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培养审美的情趣”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审美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情境教学是通过图画、摄影、音乐、动作和文学语言描述形象的内容, 再现语文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化难为易,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美的情趣,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比如,观看录象,感受形态美;走进文本,感受色彩美;古诗联想,感受声响美
二、品读语言,鉴赏美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自主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朗读中体验美,我认为可以这样做: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品味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美;品读文本,认识语言形式美。
在精读课文时,还应认识品味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上的美,如用词的精确、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的变换,与所表达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美与表达形式美的统一,这也是一种美,是语言文字的美。
三、拓展思维,升华美
所谓的升华,就是在各种因素激荡下,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感情,感到自己的渺小、卑琐、平庸,从而强烈地要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赶上、超越对象,或者辨清对象的卑劣、愚鲁、丑恶,萌发出远离它、铲除它的迫切愿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感知的主要对象是语文教材中那些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就其思想内容讲,既有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对英雄的赞颂、对祖国的热爱,也有对谬误的批判、对现实的针贬、对邪恶的诅咒、对敌人的愤恨,师生共同浸润其中,心灵必然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感染,并相应地作出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情感反映。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总是沉浸在一片深情的海洋中。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心理的催化剂和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心中的 “那种感觉”,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逐步实现知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怎么唤起“那种感觉”?没有想象和联想,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不能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也不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拓展。
“美往往凭借形象,激发情感,潜移默化地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达到培育全面发展、人格完善的人。”(《美学理论》)审美地组织课堂,把认知、理解、文字训练本身枯燥的学习过程同游戏、活动、比赛等有趣的感性过程相结合,通过联想、想象使教材具体、鲜明、生动,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从而化学习过程为一个审美过程,化理性为感性的形象,凭借情感感染、触动学生,调动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以美导真,以美传情,以情导知,让枯燥的求知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才能激起学生的想象力、表现欲、创作欲,达到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四、结合生活,创造美
美育的目的着重使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和创造力得到培养, 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说:“世界上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这就是说美是一种再创造。
综观我们的语文教材,所有的内容来自生活,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偏离于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说的、写的不是他们心里想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渐渐消退,主体意识就会逐渐泯灭,创造美的能力自然也会逐渐消退。事实上,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美的自主创造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引导学生作文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调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种发现的惊喜必定会激起学生强烈的主体感受,再去进行一个又一个新的发现。在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同时,要珍惜学生偶尔露出来的智慧火花,及时予以表扬激励给学生以创造美的喜悦。
以上这些教例,虽然超越了教参、教案和教材,但这正是学生通过学习,积极动脑,进而思维活跃,求知欲增强的结果,也是学生独特的审美感受充分表现的结果,这是何等可贵!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得整个语文课堂更显得生机盎然。
审美,给一块土壤它就萌芽,给一缕阳光它就灿烂。
②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鉴赏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十分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诸因素中,美育有着特殊的意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点明了美育在个人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其中学校美育又包括各学科课程中的美育、环境的美化以有美育活动等方面。但在课程美育中人们往往认为责任只在音乐、美术等,却未能意识或重视到其它学科也都能够而且应该挖掘其中美的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某种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务更是责无旁贷,它的作用也许会更重大、更深刻。语文学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总之,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语文中的德育必须通过美育才能完美地实现。“寓德于教”的提法是不错的,“文道结合”的观点也早已有之,如韩愈的“文以载道说”等便提供了理论根据。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会产生种种困惑,如1篇游记教完了,于是总结说:“文中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呢?……”难道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学生的确深受教育了吗?再说,语文有其自身的特点,诗赋文章中似乎并非篇篇“载道”,处处“寓德”,也就不宜一律牵强地给所有的作品贴上什么标签,这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遇到的情形。然而有1种因素能够贯穿于诗文的始终而无所不在,这就是——美。社会生活、自然景物、人类语言等是十分丰富的,反映这一切的作品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这些都能引起读者的美感。如果能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细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赏析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体验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赏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美,领略不同风格的语言美……一言以蔽之,让学生以审美的方式感受和认识世界,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从悦入、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们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强烈欲望,从而使人的思想精神产生质的飞跃,较好地达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标。众所周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以其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教育和激励了几代青年,使他们成为共产主义新人。有一位科学工作者曾经说过,就是那些优美的山水诗和写景游记散文使自己深受大自然的洁净美丽,并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环保事业的。这就是美育的伟大功绩。从这文教学中的德育的实质就是美育,只有这样地看问题和付诸实践,才能使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的特点,还能获得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意义。在语文学科实施美育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③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由此可看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故乡》这篇课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的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1、在读中感受自然美。我国地大物博,要让学生在短时期内感受到这一点,唯有通过文字加上他们丰富的想象来实现。如读"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敢戏白云......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时,只要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鼓励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展开充分的想象,学生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天然美景。进一步的朗读则会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把自身融入其中,既可在书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
2、在读中体会形象美。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3、在读中品味语言美。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将漓江水的三种不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相似而整齐的句式娓娓道来,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怎能不体味出美的韵味来呢?
4、在读中追求创造美。我们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可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文字描述进行语言表达,在朗读中由形象思维逐渐向象思维转化,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创造美的境界。因此,朗读成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桥梁,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创造美。
三、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教师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窜"字既显示了速度快,又显示来得突然;再如"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这两个词既形象又贴切,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琢磨,从而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春》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把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特点描绘的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意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④ 【语文教学怎样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 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中学语文课选编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适合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它是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文学作品。离开了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像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而无生气。因此拆胡备,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美、体验美、颂扬美、创造美,让语文课堂焕发美的风采。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寓教育于美的体验之中,通过美的形象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文学园地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在获得科学知识,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提升人文精神,净化人之心灵。
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来主张“文道合一”,“情感熏陶”。近年来全面推进的“二期课改”,更是凸现审美教育,“将情感目标”作为体现教育目标达成度的三大目标之旅毁一。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使学生了解美
这里所说的了解美,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选用适当的时间和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美育常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美育,初步掌握审美的标准与方法。如同提笔作文要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一样,学生只有在了解美育的基本知识后,才能有效进行审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可以这样说,让学生了解美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前提。一般来说,语文教学是以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来向学生揭示什么是美的。比如,从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少年闰土的描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作者从人物的外貌、性格、所处环境等方面,把少年闰土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经过学生的联想,一个质朴、活泼、能干的农村少年的形象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有趣的是,时隔许多年后,人们还会对少年时代学过的诸如“闰土”、“祥林嫂”等艺术形象津津乐道,并从中感悟艺术美的精神力量。
二、要使学生善于发现美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善于发现语文教材中的美的元素,二是指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亮点。这里我们着重研究前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内容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种体裁,都包容了丰富的审美内容。如《松树的风格》中的崇高美,《小桔灯》中的朴实美,《背影》中的情感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趣美,《藤野先生》中的人格美等。教师如能在课文教学中善于挖掘和分析,就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品尝作品中美的语言
语言作为文学作品的载体,其审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文学被视为“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讲究音韵和谐,骈散有致,亦讲究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得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做扮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诗意的境界!若没有语言这一载体,何来如此诗意的境界!“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若没有语言,鲁迅的悲愤之情将何以寄托!“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多么富于警策的语言。“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但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
有过母亲的脚印。”多么感人至深的语言!语言造就了文学,文学丰富了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用心去体会这些隽永的字句篇章,在品读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品读中积累自己的审美体验。
3.体味教材中美的意境
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在这双边活动中,是教师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美的意境,体验到美的情感。从而受到美的熏陶,逐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能力。如《听潮》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若把课文分割成几大块来讲,学生就难以领悟到大海之美,只能得到一些抽象的支离破碎的表象感受,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大海的壮美,先用录音机播放海潮的席卷之声给学生听,等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放潮涨潮落的录像给学生看,最后再让学生聆听有音乐伴奏的课文朗诵,这时学生就进入了一种情境――仿佛和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在普陀山听潮的情感状态,就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大海的壮美了。由此,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了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袁振国先生说得好:“所有对自然美的感受,都是对生命的感受,是对生命存在价值和生命存在方式的感受。不进入审美的境界,便无法获得深刻的感受,更不能让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这种感受。”而如何调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感受,是语文教学实施美育渗透的基础,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试看散文名家杨朔的《荔枝蜜》的:意境,正是通过作者感情的变化发展表现出来的,即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又由喜欢到赞叹,再由赞叹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的向往。作者正是以自己感情变化为线索,有层次地展示出深远的思想意境,热情地讴歌了劳动人民的伟大精神。其情感与外物相融合,诗意盎然,耐人寻味。倘若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学生定然会感受“蜜蜂精神”的朴实美、勤劳美、奉献美。
三、引导学生去鉴赏美
审美鉴赏是审美活动的高级形式,它不仅要求人们及时发现美的事物,而且要求人们对美的事物做出鉴别和赏析。审美鉴赏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观、品、悟。人们对事物的鉴赏,总是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开始的,这就是“观”。在“观”的阶段,如何鉴赏客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是学生主要的鉴赏客体,它包含着显性或理性的美的因素。正是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向学生传递着各种美的信息,诱使学生去发现其外在之美,内涵之美。从而完成对教材的美的欣赏。学生在语文审美鉴赏中的“观”,首先是对语言符号的感知。并在感知其语言之美的同时,感知其形象之美。例如:《祝福》中有这样一段对祥林嫂的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学生在感知人物描写的语言时,祥林嫂凄苦的乞丐形象也同时在头脑中浮现。在这一“观赏”中,不仅是对表象感觉,而且伴有理解、情感的参与。这是语文审美鉴赏的一大特点。
审美鉴赏的第二个阶段是“品”。主要表现为鉴赏主体对作品中认知对象的解读和体会。“品”主要表现为:以想象的方式深入作品的内涵,填补作品的空白,以积累的人生经验品味作品中的一切。鲁迅先生在《药》中描写的那些看杀头的人“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学生阅读这段生动形象的描写时,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在头脑中呈现惊心动魄的围观景象,并用自己全部的人生经验去填补这一形象本身所蕴涵的但未直言的部分,从中品味出被无形的手捏住脖子的人们的可怜、可悲,品味出无形的手的势力与淫威。当然,这种填补空白的活动,通常是不自觉的,学生只能凭想象力自由驰骋。也只有通过这种填补空白的想象活动,学生才能从中领略文学作品的无穷韵味。 审美鉴赏的第三个阶段是“悟”。悟,是审美鉴赏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内省方式,一种感知体验基础上的哲学思考。例如,在阅读《荷塘月色》时,学生们开始是沉浸在荷塘月色的幽美景色之中,用心体验作者那种宁静而寂寞的复杂心境,感受那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进而便从感受和体验中超脱出来沉人一种“回忆”,一种思索,一种追求,最终悟出了作者厌恶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而又徘徊、矛盾、无所适从、情不由己的精神状态,从而获得了对作品意义的深层理解。可见“悟”是品味、体验的凝聚和升华,是一种更高的审美鉴赏形势。其中,理喻是关键所在。当然,这种理喻不只是理性思考,更是以体验为基础的高层次的审美实践。学生达到了“悟”的阶段。意味着鉴赏行为的完成。不过。它不是永恒的终结,因为“悟”中获得的感受和思考将是永无止境的。
四、引导学生去创造美
创造美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创造美的活动主要包括写作活动、办黑板报、办文学报、撰写广播稿、开展有意义的语文课外活动等。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则是学生创造美的活动的集中表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非常熟悉的一项教学活动。对此我不想作过多的论述,只想简述三点看法。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美源于生活,生活是培育审美意识和能力的沃土。只有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浮想联翩,不断地创造美。一个足不出户孤陋寡闻、头脑闭塞的人,是很难具有生动丰富的想象力的。因此创造美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要使学生写好作文,最主要的前题就是要帮助学生丰富生活。开阔视野。引导他们热爱生活,怀着纯真的感情去亲近自然和人生,留意观察,细心体验。尽量去发现生活中美的因素,并将这些素材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整理归类,这就是常说的积累素材阶段。
2.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进行美的想象。神奇的美的想象能为学生提供创造美的灵感和激情。如果学生能把获得的五光十色的素材,放进想象的熔炉里去冶炼、重组、创新,就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来。
3.引导学生正确驾驭美的语言。尽管你发现了美的事物,尽管你的想象丰富多彩,但最终还是要靠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差,创造美的活动就异变为纸上谈兵的空话、套话。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和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现代教育先驱蔡元培先生就积极倡导过“学校要进行美育教育”。作为一切基础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更应该在学校美育教育中起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责任编辑:梁媛)
⑤ 在教学中怎样落实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四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从最初的“双基”走向“三维目标”,再从“三维目标”走到“核心素养”,它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它的进步就是从“一维(双基)”到“三维”,再到“终极目标”。从教学的角度讲,强调双基,就是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这是一维的。强调三维,就是强调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就是“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三维的。而核心素养把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所以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是能力和品格,这也是语文学科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的。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四大核心素养呢?下面谈谈我的浅见.
一、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语言建构与应用”的素养达成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高中生母语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的成长、审美素养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认同,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通过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得以实现的。在语文教学中,要拒绝“纯内容分析式”的讲读教学,不要在分析课文内容上做过多纠缠;而应从具体语言文字的运用入手,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或者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认知的依据。同时又要避免“重言轻文”的现象,有些老师在教学中过于关注语言现象而忽视了文本内容,特别是对文言文的教学,有些老师只提及语言而忽略文本内容。因此,阅读教学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如在《故都的秋》文章已开始就讲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他心中的清、静、悲凉是什么样的,再进一步分析内容
二、在阅读、体验和表达交流中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应用,语文活动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把握审美思维的特征,培养审美想象能力。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是形象思维活动,它受一般的认识规律约束,不同于抽象的逻辑与推理过程,很难用一般的逻辑语言来概括,而是需要通过生活本身的形象规律来实现。所以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以及创造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审美想象力越丰富,对审美对象的再现也就越真实,学生对审美形象的再创造就越具体,学生的知识宝库就越丰盈,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基础也就越厚实。在《故都的秋》中对牵牛花一部分的分析中粉色、蓝色等浅色色系本身就是冷色系、我们可以把颜色换成大红色,粉紫色再看看效果。
三、通过阅读、体验和写作培养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能力。我们所说的阅读,既指“篇”的阅读,更强调“本”的阅读。新课标更加重视“整本书阅读”,师生通过“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评价美。从“整本”名着中汲取信息,丰富语言,比较对照,融合已知、浸入情感,获得情感体验,获得精神享受,获得自由想象,使阅读因升值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悦读”。更进一步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体验自然万物的真实美,并学会融入自己独特体验和独立思考的创意表达,富有创意地表现美和表达美。如《故都的秋》中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一层秋雨一层凉”,尝试用各种语气读,体味表达效果。
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使命之一是塑造人的灵魂。文本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从文化的视角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从而促进灵魂走向高贵和完美,完成“教人成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留下的痕迹的轻重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文化视野、文化自信和文化审美能力。所以,核心素养的根,在教师的文化自觉。
⑥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一、“导入学习”,为“语文核心素养”达成作铺垫
在“导入学习”环节,我通过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抛出问题,然后选择符合我教学目标的问题在本堂课中解决,于是我选择了学生提出的五个我预设的问题:1.绿友是一个什么样的绿友?2.囚绿之后为什么又放绿?3.为什么作者要写“卢沟桥事件”?4.作者和绿友发生了什么故事?5.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请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我顺势以解决学生这些问题的方式推动下面的教学活动,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落实“语言建构”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更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自主学习”环节,我通过让学生找线索,在文中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和作者的心情变化词,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4和问题5。为减轻老师的书写量,我还请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上台,边读相关的句子边写出作者的经历和情感变化词。
本环节学生按照学案的路线图和老师的导学自主阅读相关内容,自学深思,圈点勾画,分析归纳,做好记录。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建构,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表达能力。
三、“合作学习”,综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紧接着进入“合作学习”环节,本环节落实本节课的重难点:理解绿的内涵和写作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三步推动知识能力的落实。
第一步,合作共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标志,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这一步,抓描写句,体会品质。让学生以合作共赏的方式找出并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描写句,并根据句子和关键词,讨论“绿友”的性格特点。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二步,合作发现,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应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这一步,借物抒情,感悟内涵。学生找出文中直接抒发情感、揭示“绿友”特质的句子并赏析。让学生理解“借物抒情”的手法,感悟句子内涵,并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怎样赏析美句。在阅读、体验和表达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第三步,合作表演,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一步,展开想象,探究心理。为进一步探究作者的心理,我让学生分组表演“人、绿对对碰”,这种对话表演形式新颖活泼,既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调动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效果明显。检验了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和思维能力。
⑦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挖掘课文美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春》、《济南的冬天》等通过描写大自然之美来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教师在讲析课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段,指导学生细细品味,引导他们从中探寻美与欣赏美,深入作品美好的意境,开启学生美的心灵之窗。对课文中所含美的图画可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感受美,从感知到领悟,再到运用和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充分利用农村优美的风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我们语文课中,有很多描写美丽风光的,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把学生请出教室,让他们到生活中去学习,让他们到我们农村优美的风光中去感受美,从而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懂得什么是美。 三、运用美的教学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作品是美的艺术品,所以课堂教学中应该用美的语言来讲读和分析。优美的语言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深入作品美好的意境去探寻美、感知美。在教学中,首先,教学语言要准确、简洁明了;其次,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富于情感。语文课的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有所不同,它不只是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而情感又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核心,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能靠机械呆板的说教,只能通过形象的分析、感情的熏染来实现。因此,教师就需要以充满激情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在思想感情上使之产生共鸣,这样就容易达到理性认识和感情接受的和谐一致,从而完成培养审美能力的目的。 四、创设美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中创造美的情境,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对于提高学生情绪、活跃思维、展开想象、强化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作用。 创设情境有多种方法: 1.巧设导读。教师导入新课,可以由激发情感导入,由渲染气氛导入,运用名诗名句导入,让学生立即进入情境,同时也诱发了兴趣,因而自然而然地使学生产生了求知欲与审美欲。 2.营造美的氛围。如讲《春》时,我在进行初步感知课文这一环节中,先播放课文视频,欣赏春天的美丽、人们的活力,再播放音乐伴奏,在伴乐中让学生朗读课文,引领学生进入了一个优美的意境。 3.设计美观的板书。好的板书设计,不但要求外观相对完整,更要求能体现作品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语言、结构,更深刻地体会作品的主题、风格,从而提高认识、培养情操、增强审美能力。 五、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堂不应该只局限于教室,我们应该把语文教学的阵地放到生活中去。光靠课本教学满足不了学生感情的需要,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生活中美好的事、美好的人来教育他们,让他们懂得外表美只是一方面的美,内心美才是最美的,让他们懂得低下头捡起垃圾的一瞬间也是美的。 要真正落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摸索,需要我们加强综合素质的修养,拓宽知识领域,需要我们用一颗爱心去感染学生,这才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⑧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 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哗逗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看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也就决 定了朗读教学是语文宽芦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阵地。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慎和地位,教师更应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