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初中语文课应该怎么讲

初中语文课应该怎么讲

发布时间:2023-03-29 12:50:36

A. 如何讲好初中语文优质课课

怎样上好一节语文优质课

首先,什么样的课算是一节比较成功的优质课?我认为应该是扎实、高效的课。“扎实”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教学语言简练生动、幽默风趣、富有文采,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精巧,能高屋建瓴驾驭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效果高效;二是说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扎实。真正的优质语文课应上得精实、让学生学得扎实,上出极浓的语文味。
同时,还要明确两点。语文的优质课不是“做课”、不是“作秀”,不能一味的喜欢搞“花架子”让课堂华而不实,也不能一味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很活、很热闹,但上的虚无缥缈,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甚少。同时,语文的优质课也不等同于常态课,作者常识、字词、文章内容的理解、人物的分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选取一个点,实现师生思维碰撞,展示学生最精华的学习成果,让课堂有亮点。
要上好一节语文优质课,老师可以从这几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师必备的素质(包括教学机智、教学语言等)。下面我结合这几天的听课和我上课的感受具体来说说。
一、 文本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解读、有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当然教学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很多老师仅靠一本教参书来解读文本,离开了教参书便无从入手,这样的课堂导致的必然结果是教师问题一出,学生对答如流,因为学生也有与老师一样的参考资料,课堂便在毫无波澜中推进,更谈不上新的生成,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训练提升。
教师有效地文本解读,决定着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也制约着教师课堂上的有效作为。当老师有了自己独到的解读时,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的对学生进行 引导,例如在郑丽丽老师、郭芹老师的课上,她们执教的是同一篇课文《石壕吏》,都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尤其是引导学生品读老妇人的内心的“悲苦“时,抓住了这几个词:“新战死”的“新”,最近之意,失子之痛乃人生三大悲痛之一,又是同时失掉两个儿子,老妇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存者且偷生”的“且”,暂且、苟且,就剩这么一个儿子,还能活多久呢?“死者长已矣”的“已矣”老妇人那绝望的神态;借助于品读、赏析,就把学生带入了一种悲痛的情境中,带着悲痛再读课文,就是不一样的味道了。还有“如闻泣幽咽”为什么不是“但闻泣幽咽”?“如”的妙处是:好像,隐隐约约,是一人在哭?是谁在哭?老翁、儿媳、孙子、杜甫、还是所有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民?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同样的在市优质课评选时小段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就以深入丰富的文本解读和对苏轼独到的赏析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段老师重点抓住了“乐”和“闲”来解读文本,细读文章学生不难发现有月色优美的快乐,有“怀民亦未寝”这样心有灵犀的知己一同赏月的知己之乐,通过有关张怀民的资料助读,更能发现苏轼与张怀民不但是“审美的知己”还是“人生的知己”;“相与步于中庭”,一个“步”字,慢慢地走,不用交谈,只是会心一笑就胜作千言万语,多么悠闲的赏月之乐啊;还有“盖”竹柏影也的那份发现的快乐。尤其是在赏析发现的快乐时,老师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了如下的改动:“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竹柏影也”一个追问:补出了“月色”却失去了什么?学生通过读发现,补出了月色、把“盖”换做“是”却失去了一种恍然大悟的发现的欣喜。
还有小段老师对“闲游”、“朵”的解读都能把学生带进文本,带入情境之中;小乍《皇帝的新装》中对“一个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为什么不是“说”出来,而是“叫”出来,孩子为什么敢这样大声“叫”出来?引导学生对孩子进行分析,有独到的理解。当一个老师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
以《木兰诗》为例,这是08年参加山东省优质课评选时抽到的一个课题,《木兰诗》往往被视为英雄的赞歌。在所有的教学用书和相关资料中,对于木兰形象的解读,都是“一个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 “英雄”是什么呢?英雄就是保家卫国的人,会打仗,很勇敢。可是关于“打仗”就写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作者却浓墨重彩的描写了木兰为父亲担心、决心出征、凯旋归来及家人团聚的欢乐。因此本文立意的重点不是花木兰参加了战争和她战斗的英勇,而在于她是一个“女英雄”。战争的责任本来并不在她,她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作为一个女子,她承担起了“阿爷”和“长兄”也就是男性的职责。这个职责不单是家庭的,也是国家的。她主动参战,为国而战,立了战功却辞官还乡,享受父母、家庭的欢乐。这个英雄的内涵,从承担“家”的重担开始,到为国立功,最后又回到家庭,享受亲情的欢乐,文本突出的恰恰是一种非英雄的姿态,木兰还尤其为自己成功的掩盖了女性的身份感到自豪!所以,我便抓住“木兰是一个女英雄”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设计了“从 句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木兰,因为 ”的主问题,引导学生读诗歌、品句子、感形象,解读她“英雄也妩媚、女子亦刚强”的个性特征。这样的解读是学生所不曾想到的,也是很多老师所不曾深入解读到的,这样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必然会引起学生、老师的认同、关注。凭借独特的解读也必然给听课的老师、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我们还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谁解读哈姆雷特依然是哈姆雷特,他不会成为别人。也就是说,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一定是要准确的。而在《皇帝的新装》这节课上,有一位老师竟然引导学生“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皇帝的形象”,赏析出了一个谨慎的、聪明的皇帝,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老师对文本就存在错误的解读。
二、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只是教学内容的外在的显现形式,它还是由教师为文本的解读所决定的。很多老师不是把精力放在教材文本的解读上,而是花大功夫、细功夫精心雕琢教学环节。这样课堂上,教师就会被教学环节困扰、束缚。具体表现在:
1、环节太多
短短40分钟的时间,有些老师就设计了6、7个环节,这样课堂上就是就只能为赶环节而匆匆忙碌,每一个环节都是刚刚开始就立马结束,还没等学生进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有位老师在执教《皇帝的新装》引导学生赏析“这是一位怎样的皇帝”时,刚有两名学生发言,只解读出一位酷爱新装成癖的皇帝,就打住了,进行下一个环节。每一个都不够深入,下课铃都响了,老师还在为没赶完的环节着急,拖堂5分钟,总认为我得按我的设计完成才行,课堂太满,学生太累。在2010年省优质课评选张伟忠老师评课时,就说到课堂设计上暴露的“吃鱼”现象,一堂课老师端上一盘鱼,并不让学生吃,而是看佐料、看酱油、看味精。一节课下来,鱼已经凉了,学生还没吃几口,老师又把鱼端走了。这样鱼非但没有化成学生口中的美味,长期下去,学生反而容易坏了胃口或者营养不良。
老师完全不用这样,一节课就只有40分钟,要选取最能展示这节课精华的东西设计2-3个环节,围绕一个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探究就行了。像安徒生童话、字词常识这些孩子们可能已经知道的、或在预习中就能解决的,课堂上可以大胆舍去,不用设计,省出时间深入对文本的学习,当然如果学习的是文言文,做好“言”的落实是学习的基础。同样的,如果下课时间到了,就要对后面没完成的拓展环节也要大胆取舍,优质课最忌讳拖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本来很精彩的过程,拖上累赘的尾巴,就很遗憾了。
2、入课的设计
课堂上当真正找到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时候,课堂上才会有新的生成,学生在探究思辨中才会有自己的收获,因此入课非常关键。
入课要快。一位老师在课堂进行了20分钟后,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读读课文;在读了6、7遍《天上的街市》后,还是没有引导学生品品其中的词语。师生一直是浮在文字的表面,沉不进来。在2010年省优质课评选张伟忠老师评课时,还说到“吃包子”现象,“皮太厚,上课十分钟了学生还没有吃到‘馅子’,待到吃‘馅子’时,已是下课时。”老师要深思。尽快入课,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品读、赏析、碰撞、生成。
巧妙选取入课的点。老师们来看同样是《石壕吏》的两个设计:
示例一、走进诗歌、读懂内容。站在杜甫的角度,说说“暮投石壕村”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二:这是一首叙事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写了一件什么事?由这个故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同样是要引导学生深入对故事的学习,两种设计却有不同的效果。第一种设计,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我看到了家家户户的悲惨、我听到了老妇人啼哭的声音、我看到了战争夺去了很多人的性命、我看到了老妇人眼泪止不住的流……再结合课文中“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解读,学生对老妇人那种痛失孩子的悲苦心情就理解的非常到位了,有老妇人进而想到了无数个这样类似的家庭,对战争带来的灾难也就理解了。第二种设计,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我看到了一个黑暗的、无情的社会。回答是空的,标签式的,脱离了文本的。因此说,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很重要,课堂上当真正找到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时候,课堂上才会有新的生成,学生在探究思辨中才会有自己的收获。
当然有些设计是老师预设好了的,有些却是课堂是学生生成的,如果能把握住,将会是别样的精彩。例如在小乍老师的《皇帝的新装》一课上,整体感知课文后,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再用一个字概括呢?
学生:骗
师:文中有几个骗子?
有学生回答两个,有的说四个,有的说无数个,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除了那个小孩子,其他人都是骗子,因为他们都说了慌。
多么精彩的回答,老师就从这里开始切入对人物的分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水到渠成,多么巧妙啊!
3、无效的设计
一位老师在上《石壕吏》时有这样的设计:老妇人的致词是由吏给“审问”出来的,那同学们想想吏是怎么审问的,用文言的语言表述出来。于是就有了“汝家有男丁否”、“尚有他人否”、“汝媳可充军”这样的答案。老师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复练习还原吏与老妇人的对话,还一组一组的展示。作者为什么要“藏问与答”,其实之所以省略了官吏的审问,更强调的是老妇人的“啼”和“苦”,也使老妇人的“致词”更具冲击力。而课堂上反复纠缠于官吏的审问,是否就跑偏了,做了一些无效的劳动呢?
朗读指导的有效设计。这一次有两个课题都涉及到了朗读的指导,《天上的街市》、《石壕吏》。课堂上,上课的老师都关注到了这一点,反复的读、配乐读、范读、小组读、分角色等多种形式的读,课堂上读了很多遍,但朗读的效果却很不一样。
老师对朗读的把握要准,一味的强调重音、节奏、停顿这些技巧的指导,而忽视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生朗读的效果还是不好。就如《天上的街市》,它的语调应该是轻巧的、舒缓的、不忍打破夜的静谧的,(我想……不信)这些又好像是郭沫若再和我们轻轻地、亲切的交流一样的。可是如果一直用读的整齐、读的响亮来评价,让学生放开嗓子来读,那是无论如何读读不出效果的。有两位老师的设计印象比较深刻:小段老师和许翠娟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诗句、展开想象,如“飘渺的空中”读出一种朦胧的美,就要轻轻地读;“我想”一个“想”字,意味深长;通过想象街市上的美丽读出一种向往、一种赞叹、一种想飞的感觉;通过想象牛郎织女天街闲游的场景,读的轻柔舒缓,仿佛是坐着小船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摇曳,有一种沉醉其中的感觉;通过比较辨析“不信”留着与去掉的区别,读出夜空下郭沫若静悄悄的与人交流的畅快感觉。因此说老师对朗读的指导要有针对性,要让朗读有明显的效果。
再举一个《咏雪》的例子:
设计一:学习文言文贵在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文意,在朗读中感知人物形象。下面我们举办《咏雪》朗诵会,用声音和情感来表达我们对课文的理解。我想请三位同学和老师共同来读。同时全体同学都要认真听,还要对朗读的同学进行评价,并选出我们班的小小朗诵家。评价有最基本的三个要求:读准字音、读的通顺、读出情感。
配乐:古筝《高山流水》
设计二:评价的标准:读得准确(读准字音)、读得好听(能把握停顿、读出节奏)、读得有味(读出感情)
一读:读得准确。随即点一名同学来读。(重点指导读准字音)
二读:读得好听。读得好听的标志就是能把握停顿,读出节奏美。停顿可以根据意义、顺应语法、清晰音节来确定。(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读:读得有味。文章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因此要想读得有味,就要结合当时的氛围揣摩好人物说话的心情。可以注意这几个句子:
“公欣然曰”、“公大笑乐”表现人物的神情。俄而雪骤,使得谢太傅诗兴大作,“白雪纷纷何所似”写出了“公”(谢安)特别高兴、激动地样子,创设了一种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因此要读出激动、兴奋地感觉。
“撒盐空中差可拟”胡儿随口而吟,抢先回答。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又觉得心中没底,有点不自信的样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比不上,显现出道韫略一沉吟之后的自信、自豪。要读出一份自信、豪气。
区别是:设计一指导不具针对性,泛泛的读,没有效果;设计二则分层指导,准确、好听、有味层层深入。效果明显好的多。
三、 教师的素质
一堂优质课也是教师教学素质的展示。教学素质包括多方面的:
1、教师的语言。语文优质课上老师的语言力求准确、简洁、流利、富有文采。课堂上老师却常常太随意、语言太琐碎。比如:口头语,好吧?是不是?谁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行。咱说过了,要评明星小组等等。这样的语言课堂上老师在反复的运用。像评星、激励措施上课前说过就是了,课堂上不要反复的再强调;至于读书的方法、批注的方法、合作的方法、展示的方法学生平时就会用的也不要再一遍一遍的强调,只是更浪费时间。优质课上的语言,一定是精心设计过的。这样课堂上才显得干净、利落,节省时间不至于课进行不完。过渡语、评价语彰显的是一个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文学底蕴。
2、教学机智
课堂要精心预设,但也要教师把握好课堂上精彩的生成。因为很多精彩的点都是在瞬间即逝的。比如前面所举的小乍老师课堂上学生所说的“除了那个孩子,其他人都是骗子”;老师要灵活机智的捕捉这些点。
还有课堂上当老师遇到学生不举手回答问题时时,我们该怎么办?是一再的启发,还是顺势点一名同学,或借机组织一次合作学习,都是要灵活处理的。若只单纯的问还有没有、还有谁要展示、还有谁要说这样弄得学生紧张,显得老师更束手无策。
当课堂上时间不足,环节处理不完时,则更要大胆的取舍,留着最精华的东西展示出来就行了。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还有几个没完听课的老师同学是根本就不知道的,干净利落的结尾同样精彩。张伟忠老师还谈到“画蛇添足”现象:优质课比赛超时两分钟要扣分,有选手问:“一分钟扣不扣分?”答:“得看评委的心情爽不爽。”(众老师大笑)“画蛇添足”的课有好几节,“足”可不可以“砍掉”,下课了就不要再展示自己的作品了,如果把这个时间用在挖掘文本上或者学生谈收获上还好些。
3、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一堂优质课也是教师教学素质的展示。在诗词的朗诵上,就体现的特别明显。如小段老师、郑丽丽老师、马宁宁老师、小乍老师,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范读即刻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还有板书,一定要有,而且一定是工工整整的,整齐、美观的书写,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听课者看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上海的钱梦龙先生说过:“一节课没有板书,黑板上一个字没有是一堂好课,我不这样认为”。所以板书要认真设计,体现重要信息和纲要,不要认为课件可以替代板书。小段老师、郭芹老师、马宁宁老师、许贵伸老师优美的板书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老师的板书千万不要有错别字。一个老师板书的“皇帝”的“皇”就写错了,这是优质课的大忌。
我深受其害。08年优质课评选时,我就因读错了一个字音“出郭相扶将”“将”,读对了但板书错了一个音“裳”,而与一等奖失之交臂。我是二等奖的第二名,当时上完课后反响很好,结果成绩不理想,郭老师特地让崔老师问省教研员,张老师一句话“读错音”是优质课的硬伤。
上好一节优质课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难得事情。它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很多,我想到的理解的可能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还希望老师们能批评指正。

B.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欢迎阅览。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篇1

新课程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且最具震撼力的口号:“教育理念的更新”。这个响亮的口号尤其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学科,搭建了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的教学平台,为语文教学行为提供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大舞台。笔者现结合新课程中的新理念,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普遍行为进行反思,以便对新课程新理念认识得更为深刻。

一、德育渗透力度不够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但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修辞方式的运用等等,而忽视了语文的教育功能;文章所传达的思想,精神、人生观、心理状态等,以及对于学生应该从中借鉴什么,学习什么、批判什么……新课程则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更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成长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二、作文教学流于形式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经常倡导创新作文,也强调作文在教学中的份量,但在实际行为中, 我们很多教师只在作文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学,造成了学生为学作而写作,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日常化系统化教学,使大部分同学的作文空洞而缺少感动,有的只是优美词语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叙事。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我们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随时写,及时写,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发自内心的、主动而积极地渴望去抒写。日积月累的写作,何愁作文课写不出好作文?

三、评价方式过于简单

教学中,我们往往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忽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情商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例如某个勤奋的学生经过努力语文考了95分,没有上优秀,我们则不会称他为好学生,也许会说他脑子慢再学也不行。这样做的结果会让他自卑而沮丧。新课程提倡尊重和赞赏学生,让学生的闪光点在我们正确的评价中熠熠生辉。诚然,教学行为因师而异,因人而变,但无论怎样的不同,只要遵循新课程中的新理念,语文课堂就会在我们教师的科学耕耘下,成为学生成才的良田活土。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篇2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在一个大的班集体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存在好坏之分。作为教师,不能歧视成绩差的学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帮助,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学习的自信,与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时刻把“爱”字摆在首位,只有把自己真实的感情传递给学生,学生才能感受爱的温度,从而愿意去接近教师,愿意和教师吐露自己的心声,这样彼此之间才能建立起稳固的友谊桥梁。如果说师生间在情感上有矛盾,教师对学生毫无热情,学生见到教师也只有讨厌的感觉,甚至是害怕教师,那么在思想上双方就会有负担,甚至有些学生会因为讨厌这个老师而不认真的听课。

二、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同,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很多智力、能力上的差异,这就导致了班级里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同时,我们国家各方面的水平正在趋向国际化,新兴的电子产品让更多的孩子知识面变得宽广。所以说,教师一定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对所讲的课程进行系统的分析,把握好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准确掌握本课的重难点,并且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本科之前在生活中接触过的与本课相关的知识。比如说在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诗的时候,有很多学生在上中学之前就会背诵,这时候老师应该鼓励会背诵的同学站起来为全班同学表演诗朗诵,并且给予夸奖、称赞。

第二,由于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不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不同。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方式属于宽松模式的,由着孩子的兴趣爱好去发展。而有些家长很严格,从小就注重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很多便利条件。比如说好记星学习机、平板电脑等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对学习起点较高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活跃课堂气氛

死板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的任课积极性。平时多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也都具有一些相同的爱好,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集体或单一的特性,并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当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讲述自己的童年乐趣,或者讲述大家都感兴趣的童年往事,调动起学生积极性,并用言语对其进行引导,在闲谈中给予鼓励,谈论他们所喜欢的,结合到提问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即使会出现学生不会回答的情况,也能让学生有兴趣去思考问题。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一个快乐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

1、运用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中选出一名小组长。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小组之间的成员进行组内讨论,然后确定自己的观点,由小组长陈述。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认真地倾听每一组的观点,进行指导的同时给予鼓励,对说得精彩的地方做出及时的肯定,不足的地方进行及时的补充。

2、运用谈话法。所谓的谈话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一对多形式的口头问答,从每个学生的回答中找到突破口,准确掌握学生的大致思维方式。比如说,在讲到《背影》这一课的时候,设计问题如:“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有没有让你至今难忘的背影?”相信同学一定会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挖掘出自己脑海中印象深刻的记忆。这样教师就能在学生的回答当中,准确地抓住课堂的切入点。

3、因材施教法。在一个大的班集体中,相信有优差生之分。教师要想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就要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层次,难易程度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相对简单明了的问题针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提问,较难的问题则有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回答。这样,整个课堂就会“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保证了课堂的质量。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人师者,必须要有耐心、有信心、有爱心、有恒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喜欢学习,更热爱学习。教师要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当中,多多地积累经验,切实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真正地提高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篇3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现代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应当并重,方能赢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随着教学目标要求的提高、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普及,教学方法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它是一种复杂的教育现象,包括教法和学法。教法是教学过程中控制学生学习的方法,要通过学生的认识活动来完成,所以教法要体现学法,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智力活动,学法反映了教法。教学永远是双边活动,要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实现教法与学法的完美结合。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的分类便于教师认识各种教法的原理,从而根据个人具体实际优选不同的教学方法。

从教师的哲学观上分,有启发式和注入式两类。前者确认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变化的学习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把学生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静止的“瓶子”,强行灌装死知识的教学方法。

从师生双方活动分,有讲授法和发现法两类。讲授法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它以教师为核心,能在较短时间内传授较多的系统的语文知识,仍不是为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教法。它要求注意讲授的启发性,克服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发现法的特质在于学生参与求知的过程,领悟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主动获取知识,如运用发现法进行单元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一类课文共同的特点和规律。

从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分,有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等。语言法是通过语言载体学习知识的方法。如讲述法、讨论法、朗读法、默读法,还包括广播、录音、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直观法是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学习知识的方法。如用图片、影视、实地参观等方法进行教学。练习法是通过实践活动增长知识、训练能力的方法。口头和书面的练习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教学方法在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巴班斯基的三分法比较科学:第一类从认识论原理,提出组织认识活动的方法;第二类从辩证法原理,提出刺激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第三类从控制论原理,提出检查学习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语文教学方法理应受到教学论教学方法共性的制约,这些教学方法的分类,对研究和建立语文教学方法的科学体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审美教育的感性等,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艺术性的基本要求。夸美纽斯指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改的新形势要求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方法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程度。

教学方法的艺术性,要求熟练的掌握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充分发挥教育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达到教学的科学性与创造性的统一。“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这是教学成功的根本因素。

四、初中语文教学的常用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很多,普遍使用的有以下几种:

1、阅读法。

阅读法是以默读和朗读等形式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按有无声分,有朗读和默读;以速度分,有速读和慢读;以程度分,有精读和略读。

2、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以口述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它是传统教学方法,至今仍被广泛采用。它最大的价值在于传授知识的系统性、高效性、示范性等方面。但是,他的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已有改变,主要是因为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容易处于被动状态,得不到说合练的训练,难以开展异步教学,学生个性发展受到影响,讲授要得法,富有启发性,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尽可能的与其它方法组合使用,满堂灌的讲授是不可取的。

3、讨论法。

讲述法是单向传递信息,讨论法是师生、学生之间进行多向交流信息的教学方法。讨论法制在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把问题引向深入。学生在答辩中有利于发展智能训练表达能力。讨论法是普遍受到重视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但使用时要防止论题以偏概全,讨论放任自流。对于学生不掌握的基本知识,不宜滥用讨论法。

4、练习法。

练习法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语文学习需要反复练习,才能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练习能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独立钻研的学习态度,全面训练听说读写能力。但是练习法不宜滥用,过多的机械训练,必将影响智力发展。

五、近几年出现的几种新的教学方法。

随着教研教改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近几年,陆续出现了多种新的语文教学法,分别有:语文导读法、整体回环阅读法、语文课四步教学法、文言文五步教学法、语文目标教学法、长文短教法、作文四步教学法、读写结合法等。

以下主要介绍一下语文目标教学法。

语文目标教学法,即按照拟定的目标进行教学,以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定目标。

即根据语文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整个学期及该学期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依次是:每课时细化目标、每单元小目标、其中中目标和期末总目标。细化目标是根据每一篇课文的基本要求确定的,小目标和中目标是综合每一单元的单元要求确定的,总目标是较高的教学目标,它依据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的总体要求而确定。

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目标的三性:及可能性、可行性和激励性。

第二阶段:明目标。

就是教师将指定的小目标、中目标、总目标告知学生,使他们对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胸中有数,以便自觉的安排自己的学习目标。

第三阶段:查反馈。

即教师检查学生准备实施语文教学目标的情况。学生了解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一般会自觉的为完成教学目标做准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出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学应把握这些情况,及时检查并予以指点,帮助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打好基础。

第四阶段:作辅导。

这是实施目标教学的关键,辅导可以在课内,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也可以在课外,主要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性语文活动,要引导学生自主创造条件完成学习目标,切实将教与学统一起来。

第五阶段:查效果。

即教师检查学生目标完成情况,看学生是否达到目标的要求,经过评核、总结、表扬成绩优秀的学生,辅导那些没有达到目标的学生,使其尽快赶上来。

语文目标教学作为改革语文教学的一种尝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它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为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是语文教学沿着科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了一步。

C. 如何上好初中语文课

要上好初中语文要从听说写三个方面来入手。
1、听:进入初中课时减少,在课堂上一定要学会听老师讲课,当老师拖长声音、加大重音或者用粉笔敲黑板时,就是老师在讲重点的知识。
2、说:要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畅所欲言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见。
3、写:就是写作,作文占50分,要写好作文,就要在多读的基础上多练笔、多写作、多积累、多背诵。

D. 初中语文怎么讲课

语文一篇课文一般分1—3节课来完成。
课前让学生提前预习。比如熟读课文,认识生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等,让学生根据课后问题,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上课流程一般为:老师可进行相关的导入,自然地引导学生到所学的文章上来,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齐读或分段朗读(适当的形式)让学生读课文。然后按内容分段,归纳总结。接着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局部字词或语句的分析、欣赏作者的文笔等等。最后让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共同解答。上完课后,也可以进行一些延伸活动。
如果不是首次上这篇课文,上课前一般先进行复习导入。

E. 如何教好初中语文

如何教好初中语文 摘要: 语文 是其他学科的语言基础,教好 语文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然而在实际初中 语文 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不佳的现象,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是 语文 教师值得思考的。作者一直从事 语文 教学工作,本文总结了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大力推广新课改的新经验、好做法,全面提高学生的 语文 素养,提高初中 语文 教学质量,浅析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建设初中 语文 有效课堂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 语文 教学基础发展提高
一、创新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强,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这时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描绘的情节、场景、画面,通过提问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写的意境中去,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1.把握课题,引入情境。初中 语文 教材中,其作品有较大的时空跨度,包含古今中外,许多课程内容并不是学生生活阅历中的。在新课教学中,怎样将学生引进 语文 教材特定的情境之中,缩减学生同教材的时空距离?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探究,把握文章的写作环境,体会文本的情境,找出文章的情感闪光点。对作品写作环境进行导读或简单介绍时,应将作者的人生体验或作品的感人情境予以生动描述,以便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如教学《水浒传》时,教师叫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点评朗读者,或让学生观看相关影片。这样,学生便能置身情境中,把握文章内容。
2.当我们在鉴赏 语文 作品时,必须发挥想象,通过文字体验作品的美感。因此,在 语文 学习中,教师应加强情感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发挥联想与想象,把握作者的心境,并与之相契合。如教学《风筝》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亲情的含义进行感悟,感受文中深深的手足之情,并学习鲁迅知错必改与严于自省的情操和美德。
3.绘声绘色,优化情境。在 语文 作品中蕴含着各式各样的情与意。而情境教学正是以情作为纽带,通过教师的“情”对学生心灵的“情”进行拨动。 语文 教材里的文章很多是为时而写,为事而着,不管是叙事写人还是抒情议论,均蕴涵着作者无限的情思。与影视文学相比, 语文 教材并没那么直观,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渲染氛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于知识海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想象的启发,同时应用讲述的方式,将教材语言转为自己的语言,将文章故事情节展开绘声绘色的表述,让学生在情感中感受到 语文 艺术的熏陶,从而开阔思维,提高文学修养。
二、初中 语文 教学中要加强交往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苏联学者列德涅夫在《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结构问题》一书中正面提出过这个问题。交往能力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交往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作为母语教育的 语文 课是“天生”的交往教育课程。人只能在交往中学交往,在运用语言工具的言语活动中学语言,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获得言语交往能力,有了言语能力才能获得人文、科学知识。因此,列德涅夫将 语文 课归位于交往教育的核心课程。而 语文 教育作为一种过程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的存在,需要在人们运用实践、理解欣赏、交流对话中不断发展完善。 语文 学科自身的特性便决定了进行合理的初中 语文 教学交往的'必要性。因此, 语文 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运用语言与外界交流的能力,“教给他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受、情绪等,借助于语言这个载体传达给对方”。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 语文 课程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为一体。其中,工具性即通过 语文 教学培养学生的 语文 应用与实践能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将 语文 知识的学习应用到其他学科中。这要求教师构建一个轻松、开放的课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从课内至课外、从学习至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提升他们的人文修养。
三、组织交流探讨,领悟 语文 知识魅力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的单一传授知识,更应是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使他们在探究与合作中动手动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应创造性地把握与运用教材,设计具有价值的问题,指导他们通过实践体验学习。设置的问题不但要紧扣课本、具有探究性,还应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感受到 语文 的魅力。而交流方式应多样化,如:师生间、生生间或分组合作或分组辩论等,同时教师应以鼓励、肯定的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进步与努力进行激励,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四、结论
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学实际与学生自身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总结,让学生纷纷参与 语文 学习,提高其 语文 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庆 在 语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之友(B版), 2007,(03)。
[2]黄桂华 中学 语文 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硅谷,2009,(16)。
[3]傅德珍 创新破题能力的培养——以化学教学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S1)。
[4]许美羡 加强课堂讨论,开展启发式教学[J].引进与咨询,2006,(03)。 ;

F. 初中语文老师如何教好语文课

积极情感的氛围的创造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应该在教学中设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内部动力,通过提供成就感,合理期望和激励评价等诱因使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之持久保持,从而取得语文学习的成功。语文老师必须具备与教学有关的文学修养和造诣。还应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品格能影响教的方法和教的效果,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人品质如民主、公正、谦虚、慷慨、幽默、耐心、宽容、尊敬他人和良好的与人合作精神等,都是教师一个具备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相识、熟悉、亲近,进而发展成为朋友、伙伴,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才会保证教学和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
学习的快乐主要来自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即当学生需要学习时,学习才是快乐的。也就是说,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而课堂学习只有在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求时,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甚至会使学生对学习达到乐此不疲、忘我和以苦为乐的境界。学生的成就动机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前提条件,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是培养良好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关键。
浓厚的兴趣是语文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会产生求知欲,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如果我们能把兴趣培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积极引导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用教育的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向语文学习领域,用兴趣的火花去点燃智慧之火。
总之,语文教学工作既是传道,授业,解惑,又富有乐趣.在教学中尊重、理解、宽容的对待学生,感化学生,满怀信心的期待他们会取得进步,同时注重给予积极科学的评价,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全体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G. 怎样上好一节初中语文课

第一招、以生动的开场白吸引学生

第一次和学生接触,的确是非常关键的。老师的这一个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是很困难的。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就像年轻人找对象,第一次见面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十有八九要散伙。因此,第一堂课的开场白一定得精心设计,让其能达到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我曾引用了这样一段开场白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导入语:

语文是什么?是一笔好字,是庞中华;是一张铁嘴,是晏婴;是秦汉明月,是先秦诸子;是历史的见证,是司马迁;是壮美的山河,是李白;是对百姓的同情,是杜甫;是爱国的情怀,是岳飞;是开阔的胸怀,是苏轼;是田园的闲逸,是陶渊明;是对社会的解剖,是曹雪芹——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多读胸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写是读的运用,读是写的基础。写真事、描真景、抒真情,写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使文章情文并茂。

爱好语文吧,同学们!他能使你腹满诗书,出口成章;他能使你洞察历史,志存高远;他能使你心灵纯洁,感情丰富;他能使你聪明智慧,善思善辩;他能使你文思如泉,笔下生彩。

这样的开场白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语文兴趣呢?等到看学生的日记时,我心中就有底了。学生史志雯写道:老师的几句开场白就让我更加喜欢上了语文,爱上了那绝妙的语言文字,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语文。赵飞写道:过去我一点也不喜欢语文,所以我的语文成绩不好,今天的语文课才上了几分钟,我就喜欢上了语文。

第二招、以亲切的形象感染学生

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对老师还不熟悉,会充满好奇感神秘感,所以老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力争有一个漂亮的出彩的亮相,让学生敬佩你、喜爱你、亲近你。我注意了这样三点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第一:先入为主夸自己。介绍自己的姓名、求学从教的经历,适当放大自己的优点。这是最吸引学生的,有助于学生了解老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让学生在你的介绍里去感受到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让学生以“师“为荣。这就为“爱师”奠定了基础。

第二:挥洒自如展形象。先把自己修饰一下,做到容光焕发,情绪饱满,突出自己儒雅亲切的形象。讲课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书写时既精心设计板书内容,又着意展示书法的艺术。课堂上,保持微笑,多些幽默,语气温和,鼓励学生参与,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

第三:真心实意爱学生。教师爱学生,应当向像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出于真心和真情。我时而送学生一个赞许的目光,时而给学生一个轻轻的抚摸,或是递上几句真诚的赞美,或是传达一些殷切的期勉,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把我的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因爱而产生亲近老师、学好语文的动力。

H. 初中语文怎么教

教初中语文的方法:

了解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好任何一门课,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而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

注重预习,质疑问难。预习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自学能力,发现自己知识的缺陷,以利改正,同时有利于认真听课。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着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基础知识题——多积累,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多积累,信语感,多比较。对于这一块经常丢分的同学。

I. 如何上好初中语文课

诸葛学堂 初中七年级 2020秋 窦神大语文 王者班 含教材资料视频(网络网盘)

链接:

提取码: 7jmz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课应该怎么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0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