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中破折线的作用是有哪些
破折号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1)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2)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 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孙扮源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1) “今天缺余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2)则态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表示语音的延长
(1)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2)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3)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2.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技巧型题考查方式
①这首诗(两首诗或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技巧)?并作简要分析。②从某个角度(如动与静、情与景、修辞等)来赏析这首诗。
解题提示
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解题秘诀
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运用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常用术语: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6年全国卷2)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5年全国卷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象1分,画面描绘2分)
*第七种模式 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八种模式 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5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不错吧
3.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 #一年级# 导语】一个完整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说学生情况、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练习的内容与方法。其中,在说教学内容的时候,除了简单介绍教学内容在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外,还要注意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说课稿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溢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示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同学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本课可以分二课时教学。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同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五局部向老师们汇报。
(一)教材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标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同学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同学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同学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局部同学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同学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和去和里)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同学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示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课前同学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宽携派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上课前,CAI课件出示了动物大家庭,并配合音乐《蓝精灵》,把同学的隐缓注意力引向课堂,营造出一个活跃有趣的氛围。上课铃响,教师用充溢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同学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小朋友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看图说话,培养同学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CAI课件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同学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然后揭示课题:古时候有一首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指名同学读课题,并说说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同学交流学慎贺法)结合图画实例,引导同学理解“里”。
第三步,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第一环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同学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同学倾听,教师再放慢语速范读,同学轻声跟读。,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让同学在自我拼读过程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同时提醒同学倾听老师在范读时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以掌握古诗的整体节奏,体会童谣的韵律美。
第二环节:生字认识
出示一至十、去和里的生字卡片(也可以课件演示生字,先顺序出现,在乱序出现)。采取抽生读、齐读、抢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绝大多数同学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重点指导“三”、“四”、“十”和“里”四个生字的发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里”的声母是边音,(这里可以CAI课件出示,重点字的读音选择)并组词,以加强同学的记忆能力。
第三环节:了解诗意
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环节之一,首先,我提醒同学:.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以培养同学边朗读边想象的良好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其次,出示课件主题图,着重分析“一去二三里”和“烟村四五家”并用手势标明一去二三里的含义即一路走去的意思。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
(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在这一局部,应发展同学的多重思维能力。最后,背诵全诗,提问:你在背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这个小山村热闹吗?美吗?背诵时再次启发想象,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同学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还可以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课件演示,一同学读有关诗句,一同学指图,教师辅助点击鼠标,出现放大的图画区域。)
课间休息:做识字游戏《摘苹果》,使课堂的气氛达到一个新高,同时同学适当放松。
第四环节,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
首先引入田字格,(多媒体出示田字格,并演示各个局部)引导同学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和横中线、竖中线、各方位小格。并用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又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来巩固田字格的认识。写字时,同学先独立观察字形引入笔画:“一”。出示课件“一”在田字格的方位,引导同学自主观察并指导书写。再引入“二”的书写,这时要注意引导同学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而“三”的写法让同学自身观察体会,上台演示,教师相机指导,让同学体会汉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并可以用实物投影仪反馈同学作业,同学展开互评。在这里,我引入一个故事: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引导同学发现错误。同学练写了三个字,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教育意义。]
总之,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说、读、写四方面结合,让同学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遵循教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原则,充沛放手同学,努力使朗读教学和写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配乐诗朗诵。同学随同音乐自由朗诵,强化印象,同学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示的意境美!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一去二三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
难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说、读三方面结合,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放手学生,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1、数一数。(小朋友,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一个数数比赛,看谁能从1数到10)
2、播放歌曲《数鸭子》(有一位小朋友她也把这些数字放在儿歌里,你们想不想听一听。)
3、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齐读课题。你们想知道这首诗是怎么写的吗?请听老师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
2、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诗中的生字。
3、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①小老师带认读生字。
②“三、四、十”开火车读
③去拼音抽卡片认读。
④排序:小—大、大—小、双、单数读。
⑤游戏:“找朋友”
⑥比较字形:九—几、去—去、八—入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1、观察古画,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2)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2、从图中找出“烟村”、“亭台”和“花”,议议诗中是怎样描绘它们的。
3、讨论:诗中的“二三里”、“四五家”、“六七座”、“八九十枝”是表示什么的词。
4、小山村的景色多美啊!谁来当当诗中的小朋友来读读诗句。
5、多种形式读:
①分组读
②男女生读
③师生对读
6、指名背
7、齐背
(四)实践活动
1、填空(挖去诗中的数字,由学生补充完整)
2、出示:粉笔、书本、铅笔(让学生用本课的生字说话)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开心吗?回去把这首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
四、板书设计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一篇古诗诵读。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数字,这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巧妙地将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等景物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宁静、清远、恬淡、秀美的山村风景画。
全诗描绘的意境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山顶上有几座小亭子,路旁盛开着美丽的鲜花。
诗中的“二、三”虚指方圆之地,“四、五”泛指村落之小,“六、七”体现亭台之隐约可见,“八、九、十”形容山花烂漫,多而绚丽。
整首诗朴实有趣,琅琅上口,令人回味不已。
二、说教学目标
我上的是《一去二三里》的第一课时,定的教学目标是
1、本课要求会认的十二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丽、恬静。
教学重难点是认识12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说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这是孩子们在语文课本里首次以语文课的标准学习古诗,但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古诗,我想以我们经典阅读课为依托,结合语文识字的要求,把本课定位成“古诗诵读”课。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入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入情入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为了达成以上三个目标,我设计如下:
1、激趣导入
由“奇妙的诗”引起学生的兴趣。
2、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先播放古诗视频,让学生全身心感受古诗。接着让学生自读古诗,圈出生字读一读。然后老师指名带读生字,特别提醒平翘舌音。再用游戏“开火车”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让学生组词,说话巩固生字。学完生字,第二次读古诗,认识句号,再读。还做了游戏“找朋友”,目的在于巩固生字及数字与汉字的对应。
3、借助图画,感悟诗意
出示插图,老师配乐描绘小山村的美景,并示范朗读古诗。教学生读好古诗的方法,生加动作读古诗。走近山村感受美景,分句读,再齐读。带着对美景的感受再读。
4、试背古诗
再读了又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背诵古诗
5、拓展阅读
出示郑板桥用数字写的古诗,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6、作业
用数字说几句话,写一首诗。
四、说反思
在上课的时候,有几个地方,我觉得做的不够好。
1、老师的引导不够到位,教学不灵活,不知道随机应变。
2、 整堂课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思维不发散,呆板。
3、老师的评价不够及时,多元,针对性。
4、时间掌握不太好,所以前面有些赶,后面又有时间多。
总体上来说,我自己觉得不是很好。
4. 小学语文短文阅读方法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认真地阅读给出的文字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短文阅读 方法 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语文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了解 文章 大意
可从两方面着手。
1、读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它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大意,我们可以把审题与读课文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读文先读题。
从课文的题目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以人命题的,由人想到事,围绕事情提出问题。
②以事命题的,抓课题的中心词,围绕中心词提出问题。
③以物命题的,从抓物的特点入手,理事及人。
④以地名命题的,由题目想到景物,围绕景物特点提出问题。
读文时,又要反过来看看文章内容是怎样紧扣题目,展开自己提出的问题与文章所写内容是否吻合。
2、了解思路。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外部体现,了解作者的思路就能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
文章一般是按照下述思路组织材料的:
①.纵向思路,如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或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材料,读这类文章,我们要想一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 什么,或者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发展的,结果怎样。
如:《做风车的 故事 》,我们就可按上述提示,边读边摘要点:喜欢做手工→做风车→赞扬→嘲笑→难受→ 发愤学习,我们用恰当的词语把上述要点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大意了。
②.横向思路,如按事情的特点安排材料,读这类文章注意有没有思路。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开头先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接着分别从海面、海 底、海滩和岛上四个方面描述西沙群岛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最后 总结 西沙群岛的富饶,我们抓住了开头这一句话,全文脉络就清楚了。
二、读懂每一句话
掌握了文章的大意,我们从整体上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印象,这还不够,还要深入到文章的各个局部,研究作者如何用词 造句 ,组句成段、组段成篇,文 章有几层意思,最后才能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深切的体会和整体的理解,文章是由一句句话组成的,文章应该读懂每一句话。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 句子 和比较难懂的句子,更要认真思考。
1、抓关键词语。一个句子里词语很多,但最能表达句意的词只有一两个或几个,这就是一句话的关键词语,我们能理解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特殊意义和感情色彩,整个句子的意思便清楚了。
2、联系上下文。联系上下文中有关的词句或段落是正确理解句子的主要方法。
3、联系时代背景。阅读文章要联系文章写作时代背景,才能领会它的含义。
4、用缩句法读懂长句。有些句子附加成分多,句子较长可以用缩句的方法,先抓“主干”,剔去“枝干”,然后再分析这些“枝叶”的作用,逐步深入理解句子的意思。
以上四种方法,不是孤立的,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不断提出问题,步步深入地去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读懂每一段话
在读懂每一句话的基础上,要准确而又迅速地了解每段话的意思,必须掌握“读懂一段话的方法”。
1、抓中心词。一段话总是围绕一个主要意思来写的,就像一句话中有关键词语一样,有的段落它有一、两句表明主要意思的句子,这就是中心句,抓住了中心句就容易概括一段话的意思。
2、理清层次。有些自然段没有中心句,必须通过逐句分析,理清一段话层次,先弄清每层意思,再归纳这个自然段的意思。
四、划分段落
划分段落,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文章分成几个意思相对完整而独立的部分。因此,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划分。
五、最后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把各段大意连起来,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 记叙文 基本要素归纳文章内容。
3、抓住几个主要问题归纳主要内容。
2小学语文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 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
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 思维训练 ,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 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 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 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 雨水 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 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 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
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 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 快速阅读 方法。
这一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面对许多读物和一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方法。前后显然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 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
更有趣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 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
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再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4、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例如《灰椋鸟》第一自然段。“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这一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决定去看看。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而易见。
如《烟台的海》第一个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这一段前后两句问虽无转折词,然转折关系一读便知。
转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上面这段可概括为由于烟台是我国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例如《莫泊桑拜师》第一个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着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这一段段意可概括为莫泊桑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
以上是先因后果,再举一例先果后因。
《真情的回报》最后一个自然段“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和爱意。”
这一段前面是结果后面说明原因,从而突出了原因,点明了课题的含义。
二、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分别举列如下:
1、《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江泽民同志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a、久负盛名;b、名称来历;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
3、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第二段写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写了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写顶峰歼 敌;第五段写英勇跳崖。
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五位壮士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群众的任务,有计划地诱敌上 山,痛击敌人,终于把敌人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经过。
又如《颜黎明的信》一文叙述了这样几个问题:
1、青年人该怎样读书;
2、谈在上海看桃花;
3、能不能把信发表;
4、指出所署的是假名。
把这几个问题综合起来,稍加整理,可以这样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鲁迅在信中谈了青年人读书要博采众长、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又谈了关于在上海看桃花和同意发信这个话题,最后指出寄信人所署的是假名。
3小学语文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 速读原文材料——优化阅读方法,讲求阅读实效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认真地阅读给出的文字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而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知识与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
因此,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培养快速阅读能力,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思维理解的方法,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严格要求,严格练习。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有许多不良习惯,有的喜欢小声朗读或用手指、笔、尺子等指字认读;有的则习惯咬文嚼字,逐词逐句慢慢读,以为这样读才能读得透彻、理解得深刻。
针对这些不良读法,在阅读练习时,我要求他们做到:集中注重力,阅读时做到“心到”、“眼到”、“笔到”;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快速阅读,快速感知文字信息。在规定阅读的时间,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
2、教给读法,自主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在读法指导上要求做到对阅读材料要一气呵成读完它,中间不能停顿或复读;尽量使用默读,达到在感知中认读,在速读中感知。
3、捕捉信息,重点突破。学生阅读,既有“从书面文字开始而止于大脑的某种再现或解释的过程”,也有“从已经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出发在阅读中又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成为一个“真正主动的、由内心促动并受内心支配的过程”。
阅读的同时要用笔标出不懂的字、词或句子,以便及时解决。课文《神童的“秘诀”》中陈毅读书的方法,学生可以借鉴。认真地阅读文章是做好题目的前提,只有认真地通读全篇,做题时才能胸有成竹。
(二)看清题目要求——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大意
学生在审视阅读理解的问题要求时,关键的字、词或句子要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第二遍读文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1、基础知识,牢牢掌握。阅读题型多种多样,但是一定有基础知识的考察,比如填标点符号、填关联词语、填拼音、找错别字、找出文中的近 反义词 ,摘抄比喻句、划出中心句等等。
这些考察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课堂里一定训练过,粗心的同学却往往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例如要求圈出正确的词语,有的同学反而把错误的词语划去了。类似的情况,在考试时常常能见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学在该题项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做这些基础知识的题目时要格外仔细,这些题目尽量不要失分。
2、生字新词,不要着急。试题中一旦出现生词,一般会注上中文词义,如果没有注出词义,那么学生应该这样处理:
① 利用构词法即拆分词素的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
②有些名词要联系上下文意思来猜测其意思;
③有的生词是故意不给注释的,是要在题目当中出现的。最常见的两种情况:一是,要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例如:实际的表现和所得到的称谓或名声是一致的。第二种情况相对于难度小一些。
3、弄清问题,巧用“原话”。对于一些题目,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进行回答。①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句子设计的,可以从文中一句找到正确的答案;②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一段话设计的,因此可以从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确的答案;③有的有的问题是根据整篇文章设计的,要求学生认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4、想象说话,联系生活。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最怕碰到回答问题和想象写话,例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文后的感受。或是: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几句话。
这样的题目往往要先从课文中说起,你喜欢主人公的什么品质,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己是怎样做的。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醒学生写答案时要答满线格。
例如:《邻家的星期四》“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我不由得生出长久不易平息的联想来。”请你联系上文写写“我”可能联想到什么?(一连三张纸条,一连三次提醒,这位女主人真是热心哪!她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悉尼人高度的环保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这些环保意识也能扎根在我们心里,让我们的生活环境也能越来越美丽,以优美、整洁的环境迎接世博会。)
像类似的发挥想象的问题,要联系生活来领会文中的关键句段的意思,即从文中读出自己,读出“我”,学会转换角色,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这样答案才能更加完美。
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
(三) 细找文中原话——巧借关键词句,进行答案定位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
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 发散思维 、 逆向思维 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就上面的三层问题的题型,我分别举例说明。
1、直接提取信息。大多数阅读试题会出自选文的某一处地方,其关键词基本涉及到具体的字词句,我们可以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找准问题的出处。
答案一般在问题关键词前后的位置,可以在其上文和下文或是联系上下文进行搜索定位。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低年级较为常见)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2、提取信息后概括。有时候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如若它指定必须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概括。
3、提升内涵,升华情感。有些题目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如《在金色的沙滩上》一文,作者为什么要用《在金色的沙滩上》为课题?(理解“金色不仅指的是沙滩的颜色,更指的是小姑娘这种如同金子般的高尚品质。)这就要求学生要经过缜密的思考,写出完美的答案了。
语文阅读理解中,回答问题要精炼,摘取原文则是关键。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紧扣关键词句,带着问题去读短文,可以快速地在原文中找出答案。
(四)认真回答问题——掌握答题技巧,力求言之有据
阅读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答题时取得最大的正确率,所以教师要正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教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第一遍读文章时不要做题,第二遍阅读时再做题。回答问题时也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不可不答。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提出的问题,才能得分。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这一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
2、不能乱答。学生不联系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不得分。我们在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胡说和乱说,写一些没用的东西。答题时要抓住要点,不能偏离题目要求。
3、懂得取舍。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先放一放,以免影响回答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在解答阅读题时,让学生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 思维方式 ,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地打开思路。
4小学语文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例: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是总起句,在文中起到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的赞美之情。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例: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热爱之情。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例1:“笔直的公路上,一队队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灯柱的整齐地立在公路上的特点。
例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后春笋生机勃勃的特点。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特点。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例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是设问句,它能引起读者对进入金龙洞的小船的注意,并引起读者的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例2:难道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是反问句,它强调了蝙蝠的特点,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也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并加强了语气。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 短语 用了比喻、对比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 说明文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小学语文短文阅读方法技巧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与技巧分享
★ 小学语文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 小学语文短文阅读理解得高分的四个技巧
★ 小学语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汇总
★ 小学语文短文阅读方法
★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方法与技巧总结
★ 小学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 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方法技巧
★ 小学语文阅读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5. 语文的发展史
一、历史的回顾:“语文知识”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20世纪语文教学是从古代综合性的、网络全书式的教育中独立出来的,其标志,就是“语言专门化”。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就是从传统的网络全书式的教育向“语言专门化”教育的转型、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化”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转型的一种内在推动力。传统语文教学也有语言教学,但都是“就书衍说”,“神而明之耳,未可以言传也”,其效率是极其低下的。中国第一部语法学着作《马氏文通》,就是作者痛感“蒙子入塾”,“终日伊吾”,可只是“循其当然而不求其所以然”,因而以“十余年力索之功”完成《马氏文通》一书,希望“而后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学文焉”。可以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是中国语文教学“知识化”的先声。到了上个世纪初,中小学语文课堂开始出现包括注音字母、标点符号、文字的笔画、修辞、语法等内容的语言知识教学。而到了三四十年代,在一大批现代语文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的努力下,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开始大量出现“发音”“读法”“书法”“作法”“缀法”等语文知识,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应该是夏丏尊、叶绍钧合编的《国文百八课》。该教材以语文知识为经,以选文为纬,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在知识理论指导下构建的比较成熟的语文教科书。
毫无疑问,“知识化”在中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进步的标志。其进步意义在于:第一,它取代“经义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语文教育的“语言专门化”历程,完成了古代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的转型。第二,它使语文教学摆脱了“未可以言传”的落后状况,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语文教学范式的更新换代。从整体上来说,现代语文教育的“知识化”,是与现代科学发展和社会趋势相适应的,实际上,它就是现代科学发展和社会趋势的产物。
但是,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学语文教学在知识问题上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语文知识”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知识化”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基本保障。因此,可以肯定地说,重新回到“经义教学”和那种“神而明之”的教学状态,是语文教学的倒退。另一方面,同样可以肯定的是,语文课程不是一门知识课程。也就是说,语文课程不是一门以系统地掌握某一门或某几门知识为目的的课程。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似乎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很多人把这句话与“掌握语言知识”划上等号,或者虽然没有划上等号,但认为从“掌握语言知识”到“形成语言能力”是自动完成的,是自然而然的。而实际上,“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核心是“语用方法”和“言语经验”,而不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告诉我们“语言是什么”,但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培养“谈论语言”的人,而是培养“使用语言”的人。只有“语用方法”和“言语经验”,才能给予中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文化素养。
知识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这种复杂性,使得现代语文教育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概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两条线索,一条线索就是“从经义教育向语言教育”的发展过程,一条线索就是从“语言要素(知识)教育向语言功能(语用)教育”的发展过程。前者的标志,就是“知识化”,而后者,则以“淡化知识”为其标志。这种“淡化知识”的倾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关于“淡化语法教学”的讨论中初露端倪(其基本观点是:现有的语法知识没有反映汉语的实际,学了“不管用”);在上个世纪90年代对“知识中心说”的批判中达到高潮(其基本立场是:语文课根本就不是一门知识课);在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知识化”成为众矢之的(这种批判主要针对的是知识本身的绝对化和形式化)。而在以新课程标准为代表的语文教育新思潮中,“知识化”得到了全面放逐(其主要理论表达是“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但问题在于,这种“反知识”立场是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前提的,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前提就是:对于“这样的知识”和“这样的知识教学”来说,“反知识”是有理由的,是成立的。它更多的是着眼于知识本身的不完善和弱智化的知识教学方式,而没有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角度来全面地看待知识问题。一个很简单的思考是:“这样的知识”不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知识的“处理方式”不好,那我们最恰当的选择应该是“换知识”和“改变这种方式”。显然,对知识系统本身的质疑和对知识教学方式的批判并不必然地导致“语文课不学知识”、“语文课不需要知识”的命题,“反知识”的特定内涵并不必然地导致“去知识”。一个更根本的、更重要的问题是:语文课是否需要知识。问题的这种提法启示我们,我们需要一个比“这样的知识不好”“这样的知识教学方式不好”更为广阔的理论视域;我们需要一个更为深刻的知识论立场。
二、我们需要什么知识:语文课中的知识类型
我们有两个问题:一是知识到底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一个什么位置,起到什么作用;二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我们期望它发挥的作用。
这两个问题是纠缠在一起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同性质的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有差别的。过去我们关于语文知识的许多讨论,都是在没有区别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知识的前提下展开的,许多讨论没有能切中要害,甚至不得要领,原因就在于,它们不是针对特定的知识类型而言的,它们的立论都可以找到“例外”甚至反证,因而缺乏立论必须具备的周延性,其科学性和说服力都大打折扣。
语文教学的“知识问题”迫切需要引入“知识类型”概念,在“知识类型”的理论视野里,过去抽象的、含混的“知识问题”似乎变得清晰了,变得一目了然了。
1、过去关于语文知识类型的探讨
关于语文知识,过去有一个所谓“八字宪法”的表述,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是一种描述性而非类型化的表达,是老师们对教学实践中所教的知识的一种经验性的总结。一方面,没有关于“为什么要有”的论证,例如为什么要有“篇”、又什么要有“逻”,“篇”的知识、“逻”的知识对语文教学有着什么意义,起着什么作用,并没有具体的讨论。另一方面,这八个方面的知识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如何组合在一起,这些问题,“八字宪法”既没有讨论,从它们的内涵中也看不到有这种关系的可能。显然,“八字宪法”并不是关于“语文知识”的系统的表达,它实际上是老师们在教学中实际上教到的知识的混合,它们没有为解决语文教学的“知识问题”提供什么线索。
大概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系统归纳“语文知识”,其成果是所谓“三大学科”:语言学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和文章学知识系统。这种归纳的影响很大,在一些研究者的论着中,开始把语言学、文学和文章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三大基础学科来讨论,有些高等师范院校的中文系,也开始依据这种认识构建由语言学系列、文学系列和文章学系列组成的课程体系。但是,这种理论仍然没有解决“为什么要有”的论证,仍然没有解决“它们是如何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语文知识”的问题。语言学知识、文学知识、文章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它们是三条线,是分离的。它们如何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知识构成”,也没有人讨论过。而且还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并不是所有语言学知识都进入语文教学,并不是所有文学知识都要在语文课里教,并不是所有文章学知识对语文教学都有用,那么,这“三大学科”哪些知识属于语文课里要教的知识,要用到的知识,哪些不属于,这个问题“三大学科”的理论根本没有涉及到,也无法解释清楚。
2、关于语文知识类型的新探索
最近几年,语文知识问题重新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从目前发表的一些文章来看,可以说初步形成了一次新的讨论。这一次关于语文知识的讨论是在继承了前几次关于语文知识问题讨论成果的基础上的深化与延伸,其最突出的成果,就是接受了“知识类型”的概念,突破了过去单一的知识类型认识,从而获得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视野。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ii]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它是人们对事物的状态、内容、性质等的反映。例如,关于什么是比喻的知识,关于什么是举例论证的知识,关于什么是疑问句的知识等。陈述性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有限的。第一,它是把事物当作客观对象来认识,而语言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客观事物;第二,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一种实践能力,是一种“做事”的能力,而主要不是一种“认知”的能力。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认识语言,而是运用语言,不是培养“谈论语言”的人,而是“运用语言”的人。陈述性知识告诉学生“比喻”是什么,但掌握了“比喻是什么”这一知识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打比方”这一实践能力,掌握了“疑问句”的知识并不一定就会“提问”,同样,知道了什么是“举例论证”并不意味着同时也就会“举例”来论证了。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它是人们关于活动的过程和步骤的认识。例如,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我们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领,我们在议论文中通过举例可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这些知识,就是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巨大的,它直接作用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这种类型的知识也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甚至几乎没有。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即如何确定“做什么”“如何做”的知识。它的特点是“反思性”和“元认知”。对策略性知识的掌握,其标志是:明确认识自己面临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目前学习所达到的程度;能调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能进行监控、反省和调节。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当然不是绝对不需要一点陈述性知识,但可以肯定地说,不应该以陈述性知识为主体。过去,我们理解的知识就是陈述性知识,除陈述性知识之外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知识,所以要么从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目标出发,彻底否定语文知识的教学,要么从学校教育和课程内容的特点出发,将陈述性知识教学提到一个不恰当的位置。实际上,一方面,否定陈述性知识的主体地位,并不否定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们所需要的知识,也主要不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应该成为语文知识教学的主体。而策略性知识,则是知识教学的最高境界,一方面需要,另一方面,也只在较高学习层次和学习境界才需要。策略性知识教学的时机和场合是决定策略性知识教学能否实现其目标的关键。
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看,陈述性知识在学生的“前面”,程序性知识在学生的“外面”,策略性知识在学生的“后面”。摆在“前面”的东西最容易看见,但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处在“外面”的东西很难轻易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可能是起关键作用的;而在“后面”的东西,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它摆上“台面”。
现象知识 概念知识 原理知识[iii]
这是着眼于知识体系的一种知识分类。加涅认为,知识体系的结构象一个“金字塔”,塔底就是由这些大量的事实、现象构成,中层则是由对这些事实、现象的解释和定义构成,而最上层,则是根据那些“解释”确定的一些“行事规则”。根据加涅关于知识体系的理论,可以把语文知识分为“现象知识”、“概念知识”和“原理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所谓“现象知识”就是对语料的掌握,包括常用词语,常用句式,常用语体,常用修辞等。这里所谓掌握,就是熟悉。语文课是以“现象知识”为教学内容主体的课程,我们在语文课中学这么多课文,目的就在掌握“语文现象知识”。
所谓概念知识就是对“现象知识”加以解说和命题的知识,它一般用概念来表达。在语文教学,这些知识本身没有目的意义,它要么是帮助学生理解“现象知识”,要么是为形成原理知识作准备。在第一种情况下,它只起到辅助作用,在第二种情况下,它甚至根本就不需要进入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而只是为那些研究人员掌握即可。
原理知识属于“如何做才正确”的知识,所以也可叫“规则知识”。它是对人的行为方式的描述与规范,在人们的活动中起着“定向”的作用,所以这些知识是可迁移的,利用这些知识可以有效指导和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关于如何运用“指示语”的知识,描述了“在句段中,指示语可以代替所指示的事物或前面已经出现的语句,从而使语句更为简洁,使文意更为连贯,语意重心更为突出”的行为规则,掌握这一知识,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实现语意连贯。
从数量上来说,语文教学大量需要的是“现象知识”,需要精细掌握的是“原理知识”,而对“概念知识”,则“少知、粗知”。
无意识知识 言述性的知识[iv]
所谓无意识知识,也称之为缄默知识,这种知识的特点是“知道,但说不出”,即直觉状态的知识。最典型的语文无意识知识,即语感。语感的特点就是“知道,但说不出”,我们读一篇文章,一读就通,一读就懂,但是如何读懂的,读通的,说不出来。这一特点决定了无意识知识特别适用于“从事一种行为”,即活动。
言述性知识,即可以说出来的知识,也称之为外显知识。它的特点是“知道,而且可以说出来”,这是一种明晰性知识,是可以言传的知识。例如“语体是一种言语行为方式”,“说话必须根据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明晰地传达”是它最大的优势。
言述性知识是以无意识知识为前提的,言述性知识是对无意识知识的概括和表达。从理论上来讲,所有的无意识知识都可以用言辞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所有的无意识知识都可以向言述性知识转化。但是,这种转化对研究语言是有意义的,对从事一种言语行为,却不一定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在某些时候,熟练地从事一种行为必须依赖无意识知识,“有意识的知识”的参与反而会起干扰作用。那么,在什么时候,我们需要言述性知识呢?波兰尼告诉我们,就是在“批判性思考”的时候,即对言语对象作“批判性”“反思性”阅读的时候。什么时候我们需要无意识知识呢?也是波兰尼告诉我们,就是在“控制住至今尚未探明的领域”时,也就是要“创造”新的知识的时候。
三、知识在语文课中作什么用:知识作用的途径与方式
知识是分为不同类型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有些是辅助性的,有些是必要条件性的,有些甚至是充分条件性的,有的是教师在课堂里教的知识,有的是学生学的知识,有的属于教学目的范畴里的知识,有的则属于教学内容范畴里的知识,有的是作为教学过程的知识,有的是作为教学工具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它们对语文教学的意义也是有区别的,有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来谈语文教学的知识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分清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它们的内涵和特点后,我们就获得了这些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1、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知识修养与知识定向
课程内容是相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而言的,它们之间的区别,王荣生博士有明确的界说:语文课程内容是指语文教学中“应该教什么”;语文教材内容,是指语文教学“用什么去教”;语文教学内容,则是指“语文教学实际上教了什么”。更通俗的说法是:语文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大部分不能直接呈现给学生,它只能通过“课文”这一载体隐含着呈现给学生,老师在课堂里直接教的是“课文”,但学生要学的,其实是教材所承载的“课程内容”。这些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即课程内容)中,有一些就是知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够作课程内容的,作为课程内容的知识只可能是两种:一种是“现象知识”,即语料,包括常用语汇、常用句式、常用语体、常用修辞等等。扩而大之,还包括经典作品、名言警句、文化常识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这些知识是一个学生的基本知识修养,也是实现其他教学目的的基础。一种是“原理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些知识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掌握这些知识是做好事情的必要条件甚至是充分条件,它直接为做好事情定向,因此,掌握这些知识本身就是课程内容。
2、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外显知识”对“缄默知识”的引导作用
教学内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实际上教了什么。在教学中实际上教的东西,并不一定是要求学生掌握的,而可能是为学生掌握他应该掌握的东西作铺垫、准备线索、提供条件的。那么,这些铺垫、线索、条件是什么呢?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铺垫、线索、条件就是“外显知识”。
前面我们曾介绍,根据知识的表现,知识可以分为外显知识(言述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无意识知识)。外显知识之所以是外显的,是因为它直接用言语表达出来,因而具有明确的可传达性,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可教性。但语文知识大部分是缄默知识,即那些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知识。这一点已为语文教育的历史所证明,也为近20余年语文教育的科学研究所充分揭示。正因为它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因而它的可教性受到巨大限制。这是语文教学在知识问题上的一个悖论:语文知识主要是一种缄默知识,“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缄默知识为基础”;但正因为它是缄默知识,又往往是不可教或可教性有限的;而可教的外显知识一方面只占少部分,另一方面往往又是一些表面的缺乏深度的知识,因而它的教学价值是有限的。过去语文知识的教学意义受到质疑,主要原因即在于此。但是,“几乎所有的外显知识都根植于缄默知识,外显知识的增长、应用和理解都依赖于缄默知识”[v]。换句话说,外显知识是知识这座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缄默知识则是它藏在水面下的部分。因此,外显知识就成为缄默知识的一个线索,一个标志,一个通道。在语文教学中,任何缄默知识的获得,都是以外显知识为导引的,外显性知识牵引着学生,学生顺着外显性知识暗示的方向,“意会”到缄默知识,并最终实现缄默知识向外显知识的转化。这就是马建忠所谓“即其可授受者以深求夫不可授受者”。直接把外显性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主体也许的确是值得商榷的,其意义也许的确是有限的,但把外显性知识作为缄默知识的线索,牵引出学生对缄默知识的“意会”,则其教学意义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外显性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意义有限性并不否定它作为教学途径、教学线索的意义的重要性。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几乎成为常识的一句哲学名言:感觉到的东西我们才能理解它,而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可以更好地感觉到它。
3、知识作为教学的交流工具:“工具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描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用什么来交流呢?对于教学来说,交流的起码要求是“明示”,我们怎么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要求,怎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对象,怎么让学生明确地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理解?“教”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现需要一种称之为“抓手”的东西,没有这种“抓手”,教学的进行则无以依托;有了这种“抓手”,教师可以凭借它传达自己的思想,学生可凭借它理解教师的意图和自己的学习对象。这种“抓手”即交流工具是教学得以进行、得以展开的一个前提。事实上,什么样水平的交流工具就有什么样水平的交流。这种师生双方借以交流的工具,我们可以称之为“工具知识”。这种“工具知识”也许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却是教师呈示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和学生理解教师的要求的一个“工作概念”。刘大为对此作了出色的阐述,他说:“如果没有语言知识的介入,教师就只能在这种常识语言的水平上与学生对话交流。深刻的感悟将会因为没有必要的概念作媒介而烟消雾散,睿智的指点也将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而变得平庸无奇。”[vi]他在这里所说的“语言知识”,就是指用以开展教学交流的“工具知识”。
4、知识作为教师的准备:“教师状态的知识”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课程社会学告诉我们,课程建设是一个“将作为一般文化成果的‘客观知识’改造为‘课程知识’”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知识”本身,二是改造客观知识的知识,前者主要是学科知识,后者则包括价值论知识(即证明课程知识合法化的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即证明课程知识合理化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要掌握的主要是学科知识,我们可以称之为“学生状态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则不仅包括学生状态的知识,还包括如何选择、呈现和传达学生状态知识的知识。于是所谓“课程知识”可以区分为“学生状态的知识”和“教师状态的知识”。过去,我们没有这种区分,因而从“学生状态的知识”的简化性描述中直接推导出“语文课不需要知识”或“语文课知识不重要”的结论。新课程则首先改变了教师的地位,他不仅是教学者,而且还是课程建设者,因此他不仅要把知识教给学生(当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客观知识”,掌握将“客观知识”改造成“课程知识”的知识。因此“教师状态的知识”就成为“语文课知识”题中必有之义。它与我们在第三点中所谈到的“工具知识”一样,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却是课程得以构建、教学得以进行的知识前提。
四、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这样的知识:知识开发的视域和立场问题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得到这样的知识:作为知识修养的知识,作为知识定向的知识,作为引领学生感悟缄默知识的知识,作为教学工具的知识,作为教师状态的知识,等等。实事求是地说,在这块领域里,大部分我们的学术界和语文教学界都几乎是空白。正如王荣生博士所指出的,学校里的语文知识,不是太多,而是近乎没有;或是这样表述,语文教学中充满着像徐江同志所说的“垃圾知识”,而真正能起到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知识,则又几乎阙如。结果是,已有的知识不管用,管用的、急需要的知识却没有。一方面是“知识泛滥”,一方面是“知识荒”:这就是目前我们语文教学在“知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
这里当然有历史的原因;但为什么别的学科包括历史、政治这些更为特别的学科都没有出现类似的“知识问题”呢?深入的思考,我们觉得这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和由此决定的“语文知识”的特殊性有密切关系。
我们先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说起。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在哪里?过去我们认为主要在教学内容。王尚文先生说:“其它学科所教所学的是言语所表达的内容,而语文则是用以表达的言语形式。换句话说,其它学科重在‘说什么’,语文重在‘怎么说’。对于其它科课本的言语,懂得它们‘说什么’就可以了,如果要去揣摩它们‘怎么说’,也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说什么’。而对于语文来说,明白它‘说什么’固然必要,但却是为了领悟它‘怎么说’,即主要通过语文教材的言语形式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vii]这是极有见地的。但是我们还要追问:“说什么”与“怎么说”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换一句话说,“说什么”与“怎么说”的区别又说明了什么呢?于是问题就延伸到了一个哲学的范畴里面。
6. 小学语文写字如何指导书写
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写字的习惯,作为老师必须以身作则,具备优秀的文字功底,用自身的修养和 文化 去 教育 学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写字如何指导书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语文写字如何指导书写
一、写好笔画、抓住要点。
每个汉字都是由不同的笔画组成的,要把字写得工整甚至美观,笔画要先写规范、写美。现在有很多学生的笔画是没有写规范的,例如,横折和横折勾,有学生就是写成一个半圆,没有折出角、勾出尖;再比如,我们常常强调的撇要出尖、捺要出角、尾部要尖,可是学生一写就变成长长的左点和右点了,有的写平撇就变成短横,卧捺就变成长横了,这些都是笔画书写的不规范。
要指导学生把笔画写准确、工整甚至美观,老师要范写,并且边写边讲要点。如点的写法:从轻到重运笔,往右下写,要有点弯的弧度,不要直直的,这样的点显得硬邦邦的,不好看。再比写捺,起笔像写点一样要有弧度,再往右下按笔,到一定的长度停一下,但是笔不能提起来,接着往偏右的方向拐一下运笔,同时笔慢慢提起来,这样就能写出捺的角和尖、而不会写成长长的右点了。
二、分析结构,抓好起笔。
要写好字,结构的分析很重要。在结构分析上不要只停留在“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上下结构,上小下大”这种表米那上,要分析深入、细致。例如“满”“呼”“到”“耐”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它们的左右部分比例大小、位置高低都是不一样的。“满”和“呼”一样是左窄右宽,但是“满”左右部分的位置高低、部件长短基本一样,“呼”的左边“口字旁”就显得短小、右边“乎”要宽长一些了;再看“到”和“耐”,一样是左宽右窄,但是“到”左右部分的位置高低、部件长短基本一样,“耐”左边就要写短写宽、右边要写长写窄。而这些字如果把它们左右部分都写一样大小、高低一样就不规范了。
分析好结构,还要注意字的起笔。一个字的起笔很重要,起高了,在个字在整个格子中间或者整行字中就会偏高,这就会导致书写不工整了。所以,老师在指导生字,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看清楚字的起笔位置。例如:“满”字,是左右结构,起笔是点,这点要写在左边偏上部分,不能写低,一低,等下右边的草字头就会写高了,于是学生就不自觉地把草字头盖住左边的三点水,这个字就变成上下结构而写出错别字了,即使没有把草字头盖住左边的三点水,这个字写出来也是不规范的。再比如写“呼”字,起笔口字旁的竖就要写低一点,如果写高了,右边“乎”字的横一写长就又成为错别字了,即使不是错别字,整个字也会显得头重脚轻了。
三、对照笔画,抓住关键。
有些笔画看起来很相像,但是认真观察是不像的,要把它们摆在一起互相对照,区分开来,字才能写规范、写美观。例如“回”和“国”这两个字,都有外框(回字框和方框儿),看起来都是先写竖,再写横折勾,但是,“回”的竖要往右边倾斜,而且要短一点,横折勾的横要长点,折要往左边倾斜,而且倾斜的角度要和第一笔竖的倾斜角度要一致,这样“回”字才能写得端正、美观。而“国”字,竖一定要站直,而且写长,横折勾的横要稍微短一点,折要长,而且也要站直,这样的“国”字才会写得端正、美观。
再比如,同样是撇,就有三种情况:平撇、斜撇、竖撇,这三种撇的写法都不一样。“舌”字里的撇就是平撇,写时笔锋要向正左边拉,如果写成斜撇就会和第二笔横连在一起,形成不规范的“4”字形;“才”字里的撇斜撇,写时笔锋要向左下边拉要有一点向下弯的弧度,要写长一点,如果写得和平撇一样短,字就缩起来了,不好看;“广”字里的撇就是竖撇,写时要先写竖,写一半后再往左下边撇出尖,这样字才会端正,如果写成斜撇整个字就歪了,会显出要向右下倾倒的样子。这三种撇的写法老师们也是比较容易忽略的,如果没有细致地指导到位,学生只要写带有撇的字就混淆,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写出一笔撇就是,于是字就不规范、不好看了。
四、观察中空,摆正笔画。
每个汉字笔画之间都有中空,我们要通过观察,分析这些中空的关系,再指导学生摆正笔画写好字。一般来说,一个汉字里的所有相同笔画,中空是均等的,例如:“冒”“昌”“富”等这些字,都有很个多横,而各个字内所有横的中空就是均等的,如果没有把横的位置摆正,使之中空大小不一,写出来的字就不端正了。例如“冒”字有七横,这七横之间的间距应该都是一样的,有的学生写之前没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动笔写了,一下子就把上面的“曰”字写得很大,中空很大,结果发现要写下面的“目”地方太小了,于是就拼命挤,只好把“目”字写小。最后整个“冒”字虽然写在格子里或者写在线上了,可是由于这七横的间距不一样了,整个字就显得不端正、不美观了。不仅横这个笔画多的汉字书写要注意均等中空,其他笔画也一样,比如“扁”的下部,“棚”字,这些字的每一竖中空也是均等的,书写前也要先提醒学生观察竖的位置,想好怎么摆正这些竖的位置,才不会出现“先松后紧、中空不一”导致字不规范的现象。
2小学语文写字指导
一、老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修养
要想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写字的习惯,作为老师必须以身作则,具备优秀的文字功底,用自身的修养和文化去教育学生。首先,老师要在观念上认识到写字对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写字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如果连字都写不好的话,那么别的教学活动也就很难进行。学生只有学好写字,才能更好的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积累。此外还要在学好汉字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文化魅力和内涵,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情操;其次;老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增强自身书写的能力。
当前很多学生书写有错误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老师对自身的能力认识和提高不足,自我修养不够,书写能力不高,许多老师教给学生的一些知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学生自己有时候意识不到错误又怎么能写出正确的汉字呢,所以,老师要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用自身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书写能力来教导学生,帮助学生。对于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来说,要求相对其他学科的老师要更高一些,语文老师掌握的书写技能要多一些,除了会写钢笔字,黑板上的字也要写的很好,要正确掌握多种类型的字体,要在掌握系统书法知识的基础上,把握每个字的笔画和书写顺序;最后老师要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锻炼写字,处理利用课堂时间外,还可以在平时的作业中给学生布置一些写字练习,让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写字状况,不断提高自己的写字能力。
二、引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养成良好习惯
我们学习的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构建而成的,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认识和学习笔画都是学习汉字的基础,例如点、横、竖、撇、捺等几种笔画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把这些基本笔画规律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平时的写字和认字的教学中准确运用,让学生逐渐去掌握、熟悉汉字笔画,学会写好汉字。除此之外学生的写字姿势也是很重要的,正确的写字姿势有利于学生写好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和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制能力较差,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让学生从小就养成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例如在一年级学习 “人有两个宝”这一课时,在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要学习生字,在这一节课中要学会“人、个、大、手”四个字,例如在学习“人”的时候,要注意这个字一共有两笔,撇和捺,撇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从竖的中线起笔,撇和捺要舒展,撇脚要平,不能带钩。在教学的时候要对每一个汉字进行解析和指导,仔细准确的教给学生,让学生从开始学习汉字的时候就养成正确写字的习惯和 方法 ,按照顺序循序渐进,逐渐学会准确把握每一个汉字的写法,为以后的学习和语文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写字也是如此。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写字 教学方法 的缺点,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首先,老师可以组建一个书法兴趣学习小组,为学生学习书法写作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让字写的不好的学生向那些字写得好的学生请教 经验 和方法,促进共同进步,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进步,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
其次,老师还可以举办一些写字大赛,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 爱好 ,把优秀的文字作品展示给大家,通过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最后老师要不定期的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评比,对于写的好的要给予表扬,对于写的不好的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且制定相应的计划对学生进行书写训练,加强监督和指导,规范学生的书写笔画、结构和习惯等,增强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写字兴趣,提高书写能力和语文素养。在教学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在教完学生生字写法的时候,在课堂上举办一个小小的写字比赛,看谁能在田字格上把字写的最好,对于写的最好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可以奖励一朵小红花,对于写的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通过这样竞争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写字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练习写字。
3小学语文写字指导
一、在“美”中学写字
首先,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感受美。指导学生观察,能优化学生注意品质,提高审美能力,为写好字作充分的准备。在学生动笔之前,首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1)观察字的结构,看这个字由哪几部分组成,笔画顺序及位置,并进行书写练习,做到能正确书写。(2)观察笔画形态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笔画的形态之美。(3)观察独体字的笔画,合体字各部分的大小、高矮、宽窄。
其次,引导学生在“描仿“中实践美。写字不能只求正确不求美观、更不能急于求成。学生观察后,教师进行范写并辅以生动简要的讲解,能给予学生实践美以最直观、最形象、最切实的指导。让学生从示范中感受到,要体现出汉字笔态美,用笔应有轻重之别、快慢之分,体会到要使整个字结构美观,就在关键部件的书写上摆好位置。这时再让学生进行描字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整个书写过程真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每写一遍就巩固一遍字的结构方法和笔画的基本写法。”描仿“实现了学生从领会美到实践美的飞跃,减小了写字教学的坡度,增强了学生写好字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字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临写就能做到”成字在胸“。
再次,激励学生创造美。学生通过观察、临摹,对习字审判有了一定认识,书写时访问演出会带着求美的意识,教师适时教给学生一些汉字笔画书写,形体结构规律,能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提高写字的质量和速度。根据 儿童 的认知特点,可把笔画书写的方法寓于节奏训练中,编成 顺口溜 。要求学生做到念口诀与做运笔动作协调一致,培养学生的书写动感和节奏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书写手势,掌握笔法规律。在学生对汉字上书写的规律初步把握后同时注意要求学生持之以恒,按规律把字写正确,写规范,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学生写字技能的形成。
二、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要让学生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特别注重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
1.生动有趣的 故事 激励。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
(1)古人习字学书的故事。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柳公权勤奋练字的故事,郑板桥”卖字助穷人“的故事等。学生就会被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刻苦练字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从而受到启发,在写字过程中个个表现得兴趣盎然。
(2)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明白中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在写字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把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赞美,把知名人士对中国书法的论述讲给孩子们听,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明白书法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责无旁贷的。
(3)解字说意,编写小故事。为了引发学生认字、爱字的兴趣,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予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2.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
(1)作业星级制度。每次作业面批时,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予出相应红星,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并给予奖励。
(2)小组竞赛。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包括写字的姿势)。获胜的小组每人得到一颗“五星”。
(3)个人竞赛。每个单元都一次写字比赛,前三名的同学在学习园地展出。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3.定期办作业展览。定期举办作业展览,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和报刊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放进学习园地。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
三、各科渗透,形成氛围
为充分发挥全方位,全员化合力,我们在做到语文教师加强写字教学外,还做到了要求各学科教师都提高对书写教育的重视,使各科教学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写字教育,形成各学科齐抓共管的写字教育氛围。目前,各科老师在教学中能够配合写字教学,加强”两姿“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学生中形成了”提笔即是练字“的良好氛围。
写字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常抓不懈。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转变观念,才能真正行动起来,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学生也一定会写出一笔漂亮的字,采用课内和课外、间接和直接相结合的分散练习,优化训练数量,从而提高写字质量。
4小学语文写字指导
首先,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写字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年幼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激励、展览等方法进行兴趣的培养。
其一,故事激励。孩子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比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 ,清水池变 墨池 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 ;……
中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在写字教学中,可以不失时机地把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赞美,把知名人士对中国书法的论述讲给孩子们听,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明白书法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应该学习并掌握。
为了引发学生认字、爱字的兴趣,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其二,展览。定期举办作业展览,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和报刊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放进学月园地。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
写字课上,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进行写字比赛,好的同学在学习园地展出,获得进步奖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
其次,教师做好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必须练就一手好字,因为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因此教师书写的一手好字对于学生来说是榜样。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老师都应该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
揣磨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学生写字时,要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亲自写一写,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老师顺着写一写,无形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
这样不但可以加强自身的写字姿势,提高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更是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第三、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写字应以描摹为始,继而临贴。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虽然训练的侧重点不同,但写之前都需仔细观察。中国汉字四四方方,刚劲有力,笔画结构变化无穷。对每个汉字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写时则胸有成竹,下笔稳健。这是提高写字质量的关键。
常说字的结构好比骨架,笔画好比骨肉,骨架挺直,血肉匀称,那才俊美。在练字时,则更讲究每一笔的运行、粗细、浓谈,甚至笔画的首尾呼应。小学生在习字时,往往无法意识到这些,老师就应先作示范,指导学生从何处着手,找到每个字的重点、难点、妙笔。
例如, “心”字的书写,如果不找到每一笔的关键所在和每一笔之间的联系,这个看似简单的字,将很难写好。引导学生看清楚“卧钩”,应分三段运笔方向,看清楚最后两点的互相照应,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这个字的结构。
学生是善于模仿,善于发现的。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渐渐学会了观察、分析笔画,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观察习惯:看地全,看得细。因此,老师在每一堂课上,要精心安排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观察。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在每次写字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三到 ”,即眼到、手到、心到。这方面的指导需要教师花一定的时间,反复地训练,根据字形的难点,坚持训练下去,学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终离开格子安排好字的结构。
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就可以让让学生一笔一划写,也就是手到。要写得规范,准确,与范字进行比较。眼到,手到的同时,都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专心致志。在这方面也可以讲一些书法家为什么会有健康的身体,让学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静气和,这样才能把字写好。最终练成一手具有个人艺术特点的汉字。
第四、分层次去定不同的写字目标
对于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写字的要求我也有所不同:写铅笔字,低年级要求是写端正,争取向整齐靠拢;中年级能写整齐,向美观发展。写钢笔字,中年级把字写工整;高年级把字写美观并有一定的速度。写毛笔字,中年级能掌握运笔规律,把字架子搭好;高年级能坚持天天练写,尽量把字写美。
第五、保证练习时间,因材施教。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完成练习任务的情况是有差异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成绩好的,完成作业速度较快,而且质量高的学生,可让他们每天临帖练写古诗或者 文章 段落的硬笔书法。
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去动脑筋思考字形结构,布局疏密。这样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领悟能力。而对于速度较慢,接受知识有困难的学生,要让他们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作业,保证质量,再求数量的方法使他们的写字水平也得到提高。
7. 初中语文的所有手法.
现在可知的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仗(又名对偶、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
有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1 常用修辞作用特点:
1.比喻: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 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朱自清
(2)拟物
①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暗 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问......
13.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8. 请问关于几个语文的超简单知识,但现在自己叫不准,-刀,九,五,七的笔顺
刀:横折钩,撇.
九:撇,横折弯钩.
五:横,横折,竖,横.
七:横,竖折钩.
五和七这里要注意,在印刷体中那两笔看起来都像是撇,但实际上一个是竖一个是横的.
9. 一年级语文的撇折怎么写
一年级语文的撇折的写法如下:
10. 横折提怎么写
问题一:横折提的笔画怎么写 请看图片!
问题二:带横折提的字有哪些? 乃 奶 艿 仍 扔 扔 i w 氖 鼐 G……
问题三:横折提键辩困的笔顺怎么写呢? 横折提这个笔画不能拆开写笔顺,它是一笔完成的,比如:语文的语字,第二笔就是。
问题四:横折提在田字格怎么写 如图所示!
问题五:横折提在田字格怎么写 给个《汉典》在线网址 每打一字,就有田字格笔画动画,演示笔画的笔顺、位置
问题六:横折提怎么写 “刁”去掉里面的那个东西?
问题七:横折提怎么写笔画 2
先点与后点
:先点点
--
义、为(笔顺:点、撇、横折钩、
[内]点)。
后点点
--
叉、发、拔、成(凡从戈者均末笔为点)。
3
点点的顺序
:母笔顺:竖折、横折钩(两笔收尾处相交叉)、点、
横、点。(不要写完横再点两点)。凡从母者:拇、姆、毒、每、诲、
悔、霉均如此。舟(船、航)、后三笔笔顺:点、横、点。丹(彤)的
末两笔笔顺:先点、后横。州的笔顺:点、撇、点、竖、点、竖。鬯c
hàng的笔顺:撇、斜点、[上]点、[左]点、[右]点、[下]
点、竖折、竖、撇、竖弯钩。
五、折(提、钩)
1
横折与竖折
:片
--
末笔为横折,共四画。牙
--
第二笔为竖折,共四
画。乐
--
第二笔为竖折,共五画。舛chuǎn(桀、舜、舞)、降,
末三笔为:横、竖折、竖(末笔向上出头)。既
--
右旁为横、竖折、撇
(向上不出头),竖弯钩。
2
从区者末笔为竖折
:区、匹、臣、匡、匠、医、匪笔顺:[先]横、
[再写]里边被包围的部件,[最后]竖折一笔写完。
3
左偏旁末笔横改提
:土(培场)、王(玩球)、止(歧武)、血(衅
衄)、耳(取灶碧、联)、子(孙、孩)、马(驰、驶)、鸟(鸵)。
4
车字笔画、笔顺的变化
:车做独体字时笔顺
--
横、竖折、横、竖。
车做左偏旁时(轻、较、转)笔顺
--
横、竖折、
[先]竖、
[最后]提。
5
注意竖提
:切(窃、砌、沏)左旁不是土。瓦(瓯、瓷、瓶)笔顺:
横、竖提、横折弯钩、点。
6
发与拔稿念的右旁不同
:发(泼、拨)第一笔是竖折。拔的右旁(祓、绂)
第一笔是横。
7
有钩与无钩
:有钩
--
七、儿、几(冗、亢、机、秃、虎)无钩
--
朵、
殳(没、投、沿、铅)有钩
--
东、杀、条、杂、亲、余(末笔均为点,
不为捺)。无钩
--
不、木、未、末、禾、耒、来、束。
8
木字钩与捺的变化
:木字做独体字时,竖无钩,末笔为捺。木字构
成合体字时:作左偏旁时:无钩、捺改为点、如枯、杆、树。作右偏旁
时:无钩,捺不变,如体、沐、林。在上部或下部时:无钩,捺不变,
如杏、李、杰;桌、案、荣、采。但遇到有并行的捺时,为了避让,而
将捺改点如:漆、茶、荼。
9“小”字钩的变化
:在字的上部时无钩
--
尘、尖、少(抄、纱、省、
劣、
雀)
。
在字的下部时有钩
--尔
(你)
、
叔
(菽、
淑)
、
京
(凉、
就)
、
忝、示(宗、票、奈、捺)。▲注意“尔”字例外
--
玺、您,在字上部
时也有钩。
六、其他
1
几种顺序都有
:先中间,后两边
--
丞、承、率、燕、兜、燮、夔从
左到右
--
辔、盥、鬻、嬴、赢、羸、彘。▲注意:肃的笔顺:横折、横
(向右出头)、横,
[中]竖,再写[左]撇、
[右]竖,最后[里边]
小撇、点。齑的笔顺:先写文,
[左]撇、
[右]竖,最后[中]写韭。
2
堵口与不堵口
。己jǐ
--
记、纪、起、忌、岂(凯、铠)、改、妃。
已yǐ
--
巳sì
--
包、苞、导、异、巷、祀、圯、汜、巽、熙。犯的右旁
--
范、苑、宛(碗)厄(扼)、卮、危、卷(倦)。
3
区别几个有戈的字
:戊wù、戍shù、戌xū、成、咸、戚
--
笔顺都
是先写厂,再写内部部件,最后:斜钩、撇、点。戎róng、戒jiè
(诫、械)
--
相同部分笔顺:长横、短横、在短横上加撇,(“戒”再
多一竖),最后,斜钩、撇、点。
4
仑与仓要分开
:仑
--
伦、沦、抢、论轮。仓
--
伧、沧、抢、枪、苍。
5
癸与祭的字......>>
问题八:带横折提的字? 乙
问题九:横折提的笔画怎么写 请看图片!
问题十:横折提的笔顺怎么写呢? 横折提这个笔画不能拆开写笔顺,它是一笔完成的,比如:语文的语字,第二笔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