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23 03:40:34

A.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思想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
1.实际性原则
思想品德教育,要从青少年实际出发,要考虑到他们的知识和思想水平,不能要求过高。人教社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一、二年级语文实验教科书选文方面就根据儿童的实际特点,把过于成人的、思想太露的文章删去,增加了一些表现童心、童趣的文章。如:《雪孩子》讲的是助人为乐的事,《小熊住山洞》告诉学生要保护树木,《失物招领》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学生读起来感觉贴近他们的生活,就象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读后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些问题,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渗透性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切忌空洞说教、空谈理论。
要从青少年心理特点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寓品德教育于自然渗透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渗透原则中教师应注意到: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也应重视利用多种课外资源。如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我多想去看看》一文,写了大山深处的孩子想去北京看升旗的事,就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再如《自己去吧》一课,通过小鸭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自己学会了飞翔的童话故事,渗透了自强自立的精神,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引导学生要敢于创造。
3.经常性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可零敲碎打,要有计划的坚持经常。品德教育要有一个过程,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读量的加大,他们对事物就会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同一时间把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思想品德的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文教人”、“借事育人”,不断用丰富的精神养料滋润学生的心田。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内容;注意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定期到社会大课堂中吸收“养料”等。总之,要持之以恒,方能奏效。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1.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外在物化,情动辞发;欣赏文章时,应该由文入情,观于目动于心。教学中,抓住字、词、句,结合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地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恨,产生情感上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这样他们就乐于接受作者所讲的道理,就自然地受到文章主题思想的影响。
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教学中我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指导学生读,使他们读中明情,读中悟理。在学生充分与作者感情契合后,要指导他们反复诵读,从容回味,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出优美景物,读出自己由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虽不直露张扬,却更持久有效,如春雨无声无息,深入孩子们的心田,滋润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
2.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小学生的认知以感性认识为出发点,小学语文教材中则蕴含着真挚丰富的情感。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每节课堂教学都成为学生的一次情感体验过程。而有情就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促使其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去寻根求源,探索情感产生的原因。由情悟理,由情明理,情感体验的过程进而也成为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这样教学,课堂自始至终充满动人的情感,使学生情趣盎然地经历阅读过程,在强烈的感染中产生情感共鸣,感动于热爱祖国和崇尚民族精神的情境之中。
3.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公民意识、爱国意识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决不是它的全部内容,德育教育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是对一个人行为习惯影响最大的一个时期。而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其本身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所负载的德育功能,抓住教学中的一点一滴,抓住学生的一言一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渗透。
4.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注意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思维活跃;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全家宠爱集于一身,长于温家暖房,少经风吹雨打,又大多比较自私,依赖性强,意志不坚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不会与人交往相处。教学中我结合这种情况,增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结合学生实际,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结合学生实际理解内容,并围绕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渗透德育教育的侧重点;二是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自觉用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导自己的行为,把德育落实到实处。
5.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以往,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畸形变异,教师不是主导而是主演,学生不是主体而成了学习的“奴隶”,以致陷于费时低效的窘况,渗透德育多流于空泛,成了一句空话。如今,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努力探索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新方式、新方法,大胆改革,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重要性,自觉学习知识,主动接受教育。

B.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之一是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蕴藏在语言文字之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充分利用渗透手段,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对于不同的教材,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使语文课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阵地。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方法。

一、品析词句,配合说练,渗透思想教育

品析词句,理解教材中的课文用词、语言,选择合适重点词句,会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同时丰富语言积累并逐步感悟。学《锄禾》这首古诗时,我抓住“粒粒皆辛苦”一句中的“辛苦”这个词,师生共同讨论:碗里的饭是怎么来的?通过讨论,学生知道农民伯伯耕地、耙地、播种、施肥、浇水、锄草、收割、脱粒,最后妈妈做成饭,不知要经过多少人的辛勤劳动,才能吃到香喷喷的饭,从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紧接着我又出示三幅图让学生口述作文,使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应用到实践中去。第一幅图上画的是一个小朋友正在和妈妈一起吃饭,第二幅图是小朋友把米粒撤在桌子上妈妈让他背《锄禾》,第三幅图是桌子上没有米粒了。学生看了图后就会练习口述:小朋友背完《锄禾》后,妈妈给他讲爱惜粮食的道理。这个小朋友听后想:是啊,每一粒粮食都来得多么不易!我应该爱惜粮食。于是,他把撒在桌子上的米粒一粒一粒拾起来。就这样,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内容的同时,思想上受到了感染,感情上受到了熏陶。

二、创设情景,培养想象力,渗透思想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进行想象,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续编故事,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使学生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课堂上这样创设情景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非常好的效果。

三、剖析内心,培养思维能力,渗透思想教育

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在思维过程中实现的,而学生思维活动的正确展开,有赖于教师积极的引导。听《英雄爆破手》故事,“导火线快要烧完了,爆破筒就要爆炸了,陶绍文还是使劲地顶着”,讲到这儿,我启发学生思考: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陶绍文会想些什么?通过思考和老师的启发诱导、讲解,学生理解到:当时陶绍文想:不炸碉堡,部队不能前进,整个战斗不能胜利,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胜利,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也是值得的,他想到的是祖国、是人民、是战斗的胜利,唯独没有他自己。通过对人物行动思想的剖析,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从而让学生在感受人物形象中受到教育和感染,立志向英雄学习,联系生活,开拓视野。又如学了《童年的发现》一文后,我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爱观察的眼睛和会思考的大脑,自己在哪方面有所发现,写成小日记记录下来。这样的作业,把学生的胡思乱想以书本上所学知识为引子,引导学生做科学的猜想,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作业要和生活巧妙联系,还可以利于特定的节假日,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给孩子们留爱心作业,让他们做贺卡,做小制作送给亲人或老师。同时,让学生关注有益的教育类节目,如看《开学第一课》《感动中国》等也不失有好的作业形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诵读重点句,学习刻苦精神,渗透思想教育

诵读语文中有关刻苦学习的句子,进行思想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用心地画鸡蛋,画了一张又一张,每张画上都画了许多不同形状的鸡蛋”;“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聂耳把冬衣卖了,买了小提琴自己练,他拉琴时常常入了迷,忘了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这些句子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几遍,达到经常用他人刻苦学习的精神鞭策自己,从而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提升思想认识。

五、展开讨论,提高明辨能力,渗透思想教育

当前很多老师只重视基础课,语文的教学忽视思想品德教学,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边听,一节课讲完了,课本往书包里一塞,万事大吉。虽然道理也听懂了,但怎样把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落实于行动,那又是一回事。我们培养的人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不光要智育好,更重要的是品德好。如学《我的哥哥》一课,我结合课文内容,提出讨论题:“哥哥买电影票老老实实排队傻不傻?”“犯了错误,做了错事,只要别人不抓住,我就不承认,这样对不对?”“自己省吃俭用省下钱帮助别人这样是不是傻的表现?”通过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思考,明辨了是非,作出道德判断,树立了榜样,改正了缺点,提高了认识。讨论的过程也就成了学生受教育的过程。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应认识到,教育的任务不是单纯地传播知识,而应是注重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教师应做到合理灵活运用教材,多方结合,充分发挥学科作用,不断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有用人才。

C.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在学科中进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寻找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进行渗透。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从中体会自豪感。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把德育渗透到具体学科中,使传授科学知识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同时,教学中渗透德育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容易做到扎实有效。但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一定要抓住有机的联系,要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适宜、适时、适度地进行,做到水乳交融,不要硬灌,勉强,否则,便会顾此失彼,达不到预期的综合效果。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各科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如语文课在选取阅读练习的文章,给作文的材料、试题素材时,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或片断,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D.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南京廖华

雅斯贝尔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各种道德问题层出不穷,针对这一现象,《新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了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而语文学科教学时间长,学生们每天耳濡目染,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别的学科无法比拟的。所以,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一、阅读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点好课题,让学生快速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课题是一篇论文的“眼睛”,往往能够明了地反映出论文的主旨,如《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课题,结合论文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二)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深层理解文意论文中的某些重点字、词、句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关键所在,也可能是论文的中心所在。因此,老师应从这些重点词句入手,引导学生去品味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让学生有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从思想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通过灵活朗读体会论文思想感情

1.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朱作红先生曾经说过:“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悟。”小学生社会阅历少,可能很难一下子理解论文的思想感情,但只要学生深入反复地阅读,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定会有所感悟,使得情感受到熏陶,品德得到定位。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思想感情。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彼讨源,虽能心显。”每一位作者都是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后,试图通过具体化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或喜、或悲、或爱、或恨的感情,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具体形式可以有很多样,如范读、带读、引读、个人读、小组读和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用心体会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感情,让学生的思想情操得到升华,从而收到讲解达不到的效果。

3.结合视听资料体会思想感情。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如果将抽象的讲解与具体可观的视听资料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教学中,可以结合电影放映,通过强烈的视觉震撼,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壮士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四)通过课外阅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外阅读是学好语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阅读优秀的贴近生活的读物,可以促使学生们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命。

(五)结合学生实际,深化思想教育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老师要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倾吐内心感受,互相启发,从而巩固和提升已取得的教育成果。

二、写作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审题中,明确论文写作目的,体现德育要求审题是作文的基础,能否正确审题将直接决定作文的成败。小学生由于社会经历少,理解力低,可能难以理解一篇作文的意义,从而使写作达不到预设的育人目的。老师应该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或是说明某种道理,或是赞扬某种精神,或是吸取某个教训,或是给人某种启迪。这第一步做好了,通过作文育人的目的就成功了一半。

(二)选材中,选择身边真实材料,把握德育契机如果把中心思想比作论文的灵魂,那么,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就相当于论文的血肉。怎样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的论文来呢?叶圣陶先生强调,写作要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学生们如果真的能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写作展示出来,老师便可以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内心动向,从而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相应的品德教育。

(三)在评论中,采用师批生改方式,强化德育效果以前的作文教学一直是师批师改,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很难调动起学生积极性,也很难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但如果将批改模式转变为师批生改,甚至是生批生改,让学生在交流中启迪思想,熏陶心灵,则可激起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学生们逐渐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E.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素质.学生学会做人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德育在其中处于首要地位.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段话的精髓是语文课中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德育在语文课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教学既是知识的传授,同时又是品德的教育.在新形势下任何寓德育于语文学科教学之中,是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在语文教学中,笔者注重抓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用形象感染学生,激发其道德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必须以完整而鲜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形”诱情,使形象完整鲜明地展现出来,通过形象的感染作用来陶冶学生的感情.我根据不同的教材科目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叙述典型事例为主的,就以生动的讲述为主.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文情并茂、感人至深的通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生动讲述三个典型事例,突出志愿军的群体英雄形象,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再塑“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形象,激发学生热爱革命英雄的情感.以说理为主的议论文就以说理为主.如:《工作的大小》是一篇思想短评.通过本文教育学生,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学习白求恩、雷风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另外,通过表情朗读和生动的讲述或描绘、背诵的教学手段,使形象完整鲜明的展现出来,既发挥了形象的感染作用,同时有能够达到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情理结合,使学生在动心动情中受到教育.
语文课的品德教育既要诉诸感情,也要诉诸理智,将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潜移默化.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对语文课的德育教育尤其重要.由于语文课具有丰富的感情因素,因而教师的思想感情应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课文情境,对学生动之以情,使学生在动心动情学习课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教师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饱含的真挚感情,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感情上的共鸣.教师钻研教材时必须沉进去,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的感情波澜.教学时教师要紧扣作品的文字,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澜,激发起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这种情应当是高尚的、健康的、向上的、火热的,能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激发学生憎恨敌人,憎恨剥削,憎恨侵略.”这些经验之谈道出了语文课中的德育必须诉诸感情的真谛:教师必须动情,真正融及学生的感情深处,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情体验,使他们在人类的高级感情,道德感、美感上受到深切影响.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所编教材课文的思想内容,积极贯彻德育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思想教育,寓情感于教学之中,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例如:在教读经典散文——朱自清的《背影》中,让同学们依据该文所凝聚的感人肺腑的至真至情,从课堂情境设置内容分析,情感体验,去感受那种深沉的文字间的相连相爱,这对于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培养,无疑起到了潜移默化、巩固、发展、提高的作用,效果显着.
语文课的德育不仅仅停留在感情激发上,还必须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在理性上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这就要把情和理结合起来,既强化学生的道德感情,又加深其道德认识,帮助他们形成革命的信念和理想.语文课的德育,不仅要动之以情,还要晓之以理,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如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就可从课文的字词句入手,唤起学生再造性想象,使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孔乙己迂腐、可笑的形象,再现旧社会凉薄苦人儿的种种情景,对孔乙己的悲惨处境、悲剧命运产生同情;进一步则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场面,把孔乙己的遭遇同科举制度联系起来,同冷漠的社会联系起来,揭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达到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再如,我在执教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时,由于学生对该小说写作的背景知之不多,甚至一无所知.于是,我将当时“普法战争”的社会背景在教学中作了特别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动因、性质,这对小说主题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自然不可缺少.同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心理品德的养成,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虽然是异国,同学们对其遭受的侵略,或许没有感同身受.但是,为了唤起大家对遭欺压、蹂躏异民族的同情,我将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的有关事实融入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将意味着挨打的道理,从而,将个人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热爱祖国,肩负责任,去发奋学习,努力工作.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必须落实到学生的自我教育上.
人和动物不同,具有自我感觉、自我意识,能认识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使个性品质得到完善.也就是说,自我教育就是自己努力获得良好的思想品质,它以自我意识为条件,通过自我努力来实现.
中学语文课具有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条件.在文学课文里,描写了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人们不同的愿望、追求和理想.学生阅读课文,就能够间接地洞察社会,洞察历史,领会做人的道理,思索人生的道路,在道德上进行自我认识,受到自我教育.
学生的自我教育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由语文课的特点可以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一)自我积累.
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课文,其思想教育也有所不同,或公德、或积德、或法纪,不一而足,零零总总.为此,我在教学中,研究教材,本着方向性原则,将正面的乃至方面的材料或个案,当作一面面镜子,让学生朗照自己,形成一条主线延伸到内心深处,从而积善成德.
(二)自我倾吐
言为心声.在教学中,我除在课堂上运用教材作道德教育依托外,还充分开拓其他途径,如,数年来,我一直要求所教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种种感受记下来,定期收交,从中来窥探此时彼刻的心理,“善”则倡,“恶”则改.和风细雨,因人施教.这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而且也净化了灵魂.至于作文教学,我除了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单元的教学目标布置练习外,还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课外练笔,如,《我好后悔》、《我真不该》、《我错了》等可写性很强的作文,让学生去解剖自己,则善而从.
(三)自我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语文课上,有许多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值得学生借鉴,如果教师运用发挥的好,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不失宝贵作用.例如,我在教《乐羊子妻》一文中,运用文中的“乐羊子”与其妻比较外,还让学生设身处地横着比,竖着比.于情于理,充分认识到“拾金不昧”的“益”,“半途而废”的“害”,从而见贤思齐.
(四)自我实践
实践出真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乃至一时难以收效的东西,我在语文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到社会上体验.为此,我利用自己身为团总支,负责学校德育工作之便,利用节假日,倡导学生到敬老院送温暖;教师节向老师送贺卡;向贫困学生献爱心,让他们把活动中的感受、认识写成材料,用作文形式反馈到教学中,通过评比表彰,这对中学生的身心卫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教育也起到了自省、自重、自我挑战、自我完善的作用.

F. 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一、根据教材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思想教育
语文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而每一篇语文课都对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发挥着积极作用。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与坚定。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作为“引语”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我巧妙地运用搭桥性的语言,在层层推进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当学生被伟大的父爱感动得痛哭流涕时,我提醒学生你们每时每刻都感受着父母对自己的爱,可是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事。父母的爱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此时立即激发学生爱父母的热情,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我还要求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第二天交流时,发现一夜间学生长大了,帮妈妈洗脚、刷碗、扫地、做饭、给爸爸捶背……
二、运用口语交际课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
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除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敢说心里话外,还要注意培养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交谈时要认真、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讲话,说话、请教、商讨时要注意态度自然大方,做到有礼貌,文明交流。如,在教学《学会道歉》的口语交际时,通过即兴演示、播放生活小录像、联系生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道歉,并告诉学生这样的事不仅发生在校园,就是在校外,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今后如果你无意间伤害了别人,那一定要记住,及时真诚地向别人道歉,说声“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原谅”等,这样大家才能更好地相处,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三、发挥评价语的作用,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会有教师在备课时意想不到的变数出现。如果教师面对变数应变无术,甚至不理不睬,那么,我们就可断言,这肯定是一堂既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又缺乏教师文化个性的平淡无味的课。
四、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抓住作文命题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训练学生观察生活,贴近生活,思考生活。命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路,影响着中心的确立。因此教师的命题,可以结合社会、人生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文教学注入思想内容。如,以环保、互联网、现代科技、反腐倡廉、西部开发、国家改革等命题来训练学生。提高学生关注社会、理解社会、感悟社会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抓住作文讲评环节进行思想教育,讲评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使“作文”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评时,我注意选择那些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段落、思想性较强的语句、突出人物品质的细节描写,激励学生学习他人文章中的好思想。作文讲评要发展学生的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作文讲评不能只讲“文”不讲对事物的认识,要针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断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
五、通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以外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课余时间让学生听新闻、讲国内大事、搞“新闻发布”,培养学生关心国家、热爱国家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搜集名人轶事、名人名言,课前搞“每日自勉”,从中受到启迪、教育。出一些富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演讲题目,进行“课前三分钟口头讲演”,组织办手抄报等等,让学生从中受到锻炼。还可以充分利用班队课的时间召开题为“我的理想”和“三十年后的聚会”等主题班会。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自觉的思想教育不仅是必需的、应当的,而且对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是有益的,值得我们广大从事语文教学的同仁进一步探讨。

G.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闪现思想的火花
学科教学体现德育,课堂是主要阵地。语文教学在授课时应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力求课上得立体化,发挥多功能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挖掘课文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中寓含的深意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绝非强加于学科,游离于学科之外,而是由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问题在于教师是否洞悉所教学科的性质,做有心人,全面理解和落实教学大纲。一篇好的课文必然是作者情动手中,言溢于表的产物。既然是佳作,总离不开思想深邃,见解精辟,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富于表现力。钻研教材时要从语言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中所寓含的思想的高度、深度、广度,把思想精华所在牢牢抓住,揭示阐发,启发学生深思。
2、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
一篇好的课文总有一些言简意深、言简意丰的重点词句、关键词句。教学时要注意把握这些词句,引导学生用重锤敲打,使其中所饱含的思想情操溅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荔枝蜜》中有这样一句话:老梁说:‘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个月。’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却是极好的东西。教学时我抓住颤字要学生推敲: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会颤又为什么不禁一‘颤’?颤以后流入笔端的是怎样的思想,怎样的感情?经过思索、推敲,学生懂得了:颤是抖动、振动,因外因而产生的抖动。工蜂最多活六个月,整日整月采花酿蜜,不辞劳苦。生命却如此短暂,作者意想不到,心颤动了。这一节课通过对关键词的重锤敲打,使小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却是极好的东西的高尚情操闪发出耀眼的火花,从而打动学生的心。
3、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或欢乐,或悲哀,或崇敬,或憎恶,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能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学时如采用录音、朗诵、配乐朗诵、口头描述等方法,引导学生眼看文字,耳听音响,口述佳景,心游四方,学生就会进入文中的意境,赏心悦目,受到感受。
二、课外延伸,在美的氛围中徜徉
学科教学有两个阵地,一课内,二课外。课外是课内的延伸。学科德育既要落实在课内,又要延伸到课外。
课外是个非常广阔的世界,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光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学生课外的学习,我经常用这两种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1、用书来引导、教育学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进行交谈。可想而知,书的作用多么巨大!所以我经常推荐好作品,给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定期组织读书会,交流读书心得,评述作品优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真正爱读书,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用书籍来引导学生走向成熟,走向自强。
2、组织健康的课外活动,开拓学语文的广阔天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方面从报刊杂志中获得知识,一方面从生活中吸取知识养料。所以我在教语文时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郊游、野炊、元旦晚会、演讲比赛、辩论赛、参观、访问、游览、佳作欣赏、配乐朗诵等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感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兴味盎然地参加种种活动的同时,心田受到美的事物、美的思想情操的滋润,久而久之,身心获得了健康的发展。
三、积极引导,思想、文字双锤炼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它不仅反映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显示学生的语文根基和智能水平。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与阅读教学中的教育一样,至为重要。
1、引导学生多练笔,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并把它称作道德长跑,就是发挥了写作的功能,把教书和育人巧妙地结合起来。
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写作,就必须观察生活、捕捉形象,习作指导的过程就是指导学习运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的过程,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过程。
2、透过习作窥探学生心灵,发挥讲评的育人作用
学生习作是学生思想、情操、品格、意志的反映,是学生自己生活和周围情况的部分写照。言为心声,透过习作窥见学生的心灵,摸到他们思想深处的脉搏。教师要善于察微见幽,把习作中所反映出来的活思想、活情况,及时地加以分析,进行引导,在带领学生推敲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同时,启发他们明辨是非,区分美丑,褒善贬恶,奋发向上。

H. 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正如教书育人一样,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现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感受、做法总结如下:
一、抓住课前三分钟演讲
在每节语文课上正课之前,都会让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的说话训练。
有时让学生讲述成语故事。
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涵了丰富的哲理,是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极佳的教材。
学生讲完故事后,并没有简单的一带而过,走过场了事,而是让其他学生评论该成语讲述的道理或对自己的启发。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思想品德的熏陶。
如“孟母三迁”、“水滴石穿”、“自食其言”等成语教会了学生不要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做事要持之以恒、做人要重诚信等做人的道理。
有时让学生评述社会生活中的事件。
抓住这个时机,启发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这个世界。
二、研究教材,创造学生情感投入的时机
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教学材料。
因此将小学语文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品质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
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1、结合教材内容,陶冶爱国情操
江泽民在200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且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迫在眉睫。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每篇课文都体现了文以载道,道以文盖的原则。
小学语文课的课文所涉及的德育渗透内容,方方面面无所不有,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科学思想、审美情操……,但每篇都有其侧重点。
教师只要通过字、词、句辐射,深究课文的内在思想性,使学生由技能的学习提高,直至思想的升华。
如教学《颐和园》一课时,上课伊始,通过颐和园的全景图投影,配以录音机播放的柔和优美的曲子,学生们的情感被牵动了,随即揭示课题。
指导学生边听朗读,同时重点思考作者从几方面观察颐和园美丽景色,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有关词句。
课文的朗读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学生们的情感已完全融合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当学生们对“美丽”有了身临其境的认识后,又进一步问学生:“喜欢颐和园。
为什么。
”并结合彩图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们此刻已经产生对颐和园景致的向往和对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性才能的热爱。
借此时机,介绍了颐和园遭八国联军破坏的历史。
简单介绍了北京还有一座比颐和园规模更大,景色更加瑰丽的圆明园,遭到八国联军的毁灭性破坏,这既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又使沉浸在“的祖国多么壮丽”的遐想之中。
2、体会故事之美,激发英雄主义
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凡为文以意为主”。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渗透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的。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忧国爱民的英雄人物形象、许多革命先烈、革命领袖人物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动人故事,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
如《狼牙山五壮士》、《战友邱少云》、《丰碑》、《再见了,亲人》等。
学习这些课文时,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等语句,让学生细心品词赏句,用心灵感悟英雄人物的爱国激情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在故事情节中升华的英雄主义。
学习此类课文时,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加上点拨,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人物高尚情操,从中汲取力量,受到感染。
三、精心设计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1、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情境教学是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创设的能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
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有时候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由于入不了“境”所以不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好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一样。
让学生与作者能够产生在情感上的“亲”,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做到入境悟情。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活动展现情境,有音乐渲染情境,有画面再现情境,有感人故事唤起情境……但必须注意到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水平去考虑创设情境,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如在上《小珊迪》这节课时,教师先播放一首符合课文情调的歌曲,在课堂上制造出一种“十分悲惨”的气氛。
然后教师再用语言导入正课。
这样就很容易唤起了学生对同龄人——小珊迪的美好情感,引起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在讲课文时,教师可以作两个“情境”设计:用语言配合课文插图描绘出在小利比中,小珊迪被马车撞伤,车夫扬长而去的惊心动魄场面和小珊迪临死前的悲惨情景。
向学生再现这些感人的场面后,让自己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美好的品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冷暖,并认清资本主义社会吃人的、黑暗的本质,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巧妙设计问题,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好,有启发性就能引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学生的认识。
亚里斯多德曾有句着名的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 所以教师在讲授课文的同时,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课文中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提问就可以起到深化学生对课文认识的作用。
如在教学《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当学生学到邱少云被熊熊烈火包围这一段时,思绪就会如海水一样翻滚的。
这时候教师就要抓紧时机,巧妙地设计问题:“邱少云为什么一动也不动。
”,“他怎么能做到一动也不动的。
”,“假如他动了后果会怎么样。
”等等。
面对这一个个问题,学生就对问题的答案产生兴趣,这样就要积极地开动脑筋。
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到邱少云是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才会自觉严格遵守纪律并英勇献身的。
由此可见,巧妙地设计问题就能揭示蕴含在课文深层次德育因素的内涵。
四、充分利用各类语文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的途径之一,也是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途径之一。
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训练。
比如在上阅读课时,以“最喜欢看的一本书”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分组交流,然后全班举行读书报告会,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这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又让学生受到了课外书中正面人物思想言行的影响与熏陶。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时机,将德育从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齐头并进。

阅读全文

与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5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9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5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