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语文中各种词性的词的符号有哪些
主语:双横线 谓语:单横线 宾语:波浪线
定语:( )修饰后面的名词 状语: [ ] 修饰后面的动词、形容词
补语:< >对前面的动词、形容词进行补充说明
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是句子成分
主谓句中必须有主语和谓语。
主谓句分: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主语表示“什么东西怎么样”)
如:(老师的)宠物死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v^v^v:波浪线
我们【高兴地】吃着零食。
___ v^v^v
___—————————
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___
___—————————
非主谓句分:名词非主谓句、动词非主谓句、形容词非主谓句、动宾短语非主谓句、后补短语非主谓句、偏正短语非主谓句、并列短语非主谓句。
如:今天星期六。
再见!
危险!
啊,飞机!
谁呀!
罚款!罚款!
后撤吗?
美极了!
我的笔呢?
禁止烟火!
下雨啦!
⑵ 语文里什么是动词
语文里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叫动词。
有的动词表示动作;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有的动词表示表示存在、发展、变化;有的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动词在作品中运用得当,能体现事物的立体感。
语文里动词介绍:
1、消失:汉语词语,拼音xiāo shī,是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反义词为出现、呈现、展现,近义词为消散、消逝。
2、喜欢:喜欢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ǐ huān ,也作喜爱,一指愉快、高兴;二指喜爱,即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喜欢实际上是一种感觉,包含欣赏、仰慕、钦佩、倾心爱慕、爱、崇拜。
3、厌恶:厌恶是一种反感的情绪。不仅味觉、嗅觉、触觉或者想象、耳闻、目睹会导致厌恶感,人的外表、行为甚至思想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
⑶ 语文的名词动词副词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名词:是词类的一种,属于实词,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名词同时也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动词:一般就是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汇,中文语法中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或一种动态变化,一般出现在名词主语或主句后面。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一、名词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有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
1、动词来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动词来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等程度副词。
3、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三、副词
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等。
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等。
(3)语文动词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1、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把语法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
2、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⑷ 语文符号的用法及意义
语文符号的用法及意义如下:
1、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例如:
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2、问号:表示一个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例如:
我们坐车去吗?我们坐火车去。船呢?先从船,„„
注意:该不该用问号主要看句子是否真正发问,有没有真正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例如:谁都不知道他是谁。(一句就不能用问号)
3、感叹号:用在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表示强烈的感情。感叹句和语气很重的祈使句才用感叹号。例如:
(1)好一幅美丽的图画!(感叹句) (2)小李,快来!快来!(祈使句)
注意:在感叹句中,如果有的成分倒置于句末,感叹号应放在句末。例如:
(1)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4、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例如: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5、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的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例如:
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柏、洞天云海。
6、分号:表示一个并列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例如: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7、冒号:
一种是用在总括语之后(提示下文)。例如:下午他拣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子,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抬秤。
一种用总括语之后(总结上文)。例如: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注意:“××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在说后面要用冒号。放在引用的话的中间或后边的时候,在说后面不用冒号。例如:“谢谢你,”李老师,“放右边书架上。”
8、引号: 第一种表示引用。例如:他告诉我:“小王出去了。” 第二种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六一” 第三种表示着重指出或强调的内容。例如:母亲是个“平凡”的人。 第四种表示讽刺和反语。例如:好个“友邦人士”
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起来时,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文章的一部分时,末尾不用标点。例如:
(1)李白诗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9、括号:表示括起来的语句是对前边词语或句子的注释或补充说明。例如:
(1)一个东洋婆(日本女人)走过来了。
(2)那一天他还是没有去上课。(听说,后来被他父亲揍了一顿。)
10、破折号:
第一种表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例如: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第二种表示后面是跳跃或转折的话。例如:大家正谈得高兴,——他走了进来。 第三种表示语音的中断、延长。例如: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了起来。
第四种表示递进。例如: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
11、连接号:
第一种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的起止。例如:鲁讯(1881年——1936年) 第二种连接相关的名词,表示一个独立的意义单位。例如:中国——日本友好往来协会。 第三种表示事物的发展。例如:团结——批评——团结
12、省略号:
第一种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例如:就是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时候,我问题总是昂着头。 第二种表示说话断续。例如:唔„„,唔„„,唔„„这个„„这个我记不得了
第三种表示话未说完或语意未尽。例如:他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把它带给„„”
13、着重号:标出需要读者注意的重要词语。例如:高度的愉悦性...是审美的、基本的、主要的特征。 14、间隔号:
第一种表示文字间的间隔。例如:《孟子·告子上》 第二种表示外国人名字和姓氏的音界。例如:马克·吐温
15、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例如:《最后一课》
注意:
(1)书名号里面还有书名号时,里面的书名号要用单书名号。例如:《读<最后一课>有感》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2)用书名号时,不要把后面的普通名词引进去。例如:
①正确的书写:《大众电影》杂志 错误的书写:《大众电影杂志》
⑸ 语文的标点符号有多少 都是些什么意思
句号(。或.),用于陈述句末尾。“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结尾。“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叹号(!),又称惊叹号,也叫感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讶、感叹或号令。“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顿号(、),是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的符号。一般来说,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
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
逗号(,),亦称逗点,本称读(dòu)号,是表示语句的短暂停顿的标点。“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分号(;)表示介乎句号和逗号的停顿的标点符号。“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非并列关系 (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 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1]“用在分开复句中平列的句子。”[2]在大部分印欧语系的语言,分号的名称为有“半个冒号”之意,以显示其外形如“:”。然而,大部分人都因为分号用法复杂而不会多应用“;”。
冒号(:),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的符号。“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用在总起下文,或举例说明上文。”
引号(“”,‘’),标示引用、着重、特别用意的符号。“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6月1日实施)“用来标示说话、引语、专有名词,或特别用意的词句。”“引号分单引号和双引号,通常先用单引号,如果有需要,单引号内再用双引号,以此类推。”“直行用”“、’‘,单双使用原则与横行同。”“一般引文的句尾符号标在引号之内。”“引文作用全句结构中的一部分,其下引号之前,通常不加标点符号。”
括号(( ),[ ],【 】),又称夹注号,注释使用的符号。“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破折号(——),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省略号(……),又称删节号,用于省略原文的符号。“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着重号,用于引起读者注意的符号,使用时文下打点;直排时则标在字的右侧。“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明。
连接号(—,——,-,~),表示连接、起止、流程的符号。“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间隔号(·),又称音界号,用于某些非汉语人名内部或书目中。“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
书名号(《》,〈〉),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符号。“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专名号,亦称私名号,用于标明人名、地名、朝代名、种族名、国名、机构名等专名所使用的符号。“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标示。”
⑹ 语文中那些名词,副词,动词都是什么意思,要详细的,不知是这些,就是打个比方,这个类型的有很多的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如:老师、教室、书本、教育、交通、战争、经验。表示时间:如:明天、早晨、今年、夏季、星期天、。表示方位:如:东、上、左、以前、东方、南面。说明:(1)前边一般可加数量词短语,如“一个老师”。(2)表示人的名词后边可加“门”,表示复数,可加“同学们”。(3)表示时间的名词叫做时间词,表示方位的名词叫做方位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如:跑、看、保卫、支持、赞扬。表示发展、变化:如:发展、变成、增加、缩小、提高。表示心理活动:如:喜欢、想念、忘记、希望、了解、认识、热爱。表存在、消失:如:有、存在、发生、丧失、爆发。表示使令:如: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表可能、意愿:如:能够、会、应该、愿意、肯、要、必须。表趋向:如:来、上、回来、、上来、过来。表判断:如:是、正是、就是。说明:(1)一般能受“不”修饰。(2)很多表动作、行为的动词可重叠,如“看看”、“笑一笑”。(3)很多动词后边可带动态动词“了”“着”“过”。(4)表可能、意愿的动词叫做能愿动词,表趋向的动词叫趋向动词,表判断的动词叫判断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如:高、大、长、圆、尖、笔直。表示事物的性质:如:甜、好、优秀、美丽。表事物的状态:如:快、迅速、匆忙、激动。说明:(1)一般能受“不”修饰,很多能受“很”的修饰。(2)有的可重叠,如“红彤彤”“清清楚楚”。
数词:表示确数:如:一、十、百、一倍、二分之一。表概数:如:几、一些、许多、二十多。表序数:如:第一、初二、老大。说明:确数包括整数、倍数和分数。
量词:表物量:如:尺、寸、斤、个。表动量:如:次、遍、阵。说明:(1)量词常和数词连用,一般简称为数量词。(2)表物量的数量词用在名词前面,如“一本书”,表动量的数量词用在动词后面,如“去一次”。
代词:人称代词:如:你、我们、大家、自己。疑问代词:如:谁、什么、哪里、怎么、多少。指示代词:如:这、那里、这么、那样。说明:(1)一般不受别类词修饰。(1)代词的用途和它们所指代的词类的用途相同。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这些词叫实词。
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范围、语气、否定、时间、程度等。如:都、全、统统、仅仅、只、可、倒、偏、竟、不、没有、刚、正、恰好、一直、曾经、立刻、很、挺、极、最、更、非常、十分。说明:(1)一般只和动词、形容词组合,不和名词组合。(2)多数不能单独回答问题。(3)一部分副词还有关联作用,如“就”“才”“也”等。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前面、同他们合起来,表动作、行为的方向、时间、处所、对象等,如:从、自、自从、由、往、朝 、向、在、当、于、以、同、跟、比、被、把、连、对、对于、关于、由于、给、为、为了、为着、除了。说明:(1)不能单独使用。(2)不能加助词“着”
“了”“过”和表示趋向的动词“来“上“下”等。
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如:同、跟、及、以及、病、并且、而、而且、或、或者、不但、虽然、既然、要是、如果、即使、只要、除非、即使、因为、尽管、不管、不论、可是、但是、然而、况且、所以、因而、因此、于是。说明:(1)只有连接作用,没有修饰作用。
助词:附着在词、短语或句子上,具有辅助作用,表示某些附加意义。(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2)动态助词:着、了、过。(3)语气助词:呢、吗、吧、啊、罢了。说明:(1)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2)除“所”外,都念轻声。
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如:呼、啪、呜、咚咚、哗啦啦。
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如:啊、哎、哦、哎呀、哼、喂、嗯、哈哈、呸。说明:有些叹词的汉字写法不固定,如:“啊”因为音变,可写成“呀 ”“哇”“哪”等。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英语没有这麽多词性,但用法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