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要进行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研究
前置性作业又称前置性研究或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实施的一个重要形式。团败前置性学习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带着有准拿培备的头脑进入课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更好地为学服务。前置性学习不完全等同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丰富了形式,学生事塌敏颤先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理解,会有目的地进行课堂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说,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和落实是生本课堂、生成性课堂成功的关键要素。
㈡ 如何落实学生的作业
l、作业设计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作业布置既要紧扣文本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乐于动手 、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作业内容要 能吸引学生步步深入,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充分挖掘学生 的创造潜能 。 2、作业设计要注重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张弛有度。 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教师要心中有数,张弛有度。教师须把握重点,突出难 点,这样才能进行科学安排,合理布置作业。在数量上要有弹性 ,难 易程度上、数量广度上要合理地调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以适应不 同层次 的学生的发展 ,既有效缓解 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又提高优等生的探求能力。设计作业的 目的是巩 固新知识并成 为拓展 、深化知识 的基础 。 3、作业设计要因材施教 ,适当渗透合作探究型作业 。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呈现出个体差异 。在作业设计时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 差异 ,因材施教 ,作业要顺应学 生的认识规律 ,呈坡度 、出层次 ,使学生从感知认识到熟练掌握 ,再到创造性地运用 ,循序渐进 ,逐步加深。作业可分为三类 :一是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 ;二是基本题有较大变化或带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 ,让学生能 “跳一跳 ,够得着” ;三是反映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 较高的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强化、优化的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多样性 。 4、作业设计要体现开放性 ,多元化 ,启发创新的特点。 新课程理念要求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而培养想象力是一种很好的途 径 。开放性 、多元化作业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作业 ,是教师提供一些问题 , 让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 ,产生不同答案的作业 。教师只有在作业设计时 注重开发和拓展 ,才能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空间,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良好的载体 。而富有启发性的作业能更好地吸引学生 ,促使他们用大部分 时间兴致 勃勃地做作业 ,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因此 ,在设计作业时 ,应该打破陈规、创新思考 ,在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发展 。如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作业 ;在完成作业的方式上有所变化 ;提供思辨色彩较浓厚的练习等。这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学习思想政治 的乐趣 ,高效完成作业。
㈢ 初中语文作业建设方案
语文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语文作业设计的宗旨
以作为一个支点,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二、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第一、多样化原则。
作业形式多样化及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等多种不同形式来完成,可以布置书面作业,也可以布置非书面作业,语文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避免语文作业的形式单一。作业形式多样的多样化符合了中学生接受事物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完《岳阳楼记》后,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有:
(1)想当作家的,抄写课后词语,摘抄你认为优美的写景语句。积累语汇;
(2)想当导游的,读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当导游写一段导游词;
(3)想当美术师的,把岳阳楼的美景描绘出来;
(4)想当设计师的,通过上网及书籍阅读,了解各地风景名胜,领略江山的多娇,感受艺术师的高超记忆。
第二、层次性原则。
作业设计与布置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因才施教”的原则,体现一定的坡度和层次性,给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后20%的学生要重视兴趣、态度、基本规范的培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学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后,我们设计的作业有:
普通题:抄写背诵这首古诗。
提高题:试着把古诗中描写春天的景象,自己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很多文人墨客都用诗文来赞美他。请你去收集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比一比谁收集的最多。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外找春天,看看你从哪里发现了春天,把你看到的景象结合自己的感受用文字写下来。
第三、生活性原则。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作业要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养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
例如:学完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活动后,可发动学生搜集校园流行语、经典的商店匾额分别编成”集锦”,对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报刊病句、低劣广告等也收集一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除此外,还可以让结合课文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作业,如学完毛主席的《新闻两则》后,为班级写两则新闻稿。在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可发动学生收集有关节日的诗词、灯谜、对联、传说等,从而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三、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1.课前预学作业
预学作业,也就是前置性作业。旨在让学生在新课学习前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学生通过预学对新的学习内容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堂教学的有效性。预学,是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关键,其学理依据为维果茨基刺激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置性作业一般超过20分钟。难度选择不能“一刀切” ,须坚持“面向全体”和“低入”的原则,降低起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预学作业中获得成功体验。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识记积累: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等十个生字生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两遍。
2.课中研讨作业
语文课中研讨型作业以问题形式为宜。教师要深入研究课堂提问的类型与优化。针对课堂教学,精心设计“主问题”。“主问题”即为语文堂教学中可以引动学生整体性阅读的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进入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主问题”可引发一系列的“子问题”,逐层深入,引发思考,成就以学生为主 的整体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教学。一般而言,“主问题”和“子问题”均须精心预设,然而在教学行进过程中,教师还须发挥教学机智,积极利用课堂即时生成资源,“子问题”需根据教学情境灵活调整。因此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意识:“主问题”重预设,“子问题”重生成。
例如: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
主问题:本文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中心展开论述,提出几个观点,作者是怎样安排文章结构的?
子问题:
(1)、课文一开始为什么从四个图形说起?
(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
(3)、文章最后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
3.课后巩固检测性作业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当堂巩固检测性作业 ,以检测课堂教与学的效果。此类作业设计应做到几点:(1)直接指向教学目标;(2)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3)便于及时检查批阅。题量不宜过多,完成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五分钟。
例如:《论语》的检测作业:
一、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罔 ( ) 殆 ( )
二、解释下面每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 愠:
2.学而不思则罔。 罔:
三、填空
1.《论语》的“论”字读 (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经典着作之一,共( )篇。
2.孔子,名( ),字( ),是( )时( )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四、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2.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除此以外,就是阶段性复习、检测作业。其表现形式一般有单元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复习与检测。此类作业的计计与编制,应注意与特定阶段的教学目标相结合,有意识的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力。
以单元考试为例,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为例,由学生自己出试卷。
第一题:文学常识,考5处,计10分。
第二题:通假字,考4个2分,易错字,考10个,计5分。
第三题:虚词,考5个,计5分。
第四题:实词,考10个,计30分。
第五题:翻译句子,考5个,计20分。
第六题:默写,考5句,计10分。
第七题:课后习题考两道,记8分。
题量确定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去填具体考试内容。
好处:复习目标明确,学生感觉主动,学生之间互相考,兴趣浓。
四、作业的批改与反馈
语文作业的评价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为此,我在评价学生的语文作业时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做了如下尝试:
(1)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
例如:在写字练习上,我会告诉学生说你的字写的很工整、干净或者很有笔锋,也可能说你的字写的很匀称,有进步等。
(2)重结果,更重过程。
例如:我在批改学生日记时,一旦发现优秀的就会给予肯定、表扬,让他在班里念念,以期望给其他的同学启发。这种评价,是不打分数、不打等级的评估,但它对学生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而且他的反馈及时、评估具体、导向明确,这些都是最后对成品作业的评估所难以达到的。
(3)多角色的评价模式。
例如:作文,学生写完后自己先读两遍,找出很明显的手误、口误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修改,自己下评语;然后同桌交换,从卷面、书写、结构、中心、条理、文采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做,既吸收了别人的长处,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还能感受到阅卷老师的阅卷心理。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布置语文作业时,一定不要盲目追求数量,要注重实效,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多样化,层次化,生活化上下功夫,拨动学生智慧的心弦,激发学生独到的感悟,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着眼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让师生在愉悦学习中共同成长。
㈣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生本教学前置性作业怎么布置
圈生字,组词,读文章,有必要的查资料,有时候让他们背背书,默写什么的,然后读音标,认识生字,上课的时候让他们来教生字,要注意什么,有时候让他们提问题,读课文,让他们自己解决解决看,太难了,留到课上解决.
㈤ 如何设置前置性作业
浅谈生本课堂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布置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假如在教学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就做不到以上几点。教师把第二天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第二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一、几点感悟:
在自己近三个月的生本实验期间,我通过前置性作业布置的实验,有了一些收获但更多的是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详尽的掌握,我几乎每天都有前置性作业,但一段时间下来,却发现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完成质量一日不如一日,学生前置性作业兴趣也没以前高,更可怕的是课堂上学生无精打彩的汇报和与此同时表现出来的不良倾听习惯,让我好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我发现自己的前置性作业布置的太多而且要求太笼统,学生不知道该了解什么、思考什么,这样导致第二天的课堂汇报交流抓不住重点,知识点的突破就更谈不上了。再者,无效的前置性作业时间长了,会让学生的课前先学留于形式,不仅成为了学生的负担,甚至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忽视。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前置性学习首先是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不是每门学科都需要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学习的设计就不同学科层面应该是“体现学科特点”,但都指向“学的研究”;研究容量我认为应该是“少而精”,可根据每个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性布置,数学一般新授课和复习整理课比较适宜布置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内容一定要适中,就学生心理层面应该是“接受并喜欢”,千万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同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及年龄特点,选择课前和课中相结合的前置性作业形式,可课前先学,也可课中先学,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为学生的学服务。就教师设计层面应该是“开放并具价值”,前置性作业设计绝对不是简单问题、相应习题的堆砌。正如李芳校长所说:“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学习,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而且是因为教师的教是以学(学生已有的思考基础)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来更好的为学服务。”
同时,我也认识到设计前置性作业对教师的要求:熟悉并吃透教材,领悟相应的重难点,教学目标要定位准确。如果教师布置前置性作业时对目标把握的不明确、不准确,那么课堂上学生的交流也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浅层次上,教师更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我认为数学老师应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把握住清晰、准确、合适的目标定位,在不改变现行教材编排的基础上一是要考虑如何精心设计前置性学习的内容;二是要思考哪些具有开放且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学生充分的探索与研究。在布置前置性作业和备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只有有了问题的开放,才有可能带来探索的开放,继而形成思维的开放。科学的前置性作业的完成,使得课内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使得例如数学学习的思维性、开放性、逻辑化等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让学生有备而来的学,这也才是生命的课堂、平等的课堂。
1、前置性作业形式:数学学科的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学生情况而定,老师在布置前置性作业前,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地备好课,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只要每次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能围绕教学目标就行了。前置性作业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可以布置在书本上完成,也可以写在练习本上,还可以由教师准备前置性知识小研究让学生完成。
我是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采用了三种形式:①直接让学生自学课本例题,用在书上作批注、作记号、提问题的方式,布置前置性作业在书本上完成。
②同时我还给我班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小研究本,有时我让学生在小研究本上完成前置性作业,格式如下:
一、自学内容
二、我学会了
三、我要举例
四、我想提问
③还可采用让学生完成前置性知识小研究表的方式,格式如下:
×××知识小研究研究内容2、前置作业目标:前置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具体,针对不同的年级又有所不同。
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侧重于自学习惯的培养,对他们在新授课的前置性作业用不着面面具到,也不能多,只需要弄清一两个或两三个主要的知识点,再加上少量的练习题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在小组和班级交流中体会,这样降低了难度,学生会更乐于自学。
正如李芳校长所说:“在低年级数学的前置学习主要是根据下节课的内容找身边的、生活中相关的数学例子,带例子,是一种既有一定范围、又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活动,带来的例子,可以用书面或口头交流。或者是让学生自学内容,谈谈“我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我有什么问题?”“我的看法是什么”只要学生接触过思考过就可以”。
根据以上原则,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或一位数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前置作业(自学例1和例2并完成“做一做”,不会的可请教家长)。第二天,在课堂上我请学生来教学例题,早有准备的学生迫不及待地发言,之后怎样口算,注意什么,基本都是学生介绍的,我只做了归纳和总结。在巩固练习时,我让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做“小评委”,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要求比老师还严,从课后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这也许就是低入高出吧!
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他们的前置性作业可以把这课时的教学要求比较全面具体地提出来,可设计一些动手操作实践研究的内容,让他们能通过自学掌握知识要点,课堂上再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反馈,交流,把课堂全部还给学生,学生会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比如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推导,就可以设计一个研究表格让学生测量几个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进行计算来发现规律,推导圆的计算公式、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前置学习内容:1、自学课本思考你知道了什么?给大家演示方法来说明2、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的吗?(此例摘自李芳校长生本感悟)
正如李芳校长所说:“前置性学习内容不要过多或者是过于具体,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还不能给学生太多需要动笔去完成的内容,如果学习内容比较具体单一可以课上提出自学问题,让学生课上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同样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是以生为本。”
前置性作业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也通过这个方法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拓展了视野,增长的知识。假如能在课堂上利用好前置性作业的话,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所以,老师在布置完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作业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做也要有所用,这样的话,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兴致才能得以保持,学生才乐于去做,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学习自信心。
㈥ 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高段语文叙事性文本的前置作业效果的课题研究
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高段语文叙事性文本的前置作业效果的课题研究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纵观目前小学语文的作业,不外乎“抄抄写写”,“读读记记”,“做做练练”,学生一做语文作业感觉没兴趣,有甚者还存在厌烦情绪。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做我们的语文作业如此“无奈”?笔者对这个问题作了调查研究,简要分析后,发现我们的目前语文作业存在以下一些明显特征:
小学生语文作业在质的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调查情况看,小学生语文作业在形式方面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机械、应试色彩浓,具体表现为:
1. 语文作业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
2. 语文作业知识巩固多,实践应用少;
3. 语文作业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
4. 语文作业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
其次,学生反应的语文作业负担过重,这些负担过重的作业都有一些共性:问题提出的单向性;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完成的封闭性;作业评价的片面性戚搜陪;更有甚者是成套的试卷。
还有就是书本上要求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大一部分老师只是走过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对综合实践认识不深,甚至还不明白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长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高就认为孩子学得好,兴趣浓淡不重视,能力强弱不好评价也就不做关注,认为成绩能说明一切。
确实,目前我们的语文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兴趣不浓,而且漏孝机械重复者多,忽视了语文作业的情感性,这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自主安排的课外时间太少,童年的快乐缺失,特别是大量的书面与纸面作业对孩子的综合素养培养与实践动手能力交流能力等是很不利的,也严重违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理念,基于上述客观存在的作业负担现象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渗入,本人于2010年就在教学实践中改革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并且结合年龄心理特点从高段开始尝试,设计了许多综合实践活动式作业,侧重于对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的训练与鼓励,倾向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强化作业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多样性、趣味性、体验性、感悟性、合作性、交流性等特点,既减少了学生机械性作业的量,也提高了综合培养学生的素养与能力的感悟性作业的质,在作业改革层面实现了“轻负高质”的科学尝试与高效实践。本课题将对小学语文高段综合实践活动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深入研究,并整理成研究论文或者研究报告。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综合实践活动式作业:综合实践活动式作业是指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与感悟为主要内容,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为目标的作业。是对最常见的如抄抄写写,做做练练等书面作业的一项改革,改变以往的作业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这是本课题最为核心的高蠢研究内容,也是作业改革尝试的主要切入点,本课题研究中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式作业都必须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感悟性、综合性、实践性等要求,大量减少纯粹的纸面桌面和室内作业,设计室外性、活动性、合作性等作业。
㈦ 语文课前作业应该怎么做
课前作业辅导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每堂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因此它备受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可是这一环节的操作又往往被许多语文老师随意带过,处理都不够慎重,因而效果也不够明显。本文将针对课前作业的处理谈谈以下四点:
一、课前作业的设置
要有针对性,即针对课文重点、难点;要有目的性,即为课文教学服务,为学生理解课文服务;还要适度,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为限,每课作业一般不超过15分钟;作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口头作业,书面作业、讨论;填空、选择、问答、分析等。如《〈还乡梦〉自序》一文的课前作业,可以这样设置:
1、朗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注音、释义)
驰骋 苦涩 风雨如晦 泱泱大国 乌烟瘴气 人何以堪 焚书坑儒 狐死首丘 庶 乘桴浮于海 彷徨 朝晖夕阴 哀郢
(此题为课文教学扫清文字障碍)
2、通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此题能使学生抓住课文要旨)
3、细读全文,理清作者思路,并用箭头符号标着作者的思路图。(此题可以使学生弄清课文脉络)
4、细读课文第三、五、六自然段,说说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此题可以为分析写作特点作铺垫)
课前作业的布置可以放在上一课结束的前几分钟,作业要求要具体,要落到实处;可以是家庭作业,也可以是课堂作业。作业要便于学生做,也要便于教师检查。
二 、课前作业
课前作业主要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但教师也应做必要辅导。方法要灵活,自由,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能给学生现成答案。如:单独辅导,集体辅导;组织学生讨论,小组互助
1、单独辅导:这种方法只针对那些学习差,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辅导时要尽量启发他们思考,让他们自己说出答案,实在不行的也不要告诉答案给他们,让他们把问题留在脑袋里,注意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解决问题。
2、集体辅导:可以利用早自习或午自习的时间,对作业中具有普遍性的疑难作简单提示,也不能告诉答案给学生。如果通过提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就留在课堂上,通过听课解决。
3、 组织学生讨论:这一过程可以安排在新课前几分钟,主要讨论有歧义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意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最好不肯定或否定,有争议的问题留待新课中解决。
4、小组互助 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互助协作,既能提高作业效率,又能共同提高。
5、小组达标 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修改、订正;并在组内交换,作出诊断性评估,给出分数等级。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所学课文写出自学提纲,提出迁移性的问题二至三个。
三、作业检查
有作业布置,就必须检查;否则作业将成为空头支票,学生不给你兑现,久而久之课前作业就会成为教师的一句空话,你说你的,学生就是不做。检查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1、课前几分中集体检查,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查书面作业,如给字词注音、解释、填空等;这种方法的操作又有多种形式。学生将作业放在课桌上,教师走马观花;学生同座交换检查;小组交换检查等等。
2、课前提问,适用于检查思考、讨论题。提问面要广,尽量涉及不同层次的学生。
3、听写默写、注音解释、朗读背诵。这种方法十分简单,许多教师也经常应用,这里不在赘述。
四、师生共同探讨 教师归纳讲解,强调双基
对课文生字生词、文学知识、文章的思想内容作重点强调。对文章的思路、写法、关键语句作简单提示,为进行新课作必要铺垫。
课前作业处理恰当,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学生通过课前作业、课堂探讨、课堂听课三步,能够不断的修正、掌握知识;并能够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㈧ 语文预学方法步骤
语文预习步骤:
一、以读为主,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读破句子,并能简单概括课 文的主要内容。
孔圣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但能收获知识,还能 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发现问题,还能淘冶自己的情操,并把这些东西带进课堂,与同学分 享,与老师交流,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着巨大的作用。
二、作好摘录式的读书笔记。 课前预习课文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符号标出自己喜欢的词、成语或句子,把好词美 句摘录在笔记本中,用不同的方式标出不理解的词句,课堂上先与同学交流看法,然后在请 教老师,做到弄懂为止。
长期如此,不但能积累大量的优美词汇,丰富语文知识,表达能力 也会有大幅提高,以至达到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查阅和收集资料。 在预习时,学生对于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字、词的 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现在,电 脑已进入大多数家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阅资料,收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
在课堂上给学 生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 有个别学生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预习,学习懒散。
有的学生不会提 问题,针对这种心态,要给学生讲清道理,使他们懂得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 要,然后教给他们提问题的方法,可以从文章的课题提问题,可以根据课后题提问题,可以 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问题等。
然后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记在前置性作业单上,看谁提的问题 最多。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 容的,也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的和时代背景的。
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 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 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小学语文课文预习方法:
一、默看。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 读了解的方法。
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
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 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或很理解的语句。
二、查问。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 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三、朗读。就是朗读课文。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 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
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 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 结构,写作方法。
四、摘抄。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 词句摘录下来。
五、思考。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
㈨ 语文要素如何在教学中落实
首先要准确把握其在三维目标体系中的地位,把握其与知识目标、过程目标、方法目标、态度目标等的关系或联系。
其次,语文教学的所有目标都是以“知识目标州拍银”为基础或依托的。也就是说,三维目标中的其他目标都必须以“知识目标”为根基,都是建立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之上。三维目标贺隐中的其他目标,如果离开了“知识目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病之吟。
丰富情感的培养也都离不开具体的语文知识内容,都必须在具体的语文知识,即“语言文字”的环境中,在与“语言文字”对话中感受作者的丰富情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诱导和激发下,在模仿和学习生成情感和抒发、表达情感中才能得到实现。
然后,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明确每个教学内容中的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三维目标紧密地统一地整合在一起,各种目标都隐藏其中,要把它们分离开来并不容易。但如果教师不能把各种目标清晰地分离开来,就不可能针对目标来设计教学,部分教学目标就会被忽视或遗漏,教学的有效性就无法得到保证。
最后,要注意及时获得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达标程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及时实施补偿。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的同时,还要特别留意学生的情绪、态度、熟练程度、答案正确率等,从中及时获得情感目标册宴和能力目标达标程度的反馈信息。
㈩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抓落实
一、课堂落实要从课前预习开始
对于新授课,课前铺垫很关键。小学语文课中的前后两节之间往往都有联系,复习好上一节的学习内容往往有助于下一节的学习,这就是“温故知新”。在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本节课的内容,而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当然,教师也可以提问上一节的内容。但是,对上一节内容的提问不能仅仅是上一节知识的回顾,而应该多一些深化和应用,让学生感到有梯度、有挑战。提问不是落实的唯一方式,教师也可以用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回答题等代替提问,甚至可以用等级来评价学生的答题情况。
二、课堂新授如何抓好落实
课堂新授落实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新授课中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加强落实。
(一)落实方法提前准备
落实方法不是教师在课堂上临时起意,而是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深入思考,并形成方案。落实方法无须花样繁多,但也不能单调乏味。我常采用的方法有提问落实、巡视落实、小检测落实、同学之间互相落实。这些方法我提前就会准备好,授课时只需按照顺序来操作。当然,有时候我也会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每一种落实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所以落实方法要有多样性。例如,提问落实面向的是点,而小检测落实面向的是面。当教师想要对某个学生进行落实时,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如果想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落实,则可以用小检测落实。
(二)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落实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对几十个学生,教师若对学生逐一落实,可能会在时间和精力上捉襟见肘。但是,让学生之间相互落实,效果就大不相同。学生们会在相互落实中体验到快乐,极大提升课堂效率。同学之间互相提问,相对教师提问而言,可以减少提问本身带来的压力。因为教师提问时,学生如果回答不好,则会担心受到教师的批评。而同学之间相互提问,学生之间形成的压力小得多,学生回答更容易发挥出真实水平。当然,同学之间互相提问时,教师要进行监督。
(三)课堂落实要借助多媒体的力量
多媒体中的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既形象又直观,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把多媒体当作落实的载体,无疑是事半功倍的。现在的多媒体功能日渐强大,对课堂情况的反馈高效、精确。例如,学生可以使用平板电脑来答题,教师可以用软件来批阅和统计。当然,使用多媒体也有一些困难,但是使用多媒体是一种趋势,当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教师不应该抵触多媒体,而是应该多接触、多使用,久而久之就会熟能生巧。
(四)知识和能力的落实同等重要
知识的落实容易量化和评价,而能力的落实则不同。所以,不少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落实,而忽视对能力的落实。对于学生而言,能力的提升更为重要,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落实应更多关注。我在授课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和思考,回答问题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对于那些内向的学生,我会进行激励,让他们活跃起来。时间一久,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做好课堂落实的反思
无论教师事先做的准备多么充分,课堂落实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遗憾。这些遗憾其实也是教师的宝贵财富。教师应该在课后记录、分析、反思这些遗憾,并做好在下一轮授课中不再重复相同遗憾的准备。
课堂落实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课堂落实尤为重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只有教师主导得好,才能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所有这一切的基础,都有待于课堂落实。落实是根基,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