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程教学计划(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和必修4,其中“阅读鉴赏”是重中之重,共12个单元29篇课文,要求背诵的课文4篇。旨在打好基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要求
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指定篇目。 2、理解重点词语,积累成语,增强语感。
3、能读懂课文意思,正确划分层次,概括大意,归纳主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的思想思想感情。
4、学习中古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把握戏曲的主要矛盾冲突,欣赏曲词之美领略古代戏曲的艺术魅力。
5、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宋词,通过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情景交融的意境。
6、进一步学习议论文,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入手,把握作者思路,学习把观点与材料结合起来。
7、进一步学习古代人物传记,把握人物的闪光之处,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传记的写作手法,体味文章的风格与韵味。
8、启发引导学生读懂外国小说,能够初步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着重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能大致读懂小说的话题。
9、作文重点训练立论性议论文,注意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并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三、方法措施
1、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养成边读书边作笔记的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预习,让学生知道预习时该做什么。
3、培养学生会听课的习惯,能够高度集中专心听课,主动思考大 胆发言,并会作笔记。
4、训练学生记忆的方法,积累经验培养兴趣,分类归纳寻找异同。
5、指导学生认真作业,掌握步骤正确解题,及时总结探索规律。
6、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志品质,努力排除各种干扰,科学安 排学习时间。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积极主动严格要求。
新的一学期即将拉开帷幕,为了有效教学,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指领下,在教导处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努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突出以人位本的教学理念,借助因材施教、多媒体教学环境,循序渐进地矫正智障学生的缺陷,尽可能地挖掘其潜能提高读、说、写等各项技能,争取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进步。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共有8个孩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程度,可以分为A、B、C三类学生:
A类学生: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且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及书写能力,较为细致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发展的可能性及空间较大。
B类学生:他们对图片识别的正确率很高,但对文字的辨别能力有待加强,但书写能力较差,有待加强。
C类学生:患有自闭症和轻微多动症,对文化知识学习兴趣低,基本不会书写,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动画上。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培五使用的教材是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教材第八册。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16课,每课的课文篇幅明显长了,对听、说、读、写的要求更高了,且有65个生字,声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鸡七个偏旁部首的教学任务。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生字、词汇量。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以达到语音训练与语言文字训练相结合。
3、通过书写生字、词,发展学生的书写能力。
4、学会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叙述自己所见所闻。
5、训练学生倾听能力,并能通过所听到的指令进行说话练习。
6、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五、教学主要措施
1、采用游戏教学法,倡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成长。
2、多运用教具辅助教学,进行直观教学。
3、根据个别话教育计划,实施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4、充分发挥学生语言天赋,在教学中贯彻养成教育。
5、注重培养听说能力。
6、充分利用多媒体环境教学,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
课前准备
光盘、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一、指导思想:
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
1.紧密结合高考形势,吃透《课标》和《考纲》精神,明确《考纲》中每一个考点的要求、范围、难度,明确出题点并找出规律,搞好知识点全面复习。以《考试说明》为行动指南,以2007至2009宁夏海南卷、2010至2013年新课标卷为实践样品,借鉴其他省市新课标卷命题理念及特点,揣摩2014年新课标卷的命题趋势,探讨各种题型及其应对策略,以策略指导教学实践。
2.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中心,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上下工夫,使学生始终保持适当的兴奋度;要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领悟为基础、以学生的运用为落脚点,使学生全面介入教学活动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
3.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切实加强高三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要帮助学生形成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清晰审题能力、感悟归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方法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清晰规范的语言表述能力。教师要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堂课、每一个步骤都有所悟,有所得。
二、教学目标:
1.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对重点知识分考点进行复习,建立知识系统,力争做到小块不丢分,大块得高分。
3.梳理知识网络,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要求,强化踩分意识,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
4.强化阅读和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学情分析
对过去已学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遗忘率高;缺少完善的知识储备。
2.语文学习的方法、解题应试的技能欠缺。
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
4.语文答题的审题、信息筛选整合、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答题规范意识欠缺。
5.写作素材缺乏,部分学生写作仍不够规范,错别字多,书写差。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新课程理念和学校发展需求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方法,寻求语文教学实践的新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进步。
二、学术状况分析
1、在基础知识层面,高一(9)整体基础较好,但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高一(1)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有待提高。
2、在语言积累层面,两个班的阅读范围都比较窄,只有少数学生有阅读名着的习惯。
3、在语文思想层面上,除了少数对语文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外,两个班的同学对语文还没有形成积极的认识和重视。
4、在语文素养层面,除了少数学生,基本上只是为了学语文而学语文,没有思考语文与素养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所学,进一步巩固语言基础。
2、从高考层面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关注,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激发他们学好语文的欲望。
3、从汉语素养的形成和提升的角度,激发学生加强对汉语的理解,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加深对汉语和汉字的理解和热爱,增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4、引导学生阅读名着,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5、大面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教材的学习为主线,适当拓展学习领域,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积累,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理解。
2、精心设计教学,实行课前预习,课后精心设计巩固作业,做到要领简明,思路清晰,要点齐全,难点突出。
3、适当开展课堂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说、读、写能力,突出重点,推陈出新,在提高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气质,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理解和热爱。
4、树立阅读榜样,引导学生对阅读名着的兴趣,通过推荐书籍和组织阅读活动,让阅读进入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动词(verb的缩写)教学和科学研究
1、确定这学期教学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2、建立一个研究的小题目。
3、根据科研部的安排,积极组织或参与区级以上课题的研究。
❷ 怎样教好小说题材的语文课文
抓住要素 上好小说课文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节选的课文篇幅都比较长,学起来难度较大,但只要紧扣小说的要素,教与学都不是很难。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中鉴赏小说主要从小说的三个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入手去鉴赏评析小说作品。小说鉴赏的核心就是通过情节和环境来领略人物性格中美的本质,体味人物性格在发展中的美的演变轨迹,从而深刻领会生活历程的多彩和人生意义的内涵。
(一)小说人物的鉴赏评析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的,人物是小说构成的中心。小说作品能够引人入胜,读来能够让人流连忘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物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中的经历。因此要对人物形象做好客观全面的鉴赏,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划分情节结构的基础上,在剧烈的矛盾冲突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深刻性。
很多小说都是通过人物唯团仔活动来表现主题的,而情节就是小说人物的活动轨迹。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先把握情节结构,然后深刻把握人物现象。
例如读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高二第一学期第1课),我们可以从陈奂生上县城寻求新生活、卖油绳病困火车站、遇书记梦圆招待所等富于变化的情节走向中感受到陈奂生内心矛盾、复杂的心理变化。在情节变化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善良、淳朴、勤劳、有追求等令人轻快、高兴的进取心,也较容易看出他自私狭隘、自欺欺人,甚至还有些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这些令人沉重、慨叹的落后面。如此以来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对小说人物有一个深刻细致的把握。
2、从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一般来说对小说人物的刻画,主要是通过各类描写来实现的。例如肖像描写或含可以反映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心理描写直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行动和语言描写则可以显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3、从典型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是细致入微的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的,它有助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中心思想的表达,并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4、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环境的描写所制造的气氛中感受人物的情趣、心境;从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性格。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所谓空间主要是指环境。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一篇小说,除了要展示五光十指汪色的社会环境,还要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弄清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刻把握小说人物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小说的鉴赏评价主要是围绕人物展开,在鉴赏评价人物现象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作品,从具体的文本材料入手去分析鉴赏,否则对小说人物的把握容易类型化,对文章的主旨和社会意义的理解也肤浅的很。
(二)作品的现实意义分析
阅读完一部或者一篇小说,能够对作品的情节结构有个初步把握,而且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有较为深刻的分析后,还要了解分析小说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
要真正理解小说的主题意义,通过小说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尤其是那些在特别的年代诞生的小说,我们在阅读完作品后从背景入手往往能够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❸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埋明袜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一、歌曲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会唱《粉刷匠》这首歌吗?一起唱一唱吧。
2.过渡。
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吗?它就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外国名着,它一经问世,就以无穷的艺术魅力吸引和影响着全世界的青少年朋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片段,走近汤姆·索亚。 二、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一)指名分段读课文。
1.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其他学生画出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学习生字词。
2.采用指名读、分组读、老师带读、抢读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4.指定小组开火车读生字。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拟小标题
1.学生读课文,相互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 (二)读课文,拟小标题。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小组交流品味。
2.从中拟出小标题。(展示课件第五屏)(三)浏览课文,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1.浏览课文,交流下面的问题: (1)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2)你认为课文哪地方写的精彩?
设计说明 这个环节重点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读课文,学生字新词这一环节为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扫清理解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会学生略读课文的方法,并训练他们通过精彩语句拟小标题的方法。
此环节旨在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和个体性的读书感悟。
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电影中的主题曲。《汤
1.幻灯出示本课生字。(展示课件第三屏了障碍。 3.幻灯出示文中词语。(展示课件第四屏
(一)速读课文,
(提示: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交流,只要有所体会就可。)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有感情地朗读精彩片段。
设计思路:
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设槐差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让学生通过略读理解课文,通过精读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2.创设情境,教育同弯激学们做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
3.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语感,找到关键语句,学会复述课文。
教学目标:
1.体会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复述课文。
3.认识“墓、执、怖、誓、逮、蔑、津、蔚”8个生字。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汤姆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教学难点:学习用略读和精读的方法读小说。
课前准备:
1.幻灯片。 2.生字卡片。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汤姆·索亚,谁来说说他有什么特点?
2.上节课我
32汤姆·索亚历险记_教案们跟着勇敢的汤姆·索亚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事的主要内容。) 二、略读课文,复述内容
1.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试着在小组里讲述。
2.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
三、拓展阅读,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还想知道汤姆还有哪些不同寻常的历险故事吧!那就让我们课下去读整本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吧!
板书设计:
32* 汤姆·索亚历险记
墓地历险
勇敢、有正义
山洞历险
作业设计环节紧扣学生的们朗读课文的能力,
复习导入环节有利于同学们快速回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更好地进行第二课时的学习。
这个环节是拓展学生的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学生可能认为事件精彩,可能认为语言精彩,基础知识练习,并且训练同学
(汤姆·索亚是一个勇敢、
(让学生回顾墓地历险和山洞历险这两个故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知
一、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最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3、激发学生阅读原着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了解大意,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题目,了解作者
师:16课我们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认识了乐观、勇敢、聪明的鲁滨孙,令大家印象深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一篇外国长篇小说,17课——(生读课题)。这篇小说的作者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提到他大家可能还有印象,五年级曾学过他的一篇课文《金钱的魔力》,今天我们再来加深一下对他的认识。谁给大家读一读。
师:简介中提到了马克吐温的语言轻松、幽默、略带夸张。我想大家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会有所感受。
2、分析题目,抓住关键词,引出学习任务
师:了解了作者,我们再来看一下课题,你觉得这篇长篇小说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历险
师:什么叫历险?
生:经历危险
师:抓住了题目的关键词,我们就抓住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板书抓住关键词知内容)
过渡语: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历险,那我们的课也从历险开始吧。
二、学习梗概,总结方法
1、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几次历险)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小标题
师:大家看这几个小标题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由地点加事件组成的
师:你很会观察,那我们今天就总结一种列小标题的方法,就是地点+事件=小标题
2、填空,总结概括全篇的方法
师:了解了汤姆的几次历险,谁能不看黑板上的提示把这句话填完整。 生填
师:大家觉得这句话可以作为这篇小说的什么?
生:大意
师:那你能总结我们的大意是怎么概括的吗?
生:先把每部分内容概括成小标题,然后再把小标题连在一起
师:这种方法既能帮助我们概括小说的内容,更方便我们记住小说的主要内容。
师: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
生:标题概括法(教师板书)
3、找出喜欢的历险,体会人物性格
师:书中提到汤姆5次历险,找出你喜欢的历险,从中你体会到汤姆是个什么样的孩子?(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当“海盗”一部分,引导学生发现“没有了„„有的是„„这里简直是„„”,并试着仿说一句话)
生交流
4、小组思考最惊险的一次历险是哪次,为什么?
学生交流
师:大家提到的三次惊险的历险不同,但这三次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有乔埃出现?(出示课件,显示乔埃出现的表格)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乔埃的重要性,并总结小说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故事穿插在一起,这样故事会更精彩,情节会更丰富)
三、浏览精彩片段
1、思考精彩片段是哪部分历险之后的故事,属于梗概的哪部分?
2、在精彩片段1-4自然段中找出两个词,概括小镇人们前后不同心情,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交流
师:大悲大喜,先悲后喜,这是作者的写作风格
四、激发阅读原着的兴趣
师:你最想了解这部小说的哪部分内容?
生谈
师:大家想要知道这些内容,希望大家读一读原着
五、出示作业
❹ 如何上好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小说篇目
高中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小说,学生非常感兴趣。但要上好庆春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上有大的提高,却是一件陵好不容易的事情。我认为,可以在讲授时可以从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小说改誉汪耐编影片和课堂练笔等几个方面去设置课堂。
❺ 如何进行小说教学
频率都很高,但是纵眼观之,却没有发现关于这一词组的确切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将“经典”定义为:“传统的权威性作品。”《辞海》里解释为:“一定时代、一定阶段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着作。”由此两种解释可以概括出经典作品的根本特征:第一,权威性。经典作品都是世人公认的好的文学作品。第二,时代性。经典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淘涤而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以此推之,笔者将“经典文学作品”定义为:经过时间、历史的考验,被一定时代、一定阶段公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文学作品。 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不仅在语言、结构上具有创造力,而且在作品的思想价值方面也存在着独到的感受和理解。英国利物浦大学公布了他们的一个研究发现:研读文豪莎士比亚、乔塞及华兹渥斯等人的巨着,不仅有助脑部灵活,还可以防止老人罹患痴呆症。他们发现当受试者阅读辞藻较深奥繁复的大师级作品时,脑部的活动较活跃,扫描的影像明显有较多的脑活动痕迹;相比之下,如果只是阅读一般的文章,脑部活动并没有什么特别变化。 一、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经典作品选材分析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地位和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视,相应地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体现了较大的转变。为了获得新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的选文数量和侧重点的变化,笔者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版本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实验版教材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在旧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02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87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15篇。新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13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90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23篇。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是学生的课外读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其自由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或是学生在闲暇时自由选择阅读。旧版《同步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15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占81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34篇。新版《同步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总数量是139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85篇,外国文学作品54篇。 对比新旧版本的课本和《同步阅读》,可以看出经典文学作品的篇幅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加好槐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从三年级开始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据统计,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有一半以上是经典文学作品,说明经典文学作品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教材。可见,文学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经典文学作品成为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文本。 二、小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某市四所小学4-6年级的学生。 调查方式:调查活动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800份,对各个小学学生进行阅读状况调查,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其中的24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小学生阅读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时间看书是最主要的问题,有26.87%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要忙于参加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再加上看电视和玩电脑,他们课余很难有时间静下心者做来阅读。有49.25%的孩子认为自己学习紧张没有时间阅读。数据显示,他们每周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一般在3-5小时左右,这是远远不够的。 2.学生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阅读兴趣表现为对图画性和娱乐性书籍的喜爱,集中在漫画、网络小说等类型的书籍上。调查中发现,仍有半数以上的孩子不喜欢看纯文学类书籍,有近12%的孩子喜欢看漫画。另外加上电视、电脑等丰富着他们的课余生活,从而使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变得更为消极、被动。 3.现今提供给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广泛增加,但是孩子们普遍首袜衡存在阅读困难,在适当的年龄没有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据统计显示,有53.73%的孩子对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字词不太理解,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善于鉴别批判,对作品不能做出实质性的鉴别,对内容上的好坏、艺术上的优劣分辨不清,只是一味地把看书当作是一种消遣形式。 4.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将近50%的孩子在阅读时就跳过不明白的地方,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句没有通过查字典或相关书籍的方式加以理解。有40.35%的孩子在阅读时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在早期阅读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没有重视所造成的。 5.调查中了解到,孩子们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自己手中的《同步阅读》,40.37%的学生在拿到阅读课本后只是随便翻翻,没有认真仔细的阅读过。再加上教师没有时间对《同步阅读》进行介绍讲解,使孩子对《同步阅读》没有兴趣,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阅读现状,笔者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和家长都没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阅读环境,对孩子的阅读不重视,没有给孩子以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孩子能够尽情享受书本的魅力。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积极性不高,不愿自主接触作品。再加上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足够重视,使得孩子们在阅读时不能够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从而导致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消极态度。 再次,教师自身的阅读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习中了解到,教师多会趋向于选择一些较为浅显、能够放松、愉悦身心的各式各样的书籍;有人因为自己本身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很少有时间阅读经典文学书籍,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时,只是依靠教参帮助解决问题,这样就造成教师的依赖心理,不去挖掘文章的内涵,因而对文本的理解就只能留于表面,不能深入体会。 最后,社会环境中没有形成一种阅读氛围,图书馆、社区等设施不齐全,影响了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同时,现在各种儿童出版物定价过高,使一部分家长无力购买。 三、小学阅读教学质量优化的策略探讨 从当前语文教改形式来看,多种途径开展阅读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课时不断缩减,使得相当多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不够重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学生智力、品德和人文素质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借助经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以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个目标的要求。 (一)以经典文学作品为纽带,连接阅读能力的训练 1.教师深入经典文学作品中,发现其趣味和深刻内涵,并且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语言。面对一篇经典文学作品时,不少教师的难题是不知道怎么教,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进行教生字、分析段落等相关的教学步骤,忽视了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课改实施以后,有些教师开始注重文章的人文性,却把语文基础知识放在一边。语文新课程的观念,不是不再有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的任务,而是要有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内容,创造新的激情,使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当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地把握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用心去体味文本,提出质疑,然后将其理解和认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做到深入浅出,而不是以教参代替自身阅读与思考。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堂给学生和教师一个互动、交流的空间,在这种特定环境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不断加强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交流,带动学生的思维、记忆等多种感官,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 “经典文学作品”无论在教师口语还是学术专着中出现频率都很高,但是纵眼观之,却没有发现关于这一词组的确切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将“经典”定义为:“传统的权威性作品。”《辞海》里解释为:“一定时代、一定阶段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着作。”由此两种解释可以概括出经典作品的根本特征:第一,权威性。经典作品都是世人公认的好的文学作品。第二,时代性。经典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淘涤而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以此推之,笔者将“经典文学作品”定义为:经过时间、历史的考验,被一定时代、一定阶段公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文学作品。 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不仅在语言、结构上具有创造力,而且在作品的思想价值方面也存在着独到的感受和理解。英国利物浦大学公布了他们的一个研究发现:研读文豪莎士比亚、乔塞及华兹渥斯等人的巨着,不仅有助脑部灵活,还可以防止老人罹患痴呆症。他们发现当受试者阅读辞藻较深奥繁复的大师级作品时,脑部的活动较活跃,扫描的影像明显有较多的脑活动痕迹;相比之下,如果只是阅读一般的文章,脑部活动并没有什么特别变化。 一、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经典作品选材分析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地位和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视,相应地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体现了较大的转变。为了获得新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的选文数量和侧重点的变化,笔者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版本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实验版教材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在旧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02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87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15篇。新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13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90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23篇。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是学生的课外读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其自由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或是学生在闲暇时自由选择阅读。旧版《同步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15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占81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34篇。新版《同步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总数量是139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85篇,外国文学作品54篇。 对比新旧版本的课本和《同步阅读》,可以看出经典文学作品的篇幅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加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从三年级开始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据统计,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有一半以上是经典文学作品,说明经典文学作品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教材。可见,文学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经典文学作品成为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文本。 二、小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某市四所小学4-6年级的学生。 调查方式:调查活动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800份,对各个小学学生进行阅读状况调查,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其中的24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小学生阅读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时间看书是最主要的问题,有26.87%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要忙于参加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再加上看电视和玩电脑,他们课余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有49.25%的孩子认为自己学习紧张没有时间阅读。数据显示,他们每周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一般在3-5小时左右,这是远远不够的。 2.学生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阅读兴趣表现为对图画性和娱乐性书籍的喜爱,集中在漫画、网络小说等类型的书籍上。调查中发现,仍有半数以上的孩子不喜欢看纯文学类书籍,有近12%的孩子喜欢看漫画。另外加上电视、电脑等丰富着他们的课余生活,从而使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变得更为消极、被动。 3.现今提供给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广泛增加,但是孩子们普遍存在阅读困难,在适当的年龄没有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据统计显示,有53.73%的孩子对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字词不太理解,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善于鉴别批判,对作品不能做出实质性的鉴别,对内容上的好坏、艺术上的优劣分辨不清,只是一味地把看书当作是一种消遣形式。 4.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将近50%的孩子在阅读时就跳过不明白的地方,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句没有通过查字典或相关书籍的方式加以理解。有40.35%的孩子在阅读时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在早期阅读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没有重视所造成的。 5.调查中了解到,孩子们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自己手中的《同步阅读》,40.37%的学生在拿到阅读课本后只是随便翻翻,没有认真仔细的阅读过。再加上教师没有时间对《同步阅读》进行介绍讲解,使孩子对《同步阅读》没有兴趣,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阅读现状,笔者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和家长都没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阅读环境,对孩子的阅读不重视,没有给孩子以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孩子能够尽情享受书本的魅力。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积极性不高,不愿自主接触作品。再加上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足够重视,使得孩子们在阅读时不能够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从而导致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消极态度。 再次,教师自身的阅读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习中了解到,教师多会趋向于选择一些较为浅显、能够放松、愉悦身心的各式各样的书籍;有人因为自己本身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很少有时间阅读经典文学书籍,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时,只是依靠教参帮助解决问题,这样就造成教师的依赖心理,不去挖掘文章的内涵,因而对文本的理解就只能留于表面,不能深入体会。 最后,社会环境中没有形成一种阅读氛围,图书馆、社区等设施不齐全,影响了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同时,现在各种儿童出版物定价过高,使一部分家长无力购买。 三、小学阅读教学质量优化的策略探讨 从当前语文教改形式来看,多种途径开展阅读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课时不断缩减,使得相当多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不够重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学生智力、品德和人文素质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借助经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以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个目标的要求。 (一)以经典文学作品为纽带,连接阅读能力的训练 1.教师深入经典文学作品中,发现其趣味和深刻内涵,并且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语言。面对一篇经典文学作品时,不少教师的难题是不知道怎么教,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进行教生字、分析段落等相关的教学步骤,忽视了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课改实施以后,有些教师开始注重文章的人文性,却把语文基础知识放在一边。语文新课程的观念,不是不再有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的任务,而是要有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内容,创造新的激情,使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当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地把握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用心去体味文本,提出质疑,然后将其理解和认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做到深入浅出,而不是以教参代替自身阅读与思考。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堂给学生和教师一个互动、交流的空间,在这种特定环境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不断加强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交流,带动学生的思维、记忆等多种感官,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 (1)在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语言障碍应当是最为突出的,因此教师要在学生读通文章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解决阅读中的难题,如上网查阅文章或作者的背景资料,通过语义分析法理解成语等等。 (2)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事或人,获得情感体验。首先,课堂上必须要保证足够的朗读时间。根据要求,一堂课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多种阅读方法,如: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课堂朗读方式。其次,教师要注意对朗读的指导。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感情基础,经典文学作品更是如此。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朗读,自然而然地使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例如,老舍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作者是带着高兴、愉快的心情进行游玩的,学生在朗读时的语气就应带有轻松、欢快的味道,从而对金华双龙洞产生好奇、联想等更进一步的感受。 (3)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价值,能够对学生的感悟和理解产生积极的作用,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师生对话具有师生互相欣赏、互相启发、渴望交流的愉悦性,学生天性中存在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意向,如果教师设计的话题适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内在需要,他们就会产生自我效能感和愉悦感,继而产生一种‘高峰体验’,与教师产生情感的共鸣与共振,达到教学效果。”①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往往受思维的局限,不懂得对文本进行整体认读与思考,这一点在小学中低阶段尤为明显,因此在一些教学的关键点上教师的引导、点拨就尤为重要了。教师的点拨为学生架设了一条深入阅读的桥梁,引导学生以一种逐步前进的方式接近文章的中心。 (4)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应改变‘后喻社会’(即年轻人向年长者学习的社会)的教学观念,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形成‘前喻社会’(即年长者向年轻人学习的社会)。”②新课程理念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阅读教学方式,建立开放的教学空间。课程允许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存在多样性,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开放的,不应该只拘泥于一种理解。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认识方法等来理解作品,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并与大家一起分享。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现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千万不可居高临下,对学生的阅读指手划脚,这样只能进一步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当然,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另一方面又不能迁就其不合理的理解,要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观点,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观点。 (二)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现代多媒体发展的趋势下,阅读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多地运用这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了解文本。而条件较差的学校在平时的阅读中,教师可以利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教学、达到课标要求呢?这里推荐几种有代表性的经典阅读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注意。 1.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内容,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最常见的比如表演、做游戏、竞赛等形式的课堂活动。经典阅读教学中引入这些方法,可以使呆板的阅读变得有趣,使抽象的经典变得容易理解,激活学生的兴趣,使被动变为主动,把机械的训练变成创新性学习。案例:全国着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在教“聪明”一词时,设计了谜语:第一件宝: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一颗黑葡萄。(眼睛)第二件宝: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耳朵)第三件宝:红门楼,白门槛,里面有个嘻嘻孩。(嘴巴)第四件宝:白娃娃,住高楼,看不见,摸不着。(脑子)学生猜出这四件宝之后,她在黑板上先写下“耳”字,然后在右边依次写下“口”“心”等字,用四件宝构成“聪”字,再写下“明”字,告诉学生要想变得聪明起来,就要多用耳、眼、口、心。如此教学,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词义,而且思想认识上也长进了。 由于经典文学作品与孩子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因此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变得喜欢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感受经典作品带来的乐趣,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2.小组活动法 小组活动法是根据国外经验而提出的一种课堂活动方式。在实践中,阅读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法已经颇有成效。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很好地运用小组讨论法,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了。笔者介绍的是另外两种小组活动法,一种是小组完形法,又称之为“小组填充法”,这是一种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完形填空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把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删去一些比较重要的词语,留出空余的地方让学生进行填空。学生先是自行填写,后在组内讨论互相报出答案进行核对,并且要求提出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填的理由,最后教师公布答案。这种小组活动法的优势在于适合小学生有好奇心和求胜心理的特点,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可以和自己的伙伴们进行竞赛,互对答案,讨论正误,在寻找正确解答的阅读活动中得到乐趣。③ 另一种是小组预报法,上课时教师只出示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让学生在自己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推测尚未见到的下一部分内容,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当个小作家,并且谈谈自己这样设计的原因。接着让学生对照课文,看看自己是不是和作者的想法一致。如果学生填对了,说明他对语言的感受和运用能力已经有了进步;如果填得不一样,也可以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此方法适合于课堂阅读或是《同步阅读》的教学。这种预报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创造机会,而且还能间接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增添学生的信心,获得成功体验。 3.同伴阅读法 同伴阅读是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在阅读活动中运用的一种方法,笔者认为运用到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中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同伴阅读是合作学习在阅读方面的应用,在同伴阅读中,两名同年龄或是不同年龄的学生一起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强化和掌握阅读技巧,共同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充分利用课堂阅读的时间向二至六年级学生传授基本阅读策略,并让他们以合作阅读的形式不断强化这些阅读策略。首先,调动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当学生看到文章的题目后让他们思考“你会想到什么”,再通过快速读文章,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次,当学生遇到不认识的词或字时,可以和同伴一起从文章中寻找线索,还可以用查字典等方式来理解意思。再次,在学生默读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意识地停下来,预设故事将如何展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调动读者的想象,对已经7阅读和将要阅读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学生要对故事发生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进行初步了解。再次,学生在读经典文学作品感觉到文章比较难理解时,可以停下来回味一下,理解之后,再接着阅读。最后,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文学阅读活动 很多学校的教师只是急于把一些好的作品推给孩子们,不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理解、记忆、感知等各方面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增加,阅读能力也在不断发展,所以阅读活动的进行必须尊重读者的年龄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对文学经典名着有不同的要求。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接受能力有限,在一二年级主要以阅读中外着名的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当然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浅显、易懂的小说;中高年级则以阅读中外着名的游记、散文、短篇小说为主,逐步引导学生阅读纯文学,不断提高文学阅读品位。 另外,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学校和家庭互动的过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做一个阅读的榜样,孩子们自然耳濡目染。在国外,从幼儿园起孩子和家长就开始了共同的阅读活动,家长和孩子们在阅读完一本书或一些新闻之后互相交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使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并且拉近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国内,家庭教育对孩子阅读的影响明显不足,有的家长自己都很少进行阅读,更不用说关注孩子的阅读了。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尝试和家长合作,提供尽可能多的经典作品阅读信息供家长参考,而家长配合老师对孩子的课外经典阅读进行监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这些家庭阅读活动不仅能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还能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毅力,使学生们在面对经典文学作品时产生持久的动力和激情。
❻ 高三语文教案:装在套子里的人
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理清小说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
二、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
整体感知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形象。
他不光用一切陈规陋习“套”自己,而且还去约束别人。他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产物,又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作品问世以来,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保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者的代名词。作者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和强烈的对比手法,造成的幽默讽刺的效果,有力地鞭挞了反动势力的可厌可憎,无情地嘲笑了他们的极端虚弱。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老师出示讽刺诗《“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陈显荣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
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
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
重者削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界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句,令人叫绝。从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一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是挂着“一代不如一代”名言的九斤老太,想起只要镇上不点什么动静就总是忧心忡忡地担心“可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领略一下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快速理清课文结构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1—5段)
第二部分: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6—37段)
第三部分: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闭斗里科夫”(38—40段)
握祥3.与我国小说不同的是,有很多外国小说在故事开始之前,先对故事主人公作—个全景式的描写。本小说也是如此,在具体叙写别里科夫的婚事之前,花了很多笔墨去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初看起来,好像这样入题慢,前后联系又不紧密。然而,作者在写婚事之前,先对别里科夫加以描绘和议论,突出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甚至是怪异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先声夺人,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既有利于直接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腐朽本质,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一一这种人,竟然还“差点结了婚”,一箭双雕,安排巧妙周到。
4.请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第一部分,认真体会其讽刺意味,并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去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特点?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用夸张、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力地刻画别里科夫与常人迥异的“套子”式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在发笑中达到否定的目的。
在生活习性方面,主要从穿、住、行等方面表现其“套子”特点,其中穿着修饰方面写得最详尽;居住方面着笔不很多,但写得逼真;至于“行”,则突出其与人隔绝、与世隔绝的特点。在思想方面,则主要写其评判是非的标准及语言。他的标准,就是要服从政府的禁令。凡是政府明文禁止的事情,他都拥护;甚至于连政府已批准或默许的新鲜事物他也要遏止段态搏。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表明了他的恐惧心理“,对于现行秩序、既成传统以及代表着这种传统秩序的官方、政府的恐惧。
5.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而他只不过是中学里的一位普通的希腊文教师,为什么能“辖制全城整整十五年”呢?
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革命力量还很弱小,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6.总结、扩展
别里科夫是他生活的那个反动时代的产物。
别里科夫自己怀着无尽的忧虑和恐怖,缩进“套子”里,然而,被“套子”精神浸透了的别里科夫却又要用这个“套子”去“套”周围的人,去“套”那个中学,那个城市,而那个学校和城市也居然被他“辖制了整整十五年”。
这里的“套子”实际上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别里科夫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事物的保守与腐朽;象征着沙皇政府的一切法令和专制统治。
7.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阅读课文第二、三两个部分,分析别里科夫为什么会落得个如此下场,意义何在?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讽刺意义。
2.拓展延伸,探讨“套子”的现实意义。
3.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整体感知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个杰出的作家。当时,沙皇政府为防范革命活动而公开施行高压政策,进步杂志被迫停刊,能合法出版的都是“为买而笑”的刊物。为了生计,契诃夫不得不迎合刊物的胃口,写了许多逗人发笑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不免流于粗俗,但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面上写俄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笑话,实际上却无情地嘲笑和揭露专制警察制度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从库页岛考察回来后,契诃夫果断地和反动报刊断绝联系,其作品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为成熟。《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契诃夫在这一创作的繁荣和成熟时期而诞生的优秀作品。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热烈地赞美过纯真的爱情,那么,躲在厚厚的“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在爱情的面前将会怎样呢?请仔细研读小说第二部分。
2.围绕别里科夫的婚事讨论:
从始至终,作者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为什么?
先看别里科夫准备结婚的原因:别人的撮合游说;华连卡表示出的好感;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华连卡出身较高,有田产;华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以上种种,都是外人施加的因素,或是一种外在的诱惑,而别里科夫内心并未萌发一种真正的爱意,他准备结婚,是因为“昏了头”,不是因为“爱”。
再比较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性格:一个孤僻、古怪、保守,惧怕任何新事物;而另一个则美丽、活泼、爱热闹,爱新事物,爱新生活。两个人性格截然不同,甚至于完全对立,能发展成真正的爱情吗?
最后请看婚事的结局:通常“结婚”是件使人高兴的事,但在别里科夫却成了一场大灾难,一次仅仅是可能的喜事,结果却成了真正的丧事。他的套子使他感受不到爱的温馨和幸福,他的套子使他对“恋爱”充满气愤,以至于看到那漫画便气得脸色发青、嘴唇发抖。作家只讲其“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3.“埋葬别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别里科夫之死大快人心,表明人们对他的厌恶、憎恨,表明人们对完全自由的无比向往。但像他这样的爱打小报告的沙皇政府的鹰犬还大有人在,所以,“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人们惧怕的不是别里科夫本人,而是别里科夫深受其毒害而又为之效忠尽力的沙皇专制统治。虽然,别里科夫一笑即死的脆弱,预示着专制统治的一触即溃,但只要反动政府没有被*,它就会作垂死挣扎,甚至于变本加厉地镇压革命,残酷地杀害有进步思想的民众。小说的结尾,使人触目惊心,发人深思,启迪人们起来和反动势力做斗争。
4.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的典型形象,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之中,一定还将永远流传下去。请问,这一形象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小小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其他人的进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其实,在现世,“骄傲”是一种套子,“虚荣”也是一种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大步向前。
5.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6.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小说全文,进一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另阅读《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比较其讽刺手法,摘录小说当中讽刺意义的文句或文段。
板书设计
别里科夫结婚不是为了爱情“套子”的象征意义、现实意义
教案点评:
分二课时:第一课时理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并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第二课时进一步探讨人物形象的讽刺意义和“套子”的现实意义,领会本文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供教师设计本课教学时参考。
探究活动
《装在套子里的人》拓展性阅读
倪超
教案简介
一、从内容上看,以探讨共名人物为主线,由点及面,由浅入深。
二、从目的上讲,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引导学生养成自己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的
一、共名人物探讨及文学形象的鉴赏
二、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这堂课的任务是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就让我们从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开始吧。
林黛玉和体育有没有关系?
2.学生共同回答。
3.有没有关系,我们先看一段文字。
字幕打出如下文字:
……待嘉宾就座后,主持人先是给大家播放了一段精彩的国足十强赛剪辑画面,国足队员似乎也沉浸在辉煌的重温之中,尤其是范志毅,眼眶再度湿润了,旁人不由打趣:“小范现在越来越‘林黛玉’了。”(2001年月10月24日《足球报》之《干杯,英雄》)
4.看了这段文字,你能说林黛玉和体育没有一点儿关系,这不,我们的范大将军还在学习林黛玉,或许,就是这一份真情,鼓励着国足将士在绿茵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人圆了近半个世纪不曾兑现的美梦。
5.扯远了,回头再看看林黛玉,这三个字,原本是《红楼梦》中一个人物的专用名字,用在这里,从修辞角度看,是借代,可为什么“林黛玉”的名字就能成为“代体”呢?
说起林黛玉,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整日泪水涟涟的弱女子形象,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它来指代那些整日愁眉苦脸、泪水不断的人,这时,林黛玉这三个字就从某人的“专名”变成了大家公认的“共名”。
6.类似的“共名”在中外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我们今天要学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它的名字也成为一个“共名”。
二、分析形成共名的因素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一个文学形象,它的名字能否成为共名,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请同学们结合《装在套子里的人》思考,共名的形成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一)生动的文学形象
1.这幅图画的主人公是谁呢?
2.为什么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别里科夫呢?请大家以课文为依据,说说图画与小说有哪些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这幅画主要表现别里科夫穿着上的套子。画中的主人公,一副萎缩的样子。他匆匆地行走在街道上,晴朗的天气下,他脚登雨靴,身裹棉大衣,左手提着蒙着套子的雨伞,右手插在棉衣口袋里,小脸缩在竖起的衣领里,眼睛遮在墨镜后面,头上戴着大盖帽,帽沿压得很低,也许耳朵里还堵着棉花!他象蜗牛一样,紧紧地缩在自己营造的套子里。
3.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是小说中有而图画中反映不出来的套子?(同学讨论后回答)
参考答案:其实,除了穿着,小说中还写到了别里科夫更多的套子:
(1)穿着
(2)思想
(3)语言
(4)行为
4.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漫画式的笔法对别里科夫作了极为生动的描绘,这为别里科夫成为共名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别里科夫成了一切因循守旧、顽固保守的卫道士的代名词。
(二)深厚的社会基础
1.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不仅是生动的,更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提炼和升华,这也是这个文学形象成为共名人物的重要条件。
2.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
举个事实性的例子,当时的沙皇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许多密探,人民一有不满,很可能就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也有人把当时的俄罗斯比作是一座大监狱,在这里,没有任何自由和人权可言。
而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统治阶层,而且也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知识界,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
3.《装在套子里的人》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在小说的末尾,当人们在埋葬别里科夫之后,马上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别里科夫存在,可以说,这就是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产生的社会基础。
(三)广泛的社会认同
关于契诃夫,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是一个独特的巨大天才,是那些在文学和在社会情绪中构成时代的作家中的一个。”契诃夫的小说,在当时的俄罗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套中人》作为他的代表作品,流传很广,被译成了多国文字,引起了很多受压制的群体的共鸣,别里科夫激起了人们追求自由的热情。
以上三个方面,是形成人物共名的基本因素。
三、中外文学作品中具有共名特性的人物形象
有关共名形成的原因分析过了,那么,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除了林黛玉和别里科夫这两个“共名”人物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共名人物呢?这些共名的形成是不是也具有这些特点呢?
下面我们来交流和分析一下,看看这些名字是如何从专名变成共名的?
(一)阿Q
为了体现阿Q的“精神胜利”,鲁迅对阿Q这个人物用了极为生动的细节来展现他的性格特征,让我们一听到这个名字,马上就会想到这些一样生动的话语和细节,阿Q最终成了那些“精神胜利”和自我安慰者的代名词。
(二)葛朗台
中外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共名人物。它们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世界文学长廊。
(三)王熙凤
四、结束
《圣经》中的犹大,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难道不都是有一个“非常突出”、“占有决定性的位置”的主要特征吗?再看中国文学中的典型,罗贯中笔下的曹操、诸葛亮,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鲁迅笔下的阿Q,难道不也是都有一个“非常突出”、“占有决定性的位置”的主要特征吗?
板书设计
1.专名 共名
2.套子: 穿着
思想
语言
行为
教学后记
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还在于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学。通过这一堂,学生不仅了解了《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与了解了不少中外作品,明确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可以这么说,课堂教学是舞台,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才是学习之本,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❼ 小说课怎么教
高中生读小说,不仅应关注它说了什么故事,还应当关注它是怎么说的。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小说的故事,把握小说的内蕴,还应努力让学生从一个不高明的读者、比较低级的读者向成熟的读者、高级的读者发展。
一
当今小说教学的误区举隅
(一)语文味不足的小说教学
曾经看过一位老师教《祝福》,把祥林嫂的悲剧当做现代版的凶杀案。让学生模拟办案人员,找出真相。祥林嫂是什么时候死的?死因是什么?到底是谁杀死了她?有关证据是否确凿?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我们似乎可以从文中找出大量的细节,也让学生进入了文本,运用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如信息筛选,但课堂的学习也仅此止步了,没有涉及小说最核心的部分语言表达。而信息筛选能力更适合在实用类文本中训练,对于小说这种文本而言,教学仅止于信息筛选能力的提升,未免可惜。因此,这样的课堂如果说可以存在,也只适合于小说文本教学的前几课时,再之后,还应进一步带来学生探究,小说创作的秘密。如,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等。
(二)模式化的小说教学
现在很多老师教授小说,总是模式化的四大板块:人物、情节、环境、主题。不是说这样的模式教学不能用,而是说每篇小说有每篇小说所不同的教学价值,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适用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小说,讲究情节“集中”的原则,小说的故事性应该紧紧围绕主题延伸,小说情节的紧凑与否直接决定了小说是否布局严谨有法。然而汪曾祺的小说偏偏不这样,他的《鉴赏家》,不注重情节的奇巧和波折,结构松散,落笔自由,许多地方是侃侃而谈,信手拈来;然而,他文中的人物叶三与季陶民却都极具艺术魅力。像这样没有典型情节冲突,突出环境描写的文章,如果还是模式化的教学就未免暴殄天物了。像汪曾祺这样散文化的小说,不应该模式化教学,而应落实到汪氏特点上,即文中大量看似闲笔却别有深意的文字的品味。如“文题是鉴赏家,却大量写叶三卖果”,这类看似不符合传统小说规则的部分,恰恰是读懂小说,品出这篇小说语文味的地方。
二
小说课该怎么教
笔者以为,小说课除了带学生深入文字读懂小说的意蕴外,更重要的是要读出小说的核心价值。每一篇小说,都有它的核心价值。
比如说孙犁的《荷花淀》,它的情节是诗化的,人物个性是不太鲜明的,那么就要教小说的意境。在教这篇小说时,特别要强调对它意境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