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修辞手法“顶针”是什么意思
顶针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例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自《木兰辞》。)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这种方法,也用到影视剧及动漫的蒙太奇中,称为顶针蒙太奇。
(1)语文中的顶针是什么扩展阅读
其他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例如:这块石头长得好像月亮啊。
2、排比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从而达到加强语势的效果。
例如:没有理想,人生就如同荒漠,没有生气;没有理想,人生就如同黑夜,没有光明;没有理想,人生就如同迷宫,没有方向。
3、反问
反问就是用疑问的语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一般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
例如:你难道不觉得你做错了吗?
B. 什么叫顶针修辞手法
上一分句句尾的词语和下一分句句首的词语是相同的,这种修辞手法的名称是顶针。
顶针又称为顶真,也称为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稿胡薯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个句子的修辞方法。例如:李白送刘十六归山的《白云歌》:“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其中一、键者二句之间的“白云”,二、三句之间的“长随君”,三、四句做颤之间的“君”,五、六句之间的“湘水”,都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
使用这个修辞手法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相等或平仄相对,但上下句的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例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辞》)“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白居易《长恨歌》)“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列子 愚公移山》)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用于议事说理,则准确、谨严、周密;用于抒情写意,则格调清新;用于状物叙事,则条理清晰。
C. 语文,有种表现手法叫顶针,请问这种表现手法具体指什么
在语文中,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重复同样词性的词或短语、句子、头尾蝉联的修辞技巧,称为“顶针”又叫“顶真”。
顶针”原为刺绣或缝衣时中指所戴之金属指环,环上满是小凹点,以便推针穿布。在修辞学上,意指后句首字用前句末字,如“顶针”之顶“针”然。早期修辞学书,字多做“顶真”,盖假借“真”字为“针”字。
就好像我们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成语接龙“一样,下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是第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上面两句诗就是用对偶手法
"打平杯,平杯打不准,蒲岐买冬笋。冬笋冬笋壳,,买萝卜。萝卜萝卜蒂,蒲岐买糖蔗。糖蔗糖蔗渣”
顶针的修辞手法
D. 顶针是什么东西
可能有的小伙伴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顶针这个词,但是可能很多小伙伴对于顶针是什么东西并不是太清楚,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顶针的其他含义
除此之外,顶针在语文中还有一个意思,是指一种修辞手法。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并且顶针在左修辞手法的时候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顶针格式,叫做连环格,也就是全联相邻的分句全都顶针,且联首与联脚也顶针。
E. 什么是顶针
顶针,是做针线活时用来顶针用的。一般情况下,被刺穿的物体如果比较厚或比较硬(如鞋子、棉被等),针不容易扎透时,就会用到它了。它的坦铅祥材质一般以铁的居多,形状像一枚戒指,宽度约15mm,直径和戒指差不多,(且一般的顶针直激袜径大小可以调整),表面有密密麻麻的小窝点(防滑,以免手被针让搏扎伤),一般情况下戴在中指上。
F. 顶针是什么
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如: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木兰诗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例句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
连环格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也不太常见的顶针格式,叫连环格(全联相邻的分句全都顶针,且联首与联脚也顶针)。如:
1善可亲近,近可闻,闻思修习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来再受生
2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G. 语文修辞手法---顶针是什么
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蝉联而下,促使语气衔接。又称联珠、蝉联、连环。 例如:
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槟榔香,买子姜;子姜辣……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我出了村就过了河,过了河就进了城。
顶真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例如:
①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白云歌》)
②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祝福》)
H. 顶针是什么修辞手法
顶针又称顶真,是指上句的结尾和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个句子声韵的方法。
总的来说,运用顶针的方法,可以使内容环环紧帆磨历扣,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用以议事说理,则准确、严谨、周密;用以抒情写意,则格调清新;用以状物叙事,则条理清晰。
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有非常多运用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
1.归来见态搜天子,天子坐明堂。(出自《木兰诗》)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出自《木兰诗》)
3.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游李间。(出自《长恨歌》)
顶针的释义
I. 顶针的定义是什么
顶针是一种语言的修辞方法,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英文 anadiplosis),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顶针是顶真续麻的省称。修辞方式,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起头,顺序而下,一般由三项或更多项组成。如“门外有条街,街内有个巷,巷内有个庙”。也作顶真
J. 什么是“顶针”
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顶针是一种文学写作手法,但具体是什么呢?
解析:
顶真,又叫顶针、联珠、链式结构等。顶真法是将前一句或前一节奏的尾字,作为后一句或后一节奏的首字,使两个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的一种制联方法。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要做到语句递接紧凑、生动明快方为佳联。顶真与叠字形式相仿但本质却不同,顶真可以是一个单字,也可以是一个复词或词组,既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重复使用。请看下联:
寿禄比南山,山不老,老福人,人杰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有稀客,客多是理,理正言顺也;
晦气如东海,海真大,大贪鬼,鬼面兽心,心术不端,端是财痞杂种,终必一死,死无下葬墓地,地伏饿狼,狼撕其身,身败名裂哉!
相传这副楹联的上联是个好吹牛拍马的富家子弟给一个大富翁送的寿联。做寿之日无人能对下联,喜得富翁眉开眼笑。一个穷秀才见了上联,即对出下联,叫一小孩送上,气得富翁七窍生烟,寿席不欢而散。这副楹联的上下联都是采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象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上联把富翁捧上了天,下联却把富翁骂得狗血喷头,死有余辜,令人拍手称快。
顶真对联,根据用字的位置和频率,可以分为句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
句中顶真,即在句中结奏点(断读处)传递文字,古人称之为联绵(连绵)。如长沙白沙井联: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按七言联“二二三”节奏式,可读为“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镇轮升沙水-水无沙”。德、山、沙、水均为句内顶真。
句间顶真,即在各断句间传递文字。如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八个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句句顶真,即无论断句多少,联珠到最后一句,可称之“连环”。根据其断句多少,可分为大小两种。
小连环一般是三个断句,两处顶真。如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连环是三次以上的顶真。如前面所举的“寿禄比南山”联,多达十次顶真。此联还有另一面目:
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
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杂种,终久必死,死无葬身之地,地穴未打未来,来之后悔,悔之晚矣!
这副大连环联,在平仄、对仗、重桐蔽复等方面,明显带有民间传说的原始性,所以传说中下联乃一老农所对。
不同的顶真方法,有时候还可以综合运用。请看一副风景联:
听雨雨住,住听御老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这副顶真对,既有句内顶真,又有分句之间的顶真。上联妙用一字两义,“住”一作“停止”,一作“住宿”,把听雨观潮之妙趣随着语意的跳跃尽纳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