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小学语文写景的文章该如何导入

小学语文写景的文章该如何导入

发布时间:2023-03-03 01:25:38

小学语文课前导入方法

导语:巧妙的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不管采用哪一种导入方式,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连,自然衔接。在教学过程中,导入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的。如何利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利用最合适的课堂导入来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课前导入方法

一、情感丰富的语言导入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灵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没有情感的教学就等于没有明媚的春光,或如荒漠戈壁一样,孤寂,没有生气。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学者动情,学习者方能动容。

我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开场白是这样的:“花儿是美丽的。素雅淡洁的春兰,千姿百态的秋菊,国色天香的牡丹,热烈如火的山茶……曾经使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之倾倒。我们要学会用诗人的眼睛去欣赏花儿的美丽,陶冶自己美好的情操。但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用科学家的眼睛去认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这篇课文将告诉我们,用科学家的眼睛去看美丽的花儿,将会发现一个多么丰富的世界,它也许比诗人所描绘的那个现象的世界更加使人流连忘返”。不难想象,学生听了这一生动的情感丰富的启发性语言后,就会急切地想知道:用科学家的眼睛去看美丽的花儿,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五彩缤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动地进入到较高的课堂学习境界。

二、悦耳动听的歌曲导入

列宁说:“教学是枯燥的,但也可以成为美妙动听的音乐。”而我们今天生活中有无数美妙动听的音乐,我们为何不顺手拈来呢?作为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歌曲更是学生的最爱。歌曲的旋律很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又很能活跃课堂气氛,预设情境。学生喜欢听歌,唱歌,尤其是流行的'、通俗的,如能将课堂优化和流行歌曲结合起来,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在教《长征》这首词时,就先播放革命歌曲《长征》,学生很快就能唱能背了,那么,在此基础上去欣赏这首词就会轻松些、愉快些。这种借助于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歌曲导入,方法灵活多变,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并能克服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

三、温故知新的复习导入

指教师依据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由已知向未知引渡,架设攀登新知识高峰的梯子,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的导入方式。例如《春》一课的导语:同学们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会了你们许多古诗,其中有不少是描绘春天的诗句,同学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能说出得最多――“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今天就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去领略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万象更新的春天吧!这个导语的设计,通过复习旧知识,拓宽旧知识,使学生联想到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因此,在具体导课时教师要善于联系和利用旧知识,把新旧知识加以比较,找出异同,以此作为导课的切入点,设计导语,引出新知识。

四、图片导入法

这是一种利用教学挂图、自制图片或简笔画,借助投影或其他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围绕图片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的导入法。这样的导入方法一般适用于写景类的文章,因为优美的风景图片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更有利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如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因为很多同学都没去过草原,对那里的环境不是很了解,于是我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草原风光图,在课堂一开始就展示给学生看,然后问问他们通过观察发现草原有哪些特点?草原美不美?美在哪里?再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看看作者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认识草原的积极性,又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参照物,加深了学生对草原的美好印象。

五、妙趣横生的演示法导入

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这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都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因此,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巧妙的导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的欲望。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谁认识它?”然后出示用水彩画画成的动画形象的小壁虎,尾巴做成活动的,可以摘掉。学生惊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交流说到它吃苍蝇、蚊子后,教师趁机说:“壁虎虽然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朋友。你们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学生惊奇地说:“哎呀,断了!”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断了以后又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的《小壁虎借尾巴》讲的就是这只小壁虎尾巴断了以后的事。”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并且很快的找到了答案。

六、导游解说法导入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从内容上看,风土人情,山川村舍,花草虫鱼,无所不及,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游人的角度,身临其境,促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导入,先出示课件及威尼斯概括文字资料:威尼斯是世界着名的旅游胜地,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 ,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我以导游的身份简介了威尼斯概况。然后设置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飞机,穿越时空隧道,跨过千山万水,去游览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

小学语文课前导入方法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也正是如此,学生一但对某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它就会像磁石般吸引着学生去探索。如学习《长城》一文,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哪些名山大川?你们知道祖国江山如画,是多么的分外妖娆?那瑰丽秀美的颐和园,那景色别致的趵突泉……是多么令人神往。谁说说看,谁游过?象征中国的名胜古迹是什么?长城,它气魄雄伟壮观;长城,它象征着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长城》,请作者为向导,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长城的雄伟壮丽的景色!”

二、讲故事导入,引生入胜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抓住小学生这个心理特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运用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家或名人的故事,甚至教师自己根据教材编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容易使学生领悟教材的内容。例如,《太阳》一课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寻自然奥秘的愿望。

三、设疑导入,制造悬念

教师在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 制造悬念,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 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运用悬念开篇, 可以激发学生好奇、探究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材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授《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 开篇设下这样的疑问:“课文为什么用狼牙山五壮士来命题呢? 这五位壮士都做了些什么? 结果又怎么样了呢?”提出这样的疑问, 学生就会很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自然就会

有学习这篇课文的欲望, 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思考,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展开回忆,引入课文

用学生熟知的事物引入课文,易于学生产生联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观潮》, 笔者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你们去过大海吗?请回忆一下,你们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学生踊跃回答)大海,浩瀚无际,蔚为壮观,令人心旷神怡。尤其是潮起潮落的景观更使人目不暇接, 后浪推前浪,一层迭一层。远看,像天鹅展翅飞奔而来;近看, 像万马咆哮奔腾,溅花飞沫。今天,我们学习《观潮》,看钱塘江大潮潮起潮落令人留恋的奇观。”

五、介绍作者及背景

必要的介绍作者及背景,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如学习《囚歌》一文,笔者先简单介绍了作者叶挺, 然后讲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设计的导语如下: “1942 年正是白色恐怖猖狂的时刻。当时, 国x党反动派想用高官厚禄收买这位北伐名将, 而叶挺将军始终坚持一个革命志士的崇高气节, 决不向敌人低头……在监狱里, 他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就是这样的环境下, 叶挺将军奋笔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囚歌》。”

六、运用多媒体课件,情境导入

多媒体课件新颖,直观,富于形象,容易引起学生的乐趣。如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先用课件打出桂林山水全景图。让学生整体感知桂林山水的样子,然后提问:“这幅图是什么地方?给你的感觉怎么样?”至此便引入课文。又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 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一些圆明园昔日建筑宏伟、奇珍异宝无数的图片,让学生一同来感受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的魅力, 再来学习这篇课文, 学生就会更加理解文章作者希望我们为民族振兴而立志学习的良苦用心。

七、联系生活式

语文这门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文章, 就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理解课文,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理解文章中自己有感触的地方, 更容易形成情感共鸣, 加深感悟。

例如教授《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 就应联系实际来导入新课。生活中居民区、花园里就有很多的爬山虎, 课前可以提前布置他们仔细观察爬山虎, 学到此课时就可以这样设计开场白:“同学们,爬山虎我们都见过, 谁能说说你见到的爬山虎是什么样的? 它一般生活在什么地方, 它是怎么生长的?”通过这样的问题, 学生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来介绍爬山虎, 这样的方式就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他们的感性认识相融合,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观察, 爬山虎就会活生生地浮现在学生的眼前, 学生自然就感兴趣, 学起来也会感觉很轻松。

结束语:

导入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小学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还有许多形式和方法, 但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们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 灵活设计, 巧妙运用, 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导入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生犹如那含苞欲放的花朵, 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去抚育它, 让它们在和煦的春风中绽放。

㈡ 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好的 写景 作文 ,往往不取决于你在 文章 中写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关键在于文章中要有重点描写的景物,而每个景物都非蜻蜓点水般地描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 方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一、有角度,分层次。

任何一处的景物都不能一眼尽览,总需要多角度地审视,才能给人留下总的印象。我们要把景物完整地再现出来,就需要多角度来描绘。

1、把整体分解开来描写。这种方法如同剪贴画,由一块一块的部分拼凑成一个整体,让读者领略其全貌。对于春光来说,我们都领略过美,但我们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现这个似实实在在但又很抽象的精灵。朱自清的《春》就用分解法来描写,分解成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人的图画,然后组合成整个春的景象。

2、超越时空的描写。许多景物的特色与全貌,并不是作者一时一地能完全掌握的。比如四时的变化,方圆几十里的地貌状况等,但要想反映它们的特色,就需要超越时空来描写了。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样,读者不仅了解了一时的景色,而且四季佳景,晦明变化都能一一观赏到。

3、恰当的顺序。我们观看景物一般是从外到内,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我们描写景物,目的就是让读者和我们一样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在写景时,我们应考虑到并尊重观赏者的习惯,按照这样的顺序去描写。

二、突出特征,工笔细描。

人们对西湖、玄武湖和昆明湖都流连忘返,究其原因就是它们各有自己的个性。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景物的独特的个性与风采了。姚鼐《登泰山记》有一段关于日出的描写: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同样描写日出景象,现代作家刘白羽却是描写从飞机上见到的日出景象: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江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

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原有的暗影都被它照明了。这是触目惊心的壮观景象。同是描写日出,不同的环境之下,不同的人描写也不同,这就需要作者细心观察,突出景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才能使描写的景象不同于别人,而给人一个崭新的世界了。

三、化静为动,引起共鸣。

平常我们看到的景物大多是静态的景物,如果把它们原样不变地搬到作品中,就不会给人太大的美感了,给人的只是一种死一般的沉寂和令人窒息的气氛。这就需要有动态描写。如梁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样就把景物写活了。朱自清《春》中也有,如“花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多么生动的情景啊!

当然,有时也要创造一个宁静氛围,一个寂寂无声的环境那又怎么能把景物写成动的呢?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关于树的描写:“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棱棱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这凝固得像是铁柱一样的树木,又是为了创造宁静气氛的需要了。

四、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不能从描写的景物里流淌出作者的真情来,那么景物将是毫无生气的,一点也拨动不了读者感情的心弦。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描写小石潭的氛围:“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段景物就灌注作者的感情。作者被贬到永州,因政治上被冷落,心情孤寂无法排遣,刚见到小石潭的优美景色,精神为之一振,但时间稍长,便从小石潭寂静的环境联想到自己的遭遇,随之自己心中悲凉情绪就投射到景物上,就感觉它过于凄清了,因而写作时这种感情自然而然地就流于笔端了。这就是寓情于景,使描写的景物奕奕有神,从而感染读者。

2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一、白描法

白描就是对景物进行描写时不修饰烘托和雕琢,只将景物主体客观呈现在读者眼前。运用白描手法写景,给人以形象感的同时增强真实感,使人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湖心亭看雪》(张岱)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个 句子 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它不求细致与文饰,只求神似和形象,写出典型的轮廓和气质。

二、使用修辞法

在描写景物时为使景物真实生动,往往在描写中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写景时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等。比喻的修辞可以使景物具体形象。拟人可以使景物活灵活现,富有生命的灵性,景物更有感情。排比则使景物给人以更大程度上的感染力。

《济南的冬天》(老舍)中“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段描写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气动人的景色。表达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三、感觉组合法

人类通过各种感官感受认识自然环境,耳闻目睹,皮肤接触,舌品鼻嗅,世界才在我们眼前变得多彩起来。景物描写前除了用眼睛观察之外,还要用其他感官去感受,之后将景物根据需要表述出来。在以视觉为主的描写中辅以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这样有些无形事物(比如空气、风、声音、味道)才能被描写得更具体。

《春》(朱自清)中“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这段话中成功的运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勾画出一幅美妙动人的春风图,使人如在田野里沐着阳光吹着微风一般轻松惬意。

四、色彩搭配法

为了将景物描写的更美丽,突出视觉的色彩搭配是很好的方法,使画面色彩鲜明更具视觉的冲击力。

《紫藤萝瀑布》(宗璞)中“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这段描写中“淡紫”“紫”“银”给读者很强的色彩感,使人觉得藤萝花开得无比的辉煌壮丽。句中同时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

五、动静结合法

以静止的景物和动态的景物相互映衬,可以使景物更具活力和画面真实感,以动写静更显寂静,以静写动更显动感,会使景物灵魂活泼。如八下的《社戏》(鲁迅)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句中以静止的山来写飞速前行的船,写出“我”与小伙伴月下行船去看戏时的愉快迫切的心情。

景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多读多悟才能得法。写作中也不能为了写景而写景,景物要与感情结合起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样才能使景物产生动人的效果,才能使景物描写为中心服务。

3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一、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写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关键在于文章中要有重点描写的景物,而每个景物都非蜻蜓点水般地描写。

二、 角度选好,印象深刻

写景,就要突出景物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还要选好描写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感受等;描写景物的视角有仰视、俯视、平视、正视、侧视、远视、近视等。

一旦将自己融入对象,我们的感官和意识就会灵动起来,描写也就水到渠成了。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讲,眼睛怎样看就怎样写,耳朵怎样听就怎样写,内心有怎样的感悟就怎样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运用了视觉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运用了听觉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嗅觉描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写出了内心感悟。写出了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这与只用“美丽”、“壮观”等空洞的词比起来,效果有天壤之别。

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手法恰当,魅力无穷

确定所写的景物后,为了使笔下的景物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要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对于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白描、细节、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移步换景、化用诗词文等。

运用白描,最着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运用细节,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如《想北平》:“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果子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运来……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

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地融入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个观光客,即使再喜欢北京,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郁达夫描写微雨寒村“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先写有了“河流边三五人家聚在一个小村子里”的场景,再“点些精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些细节使“悠闲”具体而生动,真是“活像”。

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虚”是联想、想象或梦中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象中美好的仙境,属于“虚”的内容。再如《江南的冬景》:“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马上会来。暮雨潇潇江上村。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五彩的文字:灰云、霜白、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的草根边带绿意、青天碧落、白雨、淡墨背景、乌篷小船、红黄的垂暮天。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这是郁达夫 散文 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第三句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这一句是静景描写,第四句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这一句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再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就是移步换景。

四、修辞润色,文辞优美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平淡的语言进行加工润色。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恰当地运用我们熟悉的修辞手法、 成语 、形容词等。如许俊文的《乡村的风》:“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

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风的可爱、温馨。

五、巧用对比,突出景物

在《江南的冬景》中,作者将北方冬景、江南秋景、闽粤地区的冬景与江南的冬景对比,写了江南的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在比较中写出了江南的温润晴暖优美。又如《想北平》,在文章中,作者声称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欧洲四大历史都城相比较,从城市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

巴黎热闹?摇?摇?摇?摇北平安静

巴黎的布局“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美国的橘子?摇?摇?摇?摇北京的玉李

伦敦成天冒烟的工厂?摇?摇?摇?摇北平接近自然

六、情景交融,诗味悠然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可见,景与情是密不可分的。写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获得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因此,恰当处理景与情的关系很重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江南的冬景》中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一、 点面结合

利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让读者既有整体上的感受,又有细节的感悟。“面”由“点”组成,“点”支撑着“面”,只有“点、面”结合,才能令景物具体可感,形象生动。

如下面一篇习作:

初冬,是一位美丽的,高贵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片片洁白的雪花。

你瞧!一颗颗小小的雪粒,像撒下的白砂糖一样,它们在空中飘舞着,并不着急落地,好像舍不得离开天空似的。它们悄悄跳入行人的衣领里,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接着,一片片的 小雪 花像烟一样轻,玉一样洁,银一样白,飘飘洒洒,纷纷扬扬,从天而降,亲吻着久别的大地。慢慢的,慢慢的,小雪花变大了,变厚了,变得密密麻麻,就像谁用力摇动玉树琼花,那洁白无瑕的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后来,雪越下越大,小雪花们在半空中你拉我扯,你抱住我,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翻滚而下。这时,整个世界就变得迷迷茫茫,美不胜收。

作者先写了初冬整体上的景象,像送来雪花的公主,既新颖又形象,先打好“面”。后又从“点”上着手“小小的雪粒,像撒下的白砂糖一样”, “像烟一样轻,玉一样洁,银一样白,……从天而降”。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将雪的形状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样点面很好结合起来,令初冬的雪具体可感。

二、 粗笔勾勒

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景物,可以对景物的景色、层次、颜色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大致的形象。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肃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作者把看到的故乡的景象用“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肃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数语就勾勒出来了,可谓简单明了,字字传神,突出了萧索、荒凉的特点。

三、 工笔细描

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景物,要对景物进行细腻、具体的刻画,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景物的彩色照片。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朱自清《梅雨潭的绿》)

作者极尽描摹之能事,对梅雨潭的绿进行了细腻具体的刻画,她的质感和亮泽,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

四、 动静相衬

古人认为最妙的景色,要有其灵动之处,既有生命,又有灵性,而这“活”与“灵”若是通过文字这一载体表现出来,主要的手段就是写景时的动静结合,二者是相互衬托,相辅相成的作用,以静来凸显动的活力与灵动,以动来衬托静的柔婉与淡雅,这样的景色才会传神动人。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那小屋周围。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泛着点点银光,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宗璞《紫藤萝瀑布》)

文中把盛开的紫藤箩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绘的生意盎然:一条垂下的淡紫色藤萝花蔓,柔和淡雅,静静的如娇羞少女,作者又用“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些动态的描写让她活泼起来,以动衬静,以静显动,让藤萝花“活”“灵”起来。

五、 比喻拟人

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来描摹景物,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

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把济南比做“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做“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做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秀美动人。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文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可将抽象不好言传的景色写的生动、形象,并富有浓浓的人情味,让读者在具体可感的前提下,回味无穷,经久不忘。

六、 镜头切换

自然界处处有美景!面对许许多多的景物,怎样将景物描摹的全面、生动,给读者一个整体感受呢?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运用镜头切换的方法。你就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将镜头或推近,或拉远,这种排列,有特写,有镜头的组合与切换,画面感极强,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

在金色的秋天的阳光下,坐在车里的人们心头颤动了,即将或正在逝去的秋天使人们沉默无语,都沉入对于生命的伟大力量的赞叹。蓝天、白云,近处的白杨、远山的红树、山坳里的油松以及不知名的杂树乱草,车子真好像驰进印象派画家的油画里来了。

作者运用镜头切换的手法,将城外的秋景用几种景物排列、组合起来:高处的蓝天、白云,近处的白杨、远山的红树、油松、不知名的杂树乱草,构成一幅色彩调和,画面丰满的秋景图,激发出读者丰富的想象。



㈢ 小学语文写景作文如何高效教学

一、学习抓景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同学们,地各有貌,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仔细观察景物,抓住特点写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请看以下片断,想想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 (1).出示“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白云的形状、大小进行描写的。 (2).请同学们再读以下几个片断,看看这几位作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色彩绚丽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从而反映了火烧云的美。 ②“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驼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栎树、羚羊、驼鸟、小河、鲜花的数量进行描写的。 ③“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杆。甲虫‘嗡嗡’地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青蛙、啄木鸟、甲虫发出的声响进行描写,反映了小音乐家扬科对音乐的喜爱。 (3).写景除了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这些方面进行描写外,还可以从那些方面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呢?还可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例如: ①“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大榕树好像在把它全部生命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描写作者抓住了大榕树枝繁叶茂中所表现出的神韵进行描写,使我们感觉到她充满了生命力。 ②以上描写“火烧云”的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火烧云短时间里色彩变化多、快的特点,反映了火烧云的美、奇。 ③“清晨,江面上格外平静,碧波荡漾,银光闪烁,海鸥在江面上展翅飞翔。此时,我总爱伫立在江堤上向北眺望吴淞口,那一望无际的江面,水天相连。一陈清风拂来,猛吸一口新鲜空气,顿时令人心旷神怡。江堤边的树林里,鸟儿清脆的叫声此起彼伏。一群老人在堤岸边散步,打太极拳……当阳光撒满江面的时候,江面开始沸腾了。你看,那大小船只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机帆船的马达声、大轮船的汽笛声,江浪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支雄壮的交响乐。“呜“的一声汽笛。一艘万吨轮由远而近,所到之处涌起两排巨浪,呈八字形,像两条白龙朝两面三刀岸滚来,浪花扑打在江边的岩石滩上,溅起一簇簇白花……傍晚,夕阳把江面映得通红。此时,我和小伙伴们总爱到江边的岩石堆上捉螃蜞。一个傍晚可捉二、三十只。晚上,沸腾的江面恢复了宁静。这时,停靠在码头上的万吨巨轮灯火辉煌,和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把船边的江水也映红了。江风阵阵,迎面袭来,驱散了夏日的暑意。”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江面从早到晚的变化,写出了江面特有的美景。 ④我们的教室和操场中间,有一条甬道,甬道两旁是两排齐刷刷的梧桐树。春风给它满枝叶苞,点点鹅黄,片片嫩绿。夏日,一张绎叶就是一个绿色的巴掌,托着一轮骄阳。一棵树就是一把漂亮的遮阳伞,树下清风习习。梧桐美在秋天。每天中秋过后,几场秋雨。几阵秋风,把那叶子染成锈红色。此时,蓝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高空,秋阳淡光,梧桐白白的躯干,红红的树冠,显得分外娴静、妖娆,优雅、庄重。走在这甬道上,置身在画图中,沉浸在恬适的氛围里。不必可惜,西北风一夜刮尽树叶,那遍地铺金,不正象征这金色的丰收季节吗?冬天,梧桐粗壮的树干,光秃的枝桠,倔强地挺立在那里,顶严寒,斗风雪。看到它,缩颈袖手的人会挺起胸来,凝视它的身影,会油然而生敬意。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梧桐树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反映了作者对校园梧桐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二、总结抓景物特点,写好景物的几种方法。 同学们,以上这些片断告诉我们,要写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变化等这些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并不是在写每样景物时,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而且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另外,还须注意描写景物也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写。有的按景物的远近写;有的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等等。但不能像列清单一样地把所有景物都写下来,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最后,要说的是:不管写什么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描写景物开头 在文章的开头,运用景物描写,为文中所写的人和事渲染环境、提供背景,能给人以美好清新的印象。写景的内容,可以是天气情况、自然风光、建筑设施,可以是动景静景、远景近景、美景劣景、大景小景等。小朋友们都爱好景物,也最喜欢写景,这种开头,会一下子抓住读者,有助于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当然,开头运用景物描写,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写景的文字不能过多,不能一写到景物,就没完没了,无始无终,结果,景物写了很多,显得头大身子小,文章不匀称;二是要重点突出,主要景物多写一些,次要景物点一下即可,不能样样都写,结果都没有写好;三是写景是为人和事服务的,要与文中所写的人和事有密切关联,景与人事不能脱节,更不能把景物写成了文章的累赘。 请看下面这个开头: 瓦蓝瓦蓝的天,丝丝缕缕的轻云如烟般缭绕,夕阳的光辉洒满田间,万条金线接天浮动,玫瑰色的光彩,映在绿得发黑的菜上,叶面上像抹了一层油,亮闪闪的。 这段文字,是习作《路过天堂》的开头,用的全是景物描写,主要是仰视之景,夕阳下的美景,蓝天、轻云、夕照的光彩、碧绿的菜叶,渲染了美好的情境,为写“我”下文“路过天堂寨”提供了优美的环境背景。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令人心驰神往,显然是一个好的开头。 3 三、景物的描写手法。 所谓描写景物,通常指描写自然景物,但也包括对社会景物即社会环境的描写。 景物描写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就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写作的目的则因文而异。有的在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则借写景而抒发某种感情。 END 注意事项 1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 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手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 2 二、要选好观察的角度。 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而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这是指空间的变换。还可以时间的变化或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3 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 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做游览顺序。 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 4 四、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写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5 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词藻。

㈣ 小学阅读理解技巧——写景阅读

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如何阅读写景类文章?简单来说做到以下四点就可以了。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描绘景物的文章一般分为三类

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的过程中所见到的景物

一类是描写自然景象的,例如:风、雨、雷、电等

一类是写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所见的景色。

在具体的阅读中抓住某一类具体的特点进行阅读,每一类都有它们的共同之处,利用这一点阅读效果就很理想,这就是找规律,和数学学习一样,一旦发现了其中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问题就简单多了。

1、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如小学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按照老人的行走分别写出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景色。

2、按照不同景物来写。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中,分别描写了树木、阳光和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3、按照空间顺序来写。通常有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里到外、或从左到右等顺序。这类文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非常多,这就不在枚举。

层次就是文章的结构,写景类文章一般而言有两种。

1、总分结构或分总结构。无论是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都是条理清楚,尤其要抓住总来对文章做一准确的把握。

2、移步换景结构。这类文章是通过作者的视角转换来写,因观察点的不同而引起所描写景物的不同。读此类文章只要注意作者观察的位置就可以了。

3、是按时间的推移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如《观潮》一文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顺序安排材料。 

无论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或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河山的赞叹 ,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如《林海》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

因此,阅读写景类文章就要抓住以上四点,通过不断的阅读对比进而巩固写景类文章的方法,多练习才能强化,遇到具体的文章具体分析合理运用。

㈤ 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方法

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 作文 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 写景作文 方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方法

写景作文方法

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⒉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⒊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⒋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⒌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⒍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写景作文写作要点

景物描写在 记叙文 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写景要有顺序。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 其它 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

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 文章 的主题。

2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方法

一、写景的六个技巧

1 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 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 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 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 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6 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二、六个写景作文开篇法

1.起因开篇法

例文:

北戴河海滨晚霞

今年夏天,我们来到了北戴河海边。这里的一切是那样清新、明朗。我和同学们唱着夏令营歌,趟着碧蓝的海水,欢乐的向四周张望。啊!你们瞧,那不是美丽的晚霞吗?真实令人陶醉。

家乡美丽的山河

土生土长在无锡的人大都能背出无锡的山水名胜。在他们看来惠山最奇,五里湖最美。可生长在长广的人们却认为龙王山才算无锡的奇山,长广溪才算无锡最美的一条河。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公共汽车带我进入了长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巍峨的龙王山。

起因开篇法提示:

起因是把事情产生的原因作为开篇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能使事情因果分明,脉络清楚。

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

1、说明的语言要简洁,不要冗长啰嗦。

2、起因要和事情的发展、结果相一致。

3、起因要具体,具体的起因,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4、事情的起因要交待清楚,为后文展开事情情节打好基础。

2.点题开篇法

例文:

故乡的水

如果你有机会乘着飞机在长江三角洲上俯瞰,你会发现一座五光十色的神奇宝岛,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一汪清泉中。这颗“明珠”,便是我的家乡—— 崇明岛。

在它上面,有冰肌玉骨、闻名于世的赢洲水仙;有碧绿茫茫、硕果累累的果园田野;有味美绝伦的崇明螃蟹……我爱它们,但更爱哺育它们的母亲,崇明岛的卫士——水。

3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方法

一、写景作文的几个要素

(其实这些内容都是真理似的废话,谁都会讲抓特征,多观察。但是怎么抓,怎么分层,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立足于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 空间方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

第二、抓住特征: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第三、要层次分明: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心里要有数。

第四、要动静结合: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景色才能活起来,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第五、要抒发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第六、要文辞优美: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文章才会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二、写景作文的开头方法

一是开门见山法。开头直接写某个季节到来时你想写的景物。譬如你想写《春天的色彩》,你可以这样开头: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汇。

冬爷爷的脚步还没走远,春姑娘就带着生命和希望,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人间。她跃过高山,飞过河流,她辛苦了!可她一刻也不休息,便迫不及待地来到我们的校园。眨眼间,我们的校园姹紫嫣红,呈现出春日的光彩。

二是开门见问法。提出问题开头,引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种作文,要体现出与读者对话的色彩。譬如写《秋天的色彩》,你可以这样开头:在一年四季里,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春的明媚,夏的热情,秋的收获,冬的冰雪,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我最喜欢的是春天,那春天的色彩,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象征着美好的青春。

三是开门见引法。譬如,关于四季的词语名句、诗格言很多,我们在开头引用,可以使文章有文采,可读性强。

关于四季的色彩,诗句就有不少。写春的诗句就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写夏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秋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冬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譬如写《秋天的色彩》,你可以这样开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天来了,我们的眼帘下出现了一片片沁人心脾的绿色。与此同时,太阳红了起来,天空蓝了起来,空气暖了起来,花儿开了起来……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汇。

作文开头的方法很多,这里仅仅说三个。应该注意的是,一是开头不宜过长,老师提倡的是50-80字,也就是说,最好控制你的作文稿纸的三行半,最好别超过5行。一旦超过,就显得“头重”了。二是语言要优美,要搜集些精美的词语,是开头显得文采飞扬。三是适当采用修辞方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通顺流畅。

三、写景作文的层次和顺序

1、描写的景物固定,时间不固定——以时间来分类。《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按春夏秋冬四季的时间顺序,条理分明地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在四季的景物里都描写了“树”,但“树景”在四季里大不相同:“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秋天,白桦和柞树的叶子变黄了,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松柏显得更苍翠了”;“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如果不按时间顺序写,别说其他景物,仅“树”都描写不清楚,你说是吧。

2、时间固定,描写的景物不固定——以景物的内容为序来描写景物。《春》这篇课文依照内容有顺序地描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的人们,构成了一幅芳草如茵,春花烂漫,春风和煦,春雨轻柔的春天的图画,写出了人们在大好的春光里虎虎生气。

3、地点固定,时间也固定——以空间顺序分类。也就是说,你是游览者,你以什么顺序游览某个景色,你就按着什么顺序写什么景色。

《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以游览的前后顺序,层次分明地描写了所见所闻所感。文章一开始先点明了作者由浙江金华出发,去游北山的“双龙洞”;紧接着写一路上明艳的山景,并迎着溪流来到双龙洞口;而后进入“外洞”,又乘船钻进了“孔隙”;出了“孔隙”,“内洞”便展现在眼前;在洞内转了一圈,最后出了洞,至此游览结束。

你们看,这样描写,不仅游览的顺序清清楚楚,就连双龙洞内有哪些景点也一目了然,甚至怎样找到洞口,怎样从孔隙进入内洞都一一加以说明。不按空间顺序写,能收到这样的描写效果吗?根本不可能。

4、时间地点都固定,这出现在作文的片段中,这里暂时忽略。

四、小学低年级写景作文的起步窍门

第一、作文结构“总分总”,开头引题,结尾抒情,表达你对景色的感情。

第二、适当地选择一个角度。譬如,写春天的作文,可以以“春姑娘”“春风”的口吻去写。“春姑娘”代表了你,她到了哪里,就是你到了哪里。她到了哪里,哪里的景色都要有生命,要有对话。这是一种典型的童话式写法。

第三、在写季节的作文中,低年级学生可以简单把景色分为 动物类 :植物景观(花草树木等)、气象景观(水、雨、风、阳光、温度等)、动物景观、人类景观。每一类内容占一段。加上开头引题,结尾抒情,一共写六段就可以了。如果写不了很长,干脆就分为三类:能动的、不能动的、人。

4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方法

1、先写局部,再写整体,由近及远

出色作文选集《奇妙的冬天》中有这样的描述:

我高兴地走出门。整个小区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奇妙的世界。天空飘满了雪花,就像千万片鹅毛在漫天飞舞;地上落满了雪,像铺着厚厚的白天鹅绒地毯。树上也积满了雪,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

高高的雪松,枝条都被雪压弯了,好象浑身长满龙爪的大怪物。凤尾兰的叶子坚硬似剑,此刻落满了白雪,好像套上了白色的剑鞘;就连平时光秃秃的,一点都不起眼的树枝,这时也象白珊瑚一样美丽动人。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罗列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是否每个都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而在于无论你写到多少处景物,有一处必定是文章的重点,可以用描绘性的语言对它进行具体描写,也可以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景物的特点,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写景作文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

一、是将它写成“流水账”,看起来写了很多景点,却每个景点都是一笔带过,没有很好地选出其中一处进行具体描写;

二、是写到的景物虽然也有背景介绍或细节描写,但如同蜻蜓点水,碰了一下又绕开了;

三、是文章详略安排不合理,开头起因部分介绍过细过长,而文章中间部分却没有很好地展开。

例如 范文 《那抹微笑,让我铭记》里写道:

太阳已经从西边悄然滑落,只留下几抹黄晕在秃秃的树枝间萦绕。半小时前喧闹的操场现在静了下来。只有几声 篮球 触碰地面的声音回荡在校园内,打破了寂静。四个失魂落魄的女生走在校园里其中包括了我。……

文章写事,利用开头一点景物交代背景,渲染气氛,但由于不是重点因此略写。

3、突出景物的具体特点或特征

写出景物的特点与特征也就是要写出该事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来,只有这样才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描写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准确、恰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得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范文《难忘的西双版纳之旅》中有这样的描写:

我仔细观察了跳舞草,她没有含羞草的那份腼腆,没有了牡丹的张扬,她是那么大方得体,那么有灵性。每当你对跳舞草 唱歌 时她会以优美的舞姿来回答你,仿佛在说:“你唱的歌真好听!”箭毒木张着伞,用它巨大的树冠笼罩着一切,可他英俊的外表内,却隐藏着一个见血封喉的杀手。

这里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用的比较好。

4、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在写景的同时,一定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读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还能感受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和作者的思想。如果单一的为写景而写景的作文,即使再美也无法感染读者,难以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范文《难忘的黄山之旅》中有这样的描写:

缓缓拾阶而上。踩着水雾与青苔,耳畔响着时有时无的泉水声。缆车已经把我们送到了半山腰上。是省力了吗?当然是的。不过也省去了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贪婪地呼吸着这山的空气,水的空气,树的空气。

随山势的抬高,城市中的喧闹和繁华逐渐隐去。有一种莫名的神圣感在心中升起。像一个洗尽铅华的朝圣者,虔诚地独自来到这里,来聆听自然的圣谕。

这里的景物与心理感受结合在一起,突出登山带给作者非凡的感受,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5、适当加入人与动物的活动

我们在描写景物时,可以适当地选择人和动物的活动作为衬托。如果说写景作文中景物是“静”的话,那么一篇出色的写景作文,也离不开“动”,这里的“动”包括与景物相对应的人物的活动、游玩、嬉戏、奔跑,动物的觅食、跳跃等,当一篇写景作文将人和动物的活动与景物的描写相结合起来的时候,才会给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范文《难忘的巴厘岛之旅》中有这样的描写:

涨潮了,大海涌出无数洁白的浪花,泛着细细的泡沫,这浪花好像有意和我捉迷藏一样,一会儿悄悄地跑上来挠挠我的脚丫,一会儿又嬉笑着退下去。我也索兴跳下海去,在水里好一阵扑腾。

不知怎么的,我忽然呛了一口水,狼狈地爬上岸,“呸、呸”地吐着,海水的滋味可不怎么好,看上去很清,其实又咸又涩,还有一股子腥味。

这里面景物和动作描写结合的很紧密,有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写景的文章该如何导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0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