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确保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如何才能上出“语文味”
一、把握学科性质
“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比如说,有位老师在讲《桂林山水》一课,在学习描写漓江水一段时,组织安排了一系列训练。老师说:“漓江的水,静、清、绿”,同学们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上什么联接的词,就可组成句子?同学们回答:生①漓江的水既静又清还绿;生②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生③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接着,老师又说:其实这一句就是这一个小节的概括。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使读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吗?如果把“静、清、绿“这三个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么说?学生回答:漓江的水静静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绿绿的。老师又说:词语一重叠,程度加深了,但还不具体。我们看着漓江的水不禁赞叹起来,如果使它变成感叹句,句子应该怎样组织排列?学生回答: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教者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语文训练的铺垫,来体会课文的语感,体会漓江之美。这就是语文。北京市特级教师吉春亚这样说:我这里所说的“语文味”决不是借着“大语文”的旗号,改头换面的大杂烩,诸如内容开放无“度”的知识拼盘常识课,人文提升过“限”的不伦不类的教育课,教学目标贪“全”的各科杂烩综合课等,而是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各科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教材)剖析、玩味,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常用的词语,典型的成品等)学习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同时,内化各种(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其中“言语形式”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决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语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真正是具有语文味的课堂。
二、定准三维目标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该如何体现其它三维目标呢?
1、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读《桂林山水》,你会心驰神往,情不自禁地感叹“江山如此多娇!”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而伤感,为当时社会的黑暗而愤怒……情感折射出来的魅力是无穷的。情感的迸发,来自于文本本身。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他们的情感体验,激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而情感的生发又是理解作品的催化剂。朦胧素淡的清幽,峥嵘崔嵬的奇特,云蒸霞蔚的壮丽,把我们带进诗的意境,令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或可悲可壮,或可亲可爱,或可哀可怨的人物形象,他们一个个走进读者心中,让人去感悟,去思索。
而我们目前又不能不看到,我们的语文教育大都远离了情感。教师肢解式的分析,取代了学生对课文整体感悟,冷静而客观的讲解使作品变得索然无味。在许多教师眼里,文学教材也不过是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例子(文本),不过是考试范围内的内容而已,教师更多想到的是如何将文学作品中的知识点灌给学生,想到的是各种考试可能从哪一方面,哪一段出题,怎样才能使学生拿分或不丢分。因此有些老师甚至模仿考试出题的方法,将活生生的文学作品转化为一道道僵硬死板的标准化试题。所有学生的眼里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所有的作品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难怪有的学生说:我在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哭了,而老师在讲它时,我却睡着了。
确实,我们的语文课,不乏精辟,不乏知识,缺乏的是激情,是感染,缺乏的是语文味。现代教学论把语文教学划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二者相互渗透,互为因果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很显然,我们现行的语文教育因缺乏情感而很难成为一门完整学科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同时,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感情内敛,表情僵硬,语言干瘪的语文老师能够出色地上好一堂语文课。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他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就抓住七八小节这个情感点,先范读,然后引导学生怀着无比崇敬、无比悲壮的心情,深情朗读这两段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把这些地方划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被感动。我觉得这样的教学学生会受到情感的熏陶,价值的引领。
不仅如此,语文课的人情味还体现在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要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让学生真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无拘无束地塑造、张扬自己的个性;在神思飞扬中真正展现自我,释放本真。师生双方都能在上课的快乐中发掘新的潜能,舒展个性生命的灵性,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的激情,绽放绚丽的个性之花。
(2)、让精彩的教学过程呈现于课堂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可谓是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思维发展类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体验类目标。这三维目标是一个内在统一的和谐整体,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得到落实。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探究文本本身所要体现的言外之音,言外之义,然后深入研究教学过程,这既是学生思维、想象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统一的过程。过程由各个环节组成,随着教学进程,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遇有错误要及时矫正,遇有遗漏要随时填补,发现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要随机应变,充分开掘利用。一位老师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对于“相媚好”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到位。说明两位老人情浓浓、意切切、甜蜜蜜、乐融融。此情此景,两位老人聊些什么呢?这又是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老师让同桌的两个学生像两位老人一样聊起天来。顿时课堂上议论纷纷,情暖意浓。一会儿,教师又让同学们向全班汇报交流。一个学生说:“他们说,三个儿子白天劳动,晚上还要温习功课,大儿子还要准备明年考北大哩!”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若有所思:“好象作者心情不大好……”为什么作者心情不大好?看来这位学生对作者辛弃疾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些了解,但又不十分清楚。时值金兵肆虐,生灵涂炭,北方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作者是一个爱国诗人,他忧国忧民,感慨赋诗,写了不少豪壮雄奇、沉郁苍凉的爱国诗词,《清平乐》就是其中一首名作。可惜的是教师对学生这一独特感悟未予理睬,如果在这里稍稍“生发”一下,不仅让学生学习了一种读诗词的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学习诗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即作者有感于“国破山河在”,他深情地描绘了江南农家的安宁生活和美丽景色,这和北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一个曾经驰骋疆场的爱国诗人,怎能让敌人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国土、鱼肉我们的百姓呢?忧国忧民之情,隐含于字里行间。因此说,一节有味道的课应该是灵动的、智慧的、动态生成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方式的采用上应该是灵活的,有时体现在个体对言语对象的沉思默想中,有时体现在学生之间的“切磋琢磨”中,有时体现在形式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无论采取哪一种学习形式,都应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提高语言能力的主人。
三、坚持三个原则
一堂有语文味的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我认为,做到这一点一定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
①要以学生为本。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
②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③要以鼓励为主。毋庸讳言,我们的母语是众多语言中不易学,不易掌握的语种之一。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鼓励学生不仅是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培养四种能力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育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小学阶段是基础的基础,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那么,语文课,特别是阅读课就是要以读为根本,着力培养四种能力。即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读、概括、感悟、探究四种能力。
①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读及概括能力。
认读能力应是阅读教学应重点培养的最起码的能力,低年级尤其要关注认读能力的培养。概括能力是一种捕捉要点的能力,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从中年级起就应加强训练,应贯穿每一课书教学的全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放手让学生读课文,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是让学生边读书,边识字,把字音读准确,并初步理解字、词的意思。这一环节中,学生寓识于读,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三是让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这项训练,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悟及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及探究能力是阅读教学精读阶段的重要目标。教学中我们也要努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悟,把课文读懂,读得有感情。二是在重点词语的研读中提升感悟,让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三是在质疑和倾情对话中强化感悟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情怀。
阅读教学,“读”为根本,“读”是认读能力形成的基础,“读”是概括能力形成的捷径,“读”是感悟能力形成的灵魂,“读”是探究能力形成的法宝。学生具备了这四种能力会受益无穷。
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让我们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语文课堂到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着语文的独特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灵性的互动,课堂必将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精神栖息的理想港湾,成为师生难忘的一次“人生境遇”。
❷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多点"语文味
让语文课多一点语文味
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些花哨的、非语文的东西,整堂课热热闹闹的,表面上看好像很成功,可静下心来想想:这堂课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哪儿呢?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的语文课要的是这些东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的语文课要重视的是语文的工具性,而工具性则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征。我们要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让语文课多一点语文味,踏踏实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这说起来好像是老生常谈,但这确确实实是语文课需要的。为此,我在语文课上做了四方面的努力,下面我以《花钟》为例,进行阐述:
一、注意语言文字的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注重平时的积累,学生写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并一气呵成,语文水平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可见语言文字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说话和写作水平的高低。
片段一:
(出示课件,呈现五彩缤纷的鲜花)
师: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教室里“啊……”“啊……”的赞叹声一浪高过一浪。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描绘一下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吗?
生1:鲜花朵朵。
生2:争奇斗艳。
生3:芬芳迷人。
生4:万紫千红。
生5:五彩缤纷。
(学生说的时候,我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
师:让我们把这些描写鲜花的词语积累在我们的脑海里。
学生读。
……
学完了花钟的第一段,我说:“这些优美的句子,我们赶快把它们积累到我们的智慧宝库里吧!”
学生试背。指名背。齐背。
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词语的积累,而且还要注重优美句段的积累。我们教师平时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多看课外书,划出好词佳句背一背,却突略了课文中这些好词佳句的积累,舍弃了这一宝贵资源,真是舍近求远,事倍而功半。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课内课外两手抓,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文中的遣词造句看似作者信手拈来,其实每个词,每句话都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的。
师: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生1;大部分的时间后面都有一个“左右”。
师:你真会观察。这个“左右”去掉行吗?
生2:不行,可能开花的时间比这个时间早,也可能开花的时间比这个时间迟。
生3:用上“左右”更准确些。
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左右”是不可以随便去掉的,因为开花的时间可能比这个时间早,或者开花的时间可能比这个时间迟。作者用上“左右”,更能显示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接着,师:用你明亮的眼睛再观察一下,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同样是写花,但写的方式不一样。
师:这个小秘密也被你发现了,你真了不起!让我们来看看这组句子,体会体会。
艳丽的蔷薇开了。
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两句话,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学生自由读。
生1:我觉得第二句写得好,第二句的“绽开”这个词用得好,绽开就是全部开放了。
生2:我也觉得第二句写得好,因为作者用上了“绽开了笑脸”,把花当人来写,写得生动一些。
师:是啊,“开了”只是我们的口头语言,而作者用了这么美的语言把这些花写得就像是可爱的小姑娘,你能把这种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读好后,师:像这样的句子课文里还有很多,请和你的同桌一起去找一找,作者是抓住哪些词语来写花的,用圆圈圈出来。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读、辨,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
❸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有“语文味”
随着新一轮的语文课改的逐渐深入,评价语文课好坏的标准越来越多,现已多达十几条,且大条下面还有细目。应该说“标准”的丰富、细化是件好事,但如此多的标准是否该求个“根”呢,而根本标准又是什么呢?笔者的答案是:教出语文味!语文的味道究竟从哪儿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观点,许多人提及过,但正因为讲得人多了,人们反而失去对它应有的重视。在教学中,不单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呈现的教学方式也能有效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并非由某一个教师的个人能力所促成,而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学校管理、办学条件等等,所以最能体现教师个人能力的还是能否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虽不能说是好课的唯一标准,但实在应该算作一条重要的标准,或者说,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算作合格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1 挖掘“语文味”的内涵
“语文味”的内涵是“语文”。语文虽然同其他学科一样包容德育、美育、创造教育、思想教育等等教育内容,但是这些不是它的“特性”,它的特性是语文,它的核心、根本是语文。语文是什么?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而且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根,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文化,就是在接受民族的意识和观念、体验和认同民族精神。所以,“语文味”要突出语文的特性,以语言文字为抓手。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吸取课文中的语言的精华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的揣摩和品味去实现思想的升华、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进而去触摸语言背后的世界,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上出“语文味”,体现语文课自身固有的特性。
2 选择“语文味”的载体
“语文味”的外在的形式还是“语文”。语言文字就是它的基本形式,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形式。在语文课中,可以改变教学方法,搞活课堂,创设教学情景,引进多种课程资源如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可以指导学生演课本剧,运用多媒体如电影、电视、录像等;也可以走出课堂,到生活中教学等等。所有这些,只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留下记忆的抛锚点,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学生学习语文服务,帮助学生贴近生活、理解课文、灵活地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不是逗得学生笑笑、乐乐、闹闹了事。语文课堂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文字,就会失去语文味,改变语文课的特性。况且,语言文字的本身特性也要求学生把现实生活的具体形象与语言文字联系、沟通起来,逐渐克服自己的“语言痛苦”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这才是语文课的用意所在,所以,语文课堂应回到语文上来,回到语言文字上来,这是语文课的命根子。
二、满足学生把握“语文形式”的需要
语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语文形式”就是语言和言语,即语言材料,它是听、说、读、写的基础,也是文本存在的样式,是语文之所以存在的本质特征,也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所在。因而,要想语文课具有“语文的味道”,必须按照“语文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就是: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世界。
1、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尝到“语文味”
抓住课文语言文字,咬文嚼字、口吐芳香、掂量得失,推敲、琢磨、鉴赏、触发,在正确理解和运用上下工夫。语文课不能漂浮,要在字里行间,领略不同的文味和情味,留住那一幕幕美丽的风景,乐在其中,美不胜收。要品味“味中味”。辄心向往,流连忘返,体味“味外味”,思绪飞越“上下五千年,纵横数千里”。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别》,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孤帆”所蕴含的情味。这样的教学,不架空,不做作,不浅薄。
2、注重读、写、听、说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语文技能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拿在手里要用,不用怎么能掌握工具呢?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交际工具,教学活动就是交际活动,活动任务就是训练读、写、听、说的技能,活动设计就是读、写、听、说的具体化。例如,我在教自读课文《田忌赛马》,有个环节,让学生品读课文中对话描写的提示语,朗读并体会心情,如田忌“垂头丧气”,孙膑“胸有成竹”,齐威王“得意洋洋”,这些提示语把他们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一个学生说,朗读对话时看清提示语很重要,就能想到当时的情景,就会读的有声有色。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以后作文写对话,也要写适当的提示语。接着我就请几个学生运用提示语现场描写对话,课上的很活泼,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味儿”,效果很好。
3、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语言交际平等是前提,教学活动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材文本、作者、编者、教师、学生,这五个方面处于平等地位。这种平等主要包括人格平等。只有平等,才能在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才能谈得上主动阅读、感悟和评判,对话也才成为可能。一直以来,学生对文本、作者和编者抱有敬畏之心,对教师的依赖和尊重,心理上不平等的,影响了阅读效果。平等,意味着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俯视学生,而是“蹲下身子来与学生一样高”,从学生角度、视野、心理、情感等去理解学生;意味着与学生心理位置互换,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但是,平等并不等于相等的,教师与学生在学养、年龄、经验等方面也是不平等的。惟其这种不平等,存在差异,才能产生教学。人格的平等是对话的条件,学识的不平等是对的动力,对话就是为了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文本的解读是语言交际的基本话题。围绕着课文的理解是对话的基本内容。如果对话的内容离开了文本,脱离文本规定性的制约,像断了线的风筝那样四处飘悠,最后落到哪儿是哪儿,那就会完全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使语文失去“语文味”。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应在语言交际的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师生对话就是给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机会,通过对话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形成言语交际的良好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也使我们的语文课不至于失去“语文味”,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永远生机盎然。
❹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近几年来,由于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再追求热闹而无效的教学,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语文课姓“语”。“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我觉得杨丽芳老师说得好:“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起童真童趣。”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颂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一位老师教的《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这是
(2)口颂心维,
“心维”指的是读书时,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口颂心维”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崔学古也说过一句话:“得趣全在涵泳。”读书不“涵泳”,就不能“得趣”,“涵泳”指揣摩、玩味,即“精思”、“口维”
。因此,“口诵”与“心维”要统一。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颂心维”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两种训练:①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反复颂读课文,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提的问题最有探讨价值,能让老师采纳给同学们讨论,都很仔细读认真思考。有的从内容上提,有的从思想上提,有的从写作上提,有的还从遣词造句上提,有的还从标点上提……有许多问题正是老师在备课想到的、要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不再是肤浅了。②在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我教《鸟的天堂》时,引导学生感悟榕树的特点。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把它归纳出来。(庞大、生机勃勃、繁茂、美丽……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维,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读。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第一场雪》时,学生在体会雪后的美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雪后的壮美景色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看到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有了这感情朗读,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语文课要有品词赏句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1、对比品析。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引导他们赏析诗句时,我问学生:
“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❺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凸显语文味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家普遍认识到,建构明确、合理的语文教学内容是当前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不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仍然是个问题——即使面对同一文本,在不同教师那里,“教什么”仍然存在很大差异。正如王崧舟所说,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那么,什么是“语文本体”?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换言之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将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标,更不应该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来组织教学过程。阅读教学的重心应该是课文中所包含的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就是要有“语文味”,语文的本体论使人们关注到语言的学习是语文的根本属性。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它的工具性,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语言教学上来。而语言教学就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上。
一、“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淑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通过阅读(包括有声的阅读)培养语感是可行的途径之一。
语感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形象感。
1.比较品味,培养分寸感。
分寸感是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感受和把握。语感是在长期的读写实践中,在对语言不断地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中逐渐积累的。因此教学时,我们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紧紧抓住教材中的字、词、句或看似平常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比较、揣摩,细细品味,掌握其内在含义,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分寸感。第一小学王语执教的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朗读体会句子“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时,教师是这样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感受用词的。师:句子中为什么用“抽出”呢?用“长出”不行么?甲生:我觉得树木发芽的速度特别、特别快。乙生:我觉得树木是迫不及待得长出来了的。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生朗读。师:还不够快,能再快一点吗? 读出树木发芽的迫不及待。在这里,教师在理解重点词“抽出”后,通过朗读指导学生感受“抽出”与“长出”的不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语言的表达效果,学生在“品味”活动中感受了语言运用的准确。再如赵英老师教授的四年级《自然之道》一课时出示句子:“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将“探出”与“伸出”进行的比较,都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推敲,加深体验,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得到逐步提高。
2.正确流利,培养畅达感。
畅达感主要是对语流的感受。它包含对语句通顺以至畅达的感受,句与句之间上下衔接、句式搭配、语气呼应等方面的感受。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做到口齿清楚,发音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能按标点符号读出句间不同的停顿。这样,可增强语言的正误感。然后力求学生读时达到通顺流畅,能读出各种语气和语调,这样,可增强语言的畅达感。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就是畅达感的培养。
3.入情入境,培养情味感。
情味感是指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感受。要想用朗读培养语感,就必须训练学生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文句的思想内容读出语句的感情。第一小学王语执教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指导句子“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的朗读时,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对小鹿的喜爱之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感情朗读指导。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愈发深刻。四十四小学甘乐乐执教三年级《秋天的雨》时,请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选出喜欢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汇报后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尊重了学生的读书体验,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学生兴致盎然,教学效果好。
4.想象入境,培养形象感。
形象感不仅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所描绘的“形象”的感受。还主要指对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整体性感受。对语感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会把眼前的文字内化为鲜明的形象,并激发丰富的感情,从而更好的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和深蕴的思想感情。如尚晨老师教授的《和时间赛跑》一课,首先要求学生画出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后进行出示:“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再用一个词概括出作者的心情,学生找到“忧伤”,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忧伤,找到后读一读。通过学生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那个先是因为失去外祖母而忧伤的男孩形象,进而因为感慨时间里的事物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而产生忧伤的那个男孩形象赫然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课文是用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它是要我们凭借语言文字的描写,通过想象进入作品本身所形成的艺术氛围,在脑海里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来。
“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我们应以这个核心来进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即帮助学生变课文中的文字为鲜明、生动、具体的图像,变活生生的精彩的生活图景为文质兼佳的文字。重视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❻ 52怎样让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浓
首先,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最基本的一点事教师的语言要有“语文味”。这里对教师的要求虽然不至于是满口之乎者也,但是在说话时,也要适当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比如课堂小结时说一段优美的话,或借排比以加强气势,或引经据典,让学生感到新奇,抑或充满喜悦的小小感言,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感染到学生的情绪。有一次在讲课中,我发现有些在角落的孩子不太积极举手,于是我说:“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你不发光别人怎么能发现你这块真金呢?坐在后排的孩子们,一起发发光好不好?”这样的两句话说完,后排的孩子就会更容易参与到课堂中。我们平时指导学生写作文,要讲究语言美,要会适当运用技巧和方法,其实身教重于言教的真正含义也就在这里,如果我们平时总是说大白话,却要求学生说话写作文雅优美,那必定是有难度的。如果在每节语文课中我们都能在合适的地方运用恰当的语言,潜移默化中,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我们市级小学,有些孩子常常发现不了自己校园的美,其实跟有些小学相比我们的校园建设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于是我便告诉他们孔子的那句“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我稍加解释,学生一下就明白了,而且推而广之也能用到其他的语境中。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课时,语言上适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在讲到特定的内容时,给学生补充有关的典故、成语或经典诗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里要求老师的语言首先要准确,在准确的基础上,不要牵强附会,不要刻意为之,而是针对讲课的内容适当运用技巧。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比较难的,需要我们平时多思考多练习,备课时多加留心。一个词汇贫乏、语言通俗的老师,不一定都能上好语文课,但那些舌灿莲花、旁征博引的教师,往往一定能将学生引领到这个博大精深的语文殿堂。
其次,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最关键的环节是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魏书生老师曾经要求学生想象一个场景,从大致轮廓开始,添加颜色,增加细节,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使画面生动形象,这样就会产生比较直观的情感想象。除了这样的想象之外,我们应该设计更多的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方法。我一直认为,让每一篇课文都能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便真正融入到课文当中,语文学习的各方面效果从能由此以点带面地达到。比如在讲授《冬阳童年 骆驼队》的时候,我结合自己的个人体验,写了一首小诗,读给同学们听,他们都深受感染,纷纷拿起笔来写自己的童年;在讲授《草虫的村落》,我引导学生讲述人类的村落,人类的种种生活方式,然后套用到草虫身上,对比差异,增强理解;再比如《中华少年》一课,我用配乐《红旗颂》和有关国庆节的幻灯片为辅助,在课堂上进行了朗诵比赛,并没有讲述其他的内容,但全班同学激情澎湃,理解很到位……人的七情六欲都是类似的,只是有的人比较敏感,体会的比较深刻,有的人比较大意,虽然经历了但不善于体会,也就逐渐忽视了这样的情感。而情感,确实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正如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人要对外界充满快乐的情感才能够做好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各种作者的不同情感,体会他们是怎样关注他们周围的世界,进而了解到这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等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我相信善于储存自己情感的学生,一定记得自己的美好童年,一定记得自己成长的道路,并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妥善解决,在面对未来的选择时做出准确的判断,而那些过早忽视自己情感的学生,则很容易迷失自己的道路,成为生活中的弱者。在这里我想,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情感有很好的把握,然后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情感,这样在讲课时,我们便知道在什么地方给学生什么样的引导,如果能找准时机给学生加以点拨,课堂的高潮、教学的灵感便会随之而来。当然这取决于我们平时的多训练和对学生的了解,只要在讲课中所加思考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再次,学生应当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口头或书面准确表述。学习,追根到底不是像电脑一样储存知识,而是创造创新。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在作者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甚至是从事物的两面性出发提出相悖的观点,而不是仅仅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复述。这点对于高年级来讲是比较重要的,学生平时习惯了对知识的掌握和依赖,往往难脱窠臼,这点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既要肯定书本的知识,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比如在讲《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和学生找出了晏子与楚王对答的内容,要求学生分别扮演晏子和楚王,抛弃课文中的话,用自己的观点去反驳楚王,学生们兴致大发,一个个都把“楚王”驳得哑口无言。
此外,小学语文学习应当以突出内容的主体地位。语言技巧是必要的训练,形式是不容忽视的方面,但是不管怎么样,如果学生将来不是研究形式主义,那么所有的形式就应当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学生过于重视技巧而忽视内容,也不能过早放弃形式的训练,这点要把握好度,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训练。因此,从这方面来讲,读书不能断章取义,要引导学生总体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就像《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等几篇课文,练习册上有太多考察语句修辞手法的题目,有些句子很难辨别,只能把这些句子拆分成几部分,破坏语句的完整性并赋予其含义当然是解构主义的强项,但是这样过度的分析破坏了语言的美感,影响了小学生们对语言美的理解。要知道真正的语言美,并非修辞手法用得多准确,而恰恰是作者的情感和内心想象真实地流露,因此对于课文一定要在整体上把握体会。好作文也不全是好句子的罗列,关键还是思想,是观点,是情感,是内涵。
“语文味”的构建,并不在于这几点的要求,这只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感想。语文原本就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是与每个人终生的情感、思想、生活等密切联系的一个工具,并非只言片语就能将其归纳总结。但是我相信,在我们不断的交流与探讨中,语文教学的深广度一定能得到扩展,教学工作也一定能充满更多的诗情画意!
❼ 浅谈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教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最合适某种文体或语体的教学形式或手段,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并引导学生在品味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而领会其意境美。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小说时,重点抓住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探究造成人物性格的社会根源,体会“以乐写悲”的艺术手法及效果。重视叙事细节描写,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品尝小说创作的艺术美,加强语言运用的细节分析,主要抓住了孔乙己前后两次付酒帐的两个动词“排”和“摸”来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小说运用文学语言叙事的佳妙;课后让学生续写“孔乙己走出咸亨酒店后……”,让学生基本把握小说的人物主题基础上,对孔乙己的命运发挥想象,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一层理解和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和主题,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尝到再创造的快感。
"语文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这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要善于用感情拨动学生心灵情素,引导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的思考和讨论题:课文写了几位主要人物?主人公是谁,根据是什么?假如你是小佛朗士,在上最后一节法语课时,你会想到什么?学生看书认真,思考积极,讨论踊跃。这样,学生在读与辩的语言感悟中,掌握了故事情节,抓住了关键词、句、段,明确了主人公,理解了主题,培养了爱国主义思想。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白现。”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尤其是诗歌、古文、精彩的散文,更是要离不开熟读成诵。诵读是诵读者与文本言语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特别是富有感情的朗读能调动耳、目、心、口等多种感官,具有再现作者情景、触发情感、引发想象,引起心灵共鸣的功能。在教学杜甫的《春望》时,可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点评、再朗读,老百姓妻离子散、生活颠沛流离,隔世不隔情,一曲忧国忧民的心音就会了然于心。
对语言内涵的理解和领会的教学不能采取教师讲述的方法,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字里行间沉思感悟。例如,在教学《白杨礼赞》“它没有婆娑的姿态……,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的意志”这段文字时,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技巧朗读,并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作者运用了那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作者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这段文字好在什么地方,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借助语言材料,针对教师的提问,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情绪活跃,合作交流气氛浓郁,在饶有情趣的情境中理解了象征手法及其运用,品味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了文章酣畅淋漓的气势和博大而深远的境界,把握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总之,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总结、提升、运用。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才能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才能提升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
❽ 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语同仁们一致认为:为了减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劳动、把语文课上得扎实而富有成效,必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语言文字训练”归根到底就是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有“浓浓的语文味”。
如何将“语言文字训练”贯穿课堂始终,体现“浓浓语文味”呢?我认为落实三步很重要:
第一步:课前找准训练点。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话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应当利用语文教材这个例子搞好训练。语文教材既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教材中精当的用词、多变的句式、生动的描述、严密的说理、巧妙的构思……这些语文因素都是足以构成训练的素材。我们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当有一双独具的慧眼,善于从教材文本中发现语文因素,并具有凭借语文因素进行训练的意识,找准训练点。
第二步:课中落实训练点。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把知识转化为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语言技能。 “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既是不同的训练点,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具体到课堂,既要有专项的训练,如
(1)、听的训练。可以听课文的示范朗读,学会倾听学生发言、教师提问,甚至听写句子,听赏学生的例文、乐曲等。注重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学习“听”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
(2)、说的训练。可以安排课前两分钟讲演训练,课堂中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改革课堂形式,采取辩论、情景再现表演、小组合作讨论、复述汇报等形式,使学生有“说”的机会,在“说”的过程中,激发说的欲望,提高说的能力。
(3)、读的训练。现在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重视课文的朗读、精读、泛读、略读,却往往轻视“读”的能力的训练。我们应该在重视朗读、精读的基础上,更强调默读、速读的能力训练。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读”的趣味点,对文章的谋篇布局、风格特点、题旨意境等进行生动的分析和点拨,使学生想读、爱读,最终达到理解文章、激发情感,内化品质。
(4)、写的训练。课堂上特别要关注“写”的训练,低年段突出“写字”教学,中高年级要养成课堂作笔记、做批注的习惯。
当然,课堂中更多的是“听说读写”的整合训练。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作者以如诗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一副桂林山水的秀丽画卷,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陶醉大自然之情。教学中我们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接着引领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录像,也可让有幸游览过桂林山水的学生谈谈真实感受,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甚至流利诵读,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水到渠成地将自己与优美文字联系起来,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从而,实现了“听、说、读”的有效整合,课堂的语文味才“浓”。
再如,支玉恒老师在《最珍贵的东西》的教学中成功地进行了读写结合训练。教材文本共9个自然段,其中2至7自然段以基本相同的表述方式逐一赞美6种“最珍贵的东西”,如:“阳光,是免费的……”,“空气,是免费的……”。第8自然段列举了信念、希望、春风、细雨、月华、星辉等8种事物,但没有详细描述。支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赏析课文的基础上要求他们从第8自然段列举的事物中选取一种,仿照课文2至7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完整的话,并且要求用上排比和反问的句式,写完后读给大家听。
学生A:月华,是免费的,无论是乞丐,无论是富人.无论是老人,无论是孩子,在观赏月华时哪一个人付过一分钱?
学生B:细雨,是免费的。当大地干旱时,它为花草送来甘霖,不让你付一分钱。
教师听了学生B的朗读后说:“写得好。如果再加上‘当……时候,当……时候’,构成排比,就更好了。”这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把那段话修改得更完整而生动了——
细雨,是免费的。当大地干旱时,它为花草送来甘霖;当气候干燥时,它为人们送来湿润;当你专心读书时,它在窗外为你伴奏,它可曾让你付过一分钱?
学生一个接一个起来朗读自己写的话:“星辉,是免费的……”,“信念,是免费的……”
支老师这节课,可以说自始至终都是在进行训练,如果没有前面理解赏析课文内容形式的扎实训练,最后的读写结合训练也不可能取得如此理想的效果,这样的语文课“语文味”才浓。
第三步:课后重视训练反馈。
在训练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反馈原理,对于提高训练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来自学生反馈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以确保训练目标的实现。反馈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选取典型,运用鼓励性评价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只有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真正落实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把学习的时间、主动权还给学生,精讲精练,课堂才会有“浓浓的语文味”,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提升。
❾ 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
一、“语文味”的基本认识----明学科个性有人问一位着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我常常这样想:语文教学也应该“删繁就简三秋树”,尽可能的把与“语文”无关的内容或删或简去,努力使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是什么?所谓“语文味”指语文课堂教学中表现出鲜明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具体讲,即在富有情感意味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典型的“语言作品”的品味和模仿,在各种“语言实践”中,内化言语和精神的收获后,外化为各种“语言作品”,逐步形成该年段学生必备的语言能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我感到“语文味”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把握语文的基本属性。叶老曾这样说,“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老的“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指,“语文”一词涵盖了人们听、说、读、写的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那么按照语言研究的最新理论,听说读写的行为及其结果,都应该属于运用语言的行为和产物。于是,我思考着:第一,“语言形式”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生活中,我们读一篇文章着眼点往往在于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是“得意忘言”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不仅要注意文字负载、传达的内容,更关注内容是如何表达的。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读文,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语感,而且更表现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运用语言的规律。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绝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通过关键词句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其他课程(外语除外)是借助语言学习蕴涵的内容,如数学课以数学原理即数学公式定理作为教学内容,历史课则把中国、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作为教学的内容······它们以各自不同内涵的语言内容为教学本体,惟独语文以语言形式为教学的主要方面。比如,三年级上册的教材《花钟》教学可定为侧重训练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蜜蜂》的教学可定为侧重训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玩出了名堂》的教学可定为侧重训练语言表达的条理性等。这样,才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第二,“语言能力”——“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这里的“同构共生”不妨认为是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心灵世界携手走向丰妙的境界。也就是说,既要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使之拥有适合年龄阶段的言语能力,又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之情趣情思越来越丰妙。但后者绝不是游离在外,必须是融入前者之中。的确,语文教学具有目标多元的特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等等,如果抓住了“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目标,就可以使多元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的统一。这是因为:一、母语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学生学习母语的过程,不仅是掌握本民族语言的过程,也是他们接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洗礼和熏陶的过程。正如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把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定位在学习语言,正是包含了语文课程应有的丰富内涵。二、在语文课上,学生面对的语言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抽象的符号,而是承载着丰富的人文信息的“语言成品”——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范文。学生在语文课上阅读这些范文,学习、揣摩、品味、吸收它们的语言的时候,自然就受到这些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信息、人文精神的积极影响和熏陶。二、“语文味”的教材构建——走出一本书今天的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凭借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起来的庞大的知识世界,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源。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再也不是局限于单纯的某一本教科书,而应看作是教师教学行为中可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其中包括师生所涉及到的社会生活、各种视听电子教材甚至网络等。北京小学的“走出一本书”的教材观引领全体语文教师拓宽视野,在用好主体教材——人教社版本语文教材的同时,相机融合其他版本的内容以及利用学校摇篮书屋的资源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为使自己的教学充盈浓浓的语文味,在教材内容构建和教材使用策略上我不断地探索,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一)教材内容构建1、达标教材——学习课本语言。达标教材指的是人教社教材中的内容,适当补充北京版、江苏版、语文版和其他版本的课文组成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重品读,重积累,重运用,引领学生逐步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等,以达成某一个教学阶段的基本教学目标。此类教材可视为学生成长之中的“正餐”。2、固本教材——学习“精粹语言”。固本教材是指按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分册编排的古典文化及当代优秀散文诗歌诵读材料。教学目的为滋补语言文化,接受古今经典文化的熏陶。教学要求为或背诵或朗读。诵读时间为晨读光阴,我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类教材可视为“强身健体”的“补品”。3、拓视教材——学习“伙伴语言”。拓视教材指的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儿童刊物、网上信息、音像资料,图书报纸等或老师每周通过班级博客向学生推荐的经典美文。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精神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不断增加语言的积累量,不断增强语言运用能力。这类教材可视为补充需要的“零食”,(二)教材运用策略1、教材内容以重组为基点重组思路为:第一,以“作家”重组。即是将同一位作家的作品组合在一起教学。如教学巴金的《海上日出》时,将这篇文章与自编的《诵读本》和学生拓视材料《亲近母语》中的巴金的其他文章《繁星》等组成一个新单元让学生学习,从而感悟巴金文笔的魅力。又如学习课文中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现代作家冰心、老舍的作品时,也配合着拓展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些诗人和作家的作品和写作特点。第二,以“题材”重组。即同一题材如“惜时”、“友谊”、“感恩”、“祖国大好河山”等文章组合在一起。像教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特殊的礼物》等文章时,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物质生活丰富后对父母的亲情却体会很少,甚至熟视无睹,于是便推荐学生阅读萧云儒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丰子恺的《母亲》等文章。通过同一题材的不同文章的学习,开拓视野,感悟同一题材的文章在构思、表达方面的不同特点,提高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能力。第三,以“体裁”重组。即把相同体裁的,如写人的、记事的、状物的等文章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如教学第九册第一单元时,主体教材中已有的课文是《桂林山水》和《火烧云》,我将其他版本中的课文《镜泊湖奇观》和学生拓视材料中《新语文读本》中写景状物的文章共五篇也引进了教学单元,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语言,习得语言运用的方法。2、教学层面表现为课型整合在使用教材时我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教学《武松打虎》一组教材时这样安排:第一,在阅读指导课上,通过指导学生学《武松打虎》,感受如何读名着的一些基本方法。第二,在拓展阅读课上,朗读《诵读材料》中的鲁智深的外貌描写一文,阅读《亲近母语》中的《宋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和《可爱的李逵》两文。第三,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围绕“我认识的水浒人物”表达自己阅读体验,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悟。再如,第十册课文中有几篇童话、科幻、寓言作品,选文较为新颖,想象奇特。教学这个单元,首先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几篇课文,接着发挥教材的辐射功能,开展“故事大搜寻”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去搜集神话、寓言、童话、科幻作品。然后,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搜集的故事。再之进行编故事比赛。最后,召开“梦想大展示”的主题班会。学生把自己所读到的或自己编写的故事,改编成小品,自导自演。这样将阅读教学延伸到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等多个领域,进一步体现了使用教材的整合功能。三、“语文味”的课堂营造——绽生命活力我所营造着浓浓语文味的课堂,她丢弃虚化的华丽浮躁,抛掉无谓的喧哗热闹,有的是孩子们的心灵被语言文字的魅力深深感染;有的是孩子们被拨动的情感之弦奏出的生命乐章。课堂中,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形成和丰富的精神境界和谐同构;课堂中,学生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灿烂的语言文化的热爱;课堂中,学生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1、品语言魅力语文课是学习者感受语言文字魅力、学习语言文字巧妙组合表达自己思想的:或是“披文以入情”,明白怎样的语言形式承载了怎样的思想;或是“入情以披文”,明确高水平的思想是借助高水平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常常有品味语言的环节。如《语言的魅力》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的铜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铜币交给老人。”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感受,后让学生圈划出书中的几个关联词,“无论”“还是”“都”“就连”“也”,接着对学生进行了概括表达语言的训练:()路过的人,()把钱给了老人。学生填写“凡是……都”或者是“所有的……全”。随后我话题一转:“既然一句话就能表达的内容,作者却用这么多话来表达,哪种表达方式你更喜欢?”学生体会到书上的表达方式更好。从“掏”、“摸”感受到不同的人物不一样动作,表现出人物不同的心理:衣着华丽的人“掏”,说明他有钱,动作很干脆;衣着褴褛的人“摸”,说明他可能很穷困,动作有点犹豫,但还是被“春天来了”几个字打动了。教师即可点拨提升学生的认识:“一个‘掏’,一个‘摸’,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得形象鲜活,我们读这段话可以想象人物的外貌、动作、甚至可以触摸到人物的心灵,作者语言本身就充满魅力。”又如《长城》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师:如果把这个“单看”改为“先看”请大家补充上面的内容,先自己思考,而后与同伴讨论交流。出示:先看那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再看那,那时候,。(教师巡视,提示读书细致,从书本上找语言。)生:再看那宽宽的马路,有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那时候,绝对没有这么宽的道路啊!生:再看那糯米和石灰粘接的石条,城墙三面风雨不透,那时候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技术呢?生:再看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呼应,那时侯谁有这么领先的设计本领呢?我太佩服了!生:再看那长城有一万多里长,那时侯怎么有这么多的人修长城呢?······师:同学们的话语飞扬着智慧。可是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这样写这么多的内容呢,而只用了一个“单看”呢?(生陷入沉思后)生: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已经让我们无比的赞叹,更不用说其它的了,更让大家敬佩了。生:一个“单看”,就能让我们产生无穷的想象,长城简直就是伟大的奇迹。生:不用举其它的例子了,单看条石,就能让人感觉到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上面的课例里,教师引导学生先挖掘语言形象、语言内涵与语言情感的结合点,使积累与运用有机结合,诱发学生飞扬言语的智慧。而后抓住契机,话题一转:“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这样写”,来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感受用词的精妙,感受作者正是用这个“单看”激发读者的想象以表达自己对长城伟大奇迹的赞美之情的。2、走运用主线《论语》开篇的“子曰:学而时习之”真情地告白:“学”了还要不断地“习”,学习是一个连续的、持久的仿效、训练、实践的过程。《颜氏家训》中的“钝学累功,不妨精熟”诚挚地告知:对待学问上的愚钝,需通过长期的练习,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功力,使其逐步学会积极迁移,是可以达到新的境界的。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在不断的“感知、领悟、积累、运用”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掌握技能、练就本领。我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创设各种语言运用的方式与情景,让积累的词语句段在新的语境中焕发新的活力。如每篇课文均有生字新词,我把抄写生字新词数遍的作业改成让学生用“生字组词造句”的形式进行练习;又如,课文中新出现的语言形式让学生进行模仿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白杨》教学中一个片段:通过学习,学生已经明白白杨这种植物已经与人的某种性格、品格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接着我让学生用选择连接的方式将事物与人的性格特征连接起来。出示:你太孤傲了吧,连一片叶儿也不肯和你作伴。橡皮正是你的谦虚,换取了满天繁星灿烂。雨伞太多的风风雨雨,你都躬着背默默地承受。梅花一点点地牺牲自己,一次次地修正别人的错误。新月然后让学生选择下面的一种事物或另外借助一种事物来说一句话。果壳箱蜡烛粉笔牵牛花桥铺路石垂柳小草竹子梅花又如,学生学习了许多古诗句,我也让他们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例如: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息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结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这种在识记、理解、欣赏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古诗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读古诗的兴趣,能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3、促情感共鸣“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语文味的课堂就是充满情感的课堂,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准确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在教材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顿悟和想象,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和时间赛跑》教学的结束部分我是这样施教的。师:读了这篇文章,看到了林清玄和时间赛跑的成就一定会有所感触,你是怎样想的?(指一名学生)生1:不珍惜时间的后果,不堪设想;珍惜时间的结果,幸福美满。师:(指生)你说得太好了,你的理想是什么?生:(回答)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师:好,请你在这句话后面署上大名。生:不珍惜时间的后果,不堪设想;珍惜时间的结果,幸福美满——未来的科学家易杰。师:这句话可以说是易杰的名言了!古今中外的一代代人,从家境贫困的乡野村夫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从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到深沉智慧的哲人志士······当面对人生短暂,岁月匆匆,如何使自己在世上留下深深的痕迹,他们无不发出感叹。课件出示,学生朗读: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理学家朱熹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民族英雄岳飞光阴是最贵重,最有价值的东西,千万不要把今天要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着名音乐家贝多芬好好的把握业余时间,你就能挖掘出源源不绝的幸运之泉!——未来的语文教学专家吉春亚师:孩子们,你们也一定有美好的理想,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未来的科学家、魔术师、表演艺术家、作家们,你们会怎么说呢?请拿起你们的笔,尽情抒发自己的情,尽情创编未来的你的名言。生:(兴趣倍增,动笔写两分钟左右)生1:时间是一辆不回头的火车,开走了就再也别想搭上它。——未来的文学家刘芳生:时间犹如滔滔江水,只会往东流,不会往西流,我一定要把握住身边的一分一秒。———未来的作家蔡倩倩生:不要感慨过去,也不要一味的期望未来,抓住眼前的时间才是实实在在。——未来的着名演员姜齐同生:红日西沉时再想什么已无意义,应当在旭日东升时投入工作。——未来的三毛宣煊……我认为语文味的课堂应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言学习需要情感的滋润,需要情感的震撼。有了丰富情感,才可能会有丰妙的言语;有了丰妙的言语,才能更好的展现丰富的情感。让言语和情感产生共振,让两者携手走向丰妙,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师不断的追求。4、有文化积淀在我的语文课中,不乏一些很有文化含量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趣识对联〉〉、〈〈畅游古诗乐园〉〉、〈〈走进成语故事〉〉、〈〈语文中的数字〉〉、〈〈亲近中国年〉〉、〈〈诗意蕴涵姓名中〉〉……即便是在日常的课文教学中也力争使之洋溢着文化的气息。如执教《司马迁发愤读史记》便拓展他写的《报任安书》,又如执教〈〈草船借箭〉〉时,学生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不怀疑鲁肃会泄密,我出示补充材料----孔明曰:“子敬,休对公瑾说,他必要害我。三日内如何造得十万箭?子敬只得救我!”孔明曰:“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吾别有妙用。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吾计败矣。”肃允诺,欲不解其意。学生既明白鲁肃根本就不知道诸葛亮想干什么,也没有法告诉周瑜。反正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联合抗曹。不告诉就不告诉吧!鲁肃是很老实的一个人。诸葛亮求他救自己,他就心软了,不会把事情说出去。这样,不仅解答了疑难,还读到了原文,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我常常这样想: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恰当地巧妙地补充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内容,要比学生仅学一篇课文有意思、有价值得多。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教学,如果我们把教学目标仅定位在会读、会背这一首诗,要想使学生与作者陆游的情感产生共鸣,可能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假如教师读过陆游的许许多多爱国诗,在课堂中扩展陆游52岁写的《关山月》、61岁作的《书愤》、67岁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6岁作的《示儿》,让学生去读,学生就不会以旁观者的身份冷冷地读陆游,而是被陆游一生都在为恢复中原、统一祖国而歌唱的伟大爱国精神所感动和震撼。四、“语文味”的素养追求——书香的气息语文课是不是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关键还在老师。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语文意识,有较丰厚的文化积淀,较高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能力,才能使教学满堂生辉,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因此语文老师特别需要有“平心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长自足”的心态:多读书,这样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多练笔,这样才能“信手拈来皆文章”。常有朋友问怎么读书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我的做法是这样的:(1)理读。主要对单篇课文的解读上。解读作者,解读文本的内涵,解读文本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特点;理出那些最符合教学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学习语文本领的内容,把它们罗列出来。(2)类读。即从全文或某一点生发开去,在其他作品中找到与之相近的、相衬的、相对的、相反的内容并将他们组合起来,从而铺一个又一个的知识板块,开拓出教材的无限疆界。(3)扩读。诗歌散文、寓言小说,凡人小作、名家名篇,自然科学、社会伦理,文人佚事、新闻时事……粗略涉猎。(4)品读。要求一个“深”字。对名家名篇不断的赏析、品味,从字里行间,析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品出文中的美妙之笔,赏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对教学专着,诸如《言语教学论》、《阅读教学优课论》、《言意论》、《语文教学心理学》等的赏读需要字斟句酌,细细思考其语言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如果说“理读”、“类读”是“巧”读的话,那么“扩读”与“品读”应是“实”读;前者能在教学中“立竿见影”,后者能使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后劲,“固本强身”。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会使自己“气自华”。书读得多了,自然就想涂抹点文字,我一边研究各种教学理论、分析各种体系、比较各种流派、一边思考各种教学现象,并把细碎的思考诉之于笔端。每天都会利用零星的时间“动动笔;一节课上完后马上记下点滴收获;听完课后立即记下情况分析;看教育文集,注上点评;一有思路马上列好提纲;修改教学案例;撰写教学心得;梳理教学论文·······坚持着每天千字的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