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练就一副好口才,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应有之义,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依据学科教材,采取扎实有效的口语训练
教师应对教材充分利用,对有利于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在丰富和开阔的资源环境中,开发口语课堂,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强化口语训练。首先,要明确评价标准和训练目标,抓好课前五分钟的口语训练。其次,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进行分层次和分组口语训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充分接受口语训练。为了缩小两级分化,还需要针对不同学生分层制定目标,分类指导。在此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交际心理,注重对学生情感因素的挖掘,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创设情境,对口语表达训练进行强化
依据教学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兴趣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和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平台。比如我们通过举行“新年话心意”、小主人大赛和朗诵大赛等各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则主要采用品句和识字等训练点,在课后思考题以及课本插图中,设计训练点。通过对课本剧的创编、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开展口语交际课、在质疑解疑中训练;让学生模仿课本插图中的角色,自由发挥,或与人交谈、或自言自语,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自由表达。
改编课本、延伸表达
小学生经过幼儿园阶段的启蒙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阅历。教师可利用课文,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对内容的改编和故事的续编,来进一步强化口语训练。如我们在《司马光砸缸》这一课的学习时,老师提问:除了用石头砸缸的方法救出小伙伴,还有哪种救人方法更好呢?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展开联想,有的说先往缸里扔一个救生圈,让小伙伴抓住。还有的说放一条长竹竿,让小伙伴抓住竹竿。同学们绘声绘色,畅所欲言,根据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在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学会了彼此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朗诵形式,对适合学生朗诵的篇目进行挑选,鼓励学生主动查字典,掌握生字,为口语内涵的丰富夯实基础。
参与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巩固
运用是培养能力、学习知识的关键,教师可在业余时间,布置采访任务、带领学生上电视台参加节目,或者参加校外社团的演出,并在活动课上向大家汇报调查结果。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将自己所见、所感和所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进一步强化听说训练。
同时,教师还可对网络资源充分利用,对口语进行整合,营造口语训练的无边界课堂,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进行锻炼。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与司机、医生、售货员等各行各业的人充分交流,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活动之后,用语言描述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展开交流和讨论,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还可通过观看电视和电影,进行说话训练,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发表对时事热点的看法,通过广阔的口语交际大环境的构建,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提高。
‘贰’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所谓“口语交际”是人们在交往中通过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达到理解与协调进而影响和调节相互关系的活动。在当今讲信息、讲效率的现代社会中,口头表达能力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口语表达运用的范围更广,频率更高,作用更大。如洽谈业务、招商引资、信息传递等,都必须具有较强的说话能力。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特定情境中准确地进行“言语表达”,只有有了“我想说”、“我敢说”的内在需求,才能实现“我要表达好”的自觉愿望。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当前小学口语教学的特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但目前仍有相当多的教师对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编排特征不甚了解。在教学中要么根本不重视口语交际,对教材中设计的很多口语交际内容(话题)置之不理;要么单纯地把口语交际内容作为专项训练项目,只采取单一的课型操作,没有真正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教学有机结合;要么沿用传统的“听话、说话”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导致口语交际训练实际缺乏“交际”的特征,没有真正做到“双向互动”。这些已经影响到了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落实,有的地方可以说口语交际教学还没有真正起步。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恰当运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愿望,培养口语交际意识。
二、口语教学的训练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建立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训练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敢于说话。
心理学家认为,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类。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而且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距离。经常与学生共同“拉家常”、聊天,一起讲故事,续编故事,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尤其是通过谈论动画片、童话故事,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表现自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新异的学习氛围中激起思考、讨论的兴趣,从而锻炼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制作一个或几个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描绘或利用课文精美的插图,让学生把话说具体;通过表演体会情境,教学《小露珠》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扮演小露珠、小青蛙、小蟋蟀、向日葵、喇叭花等进行对话表演,小露珠的善良、助人为乐,小动物和植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学生都通过表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学生既展现了自我,又从中得到了乐趣,寓教于乐,乐在其中;还可以用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如第二册语文课本中有“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要求,教师把真正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纷纷在老师的引导下,畅所欲言,气氛非常热烈。当然,在情景导引下,要注意三点:一是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二是特别关注“开口难”的学生;三是鼓励创新,不人云亦云。
(三)设计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1.语感训练
语感是在长期的读写中,对语言进行不断比较、揣摩中逐渐积累的。朗读是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最佳途径,而学生在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通过口、耳、眼、心并用,逐步培养学生感悟语言内涵和文章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之精妙,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地。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多听录音朗读和教师范读,通过直接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深刻感受语言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口头语”充分表达发挥。如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演讲、“课本剧”表演、想象延伸等都是口语练习的好形式。
2.语言通顺训练
在口语训练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畅达感非常重要。畅达是通顺的高标准,它要求语言的连贯性,还要求用语言把意思表达得非常明白、顺畅。指导学生说前理清内容、组织语言。说时要语言通顺连贯、声音洪亮、有礼貌。同时注意体态表情,举止大方,适时地运用手势加以表达。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并养成了习惯,运用自然,那么口语交际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此外,还应让学生多看课外书,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发展语言。可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并通过故事会、演讲会、朗读比赛等活动形式,把看课外书的所得讲述出来,并把这种训练形式扩展到课余观看影视节目、生活见闻之中,使他们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敢说,为口语交际创造一切条件。 3.评价交流
学生表达完,教师应进行评价,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这一过程应注意引导学生全体参与,共同评价。评价从以下途径入手:一评语言,语言是否通顺流畅,用词是否准确。二评思路、内容是否表达清楚,是否有逻辑性和条理性。三评仪态是否自然大方、有礼貌,能否运用体态动作。交流是语文课堂出彩的环节。语文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等方法已被教师们广泛运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在讨论交流中得到发展。
4.游戏活动
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1)游戏
如组织“击鼓传花”、“贴鼻子”、“画嘴巴”等游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简单的游戏,然后提出几个问题:游戏开始我们做什么?过程怎样?结果怎样?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观众的反应怎样?指导学生开口说;组织手工剪、贴、画活动。由教师提供几个简单的图形或符号,让学生通过手工剪、贴、画后,再向同学介绍自己所完成的过程及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还可以通过增强口语交际的操作性,强化训练效果。
(2)班队活动
班队活动中,组织学生讨论本班热点问题,如“生日该不该送礼物”、“游戏机的危害”、“看什么样的课外书”等。学生面对的是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自然能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并在相互接受与倾听中学会平等参与、真诚合作、共同成长;可以把每日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设为“五分钟演讲”时间,形式不拘,内容不限。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口述条理要清楚,用词要恰当,语言要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自然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就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应当更贴近生活,追求实际,力求创设更多、更好、更生动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口语交际真正成为师生交流的“驿站”,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成为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学生生活在群体中,生活在社会中,与人打交道的际遇无处不在。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争取多说话,尤其是当众说话,做落落大方、说话得体、受人欢迎的小学生。
‘叁’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就是运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具体地说,口语表达是人们将自己的思维这种内部语言借助于词语,按照一定句式快速转换为有声语言这种外部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思维这种内部语言到快速选词造句,到有声语言这种外部语言,必须十分快捷。因此,要想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方法有:朗读、口头复述、口头提问、讨论等。在作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和作文结合进行,在课外活动中,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方法有:讲故事、辩论、演讲,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接待、访问、打电话等。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因时因地灵活选择。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最常用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四种:
一、口头复述训练
进行口头复述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口头复述训练常用的方法:1、口头详述,要求把原作内容按顺序有条理地、清楚明白地、全面地复述出来,不能丢掉主要内容,不能改变原作结构,并且要求保留原作中优美精炼的语句。2、口头简述,要求对原作的基本内容作简要的概括叙述,抓住中心,突出内容的重点部分。不能加进自己的认识、体会和评论。3、口头评述,要求在复述的同时,围绕着复述的材料进行评析,可以是表述自己的见解、体会,也可以是边复述,边讲解,边分析、说明。口头评述训练有益于学生通过模仿原材料的语句,达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4、口头综述,要求在把听到的,或者读到的多种材料加以归类、比较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综合性的口头复述。
二、口头问答训练
在教学活动中,口头问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提问和应答的一种常规学习方式。通过问答活动,可以构成对学生智力素质的强制激发,激起学生思维的兴奋,唤起他们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在进行口头问答训练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答问中,听准问题再作答,扣准问题边想边答,并且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场合,采取不同的方式作答。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指导学生提问。
三、口头作文训练
口头作文训练可以采取“一想、二说、三评、四写”的步骤。想就是指思考,拟腹稿;说指的是表达;评就是指教师及时讲评;写就是把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相结合,先说后写,以写提炼说的内容,巩固说的技能。在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确定讲说的中心和层次,拟好腹稿或写好口头作文提纲,指导学生清晰、准确、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并注意排除学生口头作文中的思想障碍和心理障碍。
四、口头辩论训练
在口头辩论训练过程中,学生思维处于最紧张、最活跃的状态。学生注意力的指向性、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推理演绎能力,以及现场应变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口头辩论训练的类型有辩理、辩驳、辩解等几种。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双方共认的辩题,指导学生研究辩题的概念、范围、意义、重点和缘由,做好论辩准备,并给予学生论辩方法的指导,例如:利用矛盾反驳法、弱点反驳法、转移目标反驳法、引申反驳法、诱敌深入反驳法、归谬反驳法等。
总之,由于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家庭环境,语文基础等因素的不同,在培养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创设良好的说话环境,指导学生思考方法和说话方法。
‘肆’ 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2008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十分重视职业岗位对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在职业模块的“表达与交流”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新大纲》强化了学生的表达与交流的训练,提出14个口语训练项目,其中6个在职业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为我们进行有效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提供了思路与目标。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比读写能力更复杂的能力,它的构成中还包含有举止风度、语调音色、应变技巧、得体等等因素。不仅指学生应具备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具体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一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敏、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一种在职业岗位上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说话条理清楚、流利,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言自然得体,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这种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时尤其要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构建起一套科学的理论和实训的框架。以项目带动训练,多管齐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种能适应现在职业需求和未来终身学习需求的口语交际能力,以达到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
分层培养目标:
一、自由说话阶段,培养学生愿说、乐说
训练项目:学生感兴趣话题表述。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俗话说,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自由说话,就是交给学生任务,让学生自由发言。交任务就是让学生去收集学生们有兴趣的话题材料,利用早读课或每节语文课课前三—五分钟,不限内容,自由说话。在这里有几点需说明。
1.交任务,不是说一说就行。如很多老师在布置演讲时说,你们爱讲什么就讲什么,但学生什么都不会讲;叫学生自我介绍,学生一个说了,第二个依然一样,索然无味,演讲就进行不下去了;叫学生阐述一成语,或演绎一句格言,学生演讲无内容,况且学生不爱讲也不爱听;让学生质疑答问,学生无疑可问等等,这样口语交际训练就很难顺利进行下去。
2.老师要做的是如何让学生有东西说,让听的学生有兴趣听,让任务内容具体化。如,同学身边的趣事,帮助别人的、打架的、偷窃的、谈恋爱等;社会上的趣事,如车祸、笑话、邻居吵架;网络上的新闻、社会热点问题、QQ、短信;工科专业的学生注重军事、体育等方面的题材。
3.如果怕学生启而不发,老师可找学生私下交流、专门布置,培养说话对象等,在冷场时挺身而出。第一次和前几周时间里学生能上来讲,并且会讲,所讲的话题让学生感兴趣。有人喜欢听,那么学生胆量有了,说话的氛围也有了,接下去课前演讲很容易进行下去。一定时间后,提醒学生姿势如站直身子、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等。教师把错误的演示一番,给学生以直观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此训练阶段学生的积极性空前提高,由于有兴趣,他们就肯多花力气,为了“说”好一次“话”,许多同学不仅对观察所得的材料进行精心整理,有的还在家里预演。上课时,学生抢着上讲台。每次几分钟训练,学生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纷纷要求延长时间,大有不吐不快之感。这种“说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远远不是想要得一次高分的需要,而是一种想要把自己精心准备的话讲给大家听的强烈愿望。这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愿说的局面。这一阶段教师偶尔作肯定性表扬,一般不做点评。一轮讲完后进入第二轮
二、指导说话阶段,学生能说、会说
训练项目:朗读、演讲比赛,辅之以记叙、议论、说明不同文体的说话训练。
把训练和中职语文教材、专业联系起来,分为三个阶段:记叙性说话阶段,说明性说话阶段,议论性说话阶段,不同阶段的训练应授以不同的说话方法。
记叙性说话阶段,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对课文精彩片段进行复述、转述,“往事如烟”、“童年忆事”、“感人一幕”、“真实人物”、“风景独好”等。上课时配以朗读、演讲、诵读示范。在技巧方面的训练目标:(1)“说话”要充分体现记叙的要素、完整。(2)“说话”内容要集中,主题鲜明。(3)语言简练,力求形象、生动。
议论性说话阶段,结合课文或热点话题,让学生阐述观点,分几点论证。要求观点明确集中,讲话有逻辑性。
说明性说话阶段,结合专业,介绍实训过程、制图说明、基础会计的课程学习说明等。让学生准确说明事物。
依据课文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训练过程中,结合学校组织的朗读和演讲比赛,适时组织课堂朗读,以学生的情感与生活为主(我的青春我做主、十七岁宣言、珍惜自己、和谐校园、人生等)的演讲、诵读比赛。这一步意为培养学生敏捷正确的思维方法,通过实践掌握基本的说话时表情、动作、语速、语调的技巧,训练过程中穿插演示(借助多媒体或教师示范),给学生提供可借鉴的规范。
三、提升说话能力,命题说话阶段
训练项目:学校或社会热点话题论述。
对说话的诸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经过一阶段的培养,学生已具备了较好的学识积累、情感蕴藉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是开展命题作文(口头作文)的良好基础。命题作文练习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把社会上一些热门的话题或学生生活中碰到的有争议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话题论述赛。如“范跑跑事件之我见”、“为什么明星绯闻多”、“语文能力有多重要”、“打架或敲诈的危害性”、“职校里可以混日子吗”等。
‘伍’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一,多阅读多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见识。这样视野面宽了,见识多了才知道该说什么会说什么,通过阅读可以让自己的头脑更聪明思维更敏捷,到时说话自然就能反应上来。
二,经常大声朗读文章,这样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咬字,提高锻炼普通话的水平。
三,不放过各种口语表达的机会。例如演讲、辩论会、班会、文艺晚会,只要有场合就积极参加,在实践当中锻炼自己,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慢慢地你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好了、提高了。
四,平常学习当中积极地举手发言、尽量当班干部,这样也是锻炼自己口语表达能力。
五,还可以去专业的口才培训机构学习,这里有完善的训练模式和技能,也可以让你很快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语文,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可见,语文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更多的是使用口头语言。
即席发言
这种发言不是事先准备好的,而是 在发言过程中受到某些事物的刺激或在谈话时联想和诱发出来的,这种发言是临时性的发言。即席发言,首先要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在认真听取别人发言的基础上,引起震动取之精华,使其思想展开,有言可发;
其次,要思维 敏捷,善于逻辑归纳综合,通过对方的发言,迅速形成自己思想脉络的发言提纲。虽其无准备,但谈吐有条理;再次,要有广博知识,占有丰富的材料。虽其是临时发言,但能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语言活泼,内容生动。
凭记忆讲
这是事先写出的稿子,记在脑子里,最后用语言表达,这里面要讲究记忆的方法,要克服困难,花费相当大的功夫用脑子记,这种表达的优点是眼光始终注视观众。
可观察到群众的表情,不足的是,演讲时精神较为紧张,担心讲错、遗忘、卡壳、造成影响,这种方式一般不适用于大型会议或工商界专题报告等。
‘陆’ 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目的。一切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服务的。而口语表达能力因其是人类日常生活和交际的基本功能,也是书面表达能力重要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就此我谈谈几点做法:
一、重视“读”,以读为培养表达能力的基石。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四位一体的结合。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在教学中“读”是学生与文本沟通的首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首要环节。学生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都要先读文,在读中去识字;在读中去理解词、句、篇的含义;在读中去积累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读文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说” 即直接影响口语表达,它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石。
当然,“读”要想真正起到为口语表达奠基的作用必须要经过教师循序渐进的培养与辅导。不能让学生盲目的去读,而是要指导学生把文中蕴含的教学资源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情感和能力。在指导学生读文时,最关键的就是要给学生确立恰当的目标和具体的指导。这个目标不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而是要具体地指导学生怎样去做才能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也就是让学生明确要读正确,要认识哪些生字;要读流利要怎样处理词、句的停顿;要读出感情要弄懂哪些词、句的含义、作用,及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把课文读懂、读透。(虽然,真正的读懂、读透并不是每节课、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但是教师长此以往地这样引导学生读文、积累却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也必将十分有效)这样去引导,实际上就是在指导学生学会知识,形成能力,理解感情。这样的“读”才能让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将它内化成自己的表达能力,促进自己的口语表达。
二、以“听”为培养口语表达的条件,抓好课堂教学中的“听”
学生与文本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读”,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人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听和说来达成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要抓好“读”还要注重“听”。因此“听”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一切信息的先决条件。个人的读文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专心地听就能从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信息,弥补自己理解和表达上的缺陷,更快更好地积累规范口语表达方式、方法,为口语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抓好学生的听先要培养学生倾听意识,让他们明确倾听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倾听兴趣,使他们乐于听,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力求让教学直观、生动,有吸引力,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倾听方法并以多种形式的鼓励促进学生倾听,从而为培养学生表达创造先决条件。
三、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表达机会,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其实许多学生不会表达的原因是因为不愿表达。而不愿表达的原因就是怕说错了挨批评或被人笑话,所以教师想切实培养好学生的表达能力,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充分尊重每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上课时要有亲切的教态,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即使他们答错了,也不要给予批评,最好是对他参与发言表示肯定,以鼓励他再发言。尤其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不但要有足够的耐心,而且还要细心地挑选一些难度较低的话题,给他们表达机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表达兴趣。
四、学生讨论交流词语的含义、积累词汇、促进口语表达
我经常利用早自习让学生互相讨论不懂词语的含义,并让学生在讨论后将词语摘抄下来,这样一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增强了,我又引导学生把理解了的词语在口语表达中应用,这对口语表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讨论交流的过程就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柒’ 怎样才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语文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其适应社会的基本素质之一。所谓会听能说,是指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是否能辨别对方语音、语言的正误,是否能运用语言这个交流工具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有不少学生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语言交流,学生阅历浅,口语表达能力差,而且还有的害羞不善言语,恐惧怕开口,甚至有的爱说谎或说大话,言行不广等。如何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关注学生的口语缺陷、端正思维品质、培养其能言善辩、言而有信的品质呢?
我们应结合语文课文的学习,有侧重地选择一些文质优美、文体特点突出的课文,在课堂上或自习课上采用按步骤进行口头复述训练。口语能力培养训练安排适时,即能上接朗读下连解说、描述、评述等,又能使其有效地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训练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可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1、立足课堂,营造民主气氛
口语表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活泼的、生动的、有趣的言语交际过程。大部分学生胆小不愿意说话,是处于一种胆怯心理,尤其在课堂上,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羞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生怕说错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课堂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权,使作为主体的学生愿意说,敢于说,乐于说。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口语表达训练,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或看图说话,教师要认真指导读,坚持指导说,特别是对一些叙事类文章或图片,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求他们进行创造性复述,但要围绕主题;对一般学生要求按课文复述。 2、巧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口语表达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口语表达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口语表达的内容应联系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生活经历出发,让他们敢于说自己的真心话和亲身经历。可以事先布置一些诸如“一件难忘的事”、“我喜爱的故事”、“我的烦恼”等联系学生生活的话题去训练,说话的内容是具体的,可感的,可操作性的,同时有时灵活的。让学生进行推测可能出现的情形,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欲望,使其临场发挥,随机“说话”,又可活跃课堂气氛,做到“活而不乱”,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发展。 3、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 口语表达的训练既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生活实践进行,还可以根据需要组织专门的训练活动,它的训练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训练的时空也是不受限制的。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训练方式。
课前演说。每节语文课前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进行口语训练,让1到2名学生上台,就一个话题,如自我介绍、介绍朋友、介绍家庭等进行演说,全班轮流进行,人人参与,对口语能力进行训练。
模拟对话。利用实物或多媒体创设情景与角色的模拟对话活动。训练打电话、购物、借物等对话的技巧。 讲故事。利用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表演课本剧。这是一种既能增添学生情趣,又能训练艺术语言,还能训练形体语言的综合训练方式。
4、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在坚持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前提下,有阶段、有步骤、系统地去训练。在初始阶段,应设置一些简单题目去训练,诸如采用“自我介绍”、“我的父亲(或其他家人)”、“我的愿望”等“介绍类”“独白类”话题。允许学生在日记本上先“写话”,有准备而说话。训练一个阶段后,可设置一些“表演类”或“交往类”的话题去训练。如设置情景对话“道歉”、“借物”、“回到家后”等话题,有广泛性。在有一定的基础后,可设置一些随机性的话题去训练他们的临场发挥的随机交流能力,达到真正“表达”的目的。 在每次训练时,还要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如上台的同学会受到其他学生热烈掌声的欢迎,而鼓掌的学生亦会受到上台同学的鞠躬致礼。教师要要求观众以期待的目光对说话者表示鼓励,使他们懂得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总之,我们应该加强在课内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提高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说多练,提高运用的频率,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捌’ 提高语文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提高语文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一篇好的文章,那么肯定是离不开精美的语言的,而精美的语言是要靠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写的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呢?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积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在作文中就语言。
作文其实就是利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能否掌握和运用经典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作文成败的一个关键。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会积累语言。
我们应从杂志和各类书籍中收集一些精美的语言摘抄下来,然后每天熟练的背诵一遍,以培养自己的语言感觉能力。古人云“拳不多手,曲不离口”,只有每天坚持,才能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之所以要强调背诵,是因为这是形成语感的唯一途径。“天上从来不会掉下馅儿饼”、“成功从来只属有心人”。积累精美语言这一项工作虽然苦,但苦得值得,一方面,它为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定的基础;另一个方面,它也可以增广我们的见闻,因为我们要收集精美的语言,就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这就间接扩大了我们的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的阅读量上去了,还愁作文能力不能提高吗?
二、仿写
积累精美的语言可以培养我们的语言感觉能力,但是只有积累,没有仿写,我们就不能将这些积累的语言灵巧的运用到平日的作文中去。
所谓仿写就是在原文的语言结构和字数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改动或增添一些词语和句子,使之表达不同的意思。
例如沙宝亮的《暗香》: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会在灰烬里重生,难忘缠绵细语时,用你笑容为我祭奠。让心在灿烂中死去,让爱在灰烬里重生。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稍作改动就可以变为:当灯光照亮书本,思绪翻动。笔就在风起雨后,书写人生。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让它在灰烬里重生。难忘父母眼神里,用你笑容为我壮行。让心在灿烂中前行,让爱在灰烬里重生。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当灯光照亮书本,思绪翻动。仿写应与积累保持同步,每天坚持一次积累、一次仿写,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运用语言的技巧了。
三、创造
仿写还仅仅停留于模仿的基础之上,如果要真正形成有自己语言风格的文章,就必须学会创造。
在语言积累和仿写达到一个月之后,我们就应开始着手于自己的创造了。
所谓创造,就是用自己的精典的语言来进行表述。要学会创造,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语感外,还必须掌握一定语言表达技巧,
一般来讲经典的语言应具备三个要素:
1.语言的节奏
2.修辞手法的运用
3.典雅词语的运用
语言如同音乐、舞蹈,是有节奏的。所谓节奏就是由一对相反的因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的。如音乐的节奏是由声音的高低、续停等形成的;舞蹈的节奏是由动作的刚柔、快慢等形成的;而语言的`节奏则是由语言的舒缓与激越形成。整齐的句子激越、散句子舒缓;短句子激越、长句子舒缓。
因而要形成语言的节奏,就是必须长短结合,整散结合。
其次,作文的表达追求形象生动,作文的语言力求典雅。因此,在作文时,我们还应恰当地用一些典雅的词语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饰手法。有创意地进行语言表达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但也是最难达到的一个境界。
原因有二:
1.懒
许多学生认为,我已经背了很多精美的语言了,为什么不拿过来使用,既方便又省事。
2.刚开始写的时候,总觉得很多地方写不好,于是就放弃创造,选择仿写
其实,“阳光总在风雨后”,你在这个时候坚持下来了,成功就在眼前向你微笑;你放弃了,成功就会绝尘而去。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暗的时候,但也是离阳光最近的时候。在这个时期,最好是一周写一篇作文,在作文中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当然是有文采的语言了。同时不能放弃积累和仿写,因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积累得越多,对自己的语言表达以至于思想积淀就越有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