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哪里有意思

语文哪里有意思

发布时间:2022-03-03 16:05:55

1. 语文的有趣在哪里

可以学到知识,阅读有趣的课外书籍,如果不学语文,有些字也不认识,所以学好语文,应该别的科目也会学好,比如数学,做题时要理解题的意思,就得靠语文.

2. 在语文里有意义是什么意思

在语文中有意义指的是某句话或者某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自己独特的含义,是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的一种工具。

3. 有什么有关于语文有意思的话题值得分享

有什么关于语文有意思的话题关于语文吗?我听说的都是关于,语文老师的各种有意思的小故事,反而对于语文正门学科来说,但我听说的太多,并且语文能够让我们增加自己的修养和学识,反而搞笑的事情却没有太多了。

4. /在语文是什么意思

就是或的意思。

语文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中国的通用语言文字,即汉语文。

5. 语文有着怎样的含义说的比较深刻一些

“语文”的意思有多种说法。一是语言文字,包括书面语和口头语,这就规定了语文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私德方面的能力。二是语言文学,语言包括书面语和口头语,文学指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的能力。三是语言文化,不仅学习语言文学的东西,还要学习文化方面的东西,继承中外优秀文化遗产。这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6. 从哪儿找有意思的语文小知识

有意思的语文小知识。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网络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着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20.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谷梁传》

23.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4.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5. 三教:儒、释、道

26. 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7.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8.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9. 岁寒三友:松、竹、梅

30.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1.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2.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3.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4.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5.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6.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37.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38. 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9.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0.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1.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2.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3.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4.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5. 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46.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着: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47.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着: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48.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着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49.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0.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7. 什么是语文快告诉我!(语文的意思或含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先谈谈语文的概念,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关系。

一、语文的概念

“语文”的含义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复习一下叶圣陶先生对“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及其含义的权威论述。他说:“‘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这段话把“语文” 的概念表述得非常明确,“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就是说,“语文”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方面。同时,也说明“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以及语文课必须听、说、读、写并重,这里有两点需要明确一下:第一,不能把语文课看作是只学习口头语言。有的文章提出“难道没有语文课程,人就学不会使用语言吗?没有语文课程,人照样可以学会使用语言,这是不言而喻的。”我认为此种看法只是针对口头语言而讲的,难道文盲就不会说话吗?可是学校中设置语文课程,不完全是学习口头语言,而更主要的是学习书面语言。当然,书面语言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不过还是应以学校语文课为主,否则,可以不入学校学习。所以学校的语文课必须听、说、读、写并重。第二不能把语文理解成“语言文字”。虽然社会上有时把“文字”就作为书面语言的代用词。但是严格讲,“文字”和“书面语言”不能等同。其实叶老早就指出“语文”和“语言”、“文字”、“文学”的不同。他说:对于语文“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义较‘文字’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所以在叶老的论文中有时也出现过“语言文字训练”,此处的“文字”即为“成篇之书面语”。因为不论是口头语言或是书面语言,都载负着一定的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文字”就不同了,虽然,汉字的单音词很多,凡是词即具有一定的意义,汉字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但是单个的汉字不能反映完整的语言。汉字只是表达语言的书面工具,它和语言是表达口头语言的工具一样,不能把语音作为口头语言,同样也不能把文字等同于书面语言。因此,前一阵倡导的“语言文字训练”,容易使人误解,使语文教学变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使语文教学失去丰富的文化、思想、情感内涵。由此可见,对于语文学科的概念必须理解清楚,才不至于出现问题。

语文是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科,因此,首先必须清楚语言的性质、功能及其规律。

二、语言和思维、思想的统一

语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自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语言是由于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的功能,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相互交际,达到相互了解。从个人方面讲,语言是进行思考问题,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就人与人的关系讲,语言是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就人类的生存来讲,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语言体现出来,进行交流和传递,是人类传递文化的工具。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

作为进行思维、表达思想、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的工具,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是对立统一的。这里先要了解一下思维和思想两个不同的概念。思维是人的大脑机能,它概括地间接地反映客观世界;思维是一种活动过程,其活动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想也是一种活动,思想活动是具体运用概念学断和推理而获得的结果;思想以思维为基础,和思维相伴活动,而把这种活动的内容和结果称为思想。

语言和思维、思想具有统一性。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思想的定型。所谓定型不仅定思想的形式,同时也定思想的质料,因为语言里所用的材料就是思想本身的质料,那是二而一的。思想拿不出来,定型成为语言,这才拿得出来,说出来可以让人家听见,写下来可以让人家看见,人家凭你的语言就可以知道你想的什么。”这充分说明语言和思想、思维的不可分,而进行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思维活动的过程同时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总是以语言来表情达意;语言体现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结果。

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既是统一的,但又是有区别的。不能把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混同起来。语言和思维的职能不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形式是词和句,语言的内容是语义,语言的规律是语法。而思维是认识的工具,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内容就是思想,思维的规律是逻辑。语言体现思维,思维反映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思想,思想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体现思想。因此,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既是统一的,又是有区别的。

语言和思维的区别,还体现在语言和思维的结构单位之间既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又不完全一致。一般说来,词、词组和概念对应,句子与判断对应,复句、句群与判断。推理对应。这种对应关系既说明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性,也说明二者的区别性。同时,还要看到不同的语言结构单位可以和相同的思维结构单位相联系;同一个语言结构单位也可以和不同的思维结构单位相联系。因为语言有同义成分和同音成分,例如同一概念在语言中可以由不同的词来表达。语言还有纯语法功能。如虚词不表达概念,疑问句不表达判断,并列复句及有的句群也不表达推理。语言除体现思想以外还可以表达感觉、知觉、表象、情感、意志等。特别是语言具有情感色彩,更说明了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区别性。

我们还可以从语言和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上来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声语言促进了脑髓的发展,使人类从动物界划分出来。随着脑髓的进一步发展,感觉器官、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脑髓及其所属各感官,愈益明晰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断能力的发展,对劳动和语言的进一步发展给予了继续不断的推动”。恩格斯将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分析得极其透辟。虽然他是就人类从动物界划分出来的发展史而得出这一论断的,但是也很符合人类及个人成长过程中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思维的发展促进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思维的发展二者刚证统一的。

过去我们谈语言的性质往往忽略了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只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语言形式,忽略语言所载的文化。思想内容和思维过程;二是只突出思想内容,而忽略了语言形式。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于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的关系了解清楚,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既遵循其统一性,又遵循其区别性原理。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1)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一个婴儿从生下来就要呀呀学语,学会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达,还要会听懂别人说的话;长到人小学就要识字、阅读,学习人家的思想和人类文化,学会理解书面语言,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会作文。(2)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际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学习语文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过去我们对于语言的交际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不够,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3)学会积累语言。语言具有记忆功能,以语言为媒介助人记忆信息;学生学习靠语言记忆,没有语言的记忆,就没有语言的积累,也就没有学习语言的成果,更谈不到人类文化的传递。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地是思维的工具。人们掌握语言就是为了相互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尤其是文学作品,其表情达意的功能更强。“境界说”的权威王国维认为文学作品达到高境界的媒体就是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有“景语”和“情语”,而“情语”是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不全是文学作品,但大部分属于文学作品或具有文学因素。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都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交流思想情感的功能。语文学科除发挥语言功能。传递知识外,同时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范文,具体地或概括地叙述典型事件,生动地描写景物,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清晰地说明道理,以表达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可以提高思想品德和陶冶情操,使儿童越学越聪明才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清达意上,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情思及人格培养上。所以语文应称为表情达意的学科;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的学科;语文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情感性、思想性的学科。

我认为提出“人文性”意义是很大的。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看来人文的内涵是很广阔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涵盖在内,决不是思想性、情感性所能包容的。“人文”是针对天文而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具体理解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一孩出语文教学以人为本,二要突出语文教学的文化性。

如何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统一呢?我认为必须掌握两点:第一,二者的统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当然,作为语文教材必须要加以精选L教学时,其着眼点是在语文形式;而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社会、思品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内容。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

8. 语文的意义

为什么要学习语文,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
在倡导素养教育、“人”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是为了生活中经常要用文字与别人交流,为了学习、工作的需要,为了人的精神需要,为了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言语活动就像空气与阳光一样不可或缺:蜂拥而至的报刊、书籍,扑面而来的广告,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言语的需求还在与日俱增,人类仿佛落入了语言文字的罗网之中。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言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会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就不会学习,就不能胜任具有较高智能性与挑战性的工作,也就不能很好地生存。不会读、写、说的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语文素养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素养之一。新颁布施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义教课标》)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是从人的发展方面对学习语文意义的新定性。
语文素养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素养之一,其功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语文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的需求。
言语活动是一种人际交往方式。人是社会人,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一般性的思想、情感、事务上的沟通。如:了解生活常识,须查阅资料;想求职,得翻阅广告;要防止遗忘,得写日记、备忘录;处理事务,须签各种文书;等等。平时有什么要求需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希望与别人分享,这些都需要通过交谈、写信、打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
第二,学习语文有益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业余生活、精神生活的质量。
言语活动是一种自我娱乐的方式,有时还是自我进行“心理治疗”的方式。读、写活动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消遣、休闲和宣泄的方式。如在业余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各类作品,可以放松心情,调整心态。或者通过写作,向朋友倾诉烦恼与忧伤,寄寓心愿和祝福,抒发情怀和感悟,讲述对友情的怀念与珍重,满足未得以实现的愿望,等等。这些都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消费。现今网上阅读和聊天之所以成为网民的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就是为了满足网民自身的这种需要。
第三,学习语文使人拥有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题为《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提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这四个方面都离不开言语活动。其中,“学会学习”被摆在了教育的首位。在怎么“学习”这个问题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学习通过写作”的口号,认为在各科的学习中,应运用写作的方式来获取知识,推动、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写作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现在的语文课程增加了一个新内容——综合性学习(含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对言语表现、言语创新和写作的重视。在综合性学习中,要由学生自己来选题,制订研究计划,搜集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讨论、分析,最后还要写出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说、读、写,并最终落在“写”上。这也可以说是“通过语文,通过写作”进行“学习”。推广到各门功课,如能借助写作和口头交流来探讨问题,表达学习心得和思考的成果,就能事半功倍。这实际上体现的是语文学习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四,学习语文使人获得一种基本的工作能力。
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语文能力。求职,要会写求职信;教师,得会写教案;律师,得会写司法文书;公务员,得会写行政公文、述职报告;记者,得会写新闻稿件;工商管理人员,得会写案例分析、策划书;科学家,得会写观测报告、实验报告、论文……语文能力,是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体现。即便是工人、农民也离不开语文,也同样置身于言语活动的罗网之中。如应聘时参加面试、笔试,写工作日记、业务报告等。今天,几乎所有与升学、就业有关的人才选拔,都离不开对语文能力的考察,考察的重点又多是放在写(笔试)和说(口试)上。在语文能力中,写、说能力,即言语表现能力,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在这种情势下,现今各类实验教材已经体现出了对言语表现能力——写、说能力的重视。将“写作”和“口语交际”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与“识字写字”和“阅读”并列,改变了其以往可有可无的附庸地位,建构起独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这些语文学习方面的变革,实质上就是为了适应上述社会性的言语需求。
第五,学习语文将给予人基本的文化修养,促成人的精神发展。
人的发展,人生的美丽,需要人文熏陶和人文积淀,学习语文将为学生开拓了解历史、人生、社会、世界、文化、艺术、科学等的广阔视野。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在增长知识和学养的同时,也将感受文化和文明的八面来风,汲取人类丰厚的精神财富,成为有内涵、有操守的精神健康的人。言语活动,将促使人与他人、社会、历史之间的对话和融通,这是人类成长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建构过程。
第六,言语创造力是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的重要标志。

言语的功用,不仅在于人们处事需要文字交流,也不仅在于人们在生活中需要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沟通,还在于它超越了实用和应用,指向人类文化、文明的承传和自我的实现。
人生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即在精神上不断地自我完善,在事业上取得较大的发展。而现代人在向“自我实现”迈进的征程中,每一步都无不伴随着言语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发展的、创造的、成功的人生,越是离不开言语活动。从应用型、实践型的人才到理论型、学者型的人才,从企业家、教师、科学家到领袖人物,概莫能外。“人是符号的动物”,能够运用语言文字,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一个最本质的属性。言语在创造、承载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辉煌、不朽的生命,使短暂的人生获得了永恒的价值。
对上述学习语文的意义作进一步的归纳,我们认为,言语活动将从三个基本方面满足人的需要。
实利需要和人的直接的现实利益相关,主要满足人的物质性、交往性需要,即基本需要。这与人的生物性、生存性需要相适应,是一种应用性的言语活动。主要表现为人在日常交往中的口语交际活动,以及事务性、公务性应用文的读、写活动等。
实用需要和人的社会需求相关,与实利需要有某种程度的交叉,在更高层面上包含了实利需要。它主要满足人的社会性、职业性需要,与人的发展和有效地推动社会运转相适应。它既关注现实利益,又超越现实利益。如新闻、评论和研究性作品等的读、写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社会政治、道德、意识层面的,进行人际关系协调的,具有职业、专业特点的一切言语活动,均属此类。
审美需要和人的情感需要相关,主要满足人的精神层面的需要。这与人的心灵发展相适应,是一种文学审美性的言语活动,是对人自身的精神抚慰。这一方面的言语活动,包括各类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和创作。这是人的类属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以上三种言语需要,基于人类生存的三度空间:生物的、社会的、精神的。生物性、社会性、精神性的言语需要进一步提升,便是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存在性需要,它使人能够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成为主宰自身命运的人,它体现了人的类主体性。人的高度发展的事业与精神需求,往往是超功利的,以牺牲物质利益乃至个体生命为代价的——这便是诗意的人生。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符号性的思维和符号性的行为,言语活动是人的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表征。言语活动是人的类属性的集中体现,以自我实现为目的的言语活动,是对真、善、美的探求,是在哲学、人学与科学层面上的精神遨游,是言语生命的自由、自觉、自为的呈献。人类就是在这不懈的、忘我的追求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有人将信息时代的生存称为“数字化生存”。“数字化”的意思就是计算机化,计算机将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还会决定我们的生存。也就是说,运用电脑进行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与传播,将成为人类基本的生活方式。而阅读和写作,便成为“数字化生存”的一种基本技能。今后,许多人将可以在家里上班和生活(网上娱乐、购物、社交等),那更是一刻也离不开网络,离不开阅读、写作。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阅读和写作是学习的基本形态,言语活动将伴随着人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语文学习在能力层面上的终极目标指向言语表现能力(说、写)的培养,而在言语表现能力中,写作能力又尤为重要。因为,写作不但有实用意义,有助于人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文化、文明的创造和传承,而且它还能体现人的综合语文素养,促成人的心智、人格的发展,提高人生的境界。在语文学习中对写作的重视,已经体现在高考试卷作文分值的不断提高上,目前这一状况仍呈上升趋势。《义教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应成为中心和龙头。
言语活动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语言是存在的家,言语是人的精神家园。人们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美好人生的标志。语文教学应以立人为本,为自我实现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奠基。

阅读全文

与语文哪里有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5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