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一、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的原则
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语言文字反映了客观事物,学生是在学习语文中认识课文描述的种种客观事物的,加深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又能更好掌握课文的语言文字,两者相对独立,又互为联系、相互促进。
二、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可见“文道统一”是客观存在。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无论是叙事、写人、状物、写景的,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内容。
原则的实施
一、遵循思维发展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1、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包括: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形式思维、辩证思维。
2、培养思维的智力品质,包括: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独创性。
二、培育创造性思维,增进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主动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形式。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给创造性教学以必要性和可能性准备了优越的条件。
❷ 语文教学规律有哪些
一、汉语拼音“音节”的组构规律。如主要元音a.0.e.i、u.0按开口度大小和声音响亮程度排列,复韵母ai.ei ,ao .....前鼻韵母an、en.in.un.in,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等的排列和构成看似复杂,其实都有“法”可依,它们均由几个单元音或加鼻辅音“n”、“ng"组合而成,依“法”学习则极易掌握。
二、汉字的“构字”规律。独体的象形字见形显义由它构成的会意和形声字大都有规律可循,特别是占83%以上的形声字的组构规律最应让学生掌握。只有掌握汉学字理和学稿盯生心建学习汉字才会事半功倍,形成识字的能力。
三、文章的章法规律。 把握了 文章横式结构和纵式结构的一般特征,那么,在阅读教学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时,在学生写作组建文章的结构时,就不再是很难的事。
四、加强规律意识,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知识的规律性,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只有掌握了具有规律性的知识。才会形成能力,学习的方法也就更加快捷。例如“品”字形结构的汉字教学薯敬橘,“品”字形结构的同体会意字是教学重点,在教学“品”和“森”字的时候,除了让学生知道“品”和“森”由三个“口”和三个“木”组成外,还注意揭示出规律,即由一个单字重复几次组成的字,每重复一次,这个字的意思就加强一次。 汉语中。的“三”常用来表示多的意思,“品”和“森”分别由三个“口”和三个“木”组成,“品”就是表示品尝了很多口茶,“森”即表示许多树木的意思。注意揭数团示品字形结构汉字的组构原理,就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当在运用趣味游戏形式的复习巩固中,同学都能根据老师教给的规律分别用三个“金”和三个“石”字组成未曾学过的“鑫”和 标“磊”字并且懂得它们的意思是“金子很多”和“石头很多叠累处”态的意思。显而易见,学生了解了知识构成的规律性,掌握了学习的 方法,形成了识记品字形汉字的能力。
❸ 如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其他各科的成绩,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识字、看书、阅读、写作能力,另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精彩的课堂表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观念新、素质高的语文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前提。“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一句“至理名言”足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占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教师教学观念的新旧、素质的高低制约着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制约着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对于用全新思想观念锻造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教师观念不新,素质不高,那是很难与现在的课标、教材相匹配的,预期的教学目标更是很难达到。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理念,体验新教材,走进新课程,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还应自觉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语文素质。作为教师,面对新课标,我们应牢牢树立现代教育的四大观念:一是树立新的学生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二是树立新的发展观,三位目标整合;三是树立新的知识观,选择、探索、质疑、创新、实践;四是树立新的课程观,开发课程资源。二、实效性强的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渠道,也是实施教学计划的主要阵地,其质量的高低是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又在于备课,因此教师备课要做到四有: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因为备好课是搞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花大力气在备课上,在动笔备课前至少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每篇课文的训练重点,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楚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只是无效劳动而已。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二十一世纪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学中我李歼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不能仅靠传授,关键还是要在课上进行训练,因此,语文课上必须让学生多听、多读、多余颂说、多写,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语文课,巧设计,善挖掘,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学生就会在不断积累语文知识的前提下,形成语文能力,在任何情况下(包括各级各类的考试)以不变应万变,切实提高语文成绩。教师上课要尊重“四为主”原则:就是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参与为主环。1、围绕一条线索:(1)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的顺序。如《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2)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如《一定要争气》,重点记叙了童第周在中学读书和在欧洲留学两个时期的事.(3)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以写景,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一般用地点变化顺序作线索,叙述时要写清每个地点上的事情。如《参观人民大会堂》竖扰郑不仅按参观顺序来写,而且以参观者每到一处的踪迹开头,点明参观的地点,再抓住每一处所见所闻具体描述。(4)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如写《一个苹果》把传来传去的苹果作为线索,围绕苹果叙述了感人的事。(5)中心事件为线索.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如《养花》围绕中心事件养花写了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怎样养花,怎样劳动获得丰收,怎样享受劳动成果,养花有何乐趣等。(6)以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为线索,如《说茶》一文,介绍了我国是茶的故乡,介绍了茶叶的种类,喝茶的好处以及茶具的质地和造型。2、理清两种方法:一是教法——以读代讲,点拨引导。应试教育注重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会现成的知识,强调对完整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掌握。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则是教师过分强调对课文的理性分析,忽视了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的欣赏和感悟,忽略了对学生的美读指导。一篇优美的文章往往在这样的理性分析下变得支离破碎,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以读代讲,点拨引导,目的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表达。摆脱无味的理性分析,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好语文。二是学法——自读自语,教师引导。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的教学也应该遵循这一阅读的规律,在新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范围之内,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3、确保三个到位:一是课外积累和阅读教学结合的到位。课外阅读在学生的阅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的文化积累和建构起着重要作用。师要将课外阅读积累这一活水引进课堂,使课外阅读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把阅读与积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使学生一下子置身于文化氛围中,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同时也消除了孩子学习的畏难情绪,为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做了很好的铺垫。如:案例一:马克俊老师在讲《伯牙绝弦》时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时,楚王君臣饮宴伯牙弹《高山流水》一事;子期死后,伯牙到他的墓前悼念,面对子期的坟墓,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一事。案例二:苏会勤老师在讲《盾和矛的集合》时开头的故事《自相矛盾》;周凤萍老师在讲《盾和矛的集合》时讲到坦克威力时的一段话,1916年9月15日早晨,在法国的索玛河畔……二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到位。《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二者如盐入水,水乳交融。教学中,老师要多次安排对文本的拓展和想象补充等能力训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词语运用能力,又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应臻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它还指出语文课程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基于这样的课程理念,在钻研教材时,要特别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提高。教师试图去繁就简,返璞归真,回归语文教学进行语言实践、发展语文能力的本位。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得到情感的熏陶,抒发美的情感。案例:马克俊老师在讲《伯牙绝弦》时,启发学生伯牙还会志在什么?善听的子期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学生思绪飞扬,了大胆的想象;仿照文中的句式津津有味地吟诵起来。(清风徐徐、明月皎皎、杨柳依依、炊烟袅袅、流水潺潺、白雪皑皑、云雾蒙蒙等)又如:在感悟伯牙失去知音之痛时,老师又启发学生想象伯牙当时的内心情感世界,通过想象说话,再一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三是“传统教学与新课标理念”融洽的到位。粉笔加黑板,似乎看成是传统教学,可在这传统工具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教学理念,使课堂更加生动、美丽、有效。法国的着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两者只是形式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课堂氛围民主和谐,有亲和力,教师的多次鼓励,可以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提高阅读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课堂教学提出了“三大理念”,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张扬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案例:马克俊老师《伯牙绝弦》的课堂上,我们听到了“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能运用文中的句式来赞叹伯牙的琴声”“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善听的子期”这样真实贴切的评价。通过与文言文的“亲密接触”,带给孩子们一份走进古典文学的惊喜!4、实施四种读法:一是读通。认真地把课文读几遍,读准字音,并注意停顿。边读边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检查自学情况。二是读懂。是了解了,明白了的意思。案例:这篇课文用优美、精练的词语介绍了南沙群岛的迷人及富饶。课文构段比较简单,都是总分结构。本课生字词很多,还有很多较绕口的词,要想全班同学流畅地把课文读出来,还要认真扫除这些“拦路虎”。5、达到五个读中:读中有想象:“鸟语花香”“春夏秋冬”等词再进行大胆地想象,想象词中的颜色、声音、画面、情节、气味等,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正确理解文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读中有层次:字正腔圆,读准字音;读句子通顺,注意断句;读具有韵味,摇头晃脑;文从字顺。每一读我都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由易到难,一步一脚印,一步一落实,而达到使学生会读的目的。读中有变化:读的形式要多样,如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师生配合读、范读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节律、读出情感、读出神韵,从而使学生达到爱读的目的。读中有拓展:一篇课文,对学生来说,要读得透彻,必须有背景资料的拓展。课前预习时,我要求学生进行读的拓展——查找资料,并读熟资料的内容。背景资料的阅读,为学生理解文本打下了基础。通过读中的拓展,使学生读得明白。读中有积累:读懂文课文、背诵课文是对学生的基础目标进行的落实。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已对内容了解,我再引导学生由默背、全班试背,再到个别背、师生齐背,这样积累下文言文,使学生达到能诵的目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如一位高明的指挥,又似一名出色的导演,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老师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课文的的意思。教师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美好的情愫在课堂悄然流淌,不知不觉进入了美好的境界。这样的课堂是有着灵动的生命,有深沉的人文内涵的。我想,课堂的精彩源于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源于老师对于语文的满腔热情,源于老师充满魅力的才气。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好的学习成绩正是靠习惯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只需教师稍加提醒就能坚持住,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做为语文教师更是有必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边阅读边批注的习惯、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仔细审题分析的习惯等等。当学生学习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只从表面上、客观上找原因,还要从学生学习习惯上找原因。有些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困难,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没有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面对今日教育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忽视学生学习习惯是一大失误。教师所希望的,与学生的实际相差太大了,比如:你希望他们把字写端正、写规范,格式写正确,学生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写字距正确有多大差距?又比如:你希望他们看书有个好习惯,动动脑、动动手,再书上画点记号,写点批语,留下点思考的痕迹,他们做的如何?有多少人能做到?多少人成为自觉做到?多少人是在老师的强调下做到?多少人还置之不理,无动于衷?又比如:教师一再强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种独立学习的习惯学生做得到吗?现在的学生有许多应该养成的习惯,没有养成,有些习惯不应该养成,倒养成了,无休无止。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大任务。忽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敷衍了事的教育表现,是不成功的教育。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着眼点必须是全体学生,这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也是符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因为素质教育的真谛并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统一规格的产品,而是造就充满活力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因此,只有让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知识竞争加剧,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要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新生活,唯一途径就是靠自学,靠养成自学的习惯。通过经常学习,自我反省,不断增长新的能力,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因为我们知道,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我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如果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包,多些自由,我们的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语文,我们的语文课程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❹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语文教学最贴近思维这个智力核心,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具有全程性和全息性的特点,是语文教学的固有规律和首要原则(以下简称语思原则)。
一、语思原则的依据
(一)培养语文能力,首先要发展思维能力
语文和思维不是同一,却也是统一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是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两者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联的。虽然不断有人对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提出新的不同的见解,如形象思维有时可以离开语言,不用语言(如用形态)也可表达思维等等,但总体上都承认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为用的关系,思维的结果要用语言来定型、交流,语文的发展有活化思维的功能,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叶圣陶说:“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文说得好在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极其重要。”又说:“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这是当然之理,语文课是教育的一部分,怎么能不顾到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獐时期打下的基础至关重要。”乌申斯基说得好:“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心理语言学认为语言与思维:“从两种发展的起源说,总是先有认知而后有语言。认知是个体的和种系的语言发展基础,没有通过感知动作对事物特性和事物关系的认识,不可能有表达这些匦和关系的语句。”另一方面,语言“它作为思维的中介而对包括思维在内的整个认知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之,认知是获得语言的基础,语言又促进认知的发展。
(二)语文知识、能力和智力需要协调发展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智力与知识、能力的关系极为密切。提高语文教学的全面质量,需要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这里有必要了解知识、智力、能力等不同的概念。一般说,知识是客观世界的现象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系统反映;智力是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特点的有机结合;能力是指成功地完成一定疃的方法及其所必须的心理特征,语文能力指听、说、读、写活动,知识与智力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它们的区别是:
1、内涵不同
2、生理基础不同
3、发展规律不同
它们的联系是:
1、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为知识是智力的主要因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字词句篇等语文基础知识就不可能很好理解课文,写好作文。
2、智力是学习知识的条件。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掌握语文的速度、数量和质量。
语文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经过反复训练后在个体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和智力等,知识、技能和智力与非智力都是的要求和基础。如写作能力,要具有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知识,要有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短暂疃参与其中,还要有熟练的写作技能技巧。因此,语文教学要把学习语文知识与发展智力(以思维力为核心)和训练能力结合起来,要从学习语文知识入手,注重智力开发,落实语文能力的培养。以英国教育家洛克为代表的形式教育派强调教学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形式,轻视基本知识的传授,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实质教育派,否认发展学生智力的可能性,强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传授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知识。他们把知识学和能力培养与智力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历史证明这是错误的。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把知识、能力、智力有机结合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教学应当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三)语文教学要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指运用新观念、新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思维过程,教育心理学家把教与学概括为记忆、理解和思考三个不同水平,认为只有在积极的智力运动中去探求未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称为创新教育,达到最高的教学境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学要加强素质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必须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力度。培养创新思维是造就创新型才的必要前提,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最具挑战性的历史重任。当前语文教育界普遍存在着缺少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问题,教材、教法和测试都强求统一,“一刀切”,“齐步走”,求异思维、批判精神受到重压,与高学历、高竞争、多层次、多变化的人才要求和时代脉搏不全拍。创造学认为:“人人皆有创造力,创造力的水平可经训练提高。”美国学者哈里特朱克曼在他《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对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析的结论是:完善的智力和人格结构是这些人的共同的心理特征,包括渊博的知识、超人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极强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精湛的实验技巧等。语文教学对发展学生的这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极为有利,对聚敛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批判思维、隐喻联想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经常的有效的训练。语文教育工作者完全有条件有责任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工程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做一名光荣的奠基者。
二、语思结合原则的实施
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原则的实施要遵循思维规律和语言规律,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寻找最佳结合点
(一)利用思维特点和规律,优化语学教学过程
人的思维具有问题性,概梧性,间接性的特点。思维过程的基本规律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析是在头脑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或者把事物的个别属性等分解出来;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部分或个别属性联合起来。把一篇课文分解为段落句子和词,把词、句子组成段落,把段落联结成文章。抽象是提取事物的本质属性(肯定抽象),舍弃非本质属性(否定抽象)的过程;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联结起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分析与综合是抽象与概括的基础,抽象和概括是分析与综合的发展。例如教学曹禺的雷雨,先要分析第一部分是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相的见的,第一层写侍萍以叙述别人中吻诉说自己的悲剧遇,第二层写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恶劣态度。第二部分是写周朴园与鲁大海母子相见的矛盾。然后综合起来看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接着要进行理性的抽象,从侍萍身上看到了周朴园的冷酷、伪善,从工人代表大海身上看出周朴园的残忍、贪婪,同时从侍萍、大海等形象上也预示了人们在觉醒、在斗争、在批判中具有无比强大的威力。最后进行概括,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即将崩溃,大雷雨已经来临,中国社会将发生巨大的变革,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综合、抽象和概括,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思维训练过程。
(二)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培养思维品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包括: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形式思维、辩证思维。
2、培养思维的智力品质,包括: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独创性。
(三)培育创造性思维品质,增进语文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主动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形式。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给创造性教学以必要性和可能性准备了优越的条件。
❺ 中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有哪四项
一、坚持“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为唯一宗旨
阅读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阅读的过程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而是对文字所包涵渗透的情感、思想、韵味等等综合性的体验和领悟,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个体情感的体验和领悟。 黑格尔所说道:“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得更动人”。我想,这也就是我们阅读教学时应把握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又恰恰最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这足以说明阅读教学的唯一宗旨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能力。事实上语感敏锐的学生,在阅读中往往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弦外之音,甚至包括连作者自己也难以用语言确切地表达,而又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种种微妙之处。比如我校的熊蕾同学就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其余学生很难做到。
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而是对文字所包涵渗透的情感、思想、韵味等等综合性的体验和领悟,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个体情感的体验和领悟。曹操的《观沧海》中有这样描写秋景的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在上课中,不同的学生对这句诗意境的感悟各不相同,而从他们不同的理解中,我清晰地看到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他们对生活、对自身的认识,由此,我感到在阅读中要重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和各种欲望,引导他们的最敏锐的发散性思维,“以人为本”,让他们能自觉不自觉地从作品中寻找、体验并领悟到某种与现实生活相沟通、相联系的智慧和美感,并以此去填补文本的阅读空间。因此,阅读,不但是让学生在感悟中认识作品,同时,也在感悟中认识自我,体现自我。
二、切实做到“教学方式和师生角色”两种转变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任务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引导”实际上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传统的阅读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学生自主探究少,教师牵引灌输多;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忽略培养;阅读训练不全面;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僵化。新课程改的推行,把我们带进了教学改革的新时期,推行阅读教学的改革,要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师生角色的转变,尽力凸现阅读教学的个性美。
-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即作品)的再创造。在阅读中,只是教师“一言堂”,一味的“教师读、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是不行的,应让学生依其自身个性建构自己对文本意义的认识和新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吸收新的知识,用充满个性的心灵去与作者碰撞,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以体现阅读中学生的主体性。
以习得一种语言为学习目标的阅读教学,还担负着构筑学生“精神家园”、重塑学生“个体人格”、净化学生“灵魂世界”的重大使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是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全面的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三、务必要达成“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充分挖掘课文的人文性内涵”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及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三个维度。为了达成这三维目标,遵循阅读教学的唯一宗旨,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师生角色。我在阅读教学时坚持以下原则:
原则一、高度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重视文本。课本是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它。尽管我校的教学手段已日趋先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广泛运用,但我还是坚持从具体的教学篇目入手,认真落实好其中的字词的读音、意义、用法等。对于文章中包含的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等有选择地让学生扎实掌握,充分挖掘出文章本身所包含的人文性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适时、适当地引导。
其次是重视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对学生头脑中的理论知识是一个补充,让理论知识的框架血肉丰满,也会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储备仓库,在实际运用是能够信手拈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记忆课文中出现的字词的音、形、意、用法等,此外还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具体语言材料,让学生对文章中优美、精彩的句子,片断或是整篇文章进行背诵,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如教学《爱莲说》这篇课文,我就让学生背诵整篇文章,除了能体味学习作者的高尚情操外,其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等还要求学生学会在习作中运用。
文中需要记忆的知识,提醒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要求弄懂它的意思和用法,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运用时也会正确运用了,避免了张冠李戴现象,填补了“根本不懂得学为所用”的空白。
再次要重视实践。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能够运用,培养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所以我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时常为提拱学生实践的机会,如朗读、讨论等。例如在教学《陈毅市长》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在教学中积极投入自己的感情,模仿陈毅的地方口音进行范读,在陈毅与齐仰之的“当面交锋”部分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尤其要模仿陈毅的地方口音,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其次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出人作者确实要表达的文性内涵,强调学生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写作背景,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切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积极与作者对话,寻找情感上的共鸣,提醒学生切记不能凭空捏造、任意夸大。始终坚持以文本为根据,就这样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还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延伸、扩展,给学生以课外练笔的机会,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原则二、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与运用
“授之以渔”贵在导,为了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自觉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正确引导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时刻注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陈毅市长》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初读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及主题、在品读中掌握文章写作方法、在精读时分析写作特色。回答“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文章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作者采用这些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好处是什么?”三个问题,学习完《陈毅市长》这篇文章以后,又启发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齐仰之式的化合物?齐仰之“出山后”会做些什么?……让学生用思考、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生活。
另外,我在语文教学中还教给学生一般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任何学科的学习,如学习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将“学”和“思”结合起来,时刻牢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拥有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等等。使他们在后来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原则三、充分挖掘课文的人文性内涵
我的语文教学不仅是讲字、词、句、章等方面的知识,还注重挖掘课文本身的人文性内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起他们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等。
原则四、为了更好地达成三维目标,我还注意了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第二、评价学生只注重过程,不太追求结果。
第三、坚持多鼓励、少批评,注重对学生的正面引导。
四、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坚持“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四项基本原则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因此,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每个人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为了让学生都能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我始终坚持“学生的自主性、内容的开放性、问题的探究性和活动的实践性”这四项基本原则。这四项基本原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立教之本、发展之基。
自主性原则
在新课程条件下,我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主动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和方式,自觉承担起实现阅读目标的义务,使全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开放性原则
为了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我坚持开放教学时空,实现时空共有;开放学习内容,力求内容共创;开放组织形式,实现意义共生;开放探究结果,达到成功共享。
探究性原则
在阅读教学中,我的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在自主阅读中敏锐地问题、主动地得出问题、积极地探究问题。探究的结论不是教师的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的,而是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合作得到的属于学生自己的结论。
实践性原则
文学作品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接触社会生活实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关注身边的一切,采用“感性经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教学模式,遵循“生活——文学——生活”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阅读,阅读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