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样引导初中学生深入研读语文课文
文章题目:《深入研读文本,实现有效阅读》
内容提要:
语文课的教法是异彩纷呈的,而文本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只有深入研读文本,才能实现有效阅读,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找准课文的切入点,准确地感知文本;
2、巧设教学活动,科学地切进文本;
3、表达思维结果,精准地解读文本;
4、多种方式品读,多元感悟文本。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通过感知文本,切进文本,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阅读分析能力、综合理解能力、感悟升华能力的提高才会有保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阅读,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主 题 词:感知文本 切进文本 解读文本 感悟文本
深入研读文本,实现有效阅读
语文课的教法是异彩纷呈的,而文本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只有深入研读文本,才能实现有效阅读,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在深入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解读与针对学生的多元解读方式的应用,在领悟文本内涵的过程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找准课文的切入点,准确地感知文本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找到切入文章内核的入手点,建立起自己的思维空间,与课文内涵建立相应的读解渠道。
《一只贝》是贾平凹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用洗练的文字,在有限的篇幅内,通过描述彩贝与丑贝的不同境遇隐喻诸多深刻的道理。
以前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受到这样那样的干扰,总是抓住那“一只贝”是如何抵住外在的磨难,怎样顽强不屈,最终磨练出一颗珍珠进行课文分析。我们强调的往往是那“一只贝”的精神品质,认为“这只贝”就应该是人生精神的一种象征。在很多情况下,我看到教参这样写了,所以也这样教。而并有想到这样教的结果,只是在完成一次道德说教,而不是完成一次文本的解读过程。
今年,又一次教授此课时,对教材文本再次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和分析,才发现,过去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是很有问题的。
课文文本的真正价值原来在于用对比的方式告诉我们,外表华丽的事物,可能它的价值会小一些,但是也并不是没有价值;而外表丑陋的事物,可能不受人待见,但是其中完全可能孕育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课文中的“彩贝”与“丑贝”就是这种现象的代表。
“彩贝”很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人们第一眼相中的就是它,但是喜欢之余,最多也就是作装饰品而已。而“丑贝”很丑,几乎没人认识它们,也不会有人主动关注它们,但是最美丽的珍珠却蕴藏其中,这是人们不容易发现的,而最终最有价值的居然是奇丑无比的贝。这件事也告诉人们,要想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内在价值,必须不能被事物的外在形象所蒙蔽,必须要能深刻地看到事物的内在价值。
同时作者借贝的经历告诉我们,人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我们必须要用合理的价值观,合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事物。否则,我们就容易走极端。比如文中的“彩贝”,被蚂蚁、虫子将它的肉消化掉,只剩下硬硬的两个壳,但是它们也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的:它们被孩子们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项上,接受人们的赞美。而“丑贝”不被人们所喜欢,虽然很丑,而它的价值却很巨大。所以看问题也应该有两面性。
待深入到文本之后才发现,以前解读的文本的含义其实很肤浅。教出来的结果只是强调贝的“可怜”与“可敬”,强调贝与命运抗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只是从思想教化的角度进行强调,而并没有教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也鲜有读出作者的真实思想。而且连“一只贝”的理解都是根本错误的。因为文章所说的“贝”,根本不是“一只”,而是“两只”。
深入文本内涵之后,才发现从思想的深度上启发学生的思维更加重要。而一旦学生的思维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分析能力的整体提高才会有保证。
二、巧设教学活动,科学地切进文本
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阅读,就要实现文本与读者、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共鸣。而三者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必须要巧,才能使学生合理而科学地切进文本。
在《一只贝》的教学过程中,我分四个板块设计教学活动,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第二板块“重点探究-深入体验”,第三板块“感悟升华”,第四板块“拓展延伸”。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切进文本,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开放性的思维,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文本所蕴含的哲理。
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教学板块中,通过视频演示珍珠成长过程,请学生感受文中描述了哪两只不同的贝,其中彩贝的经历怎样,丑贝的经历怎样。从这两只不同的贝的经历,对贝的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样既为学生营造了生动的学习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研读课文把握了方向,找准了研读的切入点。
在“重点探究-深入体验”的教学板块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怎样看待丑贝的“丑”和它的价值?怎样看待丑贝的“可怜”?这里我基于这样的思考:显然文章强调了“丑贝”的丑,显然是有其深意的。其实“这只贝”并不丑,它的“可怜”也并不是真正的可怜。我安排学生在认真读课文的基础上,划出文中相关语句,分析体会它的“可怜”及价值,最后归纳文章“丑贝”“可怜”的真实内涵:
“可怜”只是一般人对它的表面的看法,并不是它的本来的面目。它的真正的价值其实是隐藏在内部的。只有不被表面现象迷惑的人才能发现它的真正价值。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深入事物的内部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这样才有意义。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训练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强化了他们自主判断的意识。
在“感悟升华”的教学板块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生活中像这只‘丑贝’一样,经历曲折的事物还有不少,对于那些深藏不露的事物,我们怎样看待它们真正的价值?这对我们有什么深刻的启发?”
设计这样的问题,较易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将生硬的课文与活生生的现实,将文本的价值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结合到一起,引发自身的感悟,培养学生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法。
在“拓展延伸”的教学板块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模仿课文,写一则外表看似平凡而内含丰富的有寓意的小故事。要求学生可自创,也可改编,但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在学生深入研读了课文后,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对本课进行领悟学习,培养学生的拓展迁移能力。
三、表达思维结果,精准地解读文本
教师在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研读,充分把握了课文的主旨,真正领悟了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后,就要训练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并尝试表达思维结果,精准地解读文本,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当我引导学生思考“你怎样看待‘丑贝’的‘丑’和它的价值?怎样看待‘丑贝’的‘可怜’”时,学生从文中找到了相关的句子:“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他被埋在沙里,他只好默默地,他说不出来”,“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他的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捡起,他不漂亮”,“孩子们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通过分析这些句子,学生理解了“这只贝”所遭受的“折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有精神上的。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到了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遭受不幸却无人可诉。
此时让学生将这只“丑贝”和“彩贝”作比较:它失去了颜色,失去了图案,失去了做贝的荣誉,无法像别的贝一样系在孩子的脖项上接受赞美。他备受苦难与冷落,含下所有的痛楚。这是一只“寂寞、孤独、有苦说不出”的贝!这是一只看起来“可怜”的贝!
而深入思考的结果是,正是这只“丑贝”孕育了奇瑰的珍珠,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它的价值更在于无人赏识确有其自身的价值。学生充分体会了“丑贝”的“可怜”的同时,也就充分认识到了这只“丑贝”的价值。这样,学生表达出思维结果,对文本进行了准确地解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阅读。
四、多种方式品读,多元感悟文本
为了能让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我在进行《一只贝》的教学时,有意识地设计了多次品读,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本课所蕴含的内在思想,感知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课前两分钟,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在各小组的书写员到黑板进行书写展示时,由其他同学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到课文结束。既带领学生熟悉了课文,又避免了其他学生此环节无事可做,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在分析“课文中的两种不同的贝,它们的区别在哪里?”时,我安排了单个同学读课文的相关句子“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以读来体会这只小贝身体的疼痛和内心的痛苦,从而使学生充分体会这只“丑贝”与那只“彩贝”的不同;在分析“这只受尽磨难的贝的‘可敬’之处表现在哪里?怎样理解其‘可敬’”时,我安排了学生齐读“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以读来体会这只小贝默默地与生命抗争,自强不息,最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从而使学生充分体会有内在价值的贝,它们是如何经历磨难而最终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的,同时也讽刺了俗人们的浅见。
学生在读“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时,他们把“嗨”读成了降调,表现的是失望的语气,此时,我为学生进行了点拨讲解,“嗨”,应该表现出孩子们发现这颗漂亮的大珍珠时的惊喜之情。我又为学生进行了范读,读出了孩子们发现珍珠的惊喜,为下文理解“丑贝”的可敬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理解作者的匠心打下基础。在读“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时,我强调了应该把读的重音放在“钻”、“磨”、“可敬”等词语上,充分体会贝的可敬;在分析文章结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时,我让学生进行了个读,“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并强调了应把重音放在“重新”和“但”上,使学生体会到了孩子们对贝有了新的认识和没有找到贝的遗憾,从而使学生油然而生对这只小贝的敬佩之情的同时,更充分认识这只小贝的价值所在。
《一只贝》是北京版初中课文中的一篇看似普通的课文,笔者教过不只一遍,也听过不少老师教这篇课文。但大多是千教一面。强调的无非是“丑贝”的命运多么令人同情悲悯,这样一单一的结论。教读的重心无不只集中在“可怜”与“可敬”二字之上。殊不知,作者的本意根本不在此处。其实质在于借贝喻人,借贝喻理,借贝讽时,借贝揭示那些只看表面不及内里的现象。其实也是对人们的浅见和功利主义的批判。
经过此次研讨课的教学,我充分认识到,教师深入研读文本,读懂课文的本质内涵,启发学生思维,学生才能准确地感知文本;通过开展合理的、巧妙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科学地切进文本;训练学生准确地表达思维结果,才能使学生合理地解读文本;通过多种方式品读,学生就会深入地感悟文本。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通过感知文本,切进文本,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阅读分析能力、综合理解能力、感悟升华能力的提高才会有保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阅读,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贰’ 如何正确解读教材
一、教材是什么?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和学的凭借,是教学过程的支架,因此语文教学要围绕语文教材进行。二、教材解读的范围教材解读不再是狭义地对教材内容的解读,而是对学生发展和学校社会背景下的整体解读,这样才可以把握教学设计的方向。现代教材解读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教学环境分析、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解读,对教学环境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环境分析是指各校内部、外部的环境分析。其中,学校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本校学生、师资、学校条件等的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有关村社、信息、学校周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分析。教学是针对本校、本年级、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的,每所学校所处的环境各有不同。进行教材分析时,不能单纯从教材出发,首先进行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学校内外环境的分析越客观、越准确,对我们的教材解读就越有帮助。这样,不仅对教学背景有了准确的把握,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整合教材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怎样解读教材?(一)教材解读的内容1.弄清教材对“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2.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3.把握教材的特点。4.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5.清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6.解决教材疑点、疑难。(二)教材解读的形式1.名师解读。充分发挥名教师的引领作用。2.教师个体解读。体现个性化的理解。3.备课组或教研组集体解读。搭建交流的平台。(三)教材解读的层面1.整体解读。教材整体解读。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把握,包括学段教材解读、全册教材解读、整套教材的编排特点、整体安排等。2.单元解读。领会单元安排特点和要求。3.课文解读。包括课文、注释、插图、课后思考等。(四)教材解读的途径解读教材要“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要想一想“文本究竟说了什么?”、“文本想要说什么?”“文本能够说什么?”、“文本应该说什么?”1.与作者对话。实现与作者的对话就是要理解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要表达什么样思想情感,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弄清作者“想要说什么?”也就是说,之所以作者这样表达,背后一定有一些相关的因素;之所以这样描写,一定有相关的背景。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到作者个人生平、历史背景怎样,当时有些什么思想,做到“知人论世”,只有做到与作者的对话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同时还要学习作者其它相关作品,了解作者的作品风格等。2.与文本对话。教师细读文本是教材解读的重要前提,一篇课文不管以前有没有读过,有没有教过,都应该细细地读上几遍,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课堂上师生对话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之间的对话与碰撞。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教师对本文解读的独特性行影响着学生思想的发展。《论语》只有区区几万字,可是根据台湾着名哲学教授傅佩荣先生考证,历代以来,至少有四百多家注解,原文每一句话都有五六种解法,而且每一种讲法都有道理。这就是说,《论语》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生命的,他能够透过不同时代研究者的心得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可见,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人文方面的书,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一旦发表,就好比婴儿离开母体,好不好看,评价全在别人。有时还会出现“过度阐释”——连作者都没有想到的,却被人家解读的五花八门。其实也正是丰富的“解释”让成其为经典。不过在理解文本时,我们必须要表明自己的立场,怎样的解读才是恰当的、正确的,我们的解读即使已脱离作者的意图,也要有自己的东西。我要提醒大家一点,教材拿来后,首先要自己读,要不断的大声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我看到一些教师教材拿到手里,文章还没有怎么读,就忙着找资料,看教参,上网搜寻各种教案设计,可谓舍本逐末。3.与编者对话教者要与编者对话,只有与教材编者对话,才能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选编编写意图对于老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明白了选编意图,我们才能将课文定好“位”。只有与教材编者对话,才能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任何一篇文章,置于特定的学段、特定的单元,有着它的作用与理由。而这又是你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明确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你就能确定教学目标,逐步实施你的教学。实现与编者对话需做到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的训练体系。教材编写有其很强的系统性,知识积累和训练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的。这个系统在课标和参考用书上可以找到相应的阐述。教师把握住了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就先等于抓住了教材的根本,授课时就知道哪些知识应该讲,应讲透,应拓展,应延伸,上课就不会无所适从,而是有的放矢,讲为学用。四、教材解读的一般步骤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反映在教材解读上,就是要充分校本化地解读、处理教材。教材解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本校、本年级甚至本班学生的教学。一般来说,解读教材应从解读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入手,解读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挖掘教材的科学方法、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因素,知道工具性、人文性在语文教材中的体现,分析教材中的学习心理问题,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或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其基本步骤可概括为“五读”。(一)语文课程标准――研读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纲领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等。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是中心校还是村小,课堂教学都要受课程标准的指导,因此,在解读教材时应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的要求为目的。认真研读课标是教师正确进行教材解读的前提。(二)有关资料――泛读,明确课程的地位和任务所谓泛读,指在进行教材解读时,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教学参考书、语文教材、与教材有关的报刊杂志等,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目前,各中心校的图书室也初具规模,基本建成,各类图书资料上万册,还有各种光盘及东北师范大学远程教育中心上网卡供广大村小教师查阅学习。各村小还有中央远程教育模式资源供大家学习。(一)要通过这些资料的阅读,明确语文教材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任务,明确语文知识在各个教学阶段“螺旋式”上升的情况。 如:小学生写字要求的螺旋式上升(铅笔、钢笔、软笔),语文工具性体现出来的螺旋式上升(口语交际、写一段话、写一篇短文、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写一篇有一定中心且有一定文采的文章)。(二)要明确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如:品德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美术课中的美育与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培养学生懂得美和欣赏美的要求;又如:《腊八粥》《会飞的蒲公英》《穷人》《植物妈妈有办法》《藏羚羊的跪拜》《网上呼救》等课文涉及到方方面面,有些内容对村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这就更需要村小教师进行广泛阅读。通过泛读,教师深入了解了课程标准,使教材解读既按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全面深入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各项目标。通过泛读,教师了解了更低年级和更高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为本阶段的语文教学选择一个恰当的起点,实现与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教学内容的顺利衔接。通过泛读,教师了解了语文、数学、品德、综合实践、科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和进度安排,就可以更好地确定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地安排语文教学内容的次序,选择合适的语文习题。如:有的村小教师经过泛读,发现语文第一单元与品德第一单元就有相通之处,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了学科整合。(三)整个教材――通读,对教材有一个总体认识所谓通读,是指教师阅读所教全部小学语文教材。它不要求对教材的细节进行研究,而是通过对全部教材的阅读,了解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知识体系、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搞清楚教材内容是怎样循序渐进地加以组织的,并结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内容选取、程度要求、风格特点等。通读教材,对教材的体系结构、地位作用、文字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整体了解。只有全面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技能体系,才能弄清教材要实现的目标,才有利于分析、处理教材。教师熟悉了教材的体系结构和目标定位,教学设计时就可以前后照应、整合内容、反复渗透,就容易串起教材的线索
‘叁’ (原创)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解读教材
文本是什么?广义的文本,首先是指创作文本。教师作为文本的解读者,是指教师与作者的对话。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教师也是一位同学生一样的普通意义上的读者,由于阅读经验与文化的积累,又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因此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可以说是位熟练的读者。所谓正确解读教材就是要理解语言文字,摸准情感基调,把握分寸尺度。实际上,对文本的阅读,都是一个分析、理解的过程,不同的读者对相同的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形成多元化的态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另一方面是由于读者各自的阅历、动机、信念、特质、能力、眼光等的不同。因此语文教师如何正确解读教材,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教师读通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去读课文。
首先以一位普通的读者的身份去读,理解它的内容,理解它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所含蕴的哲理和所表现的情感,理解作者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其次从学生的身份去读课文;了解学生对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哪些是熟悉的,哪些是陌生的;积累水平生活体验与课文有哪些相同或差异之处,以便确立今后的备课路向。
二、关注教材的总体趋向。本学期,我负责接任六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我发现,进入高年级后,教材更重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加重视课外阅读的引导、落实。这是最终实现“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的总目标的重要一步,也是解读高年级课文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全面正确地把握教材的基础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民族文化的智慧,很大部分,学生要通过这一载体来认识,吸收。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其自主性、开放性、人文性大大加强,特别是教材的选文,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括了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导向。就是在语言编写方面,也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人的特征,而在其教材的助读体系,课后的思考和练习,均已不追求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标准答案,让孩子遐想连篇,给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多的空间。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才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含着的意蕴,才能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特点,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从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比如风格各异的古诗,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真正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节选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着的文章,除了了解故事情节,认识人物形象,还要知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遗产;《新型玻璃》反映的是高科技发展成果;《蝙蝠和雷达》反映科学探究方法。除此之外,一些富含生命意识的文章如《挑山工》,富含环保意识的文章如《只有一个地球》等等,当代先进文化思想尽蕴含其中。只有把这些内在因素充分挖掘,才能明白语文课上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而不会盲目地为“怎么教”所困惑,语文本体才不至于淡化和失落,语文课堂才能灵肉相并。
四、关注课文单元组合。所谓单元组合,即围绕着某一主题,组织了3-4篇课文而构成的意义单元,它常常包括随后的练习以及部分习作的内容。在教材处理时,我们要整组备课,通盘考虑;关注联系,注意差异;前后照应,温故知新。这样使学生有效学习并迁移运用。从去年开始,我校——南宁市清川小学开始实验主题阅读教学,即——"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一主"是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主体,
以教材单元主题为主线;"两翼"中一翼是与教材单元主题配,这就更要求我们语文老师熟读教材,把握教材的主题意义。在实行这个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我发现通过更深的研读课文,可以使我的课堂提升更多,学生的收获更大,比如,本学期在执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25课《伯牙绝弦》一课时,我通过先熟读教参,再大量查阅关于伯牙绝弦的背景,故事起因等相关资料,结合制作的课件,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记,最后还引出了与这一单元“艺术与人生”为主题的相关的两篇文章,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更深刻的把握课文的主题。
五、关注每一篇课文的解读
在重难点突破上,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觉得可以有以下三个方法:①抓关键词句,理解它们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其感情色彩,推向它们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学会遣词造句。②抓篇章结构,揣摩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③抓文体的辨别,,明确记叙性、说明性课文及诗歌的基本特征和教学重点。。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从三件事体会:鲁迅关心他人、敢于抨击反动势力,关心后代青年成长等。这样,突出值得借鉴的表达方法,以典型时间反映人物精神面貌,体会精准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又如《白鹅》中抓住“好一个……的白鹅。”这句式样的句子反复出现,作用有四:A暗示课文要点与层次;B强调了本课要表达的中心;C巧妙地将记叙与抒情融合;D对小节内容予以概括总结。
其他还有很多的内容,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细细对照,认真反思,将所学与实践结合,努力提高教材处理分析能力和实施教学能力。
我想,如果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认真的研读、吃透教材,那么语文教学,再也不是先前简单的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了解文章表现了什么精神,体现了什么思想,而是更注重对语言的品味,更讲究如何让学生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文学素养较高的老师,懂得什么时机该让学生“圈点批注、摘抄书作”,什么时候该让学生“品词品句、咬文嚼字”;懂得恰到好处地“动情诵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知道“静心默读”地拉长学生的体验过程。
在教学中真正达到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的至深、至高的境界,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攻破我们的教学重、难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使数学课堂因解读精辟而变得精彩纷呈。
‘肆’ 如何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如果把课程标准比作圆心,那么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就是半径,无论圆有多大,都离不开圆心这个核心元素。教师通过解读教材来理解课程标准,同时用课程标准来驾驭教材。 毫无疑问,教材又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要充分认识到教科书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但是,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第一,必须重视其他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使教科书与其他课程资源相互补充、相互整合、取长补短。第二,在使用教材上,要坚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想境界。 如何钻研教材,实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呢? 一、把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下称“新教材”)的特点。 第一,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新教材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和内容设计上注重改革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搜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新教材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试图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形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反映在课题和内容的设计上,从而全面实现新课程的总目标。 第三,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学科发展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的倾向。 第四,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尽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五,新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新教材更多的是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资源,需要创造性地使用,绝不能简单地把教材当作教条来教,落实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的理念。 二、解读文本,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生命化语言和思想的存在。 首先,要理解教材。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内化教材的内容和精神。“这法那法,钻研不透教材就没法。”1、朗读,读出情感。教师应该也必须把教学的内容(课文)朗读好,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做到口中读出声音、眼中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手中读出笔记。于永正老师认为,“老师朗读得好,备课就完成了一大半工作。”老师朗读得好,课堂上才能自信地让学生跟你读。台湾王财贵教授认为,“跟我读”是最简洁、最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师生都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灵性的、充满情趣的,也一定是有效的。读好了,一切讲解都会显得苍白无力。”2、默读,读出见解。教师要潜下心来,与作者、编者对话,做到读懂、读透、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何谓“读懂、读透、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我们认为,至少要明白教材的意图、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比如,我上《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课,在研读教材时,我发现编者说“全诗热情歌颂了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情鞭挞了反动统治者。”对于现在的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体会“无情鞭挞了反动统治者”这一思想内涵呢?我进行大胆地调整,定位为“引导学生对‘生’与‘死’进行思考,确立‘生’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即使是‘死’也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牺牲’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比如我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不仅唤醒同学们对“小女孩”的同情,更从“小女孩”身上学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真挚热爱,即在任何时候、任何境况都不要放弃对生、对美、对善良、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这样,在你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就能够“嘴上带着微笑”;比如我上《九色鹿》一课,不仅要学生学习“九色鹿”的善良,更要学习“九色鹿”不畏强暴、勇于斗争、处变不惊、敢于维护自己权益的精神,等等。 我以《匆匆》(人教社大修订版教材第十二册、人教社实验教材第十二册)为例,说说备课时,怎样读教材。(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有什么特点,等等。(2)读生字词。“挪”、“蒸”(挪移、蒸融)做到读准字音,了解字(词)义,必要的时候,要查字典、词典。比如,“蒸融”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而不说“如薄雾,被初阳蒸发了”呢?我查《现代汉语词典》,词典中没有“蒸融”这个词,只好分别查“蒸”和“融”,再联系上下文和作者的心情来体味,发现朱自清先生用词是极为考究的,“融”有“融合”、“融化”、“融解”的意思,给人的感觉是柔和、是无痕,这与“薄雾”、“初阳”是相称的、协调的,更与整个文意——时间流逝的“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是一脉相承的,如果用“蒸发”就显得生硬、突兀了。虽然这些不一定在课堂上讲,但是老师要了解、要理解。生字词,老师还要练习书写,写得工整、规范、漂亮,特别是“蒸”字,字形是难点。教师的板书,力争让学生看清笔画笔顺。(演示板书,看听众看清笔画笔顺。)(3)读课后思考练习,明白意图,为确定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分析:这一题有两个要求,这两个要求都非常重要。一是朗读。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重要的目标,课程标准把它放在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课后练习也把这一条放在第一题; 二是概括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编者只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这是降低要求。怎么处理呢?先默读思考;然后交流讨论;最后说一说。只要说到要点,允许不完整、允许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②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如,“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分析:这一题,目的是启发学生读中用心感悟,落实课标提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理念,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方法是:读书、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交流、说自己的理解或自己为什么“特别喜欢”。教师可以采取“先扶后放”的教学策略,如用好题中给的例子,分析这样表达的好处。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③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 分析:这是一道“理解与运用”语言,使学生既得“意”又得“文”的练习。先是读中找,找到作者“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内容,体会作者把看不见的“日子”匆匆的脚步,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形象可感,并且采用比喻、拟人、排比、叠词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仿写练习,读写结合,运用语言。 ④背诵课文,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分析:这个练习主要是积累语言,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的目标。 课后思考练习,往往就是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袁微子)。换句话说,一篇课文的教学,一个课时也好,两个课时也好,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自悟、通过讨论交流,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这篇课文老师就算教完了、学生就算学完了。(4)读单元组“导读”和语文园地的“回顾·拓展”,明确教材的位置、作用、训练点等。 《第一组》(导读),第一自然段,提示本组课文的内容(主题)“感悟人生、获得人生启示”;第二自然段,提示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体会表达方法”,尝试运用。《匆匆》课后思考练习2、3就是落实这两个训练点的。 再看《回顾·拓展》,提示了这么两点,一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二是获得这种见解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匆匆》课后思考练习2就是这一训练点的具体化。(5)朗读课文,教师先要把课文朗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3、读《教师教学用书》,“站在编者的肩膀上”看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教师备课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明》部分对全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是我们把握该册教材和教学的重要依据,让我们“胸有全册”;《教师教学用书》的每个单元,先是“导读”,提示整组教材的主题、特点、训练点等,让我们“胸有全组”;《教师教学用书》的每篇课文,包括教材解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等,让我们“胸有全篇”。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制定教学目标了: ①掌握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赤裸裸”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③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尝试运用。 ④通过搜集资料、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揣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目标的简约概括,因此,教学目标的②③两项是教学的重点;又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他们对时光易逝、对人生哲理还缺乏实际生活体验和思考,因此“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揣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难点。4、我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解。 这是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来的,即“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从“教教材”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历史性的进步。 “用教材教”的可能性。我们处在信息化社会,信息的丰富多彩与信息获取途径的方便快捷,使得我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搜集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补充教材、拓展教材、丰富教材。再则,学生生活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使教材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的同时,变得生动和丰富起来。 “用教材教”的必要性。教材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的,文本是相对固定的。雷实教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员之一)曾说:“教材,在它出版之日起,就落后于时代了。”我们在用教材的同时,有必要根据时代变化的要求,对它进行必要的补实,甚至修正,常教常新,常用常新,年年岁岁“文”相似,岁岁年年“教”不同。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那种置教材于“课后”,随意“超越文本”、“超越教材”是不可取和不负责任的。“教教材”、“教好教材”仍然是基础、是前提。如果教教材、教好教材都存在问题、都有困难,那么,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无异于缘木求鱼,甚至有荒废教材、糟蹋教材的危险。因此,在备课中,教师一定要理解教材,分析教材,钻研教材,还要广泛阅读、丰富积累、关注生活、了解学生,为创造性使用教材作充分准备。比如第十二册编排的“实践活动”《“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在农村,没有“有关的单位”可以访问,也没有“图书馆”和“网络”可以查阅有关资料,怎么办? 一是,老师做职业生活的有心人,天天都在备课,比如把“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世界大气日”的报纸,收集起来,给学生读。老师的这种习惯也将自然不自然地影响学生、传递给学生。 二是,引导学生学会看电视,注意从电视节目中获取信息,特别是中央10套教育科学频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三是,从身边出发、从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比如稿纸正、反面用,比如不用一次性水笔,比如尽量少用塑料袋等。(
‘伍’ 教师如何研读教材
一、研读教材 许多教师对读懂教材容易忽视(有多少教师备课之前把教材从头至尾认真通读了一遍?),但这又是“用”好教材的关键前提。 读什么,一是标题,二是内容 读标题是前提,标题是一节课或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文字虽少,但却是教学内容的最集中体现,也是一课的灵魂所在。标题中的关键字,要逐字分析。(举例:让生命之花绽放、挫折面前也从容、礼貌显魅力、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不能正确把握标题,老师的授课可能就会像写作文一样,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读内容:具体到每一课,首先要看正文宋体字,共分几段,都有哪些内容,每点内容有几个层次。再看虚线框部分,设计了什么样的活动?提出了什么问题?与正文是什么关系?教材中的资源链接和名言警句是什么?什么意思?编写者干嘛要放在这儿? 举例:某教材初一上册第12页“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扩展教学内容:提示青春的内含) 怎么读:读标题要讲究顺序,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微观。从单元-课-框题-目。只有把握好这种顺序,才有可能正确理解所讲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把握教学侧重点和层次。比如,对责任的认识(初一到初三都有,父母、同学关系初一、初二都有,怎么办?) 二、把握教材 通过前面的研读,对于这一课的主题和要讲的内容,教师有了大致了解。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了?这只是第一步。 找关系:建构知识的联系,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许多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东西。比如,许多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弄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出现逻辑上的混乱和内容的重复交叉。 显性的关系:政治教材从文体上看,可以大致归结为论说文,论说文在构建内容的时候,往往会遵循一定的逻辑思路,比如总分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以让生命之花绽放一课为例)、转折关系(感悟青春)。了解了教材间的关系,教师就需要通过一些过渡衔接语将这些内容贯起来,使整堂课浑然一体。许多教师的课之所以给人感觉散,往往也是因为欠缺这些语言。 析重点:(重点、难点)课标相应的规定(对课标的理解即要把它看作学生学习所应达到的目的,同时也要把它看作学科最基本的要素。但如果过于强调课标,则造成教学过于单一,体现不出课标所辐射出知识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因此在把教材与课标相结合时,还要看看教材对课标作了哪些扩充,为什么要扩)、教参的建议、学生状况(学生已经知道多少?知道到什么程度?学习能力如何?存在哪些欠缺?最感兴趣和最想了解的问题是什么?学生的困惑是什么),其中对学情的分析是关系,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调研。(规划学习、教育的力量、教育权) 三、挖掘教材 找讲点:教材讲解是否到位?(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其归纳的结论有无其它可能?哪些点甚至可以忽略?哪些点可以补充进来?教材本身有无知识和逻辑上的缺陷?知识和材料的安排是否贴近学生实际?是否符合学生需要和认知规律?能否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材料是否有时代感?有无更好材料? 以“不言代价与回报”一课为例: 本课共分为三层: 是什么: 承担责任的代价 承担责任的回报 为什么:(1)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2)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3)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怎么办:(找准讲点)(1)自愿选择责任-正确评估,合理选择(2)并非自愿选择-积极承担,无怨无悔 再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课。本框由“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两目组成。(内容-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 全书的逻辑很严谨,论证很周密,但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如何挖掘讲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呢?通过思考,我们认为是否可以在以下几处做点文章: 为什么大家觉得宪法离我们很远? 宪法的核心价值或者体现的法律精神是什么? 如何真正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宪法权威的意识?(对法律制定或修改的监督-刑法修正草案;对国家机关包括执政党行为的监督;对宪法稳定性的维护。) 四、扩展教材 经过了前面三步,教师的授课基本上不会出现多大问题。但是,一堂课要上得精彩,还需要经过最后一步,扩展教材 1.对教材内容的调整 取舍-即对符合教学目标的内容取而用之,不符合者则舍而弃之。 增补-即从课外精选具有时代气息或学科前沿成果的资料,或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素材,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 拓展-即对教材重点中表述不够充分或例子不够充足的地方予以扩展或充实。 变通-即将教材中的事例或情境加以适当改造,使增大其效能。 调整-根据前面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调研,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和轻重处理进行调整。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在教学中,哪些点需要重点强调?哪些点可以一带而过?(还是以不言代价与回报一课为例) 设置好调节点(讨论、活动、放材料) 整合-重组教学内容(军训-爱集体、正确认识自我、自立自强教育等) 2.对教材内容的加工 深化-即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或文化底蕴。(上位知识的重要性,学科独有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教学设计中,每课都能围绕大目标开展教学,成长中我-提高生命质量,我与他人-人际交往之道;我与国家和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易化-即对教材难点作深入浅出的转化,如运用比喻法、类比法等,使深奥费解的知识浅显化。 类化-即把知识点归属到一定类别中,从而将知识的范围放大、有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简化-即把纷繁复杂的知识通过削枝叶突主干而使之简洁化、简明化,从而起到以简驭繁的作用。简化的办法一是提要,二是概括。 提升-教学的升华点、高潮在哪儿?如何让教学提升一个层次,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乐得-思维的挑战(1)矛盾冲突的解决(两难问题,理论与实际的冲突,情理法的冲突-隐私权)(2)学生困惑的澄清(认知、情感问题-善辨是与非)(3)教学意义的挖掘(自觉行动的基础-对责任意义的挖掘、对消费维权意义挖掘)(4)问题认识的扩展(多角度发散,与前面有交叉,不仅仅针对意义、广度和深度) 隐性的关系:前面对教材的把握更多是探讨一种显性的关系,在这里,要提示内容背后的东西。比如“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教材并没有提,是因果关系吗?是不是有代价就一定有回报?付出是不是就为了回报?(文华枝付出腿换来其它乘客的安全,得到荣誉和上学机会)没有收获怎么办?遭人误解怎么办?(替父还债的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武秀君)引导学生认识到,回报有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有显性的有隐性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社会和他人的肯定,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举例:维护人格尊严(由己推人到国家、由知到情到行。) 网化-即把教材内容组织成有层次的网络机构,使学生形成整体观念,清清楚楚几条线,而不是模模糊糊一大片。(高中要求更明确) 3.对教材内容的组织(1)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教材已有的东西如何使之更有时代感,更能吸引学生兴趣?材料的类型文字、图片、音像针对的不一样。视频在激发情感方面的好处-师生之情,电影课-多彩的生命世界,多少案例合适?如何挖掘?一例到底?什么时候用,先材料后观点,还是先观点后材料?因人而异,因情况需要而定,没有最好,只有适合)(2)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是让学生去体验(很多过程不能再现,很多东西不能体验)、去分析、去反思?借助电视一些节目?(3)教学形式的使用 外在形式:吸引学生,符合学生的特点-避免非法侵害的划圈,民族精神里的时间表、追寻高雅生活的车站) 内在形式:通过一个什么东西把教材内容贯连起来?全面用过渡衔接语是一种方式,也可以通过一个人(在责任中成长)、一个企业(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一个物品、一个话题(新中国发展历程-民族精神,上北京去旅游-价格变动的影响)、一则案例或者一组对比案例(对比案例-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故事续写-法律护我成长、防范非法侵害)。可以是一次都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合基础较好学生或易于接受的知识),也可以是连续给(让学生置身其中,始终带着悬念和兴趣听课,对未知的东西都有一种好奇心) 最后,提醒教师们在创造性处理教材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惟不脱,把握核心(现象:教材干净,不看不用。)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信奉而不惟是,二是遵循而有所立。前者强调对教材的态度,创新不是要老师完全脱离教材,要相信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科学性,是教学的很好的载体,是老师与学生学习、交流的主要平台,不要轻易否定,依个人意愿任意取舍编排或抛开教材另搞一套。不惟是即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教学,再好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后者是强调处理教材的行为,是指在用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工具时,要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 2.贴近实际,讲求实效(维护人格尊严的导入,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的导入,隐私权一课的导入。) 教师平时应注意具体生活中的事例和学生问题的搜集。
‘陆’ 语文教师如何读懂教材
【作者简介】龙墀,湖北秭归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现状引起了各方极大的关注,许多同仁就更好更快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可行的主张。此情,让我回想起毛泽东关于“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教导,同时唤起了个人的反思。1960年我开始任教研员时,随老同志多次到小学听语文课,评课的焦点多集中在读懂教材和用好教材上。由此,“读懂教材,用好教材”这个要求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并成为个人工作的经典,伴我到90年代末期。之后,不知为什么,莫名其妙地对之淡薄,甚至几乎忘却。直到2005年,在几所学校听课之后,“读懂教材,用好教材”又从脑海中跳了出来,眼下的情景,促使我不得不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
一、读懂教材的前奏
要真正做到读懂教材,首先必须弄明白以下相关的三个方面。
1.读懂教材的含义
所谓“读懂教材”,就是指对教材的内容要有明确的了解,要理解得透彻,不能含糊,不能一知半解。具体到阅读一篇文章,不仅知道写的什么,还要弄清楚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乃至语言特点和别具一格之处等等。可想而知,读懂教材不是一般的阅读,而是一个必须动天君,下工夫,积极思维的读、研活动过程,是教师的专职专利。
2.读懂教材的意义
教材是根据现行课程标准编选的一本书,是由一篇篇文章组合而成的,它的架构、阶段、组元、选文、练习等无不体现着理解、积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各项任务,是教与学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过程的支架。没有教材就没有教学。因此,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凭借,是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例子。
实践经验证明,教学效益的高低,关键之一取决于教师是否读懂了教材,只有读懂了教材,有效教学才有基础。因此,读懂教材是教学的需要,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另外,读懂教材这一要求对教师而言,是教师尽职尽责,实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宗旨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把“读懂教材”视为一般的号召或要求,应当作为国家赋予教师的政治责任和职业责任,必须严肃认真地履行之。
3.读懂教材的主要内容
现行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入选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各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都各具特色,但是就每册(本)整体而言,其主要内容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字、词、句、标点符号;二是字、词、句、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三是选文的布局谋篇和表达的技能技巧。纵观长篇巨着或短文杂什,无一不是由这三个要素组成的。弄明白这一点,有利于根据篇目的具体特点,因文而异地组织阅读教学,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二、读懂教材的主要方法
1.通晓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
读懂教材必须从总体上入手,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由编写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出来的,必须受《课标》的理念及目标所规约。因此,教材具有法定性。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以问题组元的,每单元中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内容。每单元之间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即有语文训练的侧重点。每个学段各册单元量大体一致,每单元教材的编排均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元导读提示,阐述本单元文章的内容及特点、训练侧重点及学习方法等,自然非常重要。第二部分为教材,均为名篇佳作,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凭借。第三部分是语文园地,高年段为回顾拓展,实际上是积累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训练及学习规律和方法的习得。各板块和栏目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整体。通晓这些特点,有利于从教学角度去透彻理解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作用,打好用好教材的基础。
2.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
文本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出自作家的手笔,其内容是一定的客观生活经过作家的提炼之后用语言文字反映出来的。因此,文章中的人和事物及情景,无不打上作者的人生态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烙印。要读懂并透彻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意,就必须走进文本之中,与作者对话。为此一定要改变阅读者的角色,把自己当做文章的作者,融入文章所反映的情景和环境中,去认识、去体会、去感悟文章中的人和事物。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就要想象自己仿佛身临其境,在与人民一道送总理。这样当读到“灵车缓缓在前进,牵动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时,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并感觉到在追着灵车奔跑,呼唤灵车停下来。又如读《开国大典》,就要想象自己仿佛身临其境,正与首都30万人民一道参加开国大典。这样当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时,那种自豪的感情便会油然而生,会情不自禁地像作者那样发出感叹:“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当读到“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艳的国旗”时,就会很自然地体会到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从而升腾起对新中国无限热爱的感情。当读到对阅兵式的描写时,也便会同作者一样,对新中国的保卫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出由衷的赞美。这样,不仅和文章作者相识,而且心相通,情相投,与之无间对话交流,才能真切地读懂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
3.明确身份,把握重点
但是就教师的读而言,不仅是选择的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读的身份问题。个人认为宜用三种身份去读,三种身份读的目的各有侧重。
一是一般读者的身份。目的在于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赏析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和写作方法。
二是学生的身份。目的在于思考学生在阅读中会有哪几个字不认识,哪几个词的词义不明确,哪几个句子难以理解等难点、疑点和可能生发的问题,为课前预习参考。
三是教师身份。教师必须下工夫钻研课文,多问几个“为什么”,自问自答,直至自己满意方休。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要这样谋篇布局,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修辞手法,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表达方式等等。一句话,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的咀嚼、推敲、比较、分析,探究作者的真实意图、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从文字的表面深入到文字的背后,触摸到作者的心灵。如《游园不值》中的“小扣柴扉久不开”句中的“扣”字,有“衣扣”“克扣”“扣留”“敲”“绳结”“套住”等多种意思,在本诗句中应取哪一种意思,从比较中得出,应是轻轻“敲”,至此才能称之为读懂。此时此刻,文字就不是躺在纸上,而是站起来和你对话,也只有深入到文章深处,才能做到和作者敞开心扉对话,进行心灵交流。然后,要根据《课标》精神、单元目标正确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及教学方法,设计怎样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教学程序,从而为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三、读懂教材的自测
读懂教材是教师的天职,是否真正读懂了,还必须自觉地进行自测,对如下六个方面实施自测。
一是对文章作者个人相关资料是否了解,如作者的简单经历、工作和作品等。这对理解文章反映的客观思想大于主观思想的矛盾十分重要。
二是对文章相关的资料是否掌握,如同一体裁、主题、内容、表达形式的作品等。此举一反三大有裨益。
三是对文章背后的含义弄明白了没有。有的文章作者由于所处环境(时代背景)的关系,往往在反映现实生活上多采取了隐蔽的手段(方式)。或含而不露,或借物达情表意,在文字表面呈现的是平静的湖面,里面则是滚滚的波涛,而这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对此是否明白。
四是对文章的空白找出来没有。留空白是文章的一种表达技巧,是作者有意留下的。有的是在作品中对所表达对象的认识有争议,有的是对作品内容理解可以深化,作者不予明确表达或深化表达,特意留下来,让读者自己去想,去思,去继续表达。空白是一个思维训练点,更是落实读写结合的最好契机,一定要找出来。同时回答需不需要补白,怎样补白,不补白对文章的表情达意是否有影响,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五是对文章固有的内容是否全面透彻地理解了,如写作技巧、语言特点等,此对读写结合,特别对写作的教学指导十分重要。
‘柒’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钻研教材,寻找教材的落脚点
语文教学,他是一个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掌握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有助于帮助我们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确立教学中心目标。据我个人认为,语文教材的落脚点就在于你如何去上好每一篇课文,而课堂的教学设计又离不开学生主体,只有紧扣学生主体,以自己教育的对象相结合,这样才能融汇贯通。
‘捌’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 (转)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并不等于教师的讲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分析教材,正确理解和把握它,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所以说,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在分析教材过程中,教师经常要仔细琢磨“教什么”“怎样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在联系”“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教材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关键及蕴含的思想方法、德育因素”等问题。所以说,教材分析又是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并逐步达到驾驭教材的重要途径。教材分析既关系到教,也关系到学,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和结构 1、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的训练体系。 2、演读课例,准确把握课文序列的关系。 教材通常由各个单元构成,而各个单元之间又有内在的训练序列衔接关系。把握这种关系,在授课时就知道哪组单元该讲哪个专项的知识,在讲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出击。使教材为我所用,为学所用。 3、钻研课后习题,把握课文重点训练项目。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每篇精讲课文的后面都设有精美的练习题,这些习题隐藏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聪明的老师是不会放过这些习题的钻研。认真揣摩这些习题,你会发现这篇课文原来是这样教的,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讲要讲的内容,练需要练的项目,就不会泛泛而谈,语无伦次,更不会一篇课文下来不知自己讲了什么,学生不知学了什么。 二、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新旧知识、技能的联系,是搞好新知识、技能教学和实现知识系统化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中的新知识和前后教材中知识的关系,发掘新知识、技能的“生长点”,以实现知识、技能的正迁移。还要分析教材中新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不断将新知识归纳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努力构建各类知识、技能的网络,从全局上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 三、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便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关键点,是分析研究教材的关键步骤。 总之,教师解读教材有多深,就决定他的学生在课堂上走多远。希望我们教师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真正读懂教材、读透教材,引领学生们徜徉在语文课堂之上,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