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25课小练笔怎么做
伽俐略试验结束,从比萨斜塔上走下,人们迫不及待地围住了他。有的为伽俐略献上一束美丽的鲜花,有的准备纸和笔让伽俐略签名,有的为伽俐略鼓掌……
这里场面热闹非凡,人们欢呼着,心情格外激动,唯独不远处,一个差不多40多岁的大伯站在那,他眼里闪着泪花,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两个同时着地的铁球。当伽俐略环视四周时,发现了他,伽俐略疑惑不解地走到他裤凯肆面前,“先生,您怎么了?” 伽俐略问。那位先生一下子搂住了伽俐略的手,说:“伽俐略先生,我真佩服你,难道你不怕象布鲁诺一样被处死?这个问题我五年前就发现了,只是怕死……”说完他松开手,惭孙念愧地低下了头。伽俐略拍了拍他的肩膀,“别难过了,反正人们现在也都明白了,像亚里土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都对的。” 伽俐略安慰着那位先生。先生在伽俐略的劝说下也慢慢地平静了。
伽俐略试验成功后,他闻名全国,许多人十分敬仰,都前来拜访他。
因为森林不光可以保护动物,还可阻挡自然危害,大家都知道,没有动物的生存,人类根本就不可能生存,我们光为了保护动物就要保护森林,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再说,如果没了森林或者森林被破坏了,那么自然危害也就多了。所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的生存,所以说森林很重要。
极不情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向导无可奈何的心情。
悲叹形象地写出了向导因为众多幼龟受到伤害而悲伤叹息的心情。
有人说:“我画了两三年的金鱼也没有这么入迷,他画得金鱼栩栩如生,好像把金鱼画活了。他真的找到了一种画鱼的美感,练出这种功夫,最少也要三四年吧!”
有一个小女孩高兴地拍着小手说:“第一条金鱼挥手问好呢!第二条金鱼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第三条.......一共五条小金鱼,可真美丽!”
旁边的小男孩说:“这笔要是马良的神笔,一条条的小鱼就都变活了呀!跳进鱼缸溅起的水花不就是白莲花了吗?”
还有: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一个小姑娘牵着妈妈的手走过来,看了看画上的金鱼,又看了看妈妈,疑惑地问:“妈妈,您不是说,金鱼只能在水里活吗?这金鱼怎么到游纸上来了?”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不是金鱼游到纸上,而是叔叔画得太像了。”小姑娘说:“我长大了也要向叔叔一样,把小动物们都“请”到纸上来做客。”“嗯!嗯!”小姑娘的妈妈顿时心花怒放。
“呀!太像了!”一个小男孩惊叫起来。吸引来更多的观众,不一会儿,那位青年已经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审视了半天,捋着胡须赞叹道:“这个小伙子画得真像。”“小伙子不简单呀!”这位老奶奶替老爷爷接风。“嗯,嗯,小伙子观察金鱼不知道观察了多少天啊!”
《粉笔》
它,默默无闻,别人从没有关注过它,没有保护它,而它没有任何埋怨,无私地让人使用它,直到生命结束。它,留下的只是一些白灰。它,就是——粉笔。
它总是没有被关注。在学校,在教室里,它掉到了地上,没有一个同学捡起来,放回桌子上。而是从它身上踩过。它的身体犹如沙石块,粉碎了,一股风吹来,把它送到了遥远的地方去了......
其实,有一种人,他们,以粉笔相似。他们,就是——老师。老师,一个多么普通的名称啊!可是,老师,又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名称啊!老师,她,为我们的前途铺上了路,她,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她为了孩子们,操碎了心,每天苦口婆心地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每天晚上,孩子们早已在甜蜜的梦乡,而老师呢?正伏在桌子上,借用台灯的光批改作业呢!老师啊,她怕我们不懂得她所讲的,便一边又一遍地讲,讲的嗓子都快沙哑了。哪位同学从,成绩有所提高,最高兴的是谁?是她,是那个面带笑容的人,老师。瞧!在老师的额头上,几条皱纹深深地印在了老师的头上,印在了我的心头上......粉笔,胡轿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老师的精神吗?
它,从没抱怨,她,从没后悔,因为,为了别人,她,付出了自己!
勇敢夜莺
习13课我认识故事夜莺我觉勇敢机灵呢面敌没丝害怕退缩勇敢面敌敌带进埋伏圈让游击队消灭敌听游击队口哨声跑躲进树丛非迅速逃脱 换做我遇敌我早吓跑甚至没行抓住虽夜莺我英雄物王二勇敢精神非值我习
感觉提问主意不是很清晰
建议查下资料哦
今天,我依旧如往常那样来到了玉泉,但比平时晚了一些,这时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我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位聋哑青年在画画.有位跑步的老师停了下来,有位散步的老人停了下来,大家都来看青年人画画,有两个小孩也来凑热闹,看他们戴着红领巾,大概是小学生吧.还有一位母亲怀里抱着一位婴儿,来看青年画画.
一位小女孩穿着漂亮的花裙子,扎着一个马尾辫,小男孩穿着一身非常帅气的衣服,那位老师穿着运动服,戴着眼镜,一双大眼睛,身体笔直;老人和那位母亲穿着短袖上衣和短裤.青年的画还没画完,他们都用吃惊的目光看着那幅画,开始议论起来了.老人说:“他画得真漂亮呀!”母亲说:“他简直就是个天才.”老师说:“对呀!”小孩说:“我们长大也要当非常出名的画家.”连母亲怀里的婴儿也咿咿呀呀的,仿佛在说:“他画的真好.”就这样,他们热烈的议论着.
参考自——语文网
临时应付应付是可以的,但是没问题了,也不会让人去买书籍吧,这样很浪费时间的
多思考自己去独立完成,不会的问同学也是可以的,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
古诗词三首??
❷ 如何优化课堂小练笔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上好阅读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能更好的落实“课标”中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然而阅读教学的课堂练笔则有别于传统的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注重读写技能、方法的结合,课堂练笔则内容更广泛,内涵更丰富,它要让学生融入文本角色之中,打破固定的模式,寻找新小的生命力,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在生长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橇动地球。”升铅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教学实践证明,面对“动脑、动情、见才、见智”的练习,学生们常常显露出浓烈的动笔欲。智慧的火花一旦点燃,便会闪烁出夺目的光华。指导学生随课文练笔,使“大习作”与“小练笔”有机穿插,可帮助学生逐渐提高习作能力,养成动脑动手的良好写作习惯。
然而,教师们最常用的就是在结课时,对学生说:“你想对 x x 说什么?拿起笔来写下来.”学生应命而作,然后相互交流.中低年级的学生这样写,高年级的学生也这样写.这样的练笔,学生的语言品质又能提升多少? 而且,我们会时常听到学生发出一些不痛不痒的感叹,而教师也一味地附和。再将这些学生的小练笔拿来细看,就会发现许多问题: 有的套话连篇,要么是“你真棒,我要向你学习”,要么是“xx ,请你要……”,反正没有标准,教师也不会对其进行太多的评价。
由此可见,这样的小练笔重形式而轻实质,成了“新课堂”的一种摆设,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基于上述的认识,我对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小练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仿写精彩片段处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的学习一般总是由模仿学习逐渐过渡到创造性学习的。选入教材的课文多是典范之作,对于学生学习语言,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语言系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只是上课时读读、讲讲,那未免太可惜了。其中不少的经典段落是仿写的好材料。由仿写到创作是一条客观规律,对于小学生而言,还处在写作的起步阶段,有个样子让他们参照,写起来自然觉得容易许多。经常性的仿写练习,学生会受益无穷。吵慎好但是,模仿不能拘泥,仿笔不可生搬硬套。所以我在教学中,总是尽量创造机会,建立起语文教材与生活之间的“纽带”。仿孝尘片断,亦称点仿。这种方法就是从局部上模仿范文的方式。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如《桂林山水》的第二、三自然段主要写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美丽景色。这两段在构段方式上是一样的,在抓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学习之后,我先运用媒体神奇的魅力,把收集的桂林的另外一绝:溶洞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先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动笔写一写桂林的洞。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了。如《黄山怪石》一文中,关于“仙女指路”、“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这些怪石作者简略写了,教学中抓住机会,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模仿上文作者介绍的几种怪石的写法,把这三种怪石的奇特景观写具体,孩子们思维活跃,写得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另外,我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在“形似”中力求表现出本人的“个性”。如《我们家的猫》一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亲昵与喜爱,作者表情达意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然流露;二是直抒胸臆。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平淡无味的这一现象,我便有意训练学生模仿这一写法,布置学生观察文中“小猫玩线团”的插图,写出对这只小猫的喜爱。学生笔下果然各有情趣,喜爱之情付诸笔端。
二.补写情节空白处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某些情节跳跃较大或写的相当简单,或叙述描写留有发挥的余地,甚至不写,这样就为读者留下了“空白”。在阅读时,需要对这些地方作补充,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使文章的内容更具体完整,这样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既可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阅读时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这些“空白”补充出来。
1.补课文的空白处
不少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的空白,等待着读者用想象去补充。如《笋芽儿》一课,“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 ”这是描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景象,却没有说完。那么,这个省略号到底表示说的什么呢?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2. 给课文插图配“画外音”
《挑山工》一文中有一幅插图,图上画着一位身穿红背心的挑山工,正挑着货物攀登在陡峭的山路上。课文的结尾写道:“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在课文插图下写几句最想说的话,可以写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写自己的体会,鼓励学生说有创意的话,有哲理的话,先写后说,多元化表白情怀练在情节空白处。
3、情节的扩展。即将课文中的某一点加以具体化,增添必要的想象性情节。如《小英雄雨来》中“芦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有志不在年高!’”这段情节较简单,为了加深对雨来英雄品质的认识,可安排一次练笔:想象那时河岸上的具体情景,以“河岸上的枪声”为开头,扩充这一段话。
4.情节的延伸
课文的结尾往往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可以在此安排一些适当的练笔,延伸情节。如在《穷人》一课后,让学生想象一下,渔夫和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又发生一些什么事呢?他们是如何生活的?这样,就使课文的情节得以延伸,穷人那勤劳善良的品质也可得以再次体现。
三.续写课文感悟处
“感悟”是指学生对课文学习后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或自己独特的体会、感受。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各自独特的感受写出来,除了能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外,还能使自己的情感体验也得到升华,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指导写“感悟”类课堂练笔,主要是针对情感表达比较浓厚的课文。如在指导学生读完《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后,学生被童第周在读中学时勤奋、刻苦地学习终于把成绩赶了上去,为自己争了一口气,和在比利时留学时,成功地做了解剖青蛙外膜的实验,为祖国争了一口气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以《不向困难低头》为题写一则读后感,好多学生都写出了要以童第周为榜样,顽强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肺腑之言。这样学生在自己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的同时,其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编写语言转换处。
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或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创造了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强化了语言训练的力度。教《田忌赛马》时,有位老师让学生认读词语卡片“扫兴”、“垂头丧气”、“胸有成竹”、“转败为胜”、“目瞪口呆”之后,不要学生解释词义,而是要他们用这些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交流的基础上写下来。一位学生写道:“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次三场全输了,他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孙膑胸有成竹,要田忌调换马的出场次序,再赛一次。田忌听了孙膑的话,果然转败为胜,齐威王惊得目瞪口呆。”这样,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掌握文章的脉络。
这样的练笔对学生来说,“限”又“不限”,“统”又“不统”。由于学生的认识各异,感受不一,情愫有别,运用语言的习惯便有所不同。“涉水有深浅,收获大不同: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擒蛟龙。”课堂上创造出有利于发挥学生独创性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见到这类练笔,便跃跃欲试,意欲擒住“蛟龙”。这无论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看,或从长远观念看,都是大有裨益的。
❸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小练笔安排(1-8单元)
【 #六年级# 导语】“小练笔”极有利于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紧随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文本。单靠作文课并不能达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其实,教材中的好多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让孩子们从教材中去汲取营养,让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去渗透作文方法,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无 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篇一】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小练笔安排:第一单元
习作要求:
结合《草原》内容,发挥想象,假如你就是草原上的那匹骏马,你会回味草原上哪些乐趣呢?想象一下,写下来。
结合课文内容,大胆想象,着力描写。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草原》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文字主要写什么?
二、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三、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我”是一匹骏马,会在这美丽的草原上干些什么?会有哪些乐趣?
(提示: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四、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五、学生练笔。
六、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我是一匹草原上的骏马,当太阳公公、大树伯伯、小草弟弟、云朵阿姨正在熟睡中,我已经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跑,等待着旭日东升。等他们醒来时,我已经在草原上跑完十圈了。
一群小孩子出来了,他们轮流地敬迹骑到我的背上来,我就带着他们在草原上飞奔,让他们迎风飞扬,我也感受到作为一匹马的骄傲。小孩子累了,我就陪他们到小河边嬉戏,他们用水给我洗澡,我会回报他罩喊们甜蜜的一吻。他们游泳,我也游泳,他们见我吃草,他们也会跟着我吃草……我们尽情地享受快乐的童话般的生活。
【篇二】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小练笔安排:第二单元
习作要求:
学习本单元点面结合的写法,回忆本次“演讲”活动: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哪一位同学给你的印象最深?用几句话写下来,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哦。
练习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场面。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课文中,我们学到了一个重要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二、回忆一下上一节“口语交际”课上的情况,说说当时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
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同学是谁?他(她)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最深刻?
三、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四、学生交流,老师点拨。
(提示:1.关注整体场景亮闷并;2.关注同学的动作、语言、神态。)
五、学生练笔。
六、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演讲活动马上开始。抬头望去,只见同学们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耐心地等待着,似乎个个都准备好了。经过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白之后,演讲比赛正式开始了。 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登上讲台,在众多同学的演讲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贺新了。只见他演讲几句,就向左边看一看,仿佛他的演讲稿都写在左边的窗户上似的,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贺新一点也不害羞,还是不停地向左边看,有几个同学以为贺新在看什么好东西,便也学着他的样子也往左边看,结果什么也没看到,让大家笑得前俯后仰。
【篇三】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小练笔安排:第三单元
习作要求:
读了《竹节人》一课,你是否也想到了你曾做过的(或玩过)的玩具?那是什么玩具呢?你是怎么做(或玩)的,当时的心里感受如何?请用一段话写下来。
仿照课文《竹节人》的写法,写写自己制作玩具的过程和感受。
教学过程:
一、回顾《竹节人》课文,说说作者小的时候是怎么做、怎么玩竹节人的?体会竹节人给作者带来的乐趣。
二、你曾经做过或玩过什么玩具?它带给你怎样的体验?
三、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四、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五、学生练笔。
六、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篇四】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小练笔安排:第四单元
习作要求: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练习根据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特点展开想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穷人》一课,当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为什么她的心一直跳的很厉害?她在忐忑什么?
当看到丈夫什么也没打 到,拖着撕破的渔网归来,诅咒天气时,桑娜沉默了,沉默中她又会想些什么呢?
二、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提示:根据故事的情节与人物的特点去想象桑娜的心理活动。
三、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四、学生练笔。
五、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桑娜想:“我该如何向丈夫开口呢,这样的鬼天气,家里的五个孩子都快养不活了,现在又抱回两个孩子,这是给他多大的压力啊……我真应该与他先商量一下,等他同意了再抱回来,这样先斩后奏、不顾后果的抱回来,丈夫肯定会生气的,这该如何是好呢?”转念又想,“丈夫应该不会生气的,我知道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不会忍心看着两个孩子就这样被冻死、饿死,我要相信他,我要大胆的告诉他,他一定会赞同我的做法。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一起面对,一定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篇五】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小练笔安排:第五单元
习作要求:
从“好斗的公鸡、都是淘气惹的祸、忙碌的早晨、欢声笑语满校园、那些温暖的时光”题目中选一个,想想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然后写下来。
学习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课文中,我们学到了一个重要的写作方法是什么?(提示:围绕中心意思写文章。)
二、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三、学生交流,老师点拨。
(提示:1、根据中心选择材料。2、可以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安排材料,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不同事例表现中心,也可以通过不同人的相类似的行为来表达意思。)
四、学生练笔。
五、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厨房里,妈妈正演奏着锅碗瓢盆进行曲:微波炉“呜呜呜”地唱着歌。筷子敲碗“叮叮铛铛”伴奏着。油烟机“嗡嗡嗡”地和着旋律。卫生间传来了我的尖叫声:“爸爸,这牙膏怎么挤不出来?这牙刷杯怎么那么脏?快来帮帮我呀!”“来了,来了。”爸爸脚下生风,一会儿挤牙膏,一会儿洗杯子,马不停蹄,忙得晕头转向。妈妈从厨房间凑过来:“天凉了,洗脸别忘加热水!”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好不容易洗漱完毕,来到饭厅。
餐桌上早已摆满了丰盛的早餐,热气腾腾的牛奶、新鲜的煮鸡蛋、现炸的甜甜圈——香味扑鼻,馋得我垂涎欲滴,肚子“咕噜噜”直叫。可我一看桌上的小闹钟,时针已指向七,我匆忙地抓了个甜甜圈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着。爸爸在一旁又是递牛奶,又是剥鸡蛋。“慢慢吃,别噎着!”我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早餐,快速地配戴好红领巾和胸牌。
【篇六】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小练笔安排:第六单元
习作要求:
读下面的句子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学交流交流,再写下来。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导致一些资源难以再生,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练习抓住关键句,表达主要观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是什么?这句话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事或景,说说你的感受。
二、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四、学生练笔。
五、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读了这段话,我想到了家乡的小河。以前,那条河河水清澈见底,水草丰茂,鱼儿畅游其中。家家户户吃的、用的都是河里的水;后来,这条河流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给污染了,河水变得浑浊了,整条河流臭烘烘的,再也见不到鱼儿的踪影了,人们也不能再用河水灌溉庄稼了。
【篇七】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小练笔安排:第七单元
习作要求:
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借助乐曲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月光曲》第九自然段,说说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
二、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提示:1.从“相近”“相关”的方面进行联想。2.展开想象,感受艺术之美)
四、学生练笔。
五、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高山流水,自古至今;悠悠扬扬,情深意长;乐声袅袅,韵味十足。闭上双眼我静静地倾听:
水从高山上流下来,时而轻轻如烟,时而又如大雨,时而又如珠帘。渐渐的大雨般过去又小雨淅沥了,进而似乎余震般又大了些,但很快又恢复。水儿们一下激起了水雾,烟雾缭绕,似飘渺仙境……突然声音重了起来,似乎在怒吼,不那么温柔了,激起心中千层水花,可重中似乎有水儿敲石的悦耳。慢慢的,慢慢的,又静了下来,小了,小了……
穿越时空,我仿佛来到那远古的山水之间,也成了伯牙的知音。
【篇八】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小练笔安排:第八单元
习作要求:
照片凝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从你的照片中选一张,仿照《少年闰土》第1自然段的写法,描述一下照片中的情景。
练习借助环境描写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内容?
二、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提示:1.借助环境描写表达情感。2.在多角度描写中表达情感。)
四、学生练笔。
五、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照片上的我,扎着羊角辫,穿着粉色的花裙子,坐在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鲜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我身旁有条小溪,小溪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小鱼,有一条银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像要飞起来似的。还有许多只小鹿在溪边玩耍,有的俯下身子在喝水,有的侧着脑袋在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有一只小松鼠胆子可大了,都爬到我身上了。最可爱的是那只小白兔,正在闻我的臭脚丫呢。
在如此美丽的环境里,我就是一个快乐的“小公主”!
【篇九】小练笔是什么意思
小练笔一般属于习题的一种,不能够算是作文,但又不同于造句那么短,是根据题目写一个片段,或者是段落。在语文课本中经常有小练笔,都是仿写课文上的文章。根据主题写段落等等。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学习的内容,围绕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的片断写作训练。
小练笔与作文的区别:
小练笔不同于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文本,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小练笔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的特点。
❹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的小练笔怎么写
描写思路:以课文内容为主题,发挥想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描写。
正文:
前些天,我读了《落花生》这篇文章,其中蕴含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文中说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们当中有一些人,只顾及外表的美丽,却将内心的美置之不理。
我曾经见过一位盘着头发,穿着连衣裙,打扮得很时髦阿姨。她拿着香蕉皮随手扔到路边,若无其事地走了。旁边一位衣着朴素、相貌平平的路人看见了,毫不犹豫地拾起香蕉皮,扔到垃圾箱里。我觉得,比起那位打扮漂亮却失去了美丽内心的阿姨,不起眼的路人更值得我们赞赏。
他们那些只讲体面但对社会无益甚至有害的人,难道不是一些只供观赏的花瓶而已吗?你们总听说过包青天吧?他是个家喻户晓的人。他的脸黑漆漆的,一点都不好看。可是,他帮助过多少人,破了多少生死疑案,还了多少人的清白!
他就像《落花生》里所说的那样,是个外表不好看,但对人民有贡献的人!人有美丽的外表固然好,但外表美绝对不能与心灵美相提并论,我认为不图虚名,默默无闻地奉献的品格更为可贵,更了不起,更让人敬佩。让我们都来做一个不求外表美丽,只求内心纯洁和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吧!
作品鉴赏:
《落花生》散文, 从一粒花生映照出人生。许地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独特理解是他作品中最动人的亮点。文章的主旨是散文中的"我"领悟并揭示出来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花生深埋土中不为人所识,花生以自己的"牺牲"而使自己"有用"。
"无我"故能破除对物质的贪恋,"有我"方能主动选择与承担自己的责任,使牺牲成为可能。爱既"有我"又"无我",以"有我"来实现"无我"的爱兼有着博大与慈悲的境界。
"落花生精神"以出世的态度来入世。一方面保持锐意的进取之心,一方面又保持平和的生存态度;一方面积极地去做一个有用的人,一方面也明白人的命运被限定。许地山一生都在求索着人生的密码与终极目的,也在行动中表明自己的赤子之心。
❺ 如何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小练笔”也走进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谓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课堂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呢?笔者结合这几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迁移仿写时练笔
课文是最好的写作范文。这些课文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段落描写都向学生传递着最精彩、最准确的语言和方法。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很多这样的文章,给学生比较合适的角度或适于迁移的局部进行模仿,教师要善于抓住这样的时机知道学生进行“小练笔”。如:《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课后练习5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原野热闹非凡。”这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作者通过写“成片的大豆发出笑声”、“挺拔的高粱像是在乐呵呵的演唱”、“榛树叶子红得像一团团火”这些事物来表现原野很热闹。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总结这一段的写作方法,即作者是先总写原野很热闹,再通过不同的事物来分写原野是如何热闹。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素材,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来写一段话。如:公园里百花盛开,美丽极了。然后问学生:你打算写哪些花,从哪几个方面写,学生从各个角度描绘了花的多和美。之后,老师又问:除了写花,你还想写什么?显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写的内容丰富了。学生有写花的、有写操场热闹的、有写晚餐丰盛的,而且写得都比较具体,达到了训练要求。通过这样的“小练笔”,学生就会积极运用课文中段落的表达方式和规律,把课文的表达方式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巧。又如:在教学《孔子游春》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把大自然比作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我先指导学生品味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再让学生去想象并模仿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大自然还有哪些景物像她的什么呢?学生的练笔中,出现了很多精彩的句子,有学生这样写到:“奔腾的长江,是她流动的血液,洁白的云朵是她神秘的面纱,粉红的桃花,是她绽放的笑脸。”……当学生大声朗读自己富有个性的“小练笔”时,就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长进、提高,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二、空白悬念处练笔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常留有一些留白之处,有时出现在故事情节中,有时出现在人物的对话中……这些空白是文章内容的深化,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意图。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时,课文写到四十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来中国看望当年照顾她的聂将军。对于两人见面的情景,课文只字未写。我让学生对两人见面的情景,特别是两人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补白,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聂将军至仁至义的高尚品质,以及对中日友谊的重大意义。《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中,结尾这样写道:“克勒松,你现在可以安息了……”这个省略号是一个难得的训练点。我这样引导:“同学们,当皮埃尔看到报纸,了解到昨天没有船只损坏和人员伤亡后,他还对妻子说了些什么?”让学生对“……”进行补白。学生对于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自然有很多话要说。有学生这样写道:“亲爱的,真对不起,没能救下你,请你原谅我。可是你一个人的死却换回千万条生命,相信你在天堂听到这个消息也会高兴的。等着我,有一天,我会去找你的。亲爱的,我爱你。安息吧!”一个舍己为人、充满爱与责任的英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此刻的皮埃尔不仅是一位英雄,更是一个爱妻子的好丈夫。这样的补白,既丰满了人物形象,又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三、放飞想象时练笔
在教学《望月》一课,可以先引导学生品读小外甥眼中的月亮,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感受小外甥的聪明、爱幻想的特点。然后问道:“在你的眼中,月亮像什么?”在音乐的渲染下,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眼中的月亮,写成一段话。学生用童心碰童心,用童言引发童言,他们在想象中,感受到月光下优美的意境和作者诗一般美的语言。这样,学生的读与写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而且使“同一个月亮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不一样的”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中,在学生通过充分朗读,对谈迁这一人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笔,从两句中选择其中的一句作为开头,想象谈迁在北京的遭遇并写下来。
(1)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谈迁……
(2) 那是一个黄沙弥漫的早晨,谈迁……
(3) 谈迁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可是他……
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根据提供的开头进行想象描写,他们在想象中体会到谈迁重写《国榷》的异常艰辛,感受到谈迁面对厄运不屈服,不低头,坚定信念的高贵品质。有学生这样写到:“谈迁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可是他仍在奋笔疾书。夜深人静,昏黄的灯光下,他在和时间赛跑,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争分夺秒地完成这部史书。夜晚是孤独的,没有人陪伴这位老人,更没有人给予他支持和帮助;夜晚是残酷的,寒冷和饥饿常常侵袭着这位老人;夜晚是短暂的,当老人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时,天已经亮了……谈迁不顾自己多病的身体,日夜不停,一遍遍地补充,一次次地校对,努力使自己编的史书更加完备、准确。”从学生的练笔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于文中人物的形象已把握得相当精准,写作已经成了他们倾吐自己心声的主渠道了。
四、搜集资料练笔
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在指导学生理解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宏伟、构造精巧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笔: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埃及人是充满智慧的,我们中国人民也是如此,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不可思议的圆明园,有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等等,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历史古迹,收集有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学习本课的写法,写一篇介绍性的文章。教师可以课前安排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查找资料,资料搜集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形成练笔。这样的小练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情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与文本真真切切地对话、畅谈,寻觅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进行练笔。让笔尖的滑动,从容地记录学生自己思想的轨迹,审视揣摩自己的体验与理解、创造和延伸。让课堂小练笔留驻课堂的无限精彩,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❻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随文练笔
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单凭课本上每单元规定的那八篇作文进行反复训练是不行的,平时必须经常进行
一、引导学生向阅读材料索取素材
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输入”(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输出”(运用.表达)两个环节构成。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另一方面又要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能力。如: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花钟》的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各种不同花儿开放的情陆樱况:“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省略号是文本的一个亮点,先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的意思,然后用不同的说法表达花的开放。借机让学生结合平时观察,生活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填补课文中省略号的空白,由于学生接触的生活范围有限,造成他们阅历少、见解低、知识面窄、语言贫乏,多数学生不能用更新颖的语言来描写花儿的开放,这时我指导学生把“绽开了笑脸、欣然怒放、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含笑一现……”等这些精彩、优美的语言直接地、尽情地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二、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精彩片断进行仿写。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能力,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可模仿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仿写可分为仿篇和仿段,在练笔训练中可以以仿段为主。课文中经常有精彩的片段描写,非常适早仿丛合学生仿写。由于课文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方法,所以学生写起来就容易得多。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对西沙群岛海底各种各样的鱼儿的形态进行了描写。学了这一段后,我又用课件出示了西沙群岛海底其它不同形态的鱼儿,然后让学挑几种写下来。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说写训练
作者写作总有自己的角度,角度变了角色也就变了。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大森行读写训练,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荷花》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说写训练:以“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段话。让学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并把荷花当作有感情的人来想象,才能体会到作者的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也让学生进入到荷花的世界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最后把学生想象到的内容进行口头交流,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续写文章结尾,叩开学生的想象之门
有些文章的结尾写得比较留有余地、耐人寻味,给学生留有巨大的猜想空间。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这样的猜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小学语文书上的好多文章往往是言尽而“意犹未尽”。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就有好多这样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适时进行续写片断的练习。如:课文《七颗钻石》的结尾写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水流越涌越多,流向了 ,流向了 ,流向了 ……,花儿 ,草儿 ,小牛儿、羊儿 ,所有的人们 ……。有的学生写到:“水流向了干涸的河流和水井,流向了干枯的草木丛林,流向了焦渴的人们,花儿绽开了笑脸,草儿一片绿油油,牛儿、羊儿欢畅起来,所有的人们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样的想象小练笔既叩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又放飞了学生的心灵体验,让学生心中的想象之泉在实践中自由流淌。
五、抓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向生活实际延伸。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典范文章,对于学生学习语言,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语言系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这些文章只是阅读课上读一读而不能继续延伸,我想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所以我在教学中,总是尽量创造机会,建立起语文教材与生活之间的“纽带”。如:《妈妈的账单》(三年级下册)一文,把母爱的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细腻动人。主要讲述妈妈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桌上,同时给儿子留下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母爱的账单。这母爱的账单,让小彼得羞愧万分。本课教学进行第6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补白拓展性练笔:对比账单 挖掘0芬尼背后的故事
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巧妙练笔
摘 要:由于作文基础比较薄弱,小学生很容易对习作产生畏惧感。教师对此常常是束手无策,导致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现象普遍存在。如果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巧妙植入小练笔活动,就能让学生顺利实现思维接轨,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作文能力。这对全面提升学生阅读、作文水平有重要作用。
中国论文网 /9/view-7208762.htm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穿插;小练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65-01
有效提升作文教学水平历来是教学难题,教师成功将小练笔引入阅读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习作能力的提升。在文本经典段落学习适时仿写,无疑能够激活学生练笔意识;在课堂教学进入情感接轨时引入小练笔,能够提升文本生本思维契合度;在课堂拓展训练设计时实施小练笔,可以有效历练学生的习作能力。小练笔是促进学生习作成长力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将其贯穿于阅读教学之中,真正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环境。
一、经典仿写,激发学生练笔意识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内容,大多属于名家经典作品,自然成为阅读教学重点关注内容。教师在经典文本面前,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体验情况下进行仿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对有效启迪学生学习思维也有重要帮助。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仿写是习作训练重要途径和方法,教师要注意对经典文本内容进行有效解读,为学生仿写寻找切入点。小学生不可能写出什么经典的文字,但要让学生有学习经典的意识,从形似开始入手,自然过渡到神似。
在学习《草原》这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图片,学生被草原特有的景色吸引。在对文本第一段展开阅读赏析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找出经典的描写内容,体会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然后模仿文本写法进行习作小练笔。学生大都找到这一部分:“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教师引导学生练笔,给出引导提示:描写需要抓住景物特征,要讲究选取角度;语言体现生动性,注意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应用。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开始小练笔,很快就形成学习成果。
二、情感抒发,契合文本训练思维
文本阅读时,学生为文本情境、人物、情感所牵引,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这应该是小练笔插入的最佳时机。学生情感被激发,思维处于活跃期,教师利用文本多元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抒写,自然能够收到水到渠成的训练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对文本内涵产生心理体验,有效唤醒学生情感。这时引入小练笔活动,让学生联系文本阅读体验抒发内心感受,学生有话可说,写出来的文字不仅言之有物,而且情感真挚,充满感染力。借助文本内涵做练笔训练,使教师运用阅读教学完成作文训练任务,这种有效融合,属于语文教学新尝试。
学生情感是丰富的,教师要注意角度的选择,这样才能获得预期效果。在学习《再见了,亲人》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细致研读,让学生提出质疑。有学生提出问题:小金花的妈妈死去了,她没有哭,志愿军战士离去时,她却哭了。这是为什么呢?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让学生形成书面答案。有学生写道:小金花与志愿军战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她妈妈死得壮烈,给她造成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她为有英雄的妈妈而骄傲,从这一点来看,小金花是一个刚强的孩子。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付出生命和鲜血,深深触动了小金花的心灵,当志愿军离去时,她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这也是人之常情,歌颂了中朝军民之间的鱼水情。从学生对问题解读中不难看出,这其实就是一篇小习作,有明晰的条理性,特别是情感抒发自然和谐。
三、拓展迁移,历练学生习作能力
阅读教学需要学生参与阅读训练才能形成阅读能力。为提升学生阅读品质,教师在对阅读训练这样内容进行设计时,要注意渗透小练笔,让学生在阅读训练的同时,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阅读训练内容中,简答题、论述题都需要学生进行思维整合,对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筛选相关信息,形成问题答案。特别是主观论述题,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学习认知、情感因素、主旨要义等信息进行消化整合,利用逻辑性语言加以条理表达。这其实就是习作中的练笔实践。教师还可以专门设计小练笔,让学生谈阅读文本体会、对景物场景进行描绘、阐述阅读观点等,从不同角度进行习作训练。
在学习《景阳冈》时,教师设计课堂阅读训练:武松这种豪爽的性格,又有这样高强的武功,肯定还会做出许多大事来。根据课文阅读积累,书面讲述武松的故事。学生对武松人物有诸多了解,听说写武松的故事,顿时兴奋起来。有写“武松醉打蒋门神”的,还有写“武松大闹飞云浦”的。学生通过书面讲述武松的故事,对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等因素进行描绘,运用故事语言讲述,对遣词造句能力有所锻炼。
在阅读教学中穿插小练笔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阅读习作教学意识。教师要在教学中,将阅读与习作有机结合,形成全新的读写教学体系。小学生习作水平有限,其阅读与习作出现脱离也是普遍现象。教师根据阅读教学实际适时引入习作训练,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实践效果显着,值得大力推广。
❽ 怎样做语文课堂笔记
一、预习要求
1、 读一读课文(三遍)
2、 标出生字词,读一读有生字词的句子
3、 读一读课文旁边的批注
二、做批注的方法
一)聊一聊课文旁边的批注
1、 批注都在哪儿?
写在课文的旁边
2、 批注的时候字都怎么样?
生:概括了一个部分
师:一般来讲批注的字要小一点,是要让我们把他看得更清楚。
生:有的人批注写得太大,课文也看不清了
3、 你读了批注后发现,批注的人通常写什么内容呢?他为什么写批注呢?
生:主要是写概括这一段
生:我觉得做批注主要是将词句关注一下
生:这个人读了之后的感受
师:批注是作为读者之后的感受,有的句子写的是问号
生: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他有疑问
师:当作者有疑问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这样的学习方法就叫批注。
二)聊一聊句子,做批注
句1: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
生读
师纠正
师:敢做这件事情的孩子,你有什么感觉?
生:一点都不怕牛
生:他把三百公斤的牛当成了玩偶
师:你把牛的调皮大胆都说出来了。说出来了可不够,你看我做了什么事儿?
生勾画。
师:把你的感受用简单的词就写在旁边空白处。
生:把牛当玩偶。
生:调皮、大胆、嚣张
师:你很对批注。
句2: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师:引读,啪嗒啪嗒
生跟读
师:吭吭keng
生读
师:当胸的衣襟是哪里?
生抓起来
师:同学们觉得读起来不好读是因为这些表示声音的词,那这些词可不可以删掉
生:没有声音就展现不出来老雄鹅追来的情景
师:老雄鹅的声音是大还是小呢?
生:很大,不大就不能吓到她
师:这些表示声音词不仅不能去掉,还要把这个声音读得大一点。读到这里,你觉得这个鹅?
生批注
生:鹅怒火冲天,作者却很害怕
生:鹅可恨,邪恶
生:鹅真是心高气傲,好凶狠
生:鹅真是耀武扬威,作者真是可怜巴巴
师:就因为你读好了这个句子,就有自己的感受了。
句子3: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
师:你想象金奎叔是个什么样子?
生:他和小朋友比起来就是个巨人
生:他是个魁梧的汉子
师:作者小时候是什么样子?
生:我快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
师:同样的一只鹅,见到这两个人。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鹅在我的面前很强大,在金奎叔的面前很渺小
生:跟金奎叔面前,我好渺小啊
生:鹅真有点欺软怕硬啊!
生说了有一大堆
师:我感觉,同学们对生字掌握的还可以,对原来就有的那些字,反而容易错。越长的课文越要细心。在检查没租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是怎么做的?
生:批注、圈画,感受可以写在旁边。
三)做批注的方法:
1、 遇到关键的词语,历察裂可以用符号把它标出来
2、 遇到关键的句子,可以用横线把它勾出来
3、 遇到有感受的地方,可以在旁边的地方写下来。
三、自读课文,试做批注,交流
师:我们每个人都找到自己有感受的句子,每个人都收获一点,每天都收获一点,我们的进步就不得了了。
生1: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写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肢闭我太害怕了,所以,我都不知道要怎么。
生2:马上、悄悄地;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生气地朝我们走过来。
生:我觉得鹅看到我们的时候一点也不害怕,这一对比就看出我们之间的区别,怕和不怕都是有原因的。
生3: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
对比一下,发现我和鹅金奎叔完全不一样,他在金奎叔那儿不堪一击,在我这儿耀武扬威。怎么读出来的?
划出关键词句,和其他人一交流一分享。如果你给小小的我一点建议,你会告诉他说什么?
生:别人看你很弱小,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生:对鹅和牛要有一样的态度,不能谁对你好,就欺负谁,实际上我们在鹅面前也是扮演了同样的角色。
师:我建议,你可以把这个批注在全书的下面。
最后,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❾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小练笔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中年级作文训练应是“着重写段、搞好过段”。为了实践这一训练要求,教材中开设了一种新的作文课式——小练笔。小练笔,就是让学生结合语文教学中的有关写作知识,进行仿写型的作文小练习。它是中年级作文练习形式中的一种,其目的是增加小学生作文的次数,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但不少三年级学生面对习作总是苦于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其痛苦之状令人担忧。那么如何写好小练笔,让它为阅读点睛,为习作奠基,构建高效作业呢?一、捕捉激情,及时练写课后的小练笔一般是在课文的启发下,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而做的练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阅读,深入理解和体验,而有所感悟就能有感而发而积极思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拓展思维空间。理清写作思路写出自己独特的想法,体验自我情感的表达。不可千篇一律,这样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来。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在我们身边都会有许多事情发生。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一些稍纵即逝的生活片断、教学片断,抓住学生的激情及时布置好小练笔。如前不久学校里举行为灾区人民捐款,班里很多家庭不富裕的孩子主动捐出了不少钱,于是布置学生写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学生纷纷提笔,写作兴趣极高。又如春天刚到,不少孩子便在操场上放起了风筝,风筝五花八门,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于是建议他们把看到的写下来,孩子有实际体验,乐于表达,有话可写。这样的练习看似平常,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二、大胆选材,点燃兴趣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陶行知先生曾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小练笔虽小,却能处处妙笔生花,创造出处处的新意。引导学生炼出一双火眼金睛的慧眼,对所阅读文章不满意之处,添油加醋,稍加修改进行创新小练笔。从中得到创造体验,享受创新的乐趣,进行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如给《晏子使楚》中的晏子加上一段外貌描写以突出他的身材矮小和智慧勇敢;《草船借箭》一文中给周瑜、诸葛亮添加几处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文章的情节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鲜活……“领异标新二月花”,写好创新小练笔,人人、天天、处处、实践创新的表述,享受创意写作带来的乐趣。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学生的习作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习作有兴趣才会愿意写,乐于写,因此在学生学会留心观察、积累素材的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大胆选材,自由练笔。在平时的小练笔教学中我除布置一些续编故事,写读后感之外,还布置了一些半命题作文和自由习作,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根据实际自主选材。三、互评互改,逐步完善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习作也是如此。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去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互批互改作文批改法应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互批互改,不仅可以从别人的进步与缺陷中,发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更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四、学会欣赏,展示风采当那一片片稚嫩的习作,一颗颗幼小的童心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教师要蹲下身来,用儿童的眼光来审视文中的奇思妙想,用学生已有的写作基础及实际表达能力来评定成绩的高低。只有教师心中充满了宽容和接纳,生活的涓涓细流才会在学生的笔下汩汩地流淌。优秀学生的作文,我们每位教师都愿意欣赏,评语写得好好的,分数给得高高的。可是后进生的作文,我们教师往往是匆匆阅完了事,可曾想过,这一篇糟糕的作文,是否也有内容上的肯定之处,是否也有一个或两个段落写得蛮不错,是否也有一两个词还用得恰当、生动,是否相比上一次有了细微的进步……若我们关注后进生作文这些方面,并给予肯定与褒扬,那就是对后进生作文的欣赏。对后进生作文的欣赏,不是对后进生作文不足的包容,而是出于一种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与尊重。我们不仅要欣赏优生的优秀作文,还要善于从后进生的糟糕作文中努力寻找与发掘“闪光点”。小学生都有极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所以我努力为学生搭建体验成功的平台,使他们尽展风彩,兴趣更浓。在学生互评互改习作后,我又组织学生课前开展课堂五分钟亮相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小练笔准备好,每天轮流有几名学生上台读作品,其他学生评议,看好不好,好在何处,这样每天坚持五分钟对于写的好的学生是极大的鼓舞,对于写的不好的是一种鞭策。小练笔让生活进入了学生的作文,更让作文进入了学生的生活。让小练笔愉悦我们的读写天地,构建有效的作业。
❿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小练笔的实效性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上好阅读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能更好的落实“课标”中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然而阅读教学的课堂练笔则有别于传统的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注重读写技能、方法的结合,课堂练笔则内容更广泛,内涵更丰富,它要让学生融入文本角色之中,打破固定的模式,寻找新小的生命力,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在生长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橇动地球。”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教学实践证明,面对“动脑、动情、见才、见智”的练习,学生们常常显露出浓烈的动笔欲。智慧的火花一旦点燃,便会闪烁出夺目的光华。指导学生随课文练笔,使“大习作”与“小练笔”有机穿插,可帮助学生逐渐提高习作能力,养成动脑动手的良好写作习惯。
然而,教师们最常用的就是在结课时,对学生说:“你想对 x x 说什么?拿起笔来写下来.”学生应命而作,然后相互交流.中低年级的学生这样写,高年级的学生也这样写.这样的练笔,学生的语言品质又能提升多少? 而且,我们会时常听到学生发出一些不痛不痒的感叹,而教师也一味地附和。再将这些学生的小练笔拿来细看,就会发现许多问题: 有的套话连篇,要么是“你真棒,我要向你学习”,要么是“xx ,请你要……”,反正没有标准,教师也不会对其进行太多的评价。
由此可见,这样的小练笔重形式而轻实质,成了“新课堂”的一种摆设,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基于上述的认识,我对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小练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仿写精彩片段处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的学习一般总是由模仿学习逐渐过渡到创造性学习的。选入教材的课文多是典范之作,对于学生学习语言,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语言系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只是上课时读读、讲讲,那未免太可惜了。其中不少的经典段落是仿写的好材料。由仿写到创作是一条客观规律,对于小学生而言,还处在写作的起步阶段,有个样子让他们参照,写起来自然觉得容易许多。经常性的仿写练习,学生会受益无穷。但是,模仿不能拘泥,仿笔不可生搬硬套。所以我在教学中,总是尽量创造机会,建立起语文教材与生活之间的“纽带”。仿片断,亦称点仿。这种方法就是从局部上模仿范文的方式。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如《桂林山水》的第二、三自然段主要写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美丽景色。这两段在构段方式上是一样的,在抓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学习之后,我先运用媒体神奇的魅力,把收集的桂林的另外一绝:溶洞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先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动笔写一写桂林的洞。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了。如《黄山怪石》一文中,关于“仙女指路”、“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这些怪石作者简略写了,教学中抓住机会,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模仿上文作者介绍的几种怪石的写法,把这三种怪石的奇特景观写具体,孩子们思维活跃,写得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另外,我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在“形似”中力求表现出本人的“个性”。如《我们家的猫》一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亲昵与喜爱,作者表情达意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然流露;二是直抒胸臆。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平淡无味的这一现象,我便有意训练学生模仿这一写法,布置学生观察文中“小猫玩线团”的插图,写出对这只小猫的喜爱。学生笔下果然各有情趣,喜爱之情付诸笔端。
二.补写情节空白处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某些情节跳跃较大或写的相当简单,或叙述描写留有发挥的余地,甚至不写,这样就为读者留下了“空白”。在阅读时,需要对这些地方作补充,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使文章的内容更具体完整,这样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既可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阅读时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这些“空白”补充出来。
1.补课文的空白处
不少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的空白,等待着读者用想象去补充。如《笋芽儿》一课,“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 ”这是描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景象,却没有说完。那么,这个省略号到底表示说的什么呢?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2. 给课文插图配“画外音”
《挑山工》一文中有一幅插图,图上画着一位身穿红背心的挑山工,正挑着货物攀登在陡峭的山路上。课文的结尾写道:“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在课文插图下写几句最想说的话,可以写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写自己的体会,鼓励学生说有创意的话,有哲理的话,先写后说,多元化表白情怀练在情节空白处。
3、情节的扩展。即将课文中的某一点加以具体化,增添必要的想象性情节。如《小英雄雨来》中“芦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有志不在年高!’”这段情节较简单,为了加深对雨来英雄品质的认识,可安排一次练笔:想象那时河岸上的具体情景,以“河岸上的枪声”为开头,扩充这一段话。
4.情节的延伸
课文的结尾往往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可以在此安排一些适当的练笔,延伸情节。如在《穷人》一课后,让学生想象一下,渔夫和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又发生一些什么事呢?他们是如何生活的?这样,就使课文的情节得以延伸,穷人那勤劳善良的品质也可得以再次体现。
三.续写课文感悟处
“感悟”是指学生对课文学习后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或自己独特的体会、感受。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各自独特的感受写出来,除了能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外,还能使自己的情感体验也得到升华,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指导写“感悟”类课堂练笔,主要是针对情感表达比较浓厚的课文。如在指导学生读完《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后,学生被童第周在读中学时勤奋、刻苦地学习终于把成绩赶了上去,为自己争了一口气,和在比利时留学时,成功地做了解剖青蛙外膜的实验,为祖国争了一口气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以《不向困难低头》为题写一则读后感,好多学生都写出了要以童第周为榜样,顽强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肺腑之言。这样学生在自己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的同时,其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编写语言转换处。
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或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创造了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强化了语言训练的力度。教《田忌赛马》时,有位老师让学生认读词语卡片“扫兴”、“垂头丧气”、“胸有成竹”、“转败为胜”、“目瞪口呆”之后,不要学生解释词义,而是要他们用这些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交流的基础上写下来。一位学生写道:“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次三场全输了,他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孙膑胸有成竹,要田忌调换马的出场次序,再赛一次。田忌听了孙膑的话,果然转败为胜,齐威王惊得目瞪口呆。”这样,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掌握文章的脉络。
这样的练笔对学生来说,“限”又“不限”,“统”又“不统”。由于学生的认识各异,感受不一,情愫有别,运用语言的习惯便有所不同。“涉水有深浅,收获大不同: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擒蛟龙。”课堂上创造出有利于发挥学生独创性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见到这类练笔,便跃跃欲试,意欲擒住“蛟龙”。这无论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看,或从长远观念看,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