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语感”语感怎么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关于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此处可以知道: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何自动化。
怎样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和积累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生活中的积累,是积累语感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的这段话中,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为每一天的生活都会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热爱生活,才会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小学生的眼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的各种活动,更能积累语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组织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低段重在词语的积累,简单内容的事件的描述。中段重在对事件过程的描述,且能抓住要点。在大量的活动中,建立词语与生活的联系。如:只要说到公鸡,学生会说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公鸡的特点,好斗的鸡、生活中的带着一群母鸡的公鸡,其特点各不相同。春天里欣赏的美丽景色,应该是那样的美丽;夏天里看到的是那样的充满无限的生机;秋天里感受到的是一片成熟的金色;冬天里出现的更能激发学生不同的遐想。这些生活的经验从哪里来呢?只有从生活中来到学生的美好的记忆。
二、阅读中对美的欣赏,也能加深对语感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材不是学习的唯一凭借,应该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同时,学生对教材的感悟不是老师能够讲出来的,而是在语文阅读的实践中积累感悟的。
叶老提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就是强调抓住词语的理解和感悟。语文是以字词为载体,让学生在语言艺术的宝库中寻幽探胜,含英咀华,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去体会语言高手们怎样做到“意能称物,词能逮意”,领悟语言的神韵和妙境,养成对语言的强烈兴趣,磨砺敏锐的语感。
我们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从课文的题目着手:让同学们猜一猜,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课文可能写了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什么用“飞夺”,而不用“走过、越过”?从学生的学习中,逐步知道,这“飞夺”突出了红军的急速、神奇和通过这座桥的难度。
每个学生的良好语感不是在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次的积累,达到良好的语感状态。着名的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就是这个方面的榜样。从学生的每一句话中,帮助他们实现良好的语感积累的过程。
于永正老师说:“文如看山不喜平。”在一篇文章中蕴涵了作者的“情”、“理”和“法”,读者怎样把作者的观点变成影响学生的、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呢?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之法,叶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情,要在读中悟;理,要在读中悟;法也要在读中悟。但这个“悟”,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是学生自主的体验,而不是老师的包办代替。这正是新语文观的要求。
《学会生存》中说:“现代教学,同传统的观念与实践相反,应该使教学适应学习者,而学习者不应屈从于预先规定的教学规则。”我们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悟时,应该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而且是不同学生的不同感受,正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
在这读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这语感是其中的一部分。
深思《语文课标》的内容,联系实际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也可以这样说:给每个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给每一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让他们玩出灵性来。
这美好的记忆从哪些地方来呢?应该从大量的美文中来。在阅读大量文章的过程中实现语感的积累,实现语文知识的积累。关于大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小学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量达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量达100万字。六年中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达到400万字。”也就是说,小学语文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丰富的积累和善于用脑子所产生的智慧。这就是学习所达到的灵性。
朗读中,还要求背诵规定的篇目的诗文。从大量的语言实践里,体会言语中所蕴涵的东西,积累语感。在读中,要细系品味。叶老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轻易放过,一个词儿也不随便对付,才能达到透彻地理解。所谓欣赏,是以透彻地理解为基础的,理解不透彻,即使多少能欣赏点儿,总不免遗漏若干地方,没有把滋味辨出来。”这样的阅读过程,同样培养了学生的人生态度,又岂止是学习语言文字呢?
满意请采纳。
Ⅱ 学生语文语感的培养
一、深入情境,熏陶语感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选择精彩的范读,要求学生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这样自然会使他们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教师精彩的范读,也能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加强语感能力。如学生在学习《四季之美》一文时,我通过一组表现四季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四季之美,学生在叙述过程中,已经初步体验到了四季的美与美在哪里。另外通过一段带视频的诵读播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祖国大地春之明媚、夏之热烈、秋之沉静、冬之妖娆,受到了语感的熏陶。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学生的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即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进行朗读。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燕子》一课时,就让学生展开想象,精读、体会,为培养学生的语感下功夫。《燕子》是现代着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
其中有这样一段特别优美:在微风中,在阳光判洞物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那边的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充分体会飞行中燕子的各种姿态,用叙述性的语气读,节奏轻快。“斜着身子”,强调燕子的飞行姿势的轻快灵活;“一转眼”,“掠过”,强调燕子飞行的快速;“唧唧叫着”,强调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放慢速度,用活泼有趣的语气读,“有的……有的……”呼应性重音,一幅众多的燕子闹春图顿时凸现。
这一系列的指导,让学生体会到了燕子的活泼、机灵,和春天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蓬勃的生机。应该说这段文字处理饱含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是具体的、生动的。但是高超的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唯期少”,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纸背”,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再想象的余地,否则“掠过”、“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便会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这段文字的意义,并产生丰富多彩的感受,正是想象和联想在语感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想象和联想可以使人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三、朗读品味,领悟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的,它是有直觉的特征。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如《荔枝》一文中: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颤灶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
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出这段话写出了母亲第一次吃荔枝时的美好感受和为儿子的孝心而欣慰。“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在妈妈的眼中那分明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她怎么忍心把它吃掉;而一个“托”字,把妈妈对这种世间尤物的爱怜,生动形象地掘液展现出来。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孩子似的那种激动和喜悦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了作者心中隐隐的酸楚。
四、注重实践,增强语感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听,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电视广播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等。
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地活动,组织语言极快,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在语言运用中增强语感能力。
Ⅲ 怎么提高言语的语感
语感获得的第一个途径是要有大量的阅读。大量的阅读让学生见多识广,视野开阔。通过不断地对各种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和比较,学生渐渐地就能产生出对文章优劣的感觉。
语感获得的第二个途径是要精选美文,进行朗读和背诵,仔细分析。诵读时对文章的心理感觉,和不出声黙读大不一样。不出声黙读时,文章意义的连贯性,情节的精彩程度,更能影响对文章好坏的判断;而诵读时,文章字词的选择,句子的拗口和通顺程度,所使用的修辞和韵律,更能在大脑中形成文章是好还是坏的感觉。在诵读之后,再对句子的语法和文章的结构仔细分析,从细微之处明白其好在哪里。然后,对一些优美的段落进行背诵。在可以熟背很多优美的文章之后,写作时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套用其中一些好的句子。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是指的这种情况。
语感获得的第三个途径,就是在写作初期,多对美文仿写和套用,甚至原样照搬,东拼西凑,也无不可。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古人也曾言道:所写文章“无一字无来处”。即便有人反驳文章抄袭之风是不好的,断不可行,但却无法否认,在小学生最初的写作练习中,模仿和抄袭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即便是文学大家,也难免在有意无意中模仿和抄袭他人的作品。
语感获得的第四个途径,是要充分利用学生写出来的作文。
学生的作文,经老师快速浏览之后,匆匆写就评语。有个别好的文章会得到老师的垂青,有机会在全班面前被老师朗读、点评。也许有个别差的文章,被老师拿出来当典型分析,当然,这样的机会谁也不愿意得到。
学生看到老师的评语后,如果评语说写得好,可能还会重看一遍自己写的作文;如果评语说写得差,很多学生恐怕会沮丧地将作文往旁边一边,就再也不会过问了。
然而,学生写作文,无论其态度是认真还是草率,无论写出的文章是好还是坏,都是费了一番功夫的。仅仅这样草草地处理之后,学生付出的努力,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
为了充分利用学生付出的努力,在老师给出评语之后,可几个同学一组,互相分享彼此的作文和评语。分享时,可以让每个同学轮流以背诵的形式演讲自己的作文,或者是依次朗读其他同学的作文。
学生写作文时,整个人都沉浸在自己寂静的内心世界里。大脑一边思索,一边指挥手的书写,同时眼睛扫描所写的内容,思维中可能还会有个声音在微微默读。由于大脑中同时运行的任务较多,难免会出现加工不同步或互相干扰,犯了一些小错,但大脑可能无法发觉。同时,在学生当时所处的视角和情境中,学生可能无睱也无法去评价所写文章是好还是坏。
自己写就的文章,毕竟是在思维中经过了很多复杂的加工过程,所以很容易就可以背下来。当学生以背诵的形式向同学演讲自己的作文时,文章以声音的形式被产生,被送进自己和同学的耳朵,此时,学生对于文章的感觉和一边写一边看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也许写出来时觉得很妙的句子,说出来就会感觉很糟。同时,其他同学听到文章后,会有各种表情和眼色,或赞叹或漠然,通过这些反馈,学生会进一步体会写得是好还是坏。
当自己的文章被其他同学朗读出来时,学生听起来又是另一番感受。若有写得好的句子,听别人读出来,引起大家的共鸣,会禁不住有一丝得意;若自己写出的病句,同学朗读得结结巴巴,读不断句,自己听到时,也会有一点不好意思。至于朗读其他同学的文章,除了可以从别人的写作中吸取经验教训外,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忍耐力,因为大多数学生写的文章实在不怎么样。
在朗读分享中,每个人文章的优缺点,更清楚明白地在同学们面前显现了出来。如果在他人的文章中犯的错误,自己也在犯,在以后的写作中,就会自觉地去避免。同时,分享过程也让大家更能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好句子,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使学生的欣赏和写作水平都慢慢地得到提高。
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中,也可稍微点评和讨论一番。但仅仅是这样简单的背诵和朗读,就可以让学生受益非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