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如下:
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丰富学生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歼仿颂力。
例如在教学《鸟语》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氏郑和哪些鸟儿对话?这些鸟儿说了什么?从鸟语中你的收获是什么?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浅层次的思维,更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思考鸟语的深层次的含义,丰富了学生语文理解的能力。
Ⅱ 如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整理如下:
1、具州察备必要的语文知识
当人一旦离开知识的怀抱后果是不敢想象的。在小学阶段,教学中主要以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基本的语法知识和修辞方法、常用的段落和文章的整体结构、基本的阅读写作方法等知识为主要内容进行。
教师要对以上内容进行适时恰当的引导,让学生主动自学、乐学、研学,要以学生为课堂禅迹桥的主体,准确合理的培养学生小学语文知识能力的素养。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贺猛讲过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精神,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学习语文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好习惯。
教师在使用教材进行阅读培养教学的时候,应能结合阅读培养的需要,采用多种培养方式。比如“扩大阅读量、课外阅读课程化、引领读整本书、推进亲子阅读和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和生活、时尚”等阅读教学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新目标、新境界等教学方式。
Ⅲ 如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抓好学生的基本功 听、说、读、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呢?
于漪老师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好的课堂导入应该能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导入应紧扣课题,如:典故讲解,一个成语,一句歌唱,生活俗语……不管我们采用哪一种,都应该以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唤起学生的兴趣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识。
我认为,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应当帮助学生对于文中重点词、句、段,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再学一点古汉语,发挥语文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长处。如在学习《长城》时,学到那一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时,我要求学生多读以至成诵。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好像自己就在旁边看着古代劳动人民正在用汗水和血泪修筑长城。孩子们每一次的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作者那颗对古代劳动人民无比敬佩的心。朗读可以说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人文精神。因为在反复的朗读中,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在逐渐提高,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朗读中渗透了浓烈的情感,孩子们从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中产生对他们的敬佩,进而感到骄傲、自豪。我认为这是人文主义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因此,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这是我们的追求。
Ⅳ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是小学生的,合适不?)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
一、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三、精心设计预习作业,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
四、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
五、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1、诵读精彩文本,培养语感能力。2、读名家名着,写读书笔记。 3、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
六、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终极目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爱促学,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让学生凭借着坚实丰富的语文素养,放飞明天的梦想。
Ⅳ 核心素养语文如何落实
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新航标。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要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课堂必须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具体表现为:
一是目中有人,即教师要摒弃重知轻人的陈旧观念,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一书中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再次印证了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基于学生问题的整体性学习,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整体性学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问题解决策略,先见森林后见树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碎片化学习遵循知识的逻辑顺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学生的学习处于支离破碎和零敲碎打的状态,如同走迷宫,效益低下。
从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转向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深度学习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重知轻人的观念,抓住学生的认知障碍点、思维矛盾点、情感体验点和智慧生成点,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实现问题共振、情感共鸣和智慧共生。“目中有人”是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前提。
二是胸中有书,即教师要摒弃“一滴水”与“一桶水”的陈旧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厚积薄发,做学生创新火花的点燃者和智慧泉水的引路人。有人曾说:“教师要做一条常流不断的小溪。”教师作为学习化时代的一员,只有勤学善思、胸中有书,才能常教常新,课堂才会呈现学生智慧之泉喷涌而出的胜景。
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叶绍翁的七言绝句《游园不值》,引领学生如痴如醉地读诗、品句、背诗、唱诗,发掘出“从游园不遇”到“游园有遇”的文化内涵,揭示了文本的哲理。教学“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窦桂梅引用老子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引导学生理解“一枝”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这样的语文课,以深层次的文化探究为主线,语言的感悟、理解与应用贯穿始终,就像一曲优美的充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旋律,让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这与窦桂梅深厚的专业素养是分不开的。要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教师必须多读书、多研究,形成深厚的专业积淀与文化底蕴。根深则叶茂,“胸中有书”是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基石。
三是教中有标,即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标统领教学,以课标作为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深度学习和跨学科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新趋势。去年春天,笔者听了一节成功的跨学科教学课,内容是小学二年级的古诗词——白居易的《忆江南》。执教教师将音乐课与语文课整合为一体,先通过语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诵读这首词,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再通过音乐学习,让学生学会演唱,领略古词曲的音乐美。诵读有助于演唱,演唱加深了诵读的理解,美育熏陶与语文教育自然地融为一体,共同演奏出美妙和谐的生命乐章。这样的跨学科教学,既遵循语文课标的理念,也符合音乐课教学要求,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跨学科教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为必然。
准确把握和内化学科课程标准,是实施深度学习和跨学科教学、实现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必然选择,“教中有标”是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核心。
那么,究竟该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一言以蔽之,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
Ⅵ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如何提高人文素养呢?首先,拓展学生的视野,塑造健康人格。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的作用。其次,通过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重视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识记背诵。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识记背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最后,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它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由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再调动生活积累,产生共鸣,再经过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分析,进而领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内涵。通过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的、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走进语文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篇文章。教师应该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让肆、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它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缩影。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古老中国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五千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希望,小学生学习语文,了解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课文的学习,他们会更深刻的了解和喜欢上中华文化,可以培养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更能有效的抵制外来文化对我们侵略,使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在课本阅读中联系学生生活去处理教材,而且我们还要善于在平时多留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学生的周记、随笔是语文教师了解学生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扇窗,可以结合学生记录下来的学校班级生活、青春期的朦胧情感、喜欢的音乐、感兴趣的影视动漫画小说等等,让他们讨论、评判、体验、内化。通过这些渠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同时丰富了学生情感,健全了人格。
三、让学生开拓视野,学会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应该引导学生去学习语文,学习语文的渠道要拓宽,不能仅囿于有限的几本教科书,从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学教科书。因此,我们在上好语文课的同时,应意识的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从中体察社会、体察生活,丰富人文情怀,提高对自身的认识,从而促进自身发展。例如:多读名篇名着。我们现在要读的不仅限于课本,还需涉及各个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名人作家们留下的经典。读经典就是读人生。当今社会时尚文化薯慧的功利、快捷、浮华助长了学生的浮躁、张狂的功利心态。多读一些名篇名着,多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有助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 又如,多关注社会生活,满足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广泛了解。可以叫他们放假回家的时候,多看看民生新闻,多看看报纸,引导学生开始学会以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对待我们这个世界,他们有的为社会竞争的激烈而感慨;有的为弱势群体而忧伤,有的体验到了数滑答社会的世态炎凉;有的感悟到了人间的真情温暖,有的产生了几分爱心与同情;应该看到,语文学好了,情感也必将得到升华。这是因为在语文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被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感染,心灵受到碰撞,品格得到陶冶,获得了美的熏陶,加深了对人类的情感的认识和理解,使我们感情变得更加细腻。语文教学应该担负起升华学生情感的重任。这种生命的体验远比获得一点知识来得重要,学生受到了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获得了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把人文素养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
Ⅶ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方法是: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
3、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每次习作,选择部分同学的作文面批精改,字斟句酌地对孩子的习作加以润饰,然后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校报甚至其他媒体投稿,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或者上传到自己的空间。同时将这些好的作品上传到家长QQ群和互联网上进行交流展示。
Ⅷ 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在课程目标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学科特点,选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并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目标中。调查表明,每门课程都可以承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每门课程都有其可以重点承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例如科学类课程学科可以重点承载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问题解决、社会责任等素养要点。
在课程实施方面,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改善课堂教师教与学生学。引导教师由单纯关注学科知识教学、考试教学转向全面关注学科能力教学、学生发展素养教学,要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式,特别要探索跨学科学习、情境学习,从而真正实现课程从学科本位发展为育人本位,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如叶澜所说:“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应该能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每门课程都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不可或缺的独特使命。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21世纪国内外基础教育共同关注的热点专题,而课程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我们需要不断借鉴、思考、实践、总结如何在课程目标、标准、实施等环节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
日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致力于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六大素养树立学生成长“标杆”。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一、提出的背景
“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自从世纪初新课改以来,课程的“三维目标”已经人尽皆知,但人们往往只在学科教学的文本知识中去寻找它,将它机械地割裂开来,并且存在对它善贴标签的现象。“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三维目标”可以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整体现。因此,“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二、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2.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4.课程规划—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极为重要。
Ⅸ 如何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尝试
近几年,核心素养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词,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其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在平时教学中,我着眼于改革和优化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通过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科关键能力,进行了一些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积极尝试。
一、着眼能力,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
(一)引导质疑,激活思维。
巴尔扎克对世人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意义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 无独有偶,陶行之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也提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显而易见,问题是学习的先导,语文课堂上创设环境,激发学生提问的愿望,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质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抓住文题质疑,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质疑,多角度,多方位发问,并引导学生学会多途径解决问题。在教学《迟到》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总起句,“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遣词造句,在品读了描写小海音和父亲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语句后,引导学生自行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父亲为什么要打我?”明确是海音激怒了父亲,才会挨打,之后又引导学生练习多角度提问,深入思考父亲是为什么打我,如果不打会有什么后果?进一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最后抓住父亲送给我花夹袄和铜板这个细节的描写,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的质疑,通过师生对话,生生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形成了对文本的正确理解,感受到一个既疼爱孩子,有严格管教孩子的父亲的形象。从学生的表现看,基本达到高学段“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一次次质疑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二)文本对话,读中悟情。
语文教学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语文课要体现“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我的故乡在北京》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中我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来使学生自发地感悟课文内容。我抓住文中优美语段,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当学生通过朗读体验到西山、昆明湖、长城的美景后,再让学生通过“读”把对故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表达出来,这些朗读点的落实促成了学生语感的形成。语言实践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读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把书读好。教学中,通过采用范读、学生自读、默读、师生合作读、齐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不需要教师做过多地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引领学生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想象入手,入文入境。
想象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象,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的体会了情感,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再通过朗读,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教学《二泉映月》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从“阿炳双目失明,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买艺度日。。。。。”这一段描写中去想象阿炳的生活,进而体会他坎坷的命运,体会到阿炳通过琴声表达悲愤之情和人生感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中悟境,读中悟情,使文中的人和物活化,这样的朗读才会“有声有色”,这样的朗读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心中流动的情感。
二、品味语言, 积累中学会审美与文化传承
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为学生语言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应充分利用其价值。《嫦娥奔月》这个民间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人们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着重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来充分感受人物的形象,从而带孩子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了解美的真谛。课文以《嫦娥奔月》为题,执教前我认真阅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周益民对这篇课文的解读,他是抓住另外一个层次的“美”,壮美、柔美、优美、甜美、凄美……来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这一设计非常独具匠心的,但是我考虑到我们孩子由于处在农村的特点,孩子对文本中的“柔美”“甜美”“凄美”等可能没有城里的孩子理解得那么的准确。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根据书后面的习题上复述课文的要求,抓住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智斗逢蒙——嫦娥奔月——后羿追妻——遥祝嫦娥”为线索的,我将“嫦娥奔月”作为重点部分来讲的,嫦娥吞下了仙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通过第6小节的配乐朗诵将孩子们直接带入“嫦娥奔月”这一部分。美的文字,美的画面,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来了自己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熟悉的村庄,越飞越高。这是多美的无奈,多么的凄凉,多么的美丽,这是一种凄美。让孩子通过画面的想象,音乐的渲染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孩子通过这一小节中的叠词“飘飘悠悠”和“碧蓝碧蓝”,去品味这段文字之美、环境之美以及嫦娥的心灵之美。
其次多利用课外资源,让学生多积累美的语言,通过主题阅读、背诵古诗、国学经典,鉴赏优美文段,给学生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三、习得语言, 练笔中学会运用与创造
阅读是吸收和积累,作文是内化和运用,只有在阅读中“厚积”,才能在作文中“薄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读写结合。北师大教材为读写结合提供了空间,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篇篇好的范例,适时地引导,在一年级学生学完诗歌《我很快乐》后进行写话练习:小朋友想一想,还有谁很快乐?,孩子们说出:“我是小乌龟,我会在水里游,我很快乐.我是小树,我会结果,我很快乐”等等很童真的句子。在学习了《清明上河图》中描写繁华街市的部分,让学生仿写旧街花朝节的热闹场面,在学习了《爷爷的芦笛》一课后,布置学生写一写晚上自己独自一人在家的情景,学生从文中悟得写法,有话可写,往往出现神来之笔。在一次次练笔中,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创造了精妙的语言。
四、探究实践,多元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1走进教材,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形成与发展,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本中的探究实践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展示平台。如在六年级上册《花与生活》的调查报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确定自己准备调查的内容,制定好活动计划,然后进行小组分工:搜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准备节目等,最后进行活动展示。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到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对家长、邻居进行访问调查,编写儿歌,绘制花的图片等,最后每个组的孩子都在全班进行了汇报:翔实的资料介绍、声情并茂的朗诵、悠扬的歌声、精彩的绘画……课堂上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孩子们在这一活动中增长了有关花的知识,拓宽了视野,能力自然也得到了锻炼。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课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在课内,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教师也可提供相关的信息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在课外,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把语文和生活练习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设“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竞选班干部,课前3分钟说话(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开主题队会、班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等竞赛,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经典诵读、交友、谈心、玩QQ空间、发微信、写随笔、写旅游攻略……就这样,让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在这些教学尝试中,我体会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反复的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让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生根。
Ⅹ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三是重视思考。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思考篇章的结构,不同文体间的差别等等。长期坚持下去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