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实施合作学习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根据这个理念,在课堂上采用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伴随着语文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实验的进行,合作学习可谓是其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助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纵观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知识就自然会被学生接受和掌握。于是堂堂课都由教师唱‘独角戏’,事事包揽替代,把学生看成是盛装知识的‘容器’,长期如此,老师的“一言堂”,既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又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势必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的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我国现代着名的心理学教授邵瑞珍指出:“合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使能力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在解决新的复杂问题时,学生的合作显然要胜于个人的努力。”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笔者有如下的几点思考:
一、立足合作学习任务,放飞学生的思维。
要想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必须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使他们具有方向感、责任感。每个学习小组应当有明确的小组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应当根据小组任务进行适当的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个人任务。合作学习的任务一定要适合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一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完成而合作学习小组通过相互配合、帮助、讨论、交流能够完成。
然而,大部分教师在安排好合作学习任务的同时,并没有留足让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得学生的思维不能最大限度地放飞,这样,必定会使合作学习的效果打折扣。所以,在立足于合作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尽情地挥洒。
二、明确合作学习分工,顾及弱势学生的情况。
合作学习要根据学习的内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确定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小组内的人数搭配(一般4—6人一组),男女搭配,不要拉下任何一个同学。即使在一组内也要分工明确细致:哪位同学当小组长?哪位同学是中心发言人?哪位同学作记录?哪位同学作汇报等。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虽然明确了合作学习分工,但是在实际的合作学习中,优生往往有更多的表现,他们承担的任务更多,相应的发言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多,而弱势学生则刚好相反,他们在小组中易受到忽视。如分组和分工,弱势学生常作搭头分到各小组,在小组内他们也只是听众和看客。在小组内,分工固定不变,是组长的永远是组长,是发言人永远是发言人,记录的总是当记录,汇报的总是作汇报的,而这些组长、发言人、记录员、汇报员全由优生包了。这样一来,每个学科的每次小组合作学习,自然也是优生的事了,合作学习成了优生的独角戏,“全员参与、全面提高”成为了一句空话。
所以,在明确合作学习分工的同时,也要顾及弱势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看他们是否主动积极参与了合作学习,是否大胆地发表意见等。
三、关注合作学习进度,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时时关注合作学习进度,并根据合作学习情况,合理调节合作学习时间。千万不要在合作学习之前提出限时要求。与此同时,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积极、热情地加入到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中去,参与他们的讨论学习,而且应要及时地指导:
如在合作技巧的指导方面,应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角色;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小组成员如何辅导同伴;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小组成员学会共同讨论;学会相互交流;合作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小组如何归纳小组成员间的观点。
又在学习困难的指导方面,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当学习小组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必须适时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通过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尘封的情愫,调动极大的探究热情,激活课堂,让学生的思维之“河”掀起“狂澜”,在矛盾的冲突中碰撞出创新的思维火花,求得真知与真情的深层感悟。
②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一、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互动式教学的基本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1、更新师生理念,更换互动意识。
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首先应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比如我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有关本课的题目:(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2)找出表现文章中心的语句。(3)找出文章描写环境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在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在联系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只用一课时,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2、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构造民主氛围。
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人际关系和谐。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而学生则应该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热情。
3、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的互动创造条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我们应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互动,当然互动的模式是多方位的。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既可激发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竟争意识,又可加快阅读速度,同时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全面、更科学、讨论时由教师提出问题。也可让学生自由讨论,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要给予帮助。但不管用什么样的师生互动方式,教师的引导作用绝对不能忽视,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就像鱼网上的纲一样牵动着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否则,课堂教学将乱成一团,无法收拾。
二、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构建互动式教学的重要保证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因此在我们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在设置写作方面的话题时,多以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节约粮食,培养和增强环境意识,树立世界意识等题材为主,让学生写一些周记,小作文,这些话题贴近生活,充满感情色彩,会自然流露出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教师就很容易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交流。学生们喜欢你这个语文老师,自然就容易喜欢上语文这门课,那么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便会自然而然的提高。
三、保持关注特殊学生,是构建师生互动的必要条件。
教师由于忙于教学,一般只关注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那些不善言谈,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则关注较少,这个问题会严重影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果。因此,我们对性格内向的,就主动与他们交流;对不善表达的学生,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和动手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个别实在难以表达的学生,让他们朗读课文或者读出问题的要求,在阅读文章的理解上,只要他们答案接近,都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上进的动力。
四、为使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我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精心设计课前预习
学生预习到位,课堂上才会言之有物,才会提出问题,发表观点,才能与老师的讲解对接。
预习怎样才能到位,怎样才能切中教学要点及重点,进而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呢?
1、预习设计要集中体现重难点。针对学习《口技》一文,结合“自读提示”,我设置了这样的预习要求:①全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②文章描述了几个场面,请简要概括每个场面的主要内容?③文章中这几个场面中所模拟的各种声音都有什么特点?④口技艺人表演的精彩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⑤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⑥课文中用了不少表示声音发生先后的词语,找出有关的句子,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这样,通过预习,把握了文章的重点,导引了学习本文的方向。
2、课前练习内容要有针对性。我在《口技》的预习设计中,题型多样化,有选择、判断、填空、阅读。这样,既重视了基础知识的把握,也重视了各种能力的提高。同时让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了积极思考的热情。
(二)充分调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关系
记得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人的创新意识能得到最有效的激发,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所以,课堂互动除了充分的课前预习外,还需要必要的铺垫和前提。
1、创设情景
我以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外的沟通至关重要。当学生把你当成了他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课堂上的你在他们心中就不再是板着面孔的“先生”,而是心灵停泊的“驿站”了。再则,课堂上教师的热情、真诚、幽默,敏锐,既能巧妙化解学生因答不上问题的尴尬,更能尽展自己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使语文课真正成为人文教养的土壤,和谐温馨的家园。我讲《故乡》一课时有这样一段教学插曲:教师:……为了解决好问题,我先检查以下大家自读课文以后,有些东西是不是理解了.同学们在回答的时候,尽可能不要看书.如果实在忘了,怎么办呢?学生:(小声地)偷看一下!教师:偷看一下?说得很好啊!(师生大笑)别笑,偷看也是一种能力呀!(学生大笑)很快地在书上一眼扫过,就马上找到自己要的那个词,那个句子,不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吗?不过,注意,考试的时候可不要培养这种能力啊!(学生大笑)
还可利用多媒体,激活课堂。利用投影、录音、课件、网络等辅助手段,既可增加学习内容的形象性、可感性,增强知识的稳定性、持久性,发挥课文的感染性、共鸣性,同时也使课堂容量相对加大,师生互动成为可能。
我在教学作文的“话题转换”时,将图形及图画以课件投影形式放出,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悟图画,组织语言,既加大了课堂密度,生动、形象、直观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同时也收到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完成了生生同步的教学任务,达到了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
2、适时激励、互换角色
如果在语文教学中也能使用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信与自尊,那么,学生就会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为此而来的就是他们内在潜能的爆发与提升。课堂中教师的一句真诚赞美、恰当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被认可的满足与自豪会使学生整堂课保持亢奋与自信,参与课堂的意识就会更为旺盛,学习的热情自然会高涨。例如我教小说时,分析、评价其中的人物性格就采取让学生畅所欲言的方式,只要他们言之成理,就及时予以激励肯定,并通过板书尽可能如实地展示其思想观点。用此方法,树立学生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这样,通过自读思考、质疑讨论、巩固练习等“多向”信息交流活动,师生共同经历了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教学过程,教学反馈良好。
教师互换角色也可使课堂活泼生动,丰富多彩。例如,我在授课时经常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互评的方式调节课堂气氛。还采用预习课文后,让学生将所思、所感、所疑设计成问题,向老师提问,寻求解答。这样的课堂活泼生动,轻松有效,真正起到了互动作用,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3、读、说、议、查、练,用活思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适时指导朗读技巧,点拨朗读疑惑,课文带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需要掌握的知识了,而且更是心领神会的享受与陶醉了,同时也达到了师生间默契和谐的互动。
语文课上,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勤于动脑、勇于表达,在说说议议中,发表观点解决疑难,产生智慧享受成功,合作探究互助配合,精言妙语就会在互动中产生,连缀一起诉诸笔端,就是随笔,就是文章。听说读写水乳交融,语文教学自然轻松而愉悦。
现在互联网对人类的帮助无需赘述,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印象深刻,由点带面,广为博览。这样之后,既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表现渊博,也使学生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积累,一举而多得。
最后通过教师预先设计的标准化练习,整合疑点,检验所学。民主后再集中,将应该掌握的知识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有机结合,从而使课堂教学在互动中收效甚丰,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需要师生互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促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互动”,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让教学活动“动起来”,师生互为补充;让教学活动“亮起来”,师生一同欣赏;让教学活动“火起来”,师生彼此助燃;让教学活动“洋起来”,师生共同提高。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播种、施肥并期待收获的田园,才能让这个田园播种灵感,孕育思想,收获未来。
③ 请问语文老师: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互动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
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建立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师生互动的环境。
以“民主、宽松与和谐为真谛”的教学环境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建构、自主发展的重要前提。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的观众、听众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过多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就要增加教师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信任并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使教师、学生能够互动起来,他们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
三.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强调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出发,为他们提供看得见、听得了、摸得着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以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兴趣和信心。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习主体的参与,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并积极参与。重点和关键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以及学习后进生
教师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从不或很少提问的学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和鼓励,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如果漠视这些后进生,不仅会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还会引起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优秀学生的排斥,他们变得既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也不愿和别的同学交流。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后进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这些学生进步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并由此引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五、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评价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而教学评价以激励和激活主体意识为目的,保护学生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活进取心,体验成功,增强学生参与的能力,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程并激励学和改进教的有效途径,而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
④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建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和谐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正确认识和实际行动.而其中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如果积极主动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就易形成。本文切实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出发,总结多年教学经验与自身体会和思考,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人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尊重、民主、平等、泛爱,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以所在的向垌小学任教期间为例,本人深深体会到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是民主的,平等的;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是普遍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护是广泛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相处,教师如何把握相处的原则和分寸呢?向垌小学的做法是明文规定教师与学生家长不能有过多的私人交往,不允许教师私自与学生补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笔者认为向垌小学的规定是正确的。诚然,教师与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能过于亲密,也不能过于疏远,要有一个度,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适当的距离。我们知道生活中无论是朋友关系,亲人关系,甚至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彼此留一点分寸,留一点余地,正所谓距离产生美,这种关系才能保持良好和长久。记得有一个哲学的寓言名叫《豪猪的哲学》,讲的是有一大群豪猪,身上长满了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它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最好,离得稍微远些,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大家的身体了,就又开始疏远了,大家又觉得寒冷了经过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一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群体的温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两者太近了,意味着师生关系就会疏远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受到损害,如果两者太远了,师生关系就会疏远、就会冷漠,师生就会形如过路人,这也是会损害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说,师生关系以适度为好。在这个度的把握上,我所在学校的教师能严格遵守,把握得比较好。如果教师与学生不保持一定的距离,那就会出现学生与老师之间没有私人空间,来往过密,教师应该保持的神秘感没有了,还有较多的机会让学生发现老师不怎么光彩的一面,学生对老师好的印象就会打破,学生就会对教师不尊重。如在休息日,老师在家里与同事或朋友喝酒猜码,抽烟或男女同事打玩等,如果这场合允许学生参加,在以后老师又如何教育学生不抽烟喝酒,不谈恋爱呢?特别是教师与学生有钱物的来往,那么离师生关系疏远就为时不远了。2、以德服人,以才服人,赢得学生的尊重。 向垌小学的教师要获得学生的尊重,不能靠所谓师道尊严,更不能靠学校规章制度等高压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听话的学生动不动就以学校纪律处分为大棒,要学生服从自己。如果这样,想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那只能是痴人作梦罢了。教师要学生信服,就必须用道德来使学生归服的,心悦诚服的,是学生发自内心佩服的。在向垌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要以德服人,以德使学生归服很重要。教师的品行,道行其实就是德。在学校教学生活中,学生对教师最仰慕的就是有德有才。一个品行不端,德行很差的教师不可能与学生结交为真正的朋友,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在报纸上披露的事例:一些道德败坏的教师,他们吃喝嫖赌,贪财好色。他们可以为了某种经济利益驱动,利用学生家长对教师的信任,或者是利用学生家长不敢得罪老师的心理,巧立各种名目,搜刮学生家长的财物。少数教师为了满足自己那肮脏的性欲,玩弄异性或同性学生,对学生们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这种披着人皮的教师,最终落入法网。无论如何,有这些道德败坏的教师存在学校一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绝对不可能的。有才没德,甚至有才只是生活作风不检点的教师,学生也不会认可。笔者的同事,一位女教师,她很有才能,上课也上得不错,她有个毛病就是私生活混乱,同事们在她背后说她为公共汽车,后来学生也跟着这样叫她。她知道后非常生气,这样她和学生的关系能搞好吗?后来这位女教师不得不离开这所学校。 所以说,教师要注重道德,以道德正身,以才立业,才能有资格赢得学生的喜欢。所以说在灯红酒绿的现代生活,在充满美女帅哥的花花世界里,教师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3、尊重学生,对待学生要宽容。 向垌小学在办学理念上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我们知道,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说离开了尊重的话,那就谈不上教育了,也谈不上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师生关系如果是民主的平等的,尊重就是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标志。尊重学生首先是要在人格上尊重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无论那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特别是已是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已经基本成熟,虽然还有待完善,但他们特别重视人格的尊严,对自尊心方面的问题特别敏感,而且自尊心非常脆弱。所以,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是让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最关键的一点。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任课教师如何说我是多么的关心爱护学生,我对学生是多么多么的负责啊,没有实际作用,也没有什么意义的。 教师对待学生犯错误,批评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掌握分寸,注意场合等。如果老师不分场合,动则公开批评或粗暴地训斥学生,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尽管教师批评是对的,但学生由于自尊心的原因是不会接受的,反而会增加对教师的反感情绪和敌对态度。所以说教师批评教育学生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学生基础上。 大家都知道,人总是会犯错误。作为学生,更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所以说,教师对待学生犯错误,要作为很正常的事来看,教师要允许学生有犯错误的机会,要耐心地对待他们的错误。不要因为学生的错误而影响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厌学的情绪。要挽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校最重要就是以学习为主,学生厌学了,他对老师辛勤工作会表示尊重吗?不会的。我所教的班上有一名陈明同学,上课经常讲话,我也经常提醒他不要讲话。有一次上课,陈明同学又讲话,我非常生气,严厉批评他。陈明同学当时虽不再讲话。但日后见了我不是远远躲开,就是对我抱有一股敌意,上课虽不讲话,但也不听课。我想可能是那次批评他过于严厉了。于是,我找了一个机会与陈明同学谈心,我先做了自我批评,希望他谅解,同时也真情地希望他改正错误,好好读书。经过交流,陈明同学现在非常信任我。所以说,作为一名教师,要心胸广阔,善于用尊重他人的行为影响学生。对学生的不礼貌行为,教师要采取宽容的态度,适当地加以疏导,不激化矛盾。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或所存在的缺点,便对那些学习基础差,厌学,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用放大镜把这个闪光点放大,让这些学生有展示自己优点的机会,并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缺点要宽容,要用缩放镜来看待学生的缺点错误,要有放大镜来看待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要这样做,我相信师生关系和谐是正常不过的了。4. 以合理的制度管理学生,该硬就硬 向垌小学如何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运作呢?很重要的方面,也是最基本的方面就是以制度来确保,教师就是以制度来教育和管理学生。每个学校都有规章制度,在管理学生方面也有很多制度,比如,学生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考勤制度,学生会内部制度等等。向垌小学与别的学校不同之处就是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在向垌小学里,如果学生触犯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是要受到惩罚的,教师执行制度是严格的。当然学校制度是一种硬性规定,它是一种教育教学的管理手段,惩罚学生不是订立制度的目的,而是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后能有所提高。向垌小学的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规章制度的教育,以警告或劝诫学生不要触犯规章制度,使学生知道触犯制度是要受到惩罚的。当学生触犯学校规章制度时,老师一定要说到做到,一定及时按制度来惩处学生。我们知道,在教学活动中,的确有少数学生不管你教师怎样耐心地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不管你是如何强调,少数学生还是触犯制度,并看你如何处置。对这些违纪学生如果不及时处理,那制度就是一纸空文,就是教师自身的威信也受到打击,你说的话,就没有学生听了。教师在执行制度时要公平公正,只要触犯制度,就按制度惩处,在学校制度面前,学生人人平等。教师绝对不能搞法外开恩,这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也会影响师生关系。 无容置疑,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是靠教师来建立,正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只要教师能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以真心、宽容心、公平心去对待学生,按学校的制度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我相信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能建立。
⑤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又是小学生健康心理的表现。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心理学家肯定地指出:不会合作就没有成功。但这种学习法并非在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很好的运用。有的课堂上,孩子们对于小组的合作是一个条件反射,只要老师一叫合作学习,他们就统一把小脑袋转过去,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没有实质效果;有的课堂,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个别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久而久之,培养了部分学生的惰性。这样的小组讨论只流于形式,图个热闹,对学习收效不大,甚至是无效的。
如何组织学生展开有效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尝试运用以下四点: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在教学中,我认真考察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进行详细了解,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把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4个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其中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小组学习;副组长一名,负责小组的协调、记录工作。组长、副组长、另外两名组员则依次命名为1、2、3、4号,在合作学习时,一般情况下4号质疑,3号解疑,2号补充,1号总结。除此之外,小组成员之间一起朗读、背诵、预习、复习、提问、复述课文、探讨疑难问题、互相批改作业等等。而教师检查时就不用逐一叫学生名字,可以直接请小组中的某一号发言,也更利于不同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
二、树立团队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学习小组建立了,树立团队精神和合作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在组织交流活动时我们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每个成员都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它必须要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之间的沟通、合作、求同存异、相互促进。在小组成员取得进步的同时,让他们切身地感受到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蕴含着集体的荣誉。
实践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当我们一句激励的话语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逐渐产生;当我们的教育评价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他们的团队精神也会逐渐得到培养。如:
“第一组的成员在讨论问题时都在积极地发言,认真地倾听,他们合作一定会很成功!”
“你们小组的成效如何能否向大家汇报一下?”(让学生汇报结果是代表一个群体的意见,小组成员一定会引以为荣,也一定会认真聆听,还会做好补充的准备。)
“谁愿意代表自己的小组来演示演示这个过程?”
……
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就是需要我们这样不断的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在小组的成长中逐步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快乐,而且还要教会他们客观地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更好地激发他们集体的荣誉感。
三、 恰当指导合作学习
1.根据目标,确定学习方法和步骤。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明确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完成目标任务。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大多学生由于没有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才能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质量。如进行第一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一个生字;
(2)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他们的意思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
(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 ,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方面;
(4)选出自己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成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
进入第二阶段合作学习时可以这样引导学习: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特点;
(2)细细品读这些句子,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后,各小组用什么方法、步骤来学习,可由学生自己选择,自主确定。
2.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调控和指导作用。
(1)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教师应该发挥其指导作用。例如在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可引导学生“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儿童,为什么作者又用了许多笔墨写花儿?”这种综合性的问题,让同学们通过彼此间的合作来解决,这比单纯的个人思考效果要好得多。
(2)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及时走下讲台巡视,参与到小组中去,积极地看,认真地听,并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以便及时给予点拨调控课堂,防止延误课时,防止学生思维分散后偏离学习重点。一旦发现学生有独特新颖的见解,就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促使他们更加踊跃地思考和学习,同时也给同学们一个示范作用,让其他的小组成员更加积极的思考。
(3)在汇报学习成果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明确的判断,不能学生说什么都一味地说好,并不断地给予赞扬。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以便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认识。
三、精心设立评价机制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追寻“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教学境界,也把它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
1.序号调换
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我把小组成员序号的命名权放手交给了组长:即序号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组员的表现适时调换。如果一段时间4号的学习劲头足,课堂表现好,就可以晋升为3号;反之,如果2号表现退步,小组成员对其不满意,则可以把其降为3号。这样,每个小组成员就会心中有希望,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进步。
2.激励表扬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小组,推出“最佳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针对语文教学的特点,在预习检查、课文分析等过程中,根据各小组的上课听课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各小组打分。小组的上课纪律、作业上交、单元测试等表现突出的都给予奖励。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形式不一的合作学习,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⑥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合作学习
一、立足合作学习任务,放飞学生的思维。
要想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必须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使他们具有方向感、责任感。每个学习小组应当有明确的小组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应当根据小组任务进行适当的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个人任务。合作学习的任务一定要适合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一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完成而合作学习小组通过相互配合、帮助、讨论、交流能够完成。
然而,大部分教师在安排好合作学习任务的同时,并没有留足让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得学生的思维不能最大限度地放飞,这样,必定会使合作学习的效果打折扣。所以,在立足于合作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尽情地挥洒。
二、明确合作学习分工,顾及弱势学生的情况。
合作学习要根据学习的内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确定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小组内的人数搭配(一般4—6人一组),男女搭配,不要拉下任何一个同学。即使在一组内也要分工明确细致:哪位同学当小组长?哪位同学是中心发言人?哪位同学作记录?哪位同学作汇报等。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