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正确处理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
一、根据教材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思想教育
语文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而每一篇语文课都对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发挥着积极作用。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与坚定。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作为“引语”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我巧妙地运用搭桥性的语言,在层层推进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当学生被伟大的父爱感动得痛哭流涕时,我提醒学生你们每时每刻都感受着父母对自己的爱,可是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事。父母的爱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此时立即激发学生爱父母的热情,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我还要求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第二天交流时,发现一夜间学生长大了,帮妈妈洗脚、刷碗、扫地、做饭、给爸爸捶背……
二、运用口语交际课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
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除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敢说心里话外,还要注意培养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交谈时要认真、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讲话,说话、请教、商讨时要注意态度自然大方,做到有礼貌,文明交流。如,在教学《学会道歉》的口语交际时,通过即兴演示、播放生活小录像、联系生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道歉,并告诉学生这样的事不仅发生在校园,就是在校外,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今后如果你无意间伤害了别人,那一定要记住,及时真诚地向别人道歉,说声“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原谅”等,这样大家才能更好地相处,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三、发挥评价语的作用,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会有教师在备课时意想不到的变数出现。如果教师面对变数应变无术,甚至不理不睬,那么,我们就可断言,这肯定是一堂既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又缺乏教师文化个性的平淡无味的课。
四、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抓住作文命题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训练学生观察生活,贴近生活,思考生活。命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路,影响着中心的确立。因此教师的命题,可以结毁隐培合社会、人生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文教学注入思想内容。如,以环保、互联网、现代科技、反腐倡廉、西部开发、国家改革等命题来训练学生。提高学生关注社会、理解社会、感悟社会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抓住作文讲评环节进行思想教育,讲评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使“作文”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评时,我注意选择那些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段落、思想性较强的语句、突出人物品质的细节描写,激励学生学习他人文章中的好思想。作文讲评要发展学生的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作文讲评不能只讲“文”不讲对事物的认识,要针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断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
五、通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以外的时携碰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课余时间让学生听新闻、讲国内大事、搞“新闻发布”,培养学生关心国家、热爱国家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搜集名人轶事、名人名言纤唯,课前搞“每日自勉”,从中受到启迪、教育。出一些富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演讲题目,进行“课前三分钟口头讲演”,组织办手抄报等等,让学生从中受到锻炼。还可以充分利用班队课的时间召开题为“我的理想”和“三十年后的聚会”等主题班会。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自觉的思想教育不仅是必需的、应当的,而且对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是有益的,值得我们广大从事语文教学的同仁进一步探讨。
㈡ 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做
语文教学,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文化文学修养的感染熏陶,感受语文的各种无穷魅力,陶冶情操,确立人生观。通过语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与文章产生情感共鸣,接受作者传达的文化文学信息。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对学生情感有引领感染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是文本作者传播情感的载体,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教师不能抛开教材,简单地向学生讲授课文中的思想感情,更不能由着学生胡乱揣测文义。教师必须先认真研读教材,仔细挖掘教材的内容,准确把握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激发自身的情感,方能点燃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并产生自己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作品休戚与共。这样,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情感教学的重要手段。新颖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热情,进而引导他们走进文本,陶冶情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可采用情境导入、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的心弦。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讲故事、谈奇闻、说异事、读美文、诵诗篇等方式活跃课堂,以此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歌曲、绘画、书法、多媒体课件等都可以灵活地引入课堂,这些形式不但有利于激发、生成学生内心的情感,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和作者的情感。这种情感教学使教师能够生动形象地阐释出文本的情感和思想,使学生置身于优美的课文情境中,培育出美好的情感,把学习语文的兴趣变为爱好,进一步发展成志趣。
教学语言是情感教学的桥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最起码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力和感染力。从外在形式上看,教师的语言要有轻重缓急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从内容上看,教师的语言要科学严密,通俗易懂,简单精炼,不能有过多的废话、套话。教师还可以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一体,促进学生与文本交流和作者对话。
㈢ 语文课怎么做到思路清晰语文教学 怎么做
备课前,弄明白利用这篇课文要交给孩子们什么?也就是学生这节课的提升点是什么?围绕这个能力提升点和文章的内容等设计一个大的、能够统领整节课的大问题.再把这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层次,在哪里进行第一个层次,哪里完成第二个层次.这样设计的一节课不仅能目的明确,而且能够提高实效性.
教师思路清晰,能把课上得一清如水。语文教学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体。学生的思维是在教师逻辑思维的一步步推进中得到训练、得到发展的,所以语文教师的思路要清晰,语言要生动,要有自己的特色。一味地照本宣科,是无法感染学生的。更何况现在的网络四通八达,教师如果没有高招,就难以吸引学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在听课中发现,很多教师存在上课目标不清晰的问题。也许在他们的教案上目标制定得很明确,但到了课堂上,教学目标就消失了。因为教师只想着既定的教学环节,在实施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制定的目标。教学过程好比是一条路,是专门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铺设的,所有的教学行为、教学环节也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教师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目标明确,指导有方,采用启发式、点拨式等方式,让学生开窍。
做到这些,我们的课堂就会出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生机勃勃的场面。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绽放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是最理想的。大家都沉浸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鉴赏、运用的浓郁氛围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切实得到提高。
㈣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语文教学最贴近思维这个智力核心,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具有全程性和全息性的特点,是语文教学的固有规律和首要原则(以下简称语思原则)。
一、语思原则的依据
(一)培养语文能力,首先要发展思维能力
语文和思维不是同一,却也是统一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是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两者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联的。虽然不断有人对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提出新的不同的见解,如形象思维有时可以离开语言,不用语言(如用形态)也可表达思维等等,但总体上都承认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为用的关系,思维的结果要用语言来定型、交流,语文的发展有活化思维的功能,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叶圣陶说:“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文说得好在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极其重要。”又说:“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这是当然之理,语文课是教育的一部分,怎么能不顾到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獐时期打下的基础至关重要。”乌申斯基说得好:“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心理语言学认为语言与思维:“从两种发展的起源说,总是先有认知而后有语言。认知是个体的和种系的语言发展基础,没有通过感知动作对事物特性和事物关系的认识,不可能有表达这些匦和关系的语句。”另一方面,语言“它作为思维的中介而对包括思维在内的整个认知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之,认知是获得语言的基础,语言又促进认知的发展。
(二)语文知识、能力和智力需要协调发展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智力与知识、能力的关系极为密切。提高语文教学的全面质量,需要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这里有必要了解知识、智力、能力等不同的概念。一般说,知识是客观世界的现象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系统反映;智力是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特点的有机结合;能力是指成功地完成一定疃的方法及其所必须的心理特征,语文能力指听、说、读、写活动,知识与智力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它们的区别是:
1、内涵不同
2、生理基础不同
3、发展规律不同
它们的联系是:
1、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为知识是智力的主要因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字词句篇等语文基础知识就不可能很好理解课文,写好作文。
2、智力是学习知识的条件。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掌握语文的速度、数量和质量。
语文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经过反复训练后在个体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和智力等,知识、技能和智力与非智力都是的要求和基础。如写作能力,要具有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知识,要有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短暂疃参与其中,还要有熟练的写作技能技巧。因此,语文教学要把学习语文知识与发展智力(以思维力为核心)和训练能力结合起来,要从学习语文知识入手,注重智力开发,落实语文能力的培养。以英国教育家洛克为代表的形式教育派强调教学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形式,轻视基本知识的传授,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实质教育派,否认发展学生智力的可能性,强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传授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知识。他们把知识学和能力培养与智力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历史证明这是错误的。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把知识、能力、智力有机结合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教学应当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三)语文教学要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指运用新观念、新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思维过程,教育心理学家把教与学概括为记忆、理解和思考三个不同水平,认为只有在积极的智力运动中去探求未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称为创新教育,达到最高的教学境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学要加强素质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必须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力度。培养创新思维是造就创新型才的必要前提,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最具挑战性的历史重任。当前语文教育界普遍存在着缺少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问题,教材、教法和测试都强求统一,“一刀切”,“齐步走”,求异思维、批判精神受到重压,与高学历、高竞争、多层次、多变化的人才要求和时代脉搏不全拍。创造学认为:“人人皆有创造力,创造力的水平可经训练提高。”美国学者哈里特朱克曼在他《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对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析的结论是:完善的智力和人格结构是这些人的共同的心理特征,包括渊博的知识、超人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极强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精湛的实验技巧等。语文教学对发展学生的这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极为有利,对聚敛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批判思维、隐喻联想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经常的有效的训练。语文教育工作者完全有条件有责任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工程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做一名光荣的奠基者。
二、语思结合原则的实施
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原则的实施要遵循思维规律和语言规律,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寻找最佳结合点
(一)利用思维特点和规律,优化语学教学过程
人的思维具有问题性,概梧性,间接性的特点。思维过程的基本规律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析是在头脑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或者把事物的个别属性等分解出来;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部分或个别属性联合起来。把一篇课文分解为段落句子和词,把词、句子组成段落,把段落联结成文章。抽象是提取事物的本质属性(肯定抽象),舍弃非本质属性(否定抽象)的过程;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联结起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分析与综合是抽象与概括的基础,抽象和概括是分析与综合的发展。例如教学曹禺的雷雨,先要分析第一部分是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相的见的,第一层写侍萍以叙述别人中吻诉说自己的悲剧遇,第二层写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恶劣态度。第二部分是写周朴园与鲁大海母子相见的矛盾。然后综合起来看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接着要进行理性的抽象,从侍萍身上看到了周朴园的冷酷、伪善,从工人代表大海身上看出周朴园的残忍、贪婪,同时从侍萍、大海等形象上也预示了人们在觉醒、在斗争、在批判中具有无比强大的威力。最后进行概括,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即将崩溃,大雷雨已经来临,中国社会将发生巨大的变革,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综合、抽象和概括,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思维训练过程。
(二)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培养思维品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包括: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形式思维、辩证思维。
2、培养思维的智力品质,包括: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独创性。
(三)培育创造性思维品质,增进语文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主动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形式。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给创造性教学以必要性和可能性准备了优越的条件。
㈤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
“语言—思维”型教育区别于“文字—语言”型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实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和生活的工具,语文具有其工具性;人们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总是要反映一定的思想,故具有思想性。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所反映出的两种最基本属性。
但是,如果我们从更深层的本质来看就会发现,语文学科之所以能够反映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因为语文包含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更核心的因素,是这两个核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语文为什么能充当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无论是说给别人听,或是听别人说,无论是写文章给别人读,或是读别人写的文章,既要靠语言,又要靠思维。语文是靠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才有“听说读写”的思想交流过程的,才表现出它的工具性的。语文为什么能表现出思想性?这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迅盯纳。人们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都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这种思想是靠语言和思维的共同作用才产生出来的。当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遇到了某个问题,他就会在头脑中针对这个问题以语言为工具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最后形成一种认识,这就是思想。可见,离开了语言和思维,也就不可能形成思想,语文也就不会具有思想性。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两种基本属性,但它们又是通过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语文学科更深层的本质或根本属性,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我们了解了语文学科的这一根本属性,也就明确了语言和思维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训练是多方面的,人们过去把最基本的训练归纳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既然是人们以语文为工具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也是语言能力表现的四个基本方面。“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了,整体的语文能力也就提高了。但是,我们还应该更深一层地思考,“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又是由什么决定的?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无论“听说”,还是“读写”,它所表现出的还只是一种外在的能力,而决定这四种外在能力的内在的、核心的东西是学生实际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不能单纯地就“听说读写”去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了,而应该重视对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也不能把“听说读写”的训练和语言思维的训练看成是同一层面的东西,而应该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去带动“听说读写”的训练。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来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呢?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主要应该处理好以下几种基本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听说读写”二者之间的关系。
“听说读写”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从现象上看,它是凭借语言的一种交流形式,实际上语言承载着思维信息,是语言和思维二者共同在起作用。而“听说读写”又是语言和思维共同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形式,离开了“听说读写”,语言和思维便失去了得以外化并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条件,它只能永远保留在自己的头脑中。
“听说读写”和语言思维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在实际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同“听说读写”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要做到二者的结合,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注意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突出则扰语言和思维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亩没,往往有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听说读写能力自然便会提高。事实证明,如果忽视了听说读写过程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去一味强调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往往事倍功半,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阅读,即使每篇课文学生都可以背诵,但生吞活剥,不求甚解,既不懂得文章的语言好在什么地方,又不懂得作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学生仍然不会学到什么东西,形不成什么能力。二是认为既然语言和思维与“听说读写”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抓好“听说读写”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语言和思维的能力。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要靠“听说读写”,但只有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语言和思维能力才能提高。如学生写作,如果不在语言和思维方面提出要求,学生当然也要思考,也要用语言来表达,但毕竟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学生的进步也必定是缓慢的。故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克服以上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的“听说读写”活动中都必须在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提出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提出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措施,通过“听说读写”活动来让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都得到很好的训练。
(二)注意语言和思维训练与听说读写活动相结合
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并不意味着去孤立地搞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必须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紧密结合到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来。以往有些地方曾出现过把思维训练与听说读写割裂开来,孤立地去搞所谓思维训练的倾向,这种做法现在客观分析,的确是违背语文课思维训练规律的。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就必须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贯穿于“听说读写”过程的始终,这才是我们正确的认识。
二、正确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与知识经验的积累和非智力因素发展间的相互关系。
知识经验对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有人误认为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便可以忽视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这是不对的。知识经验是思维的材料,思维即是对知识经验的认识加工。试想,如果学生写作文,头脑空空,既没有感性的生活经验,也没有理性的知识材料,凭借什么来思维?正因为知识经验对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既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维的训练,也不能脱离知识经验而孤立地去搞思维训练。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学习与积累,才能从丰富思维材料上为思维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才是真正体现语言和思维的核心作用。
为此,我们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是要让学生养成平时勤于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注意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勤于动脑,学会分析,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把所见所闻表达出来。只有这样,学生的感性经验丰富了,语言和思维才能得到训练。二是要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注意积累知识性的材料。目前学生阅读量不足的确是一个大问题,这是造成学生文章思路狭窄、空洞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内容可思考,必须重视扩大阅读量。同时也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勤于动脑,多加思考,向优秀的作品作者学语言、学思维。这样,学生的知识材料才能丰富,语言和思维才能得以锻炼。
非智力因素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样是十分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意志等。以往,曾片面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问题。我们语文教学负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任,从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来说,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以兴趣为例,如果教师教法不得力,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因为缺乏动力而处于被动状态,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自然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就情感方面而言,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都离不开情感性的语言和情感性的思维,如果学生的情感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那么他们的情感性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限制。所以为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正确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其作用除了要处理好以上几个关系外,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核心之间的关系。在总体要求上,我们既要防止脱离思维训练去单搞语言训练的倾向,也要防止脱离语言训练去单搞思维训练的倾向,做到两种训练的有机结合。语言训练之所以要同思维训练很好的结合,就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用词不当或句子不通的问题,从形式上看是语言的问题,而从内容上看则是思维问题,是学生还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概念,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事实证明,学生的语言总是随着其思维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如果不重视思维的训练,学生不止思维的发展要受影响,语言的发展也会是不健全的。因此,我们应该在语言训练的同时抓好思维的训练,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词语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概念方面的内容,在句子的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判断方面的内容,在论证方法的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推理方面的内容。我们不论听学生回答问题还是看学生的作文,不仅要注意到学生语言方面的问题,而且应该从学生的语言问题中看到思维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得以全面的提高。
思维训练同语言训练相结合,这是因为学生的语言对思维的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的思维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在大脑中,我们要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考。思维的结果即思想,也要以语言为工具表达出来。可以说,离开了语言,就不成其为语文的思维。
语文课的思维训练应该成为语言性质的思维训练,它是同语言训练结合在一起的思维训练。在语言训练中,每当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一个新的词语,一种新的句式,或者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学生就寻求到了一个能够反映相应事物的词语,增加了一种能够反映自己思维内容的表达形式,学生的思维也就向前发展了一步。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必须紧密地结合着语言的训练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既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又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表达,才会真正形成语言意义上的思维能力。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抓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能将这两种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能够注意从知识经验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为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也就真正体现了语言和思维训练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㈥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就目前教育来讲,高中语文教学仍处于一种应试教育阶段。现在的高中生由于高考的压力,使他们的学习任务更加的繁重。因此,在学习中他们只注重自己对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自己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方式只是增加知识却忽略了对课本的深入了解。高中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升学率,这些方式都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降低。
1思维的内涵
人脑对外界客观事物做出间接反映的过程,叫做思维。思维是人们通过对存储在记忆深处的表象以及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所做出的概括和总结,以此来发现那些原本未曾发现的新东西。语文思维能力则是人们通过对语文的学习,而进行的思考和探讨。
人体思维能力是指人脑对想象力、记忆力和观察力的深入总结,人体思维能力也代表着人体的智力水平。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要不断的加强。在相同的理解中寻求不同点,在不同的理解中寻求相同点,从而不断的优化人体的思维主体意识。
2语文思维的交流性
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些语文知识会进行交流和讨论,师生间通过语言和文字不断的进行着探讨,由于阅历的不同,学生和老师之间会产生不同的意见,但最终会通过思维的交流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思维的交流在师生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1语文思维的广泛性
人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所以,人的语文思维能力就更加的广泛。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由于教师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思考,因而出现不同的思想。古今中外,无论是理想还是道德,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在语文教学中都会涉及,语文几是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含,不同的学生由于不同的生活阅历和对知识的掌握不同而造成不同的见解,作为教师就更应该结合教材的内容作出更深刻的分析,接受学生的新思维。
2.2语文思维的渗透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理解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思想分歧。教师应当用真挚的感情来教导学生,使他们对问题具有较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就像芽儿一样悄悄的种进学生的心灵,它将在细雨的灌溉中萌芽和生长。
3培养学生探索思维
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会融入他们自己的感情经历以及其他的阅历。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我们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叶圣陶先生曾今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学生若是想要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文本,就更离不开文本所创作的意境。意境需要学生的想象。作为教师在提问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问题的切入点要找好,变“教师问学生”为“学生向教师质疑”。如在《天净沙 秋思》当中提到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这些事物无不反映着创作者的悲凉与落寞,学生在这种意境中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产生质疑。学生在积极探讨中体会作者的落寞与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探索性思维使学生对诗意理解更加的透彻。
3.1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习的深入,高中生的理论思维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继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使学生能够用较全面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从而避免了学生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功底。在布置作业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和体验生活。
如,在布置《师说》作业时,老师可以叫学生仔细的分析《师说》的意义,让学生在《师说》的这篇古文的基础上发表一下对老师的授业解惑的见解,以及对古代的老师的看法。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成立课外学习小组,通过搜集资料进一步加深对古文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开展课堂辩论赛,同学们可以通过资料的搜集和课堂的辩论来提高其辩证思维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3.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同时还应该注意学生的课外阅读发展,这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课外阅读的作品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博古通今,学贯东西,进而使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大,语文功底的积累越来越多。如,在上《物种起源》绪论时,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所布置的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层面,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在阅读霍金的作品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去看看霍金的人生经历,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了解作者的精神和品质。
4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陪养,增强学生的语文功底,在新课程当中教师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是学生更加优秀,成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希望。
㈦ 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学思结合
1、坚持“以学为主”不动摇
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是——学思离散、知行脱节。其主要原因就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不是主动自觉的学习,而是在教师压迫之下的“被学习”。“填鸭式”的教学根本就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只是流水线的“得到信息——默记于心——按题索答——准备应试”,怎么能是实现“学思结合”?“互教互学,外化共享”学习课堂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领”之下,个体学习——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和研讨,质疑释疑,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能够促进“学思结合”的特点。问题是,教师如何智慧引领、组织积极思维下的学习活动,真正的让学生动手、动脑、思考、发展。
2、突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力是智慧的核心,只有活动没有思维量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学生的思维锻炼,并不是指一味的静思、默想,更不是“静听”、“做题”,寻求好的学习策略、学会组织学习以及在活动中表达等等,都需要学生的思维。静思、自省下的顿悟可以提升思维,活动中思考和活动后的反思也可以提升思维,学生的智慧发展,不仅需要理性智慧,更需要实践智慧。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任何活动基凯,必须是以“积销肆极思维”为前提的,不论是听老师讲解,还是合作展示,学生是否“积极思维”是衡量课堂教学活动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不论组织学生“互教互学”时,还是组织学生“外化知识”时,都要牢记这一点。
3、积极尝试实践性学习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观点是“知难行易”(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认为,人类的知与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从“不知而行”到“行而后知”再到“知而后行”。行在先,知在后,“行先知后”,知是从行中来的,能实行便能知,能知便能进步。在知行关系上,他提出了“知难行易”,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我们在课堂中的感觉是“知易行难”,这是一种辩证关系,并不矛盾。“知难行易”是指在实践中总结规律、体验智慧、发现问题的本质,是从实践到理论的“难易关系”,而我们课堂教学是以间接经验的传授为主,不经过实践体验和实践检验,是从书本理论到实践行动的“难易关系”。学生的学习实践方式有多种,并不仅仅是社会实践一种方式,要落实“知行统一”,可以将“学习实践、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目标,完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关键是要是让学生通过眼、耳、鼻等多种感觉器官或自己身体行为,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并在感知“现象”的过程中,开动思维机器,认识“现象”的本质过程。为此,教师应通过问题引领,创设情境,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互教互学,外化共享”学习课堂中的“外化”思想,就是为了把传统学习变成学生的实践性学习,通过学生的直接参与活动,表达、表现自己的思想,在实践中提升智慧。
4、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的能力。首先要学会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这样才会有探究的源泉,才会让问题一步步明晰起来。探究要注重过程的培养,那是实际明晰问题的过程,这同时也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标尺。
5、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亏锋轿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合作学习的形式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实践证明,低年级的合作学习,从同桌同学的合作开始比较有效,最初甚至可以允许小朋友两两自由组合;
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
在合作中和合作后,要不断引导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好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讨论问题,如何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最核心的,在小组中要有感恩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同伴。
㈧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一、讲读课文中,寻找最佳“结合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讲读课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那如何在讲读课文中渗透伏灶此德育教育呢?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
在语文讲读课文中,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是融为一体的,没有离开语言文字的思想内容,也没有缺乏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所以,小学语文教材选了大量文质兼美、思想性较强的文章。这些文章运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各种具体形象,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反映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要从课文的字、词、句入手,启发学生品味作者是如何巧妙地遣词造句的,通过这一手段,让学生感知课文内的具体情节,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让活生生的形象深深地
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在思想感情上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第一段中,描写了人们在长安街两旁焦急等待周总理灵车的悲壮场面。“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对青年夫妇„„他们挤下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互相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在教学这一段时,教师可以抓住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语句,加以必要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拄着”、“背靠”、“挤下”、“探着”、“踮着脚望着,望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加推敲,让他们想想这些语句表现了人们什么思想并深入领会作者的匠心所在,从人们的动作中体会人们焦急的心情,从而体会“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思想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发挥了课文的教育感染作用。
(二)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彼讨源,虽能心显。”这就是说作者在生活中吸取了一定的思想内容,而后才动笔写文章,所以在文章中就一定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爱、或恨、或悲、或喜。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课文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容易对学生产生共鸣,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如《大海的歌》一文中,有这么三句话:
1、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大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2、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3、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 第一句话描写缺迅了四样景物,蓝、白、绿、红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而又美丽的风景画,可见作者的心情是多么的愉快,所以在朗读时要指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愉悦之情;第二句是写浪花在唱歌。浪花怎么会唱歌呢?其实是作者看到海港繁荣的景象后,自己心里高兴地唱着歌。这里可以指导学生用欢快的语调来读,高兴得就像自己在心里唱歌一样;第三句中的“咱们”指的是我们中国,说以前我国没有石油钻探船,现在我们国家可以自己制造了。这句话就是借大海的歌来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来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这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激昂的语调来读,把自己的自豪之情表达出来。因此,通过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语句,另一方面又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
(三)联系学生实际,深化思想教育
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凭借教材,坚持正面启发、诱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在领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辩敏发,从而进一步受到课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教师可以在课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小萝卜头”进行比较。“小萝卜头吃的是残羹冷饭,住的是阴暗潮湿的监狱,穿的是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写字用的是短得不能再短的笔头,那么你呢?”让学生想想自己和小萝卜头一样大的时候生活是怎么样的,从而对“小萝卜头”小小年纪在监狱里的非人生活充满同情,激
起学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受到要胸怀远大理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的教育,并逐渐转为自己的行动。
二、在作文教学中,把握最佳时机,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每个有利时机,自觉地、有意识地站在育人的高度教书,这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㈨ 如何才能把课内语文教育和社会语文教育结合起来
浅谈语文课堂内外教学的结合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必须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尤其是习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到生活中去发现真、善、美,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阅读教学要合理安排在语文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内外、写作教学、阅读教学
创新在于突破传统。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束缚在学校、课本、教师这三者,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学校是学习的场所。而事实并非如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哪裤镇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这一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语文大师吕叔湘曾经说过,他的成功,得益于课内知识占30%,而课外知识占70%。①由此可见,语文学习要重视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语文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要使素质教育真正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一定要注意课内外的结合,因为语文是人类的交流工具,是人类的文化成果,它不仅肩负着教学母语的责任,还肩负着秉承传播文化薪火的使命。在此就作文教学和语文阅读两方面谈谈课内外教学的结合。
一、作文教学
在我看来许多学生对于写作文都有一种恐惧心理,学生写作文不是全不费力、轻而易举,而是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学生怕作文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每当周末我布置写作,总能听到“哇”纯轿“哎呀!又写作文了。”即使有些学生不怕,但学生的作文也存在千人一面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为了突出思想性,写人——高、大、全;写事——意义重大李粗;写景——发出赞叹,内容写法惊人的相似。比如:我让学生写自己学雷锋做了哪些好事,大部分同学都写扶老奶奶过马路。情况很不容乐观。怎样消除心理呢?关键就是作文教学也要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课外经常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历来都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教师感到作文教学难,学生感到写作文更难。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一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核心就是“学会做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作文教学应当是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摆脱作文教学的困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作文教学课堂内外的结合。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②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妙笔生花,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教学的“三味书屋”,扑向生活的“百草园”,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如何观察?要让学生首先明确观察目的、范围,便于让学生“集中注意,活用感官”(郭沫若语)。其次,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分类比较观察,调动多种感官,“多看、多听、多问、多记、多想”,这样,才能使文章写得形象,有声有色。我在教学中,带学生观察梅花。要求同学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从远到近,远看像什么?进看像什么?然后重点观察梅树的枝、干、叶、花,它们各有什么特征,最后观察花瓣的形状、颜色、香味,让学生一一表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有血有肉。正如鲁迅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③由此可见,教师要注意引导,慢慢培养起学生的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二)贴近学生生活命题
记得我校举行作文公开课活动时,执教者是教学经验丰富的陈晚林主任,他选取的作文题目是《我考了》。这节课效果相当好:有的孩子写自己考好了受到父母嘉奖时高兴的神情;有的孩子写自己考砸了害怕的心理和父母失望的眼神;还有的孩子写自己明明考得很好还故意骗家长,引来一阵训斥,并最终公布了真相……课后,我请教陈主任,他说:“这个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生活,考试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这当中有说不尽的酸、甜、苦、辣,关于这个话题我相信学生一定有话可写,而作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吐露真情实感。”确实,从题目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命题的方法。笔者认为可以命几个题目让学生选择;也可以半命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把题目补充完整,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拟题。学生生活的内容千差万别,每个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将习作内容与课外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三)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个作家没有生活体验,写不出好的作品;一个演员没有生活的体验,演不出好戏;一个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好的作文。曾经有人说过:“隐去了太阳的天空是灰的,失去了水分的植物是枯的,脱离了生活的作文是空的。” 作文的空间应该是开放的,要善于把握时机。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除了要在校内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外,尤其要重视让学生走出校门,亲身去观察、感受、体验生活,让学生自由表达。到社会上搜集作文材料。写作应不受空间的限制,课堂内外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源泉。摆脱“重课内轻课外”的观念,将课内外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走进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作文素材。比如:春天,带领学生亲近自然,发现春的讯息;夏天,带领学生拥抱自然,感受夏天的丰富多彩;秋天,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分享丰收的喜悦;冬天,带领学生滑冰、玩雪,得到放松身心的愉悦。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今年春天我组织学生去公园春游。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春天的气息。后来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描述了初春的新绿:绿色悄悄地走进了我们这个世界,树绿了、花红了。第一个开花的总是迎春花,它总是那么热情地迎接春天,叶还没绿呢,它的花已经全盛开了。小草早早地从土里钻出来,好像很好奇似的,想看看这个新世界。湖边,柳树也抽出了小芽儿。那些不知名的小花也争奇斗艳,红的、紫的、乳白的、橙黄的……这让我想起了“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诗句。可不是吗?春天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呀……
这位学生眼里的春天是多么生机盎然啊!可见,我们要迈出课堂教学的圈子,将学生引向课外,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为写作提供素材。当然也不要错过父母的叮咛、上学路上的风景、科学实验,哪怕是一次谈心、一张照片,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养殖活动,开展扶老助残活动,参观书画展览、卖报纸,让学生做小记者,对有关人士进行采访,鼓励学生展示课余爱好,交流家务劳动的心得……只要学生留心生活,真实地去感受生活,写作就不是一件难事,就会成为忠实的记录者,成为最好的伙伴。总之,使学生感到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生活是多么美好,从而人人争做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的小主人。
(四)引导学生学会倾吐
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荒诞无稽的,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应该鼓励他们写出来。语文课就是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人为地限制学生作文的表达方式,过高地要求学生写高、大、全的作文,笔者认为只有敢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孩子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理话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不要去限制学生表达的内容。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比如:运动会上,教师让孩子们为一场正在进行的比赛当解说员。比赛的孩子奋力拼搏,解说的孩子妙语连珠。事后,我们可让亲历赛场的孩子写比赛,让“解说员”写解说词,让没有机会参与的孩子写评论,各取所需。孩子都喜欢玩具,我们可结合这一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将自己的玩具当作失物,为其写一则寻物启事,这不就是一种很好的状物作文训练吗?我想,每个孩子都会为了找回自己的所爱而搜肠刮肚地倾力描绘的。
二、语文阅读教学
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中,读应该为主线。一些老教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背景资料,讲文章结构,讲句子特点,讲人物性格……“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可谓“讲风兴盛”,而学生却“读风不起”。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我国传统教学的宝贵经验。④新课标也提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阅读就应该确立“读为主线”的基本理念。读为主线,就是要给学生足够的读的时间。在课堂中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书,不能走过场;要变换形式,把学生的齐读、自由读、选择读、合作读、教师的范读有机结合起来。可见读的重要,但怎样读呢?实践证明:结合课内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既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既丰富了学生的读写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此提出我的几点想法:
(一)将课外阅读安排于课堂教学之前。
为了便于阅读教学,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课外搜集关于课文时代背景的课外阅读材料,使之便于阅读教学,从而使阅读课的课前预习与课外阅读挂起钩来。例如,我在教《江村小景》一课时,我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当时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研究,也可以上网或去图书馆,让他们先对课本有一定的了解;教《行路难》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李白当时的写作背景,所以,我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先了解李白的生平,对李白的一生坎坷潦倒的仕途生活形成一幅画卷,那么,到时候再告诉学生作者是在什么时候写作这首诗的,他们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在教学《虎门销烟》时我先让学生搜集有关鸦片的资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在学生的头脑中确立一个观点,鸦片必须要销毁,刻不容缓,从而在理解课文销毁鸦片的意义时就不需烦琐的讲解。所以在教学中如能做到将课外阅读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所得的知识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更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有目的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与所学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阅读教学中的难点。疏通学生阅读中遇到的疑难,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即把阅读教学中的课中教学指导与课外阅读指导结合起来。让语文课堂教学在阅读中得到升华,让阅读教学在课堂中发挥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培养。比如:我在教《枣核》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友人那种“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心灵体验,在讲课之前,我先从文章中找出几处细节描写进行重复有感情的阅读,并配合多媒体教学,加上感情低沉的音乐,这样更能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这时,学生对友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被他背井离乡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表决要向友人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做一个永远热爱自己祖国的人。在讲《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要让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等等,如果只通过平铺直叙的讲解,那么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此时,我们如何引导学生以达到教学目的呢?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鲁迅在其一生有许多名师为什么只写藤野先生?“一向以犀利、冷峻文笔着称的鲁迅先生”在回忆他的老师藤野先生时为什么笔笔深情?这样,先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去感觉,然后再挑选几段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的描写进行有感情的范读,再放映二十世纪初中国遭受到强侵略的背景资料的幻灯片,让学生体会这段异域他乡深厚的感情,进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课外阅读资料的及时呈现,使学生的情感像一座火山一样迸发,犹如狂风卷起的海面,情感连绵起伏,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同时学生也会在不自觉中喜爱课外阅读。
(三)有目的地延伸于阅读教学之外。
通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方法,哪怕最细微的如:不动笔墨不读书,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好阅读笔记,写好阅读后记等,再给学生推荐一些拓展性的阅读书籍,以及中国古代四大名着等等,这样就能做到两者有机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校的特色建设“以读促写”古诗文诵读活动,就是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沉古奥今,并采取诗文朗诵竞赛、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享受读书的收获的喜悦,激发学生课外读书的欲望,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多年以来,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切实有效的,在全市组织的课外阅读竞赛中,我校学生总是榜上有名。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当前语文教材越变越新,非常具有时代感,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文教学的课内外结合正是着力体现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课内与课外是相互促进的,课内促进课外,课外知识促进思想理解。课外与课内相互统一,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将课堂内外的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社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就能进一步搞好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①《吕叔湘文集》第123页, 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年11月
②转引自王金慧《语文,真的那么简单吗?》,《江苏教育》2003年第四期
③转引自陈慧《小课堂 大社会》,《江苏教育》 2006年第五期
④陈晚林《从课堂研究上反思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研究》 2002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