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教材论主要讲什么

语文教材论主要讲什么

发布时间:2023-04-23 08:17:29

⑴ 分析语文教材的四大功能

一、凭借功能

二、示范功能

三、教育功能

四、发展功能

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846和861有啥区别吗

二者区别在于两部不同版本教材。
1、《语文课敏掘程与教学论》846版是1984年出版的,共有唯扰10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语文课程思想、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861版是1991年出版的,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语文课程论和语文教学论。语文课程论包括语文课程的意义、性质、目标、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语文教学论则重点探讨了语文教学的组织、方法、技巧和教育价值等指拿旦方面。

小学语文教学论知识点

1兴趣导入,创设轻松旅山愉快的学习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开展教学内容前,加强课前导入,有助于学生提前熟悉课堂,加深对课堂学习主题的了解。尤其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时,可以启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迅速进入课堂角色,积极投身学习情境。巧妙地加以引导(图片、问题、影音片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教师可以巧妙借助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学生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利用课件展示辽阔无边的草原景象,让学生在歌声与图片的熏陶中,感受草原之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让学生在观看完课件之后,有感而发。在感受了草原之美以后,教师巧妙导入,抓住学生的兴趣,进行提问,谁看过草原,你脑海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作家老舍先生又是怎么描绘我们美丽的大草原呢?通过开篇设疑的教学方式,能够巧妙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在学生带着好奇心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后,进行提问,你们读到了什么,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阅读中获得知识。

2指导质疑,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提问式教学活动是依托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来实现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提问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为教学设计主线,让学生在实际课堂中,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让学生将思维中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的问题,进行提问。因为具有疑惑的部分,学生才会产生想要探索的冲动,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疑问探究中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要讲究艺术性。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任务,让学生自主组织教学互动,参与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让学生先进行预习,熟悉课文内容,制定计划,让学生亲身体会课文中的角色的特点,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五名同学分别扮演课文中的重要任务,其余的同学充当旁观者,五名同学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表演,整整一堂课下来,效果非常好,关键人物的性格特点显而易见,并且五个人物扮演者对课文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且拓展了不少的课外知识,给其余同学带来了知识的累积,这样不仅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地环境下就将课文熟练掌握,并且了解了情节脉络,故事背景。像这种有故事内容的课文,教师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开发,想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教师依据教材课文内容的不同,可以设定多种情景,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学会自主探究,因此,自主学习从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开始。

3开展讨论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将自我思想和想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培育学漏滚生疑问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问题,例如“人类如果失去了联想,将会变得怎样?”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开始讨论,展开充分的联想,思维得到进一步发散。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他们边读边想,边读边悟,这时返镇余他们就产生一种独特的感受,并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这时,让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讨论,或分小组,或同学互议,或自由组合,他们会各抒己见,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充分的表达。但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讨论的过程中时,要及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充分认识学生所想,悟学生所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讨论在展开联想的同时不偏离主题,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获得真实性的体验,从而得到语文知识教育,获取知识能力,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

4启发想象,增强思维的创新能力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就要给予学生空间和时间,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创新,获取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4.1应用优美语言,诱发小学生的想象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引导,在阅读到某些优美以及作者思想感情丰富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由课文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作者是在什么情景下,描绘出的这样一幅景色,以及作者通过这段景色的.描写,想要表达什么内容。在学生阅读时,教导学生对课文加强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学生能够获取语言知识积累,在语文写作中可以加以运用。例如《草原》中写道:“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让学生学会这种写作手法,对于这种优美的语句,可以让学生进行积累,摘抄,甚至记忆,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联想,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

4.2生动朗读课文,唤起学生的想象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应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能够将想象力展现出来,同时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其中,在教师描绘画面时,能够身临其境。教师的语言如果不够生动、形象,就难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学生就不能感同身受。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可以通过听录音,范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去体会文中所抒发的中朝两国人民同生死共患难,亲如一家人的主题思想。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涌现。

5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更好地挖掘课文深厚的内涵,使学生乐于学,学生的自主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⑷ 请问语文教学论与语文课程论有什么区别这个考试是统考的吗主要是针对苏州大学的。

语文教材论主要研究语文教材的发展史和教材判瞎分析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论主要研究语文教学方法

考研英语、政治是全国统考,填志愿时报毁冲掘考相应大学的相应专业即可纤核,相应专业由大学自己命题。

关键是提前跟报考大学的研究生老师搞好关系

⑸ 语文说课内容包括哪些

说课的方法有多种,有四说法、五说法、六说法,但万变不离其中,总是要说清教材、目标、重点难点、过程、教法学法、理论依据以及板书练习。
一说教材——明
说教材一般说三句话——1、说课内容是什么教材的课文;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本课文有什么特色。如:《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懂得天外有天,学无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课文结构相近,语言生动,对话居多,插图逼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说目标——清
这一环节也可分二个层次表达:1、先说一说你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依据一般有三——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描述;二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三是教材本身的特点。第二层就是具体描述教学目标。具体描述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准确性和具体性。在描述的方法上,也有两种,一是按新课标关于目标的三个维度描述,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去表达;二是同样从这三个方面去思考,但表达时可将这三个层次的意思整合在一起。在具体的表达时,还要时刻注意我们是在“说”课,并要照顾整个一篇文章,而不是只说一课时,但由于两课时都具体说又不可能,因此,第一课时可简要说说目标,而把重点放在第二课时上。如《小鹰学飞》的目标可这样描述:为了顺利完成本课教学,我准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的识写,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结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和本文情趣性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有滋有味的朗读全文,尤其是读好三次对话;
2、抓住重点语段,品词析句,具体感悟,理解文章意思;
3、能练习学习第一次对话的方法,自学第二、第三次对话;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学无止境,不断进取的道理。
三说重点难点——准
重难点的确定要根据具体的文章而定,一般来说,徐分开表述。在确定重难点时,要注意前后联系,瞻前顾后,在教学过程中有具体的体现,重点是怎样突破的,难点是怎样分解的。、
四说过程——实
说过程时说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花大力气说好这一环节,就说课的时间分配而言,说过程至少要花6-7分钟时间,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提纲挈领说框架——说过程时要注意先提纲挈领地介绍整个过程的几个主要步骤(或说成几个板块、几个层次、几大部分),然后再具体说说各个环节。
2、精雕细琢说名称——设计板块名称时,要词斟句酌,具体而言,各标题最好要做到四点:一是字数相等;二是结构相近;三是层次清晰;四是用词前卫。如:
《圆明园的毁灭》——王菘舟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二、整体感知,敏化感悟;
三、拓展背景,加深理解;
四、情境写话,激荡感情。
《小珊迪》——窦桂梅
一、启读,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通读,潜心会文动真情;
三、参读,一字一句总关情;
四、研读,设身处地悟深情;
五、精读,咬文嚼字品至情;
六、活读,妙笔且书个中情。
3、详略得当说过程——教学过程相对来说信息量大,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要让评委留下很好的印象是不容易的,因此,说过程时,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基本环节简略说,要做到惜墨如金;重点环节(课文重点、教学重点、教学亮点、教学特色)等要具体说,要做到不惜工本,大肆宣讲,以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
4、选准切口说理论——说设计意图,说理论依据是说课的重中之重,是说课区别于上课的重要部分。因此说理论要精心设计,找准切口。说理论依据不是多多益善,而是择其精要,点到为止,一般来说,只要选五六个关键处简要说说即可。
理论依据主要来自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论述以及名师名言等,下面以课程标准为例简要说说。
1、设计学生多元理解某一环节时可引用: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设计学生某一语文能力训练时可引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设计学生小组学习时可引用: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4、重组教材,课堂拓展时可引用:
语文教师应高度注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5、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时可引用: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6、设计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时可引用: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7、设计学生自读自悟时可引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又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8、设计学生自读自悟后交流感受时可引用: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9、设计课堂相关拓展,激发学生爱读课外书兴趣时可引用:
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为学生终身喜爱读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说板书练习——精

⑹ 语文课究竟要教什么呢,该怎么上

1、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类。有学会汉语拼音、会用语文工具书、能说普通话、能正确流畅地书写汉字、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较强的阅读能力、流利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能力等。2、综合实践类能力。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主动探究学习、实践中运用语文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3、素养和方法类。包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等。4、情感态度价值观类。包括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等。如果把以上内容再进一步浓缩的话,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学习及思维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把“学习及思维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归入到“思”里面去,那么,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能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也不是培养本学科解题能力的,它是以语文素养为立意的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为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一些基本能力。它是以培养和提升人的基本素养和品质的学科。如果我们的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不是以此为目的的教学,那我们的教学就可能有问题。据我的调查,我们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的讲读课还是这样的套路:浏览课文,在每一自然段前标出序号,和学生一起,一问一答地画出段落层次,总结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等等。我不是说不能这样教,而是说这样设计的目的何在,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而设计。同样的教学设计、一样的教学行为可能会因为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而使效果大相径庭。如果是以疏通文章大意、讲解文章内容、分析语言特点等为目的,这就严重偏离语文学科的总目标,这样的语文课就可能不是语文课了。还是这样讲,如果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和能力的,那就是一节语文课。
不管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还是九年级的语文课堂,语文的教学无非是“听、说、读、写”等形式进行的。让任何一位老师离开“听、说、读、写”去教语文课,想教的像语文课肯定是比较困难的。“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应该是没有多大异议的。我今天提出的语文课教什么也包括这四个方面,但是我要提出一个更为重要的内容——“思”,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思”,而且还应该以“思”为核心,围绕着“思”进行语文教学。这里的“思”内涵很丰富,可以理解为“思想”、“思维”、“思考”,也可以理解为“思绪”、“情思”等。“思”可以通向自我澄明和自由,可以通向公共知识与法度,“思”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得以实现。语文教学要用“思”去创造一个既丰富多彩又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的语文生活。语文教学因为“思”的存在而灵动,语文教学因为“思”的凸显而柳暗花明。“听、说、读、写、思”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我们的语文教学因以培养“听、说、读、写、思”五大能力而成为真正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教什么?“听、说、读、写、思”。这就是我对语文课的理解。语文课就是教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会思的能力。具体的听、说、读、写、思所承载的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相比,可以说它的重要性已经微乎其微了。就像小鸡已经学会觅食的本领,食物对它还是问题吗?小猫学会了钓鱼,鱼对于它来说还是问题吗?然而,反思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这样做的吗?你现在的课堂是为分析课文而分析课文,还是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而分析课文。你的“听、说、读、写、思”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还是在以记住你所教的知识内容为主呢?
基于以上理解,我认为,语文课教什么?基于能力和情感目标的教学设计——“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训练。语文课就是教学生如何听、如何说、如何读、如何写、如何思。
三、语文课怎么教
既然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能力。那么,语文教学就是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及品质去教,围绕培养学习及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去教,围绕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去教。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是以“思”为核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能任意偏废。
(一)关于以“听”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
关于“听”。“听”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重要语文能力,“听”与“读”尤其在获取信息方面发挥着同样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倾听训练的价值,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为师者必须让学生明确:具备一定的倾听能力,是广泛而准确地获得信息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需要;是积极从事交际活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在日常口语交际活动中,只有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才能在与他人交谈时作出积极准确的应对。
在语文教学中,“听”通常是指学生上课时注意听教师讲,是一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听”。但笔者认为“听”的教学不仅仅是这些。语文教学上的“听”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学生“听”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听”的态度和习惯,三是培养学生“听”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听”的兴趣,要求语文教师上课要生动、有趣,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发挥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要广泛地听,不仅听老师的,也听同学的。听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例如回答问题、朗诵课文、开展辩论、讲故事等;听的手段有录音、影视、录像等。从而养成学生主动接受、敢于质疑的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在听的过程中,用点头、微笑、赞许、关注的眼神来注视对方;用表情及简短的语言来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见,不对别人进行讥笑或人身攻击。
第三,要培养学生掌握“听”的科学方法。要求学生集中精力,面对说话的人和所表述的话题,注重唤起相关的知识、资料、概念和想象,形成与有关这个话题相关的互动。围绕对方说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对所听到的词句及重点都要有心理反应和认知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快速地总结和评价,对所听到的内容,能区分主次,自觉形成整体观念,从而在心中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育愿望的实现,都必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的。学生倾听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倾听习惯的教育养成也不例外,教师应注重学生倾听乐趣的培养,把学练倾听转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这样,倾听训练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生学会倾听,使学生善于倾听乃至乐于倾听,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摒弃应试教育心理,不要因为大型考试很难进行“听”的测试而遗忘“听”的教学,树立全面发展的大语文教学观,要满怀信心、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倾听训练,不可产生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想法。
(二)关于以“读”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
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还是比较中重视课文阅读的。设计朗读、精读、泛读、略读等教学环节,但很多老师进行这些环节时可能是随意的、目标是模糊的,可能仅仅是为完成读课文的内容而忽视“读”的能力的训练,或者是仅仅把“读”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或者是没有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以“读”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训练。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上的“读”,应该把重点放在朗读、精读、泛读、速读的能力训练上,而不是仅仅是读读课文,为讲解分析做铺垫。
朱熹在《读书三则》中说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可见“读”是一种口、眼、耳、脑并用的语言训练形式,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重要的钥匙。
语文教材上的选文大部分都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实用性等特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读”的趣味点,对范文的谋篇布局、风格特点、题旨意境等进行生动的分析和点拨,使学生想读、爱读,最终达到理解文章、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和能力的提高。
注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训练学生泛读能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课外阅读量。在泛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速度,培养速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方法,就掌握了金钥匙。”因此,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是终生受益的事情。有步骤的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理解、领悟、应用四个阶段。首先是读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理解,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能够快速地掌握书本内容的结构、思路、特点。其三是领悟,注重读后有所启发、有所领悟、有所感触、有所创新,能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其四是应用,将书本的知识和自己的体会运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当中,提升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度,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关于以“说”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过程就是“说”。教学上的“说”,不仅仅是教师的“说”和学生的“说”,更不是教师授课,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语文教学上的“说”,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训练。因此,这种“说”的能力的培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一定的时间、任务、环境、标准来进行。
在课堂内进行“说”的训练。首先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说”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最根本途径。懂得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说”的重要性。课堂上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在课堂内进行叙述、说明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复述课文、介绍自己、口头描述周围的人和事等;如果进行各种朗读和表演活动,可以结合课本中散文、诗歌、剧本、小说等不同语言特色,使课堂教学适当地小品化、朗诵化、故事化。对学生“说”的内容、胆量、声音、感觉、姿态等方面进行有系统地训练。此外,还可以在课堂外进行“说”的实践。如在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下,经常举行小型主题班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等以“说”为主的活动,培养学生快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也可以在取得家长支持的前提下,适当布置“说”的家庭作业,促进学生说得清楚、准确而富有表现力。
(四)关于以“写”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
“写”可以理解为“写字”,也可以理解为“写作”。
首先说写字。电脑是现代文明的一大标志,但对汉字书法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认为有了电脑打字就无需写好字,这是十分错误的。首先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需要继承和发扬。其次,在社会中,在学校里,无论考试还是招生、招聘、就业等很多时候,电脑就无法代替手写,因此书写也是一个人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写一手好字可能会增强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但是,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社会,人们的书写能力严重下降,各阶段的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很不均衡,中小学生的写字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因此,当前语文教学应当加强写字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不同年级应该根据不同的学段因材施教,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陶冶学生追求美、热爱美的情操。当然,教师也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力求写规范的汉字,并持之以恒。
再说“写作”。如果说“写字”是追求外表美的话,那么“写作”就是追求心灵美。写作应该是一种心灵的倾诉,思想的外现。写作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正常生存能力,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一种反应出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性思维活动,真正的写作应该是一种轻松而又愉快的学习或生活过程。但是,当前青少年的写作能力不容乐观。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写作训练。据我的调查,当前中小学生的写作问题还是比较大的,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越来越弱。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作文的内容越来越虚假,甚至胡编乱造,作文模式僵化,语言空话、套话连篇。相当一部分学生惧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编造作文,甚至抄袭作文。学生感受不到写作的快乐和幸福,语文教学的写作是为考试作准备,而不是为生活和工作做准备。因此,当前语文教学中“写”的教学问题是比较大的,因此,要大力改变当前的语文教学的“写”的现状,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喜欢写作,会创作。这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应该完成的任务。
我认为语文教学上的“写”,应该是一种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及情绪的宣泄过程,应该是学生正常的常态的思维活动,也是学生思想和意识的外显过程,更是学生进行审美和创造美的一个美好过程。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写”往往只是一种学生被动的应试训练。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平时就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思考其中的情与理;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教学就不能是一个教师出一个作文题,学生写一篇文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师生共同探讨人生、抒发理想、各言其志的的过程;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一个“初写者”,教师要当好师傅,要把基本的写作技法教给他,让他入门;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的训练;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不能为讲课文而讲课文,而应该把“听与说”、“读与写”结合起来;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不要让我们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而应该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应该和学生一起读大师的作品,聆听大家的教诲;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抒发自己的心灵感悟,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越来越热爱生活、懂得生活,拥抱生活,才能越来越睿智、聪慧、人文、快乐等等。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想,我们的学生是会幸福地学习的。

⑺ 语文教材的定义是什么

语文教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生使用的语文教科书。小学语文教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变化,小学语文教材也不断修订。有些教材的使用时间较长,但也有些教材比较“短命”,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小学周期就被新的教材取而代之了;甚至有的教材编出来以后并未使用。

在中国大陆各地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湘教版、鄂教版、西师版、语文版等多套教材。

发展历程

1951年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编写或修订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在全国正式使用。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套全国通用的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套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较为简单,内容中很多是关于毛泽东的,常常开篇就是毛主席祝词。

1956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第二套小学课本出版,但这套教材只使用了两年——1958年“大跃进”之后,在“教育大革命”的影响下,有关部门停止了这套教材的使用。

1961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开始向全国供应。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进行十二年制教材的研究、准备工作。1963年秋,新编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在全国正式供应。这是人教版第四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1976年到1978年间,国内的中小学教材使用较为混乱。

1977年,教育部决定以十年制为中小学的基本学制。1978年秋,中小学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同时在全国供应。这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此后的教材使用也相对的稳定。其中有些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年限超过10年。

⑻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东北师范2010-2015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 共享文档

2010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语文

2、模块

3、语文课程资源

4、语文教材

5、语文综合性学习

6、发展性评价

二、简答题升李(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哪些?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

一、知识理论方面

1、教育学相关知识的储备

2、青少年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储备

3、语文学科基本知识的储备

4、语文学科基本理论和体系的了解

5、对于语文学科发展脉络的了解

6、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语言表达方面

1、对于文本准确、简练的概括能力

2、清晰、流畅、富有逻辑性的语言分析能力

3、将抽象的语文概念和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的转换能力

4、将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巧妙结合的能力

5、流畅且有文采的写作能力

三、旦笑芹组织管理方面

1、确定合理目标和计划的能力

2、引导学生的能力

四、组织教育和教学方面

1、制定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编写语文教案、组织教材的能力

2、组织语文课堂教学、保证语文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能力

3、进行教育资源整合的能力

4、勇于创新的能力

五、教育机智方面

1、自我表现的监控能力

2、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语文修养的能力

3、对自身语文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管理的反思能力

4、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观察能力

5、对于语文学科教育的科研技能

六、师德方面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语文学科教学

2、热爱学生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价值观

4、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能力

2、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联系与区别?

3、如何看待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

4、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应避免的问题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谈谈你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点”这句话的理解。

2、谈谈你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3、如何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4、为什么说“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2011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2、口语交际

3、语文课程资源

4、语文素养

5、朗

读6、大语文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作文能力由哪些因素构成?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3、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包括哪些?

4、语文校本教材编写的原则?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试论语文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2、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3、如何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4、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理解。

2012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语文课程的功能

2、高中语文课程的五方面目标

3、人力性语文课程资源

4、接受学习

5、非言语交际

6、档案袋评价法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2、语文教材对教师的价值

3、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如何理解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观点?

2、为什么把“自我发展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素养?

3、分析自拟题作文的利与弊。

4、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多角度,有创意”的文本解读?

2013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2、语文综合性学习

3、语文课程理念

4、语文素养

5、创造型阅读

6、对话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阅读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哪些?

2、模毕如何理解作文的开放性与自由表达?

3、将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的意义?

4、语文说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应避免的问题。

2、谈谈你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提出的“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这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3、在语文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背景下如何看待“接受学习”?

4、谈谈你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

2014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语文

2、副板书

3、助读系统

4、发展性评价

5、理解性阅读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语文活动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2、语文教材编写的要求有哪些?

3、口语交际教学的特征有哪些?

4、作文讲评的要求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语文阅读障碍的排除策略有哪些?

2、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优势与不足?

3、语文新课程将识字写字单列为独立的课程板块,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4、阐述语文教学以言语训练为中心的必要性及途径?

2015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语文

2、语文教育见习

3、说课

4、语文程序性知识

5、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写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语文教育的理解(七言以上)。

2、列举五个20世纪前期我国的语文教育家。

3、在教学中怎样处理朗读和默读的关系。

4、语文教材都有哪些类型?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体现了怎样的语文教育智慧?

2、试分析语文教授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学的异同。

3、怎样理解“用教材教”和“教教材”?

4、怎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

⑼ 现代语文教学内容观包括哪些内容简介

现代语文教学内容观包括哪些内容简介

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语文教学中结论更要重过程,让学生经历过程,要创设生活情境;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学科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语文课的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语文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语文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让语文教学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生成的过程。

简答现代语文教学内容观包括哪些内容

以养成习惯为高标的的阅读教学观
语文学科的目的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养”。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可见,他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半壁江山”。并且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络。”“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因此,他在阅读教学方面多有论述。
在阅读教学目的方面。阅读教学目的“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晓明。课外更选读本,用意亦复如是。”叶老的这种“习惯论”是基于他对阅读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凭文字吸收’与‘用文字发表’都是随时需要的事。大凡一辈子需要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已经养成,足够一辈子受用。”

电大现代语文教学内容观包括哪些内容, 现代语文数学内容观包括那些内容

教学观
1、以人为本、不教之教的教学理念
语文是一门工具,但在教学理念上,与一些排斥人文教育的极端工具论者不同。他有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口号: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1977年12月叶圣陶在给〈中学语文〉的题词中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写,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
这种“不教之教”的教学理念阐明了教与学的辨证统一关系,为我们处理教与学这一对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教学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师的教授方式不应当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应是启发诱导;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最紧要的是学到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学习方法。
2、以养成习惯为高标的的阅读教学观
语文学科的目的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养”。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可见,他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半壁江山”。并且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络。”“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因此,他在阅读教学方面多有论述。
在阅读教学目的方面。阅读教学目的“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晓明。课外更选读本,用意亦复如是。”叶老的这种“习惯论”是基于他对阅读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凭文字吸收’与‘用文字发表’都是随时需要的事。大凡一辈子需要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已经养成,足够一辈子受用。”
在阅读教学任务方面。在以“养成习惯”为目的的阅读教学思想指导下,1945年,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序〉中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三重任务:一方面训练了理解的能力;一方面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另一方面提出写作的范本。这三项任务,以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为主,同时兼顾文化即人文内容的传播及写作范本的提出,全面而平衡。
在阅读教学过程方面。把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预习—讨论—练习。预习是训练阅读的主要阶段,也是整个训练过程的准备阶段。它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开始,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讨论是训练阅读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集体阅读的阶段,是预习的延伸,有利于纠正预习中的错误、弥补个体阅读中的不足。练习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或吟诵文字,向纵深处理解;或参读相关文章,向广度延伸;或应对教师考问,把前后所学钩连起来。经过经常的练习,最终形成习惯。
在阅读方式上,“精读”和“略读”相结合。他从精读和略读的地位、效果、与功能三个方面作了准确阐述: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精读是“举一”,略读是“反三”。
3、以生活为源泉的写作教学观
叶圣陶先生认为:(文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明,一种享受。惟有生活才是作文的源泉: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作成什么样的文字。因而只有“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教学上的观点和主张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这种他对生活与写作关系的独到见解之上的。
首先,在写作内容上,叶老主张“求诚”。他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受”;“在人群中表白自我”,“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于生活的实况;假如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也就是说“要写出自己的经验”。
“求诚”观,主张学生“我手写我口”,或叙写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或述说自己内心的真情和实感。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写作时感到的“无话可写”的尴尬处境,使他们不仅感到有话可写,而且乐于去写。
其次,在写作教学目的上,应立足于“应需”。“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故课内外作文的训练必须立足于“应需”。他说:“惟练似宜通乎课内课外,不宜专以课内作文为主。课外应需而作文,固用也,而亦练也。学生能明乎此,则随时随处认真,不以课内作文为特殊事项,进步殆可较大。复次,课内作文最好令作应需之文,易言之,即令叙非叙不可之事物,令发非吐不可之议论。课内练习,固将求其应需,非欲其徒然弄笔也。”
再次,在写作训练的方式上,应以“写生为主,临摹为辅”。作文之形式为文字,其内容实不出思想情感两端。以言思想,则积理必富而为文始佳。若但读物得宜,便令仿其词句,握管撰作,则收效犹薄。因为“学写文章从临摹的方法入手,搞得不好,可能跟一个人的整个生活脱离,在观念上和实践上都成了为写作而学习写作。还有,在实践上容易引导到陈词滥调的路子上,阻碍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意铸语。通常说的公式化的毛病,一部分就是临摹来的。”
这种“写生为主,临摹为辅”的写作训练观是以他对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二者关系的认识为基础的。他说:“盖文之所载者实质,而文之所以成者方术也。质之不存,术将焉用?昧乎此而但以作文练习作文,不及其他,其卒无成效,固应得之果矣。或者乃专务形式方术,以文篇之峭拔波折,字句之研练雕琢,为作文之进步,而于内容实质转无所措意,亦舍本逐末矣。”这对于那些妄图以纯技能训练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做法从理论上做了否定。
最后,在作文的评价上,其客观依据是“通而且好”。“通”即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好”的标准是诚实与精密。“诚实”是有什么说什么;“精密”是文字里要有由写作者深挚地发现出、亲切地感受到的意思情感,而写时又能不漏失它们的本真。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通”只是作文最低度最起码的要求,“通”而且“好”,才能引起观赏者的感兴,并给写作者以创造的喜悦。
对“通”与“好”这两个层次写作程度的理解,既顾及到了作文字身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又注意到了学生个体写作水平的差异,避免了对学生作文评价的“一刀切”的弊端。这对我们建立科学的作文评价标准不无启示。

现代语文教学内容客观包括哪些内容

1)文学常识(名家名篇、作品性质分类等)的了解与适当记忆
2)文学常用表达及表现手法的了解、赏析与运用
3)文言文及诗歌解析
4)学习揣测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5)通过各种练习强化以上能力

比较古代和现代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劣

古代语文教学内容多为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八股文。偏重于道德,理论,为君为臣之道。陶冶性情,但过于迂腐。
现代语文教学内容很宽广,古文,小说,散文,议论文,记叙文等等。更有用一点。

区别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有什么意义

教材和教学当然是不同的啊。
语文包括很多东西,教材知识其中的一部分。
我高三的语文老师我就很敬佩,教材极为熟悉。但是教材之外的教授给我们的也很多。用她的话来说教书也是育人。
我们不能成为考试学习的机器。

怎样选择语文教学内容

1,依照儿童视角选择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取要适合儿童的成长节律,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儿童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秉持“以儿童的悟性定深浅,视儿童的耐性取多少,就儿童的知性分先后”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审视考量,合理取舍,去粗求精,删繁就简,有重点地选择并加以整合,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2,依照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受语文课程目标的指引和规限,语文教学内容应当指向课程目标,而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学内容要与课程目标相一致,选择教学内容要有利于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要教课程的语文,而不是教师的语文,我们唯有站在语文课程的根基上思考和行动,才能够取本舍末,去伪存真,从教材内容中选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3,依照文本价值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隐含在教材中,潜藏在一篇篇课文里,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各个角度,我们可以发掘许多可供教学的内容,但这不意味着这些内容都要教给孩子。每一篇课文都有其自身的精妙所在,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和个性。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们要把发掘的目光投射到文字“独特的这一个”当中。停留在那些最能凸显文字的语文核心价值上。

怎样确定语文教学内容

因为文字的文体不同,其表达方式、语言运用、语体风格、语用特色等会各不相同。因此,不同文体的课文,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各不相同,要求培养的能力点各不相同,其教学内容的确定也应各不相同。

我以为,
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是:

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
单元目标和课文特点三者的结合。

⑽ 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

    读王荣生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越读越惭愧,作为语文老师,居然连这些概念都区分不清,实在该恶补一番了。

    第一个概念是语文课程目标。它是语文课程标准层面的概念,主要面对“是什么"的问题一一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是什么。语文课程目标大致包括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这两个方面。

      第二个概念是语文课程内容。这是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教什么”的问题一一为了有效地达成语文课程标准所设定的语文素养目标,语文课程研制者建议“一般应该教什么”。语文课程内容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构成人文素养确切所指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以及对它们的阐释,二是包括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在内的语文知识。

      第三个概念是语文教材内容。这是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用什么去教”的问题一一为了使广大的学生较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语文教材编制者提供“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的建议。理想的情况下,语文教材内容应该做到“课程内容教材化”和“教材内容教学化”:一方面,课程内容要通过种种资源的运用具体地显现;另一方面,教材要形成可操作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走进经典的世界,从而建构语文能力。

      第四个概念是语文教学内容。这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它同时面对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针对具体情境中的一个班乃至一组、一个学生,为使学生更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为使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一一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逻辑地蕴含着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教学为学生服务等理念。

      好了,现在,对于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这四个概念,基本上可以区分开了。再来谈谈第二个问题:语文教材中的选文。

      很多老师以为语文教材的选文就是课程与教学的内容,这句话其实是不太恰当的。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有四种不同的功能类型: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简单的说,语文教材中有一类选文是构成文学、文化素养现实所指的经典作品,这是定篇,它们确实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而且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另有一些选文,教学中主要把它们当做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学习的例文或样本;还有一些选文,实际上不是让学生去"学文”,而是利用文中所涉及的事物来引导学生从事与之相关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这就是用件。主要发挥后三种功能的选文,也就是例文、样本和用件,并不是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而只是教学的一种凭借,我们称之为教材内容。比如选文是《雨中登泰山》,教的是游记的写法一一"按游踪的线索组织”(文章知识),或者是阅读的策略一一“阅读游记要抓住游踪”,那么在这个例子中,《雨中登泰山》只是教材内容,是既定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一一文章知识和或阅读策略的一个例子。自然,《雨中登泰山》作为例文完全可以教别的内容,它也可以作为样本和用件来处置,从而还可以发挥别种功能,比如从文中的某句话演出一场辩论活动。

    明确了教材选文的这四种功能,就可以按不同的功能去组织教学活动了。

    教语文的时间越长,越觉得语文所蕴含的知识深不可测,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才能无限接近它的内核。

阅读全文

与语文教材论主要讲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