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如何在语文课堂落实审美教育

如何在语文课堂落实审美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17 02:25:43

㈠ 【语文教学怎样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 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中学语文课选编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适合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它是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文学作品。离开了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像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而无生气。因此拆胡备,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美、体验美、颂扬美、创造美,让语文课堂焕发美的风采。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寓教育于美的体验之中,通过美的形象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文学园地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在获得科学知识,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提升人文精神,净化人之心灵。
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来主张“文道合一”,“情感熏陶”。近年来全面推进的“二期课改”,更是凸现审美教育,“将情感目标”作为体现教育目标达成度的三大目标之旅毁一。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使学生了解美

这里所说的了解美,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选用适当的时间和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美育常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美育,初步掌握审美的标准与方法。如同提笔作文要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一样,学生只有在了解美育的基本知识后,才能有效进行审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可以这样说,让学生了解美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前提。一般来说,语文教学是以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来向学生揭示什么是美的。比如,从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少年闰土的描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作者从人物的外貌、性格、所处环境等方面,把少年闰土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经过学生的联想,一个质朴、活泼、能干的农村少年的形象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有趣的是,时隔许多年后,人们还会对少年时代学过的诸如“闰土”、“祥林嫂”等艺术形象津津乐道,并从中感悟艺术美的精神力量。

二、要使学生善于发现美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善于发现语文教材中的美的元素,二是指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亮点。这里我们着重研究前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内容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种体裁,都包容了丰富的审美内容。如《松树的风格》中的崇高美,《小桔灯》中的朴实美,《背影》中的情感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趣美,《藤野先生》中的人格美等。教师如能在课文教学中善于挖掘和分析,就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品尝作品中美的语言
语言作为文学作品的载体,其审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文学被视为“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讲究音韵和谐,骈散有致,亦讲究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得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做扮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诗意的境界!若没有语言这一载体,何来如此诗意的境界!“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若没有语言,鲁迅的悲愤之情将何以寄托!“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多么富于警策的语言。“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但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
有过母亲的脚印。”多么感人至深的语言!语言造就了文学,文学丰富了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用心去体会这些隽永的字句篇章,在品读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品读中积累自己的审美体验。

3.体味教材中美的意境
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在这双边活动中,是教师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美的意境,体验到美的情感。从而受到美的熏陶,逐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能力。如《听潮》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若把课文分割成几大块来讲,学生就难以领悟到大海之美,只能得到一些抽象的支离破碎的表象感受,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大海的壮美,先用录音机播放海潮的席卷之声给学生听,等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放潮涨潮落的录像给学生看,最后再让学生聆听有音乐伴奏的课文朗诵,这时学生就进入了一种情境――仿佛和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在普陀山听潮的情感状态,就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大海的壮美了。由此,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了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袁振国先生说得好:“所有对自然美的感受,都是对生命的感受,是对生命存在价值和生命存在方式的感受。不进入审美的境界,便无法获得深刻的感受,更不能让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这种感受。”而如何调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感受,是语文教学实施美育渗透的基础,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试看散文名家杨朔的《荔枝蜜》的:意境,正是通过作者感情的变化发展表现出来的,即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又由喜欢到赞叹,再由赞叹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的向往。作者正是以自己感情变化为线索,有层次地展示出深远的思想意境,热情地讴歌了劳动人民的伟大精神。其情感与外物相融合,诗意盎然,耐人寻味。倘若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学生定然会感受“蜜蜂精神”的朴实美、勤劳美、奉献美。

三、引导学生去鉴赏美

审美鉴赏是审美活动的高级形式,它不仅要求人们及时发现美的事物,而且要求人们对美的事物做出鉴别和赏析。审美鉴赏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观、品、悟。人们对事物的鉴赏,总是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开始的,这就是“观”。在“观”的阶段,如何鉴赏客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是学生主要的鉴赏客体,它包含着显性或理性的美的因素。正是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向学生传递着各种美的信息,诱使学生去发现其外在之美,内涵之美。从而完成对教材的美的欣赏。学生在语文审美鉴赏中的“观”,首先是对语言符号的感知。并在感知其语言之美的同时,感知其形象之美。例如:《祝福》中有这样一段对祥林嫂的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学生在感知人物描写的语言时,祥林嫂凄苦的乞丐形象也同时在头脑中浮现。在这一“观赏”中,不仅是对表象感觉,而且伴有理解、情感的参与。这是语文审美鉴赏的一大特点。
审美鉴赏的第二个阶段是“品”。主要表现为鉴赏主体对作品中认知对象的解读和体会。“品”主要表现为:以想象的方式深入作品的内涵,填补作品的空白,以积累的人生经验品味作品中的一切。鲁迅先生在《药》中描写的那些看杀头的人“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学生阅读这段生动形象的描写时,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在头脑中呈现惊心动魄的围观景象,并用自己全部的人生经验去填补这一形象本身所蕴涵的但未直言的部分,从中品味出被无形的手捏住脖子的人们的可怜、可悲,品味出无形的手的势力与淫威。当然,这种填补空白的活动,通常是不自觉的,学生只能凭想象力自由驰骋。也只有通过这种填补空白的想象活动,学生才能从中领略文学作品的无穷韵味。 审美鉴赏的第三个阶段是“悟”。悟,是审美鉴赏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内省方式,一种感知体验基础上的哲学思考。例如,在阅读《荷塘月色》时,学生们开始是沉浸在荷塘月色的幽美景色之中,用心体验作者那种宁静而寂寞的复杂心境,感受那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进而便从感受和体验中超脱出来沉人一种“回忆”,一种思索,一种追求,最终悟出了作者厌恶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而又徘徊、矛盾、无所适从、情不由己的精神状态,从而获得了对作品意义的深层理解。可见“悟”是品味、体验的凝聚和升华,是一种更高的审美鉴赏形势。其中,理喻是关键所在。当然,这种理喻不只是理性思考,更是以体验为基础的高层次的审美实践。学生达到了“悟”的阶段。意味着鉴赏行为的完成。不过。它不是永恒的终结,因为“悟”中获得的感受和思考将是永无止境的。

四、引导学生去创造美

创造美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创造美的活动主要包括写作活动、办黑板报、办文学报、撰写广播稿、开展有意义的语文课外活动等。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则是学生创造美的活动的集中表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非常熟悉的一项教学活动。对此我不想作过多的论述,只想简述三点看法。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美源于生活,生活是培育审美意识和能力的沃土。只有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浮想联翩,不断地创造美。一个足不出户孤陋寡闻、头脑闭塞的人,是很难具有生动丰富的想象力的。因此创造美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要使学生写好作文,最主要的前题就是要帮助学生丰富生活。开阔视野。引导他们热爱生活,怀着纯真的感情去亲近自然和人生,留意观察,细心体验。尽量去发现生活中美的因素,并将这些素材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整理归类,这就是常说的积累素材阶段。

2.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进行美的想象。神奇的美的想象能为学生提供创造美的灵感和激情。如果学生能把获得的五光十色的素材,放进想象的熔炉里去冶炼、重组、创新,就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来。

3.引导学生正确驾驭美的语言。尽管你发现了美的事物,尽管你的想象丰富多彩,但最终还是要靠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差,创造美的活动就异变为纸上谈兵的空话、套话。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和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现代教育先驱蔡元培先生就积极倡导过“学校要进行美育教育”。作为一切基础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更应该在学校美育教育中起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责任编辑:梁媛)

㈡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人文、审美、语言等各个方面知识的课程。语文课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好的语文课给学生创造的是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激荡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法国着名作家乔治・桑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同样,审美教育应该永远存在于每一堂语文课上。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构思、意境,要通过朗读、分析,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丰富的美学内容中感觉自然的美,鉴赏社会的美。

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语言美表现在遣词造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即能够妥帖地描摹形象,传达思想感情。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的开头,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反感以及无情的嘲讽通过“油光可鉴”、“标致”等词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乍看却尽是赞美之词,经过反复的朗读,细细的咀嚼,学生不但领会了作者的用意,也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高妙之处。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妙。此外,李清照《声声慢》中开头3句14个叠字的创意,鲁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排出9文大钱的“排”,都是用词的经典。
又如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花图”,那段景色描写非常美!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态,用词准确,比喻贴切。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品味”,理解这些词的含义,让作品中描写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也构成一幅春天的图画,使他们有一种美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体会课文内的做告搏意境

联想和想象是读者进入作品意境的必经之路,脱离了这两者,就不是文学欣赏的阅读了。学生往往通过直观的思维深入课文的意境中,真切地感受,尽情地体验。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纯祥,在上《老界山》时,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当满天的星星与红军的火把连在一起是多么壮观的奇景;当红军夜里睡在狭窄的山腰上醒来时看到的夜景是多么迷人;想象红军在下山时的喜悦心情。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述大自然的文章,例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描写北平的秋天,创设了一种萧瑟清冷的意境;朱自清在《春》中描写春花、春草、春风、春雨,创设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意境。我在教这类文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听、看、感受的机会,并引导他们多想象、多思考。同时还要教给他们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充分发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再如品读周敦颐的《爱莲说》,除了让学生想象莲的形象美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社会生活中具有莲一样高尚品质的人。这是美感的加深,想象、联想愈丰富,感受也就愈深刻,受到的美感教育也就更有价值。

3培养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体验真情

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这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通过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体验文章的真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范读、播放录音、学生默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围绕审美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上施以不同的阅读形式。这里还需特别强调的就是要重视朗读。
学朱自清的《春》,学生通过诵读友芹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春花的绚丽、春风的和煦、春雨的温馨,品味春天特有的气味,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饱含感情的诵读可以让学生找到春天的感觉,有身临其境之感:躺在软软的草地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暖风吹过,花香扑鼻;站在满目新绿的田野上,感受绵绵春雨的滋润,同学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春天。例如在学《再给我十年》一文时,我让同学们反复朗诵文章中描写景物和人物心理的语句。读得多了,自然能体会作者在绝症来临时的那种恐惧、绝望心情,也能体会出他对这个世界的留恋之情和与病魔作斗争的坚强毅力。这篇文章告诉学生的不仅是与绝症战斗的勇气,更有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因而,学完这篇文章,同学们都深有感触。
新世纪的课堂,应当是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表演课本剧。例如教学《美猴王》时,课文中有一段关于孙悟空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教学时可以在细细体会句子后,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帮助其他学生体会孙悟空活灵活现的个性。我在上《小巷深处》时,要求学生表演母女相见时的那个场景,当其中扮演养女的一名学生充满愧疚、充满感激的一声“妈――”的喊声之后,全场听课的学生和老师无不动容,其情感体验不言而喻。

4运用多媒体技术,落实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它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融声、像、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它把枯燥的文字演绎成精美的画面,它让无声的作品显得更为多姿,更能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美。
如在讲授《瑞雪》时,如果单纯靠老师用嘴来描述北国下雪时的景色,就显得太苍白无力,而将关于北国雪景图画一一展示出来,就会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美丽的雪景特点。《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资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伴随着深情的朗诵与动人的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出现在显示屏上:淡淡的月光、亭亭的荷叶、袅娜的白花、脉脉的流水,作者笔下那清晰美丽的荷塘景色细致入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跟随作者来到了荷塘,完全融入了诗情画意之中。作者那淡淡的忧愁交织淡淡的喜悦的情绪也感染了学生。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的这种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更有效地融入审美教育。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条件、自身的优势和文本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初步感受文本的形象、情感和意蕴。
总之,语文教学必须焕发审美光辉,以适应语文学科本身的审美本质,只要认真思索,敢于实践。我们便能将审美教育融入,使语文课真正变为美的欣赏课。

㈢ 语文课如何教会学生审美

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进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和谐的发展。以下笔者谈谈通过语文课的“听、说、读、写”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

“听”的美学意义在于学生是主动地听,有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

在教学中,笔者巧妙地引导学生耐心、专注地倾听别人说话,了解对方的意思,不随意插嘴喧哗,左顾右盼,漫不经心,要有尊重对方的态度,使师生双边关系朝“美”的方向发展。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用眼神、神态、姿势营造一种和谐美,“听”过后就是美的感受。在讲解《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学生读课文读到志愿军战士“抓雪吃炒面”时,有个学生立刻插嘴打搅朗读,笔者及时用一个眼神制止这一行为,使课堂教学在和谐、宁静的气氛中得以顺利进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也让该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

“说”是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因而也是充满美感的

“说”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同时还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说”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1)师生间的谈话。教师上课,有很多要说的。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好的美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听得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越听越有味。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语言有美丑之分,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美的语言。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净化他们的语言去净化他们的心灵,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营造一个美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下熏陶、学习,并在实践中去掌握美的语言。
2)课文的诵读。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课文朗读得流利有感情,这就是美。学生能够对课文中的人和物爱憎分明,这就是美。文学作品中那些真善美的情感和思想,会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起到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作用。如,诗歌美是高度凝练的艺术,充满着激情和意境,这和青少年青春浪漫的气质十分贴近。因此,读点诗歌对于发展中学生的想象力大有好处。语言美和文学中的形象美都是体现美的重要方面,教材中的优秀散文诗歌,不仅语言生动优美、音韵和谐,而且歌颂生活中美好的事谈斗余物,揭露和鞭挞丑的事物。因此,学生要把这些作品朗诵好,首先必须读懂它、细细体味它,然后才能表现它,要“因读悟文”“因读悟美”,要去美读,去感知教材和获得作品美感。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让学生多读优秀作品,在提高他们语言表述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如在诵读、欣赏经典古诗词时,一开始,学生总是泛泛地读、机械地读,没感情,没韵味,读不懂,理解不透。后来,笔者含滚特意找来中央台播音员夏青的朗读带,反复播放,让学生们体会朗读技巧及情感的表达,然后笔者指导学生朗读技巧,领会“以声传情”的境界。学生通过反复读,仔细品味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认真揣摩自己的语气、语态,以达到最佳状态。经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们大多都掌握了朗读的技巧,都能感悟出古诗词所包含的优美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踊跃发言,将读后的感悟和对诗文的理解,一起探讨,笔者只在最后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美读、体味、品读,远比教师主观灌输强得多,学生也通过实践懂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语文教材本身的思想内容、体裁、结构、风格、语言表达等都是美的,都是按美的法则营造的,都是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受到陶冶,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发现语文课文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去感知生动、丰富的现实美。正如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花木山川的美,城市的美,道德品质的美,广大群众为伟大目标而斗争的美,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的体会”。如引导学销液生精读课文《雨中登泰山》《难老泉》等篇章,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秀奇,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学会欣赏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美;引导精读《风景谈》《土地》等篇章,从中领悟创造性劳动与美的辩证关系,懂得“美是生活”的观念,懂得“创造性劳动是美的基础”的道理。总之,学生精读课文,就可以发现科学美、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哲理美的存在。

“写作”教学培养发展学生积极主动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作为语文教学,创造美的阶段即是化知识能力教育为语文素质的过程,创造美集中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上。学生在接受文学作品的长期熏陶后,能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和表达美、歌颂美的愿望。当学生在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体验和观察以后,在掌握一定的遣词造句能力和写作方法以后,在对美能够作出较正确的鉴赏和评价以后,就能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伟大祖国的壮丽河山,描绘秀美多姿的自然风光,抒写生意盎然的生活情趣,讴歌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对假恶丑的无情批判。

㈣ 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美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在我国,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孔子提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和乐就是君子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存在偏重智育的倾向, 现在语文新大纲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 人文性和审美性并重的指导思想。那么, 如何在语文课中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创设美的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审美教育的前提。 美的氛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综合地、 整体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而有利于调动受教者产生审美激情、 审美体验,从而全面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氛围中最有价值、 最活跃的是人的活动和人的情感,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诱发者, 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45分钟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在充满情趣的愉快气 氛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他们把学习语文看作是一种乐趣,桥信激 使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美的氛围是师生合作共同创造的。 语文课创设美的氛围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坦蚂师的语言艺术、 心理沟通艺术、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等等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心理的诱因和创造 美的氛围的因素。如教《荷塘月色》、《天山景物记》 可播放配乐的朗读音响;教《南州六月荔枝丹》、《景泰蓝的制作》 就可绘制画面图片。这些作法,都能创造美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美的追求。 其次,挖掘美的内容。设计出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 是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基础。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的讲课要充满艺术魅力, 必须首先对课文深入钻研,充分体会文章的美感,咬文嚼字, 从教材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和潜在的精妙之处去寻求教学的乐趣和情 趣,然后进行巧妙地设计。挖掘美的内容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抓住情感核心,体会作品的情感美。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门扉。 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 都是现实世界形象的反映。作者通过观察慧眼和独特的视觉, 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经过选择和酝酿,用自己的匠心, 创造完美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又无不寄寓作者的社会理想、 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特定的环境中去, 体会作家的人格情怀,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如《 祖国山川颂》、《雨中登泰山》、《天山景物记》《海滨仲夏夜》 等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自然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川。 读着这些文章,会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了感染, 从而激起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完成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的 “心理位置互换” ,将学生引入“角色”。学习《与妻书》, 可以让学生体会林觉民在信中洋溢着对妻子的爱,对生活的爱, 体会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儿女之情上, 而是将儿女之情与革命利益相比较,使对妻子、 生活的爱与革命需要统一起来, 学生了解了林觉民烈士的崇高思想境界, 便能激发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紧扣这些内容向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 在思想上受到美的享受,品德上受到美的熏陶, 心灵上受到美的净化。 2、吟咏诵读,品味作品的语言美。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 它有利于我们深入品味文字作品,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挥语言的感染力,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边看边读,最有利于从遣词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汇贯通,步步深入, 乐趣丛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 “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 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老所描述的这种境界, 就是通过吟咏诵读所达到的审美境界。在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作品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它们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悦耳; 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 有的若叙家常,娓娓而谈。 品味诵读这些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体验美感, 又敏袜能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的语声美、达意美、描述美, 从而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美、事物美、 境界美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美,激发学生仰慕美好人物, 热爱美好的事物,产生追求美好的明天的崇高美感。 3、训练想象,进行美的创造。文学形象是间接形象, 读者必须调动语言感受力、艺术情感力、艺术想象力, 才能唤起相应的审美、意象。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作品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艺术空白,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同, 必然造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 叶圣陶先生在论创作中谈到文艺作品的鉴赏时,举了读王维的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为例。他说:“要领会这两句诗, 得睁开眼睛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 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他还说:“ 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 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 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就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叶老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读书要“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师要善于挖掘材料,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例如《孔乙己》的结尾, 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 如果没有死, 那么他的生活状况怎样呢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 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以后》的续文。在学了《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后,可引导学生想象“未来的书”, 既可加深对书籍演变历程的认识,又可激发学生献身科学, 创造未来的热情。进行这样的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又能使作品的审美效应得到强化, 从而帮助学生达到从感受美到创造美的完美境界。 再次,诱发美的体验。美的体验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必须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 质疑感、惊异感等,调动学生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 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如在学完《荔枝蜜》这篇课文后, 可引导学生重温另一篇着名散文《落花生》,可以这样对学生说: “ 在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东西可以启发我们。像这一课里的蜜蜂, 就启发我们懂得一个很深的道理,蜜蜂对人无所求,而给人呢, 却是极好的东西。它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它是渺小的,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而落花生 它不是无用的, 而是有用的。——不是只讲体面而无用的。我们学了这些以后, 也来找找看,在自己生活中碰到哪些东西,也可以发人深省 ”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 有的说要做形状虽小,但作用大的螺丝钉,有的说要做吃的是草, 挤出来是奶的牛;有的说做春蚕,做粉笔,做梅花,做煤……“ 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思索, 在寻求答案,尽管这些回答还很稚嫩, 但它反映了学生对美的纯真的向往。 实践证明,美育能使学生在领略美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并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不断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揭示奥秘、 探求真理。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形象,情感的中介, 逐步而非强制地使受教育者接受美的熏陶,这个过程正如杜甫诗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㈤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审美教育

在小语教学中渗透审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教师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着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

㈥ 简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十分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诸因素中,美育有着特殊的意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点明了美育在个人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其中学校美育又包括各学科课程中的美育、环境的美化以有美育活动等方面。但在课程美育中人们往往认为责任只在音乐、美术等,却未能意识或重视到其它学科也都能够而且应该挖掘其中美的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某种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务更是责无旁贷,它的作用也许会更重大、更深刻。语文学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总之,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语文中的德育必须通过美育才能完美地实现。“寓德于教”的提法是不错的,“文道结合”的观点也早已有之,如韩愈的“文以载道说”等便提供了理论根据。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会产生种种困惑,如1篇游记教完了,于是总结说:“文中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呢?……”难道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学生的确深受教育了吗?再说,语文有其自身的特点,诗赋文章中似乎并非篇篇“载道”,处处“寓德”,也就不宜一律牵强地给所有的作品贴上什么标签,这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遇到的情形。 然而有1种因素能够贯穿于诗文的始终而无所不在,这就是——美。社会生活、自然景物、人类语言等是十分丰富的,反映这一切的作品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这些都能引起读者的美感。如果能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细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赏析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体验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赏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美,领略不同风格的语言美……一言以蔽之,让学生以审美的方式感受和认识世界,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从悦入、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们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强烈欲望,从而使人的思想精神产生质的飞跃,较好地达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标。众所周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以其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教育和激励了几代青年,使他们成为共产主义新人。有一位科学工作者曾经说过,就是那些优美的山水诗和写景游记散文使自己深受大自然的洁净美丽,并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环保事业的。这就是美育的伟大功绩。从这文教学中的德育的实质就是美育,只有这样地看问题和付诸实践,才能使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的特点,还能获得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意义。 在语文学科实施美育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㈦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面对一大堆语言文字,更是面对美,面对美的生活,面对美的精岩闭卜神。教师如果教育得法,就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美的震撼力,必然会作用于学生的理智、情感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语言美进行审美教育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是无限的,阅读的本质是对语言的感态灶知。汉语的丰富性和多样化的语言风格,使课文体现出不同的美感特征。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语言特点,抓住富有代表性的语段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把握汉语的审美特征。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以细致的笔触,精彩的文笔,描绘了紫藤萝的外形与神韵,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使学生从优美的文章中学会崇尚生命、珍惜生活、珍爱人生。

二、通过形式美进行审美教育

优秀的课文非常讲究艺术形式之美。作者的匠心独具,各有特色,其构思、层次、起承转合、过渡照应,都表现出作者的个性。学生如果能感知、领悟文章的形式之美,就会受到审美教育。例如《安塞腰鼓》,作者采用铿锵的短句、激昂的排比、疾猛的节奏,在文章中造成了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炽热灼人的气氛、排山倒海的气势,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三、通过课文的意境美进行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的意境,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可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意境,使学生不仅身临其境,而且深入其境。例如《山中访友》,视角独特,想象绮丽,笔调轻松,充满诗情画意,惹人无限遐思,出神入化,开拓了新的审美视野。在教学中,老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中,然后诱导学生找出想粗穗像奇特的语段来品析,造成自然之境与人的心灵的沟通,创造使人陶醉的意境。

四、通过艺术形象进行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的。例如《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作者从服饰、语言、动作、神态等多方面对他做了细致描绘,写出了他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无比深情,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从美的形象中得到启迪,受到陶冶,汲取美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五、通过培养美的创造力进行审美教育

美的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具备美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就语文而言,什么是美的创造?就是学生能够运用美的语言、美的形式,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崇高理想的向往。为此,应当在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感知力及想象力,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感知美,欣赏美,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创造美。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把教材中各种美的因素展示在学生面前,培养他们运用视听感官与理智去感知美,并引导学生在反复品味的基础上展开美的想象,进行模仿性联系,从而逐步提高创造美的实践能力。有了这样良好的开端,学生就能随时感知美的意象,并运用联想和想象,使之深化和升华,从中悟出美的意蕴。

六、创造美的课堂气氛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的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的。必须创造优美的课堂气氛,才能把学生引入情感化的教学中,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优美的课堂气氛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和谐,而师生关系的和谐取决于师生之间的爱。通过爱的交流,引起师生心灵火花的碰撞,产生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当教师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在学生之中奏响的时候,课堂气氛的优美就实现了,最佳的审美教学效果也就出现了。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价值观,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审美教育中真正地实现了统一。

㈧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审美教育教学一

培养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体验真情

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这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通过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体验文章的真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范读、播放录音、学生默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围绕审美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上施以不同的阅读形式。这里还需特别强调的就是要重视朗读。 学朱自清的《春》,学生通过诵读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春花的绚丽、春风的和煦、春雨的温馨,品味春天特有的气味,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饱含感情的诵读可以让学生找到春天的感觉,有身临其境之感:躺在软软的草地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暖风吹过,花香扑鼻;站在满目新绿的田野上,感受绵绵春雨的滋润,同学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春天。例如在学《再给我十年》一文时,我让同学们反复朗诵文章中描写景物和人物心理的语句。读得多了,自然能体会作者在绝症来临时的那种恐惧、绝望心情,也能体会出他对这个世界的留恋之情和与病魔作斗争的坚强毅力。这篇文章告诉学生的不仅是与绝症战斗的勇气,更有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因而,学完这篇文章,同学们都深有感触。

新世纪的课堂,应当是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表演课本剧。例如教学《美猴王》时,课文中有一段关于孙悟空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教学时可以在细细体会句子后,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帮助其他学生体会孙悟空活灵活现的个性。我在上《小巷深处》时,要求学生表演母女相见时的那个场景,当其中扮演养女的一名学生充满愧疚、充满感激的一声“妈――”的喊声之后,全场听课的学生和老师无不动容,其情感体验不言而喻。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体会课文内的意境

联想和想象是读者进入作品意境的必经之路,脱离了这两者,就不是文学欣赏的阅读了。学生往往通过直观的思维深入课文的意境中,真切地感受,尽情地体验。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上《老界山》时,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当满天的星星与红军的火把连在一起是多么壮观的奇景;当红军夜里睡在狭窄的山腰上醒来时看到的夜景是多么迷人;想象红军在下山时的喜悦心情。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述大自然的文章,例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描写北平的秋天,创设了一种萧瑟清冷的意境;朱自清在《春》中描写春花、春草、春风、春雨,创设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意境。我在教这类文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听、看、感受的机会,并引导他们多想象、多思考。同时还要教给他们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充分发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再如品读周敦颐的《爱莲说》,除了让学生想象莲的形象美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社会生活中具有莲一样高尚品质的人。这是美感的加深,想象、联想愈丰富,感受也就愈深刻,受到的美感教育也就更有价值。

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修订后的新大纲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改版后的低年级语文教材,安排了大量精美的图画,生动直观,与旧教材相比,更具有趣味性、可读性,更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必须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遵循美学的有关原理来进行。下面谈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美。
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同样地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的,事实上,在某种状态下,主体甚至感觉不到客体的美。马克思说过:“焦虑不堪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珠宝商人所看到的只是商业的价值,而不是珠宝的美的特性。”这说明了情感和注意直接影响着审美活动。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时,必须设法调动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情感。
1、用美的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儿童天性爱美,美好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或是展示美的画面,或是播放动听的乐曲,或是生动形象的表演,或是绘声绘色的描述,将学生一下子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不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确定基调。例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课一开始,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好吗?”学生齐声回答“好!”“去哪里呢?到动物园去吧!”同学们高兴雀跃,鼓起掌来。接着,我播放了各种动物的录像,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动物;按动鼠标,闪动着各种动物的尾巴,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引出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课文的描述,师生齐齐来做“给动物添尾巴”的游戏,增加了学生的趣味性,同学们学习起来,兴致很高,效果更好。
2、以教师的情感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着名小学语文教师特级教师李吉林指出:“在让学生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
的确,美感的产生不是靠“传授”得来的,而是要靠学生自己亲身去感受和感悟。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熏陶和感染无疑起到激励和唤醒作用。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富有感情的范读,或激昂,或深沉,或轻快,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反复吟诵一些感情丰富的语段,让学生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使作者与教者、读者感情融于一体;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疑问,以问促读,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再现画面,领略自然美。
语文教学由于受到时空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主要通过有关文字、图片和声像资料来认识客观世界。如台湾的日月潭,黄山的奇石,东北的小兴安岭,黄果树的瀑布等,我们不可能一一带领学生去领略、感受这些自然美,于是,就要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幻灯片和声像资料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南方的孩子感知雪的表象,我利用课件,播放一段录像:北国的树林里,雪花飞舞,白雪皑皑。雪地上,走来了一群小动物,它们身后,留下了几行不同形状的脚印……学生边看录像边读书,感受了自然美,领悟了诗中情。于此同时,我们要教会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如先看整体,再看部分,最后回到整体,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等;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如形状、颜色、声音等;还要注意指导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去观察,如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等等。
三、训练语言,感受意境美。
文学,本身就是一部高度的艺术品,其旨在以情动人。文章的意境美,都包蕴于语言文字之中,因此,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使学生受到美育的最根本途径。
1、加强朗读,领悟情感。
“读与感受”是学生的一种主题活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读与感受”比分析更重要。“读与”的过程是任何“精妙”的分析所无法替代的,没有充分的读书,就谈不上深入的分析,更谈不上深刻的感受。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去:“读与感受”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三点:(1)读有目的。多读不是随便读,每读一遍,要解决什么问题,读前要提出明确要求,要加强引导。(2)读有层次。注意由浅入深,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由读得准确到读得有感情。(3)读要选择。注意精读于泛读相结合,既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泛读全文,又要指导学生精读重点语段,做到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既要抓好课内精读,又要引导学生课外泛读,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训练想象,丰富情感。
爱因斯坦曾经断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知道,形象思维是人类主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它的整个思维过程都离不开具体形象,而想象则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美感中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是在想象中实现的。在教学中,如果能选择那些反映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事物,让学生在初步建立美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有利于学生从中受到美育。如观察一幅图画,可引导学生去想象当时的季节、天气、环境和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学习课文,可引导学生补充想象一些课文中没有直接叙述出来的情节;活动课时,可通过听音辨响,将人类社会活动、日常生活及自然界发出的一些声响有机糅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去想象一些情景片段等。
四、丰富实践,创造生活美
人类的美感不是余生句来的本能,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审美认识的程度。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应该把目光盯在课本上,而应该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才能培养出有实践能力的、社会适应性强的人才。
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必要的知识。如讲授《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动物冬眠的知识,说说哪些动物需要冬眠。(2)根据教学的要求,组织适当的活动。如参观访问、兴趣小组活动、办手抄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等。例如教学《秋天到了》后,我在班中组织了“找秋天活动”,并举办以“秋天到了”为主题的展览,让学生把自己在“找秋天”活动中拾到的树叶、采摘到的果子或拍摄到的秋景照片等展览出来,既丰富了孩子们对秋天的认识,又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3)运用对比方法,学会鉴赏美。如学习《水乡歌》一文后,教师可带领孩子们到附近的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使他们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幼小的心灵播上勤劳致富的种子,还可以让学生用画笔画一画,画出现代农村的美。

㈩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美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审美教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在此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课堂上的美育渗透

1.课前导人引出美。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绘大自然美景的文章,这些文章语言美,意境美。在课堂上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教材并引导学生,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美、体验到美;课前老师利用这些文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的情感的心弦,使学生的美感和情感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追求美感的欲望。如教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时,老师先介绍:“乡愁”是我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题材。古代的乡愁,主要是离乡背景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近代以来,大批华人漂洋过海,乡愁中又注进了海外赤子之情。1949年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盘踞台湾,封锁海峡,炎黄子孙对大陆故乡的的思念又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渴望交融在一起。此时播放旅法的葡萄牙籍华人胡浩波的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乡愁》,引出乡愁的悠悠淡淡的美感。
2.朗读课文感悟美。要让学生感受课文的美,这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通过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教师朗读时,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其情,引领着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如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无论是教师范读,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朗读,都能够把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效果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再如讲解《海燕》时,老师用饱满的情绪,高亢的语音、急迫的节奏、奔放的情感去读,让学生感受海燕搏击风浪、高傲飞翔、热切叫喊的壮美形象,激发出一种革命预言家的豪情,一种热情的赞美崇敬。
3.通过多媒体直观感受美。借助图形、动画、影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不仅有助于教学,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的特点是以往教学的手段所不能媲美的。在感受课文的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时,多媒体往往会更加生动。在课堂上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能够有助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在讲《苏州园林》时,通过播放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和影像,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体验到“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的真正寓意,胜过教师课堂上的千言万语。讲解《水调歌头》时,通过播放《水调歌头》这首优美的曲子,能让学生直接的感受到作为音乐文学的宋词韵律究竟是如何的美。讲解都德《最后的一课》时,播放相关影像和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欣赏,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心体验远远超过了课本上的几个字。学生对于那段历史是陌生的,再丰富的想象力也派不上用场,运用多媒体完全把那段历史场景化了,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强烈的情感力量,被这种情感所震撼。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这种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充满幻想、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4.品味课文欣赏美。王国维先生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告诫我们:“美育者一面使人情绪发展,以达完美之城,一面又为德与智之手腕。”教师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还要立足于培育、熏陶美好的情绪、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应试教育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培养局限于“纸上谈兵”,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在作品中感受作者的内心,感受生命,从而真正塑造自己的人格美。北大教授钱理群说:“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精神世界变得更美好,它属于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的范畴,应该为孩子的一生打好精神底色。”在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先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让学生融入史铁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从健全到瘫痪,又从瘫痪到“站起来”的思想变化。联系生活,平时的小困难与作者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让学生从文章中学会面对挫折,学会坚韧的精神,塑造自己的人格美。讲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朗读,让学生欣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浪漫色彩的壮美意景,使人几乎忘记奇寒,而身处南国繁荣壮丽的奇妙意境。

二、课外的美育渗透

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走入艺术的殿堂,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佳作,也可以多看《青年文摘》、《读者》这些优秀的杂志。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所必不可少的途径。
法国着名雕刻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我们要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和大自然中去发现美。在课外组织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活动,对于语文教学美育的渗透就显得十分必要,比如清明节时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周末带领学生走访红军老战士,听革命老前辈们讲述他们当年的故事,让同学们切身实地的从革命老前辈们身上感受出那种大无畏的革命豪情,感受出他们内心的美。这就是一次让学生认识美和创造美的活动。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讲解,又要注重美育的渗透,课堂上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审美情境,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课外时,要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获得美的熏陶。教师时刻注意到让美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在美育的艺术天地里尽情地体会语文的魅力。

阅读全文

与如何在语文课堂落实审美教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