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应该建设什么样的语文课程

应该建设什么样的语文课程

发布时间:2023-03-07 17:40:50

Ⅰ 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学习帮助
解析:

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知识不断开拓、不断更新。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所从事的职业、所面对的竞争、所面临的困境都是多样化、复杂化、动态化的,是瞬间万变、无法预料的。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不断地丰富自我的知识技能,不断地健全自我的人格,不断地开发自我的潜能,不断地调整自我的身心,以适应外部环境的随时随地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需要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可以说,这种能力和素质是新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能或缺的最基本的条件。那么,作为基础性质的语文教育,应该如何立足于人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打好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为培养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语),具有现代社会精神理念和健康人格,更新知识能力强,对于变幻莫测的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未来社会能够迅速适应、自主发展的“超未来”的人奠定基础呢?教育部新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标准》)作出了明确的布署。

纵观《标准》,不管是“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表述,还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附录”的提出,无不处处显示出语文教育对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给予高度的关注。尤其是“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段关于“课程地位”的表述,充分阐述了语文课程与语文教育“立足学生发展、致力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核心任务。可以说,“发展观”是语文教育最核心的教育理念,是《标准》的精髓之所在,是 *** “发展才是硬道理”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真实体现。

那么,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如何全面把握和深入贯彻《标准》的“发展”理念呢?

一、立足自主发展,在基本学法指导上突出“信息搜集和利用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习的基础意义就在于“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打好基础。从《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份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表述中(“……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以看出,“基本的语文素养”其中一个重点是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因为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体系是“良好的科学素养”的组成部份,是学生自主发展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所决定的,是语文课程要达到的“总目标”之一。

(一)注重基本学法的指导——“自主发展”的基础

语文教学只有立足自主发展,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加强基本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语文知识结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本语文知识,还包括与生活、生产、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广泛联系的语文应用知识),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一般听、说、读、写语文能力以及语文自学能力、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迁移能力和利用图书馆、语料库的能力等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实践、适应创新的语文应用能力),才能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本领,为终身学习、自主发展,自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1.以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指导作为“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起步点——扎实基础,指导学法,提高知识搜集和吸收的熟练程度。①要增强方法意识;②要传授基本的听、说、读、写语文方法(比如汉语拼音的拼读方法,解词识字的方法等);③要指导工具书及网络的使用方法(比如查字典的方法,图书馆书目的检索方法,网络信息的搜寻与处理方法);④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比如优美诗句的背诵,优美文章的朗读)。

2.以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拓展作为“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加速点——注重实践,训练技能,提高知识迁移和应用的灵活程度。要在传授基本知识方法的同时,着力于迁移方法的指导(如指导“抽象法”,使知识在“概括化”中迁移;指导“例证法”,使知识在“具体化”中迁移;指导“分析法”,使知识在“类化”中迁移;指导“联想法”,使知识在“再现”中迁移;指导“直觉法”,使知识在“顿悟”中迁移)和应用时空的创设,让学生自主地运用“双基”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拓展知识的应用领域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技能和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力。

3.以基础知识的变通和融汇作为“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飞跃点——求异求新,培育灵性,提高知识更新、重组和再造的熟练程度。通过指导学生学会提问方法、发散方法、质疑方法、提要方法、想象方法,并充分留给学生自学空间、想象空间、质疑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变通、融汇和再造能力,培育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勇气、灵气、才气,从而使学生由吸收储存知识走向融汇再造知识,由模仿学习走向创新学习。

(二)突出信息素质教育——“自主发展”的关键

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语文教育即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变。如何加强信息素质教育,使学生从小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加强基本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信息时代中能够学会学习、能够自主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标准》高度关注的时代赋于语文教学的新使命。

1.以计算机为“资料搜集工具”,构建“开放性”学习方式。《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上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语文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为语文课堂的开放提供了最佳的渠道。通过网络,可以使世界各地的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或紧密结合(采用“离心发散拓展式”,以课内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结合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或遥相呼应(采用“向心聚敛呼应式”,以网上语文资源为教材,进行广泛的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流等网上语文实践,以百川汇海的形式,把网上的语文资源聚敛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课内语文教材互相呼应),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面对开放的语文课堂,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这种极佳的资料搜集、存贮、处理的工具,教会孩子如何运用计算机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去回答他所要回答的问题。必须重视指导学生掌握在计算机状态下进行几种“开放性”学习方式:①“任务驱动搜寻式开放性学习”,即按照“提出搜索任务→选定检索工具(“搜狐”等搜索器)→输入检索标志(所需文献的类目、关键词、作者姓名、发表日期等)→查找原始文献资料(浏览、筛选、摘录、整理)”的程序进行搜寻查阅式等开放性学习;②“自由浏览搜寻式开放性学习”,即按照“上网自由阅读浏览→摘录下载信息”的程序进行“开放性学习”;③“分类下载存贮法”,即指导学生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下载、分类、整序等存贮处理,使下载的信息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④“信息处理利用法”,如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料的剪切、移动、复制、引用等文字处理方法。

2.以计算机为“学科中介工具”,构建“综合性”学习方式。软化学科界限,进行“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是《语文课程标准》又一重点要求。《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教育可以以计算机为“中介工具”,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动觉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把语文与音乐、美术、动画、社会、自然、数学等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发挥各学科的综合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以计算机为“沟通交际工具”,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学会交往与沟通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尤其是当今社会信息数量多、传播速度快,更新变化极其迅速,只有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才能集众人之力,更好地捕捉信息、驾驭信息、利用信息。信息技术为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的“语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沟通交际工具”。必须指导学生掌握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书面信息资料的传递与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的传递与交流、学习评价的传递与交流等“交互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交际、学会互相学习。

二、立足健康发展,在文化底蕴的积淀上突出“创新人格和现代精神理念”的塑造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之一,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高度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份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表述中(“……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以看出《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另一重要组成部份是“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4、…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7、…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9、…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些目标就是语文课程所要达到的人文教育目标。

语文教材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精神贯注和文化熏陶,为人的“终身精神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因此,语文教育应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 *** ,生命的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的探索,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使他们以后无论遇到了什么艰难曲折,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富有创新和发展的蓬勃生命力。可以说,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发展的最本质的源泉、最持久的动力,是生命的核心潜能。

(一)丰富文化底蕴,塑造“创新人格”。

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创新不竭的源泉。创新可以说是悟性和灵性的结晶,而悟性和灵性的根系却深植于丰厚的文化底蕴里。因此,语文教育应充分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沉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悟性和灵性。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丰富生活阅历中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感悟课文的整体美;要注意抓住课文耐人寻味处、意义深远点,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内涵美,体验文化美感;要引导学生涵咏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优美词句,领悟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体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如枝头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焕发生命活力。

2.创设文化氛围,培植创新的个性和品性。语文教育要通过和谐、欢快氛围的创设,通过美文的呤读,让学生的心灵在宽松、自然、恬静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心灵的解放;要创设积极探索的氛围,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好奇心,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要通过自由讨论、互相引发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让学生敢于想象、勇于探索,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毅力,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引发创新的火花。

(二)丰富文化底蕴,塑造“现代精神理念”。

一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必须有健全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生态、伦理意识。尤其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健康的高尚的精神理念更是一个人发展的支柱。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语文教育所肩负的“现代精神理念”的塑造使命是责无旁贷的。因此,语文教育必须凭借语文教材,通过文化底蕴的渗透艺术,通过“化精神理念为鲜明的形象,让精神理念‘活’起来;化精神理念为深刻的认识,让精神理念‘明’起来;化精神理念为真切的情感,让精神理念‘柔’起来;化精神理念为自我的思想,让精神理念‘亲’起来”等形式,积极促进文化底蕴的日月积累,让“现代精神理念”、“现代价值观念”在孩子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达到:

1.民族意识与国际意识的整合。让学生在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和热爱、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关注和理解的同时,树立国际间相互理解与和平共处的意识,以致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中,既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又保持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

2.发展意识与生态意识的整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发展,它的基本要素是控制人口、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让学生不但从小具有发展意识,同时具有人口意识、生态意识、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3.继承意识与创新意识的整合。让学生通过对古典文化和外来文化精华的整体感悟和直觉感悟,自觉汲取和继承文化遗产,同时从小敢于批判,敢于质疑,具有创新意识。

4.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的整合。通过小组学习中公平竞争机会的创设和精神的鼓励,以及小组学习中合作学习、共同活动、共同进步的意义和美感体验,让学生从小学会既竞争又合作,既合作又竞争。

5.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整合。通过宽松的文化学习氛围的创设,以及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个性的弘扬,增强自我责任意识。同时,通过研究社区、服务社区等语文实践活动和专题性研究活动,在丰富生活体验和社会文化积累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三、立足超越发展,在语文实践活动拓展上突出“专题性研究”的尝试

《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并在“阶段目标”中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策划”并“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关注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办刊、演出、讨论等)”;“能自主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等等。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学生超越自我、自主发展的必要过程。实践是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和渠道。从《标准》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目标中,可以看到体现时代特点的超前发展意识。未来的社会是知识化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作为未来事业的教育需要具有超越意识,需要超越传统,超越现实,面对未来,适度超前发展。也就是说必须重视专题性、探究性的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此,语文教学在语文实践活动的拓展上,必须突出“专题性研究”的尝试,并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加大这一方面学习内容的比重。

1.加强研究方法的指导。适时适当地开设一些资料搜集方法、资料选用方法、研究结论撰写方法等“专题性研究”策略指导课和案例示范课,做好“专题性研究”尝试的前期工程。

2.注重研究内容的开放。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课文内容拓展式专题研究;(2)乡土民俗搜集式专题研究;(3)观察实验报告式专题研究;(4)学科知识解析式专题研究;(5)社会热点调查式专题研究。

3.重视研究结果的测评。可以采用:(1)“讲”,即组织“研究成果汇报会”,让学生介绍研究计划、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研究结果等;(2)“展”,即展评优秀的研究报告,甚至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组织汇编成小书本;(3)“赛”,即组织适当的研究竞赛。

四、立足稳步发展,在学习质量评价上突出“评价观念和功能”的转变以及“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

《标准》强调,“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并在“实施建议”专项提出“评价建议”,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更新评价观念,要摒除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建立以“发展功能”为核心的符合教育方针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的评价体系来科学地评价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并据此引导教师去改进教学,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立足点,促进自主发展的实现。这是当前评价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更是学生是否能够稳步、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1.评价内容要综合化。《标准》“评价建议”强调,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可见,评价内容要综合化,是从发展的角度提出的,也是评价“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达成状况的必然要求。对于评价综合化的内容与要求,《标准》在“评价建议”中作了非常详尽的规定,这里不再赘述。

2.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标准》“评价建议”指出,“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笔者认为可以采用:①“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标准》“评价建议”强调,应重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既要对学生的素质状况进行量化处理(由于素质状况是比较模糊的,难以精确量化的,采用等级评价比较适宜),又要对学生的素质状况进行质的鉴定;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标准》语)。②“动态评价+静态评价”。“动态评价”是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幅度进行评价,它侧重于纵向比较,显示发展过程,是形成性评价;“静态评价”是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它侧重横向比较,显示发展结果,是终结性评价。《标准》“评价建议”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只有把这两种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准确评价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以及发展状况,为后续发展找准立足点和方向。③“观察+考查+考试”。学生素质是内在的,是无法一目了然的,也不是一张“试纸”可以一试而定的。因此,要改革考试办法,采取“观察+考查+考试”的方法,通过笔试和口试相结合、观察与测评相结合等形式,全面收集评价信息,提高评价结果可信度。“观察”是通过平时的听、看、查、访等方法,对学生素质状况中某些难以测评的因素(如心理状况、语文态度与情感、语文素养等)进行“目测”,捕捉素质外显信息的方法;“考查和考试”是测量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掌握运用情况的重要方法(测评时应以考查为主,辅于必要的适当的考试,以减轻学生精神压力)。“观察+考查+考试”可以广泛收集评价信息,为准确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

3.评价过程要民主化。《标准》“评价建议”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家长要把评价对象当作一个平等合作的伙伴来对待,克服传统评价把评价对象及其他一切有关的人都排除在外,造成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产生紧张对立情绪的现象,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尊严、人格与隐私,体现民主性。

4.评价结果要激励化。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而不是鉴别学生、选拔学生。因此,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把评价“形式化”,更不能把评价“档案化”。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评价结果逐项细读,对照反思,全面了解自身的素质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发展差异(优缺点),找到继续发展的方向,提出改进的措施,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Ⅱ 语文课程标准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总结了现代语文教育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广泛吸收了外国母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课程理念。
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广大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整体上来看,这些探讨一方面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实质,另一方面,也在许多方面深化了我们对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目标的认识。
当前,语文教育改革正在走向深入,在这个时候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走过的这一段路,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作一次反省和再认识,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语文素养是指人的语文生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和修养,它第一次立足于语文与人的关系,阐释了语文教育的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重要意义,要从语文教育核心概念的发展历史来认识。
在语文教育历史上,曾出现过“思想教育”“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概念,用以指导语文教育实践。“思想教育”主要是从教育的政治性、立场性着眼的,人们认为,语文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要承担思想教育的任务。而且,语文是“文”与“道”的统一,更具有进行思想教育的优势。应该说,这个概念正确地揭示了语文课的思想教育的功能,但不是对语文教育本质属性的全面揭示,它停留在一般性的讨论上。“语文知识”着眼于语文本身,它的提出使语文教育从语文之外走到了语文自身。但是一方面,语文教育并不仅仅局限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语文教育还包括更广阔的内容;另一方面,这里所指的语文知识本身也存在局限性,主要是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所以,它对语文教育的意义也是有限的。“语文能力”是最接近“语文素养”的一个概念,但是,它们在内涵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心理学中,“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那些心理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语文能力”即指完成听说读写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这个概念停留在心理层次上,它重在“功用性”,而语文教育的功能有许多不是功用性的,而是修养性的。

Ⅲ 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五个方面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语文新课程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案例分析: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三个特别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目来进行写作,写出校园早晨的特点。

要求每个学生写其中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动手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

Ⅳ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有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学好语文课程,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

(4)应该建设什么样的语文课程扩展阅读: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有一定的审美性与实用性。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才从多学科的融合中分化出来,单独设科。自1904至1949年,课程名称使用过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讲经读经、国文、国语等,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尖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尖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Ⅵ 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内涵及途径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开放有活力教学
真正体现课堂从僵化走向开放,从书本回归生活世界。因此,理想的课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和其他课程一样,现行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过于强调统一、集中,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要克服这些弊端,就必须在课程的视野下理解语文,搭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育平台。为此,本文主要从“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及正确的课程资源观”、“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三大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基层的初中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语文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
课程资源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范畴,由于课程资源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阶段,所以理论界对此做出的定义并不多.
1:语文课程资源内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的范畴是较为广泛的。
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理解、加工,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其实,接受理论早已指出:作品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的。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由此看来,在语文教育中,毫无疑问,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在语文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为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至此,完成了解决困惑的第六步:教师在重视语文的朗读过程中要做一个忠实的、称职的引路人和点拨者。
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形于言而情动于中”。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至此,确立了解决困惑的第五步:重视语文朗读可以让学生产生愉悦感。
总之;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途径是多元的,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做了较为充分的探讨,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真实施案例。

阅读全文

与应该建设什么样的语文课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9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2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5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