02-13 08:27:49

Ⅰ 浅谈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一、要教出语文味,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和语体意识

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教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最合适某种文体或语体的教学形式或手段,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并引导学生在品味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而领会其意境美。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小说时,重点抓住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探究造成人物性格的社会根源,体会“以乐写悲”的艺术手法及效果。重视叙事细节描写,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品尝小说创作的艺术美,加强语言运用的细节分析,主要抓住了孔乙己前后两次付酒帐的两个动词“排”和“摸”来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小说运用文学语言叙事的佳妙;课后让学生续写“孔乙己走出咸亨酒店后……”,让学生基本把握小说的人物主题基础上,对孔乙己的命运发挥想象,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一层理解和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和主题,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尝到再创造的快感。

二、上课要善于激情

"语文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这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要善于用感情拨动学生心灵情素,引导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的思考和讨论题:课文写了几位主要人物?主人公是谁,根据是什么?假如你是小佛朗士,在上最后一节法语课时,你会想到什么?学生看书认真,思考积极,讨论踊跃。这样,学生在读与辩的语言感悟中,掌握了故事情节,抓住了关键词、句、段,明确了主人公,理解了主题,培养了爱国主义思想。

三、加强语言赏析,品味语言文字美,感受作品情感美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白现。”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尤其是诗歌、古文、精彩的散文,更是要离不开熟读成诵。诵读是诵读者与文本言语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特别是富有感情的朗读能调动耳、目、心、口等多种感官,具有再现作者情景、触发情感、引发想象,引起心灵共鸣的功能。在教学杜甫的《春望》时,可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点评、再朗读,老百姓妻离子散、生活颠沛流离,隔世不隔情,一曲忧国忧民的心音就会了然于心。

四、引导学生通过辩词析句,学会揣摩和品鉴语言,感受作者情感。

对语言内涵的理解和领会的教学不能采取教师讲述的方法,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字里行间沉思感悟。例如,在教学《白杨礼赞》“它没有婆娑的姿态……,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的意志”这段文字时,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技巧朗读,并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作者运用了那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作者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这段文字好在什么地方,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借助语言材料,针对教师的提问,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情绪活跃,合作交流气氛浓郁,在饶有情趣的情境中理解了象征手法及其运用,品味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了文章酣畅淋漓的气势和博大而深远的境界,把握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总之,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总结、提升、运用。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才能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才能提升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

Ⅱ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南京廖华

高中语文新课改推行了几年,我们发现,还有不少的语文课堂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无法提高课堂实效。一些老师对语文课程特征、教师自身素养、语文教法等方面理解得过于狭隘、机械;还有老师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特征;只管自己教,忽视学生的吸收消化,造成课堂松紧无度,教而无序;重视了学生的活动体验,忘记了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更有甚者,偏离语文学科的轨道,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思想品德课。这些因素造成语文课程元素逐渐流失,“语文味”渐渐淡化。种种“非语文化”或“去语文化”的问题使教师不得不去深化自己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明确语文教学的方向,了解语文学科该做的事情,才能走上语文教学的正轨。语文课应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学的热爱,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文学素养,发展逻辑思维,陶冶审美情操,提高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要实现这些目标,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指教师应通过情感熏陶、语言鉴赏、哲理感悟、写作表达等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围绕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通过教师、文本、学生之间三位一体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品味语言韵味,积累知识哲理,感受文学魅力。让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应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自身素养是“语文味”回归的活力和源泉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教师自身有很高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堂自然就会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1.教师的语言素养。作为传输知识载体的教学语言,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教师表达情感、激趣诱导的主要手段。教师应重视教学语言的逻辑性、科学性、生动性,不断提炼升华,使之成为韵律优美、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的语言,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如果老师教学时能做到叙述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议论深刻透辟,无懈可击;说明简洁明了,层次清晰;描写细致入微,形象生动;抒情发自肺腑,真挚感人,学生就能听得情怀激荡,如痴如醉。所以,教师应不断锤炼教学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一位驾驭语言的高手,教学时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带来美的震撼,才能使自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导引下,探寻真知,启迪智慧,享受快乐,这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
2.教师丰富的情感。语文课要激发学生兴趣,上出“语文味”,教师就要挖掘文本中的“人情味”,将形象思维、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而教师丰富的情感就是启发学生思维、体验的触媒。没有情感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情感的课堂是冰冷的。语文教师要激情满怀,语文课堂要有诗情画意。老师若能紧紧抓住文本的精彩点与学生的动情点,用激荡的情感去感化学生,就能使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受到熏陶,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教《荷塘月色》,能引导学生走进那朦胧优美的月下荷塘,去领会朱自清“颇不宁静的心情”;教《祝福》,让学生为祥林嫂悲惨的命运而伤感,为封建礼教的残酷而愤怒;教《陈情表》,让学生为李密的至孝之情感动得流泪。拥有丰富情感的教师,其魅力是无穷的。情感丰富的教师会把自己的情感冲动传递给学生,会用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去感染学生,滋润他们的心灵。
3.教师的文化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学识渊博的语文老师才能带领学生进行有智慧的语文味十足的课堂阅读,并不优美的作品也完全可以因为教师文化学识魅力而显得“语文味”十足。这要求教师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具有独特的学识魅力,这需要老师博览群书,诗词名句才能脱口而出,文学典故才能了如指掌,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才能达到“我即语文”的境界,语文课才有更浓烈的“语文味”。
二、选择具有鲜明语文特征的教学内容,是使课堂散发浓浓语文味的核心环节
1.品读精妙的语言,是体现语文味的根本。语文教学的核心即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文言文语言的精练,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小说语言的传神,散文语言的诗意,不同体裁作品的语言各有魅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品读语言为核心,去领会语言的表现力,感悟作者语言的智慧。语文课就是在教师创设的优美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品味精妙的语言,酿造课堂的“语文味”。教师可以捕捉作品中的语言的闪光点、精彩处,抓住文眼、关键词、关键句细细品味,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学到语言表达的智慧。我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者写漫天大雪,有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意境全出,看似平常,却烘托了小说紧张的气氛,正如金圣叹说的“写雪妙绝”。教学中就应重视引导学生推敲语言,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探究语言的意蕴与妙处,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悟能力。总之,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教师应让学生认真辨析字词、揣摩文句、诵读篇章,通过品味精妙的语言去感受作品的“语文味”。
2.挖掘文本人文内涵,是体现“语文味”的关键。“语文味”的挖掘与体现,应该是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文本是构筑“语文味”的主要土壤,脱离了文本,“语文味”无从谈起。教师首先要研究文本,吃透文本,挖掘文本美感因素,发现文本中最有价值的人文内涵,才懂得科学地处理教材,活用教材,使文本成为学生知识的甘泉,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平台。其次,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因文悟理,披文入情,感悟生命哲理,提高人生境界,享受文学魅力,让语文课堂散发浓郁的语文味。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人文内涵,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奇险的赤壁战场的同时,让他们理解苏轼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及壮志难酬的情怀;又如《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时可侧重对人物崇高精神品质的学习、借鉴;像《归去来兮辞》,教学时可侧重对田园风光的分析及陶渊明人生目标的选择,让学生在感受文学魅力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使教学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出文本最有价值的人文内涵,让学生细细品味、理解、感悟,语文课堂才能洋溢着“语文味”的浓郁芳香。
三、富有语文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构建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模式的重要途径
1.朗读让语文课堂韵味无穷。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走进原生态的语文学习生活,继承传统语文教学中“读”这一方法,以读为本,使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感悟、吸收、内化的过程,在“读”中学会储存知识,质疑探究,咀嚼品味,实现学生与文本、教师的充分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审美鉴赏、品悟提高。教师可以采用恰当的读法,如示范读、对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配音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走进文本,触摸作者的情感世界,感知文本内容、气韵和美感,内化文本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用琅琅的读书声使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设计了三个朗读过程,先配音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了解词人主要缅怀的英雄是谁;再自由读,引导学生把握周瑜形象特征;最后齐读,探究苏轼写周瑜的意图,引导学生归纳词的主旨,然后背诵全词。语文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中读出“语文味”,在“品词品句、咬文嚼字”中品出“语文味”,使语文课堂飘荡着书香墨韵,让学生自由享受因阅读带来的快感。
2.在表达中创造语言美,在创造中品尝“语文味”。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让学生享受手脑并用带来的快乐和自主参与获得的体验,这样的语文课才有生机和活力。教师重视学生熟读成诵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动笔表达”,因为看十遍不如读一遍,读十遍不如写一遍,学生先品味咀嚼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然后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例如:拟写标题、概括段意、续写结尾、仿写经典句段、摘抄精彩句段等,还可以让学生从古典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架起阅读与写作沟通的桥梁。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应紧紧抓住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能精心选择语文学科该教的内容,增添语文课堂的韵味;能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情感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学、文化积淀,富有创造力地设计出巧妙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有“语文味”。唯有如此,才有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发展,才能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思这些浓郁的语文芬香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Ⅲ 如何营造有文化味的语文课堂

何谓“语文味”?程少堂先生在2001年就作了阐释: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共存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简言之,“语文味”就是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及其带来的愉悦。要求语文教师要努力营造富有“语文味”的课堂,构建充满语文味的教学课堂,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具有语感、情感、美感的特色课堂,实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如何营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精彩语句中感受语文味
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文中关键而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字斟句酌,细细品味,品析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感悟文字丰富的内涵与魅力,从而为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如读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时,引导学生想想为什么用“伏”而不用“停”、“叮”等词,比较之后,就会发现“伏”不仅与前面“肥胖”相照应,而且表现一种庞大沉甸的憨态,情趣盎然,给读者创设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咏雪》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一句中,“寒雪日”“内集”就值得品味。“寒雪日”意指:(一个)下着大雪寒冷的日子;“内集”意指:召开家庭集会。原本简简单单叙事的句子,一下子因“寒雪日”“内集”而内涵丰富。细细品味这两个词,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谢太傅一家人在飘雪的日子里围着火炉讨论诗歌的其乐融融。如果将“内集”改为“集会”,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品读“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神似胜于形似的道理。通过品味词句得到感悟,再将种种感悟糅合起来,语言就不只是静止的符号,而成了立体的、具体可感的画面。“语文味”就像一杯曲酒,由“五谷杂粮”酿造而成,品之醇香绵长。
这种语言的品味不是简单的文字解剖,也不是教师一言堂式的讲解传授,而是文本与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一种课堂教学灵感的迸溅,是更深层次的教学效果的生成。在这样品味、感悟的过程中,学生逐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作品的氛围和意境,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及能力。
二、在诵读中酝酿语文味
一个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品味语言美的,语文课,就要让学生读,读懂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与寂寞,读出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潇洒,读出“变色龙”见风使舵的丑态……尤其是古诗文教学,更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把语文课上得书声琅琅,变枯燥为趣味,化遥远为亲切,使其充满“语文味”,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的积累。
读的方式有多种,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的方式。朗读要多样性,可以齐读、个别读、配乐读、对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等,不宜齐读的文章就不要齐读,但要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语气和语势,从而感受到文章的情味理趣,同时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自己的理解。如《望岳》的教学中,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要读出诗人被泰山雄伟景象所折服的惊叹语气,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的情感态度在此得到升华,要读出节奏,韵律和气势,高声读出豪迈之情,阳刚之气,使学生获得一种居高临下,长空奋起的情感体验,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博大胸襟,受到强烈感染和熏陶。
三、在情感共鸣中激活语文味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情感的迸发,首先来自于文学作品本身。古人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一些名篇佳作,或描写典型场景,或营造优美意境,或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凝聚着作者的心血、饱蘸着他们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中很容易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以激情唤起学生的激情。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主旨,抓住点睛之笔,从而打开思维大门,领悟文章的主旨,把握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
如冰心《荷叶 母亲》是这样结尾的:“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诗意地表达对母爱的赞美歌颂;再如《散步》的结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这就是点睛之笔。学生从这一点睛之笔可以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一起感悟作者心灵感受及其内含的思想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总之,语文课堂要充满语文味,需要教师善于运用教学语言,点燃激情,构建充满情感的课堂氛围,通过种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品读文章,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理解感悟、体验情感,激活思维、丰富见解,积淀文化底蕴,这样的课堂才具有“语文味”。

Ⅳ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近几年来,由于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再追求热闹而无效的教学,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语文课姓“语”。“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我觉得杨丽芳老师说得好:“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起童真童趣。”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颂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一位老师教的《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这是
(2)口颂心维,
“心维”指的是读书时,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口颂心维”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崔学古也说过一句话:“得趣全在涵泳。”读书不“涵泳”,就不能“得趣”,“涵泳”指揣摩、玩味,即“精思”、“口维”
。因此,“口诵”与“心维”要统一。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颂心维”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两种训练:①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反复颂读课文,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提的问题最有探讨价值,能让老师采纳给同学们讨论,都很仔细读认真思考。有的从内容上提,有的从思想上提,有的从写作上提,有的还从遣词造句上提,有的还从标点上提……有许多问题正是老师在备课想到的、要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不再是肤浅了。②在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我教《鸟的天堂》时,引导学生感悟榕树的特点。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把它归纳出来。(庞大、生机勃勃、繁茂、美丽……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维,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读。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第一场雪》时,学生在体会雪后的美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雪后的壮美景色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看到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有了这感情朗读,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语文课要有品词赏句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1、对比品析。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引导他们赏析诗句时,我问学生:
“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Ⅳ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有“语文味”

随着新一轮的语文课改的逐渐深入,评价语文课好坏的标准越来越多,现已多达十几条,且大条下面还有细目。应该说“标准”的丰富、细化是件好事,但如此多的标准是否该求个“根”呢,而根本标准又是什么呢?笔者的答案是:教出语文味!语文的味道究竟从哪儿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观点,许多人提及过,但正因为讲得人多了,人们反而失去对它应有的重视。在教学中,不单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呈现的教学方式也能有效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并非由某一个教师的个人能力所促成,而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学校管理、办学条件等等,所以最能体现教师个人能力的还是能否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虽不能说是好课的唯一标准,但实在应该算作一条重要的标准,或者说,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算作合格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1 挖掘“语文味”的内涵
“语文味”的内涵是“语文”。语文虽然同其他学科一样包容德育、美育、创造教育、思想教育等等教育内容,但是这些不是它的“特性”,它的特性是语文,它的核心、根本是语文。语文是什么?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而且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根,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文化,就是在接受民族的意识和观念、体验和认同民族精神。所以,“语文味”要突出语文的特性,以语言文字为抓手。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吸取课文中的语言的精华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的揣摩和品味去实现思想的升华、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进而去触摸语言背后的世界,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上出“语文味”,体现语文课自身固有的特性。
2 选择“语文味”的载体
“语文味”的外在的形式还是“语文”。语言文字就是它的基本形式,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形式。在语文课中,可以改变教学方法,搞活课堂,创设教学情景,引进多种课程资源如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可以指导学生演课本剧,运用多媒体如电影、电视、录像等;也可以走出课堂,到生活中教学等等。所有这些,只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留下记忆的抛锚点,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学生学习语文服务,帮助学生贴近生活、理解课文、灵活地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不是逗得学生笑笑、乐乐、闹闹了事。语文课堂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文字,就会失去语文味,改变语文课的特性。况且,语言文字的本身特性也要求学生把现实生活的具体形象与语言文字联系、沟通起来,逐渐克服自己的“语言痛苦”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这才是语文课的用意所在,所以,语文课堂应回到语文上来,回到语言文字上来,这是语文课的命根子。

二、满足学生把握“语文形式”的需要
语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语文形式”就是语言和言语,即语言材料,它是听、说、读、写的基础,也是文本存在的样式,是语文之所以存在的本质特征,也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所在。因而,要想语文课具有“语文的味道”,必须按照“语文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就是: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世界。
1、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尝到“语文味”
抓住课文语言文字,咬文嚼字、口吐芳香、掂量得失,推敲、琢磨、鉴赏、触发,在正确理解和运用上下工夫。语文课不能漂浮,要在字里行间,领略不同的文味和情味,留住那一幕幕美丽的风景,乐在其中,美不胜收。要品味“味中味”。辄心向往,流连忘返,体味“味外味”,思绪飞越“上下五千年,纵横数千里”。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别》,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孤帆”所蕴含的情味。这样的教学,不架空,不做作,不浅薄。
2、注重读、写、听、说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语文技能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拿在手里要用,不用怎么能掌握工具呢?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交际工具,教学活动就是交际活动,活动任务就是训练读、写、听、说的技能,活动设计就是读、写、听、说的具体化。例如,我在教自读课文《田忌赛马》,有个环节,让学生品读课文中对话描写的提示语,朗读并体会心情,如田忌“垂头丧气”,孙膑“胸有成竹”,齐威王“得意洋洋”,这些提示语把他们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一个学生说,朗读对话时看清提示语很重要,就能想到当时的情景,就会读的有声有色。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以后作文写对话,也要写适当的提示语。接着我就请几个学生运用提示语现场描写对话,课上的很活泼,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味儿”,效果很好。
3、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语言交际平等是前提,教学活动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材文本、作者、编者、教师、学生,这五个方面处于平等地位。这种平等主要包括人格平等。只有平等,才能在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才能谈得上主动阅读、感悟和评判,对话也才成为可能。一直以来,学生对文本、作者和编者抱有敬畏之心,对教师的依赖和尊重,心理上不平等的,影响了阅读效果。平等,意味着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俯视学生,而是“蹲下身子来与学生一样高”,从学生角度、视野、心理、情感等去理解学生;意味着与学生心理位置互换,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但是,平等并不等于相等的,教师与学生在学养、年龄、经验等方面也是不平等的。惟其这种不平等,存在差异,才能产生教学。人格的平等是对话的条件,学识的不平等是对的动力,对话就是为了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文本的解读是语言交际的基本话题。围绕着课文的理解是对话的基本内容。如果对话的内容离开了文本,脱离文本规定性的制约,像断了线的风筝那样四处飘悠,最后落到哪儿是哪儿,那就会完全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使语文失去“语文味”。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应在语言交际的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师生对话就是给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机会,通过对话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形成言语交际的良好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也使我们的语文课不至于失去“语文味”,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永远生机盎然。

Ⅵ 如何让语文课有语文味儿

——“袁承印名师工作室”语文教师第二梯队培训简记

2020年10月30日上午,“袁承印名师工作室”第二梯队语文教师培训活动在学校四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教务处副主任于学鹏主持,第二梯队27位语文教师全部到位参会。本次培训会由第三梯队骨干教师、语文组组长时晓筠主任主讲。

会议开始,袁老师指出,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我们这次培训的主题,就是如何让语文课有语文味。语文这个学科,它的本身的功能就是语言学习,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抓住语文课的学科特点,让课堂有语文味,而不是上出其他学科的味道。

时主任就这次培训的主题,依据文本形式,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有理论的高屋建瓴,又有具体的实际操作和课堂案例,使受培训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时主任指出,教师应平平淡淡教语文。这里的平淡是原色、原味、原汁,是本色语文,本真语文,而不是简单的不加色彩,不佳修饰。平淡不是平庸,而是如苏轼所言“绚灿之极归于平淡”,这是一种修养和境界。

时主任指出,教师还应简简单单教语文。不要给语文课加码,求全求多只能让课堂显得过于冗繁,不要因为语文的综合性强,就把什么都“综合”进来了,反而淡化了语文本体。我们应该化繁为简,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

时主任还强调,教师还应扎扎实实教语文。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扎扎实实教,不是死板僵化、一成不变,而是应实中求活,活中求变,变中求新,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

时主任还指出,教师要轻轻松松教语文。课堂应由浅入深,由一元到多元,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究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愉快地学习。应注意,轻轻松松,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

接下来,时主任就散文、小说、诗歌、文言文、作文如何进行教学,展开了较为全面且具体的阐述。讲述中,丰富的课例和具体的方法操作,都非常明确,极具指导性。

袁老师做了总结,称赞了时主任的讲解本身,无论是饱满和润的嗓音,还是富有文采的语言,就具有着浓厚的语文味。袁老师指出,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理念,既包括教师轻松教,也包括学生轻松学。针对语文课的语文味,袁老师强调了三点:美美的读味、细细的品味和鲜明的写味。

就如何从语文的角度教语文,袁老师指出,要从语文知识的角度教语文,老师要善于发现文本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并以《散步》一课进行了详细阐释。

袁老师指出,还要从阅读的角度教语文,教师应注意问题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散步》一文,内容上尽管简单,但是有些细节是可以深究的。

袁老师强调,也要从品味赏析的角度教语文。美词、美句、美段的品析,都是可以尝试且应该去做到的。《散步》一文中,有着不少这样的语言点,我们应该利用起来。

袁老师指出,教师要从写作的角度教语文,要让读写在一个锅里吃饭。《散步》一文记叙中穿插着景物描写,这样的写法很值得借鉴。

最后,袁老师强调,注重语文课的语文味,不是否认其人文性,人文性是渗透在这个授课过程中的,育人这个目标,始终都作为一条暗线围绕着教学展开。

于学鹏主任做了主持总结,肯定了这次活动的意义,号召大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去应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撰稿:胡宝攀

Ⅶ 怎样的语文课才会有"语文味

一、“语文味”的始作俑者“语文味”的始作俑者是湖北省武汉市(原新洲县)人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粤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2001年上半年,程少堂正式提出“语文味儿”这一理念。如今,“语文味”一词已成为诸多同行论着中引用的新名词。二、什么是“语文味”中国古典美学家将“味”这一概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它的基本涵义是“意味”或“趣味”。它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说它具体,是因为一讲到“味”时,要讲的对象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一般层次的东西是够不上用“味”来谈论的。说它抽象,是因为一讲到“味”,便进入了一种模糊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比较高的境界。由此可见,“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而且一旦说清楚,往往就是“不够味儿”或“味道不足”,所谓“大羹无味”。受此启发,我认识到,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审美个性和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有味”,那就是“语文味”,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语文美学体系才是符合汉语文课程和教学特点的语文美学体系。(一)什么是“味”?《新华字典》解释“味”的意项有——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气味。香味儿。 情趣: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 体会,研究:体味。耐人寻味。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五味药。(二)什么是“语文”?关于“语文”,有不同的理解,经典的理解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观点。叶老认为:“什么叫语文?平常说口语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吕老对此也作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所以说,“语文”是一个“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生成、掌握、运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它的任务和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语言的生成规律”,进而“掌握、运用”语言,并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养成习惯。据此,“语文教学”就是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三)什么“语文味”?那么,据此推测,“语文味”是否包括以下意义?除了语文课,要上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之外,还有教师教学的审美个性,也是“语文味”。所谓“语文味”,实质上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体现语文学科的主要或核心特色。一是应充分体现语文的情趣、意味(区别其他学科的基础);二是具体教学或操作时应有体会、研究、体味,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是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有味道,当然也应当包括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有滋味的。应注意:不要让“语文味”变成了一种“味”,更不要让“语文味”变了“味”!“语文味”≠“语文的气味”,“语文味”≠“语文的香味”。否则,干瘪乏味。正如叶圣陶所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程少堂认为,其实语文味,就是企图把有关语文教学的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囊括进来,把古今所有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精华和语文教学改革中各家各派的长处吸收整合进来。另外,就是汉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审美个性也应该是“语文味”。也有专家将“语文味”界定为:“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的一种使之陶醉的审美快感。”三、课堂教学如何上出“语文味”“语文”同样是一门“心灵的学科”,课文应该成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源泉,课堂上要有情感生活,有心智的活动,语文教学如果不能让学生凭借语言通灵、感悟、移情、益趣,那就是失败的教学,因为远离了语文的本性。我认为,无论是理解“语文味”、还是课堂教上出“语文味”,都必须紧扣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即工具性与人文性去实践。所谓工具性,叶老认为“语文是工具”,这个“工具”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生活的工具;第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第三、其他学科的工具(以上三个方面皆是基础);第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终级目标)。根据我国学者吴国盛的研究,“人文”一般包含“人”和“文”,前者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后者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往往是“人文学科”)。由于作为人文的第一方面的“人”的理念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方面,因此,为了强调这更重要的方面,人们有了“人文精神”(一种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即一种自由的精神)的说法。“人文性”简单地说就是人性,就是崇高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以及培育这种人性的文化。因此,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至少包含三层意义:第一,体现人文之“文”(教化之义),即强调用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具体讲就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即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注意体验中华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简言之,培养“民族的认同”。第二,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特别是学生)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及自主,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第三,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在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崔峦教授说:语文基本功能就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工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工夫。这些抓好了,人文性必能很好的体现。语文教学一定要突出语言学习、语言训练,要“咬住语言不放松,主根源在素养中,千方百计学语文,任尔东西南北风”。新课程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就像鱼儿与水,谁都离不开谁。崔峦老师说过:“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崔峦在全国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所以,语文课要上出语文的味道,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缺一不可。当前的语文课,热闹有余,而在真正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方面却很欠缺。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的味道,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语文老师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感悟汉语言的一些基本规律与特点。其次,语文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汉语言的素养和语感水平,需要教师有对语言敏锐的把握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中的“语文味”不应该是纯粹的语文知识,也不能是一味地说教, “既要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要强调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发展;既要突出语文整体能力的把握,又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只有恰当把握两者之间的“度”,才能使语文课上出真正的语文味。如何体现“语文味”?有人认为:“趣”中探索、“情”中陶冶、“美”中创造、“读”中品味。对于语文教学如何教出“语文味”?也有人指出: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的意思是说: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课要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教师要在关注文本价值取向的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体验。从语文教学论看,“语文味”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语文素养包括的内容很丰富,既包括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包括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文化品味、人文精神,等等。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生认识的多元性、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语文味”,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复杂性。有“语文味”的课不只是展示语言现象,而需要经历一个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品味、应用和拓展的复杂过程。一看到“语文味”三个字,我们仿佛会闻到了淡淡的墨香,会听到富有韵味的朗读,会感受到孩子们正浸润在语言的海洋中

Ⅷ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语文课堂应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敏感性,让学生面对语言能浮想联翩,思绪万千。要引导学生在字字词词句句间有所感悟。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语方面,有归纳和演绎两种逻辑方式。归纳式,即面对一段字,让学生抓住点上的词句有所悟,老师汇集学生的感悟,得出一个相对统一的结论。(剩余1845字)

Ⅸ 如何让语文课堂更有味儿

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最基本的一点事教师的语言要有“语文味”。这里对教师的要求虽然不至于是满口之乎者也,但是在说话时,也要适当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比如课堂小结时说一段优美的话,或借排比以加强气势,或引经据典

Ⅹ 如何上出语文味儿

应该把它生活化了,把文中所说的内容尽量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生疏而排斥它,同时也能把它作为一篇课文来对待,这样语文味也就有了。

阅读全文

与如何让语文课语文味儿十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0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3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8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