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语文老师的班级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中咐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老师的班级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学习怀素那样积极上进,把字写好。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示课题
简介:怀素是我国唐朝一位着名的书法家,善写草书,有草书《四十二章经》、《千字文》流传于族侍世。他的字飘洒自如,对后人影响很大。他是怎样成才的呢?学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出示课题:怀素写字
二、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将不懂之处打上“?”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生字读音。
生字:gǔhéjìnxiānyàngrì
古时和好上进先看这样日子
chánghòushū
长生以后书法家
指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4、课文分几自然段?
5、分小组朗读自然段,正音,指导句间停顿。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所有生字,自读,同桌互相指正。
2、指名读,正音,组词。
3、怎样记住这个字?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
教学后记:学生能认真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毛笔字(六年级学生),导入课文:
这幅毛笔字写得好吗?你们知道他化了多久才能写成这么漂亮?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怀素写字》,板书:怀素写字。看一看他是怎样练字的?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抽个别学生读。
(2)小组长检查家长签名。
3、细读课文,体会课文意思。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抽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②教师问:怀素是个怎样的孩子?我们也一样吗?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①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
②教师问:怀素是怎样学写字的?
(3)齐读第四自然段后教师小结。
(4)有感情地读课文,体味课意。
四、学习生字,认真书写。 (课堂练)
1、教师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指导字形结构,及正确的笔顺。
2、学生写字,教师巡堂指导。
五、课外延伸。
课后想一想该怎样写字才可以写得漂亮,并写一张交给老师作为评比。
教学后记:这次的写字比以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认真了很多。
一、教材简介
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会“青”的正确书写,认识其他生字。
过程和方法:在主动积卖穗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三、设计理念
1、以学定教,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展开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组织者”的功能。
2、低年级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被直观、新异的刺激活动调动起来,激起学习的兴趣。
3、读中品位,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体验基础之上的,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本,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种多样。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河与青草》
齐读课题
2、把“与”换个词吗?
(二)、精读课文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
贴图出示:小河说说:()的小河
在小河边贴上:青草说说:()的青草
[将直观的小河、青草贴在黑板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注意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2、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1)问:小草就一丛吗?课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的?
请学生起来贴图:长满青草
(2)指导读:小朋友,美吗?用美美的语气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用在小河边贴上很多小草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长满”,巧妙自然,生动易懂。]
3、师:小河边为什么会长满青青的小草呢?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示第二、三小节(第一次对话)
(1)小草对小河说了句什么话?
出示一杯清水:你们觉得这杯水怎么样?
在杯底放上一张小鱼图片,请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
师: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澈见底
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谁能夸夸小河?
自读,指名读,齐读。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的方式来理解“清”、“一眼能看到底”,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让学生多读多悟,并注意语词的积累]
(2)听了小草的话,小河骄傲了吗?他怎么样了,说了什么?
指名读小河的话
出示:紧紧抱住个别读
师:谁能来把这个词语表演一下
再指名读,齐读。
小草是用什么抱住小河的?
课件演示:小草用根把泥土紧紧抱住。
如果没有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小河会怎么样呢?
在清水里加入泥土,使之变成浑浊的泥水,理解“浑浊”。
[表演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以演助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更好地理解了“紧紧抱住”。另外,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抽象的语词形象化了。]
(3)说话:因为小草将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所以小河。
指名说
指导朗读:读出感谢的语气。
自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
[通过说话训练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让学生进入角色进行情景朗读,在读中更好地感悟]
3、接着,他们又说起了悄悄话。
出示第四、五小节
(1)自读这段对话
(2)比较读: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如果你是小草,你会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名读,夸夸小草。
(3)小草听了小河的话有没有骄傲呢?他是怎么说的?
读小草的话
实物比较:碧绿的小草
干枯的小草
问:青草会在什么情况下干枯呢?
(4)说话:因为,所以。
(5)指导朗读:读出感谢的语气。
自读,分角色朗读。
4、正因为小河与小草互相,所以(出示第六小节)
(1)自读这一小节
(2)问:为什么“更欢了”“更绿了”?
(3)指导读:读出欢快的语气。
[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朗读来体会词语的运用,在读中感悟。同时贯穿说话训练,并在上次说话的基础上要求有所提高,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2、如果我是河里的小鱼,我想对小草说……
如果我是爱到小河里游泳的孩子,我想对小草说……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并使学生的感情得到了深化]
(四)教学“青”
1、观察字,说说记忆方法
2、指导书写
教学目标
1、学会写本课9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写本课9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做到“五不”
(2)用“————”画出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会认的字。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预先写在小黑板上)
2、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青、边、对、能、到、住、得、分、干。
(多音字)
2、指导写字。
青:上下结构。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3、学生描红仿写。
实施修改意见
天天练:我来露一手
感情背诵《怀素写字》第二小节
“青”是上下结构的字。
精搜彩集创信意息
精彩创意:
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画出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会认的字。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实施修改意见
作实业践设活计动
必做:1、听磁带三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生字加拼音四遍。
实施修改意见
教学札记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篇童话故事,这篇文章优美的语言中所流露的那种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爱,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和语言参与的积极性。虽然课文篇幅篇长,但孩子们读得还只那么津津有味。尤其是小草和小河的对话,学生不知不觉中就采取了同桌合作的方式进行了分角色朗读,我想学生们读得那么好,兴致那么高,也和平时坚持不懈的“天天练”有很大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面对强大的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实物投影仪。
2、图片、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计划: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临写。
课外: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教师谈话,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难读的多读几遍。
(2)二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好节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读书,先组内读,学会互评,后汇报读,教师纠正字音、停顿。
(2)出示字词:(略)
(3)点名读,相机正音。
3、各自轻声朗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理清脉络,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以下内容:
(1)有些动植物怕北风,北风很得意。
(2)北风自以为是,但小雨不怕它。
三、指导写字
1、出示并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指导。
3、范写,提醒注意。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听课文录音。
(1)问:北风来了,天气就变冷了,北风呼呼地吹,它都吹向了谁?自读,找出后用笔画一画。
(2)它们怕北风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导朗读。你觉得北风怎样?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北风是怎样说这句话的?你能把这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语气读出来吗?
(3)过渡:真的大家都怕北风吗?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你怎么知道小雨不怕呢?
(2)怎样读?(坚定、勇敢)
(3)过渡:小小的鱼儿竟然不怕它,北风这下可气坏了,它是怎样的表现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气极了的北风猛吹了一口气,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北风想干什么?
过渡:那小雨冻死了吗?
5、学习第五自然段。北风看不见小雨了,为什么会非常得意呢?小雨真的没有了吗?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 总结。
北风和小雨,你喜欢谁呢?这一篇童话故事,写了强大的北风虽然能够使许多动植物害怕,但是勇敢而聪明的小雨却不怕它。
四、朗读背诵。
1、反复练习朗读。
2、分段试背。
3、有感情地背诵。
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念怎么写
理念一: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设计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的学习活动);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和独立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平等地享受高质量教育。
2、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习有意义的内容);
3、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同形式作业的设计\不同形式学习方式的选择)。
理念二: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三维目标的融合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注重学习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加强培养学习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重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与学习方法,注重形成性的过程评价。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㈢ 小学语文教案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怎么写
如下:
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歌博大的人性美。
3、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小学语文教案格式: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a、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b、学习生字词
c、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
d、小组讨论、交流。
e、教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
3、指导感情朗读,入情入境
4、小结,拓展延伸
5、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㈣ 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一共八小节,向我们讲述了一粒种子的梦想:它想象了自己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的不同体验,告诉我们种子生长的艰难过程以及它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种子如儿童,作者借此来告诫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坎坷,要勇敢地面对,努力地克服,只要有梦想经过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表达了一种对梦想的追求,对美好的追求。
学情分析:
儿童诗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裁。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向我们阐明,文字质朴、亲切,但含义深刻,学生领悟有一定难度。要抓住诗中难点,借助多种渠道体味感知,进而突破。最好能与学生自身经历相结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褐色、积攒、絮语、盟誓、酿造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
3、通过理解种子的成长历程,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努力,就会有希望,就会成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明确种子的梦,理解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把种子的生长过程与儿童的成长历程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录制课文录音;任意植物的种子;种子生长过程的;音乐。
学生: 了解植物的生长、繁衍;作者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出示任意一粒植物种子)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同时板书:种子)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学生交流课前掌握的植物生长信息)
2、一粒小小的种子也是有生命的,听,它在向我们诉说着自己的梦呢。(板书:梦)(播放学生录制的课文录音)
[点评: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以孩子的童音读出课文内容,拉进了距离,让孩子感受到了没有发芽的种子的一种稚嫩。]
3、说说看,你都听到了些什么?(学生谈)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种子的梦》。(板书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点评:以孩子的感兴趣的视角切入主题,用孩子富有童趣的声音作为引导,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问题集中在:种子的梦是什么?它为什么要做梦?)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就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2、打开书,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预习:
交流作者资料。
检查生字新词。
[点评:这一环节将会利用多媒体出示文中需要学生认识记忆的生字词,在出示过程中,用红色突出易错笔划,引起学生注意。]
4、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5、全班齐读。
[点评:学问,学问,有问才会学,质疑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
(三)深入学习,提升认识:
1、这是一首儿童诗,读过之后,你知道种子的梦是什么吗?(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种子梦想自己从播种到发芽,到开花结实,再到最后不断繁衍。)
2、种子梦想了自己最终能够开花结实继续繁衍的生长过程,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再来读一读文章。
3、顺势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第1-3小节讲述了埋在土中正在生长的种子;在具备一切生长条件下(第4小节),种子发芽(第5小节)。随后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第6-7小节),最终结实繁衍再生长(第8小节)。
4、出示种子的生长过程。
5、刚才我们看到了一粒小小种子的生长过程。有什么感觉?
[点评: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谈感受,是为了让学生根据所看到的形象画面,初步体会种子生长的艰难。]
6、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一起感受一下种子生长的历程。
7、有了梦想就要去一步步的实现它。种子又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的?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些什么?默读课文。
8、交流。(学生谈出在种子的生长过程中有努力也有帮助即可。)
9、既然有努力也有帮助,那我们就来找找看,种子都做出哪些努力?都获得了哪些帮助?
10、出示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将找到的信息在组内交流互补,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深层含义。
11、全班交流:
(1)努力:
A、对困难的克服。
找出描写种子生长过程中代表困难的词句。(冰冷冰冷、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忌)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自己的付出。
交流相关词句。(根须吮吸、冲破、积攒力气、伸展、挤碎、倾心交付)谈谈你的体会。
结合两部分的努力,说说你的感受。
(2)帮助:
种子的生长除了有自己对困难的克服、自己的付出,还要借助许多其他事物的帮助。你找到了哪些?(水分、阳光、蜜蜂、大地)
12、不难看出,种子的生长是艰难的,要遭遇这么多困难,借助许多力量。那它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梦想呢?
(因为种子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决心,只要有了这些,它就会不断地努力,直至实现愿望。尽管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它却毫不畏惧。)
13、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配乐)
14、这也是植物的生长规律。播种发芽开花结实繁衍,过程中要有自己努力,还要有其他事物的帮助。虽然会遇到坎坷,但对于美好梦想的追求不变。
15、有没有同学也要来谈谈你的体会?
[点评:教师小结后,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联想。他们会结合学过的《枫叶如丹》,将植物的生长与人的成长相连。自然抓住文章的难点。在此谈出体会,不仅仅是对文章中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更多的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成长来谈。]
16、小结。
(四)拓展延伸:
1、一粒种子竟会有如此远大的梦想,那你呢?你的梦又是什么呢?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动笔写下自己的梦。
[点评:作者借种子的梦告诉我们要有追求、有梦想,虽然会遇到困难坎坷,但要勇于面对,尽力克服。学生在理解后,将思想内化,说说自己的梦,从而拓展思维,锻炼表达,也为练笔做了准备。]
附:
[柯岩简介]
柯岩,女,当代着名诗人,作家。广东南海县人,满族。
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先后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专职编剧,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
柯岩从事多种文学样式的写作,三十多年来出版过《最美的画册》《相亲记》《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寻找回来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等30部。
由于柯岩在文学上的成就,她被推选进多种协会、学会,担任过许多社会职务。如: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全委;中国文联全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及诸多刊物恶毒编委及顾问,并被应聘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大学等多所高等学院的教授。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喜欢读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笋的特点和样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认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是——(板书课题:笋芽儿)齐读课题。(读准题目)
这篇课文也是描写——春天的景象。
二、检查预习
1、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指名交流)
师:那谁知道课文写的什么?(指名交流)板书:生长过程
师:课文的内容你们了解了,但这课的生字可不少啊,怎么样,你们都把它们解决了吗?
2、检查生字读音
(课件出示词语)
(1) 自读。(2)指名读。(3)集体读。
师:现在生字自己跑出来了,(课件)谁愿意第一个读给大家听?
1、指名读。2、集体读。
3、男女比赛读。4、同桌互读检查
5、集体读。
师:课文中的拦路虎都被我们解决了。下面我们学习课文会更顺利。
三、质疑、答疑
(一)质疑
师、观察第7页插图,看到这些笋芽儿你想说什么?我们可以说( )的笋芽?(指名说)
师:多可爱的笋芽儿呀!(板书:芽儿)你再看笋芽旁边的竹子,那是笋芽长大以后的样子,可以说( )的竹子?(板书:竹子) 《笋芽儿》优秀教学设计
师:(师在两个词语之间画一个箭头)现在能提出什么问题?或者你想知道什么?
师: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最后长成健壮的竹子都依靠谁的帮助呢?请你们读一读课文,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二)答疑
1、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春雨 雷公 阳光)
2、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再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根据自己的体会读,然后小组交流读,互相评价)
3、指名读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笋芽儿》这一课,谁愿意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得什么?
2、集体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二、指导写字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写本课的生字。(出示生字)
师:这些字你觉得那些字最难写呢?还有哪些字需要提醒大家要注意一些问题?
三、学生组词并书写。
四、展示。(共同分析优缺点)
学习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4、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5、情和体贴的特点,6、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母亲变化的心情及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课前准备
1、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2、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看录像(或图片)
2、了解圣诞节。
3、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4、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5、齐读课题:“给予树”。
6、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7、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
立即卡片盼望拥抱仁爱同情体贴如愿以偿
b.指销售员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2、先读读,3、再组词。
4、请学生做小老师,5、指6、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7、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2、座互相批改。
3、指4、名5、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1、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
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2、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3、引导学生体会。
a.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b.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4、交流不5、理解的问题。
师生互相合作释疑。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2、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
3、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
4、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教学内容:
1 云会告诉你(第1课时)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用“悠扬”写一句话。
2、能说出山村这所小学校的样子,体会学生喜爱自己学校的感情。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小朋友对自己学校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
图片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晴朗的天空,飘着一朵朵洁白、美丽的云,那美丽的白云,会引起我们美好的遐想。它们还想和我们说话哪!你们想知道他们要说些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老师布置读的要求。
2、在学生完成自读与组内学习后,教师检查反馈
① 抽读生字词卡片。②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出示学习题:
理解课文内容
1、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阅读练习:
读读课文,文中有( )( )( )( )向我们介绍了山村小学的情况。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 )( )( )你从他们的介绍中都知道了什么?
2、你有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吗?(老师指导学生质疑并解疑)
3、小组学习:读了课文,你知道这所学校什么样了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作介绍。
4、班上交流,教师给与适当指导。
注意: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怎么说都行。说“美丽”可以;说“大”(与城里的学校比)也行;说“很小”也很好。无论说什么,都追问: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然后通过填空或对比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诗中自豪的情感。(指导朗读)
例如:
(1)填空,再读一读。
那( )的瓦房,
就是( )的课堂。
(2)对比着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那瓦房, 是课堂。
那漂亮的瓦房, 是我们的课堂。
那最漂亮的瓦房, 就是我们的课堂。
(3)激情朗读:我们的学校什么样?如果你向别人介绍它,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体会山村里的这所小学校什么样。
5、练习用“悠扬”说话:
①学生汇报时,涉及到这个词的时候,先让学生说说它的意思。
②填空练习:( )悠扬(即弄明白悠扬应和什么事物进行搭配)
③练习说话。
三、小结:你觉得这所小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读一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四、作业: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
板书设计: 1、云会告诉你
那瓦房, 是课堂。
那漂亮的瓦房, 是我们的课堂。
那最漂亮的瓦房, 就是我们的课堂。
㈤ 小学语文课程教案怎么写
小学语文课程教案怎么写5篇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握拿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教案怎么写,方便大家学习。
《月亮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月亮湾
出示生字卡片:湾wan,前鼻音,韵母是an,不是ang。
“湾”的意思本是指水流弯曲的地方,在这里,课题“月亮湾”是一个村子的名字.
2.齐读课题:月亮湾。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读词,指导读出感受
月牙一样的小河 缓缓的流着 清清的河水
灿烂的朝霞 绿油油的麦田 欢快的笑声
2.学习伙伴互读课文
三、细读品味、体会美景
1、推荐朗读好的同学与老师比赛读。
2、觉得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反复朗读,仔细体会。
3、说说你发现的最美的地方?
4、全班交流学习情况,尊重并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⑴“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体会一群群鱼儿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开心的样子。
⑵“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理解河水的清,想象“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的样子。
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灿烂的朝霞”是什么样子,再读读句子说说课文中什么像灿烂的朝霞。想象河边的朝霞是什么样子。谁能把这么美的桃花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⑷月亮湾真美呀!仔细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表述相机板书:
村子前面 小河 河上 河里 河岸 农田段橘搭
村子后面 山坡 茶树 采茶姑娘
5、依照板书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象,把月亮湾的美丽景色在头脑中过电影。
四、说一说,感情升华
1、说一说:根据板书的提示把月亮湾介绍给大家,可以讲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详细介绍,也可按顺序把月亮湾全部介绍给大家,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合理的想象。老师要邀请同学当小导游,愿意吗?要想当好一名好导游,必须认真准备。
2、自由练习,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
3、在小组内交流伍配。
4、指名当小导游。
5、参观完了,中外游客们会说些什么呢?
6、师生共同评议。
五、 识字
“我说你猜”来识字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初步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不懂的问题。
3、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声像资料、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片: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指名读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解疑步骤:
①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④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解疑步骤:
①学生自己初步理解。
②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给你什么感觉?
③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
4、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直观感受春雨之美。
5、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
(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
1、指名读8、9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
板书:精神美
(四)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
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
四、布置作业:
必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选做: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童年的泥巴》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多读几遍。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朗读能手。
2、讨论。
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四、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第二课时
一、识写生字。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4、联系写字。
二、积累运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谣和同学交流。
2、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三、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2、摘录文中优美语句。
《乡村里的大花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悟、赏”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和思考的习惯,逐步养成用心阅读、用心感悟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以及对大自然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理解精彩词句。
教学难点:通过“读、悟、赏”培养学生用心阅读、用心感悟的习惯。
教学方法:主动探求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当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你最想到什么地方游玩呢?
2、同学们都想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向往着观赏到美好的景物!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
3、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我们乡村里象花一样美的园子。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乡村里的大花园。
二、设问导标明确任务
1、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书上的彩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你能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绘出这丰富多彩的画面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作家萧红笔下的<<乡村里的大花园>>。
三、探究交流尝试练习
1、师:示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标清自然段,画出生字词,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它。
3、出示生字词认读。
蚂蚱守则绒毛勇敢健康无限怎么谎花
(1)在生活当中,你在哪见过这里面的生字词?
(2)你有好办法记住哪个字?
(3)猜词游戏。
(4)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质疑解难鼓励挑战
1、指生读课文。
2、整体感知。
说一说乡村里的大花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图文结合读写结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掌握识字方法,学会识
五、品读感悟,强化训练
六、拓展练习,激励创造
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鼓励质疑:通过读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呢?
(一)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说一说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可以用概括性的词语标注在书上)你能把它的美读出来吗?(练习读——指生读——品读——赛读)
2、作者除了细致描写了昆虫的色彩美以外,有没有写它们的声音和形态呢?请你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吗?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入:大花园里美丽的花草、昆虫,还有自然界的万物,你知道他们的生长靠什么吗?(万物生长靠太阳。因为有了太阳,这个世界才有了光和热,才有了我们赖以生活的家园)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几个太阳吗?(虽然只有一个太阳,但是他的光芒却能照耀世界每一个角落)
2、引读:太阳的光芒照射在“乡村里的大花园”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到第四自然段中寻找答案。(默读第四自然段)
3、感悟词句:“是凡在太阳下都是健康的,漂亮的。”请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说说你的体会!(想一想“健康的”“漂亮的”景象是怎样的画面?)
4、想象训练:是凡在太阳下都是健康的,漂亮的!这里有花有(),有()有(),有()有()……热闹非凡,充满生机和活力!拍一拍()!听一听()!
5、从作者的描绘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你能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出来吗?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主感悟:指生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个自然段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体会“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3、体会写法:找一找这段话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4、表情朗读:你能把你的感想读出来吗?
《赠汪伦》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3 懂得珍惜朋友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
2、 领会古诗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懂得珍惜朋友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
2、你们以前有没有学过李白的古诗?
3、那你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学过哪些呢?
4、老师今天带来两首古诗,请大家大的读出来。(出示ppt)《赠汪伦》、《古朗月行》。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古诗,有助于同学们记忆古诗。
二、学习古诗,理解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谊深
1、诗人李白写过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出示ppt)下面请同学来读课题。
2、一起书空课题。(师板书课题)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赠的拼音,我们也把拼音写上,zèng,后鼻音。还有生字“汪”
的拼音。
师:(ppt介绍)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自由的读古诗,注意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
3、理解诗句。
师:(ppt出示李白)这是谁坐在船上?诗人李白将要做什么呢?是谁来送他?
师:汪伦怎样来呢?请同学们读以下诗句。(pp:出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师:李白将要走了,汪伦怎样呢?
师:他怎样来送别,从哪个字可以中可以看到李白不知道他来的。
师:从“忽”字中可以看出他没有告诉他白,他怎样来呢?
师:解释踏歌。(踏歌:边唱歌边用脚踏地作节拍。)
老师想请我们班会跳舞的同学出来表演,李白要走了,你用什么方法来李白。
生出来表演。
师:她们踏着歌声来送李白,这时李白的心理会想到什么?(ppt)
师:那他当时的心理想什么?假如我是李白,我心理很感动,汪伦踏着歌跳着舞来了。
师:这时李白想到了什么呢?(ppt示)
师:此时此刻李白想到了什么?
师(板书):水深情更深。
师:请同学们再带着李白对汪伦的情深再读这句诗。
师:同学们自由拼读黑板上的生字。
师:下面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古诗,自由读古诗。
师:请一小老师上来示范读。
师:读得真棒,我们把掌声送给她,下面我们学着小老师同桌互读。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赠汪伦》,下面老师带来了《赠汪伦》的古诗新唱,会唱的跟着唱。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诵读,让古诗的情感层层深入,达到读中悟情的效果。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三、指导写字,学生写字。
1、师:刚刚听到我们班的同学动听的歌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学习的生字宝宝,先来观察它的结构、部首,想想怎样记。
师:在课题我们已经学习过“汪”字,下面一起来学习“乘”字,说说注意点,它由哪些字组成呢?
师:我们一起书空“乘”、“舟”,边书空边说注意点。
2、生练习写字,师巡视。
3、师生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采用了自主写字的方法,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四:背诵复习巩固
1、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会了这首古诗,现在有谁能把这首古诗背下来吗
2、 生背古诗
3、我们还记得这个学期学习的三首古诗吗?
4、一起背古诗。
5、巩固练习。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汪伦的古诗,这首古诗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师:这首古诗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多元化诵读古诗,激发孩子阅读记忆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五、总结拓展
1、师:老师还找来了一些朋友之间的送别诗句,我们一起来看看。(ppt)
2、师:假如你的朋友要远行,你们也可以把其中一句诗送给你的朋友,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朋友之间的送别诗句,可以延伸学习积累,达到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目的。
㈥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素质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 :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放录音《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想)
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讨论。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C、版图: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D、植树有什么好处?
E、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4、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B、纠正学生的读音。
C、自由练读课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2-6)讲植树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5、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下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回忆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后所省略的内容。
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地方——“到处”
4、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5、细读3-6小节,思考:植树有什么好处?
6、讨论、交流并板书:
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7、进一步理解词句,并指导朗读。
A、结合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幸福健康。”
B、“绿色宝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好处?
指导读好第四小节。
C、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说什么是“绿色的希望”
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的景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6节。
D、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植树的好处多不多?(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
齐读第7段。
四、背诵指导
1.放课文录音三遍,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
2.指导朗读技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五、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组背诵课文
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
六、板书设计:
1走,我们去植树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教学反思:
《走,我们去植树》这不是一篇假诗,不是一首想象诗,而是一首实践加思考的诗,是一首通过实践来说理的一首诗。植树是为自己、为他人、为人类、为社会、为今天、为未来创造,我们应该让学生拥有这种创造。作者用自己的智慧头脑展示了孩子们的希望,展示了人类需要的环境。这一句句创造之语,很容易感动四年级的学生,但感动归感动,让他们真的行动起来,那是难的,特别现在城市的小孩真的很难有这种体验,城市的植树往往是由专门的劳动者来做,而农村的孩子这种体验还是有的,因为大多数的农村每一年都有着植树的活动,他们摸一摸,看一看,也会有着灵动。但不管是有,还是没有,但能以诗的方式主动表白自己的感动的学生却是很少的,所以在一课上,特别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也应该引导他们学着用诗的方式记下自己。
[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理解积累“密密麻麻、星群密布”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满天繁星的美好。
3、仿照课文句式,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满天繁星的美好。仿照课文句式,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星空图片)看到这璀璨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巴金先生也曾多次看见这满天繁星,于是写下了经典散文——“繁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词正音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小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2)(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三个自然段。
2、读词正音:
(1)(课件出示:密密麻麻、星群密布、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指名认读词语。
①(将“昧”字标红)看这个字,读mèi,是由一个“日”加一个“未”组成,你能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吗?(出示:金文=“未,没有”+“日,光亮”)
②在字典里,“昧”有四种意思:①糊涂、不明白;②隐藏;③昏暗;④冒犯、冒昧。在这个成语里,你觉得选择哪个意思最合适?你怎么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明确“半明半昧”词义: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2)师:我们一起再读词语。(学生齐读)我们发现这些词都是描写繁星的。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星星的词语呢?(出示成语,齐读积累:月明星稀、群星璀璨、星光灿烂、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满天星斗、繁星满天。)
三、品读课文、想象繁星
(一)齐读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对繁星的“爱”
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读到这些句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画面?
2、(标红“我爱……我也爱……我最爱”)你能用这个句式介绍一个你喜欢的地方吗?先说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互说,全班分享。)
3、指导朗读,读出文中“我”对繁星的爱。(全班再次齐读第1自然段)
(二)小组共学第3自然段,深入感受对繁星的“爱”
1、第1自然段是巴金写在家乡庭院里看到的繁星。课文中还写到他在哪里看到的繁星呢?(家乡庭院——南京住所后门——海上。)
过渡:这几个地方的繁星,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一处呢?那我们就乘上船,跟随巴金一起去欣赏海上的繁星吧!
2、小组合作,共学第3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共学提示。
(出示共学提示:①找:找到描写“繁星”的句子。②想:读到这句话,想到了怎样的画面?③读:带着感受再读句子。)
(小组合作,选择代表上台交流分享。教师相机点拨。)
3、通过理解关键词“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想象繁星的画面。
(出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真是摇摇欲坠呢!”)
师:读到这句话,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分享)是啊,繁星明暗交叠,摇摇欲坠。谁能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读出来?(指名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4、品味比喻,体会修辞手法的妙用。
(出示:“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师:读到这句话,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把星星比喻成什么?(学生分享)想象一下,这一颗一颗星星在你周围飞舞,就像萤火虫一般。谁能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再读一读?(生读比喻句)
5、“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来,我们一起躺在船舱里,去看看这“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的繁星。(配乐,全班朗读。)
(三)链接童诗,丰富想象,表达对繁星的爱
导语:在这句话里,巴金觉得星星像——“萤火虫”。其实,每个人看星星,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想法。
1、(出示两首儿童诗:顾城《星月的由来》、林焕彰《夜晚的天空》)这两首诗中星星是什么呢?(树枝戳的微小窟窿、猫咪的眼睛。)
2、让学生用诗化的语言写出自己看到的繁星和想象到的画面,随课练笔。发挥你的想象,你觉得天上的星星是什么?你也写几句话或几句诗。(学生汇报分享)
(四)了解背景,升华对“繁星的爱”
1、这繁星,让我们浮想联翩,巴金继续写到——(引读:“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2、(出示背景,补充介绍:此文写于1927年,巴金23岁时独自一人赴法留学途中。在写给弟弟的信中,他这样说道:“我虽然知道我们的心不会被那无边的海洋所隔断,但是现在我的心确实是寂寞得很!冷得很!”)师:现在你再读他在海上对繁星的感受,又有什么新的理解呢?(出示第1自然段,引导朗读。)
四、延学拓展,巩固提升
这节课我们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去感受自然之美、繁星之美。巴金还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出示《海上日出》全文),也适合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自己读一读《海上日出》。
[教学板书]
4*繁星
时间地点景象
从前—家乡—密密麻麻
三年前—南京—星群密布
如今—海上—半明半昧
热爱自由追求光明
[教学反思]
本次授课结束后,我总结了一下本课中如何逐渐体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首先,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分享自己看到的星空及星空下的遐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唤起学生已有经验,激发阅读兴趣,为理解文本内容、促进情感共鸣奠定基础。其次,在品读课文环节引导学生用“我爱……我也爱……我最爱”介绍喜欢的地方,为习作中的“向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提前铺垫。最后,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抓住关键句进行阅读实践,提升学生的表达力和审美力。
教学目标: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难点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一、回顾上节内容,提出本节学习要点
二、赏析文章语言美
1.玩陀螺曾经由于什么原因让“我”感到懊恼?又是怎样从懊恼变成了自豪?
2.教师引导从关键语句来体会情感的变化。你能找到描写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的文字吗?
(1)“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2)“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3)“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4)“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
(5)“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于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3.你们能通过朗读来体现我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吗?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5.小结:一个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忧伤与欢乐。与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无比精彩。
三、朗读句子,学习写作方法
教师总结写作方法。
1.用成语进行描写,生动。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
3.注意刻画人物的心情。
四、谈谈文后的体会
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有什么体会。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面写的是陀螺,更像是说谁呢?谈对自己的启示。
板书设计:
陀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能只看外表?
教学反思: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通过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在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明理。
㈦ 小学语文教案两课时怎么写教学目标
按课时怎么设定,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主要是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重难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
㈧ 怎么写教学目标
问题一:教学目标怎么写 目前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学科目(学科)是教学内容的基本门类。 课程是指各个教学科目与课外活动的综合。 所谓课程目标,实际上就是在教育部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里,要求每个参与基迹喊础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关注的内容。 如:信息技术学科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描述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普通高中14个学科的课程目标大都是指如下的三个方面: 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这绝不是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 教案 教案是课堂教学思路的提纲性方案。 什么叫做有教案?什么叫做没有教案? 一个确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拿到一节课的题目时,在头脑中立即就形成了一个教学思路方案,即使当时没有能够写出来,那也是叫做有教案! 一个徒有虚名的教师,甚至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教师,即使利用很长的时间,拼凑出了一个五花八门的二、三十页的教案,或者是什么教学设计,但是心里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教学思路方案,这也叫做没有教案! 教案是常规教学中所设计使用的,是写出来的教学思路方案。不是上课时,老师自己看的,更不是给学生看的!也不是用来进行教学交流的。撰写出来的教案,主要是给教学领导检查看的。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一个更加详细的、加强版的教案而已。 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上,添加了“指导思想、学情分析”等栏目。其中,有的一些项目等的内容,在教案中是不用写出来的。 如:学情分析。自己的学生,自己应该很清楚。可以不用每个教案都写一遍。写出来就是一个词――嗦。 教学设计通常是在区级研究课、教学交流展示时用的。将任课教师平时在教案中,不用写出来的项目写出来。 如:“指导思想、学情分析”等。为的是给不了丛颂解您的思路的听课老师、专家、领导们看的。因为他们不会像孙悟空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那样,钻到您的脑子里去,了解您的想法。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渗州郑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 平时人们常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际上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常常被人们简化为:“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那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勉强地加上了一个学科情感。这就......>>
问题二:教学目标怎么写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福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问题三:一份教案的教学目标应该怎么写 教案的教学目标一般指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是知识点目标的保证体系、是措施和方法。用什么手段达到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点的内容,情感态度目标一般不用具体展开。还是把知识体系讲清楚,本课在体系中的地位、重要性、前后知识的衔接,把握,理解、了解、认识、熟悉掌握、理解掌握、运用等有区别的准确地运用在知识技能目标上,是教师对大纲、教材的把握的具体显现。当然,这些只是教案的标识,学生并不清楚,教师也不说出来,但是,课后是否“达标”,是可以凭此评估的。
问题四:教案中教学内容怎么写 1.教学目的。所谓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教学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一般应选定1~3个教学目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巧妙得当。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只有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4.教学内容的引入。教学内容的引入就是课堂导语。课堂导语是门艺术,它是教与学的纽带,是让学生走进教材、掌握教材的桥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确定的教学目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巧妙地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5.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为备课的其他环节都是为它服务的。写教案时,必须将教学内容分步骤分层次地写清楚,必要时还应在每一部分内容后注明所需的时间。这样,可以使所讲授的内容按预计时间稳步进行,不至于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局面。
6.训练内容。练习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纽带,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更是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因此无论所讲授的知识内容是何性质,都应在课堂上安排练习时间,而不应满堂灌。
7.小结和作业。一个好的教案应有始有终。小结既是课堂教学的结束语,又是强化教学重点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总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业则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所布置的课后习题,以便于学生复习、理解、消化授课内容,为学好下一节课的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问题五:小学语文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怎么写 答:扫除阅读障碍(如,生字新词的认读),能读通课文(应多读几遍课文,尽量做到读流利);了解课文的大意(根据年级的教学要求,理清课文的脉络,即:课文每部分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去概括。
问题六: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应该怎么写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以下均为五号宋体)(空一行)
一、教学对象(5号宋体加粗,顶格,下同) 指面向专业、学制、层次等。跨多个专业的课程可采用大类说明。例如:本课程大纲适用于财经类各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5号宋体不加粗,空两格,下同)
二、学分与学时 指课程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的学分、学时要求。
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素质拓展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课程属性:指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性质:指本课程在本专业、学科中的地位。任务:指本课程授课要达到的目的。目的: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知识和能力水平。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指学生修读本门课程与专业计划中其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即应先修的主要课程,以及本课程修完后才能继续修读的主要课程。六、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问题七:教案目标怎么写 目前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学科目(学科)是教学内容的基本门类。
课程是指各个教学科目与课外活动的综合。
所谓课程目标,实际上就是在教育部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里,要求每个参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关注的内容。
如:信息技术学科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描述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普通高中14个学科的课程目标大都是指如下的三个方面:
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这绝不是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
教案
教案是课堂教学思路的提纲性方案。
什么叫做有教案?什么叫做没有教案?
一个确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拿到一节课的题目时,在头脑中立即就形成了一个教学思路方案,即使当时没有能够写出来,那也是叫做有教案!
一个徒有虚名的教师,甚至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教师,即使利用很长的时间,拼凑出了一个五花八门的二、三十页的教案,或者是什么教学设计,但是心里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教学思路方案,这也叫做没有教案!
教案是常规教学中所设计使用的,是写出来的教学思路方案。不是上课时,老师自己看的,更不是给学生看的!也不是用来进行教学交流的。撰写出来的教案,主要是给教学领导检查看的。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一个更加详细的、加强版的教案而已。
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上,添加了“指导思想、学情分析”等栏目。其中,有的一些项目等的内容,在教案中是不用写出来的。
如:学情分析。自己的学生,自己应该很清楚。可以不用每个教案都写一遍。写出来就是一个词――嗦。
教学设计通常是在区级研究课、教学交流展示时用的。将任课教师平时在教案中,不用写出来的项目写出来。
如:“指导思想、学情分析”等。为的是给不了解您的思路的听课老师、专家、领导们看的。因为他们不会像孙悟空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那样,钻到您的脑子里去,了解您的想法。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
平时人们常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际上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常常被人们简化为:“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那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勉强地加上了一个学科情感。这就是如今在教案、......>>
问题八:教学目标怎么写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福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问题九:教学计划怎么写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
三个操作要求:
(1)确定知识目标。
(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
两个操作要求:
(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
两个操作要求:
(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 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
问题十: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应该怎么写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以下均为五号宋体)(空一行)
一、教学对象(5号宋体加粗,顶格,下同) 指面向专业、学制、层次等。跨多个专业的课程可采用大类说明。例如:本课程大纲适用于财经类各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5号宋体不加粗,空两格,下同)
二、学分与学时 指课程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的学分、学时要求。
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素质拓展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课程属性:指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性质:指本课程在本专业、学科中的地位。任务:指本课程授课要达到的目的。目的: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知识和能力水平。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指学生修读本门课程与专业计划中其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即应先修的主要课程,以及本课程修完后才能继续修读的主要课程。六、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㈨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的优秀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扩大词汇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观察、分析、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
难点:理解壁虎尾巴功能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设计
本课三幅插图,六段文字,通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讲述了“燕子、小鱼、牛”的尾巴的用处与壁虎尾巴的特点,课文以“借”字贯穿全文,重点是它们的对话。根据这种情况教学这篇课文采用“以题流文法”组织阅读活动。
1.从课题入手,抓住“借”;直奔中心,使学生借助插图,按叙述次序分段读文,培养观察、分析、理解等能力,把有关的语文知识渗透到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2.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对课文加深理解。
3.抓好从读到说的训练,使学生学习将书面语言转化为个人语言的方法,学习语气表达的一般规律。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
1.从课题看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什么事?
2.你见过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吗?(出示投影)看图观察总结,壁虎是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可附在墙上爬行,有长长的尾巴,它吃蚊子、苍蝇、飞蛾等小虫子,对人有益。
3.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呢?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吗?
(二)自学课文的生字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讲读第一自然段)
1.板书:给课题上的借字加上着重点。
2.哪段是写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读第一自然)
3.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借尾巴的原因。(捉蚊子时,蛇咬住了壁虎的尾巴,一挣尾巴断了。)
4.你理解“挣”吗?(用力摆脱)
5.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内容。图上有一条蛇和一只断了尾巴的小壁虎。小壁虎断了尾巴多难看呀,它想怎么办呢?(借尾巴)它先后向谁借尾巴了呢?借到了吗?
6.作业:朗读课文
(四)板书
26 小壁虎借尾巴
咬住 一挣 断了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讲说课文:
1.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出示三幅图,板书:小鱼、老黄牛、燕子
读出小壁虎向它们借尾巴时的`话,说明什么?(很有礼貌)指导朗读“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重点放在“借给我”。
2.为什么没借到,找出说明不借的理由的三个句子谈一谈,在说明它们的尾巴功能的词语下面画横线。(学生)
板书: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
找出三个表示它们的动作的词在下面点点(学生)
板书:摇、甩、摆。
3.指导朗读三、四、五自然段
三个自然段中有反复出现的文字,找出来读一读。
“爬呀爬”说明什么?(小壁虎爬得那么慢,那么艰难。)小壁虎失去尾巴多着急呀!为什么不快爬,去借尾巴,反而这么慢?(讨论)
总结:
(1)小壁虎从墙角到河边,从河边到大树上,从大树上到房檐下距离很远。
(2)小壁虎的尾巴还能帮助爬行,现在断了,爬行不方便,因此爬不快。
4.读7、8自然段
思考:小壁虎为什么难过?
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了?
指导朗读:用高兴的心情去体会小壁虎的话。
用语气来表达小壁虎的高兴劲。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又可以长出来,这种能力叫“再生”能力。
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这是它的特点。
你还能举出一两个“再生”的例子吗?
“人的头发,指甲”等。
(二)我们在讲读课文之前提出了四个问题: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没有?为什么?”课文学完后你能正确地回答了吗?同桌讨论,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
(三)分角色读朗课文:
(四)作业: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左右结构的“借”字,左边占得位置小一些。“新”字左右相等。
字形:“爬”左下包右上。
上下结构的“壁”上大下小,上面左右各占一半。
(三)课后作业
1.( )( )摇着尾巴,在( )( )游来游去。
2.( )( )( )甩着尾巴,在( )( )吃草。
3.( )( ),在空中( )( )( )( )。
(四)抄写下面的词语,用加粗的字口头组词。
告诉 壁虎 不行 难看 借给 新尾巴
(五)抄写生宇词:
(六)作业: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26 小壁虎借尾巴
㈩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5篇
【 #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1.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用具:
CAI课件、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现在要出去旅游,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从古至今,人类的交通工具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和改进,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吧。
(二)复习词语
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中词语的掌握情况,你会读了吗?
(双排火车读词语)
(三)课文学习
1、听老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讲了哪些交通工具,并用“——”勾画下来。
(生汇报)
2、你在课前查找了哪些关于交通工具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介绍资料)
3、听了同学们的介芦枝腔绍,再认真读读课文,你觉得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
齐读第7自然段。
4、就让我们回到过去,重温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吧。
⑴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后来,人们为了到更远的地方,又发明了什么?一起读一读。
(生读2自然段)
⑶是什么的发明促使了火车和轮船的出现?(蒸汽机)
“天涯海角”是指哪儿?
(大组赛读)
⑷快速读4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什么叫“川流不息”?
(男女生读)
⑸除了在陆地和海洋上行动,人们还想象鸟儿一样飞翔,这个梦想能实现吗?课文是怎么介绍的?自由读一读。
假如你正坐在飞机上,闭上眼睛想想,会看见些搭颂什么?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美好感觉,一起读读5自然段吧。
⑹现在,人们又发明了什么?用你的朗读告诉我。
(引读6自然段)
5、四人小组合作,按照陆地、海洋和天空的划分,画一幅人类远行的脉络图。
(生四人小组合作画图)
(汇报、展示)
6、踏着人类远行的'脚步,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齐读全文)
(四)扩展。
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如果让你来发明交通工具,你想发明什么样交通工具呢?
(生自由回答)
大胆想象一下,你准备怎么去远行?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设计一个未来的交通工具吧。
2.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的老师?
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的老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走陪衫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2.关注对怀特森先生的认识。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是他“的老师?”
3.关注文章给学生其他方面的的启示。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学生自由畅谈。
3.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练习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的意思。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句成段。
2、难点:课文最后一句话中“肃然起敬”一词的理解以及这个句子意思的准确把握。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巩固给汉字确定部首的训练。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用“……是……”句式简单介绍居里夫人。
二、教学过程:
1、揭题,谈话。
(1)读课题:
A、课题中的“我”是谁?
B、谁是她的小学老师呢?
C、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题
2、听录音:听后讨论思考题,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A、讨论作业本第1题。
B、指名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C、师生共同评价检查情况。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
A、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B、“”是什么意思?
(2)结合B介绍居里夫人。
(3)用“居里夫人是( )”说一句话。
(4)再读这一段。
(5)课堂练习:抄写生字、新词,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明确本单元训练重点,学2—4段,懂得尊敬老师是一种美德。
二、教学过程:
1、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2、指示学生学习单元提示的一、二句。
(1)读懂一段话首先要读懂句子。
(2)读懂句子可抓住其中的重点词来理解。
3、学习课文第2段:
(1)自读,看看共有几句?哪几句较难读懂?
(2)齐读第2句,讨论。
*“簇拥”“献上”分别是什么意思?
*用上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3)让学生说说这句话我们是怎么样读懂的'?
(4)用学第2句的方法学习第4句。
*自读,理解“吸引”“神情”。
*什么“吸引”居里夫人?当时样子是怎样的?
*居里夫人为什么会神情激动呢?说明了什么?
*感情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4、学习第3段。
(1)自己轻声朗读。
(2)完成课后题2。
(3)居里夫人尊敬老师走向主席台是为了什么?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段。
*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热爱老师是通过她的什么描写反映出来的?
*具体按什么顺序写的?
5、学习课文第4段。
(1)自由朗读,思考居里夫人是怎样介绍老妇人的?人们有什么反映呢?
(2)理解第2句:
“深情”是什么意思?
“深情地说”我们应该怎样读?
居里夫人深情介绍自己的小学老师说明了什么?
(3)读懂最后一句,理解“肃然起敬”“站起来”“久久鼓掌”。
6、读单元提示的后半部分,小结。
7、读通全文,思考:会场上久久不息的掌声表示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点:
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巩固字词,培养尊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词语复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作业本4。
(1)学生独立练习。
(2)讨论校正,比较“献给”与“递给”,“亲吻”与“轻吻”,“深情地”与“有感情地”。
(3)居里夫人为什么要点出“小学”的老师?
4、自由朗读课文,你学会了什么学习方法?懂得了什么道理?
5、指示感情朗读。
(1)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
(2)指名分读,师生评价。
(3)齐读课文。
6、再读单元学习提示。加深理解学习方法。
读“单元提示”。
说说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4.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教学准备教师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5.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4.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探究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的原因。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不迷信权威的科学事例;课件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心中有的老师吗?那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
2、每个人心目中的好老师标准都不同,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认识一位他心目中的老师。把板书补完整,齐读课题。
二、指导自读,初读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我们应从哪些问题入手去读懂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3﹑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1)检查生字词。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怀特森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文中有一句话是作者评价怀特森先生的句子,请找出来。
出示句子: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全班齐读这个句子
三、再读课文,走近“的老师”
1、怀特森先生有哪些出人意料的举动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1至5自然段,边读边用“____”画出有关的句子。板书:举动
2、学生边读边思考
3、反馈交流
(1)怀特森先生编造上课内容,有关猫猬兽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
板书:编造“猫猬兽”
(2)我们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并按照课堂笔记答卷,却得都得了零分。
板书:测试得零分
(3)我们这次测试的零分都将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里。
板书:记入成绩单
4﹑怀特森先生是怎样编造“猫猬兽”的?从文中找出句子。
5﹑交流。
怀特森先生不仅编造了这种动物的名称,还说出它的生活习性及灭绝的原因,并且还把头盖骨给同学们看。
(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可他讲授的时候却是“侃侃而谈”。结合插图理解这个词)
6、面对老师这样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的学生们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出示句子: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试?怀特森算哪门子哪门子老师?指导朗读。
四、细读课文,走进“的老师”
1、可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可气又可恨的老师却成了我的老师。怀特森先生这样做有何目的呢?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找出作者认为怀特森是他“的老师”的依据,用“﹏”画出来。
2、集体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板书:具有……具有……
吸取教训
逐渐……逐渐……
不要……不要……
3、引读
(1)虽然怀特森先生故意编造“猫猬兽”的一切来忽悠学生,欺骗学生,但是作者认为他是的老师。那是因为——出示句子:他让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2)虽然作者和他的同学们在测试中都得了零分,但是作者仍然认为他是的老师。那是因为——出示句子: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3)怀特森先生虽然把班上所有同学的成绩都记入成绩报告单。但是作者仍然认为他是的老师。那是因为——出示句子:他让我们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4)怀特森先生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出示句子: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5)怀特森先生对学生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终身受益。
4、怀特森先生不愧是一位——(齐读课题)。
五、实话实说,理解课题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认为他是不是你的老师?
2、其实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一个这样的老师》,而《我的老师》是编者改动的,那么编者为什么要改这个题目呢?谈谈你的想法。
3﹑出示收集的有关科学精神的故事。
六、总结课文,体会写法
1、科学课是探索真理的一门课程。在科学研究上特别需要这样一种方法让学生懂得什么呢?(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课文。)
2、这样一位教学有方的老师,培养出了这样一位学生,这就是本文的作者——美国的作家大卫·欧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介绍他的老师呢?
2、写一个用一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片段。
七﹑课外练习。
(1)选取一个典型的事例,来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长辈,注意写清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2)课后继续查阅,收集关于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