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什么是语文听说读写

什么是语文听说读写

发布时间:2023-05-22 15:20:05

① “语文要素”与“听说读写”

为什么叫“语文要素”?怎么理解“语文要素”?我一直在想,很有可能是将统编版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拼起来,就是一幅完美的语文蓝图了,每一种“语文要素”都是“语文”的一部分。这样仿佛应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语文要素应该是约定俗称的,是公认的,而且每一种要素应该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这可能会使我们想起常常讲的“听、说、读、写”,一个人能听懂别人的话,能通过口语表达来交流,能阅读,能用书面语言来交流,这样的人,可能就算是一个具有语文能力的人了。那么,“听、说、读、写”能不能算是“语文要素”呢?看起来是不能算,我想起个名字,可以叫作“语文要件”。

“语文要素”可能首先是构成了“语文要件”,再由“语文要件”构成了“语文蓝图”。比如“读”这个要件,则可能包括“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读句子,想象画面”等要素。这么看来,其实每一个要件是一个立体的构成,“注意语气和重音”是一种表面的表达,而“想象画面”可能只在思维当中,可能被“语气和重音”所覆盖了,但就在“语气和重音”当中,而“阅读的速度”则可能体现在默读当中,并没有读出声音,但却能通过内部的声音勾勒画面形成理解,当然,那可能更是一种表面的要素了。

再比如说“写”,“了解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的方法”和“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两个语文要素又是一个在表面,一个是深层。如何表达感情往往能够让我们很快就能感到,而写景的方法却往往藏在文章的深层当中。

而关于“听”和“说”在整个小学统编版教材里,至少在课文中,基本上没有得到体现,那么是不是统编版教材不重视“听”和“说”呢?当然不是,“听”和“说”往往在口耳的互动当中,教师读,孩子听,教师提出问题,孩子表达理解,孩子们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都是“听说”的例子,这在“交流平台”当中也有所体现。那么,“听”,有“怎样的听”和“听什么”吗?比较难,听重音、听节奏……其实重音和节奏往往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听出意思就可以了,说也同样如此。“听”和“说”只有在良性的语文课堂上直接训练,它们是重要的部件,但并不是适合分离出多少“要素”。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统编版中更多的是显性的“阅读”“写作”的“语文要素”,而在让这些“语文要素”落地的过程中,“听”“说”可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听”“说”实际上也是同样重要的,而这,往往可能是我们忽视的环节。让“语文要素”和“读写听说”结合起来,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② 语文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即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学使得小学生能够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评品话语的能力,使得小学生能够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能正确使用语言、能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然而目前看来,很多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语言表达不清楚、文章表达不通顺,甚至词不达意,逻辑混乱等现象,所以,小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急需培养和提高,而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和训练

③ 为什么语文要听说读写

“平常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圣陶)按照叶老的阐述,我们可以明白地了解到,听和说重于口头语言,读和写重于书面语言。听说读写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所以,学语文就是学语言。只有学好了语言,才算学好了语文。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而近年来我们学生中出现诸如语言不规范,汉语水平差,写作水平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叶老曾说“听是用耳朵读,说是用嘴巴写,读是用眼睛听,写是用笔头说。”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四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是学生素质水平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反映,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听说读写紧密结合,切实搞好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2001年我国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听说训练纳入教学目标,把听说读写摆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是语文教学规律的回归,再次为我们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指明了方向。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对听说读写训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了一点经验,下面就谈谈我的做法。
一、用耳朵读------听
听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品评话语的能力。如果别人讲话,你听不清,或听不懂,知识的吸收和技能的培养就要受影响,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听作为人们重要的交际形式,是人脑对被叙述对象的形象再现,是一个不断地吸收、分析、理解外界信息,进行积极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以记忆、推理、判断、综合、概括、想象等能力为基础,如果这些能力不强,听的效果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听得真,听得好,便会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能听、会听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适应快节奏生活的需要,更是民族素质提升的体现。所谓能听就是能认真听完别人的讲话,做到不随便插话,会听就是能领会说话人的意图,并听出话外音,作出积极的反映。“说话听声,锣鼓听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听力训练单靠课上进行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充分挖掘听力材料,利用听广播,看电视,听演讲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听的耐心,使其能集中精力地认真听是教师要做的第一项工作,训练之初可先找些学生感兴趣的短小的听力材料进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难度,培养其良好的听的习惯。其次,利用典范的听力材料如课文录音,配乐诗朗诵等多媒体材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不断的感染,诱导,熏陶学生,激发其听的兴趣,仿的欲望。再次,有目的的让学生通过仿读、复述,分析总结听的内容,使其能根据材料中语音、语调的变化听出话外音、言外义,使学生达到听得进,听得懂,听得好的目的。
二、用嘴巴写------说“
说是口语交际训练的核心,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说作为重要的信息输出方式,是人思维的外现和写作的基础,一个连话都说不周全的人,他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是可以预见的。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做到口齿清楚、发音准确、使人不产生歧义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敢说,能说,会说则是训练目标。敢说就是敢于在公开场所,自然得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能有条理地,重点突出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为能说;创造性的利用固有经验和当前材料、运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阐述独到的见解则为会道。一些学生在交际中出现词不达意、丢三落四、语无伦次等现象,与其缺乏说话训练有关。
每个学生都渴望有机会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而现行教材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为我们开展说的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练习平台。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语言环境,依托说这个互动过程,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使其克服胆怯心理,树立说信心。如有目的的和学生谈心,让学生主持班会,讨论班级管理方法,并利用演讲赛,故事会,辩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给他们以自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还应让学生在多看、多听、多练的过程中积累说话的素材,总结说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为做到心中有数,说之前可先让学生针对训练题目列出提纲,并留足时间,让学生利用手中材料和生活经验通过大脑的思维和想象对叙述对象进行再造,做到想得到,说得出,讲得好,直至达到“出口成章”的说话境界。
三、用眼睛听------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书读多了,其中的形象自然就呼之欲出,对书中的思想也就会有所感悟,语言感觉自然也就找到了。进而实现了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读是说的基础,写的前提,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爆炸也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1、创设阅读情境。做好示范引导工作,通过课堂上的听录音,范读,仿读活动,做学生表率,为其树立典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使其感受阅读的魅力,接受心灵的洗礼。2、培养阅读习惯。阅读需要坚持,最忌松懈,那种头脑发热一阵狂读,热度过后放任自流的习惯是要不得的,所以教师应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每节课要保证学生有10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同时还应做好监督检查,及时对阅读情况进行检验,这样既规范了阅读行为,也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3、变阅读为悦读。阅读的方式方法很多,如课上的朗读、默读、泛读、领读、齐读、自由读、仿读、分角色读,课下的整体概读,批划自读,小组议读,品评析读,它们既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各具特色,都可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和才华展示的舞台,使他们在阅读中增长见识,看到自身的长处,确定人生的坐标,“我快乐我阅读,我阅读我快乐”的理念也便深植与学生的内心。
四、用笔头说------写
叶老说:“作文不该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本来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作文又不该看作一件呆板的事情,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异其致。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既然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每个人的生活又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根本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模仿固有的程式,弄得千人一面。写作是生活经验,形象思维,语言运用的统一,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以笔代口,以笔抒情的“说”。而作文课上出现的学生搜肠刮肚的写,老师煞费苦心的改,而再写时还是空话连篇,抄书抄报,敷衍塞责的现象,无形中在不少学生心灵上投下了阴影,甚至演化为其从事创作的心理障碍。
为避免步入怪圈,我认为写作训练应从以下方面做起:1、提倡写作文自序,每学期学生的第一篇作文就是为自己的“大作”写序,这既调动了其写作的热情,又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才智,进行大胆创作,写出真我。2、做好批改工作,切忌大量的如“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等空洞批语出现,做到精批细改,对优缺点明确的进行标示(哪怕是一句一处)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真的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劳动。3、写作是没有诀窍的,勤写、多练才能提高写作水平,“三天不练口生,三天不写手生”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让学生每周写一篇“小记”,长期坚持下去,学生通过练笔,就身边耳闻目睹的种种现象,写出自己的看法。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写作时便能文思如泉涌,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说”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人和事。4、“文章不厌千番改”,所以教师应重视作文的修改,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以改促写的目的,修改可采用自读自改,互读互改,同读共改等方式进行,这样既减轻了双方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四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紧密相连,任何把它们孤立和割裂开来的想法都是错误的,以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已经有了太多的教训,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不能再出现了,听说读写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必须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听说读写作为语文的基本功,不但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核心,也是其获得新知、进行再创造的重要途径,并且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意志品格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当然学生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叶老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督促受教育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可见练习是强化记忆、运用知识、培养语文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多动脑筋,多下功夫,使学生在“得法于课内”的基础上,“得益于课外”,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交际的需要。

④ 如何培养孩子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语与文密不可分,不可偏指,所以称为语文。然而语文又来源于生活,故在教学生学语文时,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会用语文。 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我国小学教育的种种弊端已日益显现。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问题尤为突出,从小学到中学,语文授课时间最多,投入精力最大,而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少、慢、差、费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问题。 因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实施之际,讨论语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是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应然取向,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为改变语文教学不良现状,一大批语文教师从素质教育要求着眼,身体力行,锐意改革,为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关于有效教学,仁者互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现在的语文教学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少,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认为跟教师没有语文意识,或者说没有较强的语文意识有很重要的关系,可以说教师是否有语文意识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 什么是语文意识?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语文意识的养成就是正确的语文习惯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在平时的教学、教研实践中,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有较强的语文意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语文教学要摈弃功利,褪尽修饰,删繁就简,回归常态。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教学应该走在语文路上,将视野对准语文的本体,把握语文的实质,彰显语文的价值,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还是以读为例。对一个具有高度语文意识的教师来说,教授一篇课文,就不仅要使学生搞清楚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要搞清楚它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换一种写法行不行,效果有什么不同。有没有这个语文意识,语文学习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有这个意识,语文学习的效果就好,进步就快。没有这个意识,收获就少,进步就慢。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这些名言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阅读过程是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阅读给人以智慧,给人创造力。着名美术家吴为山说过:读书的宗旨是使自己进步,恰如聆听大智大哲大贤教诲。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加以方法上的指点。在教师指导和推荐下,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阅读就仿佛是一粒火种,只要时机适当,足以点亮人们心中的那一盏灯。因此,我们要注意鼓励学生。难以想象,一个只读课本的学生长大了会怎么样,至少他的心灵之河不会有丰沛的水源。所以,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力争读透适合自己的优秀书籍。 我们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字,掌握技巧,从而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使鉴赏活动成为他们的自觉修养过程。
作为一名学生,能独立阅读非常重要。而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和家长问卷调查,我了解到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经过反复构思,我设想了一套量化表格,由阅读规划表、阅读摘抄卡、天天阅读登记表等组成。动员家长参与, 适时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诵读活动等,制订有效的奖励机制。
三、注意作文教学的过程性指导 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应该是构思、起草、修改和成文的过程。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比较注重写作前的启发和写作成文后的评价与反馈,对于写作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的指导还不深入。学生作文兴趣普遍不高,作文的质量不够理想,从教师这一块来看,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即过程性指导。因此,要改变现在作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要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也就是说,作文,要把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与学生的写作实践进行面对面的碰撞,在学生的思维上产生影响。那么,这其中有哪些可以运用的方法呢?举例如下: (1)注重两记。坚持让学生写好两记,即日记和读书笔记,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并积累写作素材。 (2)现身说法。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以下水作文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学生交流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得到教训。 (3)典型展示。让学生在和别人交流写作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对写作过程的正确认识。注重评优激励,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4)放大细节。对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铺演和解剖,让学生在放大的镜头中发现问题,在反复的历练中揣摩要领,领悟规律。 (5)现场提升。让学生在修改和调整中获得过程性的体验,在动态比照中获得强烈的学习刺激,鼓励合作,提高作文质量。 总之,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地发挥效用,发挥老师的导师功能,就一定要想办法去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而不能只是讲孤立的知识,悬空的技巧。
四、持之以恒抓写字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培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从修订大纲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写字,强调打好基础,包括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画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体现了加强写字,提高写字质量的指导思想。同时我个人认为美好的字体可以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 现代人不可能像汉朝书法家张芝那样天天洗砚台,把池塘水洗黑了,更不可能像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单身居寺楼一练就是三十年。眼下的孩子几乎全是独生子女,教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坚持有效地练字,至关重要。而练字比较枯燥、乏味。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为了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们好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充分说明了兴趣的地位和作用,本人尝试了以下几种激趣法,效果较好: (1)天天书法展评。利用教室墙壁,精心设计一片学生作品展评空间。统一用田字簿纸张,学生每天张贴一张,字数不作要求。 (2)设立优秀榜,进步榜。采用自评、集体评价的方式,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并奖励作业本、钢笔等。 (3)目标预设与评价。每周学生结合实际,给自己制定短期目标,如写好基本笔画、写端正字、调整好字的大小等,一周结束作总结评价,从而制定下周目标。坚持下来,学生就能体验到这种过程的快乐,并收获成功。 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大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新世纪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实践证明,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听说读写能力,遵循教学规律,加强学法指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正确的语文观是理解与落实《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标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实践中,要真正做有心人。把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作为自身教学的目标,在读写之间寻找结合点,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为母语的传承、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⑤ 语文中的听说读写分别指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学习语言的过程而已

⑥ 语文的听,说,读,写,背是什么意思

听:就是老师讲的某篇文章或某句话,某词语你懂没有,
说:你说出一段句子和词语意思吗?
读:就是普通话有感情朗读课文一某篇文章。
写;认真记录老师讲的某段句子和某词语的含义。
背:就认真背诵老师交代的某篇文章。

⑦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

探究学习的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紧紧抓住这四个环节,对学生加强训练,才会使学生的综合性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以加强。同时,我们要优化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整合的教育体系。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前几年,有语文老师曾感慨:语文教学怎么了,我们教出来的学生连最简单的与人交流都不会,语文已经走进死胡同。时代迫切呼唤语文改革,于是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大家的视线,并且势头强劲。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呢?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呢?这些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此谈谈看法。所谓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全面素质的综合发展为目标,通过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整合语文学习资源,构建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发展的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 1.实践性。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践,学会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综合性学习命题的中心是活动。题目大多会设置特定的情境,考查学生开展语文活动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实践经验是学生解题的主要依据。 2.语文性。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基于“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一“大语文观”的。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论述,我们可以找到对于“语文”这个关键词的解读。那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中“语文”一词的内涵,也就是说语文最终的目的就是服务生活。 3.综合性。有两个层面的综合:一是学科内的综合,即综合运用多种语文知识和能力,去解决综合性的语文问题;二是学科间的综合,即以语文学科为主,进行跨学科的渗透。语文学科是解决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而语文综合性的学习同样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持。学科渗透能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促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4.开放性。主要指题型的灵活性和答案的不唯一性。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可多角度切入,形式限制少。答案不作统一规定,鼓励有创意的设计和表达。新课程改革中添加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挑战,而且综合性学习这一板块近几年在中考中一直处于强劲态势。不少学校虽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但未能做到人人都有具体的工作的任务,所以有的同学无亲身感受,写不出活动的目的、主题、步骤;有的学生虽参加,也有具体的任务,但不去思考,不去探究,没有形成自己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一定要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呢?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语文学习的直接经验与感受而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体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得到全面锻炼。 1.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听的能力,要让学生听懂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所谓听琴听声,听话听音。要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时能听懂言外之意的能力。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小丽很爱干净,早上进教室到座位上,拿面纸把桌子凳子擦了一遍,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桌见了说:“小丽,你可真讲卫生呀。”如果你是小丽该如何回答。如果同学们在审题时就字面理解的话肯定会说:“是呀,我的优点就在这。”那就答错了。正确答案是:“对不起,我知道错了。”因为她的同桌说的是反话,要听懂言外之意。可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听是首要的。 2.说。培养说话能力就是让学生在与人交流中能够正确简明流畅婉转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地表达会让你事半功倍,反之,不正确地表达会让你功亏一篑。说是一门学问与艺术,如何让学生说得正确,说得生动,说得简明,说得流畅,说得婉转……这是不少语文老师觉得困难的事。要让学生大胆地说,就要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是一条恒之有效的途径。开展贴近学生综合的实践活动更有助于“说”,每一活动的实践,都是自己的一次努力,一次体验,一次获得,说自己心中的东西,比说什么都容易。例如学校处理垃圾就一个办法———焚烧。垃圾焚烧时那刺鼻的气味、那熏人的烟让学生深恶痛绝。对此,我就发动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深受其害的学生个个慷慨激昂,谈自己的感觉,谈环保的重要性,最后形成书面文字递交给校长,反映学生对焚烧垃圾的反感,提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应该说这个活动很成功。让学生说自己熟悉的事,才能激发学生说潜能,培养学生的说的能力。 3.“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读的能力其实就是让学生读材料,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归纳有效信息,或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路识斯真。”读一篇课文后目的就是要“识斯真”。不读是不行的。有文化的人称为“读书人”,可看出“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说明知识从读中来。从读中领悟归纳总结。 4.“写”。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很多写作的素材。

⑧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素养是什么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根本学识基础、基础能力。

听是用耳朵读,说是用嘴巴写,读是用眼睛听,写是用笔头说。从中看出四者之间的关系,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

听说读写的重要性:

阅读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是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重要技能。在当今的英语考试中有许多的阅读练习题,但是基本上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遇到生词困扰,许多学生都采用了“猜”单词的意思,但是提高读的方法,可以通过一些单词或短语的暗示。浏览也是提高阅读速度的一个重要方法。

⑨ 怎样培养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

重视听的训练,打好语文学习能力基本功
语文学习成绩,与语文学习能力有很高的相关性。而语文学习能力,又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概括地说,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孩子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品评话语,即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而我们在以前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听的重要性。我认为作为一名学生,在听的方面至少有两个要求:第一,要听课文朗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文磁带,听教师及同学们的朗读,这样有利于记住课文内容。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行规定读课文的遍数,但每课上过之后,同学们绝大部分都会背,这就是认真听的效果。

⑩ 语文的听·说·读·写分别是什么意思

听,就是要认真听老师讲,说就是口语交际,读就是要读的来课内的文章等,写就是要会写字.作文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语文听说读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