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教师如何理解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意识

教师如何理解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意识

发布时间:2023-05-24 14:28:20

1. 在小学中,分析教师如何落实语文课程课标及语文要素。可以从课标,人文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及语文要素,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2. 教师应如何从“三个维度”来把握语文课程标准

一.把握语文教学的“尺度”
尺度,即标高,目标。语文课程的标高是由一个个课时目标汇聚而成的,语文教学的“尺度”主要是指“三维目标”。许多老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在落实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1.正确理解“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知识,主要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能力,指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基本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既是传授教学的合理内核,又是获得另外两个目标的载体。好的教师是化繁为简。②过程与方法。过程,指主动学习和师生互动的过程;方法,指学生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倘若一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构、节奏、容量以及遣词造句的整个过程都能一气呵成,学生听课就会有荡气回肠的感觉。一堂好课,是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境界、修养与教材融合起来,把自己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与育人的崇高职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先是自己的感情发生“井喷”,产生能量,才能激发学生的注意与激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不仅指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学生的注意引向对学科的好奇与兴趣上,实现德育的目标。
2.“三维目标”贯彻落实的不足之处
“三维目标”贯彻落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①重知识,轻能力。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知识的阐述是“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是,语文课堂教学那种刻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②重讲授,轻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从“逻辑教学”到“发展智力”,再到“发展思维”,实现了认识上的两次飞跃。新课程标准将“发展思维”确立为课程理念,正式将其列入课程目标,标志着语文课程“发展思维”正走向一个认识自觉的新阶段。而实际情况是不少教师还是喜欢满堂灌,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思维发展。③重考试,轻情感。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是一条红线,贯串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之中。对于教师来说,把握这一目标,可能是最难的。这是因为很难有一个统一、具体的评价指标来考量,还在于教师没有发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存在的差距。
二.重视语文教学的“梯度”
梯度,即程序化,有序化,规律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教材、学生两大因素中各自的不同梯度,确立切实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是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1.注意教材的梯度
高中语文教材的梯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材本身的梯度,即各册各单元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的不同地位、作用以及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异。教材地位和作用客观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教学力度的差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须做到轻重有别,具体是指教学的重点和非重点必须与教材本身的梯度相对应。二是《大纲》要求的梯度。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或《新课标》对高中学生各类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认知程度要求是有明显梯度的,它一般分为了解、识记、熟悉、理解、掌握、运用六个层级和“基本”、“熟练”两个层次。据此,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须做到轻重有别。其基本操作原则可为“抓大放小”。所谓“抓大”,就是把教学的着重点和着力点放在“理解、运用、掌握”和“熟练”层级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指导学生攻坚克难,以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形成高层次能力之目的。所谓“放小”,不是放弃低层级教学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处理“了解、识记、熟悉”这些力所能及的学习内容,教师则及时予以检查和点拨。教学实践中切忌不分层级一味偏难或一味宽泛浅化。
2.注意学生的梯度
学生的梯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级梯度。目前普通高中分为国家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市级示范校和县级普通校四个层级。由于校级差异,各校学生总的水平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应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制订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要求,切忌不顾校级梯度实际搞一刀切而使处于劣势的学校跟不上,使处于优势的学校跑不动。二是学力的梯度。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思维品质客观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学须有一定的梯度。据此要做到三点:①面向全体,即把全体学生作为教学对象,不应把目标锁定在升名牌大学有望的少数尖子生而放弃中下水平的学生;②着力中等,即把教学的基准点确立在班级学生学力中等这个点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的区间;③注重两级,即在聚焦中等的基本前提下再适度将教学标高向上向下浮动以使尖子生和中下水平学生获得补益(尖子生的拔高和潜能生的补足),切忌不顾学生学力差异抬高或降低教学基点而搞一视同仁。
高中语文教学相关因素的梯度是客观存在的,梯度间却又是相互联系的。只要我们定位准确、重点突出、结合巧妙,循序渐进,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高语文教学的“效度”
效度,即有效性,其表现一是有效果,即有学业成绩和认知提高;二是有效率,即减负增效、获得身心健康和幸福指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度”见仁见智,笔者强调两点:
1.转变教学理念
“应用、审美、探究”是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关键词,它概括了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方法,集中体现了语文学习新理念。应用,就要加强语文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应用过程中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教育功能。语文教学应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探究式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不同,它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求师生一起共同营造研习氛围,在探讨中扩大学习领域,构建新知,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这要求语文教师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学习探究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2.建立高效课堂
学生普遍重理轻文,靠占用课外时间提高语文成绩是不现实的,语文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高效课堂应关注三点:①指向问题。问题是启动课堂活动的“发动机”,一个好的问题应在被抛出之后发挥启思、促动、达智的效应。“启思”,指学生的思考应既不先期达到,又不滞后乏力,而是一个即刻的吸引、关注和惊叹,“这个问题我以前怎么没想过?”或产生一种“做一做,会有什么新发现”的冲动和渴求。“促动”,指学生应有寻求合作者的需求和动一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愿望,而不是仅仅源于教师的硬性要求或指派。“达智”,指学生应能通过问题带来的活动,把感知或发现到的东西,主动融入自己大脑的思考。②面对学生。学生是课堂活动的实施者,他们对问题的感受和体验将直接影响课堂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活动应“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比如兴趣的激发,活动层次的安排(动手的、记录的、汇总的、交流的)等,都应作为课堂活动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不宜笼统地给出一项活动要求,致使个别学生占主导地位,而降低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和效率。③利于评价。课堂活动本质上是一个课堂互动的过程,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在课堂活动情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课堂活动不能仅仅指向学生的“动”,亦应指向教师的“动”。教师之“动”除不断调节课堂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调控之外,更重要的一条就是如何评价学生活动的实效性和达成度,以便指导和矫正课堂活动的内容和方向,凸现课堂活动的特定价值。课堂活动是否利于评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信心和学生接受并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细加考量和斟酌,不可敷衍。
总之,语文教学贵在有度,把握准“尺度”,重视好“梯度”,提高了“效度”,广大师生或许可以走出“苦教苦学”的困境。

3. 语文课应该“言意兼得”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定义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顾名思义就是口语表达和说好写作。语文教学应该是“言意兼得”,既要理解课文内容,又要学习阅读和表达方法;既要体现语文课程的本体性,又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言意兼得”呢?《吴忠豪与小学语文名师磨课》之“中年级阅读教学”的六个课例从中可以窥出一些方法和路径。

一、要有语文课程意识

语文课要实现“言意兼得”,观念转变是第一要素。作为语文教师要明确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要清楚地知道语文是用课文来教语文的,是通过课文“这个例子”教学生品词品句的阅读方法和学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从颁布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很多老师也行携知道语文课要教“语文”,但“知道”并不等于“做到”,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课文”冗长低效率的内容分析现象还频频出现在课堂上;人物描写、场景描写、环境描写等写作方法从低年级教到毕业,学生还是学不会……究其原因,是一是教师观念还停留在“教课文”上,二是教师有“教语文”的意思,但因为历史和教师本身能力不足等原因,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在“教课文”,还没有走出“教课文”的窠臼。如苏教版四年级《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围绕“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事,让学生读读课文,找找词句,说说体会,感悟儿子的懂事孝顺,感受父亲的慈爱智慧;《姥姥的剪纸》则是感悟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及我对姥姥的深情的回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则是感受司马迁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为完成父亲遗愿矢志不渝的精神……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此一来,学生获得的是课文内容和道德教育,语文知识和技能基本没有提高,课文成了“呆滞知识”的仓库,课堂成了思想品德课,语文教学成了“非本体性”教学。

如何转变观念,走出“教课文”的窠臼,让学生“言意兼得”?首先教师要有语文课程意识,从课文谋篇布局、词句推敲中来确定“这一篇”羡誉课文隐藏的语文知识有哪些。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可以根据赏花片段对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教学,可以教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爱”的表达方法,可以从“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中学习针对来信写回信的表达方法……其次要根据学情和课程年段目标从“这一篇”众多语文内容中来确定教学内容。“这一篇”的语文价值并不是全部都要教给学生,这是不科学的,也是无法做到的,教什么要根据年段目标和学情来综合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里,“合理的想象”不是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语文特点,而且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从不同角度表达“爱”的写作方法,对四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高。四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书信,但要针对来信写一封回信还是存在一定困难。课文后的最后一道练习题: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这样的内容,既接近学生的就近发展区,又有一定难度,而且是课文隐藏的语文内容,所以,借助“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就可以成为该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就走出了“栽花赏花”“写信教子”的“教课文”窠臼,学生学到的不是课文内容和思想品德,而是针对来信写回信的表达技能。

二、目标要集中

语文课不求“面面俱到”,力求“一课一得”。面面俱到将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一面未到;“一课一得”的语文教学,将课堂聚焦在一个点上,反复捶打,最终实现“理解”到“学会”、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如《高尔基档派伏和他的儿子》,胡丽芳老师两次教学目标,第一次:1.学会生字词,积累词语和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并努力践行。3.品味人物形象,理解体会高尔基对孩子深深的爱。4.复习回信的写法,选择一位自己愿意交流的对象,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书信的方式写给对方;第二次:1.复习回信的写法,通过书信的方式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高尔基对孩子独特的爱,“给”比“拿”愉快的道理)写给对方。2.学会生字词,积累词语和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第二次教学目标的重点将“理解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改为复习书信的写法和学写回信,这是教师“教课文”到“教语文”的重大转变,而且通过“回信”方式来表达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感悟,可以说是“一鸟二石”,既学会了表达方法,又把握了课文思想内容;既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本体性,又符合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三、教学有要整体性

要在语文课堂上实现“言意兼得”,实现“一课一得”,教学环节不能各吹各打、各自为政,必须围绕目标整体设计:各环节必须指向目标,环节之间必须步步搭梯,环环相扣。以钱娟老师《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来进行说明。钱娟老师第一次教学设计了三次表达练习:1.“你眼中姥姥的剪纸是怎样的?说一句话”;2.用“姥姥的剪纸神了”作为开头,用课文中的语句说一段完整的话;3.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法,让学生写生活中“谁的什么神了”一件事。三次表达练习构成了整堂课的主体,可以看出钱娟老师对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认识深刻,值得称赞。但三个表达练习环节却各自为政,缺乏内在联系,特别是第三次写“谁的什么神了”,更是重新选材,另起炉灶,与前面的两次表达练习几乎没有关联,造成指导与练习的脱节,不利于学生语文技能的形成。第二次教学同样是三次表达练习,钱老师是这样设计的:1.在你的眼里,姥姥的剪纸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也用一个词或者几个词说一说;2.课文中那些语句写出了“姥姥的剪纸神了”?试着以“姥姥的剪纸神了”为开头,说一段话;3.仍以“姥姥的剪纸神了”为开头,任选几句话或几个方面说一段话,让介绍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同样是以语言表达为线索串起课堂,但第二次指向“围绕中心,多句概括”的三次表达训练前后关联,呈现了设计的整体性:前面的练习为后面的练习打基础,后面的练习是在前面的练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对“姥姥的剪纸神了”的理解,又在实践中有效地把课文的消极语言转化为学生的积极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表达技能。

四,指导要细化

吴忠豪老师指出:当下语文教师都很重视指导学生体会文本的表达方法,教学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时,几乎都要教学“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教学写活动的课文时都要教学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从小学一直教到中学,可是不少学生写作文时还是不会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教师追求的只是自己“教过”,没有关注学生是否“学会”,满足于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吴忠豪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写作问题的根源——满足“理解”,忽略“学会”。阅读教方法,习作用方法,只有阅读课“学会”,学生才能在习作课上“会写”。如果让学生从“理解”走向“学会”?教师必须细化指导方法,给学生学习的“脚手架”,让学生一个一个台阶的上,最终实现“学会”。就此,汤瑾老师在《和氏献璧》一课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汤瑾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的表达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人物语言描写”,她先是让学生在读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故事中卞和三次献璧时人物的语言描写,通过读读议议,抓关键词体会人物内心思想,引发学生对故事中人物语言描写的关注,为下面环节体会文章写作方法的教学埋下伏笔。然后通过叙述和语言描写的对比阅读,让学生非常直观地体会到写文章时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能够使人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让人物形象更加形象、立体丰满。接着,引导学生聚焦第二次语言描写,想象人物对话,利用学生熟悉的文本内容让学生进行实践:想象第二次献璧时,武王会说什么话,卞和可能会说什么?写一写,让故事中的武王、卞和说话;第三次献璧时,课文只写了“惊呆了”,想象一下,此时此刻,文王和卞和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如此设计,学生在实践中,将“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形成自己的技能,同时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实现了课文课堂的“言意兼得”。一节语文课是不是在教语文,就看学生学到的是内容还是语文知识和技能。唐老师在最后一个环节“回看语言,升华感悟”,出示课文对话,再次朗读,再次感悟“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再次深化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虽然花时不多,但目的性强,指向目标,简洁明了,却能起到“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的作用。

汤老师的四个环节,环环指向目标,环环搭梯,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不同语境中人物的对话不同,语言能生动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在实践中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学会了“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的表达方法。

语文课要“言意兼得”,必须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深厚的文学修养,需要教师提升阅读能力、运用语言能力及学习能力。同时,课堂上教师还要给学生充分实际的时间,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实现“教过”到“学会”的华丽转身。

4. 作为农村语文老师是怎样认识课程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观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伴随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改变,教材不再只是供传授的经典,不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教师和学生不仅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而是教师对教材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这也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
一、新教材的特点
1、学生是课程的主体
新课程理念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高中数学课程设置了必修系列和四个选修系列的课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和要求,以及各自的潜能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数学课程。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基础、不同水平和发展给予具体指导。体现以学生为课程主体的选择性教材。
2、 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数学教闭卖学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应用数学。例如,在前一段时间我们数学组指导学生利用统计知识研究学生月消费支出的调查报告,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利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利用样本的数字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注重生活应用实例,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3、 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
在教学中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经常会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社会进步、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几何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欧几里得建立公理体系的思想方法对人类理性思维、数学发展、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影响。教科书中在《阅读与思考》环节有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在阅读后能够深深体悟到数学的发现美、严谨美派行、更感动于数学家们对人类数学史上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4、教与学之间,更能体现创生性
在新课程中设置了很多数学探究以及研究性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难点成因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新课改的培训和学习当中,并且在教学中也努力实践着,但由于理解水平的差异和教学方法策略不同导致在新棵程实践中效果也不同,课改研究协会将进入新课改的老师分成四类,“穿新鞋,走新路”,“穿新鞋,走老路”,“穿老鞋,走新路”,“穿老鞋,走老路”,可以看出在实施新课改中教师们所体现的参差不齐,差强人意,针对教师的主要问题进行一下剖析。
1.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水平低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如果教师对教材处理不当,理解不深不透,甚至出现偏差,就会造成学生接受知识的困难。例如导数概念的讲授,有的教师没有理解新教材对导数内容的要求,不明白平均变化率概念在引入导数概念中所起的作用,所以很难落实教学要求,无法使学生顺利地建构起导数的定义。
2.教学方法策略不当
首先,由于教育理论及专业水平的限制,一些教师意识不到数学抽象给学生带来哪些认知上的困惑,因而教学中照本宣科、盲目灌输成分较多,分析引导、激发思考成分较少.由于长期缺乏科学的思维训练,造成学生只顾模仿解题,忽视独立探究,从而影响了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恰当教学要求,这里的不恰当有两层含义:一种是过高的要求.如在简易逻辑的教学中,对判断命题真假要求过高,这不但转移了学生关注的目光,而且使本来抽象的内容雪上加霜.另一种是过低甚至回避数学抽象的规定要求,具体表现为:教学设计过细,缺乏思维跨度;概念、公式及定理的得出简单化(仅用若干实例加以描述),缺乏学生认知与数学抽象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重视操作运算,忽视形式化的推理等.
三、实施策略
1、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发展特点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轿羡逗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景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如果从实验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那么课堂中的学生情况就是自变量,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须随着学生这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
2、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新课程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表现为在仔细分析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最终拥有者。教师要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呢?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呢?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呢?等等。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教师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3、将静态的预设与动态的生成相结合
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一种辩证关系,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预设,课堂变成毫无目的的放羊;没有生成,课堂会变得死气沉沉,缺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目前普遍存在盲目生成,抑制生成,漫无目的的生成,这些都不利于我们的教学,只有恰当的预设和生成才能更好的达成教育目标和理念。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为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灵活地使用教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5. 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

新课程改革意在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新时期国家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教师水平和素质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质量,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本文作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结合着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首先介绍一下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所面临的困境,然后介绍一下提升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的主要途径,谨供参考,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慎返者有所帮助。
一、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所面临的困境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理念之一就是:教师的成长。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也发现了一定的问题:
1.新课程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表现,新的课程改革的到来就会有新的教材的产生。很多小学教师在谈到新课程时,更多的是在谈新教材,很少提及课程标准,他们的困惑主要源于对待教材的态度与处理教材的方式上。
根据存在的问题,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小学教师课程意识薄弱的现状与课程改革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2.对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的概念很模糊。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致力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关注的是如何传授现有知识的教学模式,而很少考虑怎样选择更有效的教学。
二、提升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教育理论的素养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作为新时期教师,老孝亩必须及时给自己充电,多多阅读和自己课程相关的书籍,补充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多涉猎一些其他书籍,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形成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不断使自己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加强交流学习和反思性教学
新时期信息资源显得尤其重要,要学会资源共享,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有助于他们正确与合理的使用教材,使我们的教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同时,对课程改革要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获得巨大动力。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反思已有的教学行为新理论、新经验间的差距,反思理性的课堂设计与学生收获的差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之更合理的过程。可以说,教师反思教学的过程是教师课程意识提升的过程,只有日益积累对于课程的困惑与反思,才能逐渐生成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意识。
面对着新时期的教育形式,新侍森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教师队伍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和艰苦奋斗的职业精神的同时,还应该具备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精神,不断更新知识,紧跟时代脚步,一心一意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三、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学校领导的有效管理是一方面,主要还在于教师自身的努力。要结合自身课程的特点,不断努力完善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新课程意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6.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四个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在语文知识、思想方面的水平和正确的情感态度。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两点: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语文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第二,要弄清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丰富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语感,提升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三点:第一,要正确处理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认真读书,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其次,要组织学生进行多向对话,阐谈自己独特的体验,在对话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提升自己的认识。通过文本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上来。第二,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过去,我们对语文课程的学习,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与学、考与评都框定在课本与教参的范畴,结果是教师教得死,学生也学得死。实践证明,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他们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听、说、读、写、演等活动,还包括课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第三,要正确把握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是以形表义,音、形、义结合,感情色彩强烈。因此,我们在语文教育中,要走出“先系统讲解语文知识,再安排相应练习”理性化教学设计的误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程情感熏陶的功能。由此看来,只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才能使学生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要将过去那种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是不完美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和学习问题。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保护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做到乐学,会学。其次,现代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是以承认个人的差异性,并视这种差异性为学习资源为前提的。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第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如果只是接受,缺乏探究,那么,语文学习就谈不上创新和发展。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探究过程,是获取知识、方法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的探究乐趣,比探究获取的结果更为重要。由此看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可靠保障。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四点:第一,从课程目标上看,语文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整体设计,使之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第二,从课程时空上看,要走出传统语文课程“课本是世界”的误区,确立“世界是课本”的新的语文课程时空观。这个世界不仅包括实存的物理世界和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且包括师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第三,从课程功能上看,语文课程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第四,从课程类型上看,语文课程不仅包括语文学科课程,还包括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学语文,会学语文,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7. 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科学阐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上存在的文与道、思想性与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之争.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必须弄清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二是什么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三是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基础和前提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语文课程是认知的工具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叶老的“工具论”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认为语文是学习其他一切学科的工具,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学会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进行阅读与表达,这是其他学科学习所必备的条件.有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解答数学应用题中起主要作用.尽管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对于成功地解答应用题都起作用,但阅读能力比计算能力起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说,学生阅读能力强,他的数学成绩也会相对地好,由此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凡是以言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其学习成绩与语言学科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
那么,作为学习语言的语文课程,如何充分发挥其认知工具的作用呢?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利用这些能力进行语言交流、解释和记忆.这种认知工具具有再认知的特点,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文能力,才能再学习.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自学方法.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两者密不可分,又因为任何学习方法都是和思维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获取自学方法的过程.学生一旦获得了自学的方法,就能大大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2.语文课程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语文和数学都是属于工具性课程,那么,这两门课程在体现工具性的作用上有什么不同呢?数学是通过对数与形的计算来体现工具作用的;而语文是通过表情达意来体现工具作用的.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负载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情意的内涵,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不仅可以获得语言的知识,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思想认识,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样,学生通过习作表达,不仅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抒发,个性得到彰显,人格得到培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情达意上,体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上.
二、什么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如果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眼于学生的认知和再认知领域,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着眼于学生的精神领域.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是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外在意义和价值;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却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内在意义和价值.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功能呢?
1.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让学生通过大量优秀作品的阅读,受到熏陶和感染
人类优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大都积淀在优秀作品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感悟,可以吸收前人创造的文明结晶,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提升人文素养,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那种围绕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的做法,是难以奏效的.
2.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
首先,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来看待,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和唤醒;学生是有个性有过失的,教师要学会保护和宽容.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体会到人文教育所独具的“感化”教育魅力.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特体验时,要唤醒学生的童心,鼓励学生讲真话,抒真情,显露思维的“原生态”.再次,在目标价值的导向上,要以塑造完善的人格为根本宗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价值,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质更加高尚,使人的个性更加张扬.
三、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广大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这是语文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上的与日俱进.那么,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1、要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
那种“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实现人文性目标,后强化工具性训练”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为什么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呢?从语言的性质来看,语言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所负载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内容是一个统一体,语言形式离开语言内容,将不复存在,语言内容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语言形式的教学与语言内容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力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着力解决“为什么而学、将会怎样去学”的问题.这四个问题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必须具备的要素.如果只解决前两个问题,将会使语文学习活动迷失方向,并失去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只解决后两个问题,将会使语文学习活动失去逻辑前提.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这四个问题有机地整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工具与精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层面的协调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
编入语文教材的文章,虽然涉及历史、地理、社会、自然等学科方面的语言内容,但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做语文教材.所应着眼的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这就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其他文科课程的教学着眼点主要是语言内容,而课文课程的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寓教于文.

8. 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认识

浅谈对小学语文课程的认识与实践

近年来,我校教师积极走进新课程,领悟新课标,并将新课标的精神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兴奋地感受到领悟新课标真谛所带来的喜悦,同时也遇到一些困惑,现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认识、做法和困惑和大家交流。

一、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

(一)教师观与学生观的重新认识

(1)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交流的主体。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成功的喜悦,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这意味着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主持人、演员、裁判员、教练员的角色。

(2)学生是主动发展中的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张扬个性,展示生机。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对材料的多元反应,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不再是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再是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的线路,而是以学定教,合作探究;面对发展中的人,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作是可以无限开发和整合的资源库。

(3)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新课程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全身心地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方面共同努力。教师与学生不单是学习的伙伴,还是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

(二)对课程评价的全面认识

当前,由于考试制度尚未得到根本性改革,基于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我总在想,课改与考试制度是否矛盾,考试制度始终会是课改的绊脚石。通过深入领会课标的新精神,才认识到考试只是评价的形式之一,考试并不等于评价。

(1)评价的内涵与外延丰富了考试。评价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考试和分数,其实它直接渗透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生在师生交往中的教学评价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次数有限的考试及其分数。

(2)考试方法和手段本身并没有错。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并不是考试分数本身,而是对于考试分数的诠释和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我们应关注的是考试结果处理的问题。

(3)新课程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它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杜绝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鼓励建立以“发展功能”为核心的符合教育方针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的评价体系来科学地评价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评价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二、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一)从课堂新用语看我校教师教学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旧的教学方式。我校的语文教师在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后,自觉地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仅从课堂上出现的新的教学用语中就可见一斑。下面试析几句最常用的课堂用语。

1.“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问:“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并按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尊重了学生这个主体,还和谐了师生关系。

2.“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整体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学生在深入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后,教师问: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又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你还有什么想法?你能具体说说(或写出)自己的想法吗?”──创造性思维要落实到创造性表达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应当鼓励学生把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及相应的对策尝试

困惑一:我们倡导新课程下的新型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但是,低段学生在合作、探究上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有的小组是好学生一统“天下”,而学困生则“袖手旁观”;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对策:在讨论前,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3)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

困惑二:传统观念下的课堂环节观与真实课堂教学的矛盾。以往的教学,考虑环节是否完美,是否紧凑。而真实的教学中以学生的体验、探索为主,由此产生许多预料之外的新情境、新因素、新问题,教师要改变固定课堂环节观,做到以学定教,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让师生产生积极的交流,产生互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欲强烈,从而往往出现拖堂现象,完不成教学任务,甚至降低课堂效益的现象。

对策:我们尝试引导学生共同将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文中的重点问题提出来讨论,而其他的问题可放在课后与学生单独交流,或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交与老师,对于较为精彩的话语可展览在语文学习园地内。

困惑三:教材将“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它使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得更为充分,而在语文的工具性方面,则显得导向欠明,这样让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工具性训练的度,尤其针对青年教师来说,就显得难度更大,这便成为一线教师的一大困惑。

对策:在语文学科中,无论是“人文素质”,还是“工具素质”,都不是独立于语言文字之外而抽象存在的。我们认为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必要的语文基础训练:字要端端正正地写,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课文要响亮流畅地朗读,话要正确连贯地说,作文要通通顺顺地写,该背诵的好文章要老老实实地背诵……当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做大量的课外积累,扩大知识面。

9.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 当前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共性问题:

1、把对话变成问答

没有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把对话庸俗化为问题,用提问的方式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

2、为夸奖而夸奖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一味地夸奖学生弊大于利。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3、把自主变成自流

强调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看书没有指导、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满堂看,成为典型的“放羊式”教学。有的一味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朗读方式、合作伙伴,成为典型的“自流式”教学。

4、有活动没有体验

课堂中活动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而没有体验,没有反思。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过程。

5、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学生由于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做听众,意见不被重视被忽视。

6、探究的泛化与神化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种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相反,探究的“神化”则是把探究拔高,用科学家的探究性质和水平来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一方面表现为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屑一顾。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不尊重、不信任、不引导,课堂上即使出现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也是草草了事,急于收场。另一方面表现为过分关注和挑剔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不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科学基本素养”的提高上,从而导致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丧失。

7、贴标签式的情感教育与价值观教育

凸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的。“情感、态颤庆度、价值观就一门学科而言,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的提升”。当前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或无效的。

(二)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1、教师上课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过程不能启发学生的思想;

3、把学生挤出了得以培养能力的实践环节。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小学语文老师来说,需不断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理念相关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只有将新课程理念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自身的解读,并进行不断地创新,才茄悉握能将新课程理念不断地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思考与分析

(一) 明确相关的新课程理念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2、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简而言之即:学生是人,是独特的人,是发展的人。它意味着课堂教学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是“目中有人”的教学,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

(1) 学生本位意识。即一切以学生为本,心中装着学生,装着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人生幸福。

(2)学生主体意识。即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3) 学生的个体意陆毕识。即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3、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教师逐步形成了“对话”意识。它意味着上课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良好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开发的过程,这就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10. 怎样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素养是整个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整个课标的文眼,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课标强调的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应做好:发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语文,加强对语言的感性把握,根据汉语、汉字自身特点进行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过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阅读全文

与教师如何理解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意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