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什么是实践?
《标准》中讲的语文实践与哲学讲的实践有所不同。
哲学讲实践,是指人类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是能动地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标准》提出的“实践”只是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实践活动,即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活动。
什么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用”。学习语文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但是,“积累”是为了“运用”。也就是说,学语文不仅提升人的人文素养,而且能掌握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既是工具,就不能当作摆设,而要用以参与种种实践活动。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首先是拿它用于学习实践,用于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技能;还要把它用于生活和种种社会活动。学生学了一些字词,学了一些句子,读背了一些诗文,如果仅仅是为了记住它,把它储存起来,那是我们一贯反对的“死读书”,必然导致死记硬背,使学生的思想僵化,才智被扼杀。“积累”和“运用”兼有,才是完整的语文能力。我们期望学生们学过的语文知识技能,能够对学生学习新教材、新知识发生积极的影响。所谓从已知到未知,举一反三,前提是要“会用”——用已知去探索未知,用“一”去反“三”。学生在学习中有困难,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所学的内容像“天书”一样难懂,而是由于已经学过的东西用不上,不会用。这怎么能谈得上语文实践能力呢?
什么是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实践能力,谈到根本处,还是要重视、强调能力。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语文实践能力。《标准》提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不意味着语文知识不重要了。
《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多处讲述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丝毫没有否定语文知识的意思,问题是怎样认识和对待语文知识。《标准》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是说,语文实践能力不应当按照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去设计、培养。对此,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它,这跟要不要语文知识不是一回事,不能把语文知识与语文实践能力对立起来。
什么是语文实践活动?
有时候语文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课。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教师只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绝不能以繁琐分析和机械练习去干扰和压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一句话,教师的职责是因势利导、从旁协助,而不是越俎代庖,包打天下。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不断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增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坚持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也是开展好活动的关键所在,要使学生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就要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多年来,我们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出发,选择了参观、观察、访问、游览、游戏、制作、比赛等不同形式,通过校内校外结合,家庭社会结合,学生活动情绪十分高涨。实践中,在活动形式上注重新颖、有趣的同时,着重利用学生的心理优势,激其兴趣,提高素质。儿童的好奇心是成功的动力,平素我们善于发现引导这种追求的本能。比如,孩子对大人们在管理社会、家庭的行为方面产生一种好奇心理,盼望着也与之等同。于是我们就组织学生参加“今天我当家”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一天令自己满足的工作。这种正当的兴趣不仅仅改变了家务劳动中被动操作的枯燥情绪,同时还连带产生许多积极效应。学生兴趣的倾向性是一种心理品质,是正常的心理状态,教师有责任注意并发现儿童的兴趣倾向,并通过语文活动激发兴趣,为学生提供施展个性特长的机会。事实证明开展语文活动要坚持趣味性原则。
坚持参与性原则
语文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活动中我们力求体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充分体现“三个有利于”,我们试行了全体学生参加的课首3分钟说话系列活动;语文、说话、作文课走出课堂系列活动;写话训练系列活动;学科横向联系系列活动等。每一项系列活动的扩展内容,不仅让学生全体参与,还要全程参与,任何一项活动都让学生善始善终,积极主动地参加。如“一分钟谈天说地赛”,就是人人参与、人个参加的语文活动。活动前先让学生收集材料,并根据自己所需整理成文,比赛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活动后,又要根据活动情况,写出活动感受,并在作文课上交流。这样,参与的人多,发言面广,从活动内容的确定,到活动过程的实施,都是由学生亲自实践去完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坚持层次性原则
落实这一原则时,主要从学生的年级特点出发,设计不同培养目标,再依据不同的目标,选定不同的活动内容。如低年级重在诱发学生对语文的直接兴趣,以语文游戏活动为主;中年级重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稳定性,以技能演练活动为主;高年级则要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广泛性、持久性、深入性,以实践活动为主。
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呢?
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
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其三,语文学习需要积淀内化,内化需要体验,没有实践就没有体验。
第四,只有实践,才会占有更多的学习资源,书本上所没有的资源。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广泛地利用这些资源,其实质就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如何实施语文实践活动?
一、创设实践情境。
每个人对母语的学习都是在生动探索、自觉实践中不断增加积累、提高感悟、掌握运用的,这是母语学习的规律。但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这种感悟、运用能力,仅靠自己的闷头游水是不够的,它还需要辅以生动的实践情境。而教材并没有很具体给予我们关于语言实践情境的设计,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多途径地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情境,来提高语文实践的效率。
低年级真实情境: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学习第二小节时,不单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体会蒲公英妈妈对子女的爱和蒲公英娃娃欢乐地乘着轻风去旅行的感情,而且创设了一个语言实践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蒲公英娃娃即将离开妈妈了,与妈妈有什么话要说。学生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娃娃,“妈妈,我要出发了,你要保重啊!”“孩子,你将借着风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妈妈又给了你降落伞,你要小心啊!”“妈妈,再见!”学生边对话边做动作,好像真的要随风飘舞似的。从学生的表演中,可以看到他们对课文已经理解,也看到教师对学生的想象能力、日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中高年级虚拟情境:俞大明《小镇的早晨》、《观潮》、《景阳冈》。
二、拓展实践空间。
语文作为母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着广泛的学习、实践空间。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把这空间局限于课文、课本、课堂,将难以把课堂上习得的语文规律在现实生活的实践运用中继续发展。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使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使课内与课外沟通,把自然、社会、生活带入课堂,促使学生的语文实践走向社会生活。并注意激发学生进行实践的兴趣,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引入课堂,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其积极、饱满的情绪参与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实践的兴趣,从而掌握实践的方法,逐渐形成自觉开展语言实践的习惯。
走出课文:课文内容单薄,零散,平淡,引进跟课文内容向关联的学习资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引进藏克家的诗《有的人》。
走出课本:寻找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
走出课堂:用生活世界、自然界活生生的东西来支撑语文学习。如为了使《说茶》一文的学习更体现生活性,可先让学生走出校门,到茶庄去了解茶叶的种类、价格、生产工艺,去茶馆体验品茶的快乐,感受茶文化。然后再回来学习《说茶》,就更有味。江苏版教材《秋天的叶子》,带领孩子走进公园、田野、树林。
三、丰富实践形式。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虽然也注重知识的迁移,布置一些课外的练习,但是这些练习更多的局限于做习题,或进行小练笔。应该说这些实践是微不足道的,或者说是流于形式的。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语文实践来让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提供更多的语文实践的形式。
1、推荐作品。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作品,如与之相关的原着,与之文体相似的或主题相似的文章等,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在书海中进一步学习实践。在阅读数量上不断积累。有数量才有质量,没有量就谈不上质。
2、精读练笔。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和记,精读博览和大量练笔。鼓励学生写读后感、观后感、每天随想、把每天的实践感悟通过笔头记录下来。还可以组织学生办小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的机会。
3、变换课型。语文的学习不仅要重视书面语言的培训,更要重视口头语言的练习。根据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朗读比赛课、故事会、演讲课、辩论会、讨论课,增加口头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学生装要想演好角色,就必须熟悉剧本,了解时代背景,切身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人物个性,理解作品的魅力。对于一些抒情散文,则可采用朗读比赛的方法,先对文章进行反复的诵读,体会文章的意境,与作者进行内心交流,在此基础上在进行讨论,会促进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提升实践品质。
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合作的实践中得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同一形式、统一步伐的学习活动,会令他不感兴趣,或者会令他感到力不从心。既然学生存在学习个性、能力水平的差异,我们教师就应转变观念,把过去作为主讲者、传授者的课堂教学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得到发展。
如一教师在教学《画杨桃》时,在教室摆设了一大杨桃,他先出示学习要求,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项:①用你的学习方法读课文,了解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知道什么?②读课文,与同学讨论一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杨桃,对照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说说你的想法。接着是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学习。学生自由学习结束后,教师说:“通过刚才学习,现在你有什么话要说吗?”有的学生说:“我从不同的角度看这杨桃,看到是怎样就怎样画,与文中的小作者一样,都要实事求是地依据自己的观察而画。我想以后做事情也一样,都要实事求是。”有的学生说:“刚才我先读课文,对于小作者看到杨桃像五角星是有点怀疑的,但后来通过观察,发觉真的是那样,所以往后做事情,我都要亲自看一看,了解情况。这件事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环节的教学中,把读课文、认识事物、明白道理与思维训练、感情共鸣整合在一起了,也在综合读、议、讲等语言文字训练的实践活动中,揭示课文中的道理,延伸课外。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弹性地自主地选择学习方 法,独立地进行思维活动,积极探索、实践,而且教师提出汇报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体会作汇报,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使实践品质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五、优化实践过程。
1、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经常探索
学生实践活动的题目是开放性的,在教科书上和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上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产品的制作,都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顾问、指导者、鼓励者,而不是操作者。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的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探索是在课堂上很少见的。教师不要事先准备出相对标准的答案,或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暂缓评价,这样可以鼓励学生的探索。
2、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尝试
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教师按照课本讲授,很少走弯路,而是走捷径直接到达结论。而学生的实践活动却不同,科学真理、正确结论要靠学生自己去获得,因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为进行反复的尝试。学生实践活动不仅允许学生走弯路,允许范错误,而且必定要走弯路,必定要犯错误,学生只有经过一次次的失败才能得到成功。例如学生为了朗读好一句话,尝试多种情感表达方式,来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下不同的表达结果。。
3、启发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造
在语文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包括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任务的方法、都不要设置框框,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充分自由的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但是它同人类的一般实践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它仍然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改变为目的,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的发展。如学习《鸟的天堂》,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想象,想象画眉鸟唱歌的歌词大意,体会鸟儿的快乐的心情。
4、珍惜学生实践过程中的生命历程
开放型的语文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智慧生命,还关注学生的价值生命。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的确立,是21世纪人类在教育观念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它意味着今后我们要将教育思考的对象从认知领域转变到生命领域,将教育、教学的发展目标由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的层次。
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之间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承认每个人的生活世界不同、实践方式不同、情感体验不同
学生的个人生活经历对于课程学习来说,是一个独特的课程资源,这个资源是任何资源所替代不了的,它是学生情感体验的积累和提炼。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因为个人经历的不同,个体情感的差异,会呈现不同的特点,个性化的,层次性的,体现出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每一堂语文课就是师生之间的不可能重复的生命体验。因此我们强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拥有完整的生命经历,珍惜这种师生独特的生命体验。
㈡ 语文课外拓展是什么意思
其实就是把你课本上学的知识,比如词语、成语穗迅,句子,句型,语法、写作手法等等活学活用猜庆此,通过课差指外的联系开拓你的知识视野.
说白了,就是课后补充习题
㈢ 拓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拓展有利于导入课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
高尔基曾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上一样谈敬念,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去寻找它。导入是一项教学艺术,教学过程各环节构成的联系是通过导入这一环节启动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掌握导入稿段的艺术。导入,它在能使同学在文章的理解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既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在教《列宁格勒的树》时用李大钊《艰难的国运靠雄健的国民》导入,在导入前让学生思考艰难的国运和靠雄健的国民在文中指什么?李大钊在文中说:“历史的道路,不会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迭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及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志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因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含困的境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得一种壮美的趣味。
㈣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哪些
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需要。学生的主体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成为个体生活主体和社会生活主体的必经途径。基础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的发展价值。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因而其根本的课程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性的实践学习,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或生活方式,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掌握科学方法。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对培养听说能力益处多多。好多语文教师不愿意搞语文实践活动,认为既麻烦又浪费时间,殊不知语文实践活动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利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听说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听”只局限于听讲,“说”只局限于回答问题,有人甚至认为听说能力无需专门训练,如此这般,学生听说能力极差,好多学生不敢上讲台说话,仪态不大方,口齿不清,语无伦次,所以说搞语文实践活动不但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辩论会”上学生一方面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要听清对方发言者的观点是什么,根据的事实和道理是什么,从而发现对方观点的片面、论据的不足。只有这样在论辩时才能抓住要害,使自己发言有较强说服力。这样看来“做会议记录”“演讲”等实践活动都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使学生听能抓住要点,说能达到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
2.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听说靠口头语言,读写凭借有形文字,听说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自然会提高,语文活动加大了习作练习,使作文不在局限于固定时间,而是能达到学生都愿意写、有话可写,写作能力会无形中提高。另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积累了很多直接的、间接的语言材料,写文章时语言丰富,表情达意时挥洒自如,有效的解决了学生作文中没有生命、缺乏生机的问题。也解决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知写什么”的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挖掘,耳闻目睹,琐屑小事,俯拾即是,皆可作为写作的素材。再有,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过去语文教学的要求,如果单凭教师讲各种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学生不亲自实践,考试时就会漏洞百出,教师如果能抓住时机,为学生创设实践背景,让学生写申请、写启事、写倡议书等各种应用文,学生无需死记硬背便可顺利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作。实践证明,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例如在“云南大旱调查”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组织材料,写作关于节约用水的倡议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在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难免要与人交流,包括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与活动过程中的相关人员的交流,难免要面对纷繁而庞杂的社会。这样,参与活动的学生势必会想方设法的处理好各种关系。而在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另外,新课程中的《口语交际》,也是我们培养学生语言实践的良好契机。《口语交际》除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更好地交流,我们首先应该注重课前的实践。如《夸夸咱家乡》,课前学生们就向长辈们了解了一些家乡的情况,去一些地方看看,感受一下家乡的美。这样在课堂中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另外,课堂中我们还要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们用导游的身份和大家交流,有介绍,有咨询,有解答,有称赞。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学生们是投入的,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了很好的言语实践,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4.提高了查找、处理信息的能力。课标中明确指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在确立探究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分工合作,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归纳、分类等方法整合多方信息。在合作解决问题、总结汇报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技能的目的。为完成一个课题,同学们一起去搜集、查找各类相关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整合,应用于自己的课堂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各项信息的查找、处理能力逐渐有所提高。例如在“塑料袋的‘大革命”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要一起合作查阅资料找到“塑料袋的历史;塑料袋的成分;塑料袋的特点及危害(包括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危害)”等几个问题的答案,而在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查找、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的知识广,方面宽,因而对于学生综合知识的全面理解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往往一个课题,孩子们能够将它辐射到更宽广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孩子们无疑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这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启迪了他们的智慧,有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事加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改善知识的结构,激发了探求事物奥秘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如今的考试题目往往是开放性的,如科学的考试亦不再仅仅拘限于课本,答案也不总是唯一性,有时它考查的就是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的知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将学生很好地引入生活这部网络全书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研讨、演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探索人生的真谛,陶冶高尚的情操,发展个性特长。例如,通过“说古论今话对联”主题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对联。通过“趣说歇后语”主题活动感受歇后语的诙谐,享受它所带来的乐趣等等。在活动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自然而然得以丰富和拓展。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提高素质,陶冶情操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强调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跳出语文学语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人文修养,在交往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在生活中激活学习语文的情感,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例如,诵读古诗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了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再如,《春节对联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也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较好地整合了知识与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塑造完善的人格个性。
㈤ 语文课外拓展是什么意思
大量读书,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论语》中的“学而”主要强调“做学问本身是做人的学问”,即:做什么样的人。所以,指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目的是学习“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开展课外读书活动,其“功利目标”还可以是从好书中去寻找“做人的楷模”,找到做人的行为示范。
1、新课程课堂教学强调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课外拓展能够保证良好的信息来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对课堂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2、围绕小学生语文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外拓展方法,是重要而现实的。
3、简单来说就是把你课本上学的知识,比如词语、成语,句子,句型,语法、写作手法等等活学活用,通过课外的联系开拓你的知识视野。
㈥ 什么是语文实践
重视语文实践 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下面简称《标准》)在第一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关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表述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仅如此,课程标准还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关于“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关于“教学建议”中提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等要求。可见,重视学生语文实践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理念。那么,如何解读这些精神呢?
一、重视语文实践,必须体现“五个交互”
汉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教育的基本特点,第一是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二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汉语文教育要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具体说来,要体现如下“五个交互”
1.学习与实践相交互。
语言,特别是母语,其意义在于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沟通人际关系。母语的这种实用性决定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众多属性(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基础性等)之一。语文教育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规则、原理构成的理念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虽然,语文教育必然会涉及到这些知识,然而掌握这些知识不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换句话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学生能够运用语文去实践,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必须注重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所以《标准》提出语文教育应“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既应注重为实践而学习,又应注重为学习而实践,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学习与实践相交互。
2.课内与课外相交互。
母语对于学生来说是实时存在的,学生身处在使用母语的社会环境及民族文化背景之中。一方面,学生进入学校学习之前,就已在学前生活中获得了的母语(口语),而且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学生的母语(口语)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在原有的口语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和阅读写作的学习与实践,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交际能力。另一方面,母语的学习,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正如《标准》所指出的,“语文课堂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可谓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成为“语文实践”的渠道,可以说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体味《标准》这一要求,从课程内容方面来说,就是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从课程实施来说,就是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内外相沟通,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3.感性与理性相交互。
母语来自于生产劳动,来自于客观世界,它是为了指认客观事物、描绘客观存在、表述内心情感的。因此,语言这一特定符号,是具有实指性的,是与特定的客观事物相关系的,或一个语言符号,特指某一个、某一类客观事物,或数个语言符号,同指某一个、某一类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是感性的,具体的;语言符号是理性的,抽象的,它们并不是珠联璧合、天然同体的。正如,有这样的识字实验,通过某一形式,让幼儿反复去指认、去熟记生字卡片。一个阶段以后,当幼儿听到某一读音,就能指认出某一卡片。这种所谓的“识字”实质上并非真正的识字,幼儿通过“刺激(生字声音)——反应(生字卡片)”而建立起来的联系是没有实际意义。尽管幼儿认得大量的生字,但所认的只是生字卡片,或者是某一字的图样,并没有真正把握这一语言符号的实指意义。这就是理性与感性相脱节。只有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交融起来,使理性的抽象的符号与具体的感性的事物对应起来,从而发生关系,发生意义。
4.过程与结果相交互。
过去,在语文课程目标方面普遍地存在着“重结果(知识掌握)轻过程”的现象,因此,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偏颇地认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从而,忽视了语文实践,以致造就了这样一些人,他们对语法修辞和文章作法的知识非常熟悉,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语言贫乏,文章干巴而不通顺、不生动。其实,母语的掌握和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文规律的习得、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来自于大量语文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且任何知识与观念的积累、能力的发展和素养的提升都必须经历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并且这种“习得的过程”对个体的语言系统来说,也并非是一种纯粹由外而内的单向运动,而是一种在实践过程中内外交互的双向运动。如果单单机械地强调由外而内的吸纳,就会产生“死潭水”现象;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积累,并不断地把积累的东西应用于实践,才能使语文学习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语文素养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语文实践是“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唯一渠道,是经验向能力、素养转变所必须经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与飞跃过程。
5.体验与感悟相交互。
母语是丰富多彩的,十分鲜活的,并非死板僵化。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迵然各异的表述形式;同一语言形式,也可表达各种各样的内容。母语的这一特点,构成了特定各异的语言风格。这种个性化的、特色化的语言风格,构成了母语的丰富性和鲜活性。为了把握母语的这种丰富性、鲜活性,必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积累。语文实践是体验、感悟母语之妙的唯一渠道。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发挥个人和群体的聪明才智,运用多种语文实践的形式,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提高。
二、重视语文实践,必须突出“三化”
实施语文课程要把握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在语文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
1.语文生活化——在模拟语境中实践。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情境中,通过“实践”的手段,在不断地“说”和“写”的过程中逐步领悟语言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把外部世界人们共同使用的规范而又丰富多彩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逐步拓展内部语言体系。
①让课文情境化——以课文为情境,学语言,用语言。通过课前“语言操”(如简要新闻、书评、影评、美文推介、侦探故事、故事接龙、成语接龙等)、课中“语言操”(将写得较笼统的原句原文写具体,对典型句段进行模仿,对并列结构的文段进行拓展性练习,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地复述改编,对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等读后复述、读后表演、读后议论、读后习作等形式)、课后“语言操”(拓展性阅读、深化性探究、研究性学习等),把课文化为一种学习语言的动态情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各种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课文的“表情达意的形式”,掌握语言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②让课堂生活化——以课堂为生活,学语言,用语言。把课堂创设成一种近似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生活式”的课堂中不知不觉地学语言,用语言,(老师则在其中点拨运用语言的方式,规范学生的语言),最终达到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语言风格。
2.生活语文化——在现实语境中实践。
只有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语言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才能在语文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语言,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①优化校园语文环境,在语文实践中学语言,用语言。校园的语文环境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优化校园语文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语文实践活动。主要做法可以采用:手抄报和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故事会、消息发布会活动;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古诗词朗诵比赛;小记者兴趣小组;开设课外阅读课和口语交际课;普及普通话等。
②利用社会语文环境,在语文实践中学语言,用语言。要有效地开发散落在社区的语文教育资源,把学生引入社会,通过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跟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在双向互动的语言交流中促进自身的内外部语言体系之间交互转化,发展学生的语言系统,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提升个人的精神世界,使语文学习达到一个崇高的境界。
3.语文数字化——在虚拟语境中实践。
在以电脑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语文教育不断交互、不断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网络世界即将成为语文学习的新天地,并产生一种新型的语文教育——“在线语文教学”与“在线语文学习”。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在线语文”,将与现实世界传统意义的语文不断“链接”和“交互”,共同构成语文学习的大环境,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①拓展语文学习领域。通过区域网或互联网,把语文学习与实践拓展到“虚拟语境”中,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作为基本的平台,通过计算机进行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跨领域的“语言交互、思想交互、情感交互、信息交互、文化交互”等语文实践活动。
②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互联网拥有世界上最重要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它将全球的网上图书馆、网上报刊杂志、网上书店、网上藏书屋、网上数据库、信息资料中心、实验中心、计算中心及远程教学机构、专家系统等链接成巨大的多媒体信息库。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把世界各地的各种“超文本”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或紧密结合,或遥相呼应,最大限度地突破教材的极限,拓展语文学习内容。
③拓展语文学习方式。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逐步被学生所掌握,最终必然产生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时代特有的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在线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线浏览、在线检索、在线下载、在线讨论、在线传递、在线登录等在线学习方法,并以计算机为学习平台,构建“个性化”学习方式;以计算机为信息搜集处理工具,构建“探究性”学习方式;以计算机为衔接中介工具,构建“综合性”学习方式;以计算机为沟通交际工具,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虚拟语境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
三、重视语文实践,必须把握“四个关系”
1.要正确把握课内与课外语文学习的关系。
一方面,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注意突出实践性、体验性。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注意沟通课内外、学科间、校内外的联系,重视联系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来感悟语文教材的抽象性、概括性,将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形成一个整体,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与实践的领域与时空,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广阔的天地里,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不断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另一方面,要注意提倡实践性,并非要把语文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情境的创设和活动的开展要注意把握一个“度”的问题。要注意提倡开发课程资源,但课外语文资源的使用也要注意适度,要注意与语文教材的密切配合与有机整合,不要脱离教材而一味地让学生毫无节制地交流和展示课外资料,把语文课上成课外资料的拼盘课。既要注意教材自身资源的挖掘与使用,又要注意适度、适时地跟其他课程相沟通,与课外资源相融合,既不墨守教材陈规,又不滥用课外资源。
2.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关系。
语文实践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辩证统一的。因此,第一,《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是10项总目标,具体地阐明了语文实践活动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它们是密不可分地综合联系在一起的。要注意综合地把握这些语文实践的目标要求。第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字、词、句、篇的学习和运用,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听、说、读、写的活动,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是紧密相连,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的。第三,在阅读实践中学生的眼、口、耳、手、脑并用,以思维为中心,相互结合;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表述和交流相结合。在习作和口语交际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感受、评价和表达相结合;倾听、表达、文明态度和语文修养相结合。第四,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各个学段分别有所侧重,但是不能人为地割裂、孤立,而应互相渗透,有机地衔接,循序渐进。
3.要正确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关系。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文实践和进行语文实践,不能有所偏颇。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实践的主动性,增强语文实践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兴趣、态度。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任何一种实践,都离不开必要的工具和操作方法;掌握了方法,并且能自觉地运用于听说读写的实践之中,才有可能逐步形成语文实践能力。但是,方法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适合任何人的,要注意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多次反复的语文实践中感悟而来,而不应把学习方法当知识来灌输,来死记硬背。另外,要注意培养学习良好的语文实践习惯,培养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合作态度。
4.要正确把握学生主体角色与教师引导角色的关系。
语文实践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实践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服务者。必须重新审视教师在学生语文学习、语文实践中的角色以及恰到好处的作用,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重塑学生的学习角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的自主实践,大力创造自主学习、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参与语文实践,演好语文实践的“主角”。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治金:《语文课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朱敬本:《关于语文实践——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随笔》,《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年第9期。
3.崔峦:《<语文课程标准>问答》,人教网,2002年11月
4.巢宗祺:《关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理念》,《小学各科教与学》,2002年第10期。
5.李冰霖:《树立课程意识,深化课程改革》,《福建教育》,2002年第11A期。
6.李冰霖:《在线语文:语文教育新概念》,《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9期。
〔本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0期〕
㈦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体现在:学生运用语言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一次又一次听说读写的过程就是用语言,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听说读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行为。只要是有听说读写的地方,都可以看成是语文在实践中学习的课堂。
语文教师就是教练,是教孩子运用语言文字读书、交流、写作的的训练,如果这样理解,我们是否就可以把语文课当成训练课,交给学生读语言、说语言、用语言的活动。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研究新课标的内容,正确理解新的课程理念,整体把握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语文课程目标,才能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目标。
否则教师心中对新课标要求不明确,就不能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7)语文实践拓展丰富了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加强语文课程实践性建设:
首先,每位语文教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体系,在教学中注意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其次,利用课程开发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1、教师在备课时要树立语文教学的大语文的观念,把自然、社会、生活带入课堂,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引入课堂,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最终实践走向社会生活 。
2、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深入生活,就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渠道。通过参观、考察、远足等课外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视野。只有让学生在更多的生活中去学习语言,体验生活,创新思维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高。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再次,创设自主开放的语文教学,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激发并强化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真正使学生做到自主学习——自主识字、自主写字、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积累、口语交际等、真正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落到实处。
正如《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㈧ 如何让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拓展是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的。“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拓展是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信手拈来,不事雕琢,妙趣天成的。看似不经意间的拓展延伸,却能够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化文章主旨,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努力追寻着。
关键词:课堂教学 把握时机 行之有效 类型丰富 方式多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
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 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
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发挥叶老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必须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拓展延伸——把握时机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为此,教师可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来谈谈其具体操作。
1.课前拓展性阅读。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瀑布形态,如何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2.课中拓展性阅读。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
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的《菩萨兵》一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这里老师可简介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翻译说的“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
3.课后拓展性阅读。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什么是教学拓展?教学拓展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练习,进行课外读写。恰倒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
苏教版新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 “搜集资料”的要求。如四年级教材《人类的“老师”》一文,课后要求“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要求“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要求“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这些都表明,实行课程改革,要不断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二、拓展延伸——行之有效
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对拓展尺度的把握和有效拓展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不免出现了一些低效的或者说是无效的拓展。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时候,一位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引入科学常识,说明壁虎的特点,观察壁虎的捕食录像,了解壁虎的生活习性;一位教师上《荷花》一课,讲到“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一句时,说这个画家就是大自然,然后开始拓展问“大自然还画了哪些美丽的图画”;一个教师上《水上飞机》一课,只花近20分钟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并总结出水上飞机外形奇特、特殊用途,而后就补充了网上搜集来的大量的有关水上飞机的图片、种类及用途介绍等等。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如何以童话的形式、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介绍出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的,不再研读、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几乎完全被忽略,这显然是有悖于语文课的初衷……
语文课堂教学就如一道道菜肴,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就如烧菜用的盐,没了少了,这道菜则给人感觉淡而无味,多了乱了同样让人无法入口。因此,适量、适度的进行拓展才是真正的有效拓展。
1.自然拓展
有效的拓展应该是跟文本之间有一种“互文性”的关系。拓展的内容和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也应该有一种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拓展时,也应该是自然的、不露痕迹的。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导入时,教师不露痕迹的运用拓展教学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整个课堂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可爱的小蜜蜂》教学中,一位教师这样引出问题:
(1)出示蜜蜂采蜜画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描写小蜜蜂的课文——可爱的小蜜蜂(齐读)
(3)课题直接告诉我们什么?
(4)这篇课文是我国着名的散文家杨朔写的,它的原文叫《荔枝蜜》,其中原文的开头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原文的开头,让学生自由读)
(5)同学们看了这段话,你认为作者对蜜蜂是怀着怎样的感情?(不喜欢)
(6)是呀,为什么从开头的不喜欢到这里的觉得可爱呢?接下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从上述案例中看出,教者引用了作者原文开头的一段话,让学生从这段话中了解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是不甚喜欢的,甚至是带有害怕情绪的。那么为什么作者能从“害怕”到课文中的觉得“可爱”呢?一次简单的不露痕迹的拓展,让学生很快产生疑惑,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学文的欲望。
2.适度拓展
拓展延伸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为了拓展,将课上到野外去,新是新了,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新是新了,却多了几分浮艳。因此,只有文字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同时,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立足课堂实际,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特级教师秦咏中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情感的渐渐推进,一点一点地把刘备和诸葛亮的生平资料引入进来,把与文本相关联的资料渗透到学习过程中。此时的拓展在教师一张一弛的把握中,仿佛落花般悄无声息地飘落,使得原本在学生心目中陌生而遥远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一步步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领悟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内涵。
再如一位老师在解读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没有单纯地在“绿”字上做文章,而是设计了想象说话环节:“ 又 江南岸”,让学生仿照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学生对春天太熟悉了,一至六年级也积累了大量的描写春天的词句,于是他们很快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记忆,用鲜活的语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们心中江南岸的春天美景:“桃花又红江南岸”“蝴蝶又舞江南岸”“小鸟又唱江南岸”……
就这样,教师没有多余的讲解,更没有采用花俏的课件,而是采用一次简单的说话训练环节,让学生在适度的拓展中明白:在春风的吹拂下,江南又显现出一片绿色的、充满生机的景象。
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心理,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乘势引入相关资料,能保证学生面对重点难点疑惑点时,有充分的自主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收获的空间,促进学生视野融合。
3.巧妙拓展
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内外的适度拓展延伸,可以让语文更加充盈和丰富!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选择拓展的内容,适当地选择拓展的时间,则有助于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内心的感情之弦。
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周总理的不辞劳苦,有位教师在学了课文之后引入“总理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时间表”。在悲凉的音乐声中,在教师动情的朗读中,学生完全进入了情境。学生深深地被总理的顽强,被总理的不顾个人身体所感动,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听课老师也无不为之感动。此时大家内心都充满了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可以说这样的“拓展”让人心动,令人拍手称快。
教师的恰到好处的引领和延伸,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美妙,可以让学生的练笔在情感的铺垫和知识的积累中进一步得到训练,使得此时的拓展体现出“画龙点睛”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时是这样拓展的:
在学习“山河壮丽”这一部分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的祖国着名的风景,然后让学生试着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一写;在教学“文化灿烂”这一部分的时候,这位教师没有给孩子们讲四大发明、、文房四宝、三皇五帝、唐诗宋词……而是利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教者更多地引导学生回忆奥运会开幕式中所出现的那些中国元素,学生的表现很是兴奋。记载中华民族非凡智慧的“四大发明”、美轮美奂的中国画卷轴、浩瀚星河中飞舞的天女、多种多样的戏曲……尽管孩子们说的不是怎么太完整、太精彩,但是从他们兴奋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更加关注祖国、关心祖国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在一次次交流与碰撞中更加深深地印入学生的心中!
接下来教者引导学生聊如今祖国的各种巨大的变化,聊神州、聊高楼、聊文化、聊“嫦娥”(飞船)……在聊的过程中体会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伟大成就!
适逢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课后,教者布置了一个作业——仿照课文,也创作一首诗歌,赞美祖国,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这样的拓展方式,是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提升,进一步丰富了课文的内涵,使学生在拓展中了解了课文的写作特点,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人文感悟的同时,语言也进一步得到训练,在教学中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拓展延伸——类型丰富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主题是由语文阅读教材而来。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类型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教学,开展活动。拓展阅读的类型往往分为三种: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文学欣赏类拓展阅读。
1.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
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进入到主题情境中去,了解并体验某一名胜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历史故事及文化信息,从学生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
如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色。学习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虚拟网上游——《中国名胜任我游》,让学生扮演导游或游客,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阅读,了解、体验某一名胜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文化气息、风俗习惯等,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向大家描绘和阐述,在拓展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
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主题有关的“寓言”、“成语故事”等文体特征的文章,感悟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如《感受中国寓言》是学生学习了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中的《成语故事》后的拓展阅读,主要学习目标为:阅读某一类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故事作涉及的背景和典故,理解体验寓言的寓意,并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3.文学欣赏类拓展阅读
学生通过搜集并阅读欣赏散文、诗歌、随笔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学习后的《冰心散文鉴赏》就属于欣赏式拓展阅读。五年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到冰心的文笔之独特,笔下的意蕴之美。后续的拓展阅读可以开展《冰心散文欣赏》的主题学习,主要了解冰心散文的特点和进一步感受冰心散文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四、拓展延伸——方式多元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如音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更多借助于现代音像技术,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等,比较直观,它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能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网络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通过上网浏览或在线阅读来达到目的,它的大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阅速度是其它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也是现在学生较感兴趣、极易接受的阅读方式。因此拓展阅读开展过程中同样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资料的拓展、图片资料的拓展,通过“屏幕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其体验感悟能力。
此外,与任何教学活动一样,对于拓展阅读同样需要及时的检查反馈,需要适当的评价。只是在评价中,更应该倾向于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评价的内容要以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性为主,使我们的学生通过拓展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爱好。
提倡教育创新的今天,学习语文再不能局限于课堂,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击!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有效的教学拓展会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新的提升,使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有新的提高,所以它是语文课不能缺少的环节,而它首先应立足于课堂,再向课外拓展延伸。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尽可能地让语文课堂更开放,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充实,将教学思路变得更宽广,将教学方法变得更灵活。
参考文献:
1.刘五生,浅谈古诗教学的拓展,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1期。
2.陈永林,让资料交流更有效些,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3期。
3.符煜,发散——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小学语文教师,2005第9期。
4.陶静,语文教学要把握好拓展的“度”,江苏教育,2006年第3期。
5.周成平,中国着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小学语文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㈨ 语文综合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好语文,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课标中所提到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指的就是在课内外进行语文学习的种种实践方式,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也包括参观访问、办报办刊、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还包括课外语文兴趣小组的活动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图书馆等进行的语文学习等。那么如何开展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找准活动的途径
1、结合口语交际开展活动
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最大限度的结合教材,不应脱离语文教学的需要。自小学语文教材改版以后,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其实口语交际本身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这一形式将自已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与人进行交流。然而这一活动要如何组织呢?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结合教材创设口语交际的“模拟情境”,如结合生活学习的校园,让学生做一回小导游来介绍我们的学校,学习了故事性强的文章,举办“小小故事会”等等。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兴趣盎然,表现自我的欲望空前强烈,效果十分显着;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积累素材,如让学生充分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去观察景物的变化,感受季节的变换。观察生活中一些人物的外貌及行为举止等,从观察中获取口语交际的材料,同时,观察能力得于全面提高。
2、结合课内外阅读开展活动
进行广泛的阅读不光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还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以阅读来增加知识的储量。其实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博览众书,在看的过程中撰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佳句,感悟哲理真言。通过课内外的阅读,学生们不光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储量,而且为语文实践提供了素材。如教师在上《鸟的天堂》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搜索,查到了有关于大树的文字图片资料,使学生对“鸟的天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讲读感悟时学生滔滔不绝地讲出自己的见解,课后又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现状,对课文拓展延伸,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
3、将实践活动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相结合
今天的小学生对于教师围绕一本语文书要求读写背诵一个星期的作法已深感厌恶,他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趣味十足的课外活动。那么我们如何将课堂所要教学的知识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打破语文教学仅限于书本、仅限于课堂的老的格局,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创设语文实践的空间,如举行古诗文诵读赛、书画比赛、故事大王比赛、读书交流会等。
4、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活动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过去我们过分的强调考试和分数,只让学生在课堂里读书,做练习,割断了学校与生活间的联系,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应该打破老的教学模式,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教育信息,从而建立相对宽松的实践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日常生活,但又不能与日常生活完全割裂开来,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组织参观、调查活动,学习写调查报告,如根据鸦滩镇公路严重破损这一情况,组织学生调查了解造成这一情况的具体原因,并指导学生写好倡议书,根据开学初学生将自已的压岁钱乱花这一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了有关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等等。
二、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
1、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合作者
在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有的学生畏首畏尾,他们怕自己做得不好,老师责备他们。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活动的合作者。 在活动前教师要准备充分,合理安排,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程序,,使学生的主动性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能胜任工作,全面放手让学生去做。如《设计贺年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前,我让学生到商店去看一看,问一问,了解贺年卡的各种样式,通过询问了解贺年卡的用途。活动中,先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制作。并指导学生填写贺年卡。整个活动过程井然有序,充满乐趣。
2、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在活动设计上,应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在教学描春天的文章时,为帮助学生加深对春天的印象,课前我组织了春游,带着孩子们走进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那轻微的风,偷偷探出头的小草,树枝上的嫩芽,一下子将学生带入了春天的怀抱中。回到课堂后,先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看到的春天,然后再学习课文,并让学生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色彩缤纷的春天。不经意间,孩子们已将感性的认识与抽象的文字联系在一起,将具体形象的事物与生动丰富的语言融为了一体,并将生机勃勃的春天映在了脑海里。再如学完《鱼游到了纸上》之后,发给学生一张金鱼的白描画,让学生用喜欢的颜色涂绘,并要求学生课外收集有关金鱼的资料,在一起进行交流活动。
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开展相应的活动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智力结构等特点开展适宜的语文实践活动。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兴趣广泛但不持久,我们在教学中应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如由学生来扮演某个字或不同的偏旁部首。一名学生戴上“木”的卡片就成了部首“木”,其他的学生可以戴上如“公”、“白”、“风”等偏旁,两组同学蹦蹦跳跳结合在一起,让其他同学认识这是一个什么字。再如,由一名同学扮演偏旁如“白”,其他同学扮演部首如“禾”、“木”、“一”等,根据不同的组合,让其他同学来识字。这个过程既是游戏的过程,又是识字的过程。在游戏中识字,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 而中、高年级学生无论是学习的主动性还是持久性都有所增强,并且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因此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动手操作及语言描述类活动。如结合教材中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表演课本剧、举行故事会;结合身边的热点问题及现象开展社会调查等。
组织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学习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实践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目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只有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不懈的探索,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才会更加完善。
㈩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拓展是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的.“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拓展是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信手拈来,不事雕琢,妙趣天成的.看似不经意间的拓展延伸,却能够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化文章主旨,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努力追寻着.
关键词:课堂教学 把握时机 行之有效 类型丰富 方式多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
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 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
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发挥叶老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必须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拓展延伸——把握时机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为此,教师可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来谈谈其具体操作.
1.课前拓展性阅读.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瀑布形态,如何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2.课中拓展性阅读.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
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的《菩萨兵》一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这里老师可简介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翻译说的“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
3.课后拓展性阅读.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什么是教学拓展?教学拓展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练习,进行课外读写.恰倒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
苏教版新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 “搜集资料”的要求.如四年级教材《人类的“老师”》一文,课后要求“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要求“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要求“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这些都表明,实行课程改革,要不断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二、拓展延伸——行之有效
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对拓展尺度的把握和有效拓展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不免出现了一些低效的或者说是无效的拓展.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时候,一位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引入科学常识,说明壁虎的特点,观察壁虎的捕食录像,了解壁虎的生活习性;一位教师上《荷花》一课,讲到“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一句时,说这个画家就是大自然,然后开始拓展问“大自然还画了哪些美丽的图画”;一个教师上《水上飞机》一课,只花近20分钟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并总结出水上飞机外形奇特、特殊用途,而后就补充了网上搜集来的大量的有关水上飞机的图片、种类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