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语文好的人有什么特征
语文好的人特征有:自律性高、记忆力好、喜欢读书、写作能力好、理解能力强。
1、自律性高
语文这个学科需要大量的背诵,所以也希望孩子拥有很好的记忆力,这样才能长时间的就需要背诵的内容牢记下来。有时候还会有很多的古文或者古诗,需要孩子去牢记。甚至古文中有一个“之”字就会有很多的解释,也需要孩子全部记住,然后在未来考试中运用,所以说想要孩子语文学的好,记忆力是必不可少的。
3、喜欢读书
语文好的孩子一定是喜欢读书的,可以给他带来大量的知识。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看多了就会模仿,模仿多了,自然就可以写出好的东西。
阅读的书籍越多,孩子就会掌握更多的知识点,这样在未来运用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而不是只局限于一两个例子。
4、写作能力好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读书是为了学习,而写作是创造。
是的,其实写作的就创造属于自己的语文,而写作好的孩子,可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文字的语言感动自己、打动他人。
5、理解能力强
理解能力好的孩子,在阅读理解这类题上是很吃香的,而这类题的分数占比一直都不低。可以清楚地明白作者想要表达什么,题干的中心是是什么。在古文类的题目中,也很占便宜的。
在理解一篇文章的时候,不光是字面意思,还有很多的深层次含义,这一点如果能理解到,在分数上自然就会高出一截。
‘贰’ 学好语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一、爱写字
有的同学手懒,不想写字,甚至一写字就头疼,不想好好写。可是,汉字是语文的基本元素,语文缺了它怎么行呢?自从我手坏了以后,才知道写字的美妙,每一个汉字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精灵。我每写一个字都是一种享受。回过头来讲,当你每答一份语文试卷时,敢问属于纯考字的题有多少道?不下3道大题。一共几道?一般有八道,也就是说单靠你的字就可以拿到八分之三的分。满分100分,八分之三也就大约是37,5分。再加上你做阅读题的字,老师就是不看你答的内容,单凭你的一手好字,老师会把你另眼相看。
二、爱阅读
在平时多看书,有助于培养语感,对写作文、做阅读都有帮助。在这里雪菲儿给大家推荐几个读书的好办法:
1、边看书边记录:在看书时你先看看这个文章一共有几页,如果不长,就尽量都抄下来,如果没时间可以找几个好的词语或优美的句子抄写下来,要特殊找一个本子:如果很长,就找几个重点段落(就像每一节的第一句)抄下来。这样做的原因是当你每看完一篇文章一翻本子就可以复述出文章的内容、层次,养成总结的好习惯。
2、写大字:在你记录时要写大字,越大越好,因为在记录的过程中你也学会了很多字,并巩固了课内学的字,了解每个字的字形以及造字的规律。
3、大声读:当你看文章时,最好不要潦草的看,尽量做到大声朗读,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己有很好的语感,进而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爱写作
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不断地捕捉生活的美好一瞬间,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那一瞬间发生的事情和你的感受放在笔头上。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文笔,但是在你每一次写作时都是一次次磨练,让你的文章达到顺手拈来、落笔生花。在这里雪菲儿也给大家说一下写不同作文的方法:首先是写人,你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写?
1、语言:语言要突出人物的特点,【如:XXX(人物)XXX(怎样的说,可以是:兴奋地、眉飞色舞的、不安地等等)地说】
2、动作:可以在说的话后面加上动作,【如:“XXXXXXX”说罢,XXX(人物)_____(动作)】或者直接写动作,但注意要有前因后果。
3、神态:描写神态的词语有:满面春风、愁眉苦脸、炯炯有神、神采奕奕、和颜悦色、笑逐颜开、笑容满面、眉开眼笑......
4、细节:这种描写要因情况而定,但要以刻画出人物的某个特点为目的。
5、侧面:通过别的人物、事物来反映出人物的某个特点。
6、正面:以上除侧面描写外都属于正面描写,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去写人物
....... 描写的方法不只这几种,在不断地写作中会不断的发现。
写物/景
1、大体的样子:先总体的概括一下你第一眼看到那个物或景色的样子【如:来到桂林第一眼就是山山水水、满眼的绿色就先写这一点】
2、具体一个部分的样子:选一到两个部分的详写,其他部分略写。
3、最后写你对这一物品/景色的感受,也可以说是感悟。
以上两种文体在小学阶段较为常见,还有很多不常见的文体,在这就不给大家一一列举了。
‘叁’ 什么是“好的语文课”
隆回县教师进修学校 谭奇洪 在推行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就语文教学而言,怎样的一堂课才称得上好课呢?一般地说,应该符合这样几条标准。 一、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上课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使他们考试时能得到高分数,考出好成绩,而是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于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各种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保证他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教学的进程之中去,主动、快乐、有效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全知全觉的知识拥有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学生学习监督者,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材文本之间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参与者;他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益友。在课堂上,教师始终能以平等、亲切、随和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并能以宽厚、包容的心态善待学生对课文独特而多元的反应,使课堂气氛民主、和谐、轻松。 二、表现出强烈的语文课程意识,三维目标得到不同程度的达成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所有课程教学都要达成的目标。但不同的课程各有其特点,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又要注重目标的特殊性。对语文课程来讲,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既重视其工具性,又重视其人文性,并把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一方面,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听、说、读、写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使他们的个性修养、品德情操、审美趣味等受到有益熏陶,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不可否定,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达成所有目标,但必须注意突出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重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达成或接近达成全面目标。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能进行创造性学习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语文教学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从学生需要出发的原则,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究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对于语文课程文本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情感、人文精神,教师不要急于把自己所知晓的东西硬塞给学生,而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浓烈的兴趣与意愿,告诉学习方法,给予充裕时间,引导他们自己去感受、体验、思辨、推理判断,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新问题。在学习中,要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相互间不断进行讨论、交流、甚至争论,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对学生的提出的不同观点、看法,教师不要轻易作出评判,而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后自己得出结论;即使学生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最好也不要讲出答案,而应遵循语文教育的原理,让学生自己反复读、议、思、悟,慢慢把握知识真谛。当然,让学生积极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并不等同于实行“牧羊式”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成为旁观者或局外人;相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他应始终主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不但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去,还要对学生相机点拨、提示,从而发挥“导”、“引”、“助”的作用。 四、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开发,课堂开放而具有活力 任何课程教学,教师都要重视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要重视课堂但又不局限于课堂。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对课程文本的学习,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课程文本所蕴含的价值。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在教学中,还一定要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把课内与课外沟通起来,把语文知识和无限广阔的社会生活知识融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生动性、趣味性,以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形成素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知识的外延和生活相等,一个语文教师如果缺乏大语文观念,不能放手让学生在辽远广阔、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中尽情遨游,那么学生学到的东西将是极其有限的。不仅语文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开放的,教学的方法也必须是开放的。教师要从自我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借鉴并创造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发起多种互动与对话,通过分组合作、个别辅导、激励强化、课堂评价等方式,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紧凑有序、别开生面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不但有效,而且有趣、充满愉悦。
‘肆’ 语文要学好,最重要的是什么
1、学好语文重点之一: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这类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
2、学好语文重点二:阅读一定要强化,最好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另外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阅读的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我自己学生时代练习过,现在也在受益。
3、学好语文重点三: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的基础是素材和思路,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高中学习是比较紧张的、时间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阅读在素材积累上就可以提现出很大作用。有了积累,可以多看看那些优秀作文,找找写作的思路,要多动笔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语文成绩提高也是需要做题的,平时不能只是一味的记忆背诵,防止眼高手低。
‘伍’ 学好语文的关键是什么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老穆认为,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 态度 + 方法 + 执行 ”,此话怎讲?且听老穆娓娓道来!
一、态度
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去学好语文
二、方法
八个字 + 六个能力 + 四个思维
【1】八个字
听、说、读、写、思、悟、记、练
有态度地听 有目的地说
有感情地读 有效率地写
有方向地思 有体会地悟
有条理地记 有意识地练
【2】六个能力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
【3】四个思维
a.逻辑思维
b.形象思维
主要体现在阅读和作文上
c.反命题思维
d.命题者思维
三、执行
再好的方法,也离不开执行!要想学好语文,就得将上述“ 态度与方法 ”执行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奏效!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清楚了吗?加油哦!
学好语文的关键是自己要感兴趣,其次就是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这样,语文就一定能学好。
《东坡志林》里提到,有人问欧阳修怎么写文章,他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做自能见之。”这样的大白话,是经验之谈。
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多读书。 书读多了,有感觉,于是落笔为文。文章写多了,自然冷暖自知,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就会逐渐提升。语文学习的特点是慢热、恒温,不适合爆炒、猛煎,就像广东人煲汤那样,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学好语文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很容易。问题在于,心态要摆正,不能太急,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累,稳步提高!
学好语文关键做好两个方面:阅读和背诵。
坚持阅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做阅读理解,最好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做完之后与参考答案作比较:有哪些点是你没想到的?又有哪些点是回答的不够准确的?不要看了答案之后就过了,一定要学会分析你为什么没答上来(比如审错题意、阅读抓取关键信息能力差等方面)。二是坚持课内外阅读,养成主动摘录的习惯。平时多注意收集古今中外生动、有思想内涵的故事,一有时间就拿来翻翻,久而久之这些故事或精句等就会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活跃在你的脑海和文章中。
背诵,俗话说富有诗书气自华。背诵优美的文章诗句,能提升一个人的气质。也能提升语文水平。
学好语文的关键首先是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要长期阅读,博览群书,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知识面,积累语言素材,体悟各种各样的 情感 ,逐步学到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读得多了,时间一长,别人的也就成了你的了,那些作品的精华会慢慢渗透到你身上,逐渐融入你的血液,融入你的骨髓,融入你的灵魂。
其次,在读的过程中要勤于动笔。陶行知先生就说过:“不动笔墨不看书”,要长期做读书笔记,这是收集资料、积累知识的绝好方法;还要多练笔,把学到的知识和写作技法加以实践操作。
第三,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语段或篇章,要尽可能多背一些。
长期坚持下来,写作能力上去了,阅读理解能力自然跟上了,语文素养提升了,语文成绩也就顺理成章的优秀了。
顺便提及我的一个观点:千万别进那些所谓的语文方面的辅导班之类的地方,那是无法真正让你语文出采‘的骗人的地方。
其实很多课程关键在于培养兴趣,对于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两千年前的“文圣”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这些习惯包括:认真书写的习惯。
眼下老师们都大声疾呼,学生书写越来越差,龙飞凤舞,难以认读,错别字比比皆是。有不少同学心里还有一种错误思想:现在都是网络时代了,字写得差一点没关系。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写字要求也不以为然。其实不然,认真书写汉字,不光能帮助我们认真掌握汉字的规律和丰富的内容,也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德。
读书动笔的习惯。
动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课堂上动笔记笔记,把课堂学习中的思考、教师的讲解、讨论的结果随时批注在文章的相应地方;二是在平时的学习阅读中多圈划,多评点,多批注,多做点卡片摘抄,多写一点心得体会。
开口诵读的习惯。
“诵读”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的语文学习的很有效的方法。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无论是对积累、理解和表达都是很重要的。“诵读”本身也是语言实践,每天用15分钟、半个小时读几首诗,读几段精彩的文章片断,能培养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领悟能力。在诵读基础上,熟记背诵一些经典的语言材料,更是受益终身。
其次,要提倡学习多读书。
语文学习的特点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文对语文学习来说,只是一个例子,通过学习课文,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能力,自己去广泛阅读、涉猎各种文章,才能从中受益,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应该说,各种语言信息都是语文学习的材料。比如,可以经常读报、剪报、评报。“读”要强调圈划:“剪”要强调选择、归类:“评”要促思,评得具体、深入、确有感受。
要习惯多练笔。
学生“怕作文”几乎是通病。而“作文”又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平时练笔是帮助克服作文“恐惧症”,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因为平时练笔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重在观察生活,记下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在比较自由、宽松的状态下写作。
总体来说,学习没有捷径可言,关键在于怎么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寓教于乐!其次,多读书,读好书,很多闲碎的书籍并不一定能带来多少知识,相反还会浪费精力!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生活的某些美好方面,在读书的时候,领会作者的意境,在写作的时候,多写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语文学习最关键的是积累。上课认真听讲,课外多作功课。
小学1-3年级大量的识字。
4-6年级,和初中阶段大量的阅读。高中阶段也要有足够的阅读量。
各个学习阶段都要配合考试作些练习。包括阅读,及写的练习,以检查是否真正理解了,是否学以致用。
没有捷径。理解,记忆,巩固,使用是万能膏药。
阅读+思考
语文最大的难点就是理解,只有多阅读,勤思考才能提升理解能力。
学习好语文,其实不是很难。
首先要培养好兴趣,因为有了兴趣,才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有了乐趣自然会不断的去学习,学习中会有更多的乐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能就这么个意思吧。大部分人学的不好,可能是因为觉得语文太无聊乏味了,因为要死记硬背太多东西,而且这些恰恰不是有乐趣的事情。
其次,注重方法。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古语云‘读万劵书,行万里路’为什么呢?只会读书是不行的,要从句子的意思理解中去读。这样就算表达不完整,也能知道其中的含义,多读几遍,总会慢慢记住的。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遇到不懂的就要请教别人,不懂装懂只会糊弄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动力学习。什么都以为自己会了,到头来什么都没学到。
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知识是不断积累的。
1、兴趣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
2、自主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有自主学习的重要。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3、多写
同学们学语文所为何事?我以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这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简化为“思欲丽”: 情感 思想要富赡犀利!现实中,我们许多同学只会作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 情感 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 情感 ,“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思欲丽”,必多写!
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读书笔记一篇,养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谓:“笔磨秃”。
4、多读
在你学习的这三年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这就叫“勘破三春”。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首重哲学,这就叫“融汇九流”。
举凡人类心灵智慧的结晶,能开眼界、除迷狂、启思维、美德行、富心灵者,均可大读特读。尤请注意:不要只读文学作品,只读中国作家。
5、积累
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样(模板)应该是什么呢?当然是前贤今人的成功之作。茅盾背《红楼梦》、苏步青熟读《古文观止》的例证,当是大家熟知的。通过长期的艰苦的积累,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语言范式”,形成“兴奋灶”,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腹有诗书”。
运用这些“范式”,模仿着“说”,模仿着“写”,先求其“形似”,后求其“神似”,最后求其超越。这样,就很容易有学习个充实感、成就感、条理感,就不会再感到语文学习空泛、无力、不可捉摸。这种状态可以称为“胸有成竹”。
6、重感悟
古诗云:“心有灵犀一点通”。怎样才能作到对语文学习“心有灵犀”呢?首先,要广见博闻(多读)、反复尝试、积累范式,因为灵感总是出现在辛苦劳动之后的彩虹;其次,要养成联想和想象的良好习惯,力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决不压抑、束缚自己灵感的飞翔;再次,要努力营造平和清明而又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沉浸其中,体验品味,不急于求成;最后,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通过积累、模仿而形成的灵感思维的有效性。
经过多次成功的灵感闪现,就要总结自己感悟的角度、方式、条件,把它变成自己进一步学好语文的利器。
7、勤思考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记》也强调:慎思、审问、明辨,就是要谨慎的思考,审慎的发问,,明确的分辨。在语文学习中,欲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多思:不论哪个学习环节、何种学习任务中,决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方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多读有味,多写有效,积累有益;次求深思:决不浅尝辄止,而要多方追问,务求水落石出,直至原形毕露;后求善思:不钻牛角尖,而是随时以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克服 情感 干扰,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方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建立起融通、灵慧、深刻、严密的思维个性。
8、精熟
语文学习欲求“精熟”,贵在得名师“点拨”,因此学生必须懂得一点教师“点拨”的道理。
点拨之妙,首在得“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性格,教师会以相应的方法点拨他,或要言不繁,或铺路架桥,或举例引导,或反向激将,或重申基础,不一而足;点拨之妙,次在得“时”:学生要积极思考,主动暴露自己,以便老师点拨在关键之时,教师则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状态的外在表现,决不放过点拨良机;点拨之妙,还在得“度”:引而不发,导而不灌,开而不塞,拨而不代,只要学生有所感悟,明确了方向,就不再浪费其时间,不再代替你思考,让学生真正去自主学习。
9、有个性
语文是发展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归是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养、鲜明的个性。当然,这里的“个性”,从狭义讲,是指语文学习规律的系统化、个人化,也即形成有每个学生自身特色的语文学习理论,即所谓自成一家。
这就必须:首先建立元认知策略,形成监控自己思维、感悟流程的习惯。在长期的语文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强化有效的正确的习惯,纠正无效的错误的做法。其次是学会总结反思,通过计划总结的方式,课堂笔记的方式、作文后记的方式、试卷分析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理性思维的层次。其次是学会交流共享,通过课堂发言、同学交流师生讨论的方式,吸收对自己学习经验的有益的指点;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发表,接收同好者的反馈,不断完善自己经验的表述方式及实质内容。最后学会实践检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通过实践检验,我们可以收获成功的喜悦,我们更应该善待失败的苦涩,这是不可替代的人生经验,也是形成个性化语文学习经验的必然历程。
‘陆’ 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呢?虽然我们很少听到纯粹的好的语文课,但总结听过的或上过的语文课,我以为能给人新知、给人启迪、给人愉悦、给人振奋从而让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的课,还是会有些共同的特征。我们不可以要求别人或自己的每堂课都上成好课,但作为一种努力、一种目标、一种理想,力求把我们的每堂课上成好课,或使每堂课具有一堂好课特色的若干亮色,还是应该的。因为这样的课,学生既投入也轻松,老师也既愉快又得意。
从教学目标的设定看,它应是明确的、单纯的、实实在在左右着我们的教学的设计,自觉地和自然地控制着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与新问题的生发、讨论,应该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都在为着引导我们的学生去感受文本独特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丰富的思想情感。切忌单纯追求漫无目标的轰动效应,造成虚假的劳而无功的课堂气氛,那是一种瞎忙!
从课堂教学的结构看,它的各个环节的设计应体现出教师精心准备过的匠心。课前的导入、问题的提出、课文的分析、归纳总结等,应具有完整的、有机的、谨严的时段结构,具有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逻辑结构,能给人详略得体、张弛有序的整体美感,也没有什么大的遗漏或拖泥带水的尾巴。那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学生仍被搅得云里雾的课,常常是由于课堂结构混乱造成的悲剧。有时我们备课时在课堂结构上稍一用力或略作调整,效果可能就会大不一样。
从教学过程看,它决不是一个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在教师有序的组织和指导下,重在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研读文本、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培养,各种有关的信息要素被激活,在多向传输的过程中,,主体的思维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切磋商讨、热爱读书、学会读书。教学的最终目标指向,就是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也已就成了学生自己的生命的乐趣和生活的需要。
从教师的教学语言看,它应是准确的、简洁的、明白晓畅且生动形象的。讲解时,应是富有逻辑性和煽情性,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力量和语言的魅力;与学生对话应是平等的温文而雅的,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民主和教师的亲和力;提问的设计和疑难的解决应是富有启发性的,看去也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充满着教师的教育睿智
从板书设计看,它应该既是简洁的也是提纲挈领的,能用较明快的文字清楚地揭示出课文的结构和思路,直观到文章的内涵。
语文课堂是我们对学生实施人的培养的`最重要的舞台,在这里可以展现我们对一个个高尚灵魂精心打造的过程,当然也可能会在我们拙劣的演技下,使学生精神疲惫、慧智丧失、灵魂扭曲,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所以我们要十分珍惜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良机。这个珍惜不是那么容易被每个人所关注的,而一个有正值良知的教师是不得不考虑的。
一堂好的语文课须依赖于教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教育机智,更依赖于教师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刻的思想见地,另外如经验和善于对经验的总结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具体的说,一堂好课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课时目标要明确:(这并不是说必须采用目标教学法)课时目标的制定要在明确课时指导思想、吃透本节课在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单元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去确定重点、难点或关键;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世界意识、环保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意识(德育教育)。
2、教学方法灵活适当、教学策略适时有效:教法在此不多说。教学策略包含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对教学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交际策略是指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交际机会、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指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的策略。
3、学法指导要重视,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教材理解深且处理灵活,教学设计科学,教学过程优化:优秀的教师都能针对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当材料,拿来为我所用,作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优秀的教师总是能突破教材的束缚,兼顾不同的教材和课外读物。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正确处理输入、吸收、技能与转化(输出)的关系,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智能和身心都得到发展。教学过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感受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不是没有过程、没有输入、吸收、技能就表演成功(成功输出)的假教学。
5、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评价主体(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来自教师、同伴、家长、社会和自身感受(自评)。2)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等。
6、师生角色正确: 1)教师角色:组织者(导演、指导者)、管理者、材料收集者、沟通者、评价者、心理医生、参与者(合作者)等。 2)学生角色:参与学习的主体、评价者和被评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