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3-06-10 09:00:06

A. 初中语文怎样分层教学

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师教学中的“一刀切”,必然会造成差等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的消极局面,不利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也阻碍双重任务------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完成。
基于上述情况,我觉得依据“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是必要的。
一、学生分层定级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读写听说四个方面制定出A、B、C三个学习能力等级的标准,通过观察测试,再确定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等级。每学期结束,再对照标准和测试情况,重新定级。
二、课内分层教学
教师的教案分层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均有一定的梯度,对C级学生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侧重于A、B级学生。把“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和“个别分化”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体现分别施教、分层推进,使每级学生都能达到他实际能够达到的最好的学习目标。这里我就作业和批改的三步分层做示例:
(一)步是分层布置。如C级学生只限于完成课文后的必做题,而A、B级学生则须完成选做题和补充的思考题。
(
二)步是帮扶作业。课堂上完成内容和数量相同的练习时,A、B级学生完成后,按分配的任务去检查、督促、辅导C级学生。
(三)是区别批改。作业批改侧重A、C级,抓两头促中间。对A级重批,对B级重改,对部分C级学生采用面批。
三、课外分层指导
知识学习类的指导侧重于C级,语文活动类的指导侧重于A、B级。对C级学生的指导,突出“三抓”:一抓常规,培养学习习惯;二抓学法,通过个别谈心、集中示范,指导学习方法;三抓“纠错”,对典型的错误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对A、B级学生的指导,突出“三多”:一多读。创设条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营造语文学习氛围,拓宽学生视野。二多写。通过写读书札记、生活札记、日记等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并鼓励学生多向报刊杂志投稿。三多活动。组织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如辩论会、读书报告会、各种竞赛等,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针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我采取了上述的分别施教、分层推进的对策.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承认差异,要正视差异,要适应差异,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而不是包袱,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推动各种层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能可以开发,对“差异”的学生采取“差异”的教法,逐步形成一种促使各个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机制。其次,教师要树立新型的价值观,由分数评定学生转为全面评价学生。因此,教学过程要着眼于“三培养”、“两提高”,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培养积极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B. 如何对小学语文进行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并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因此小学教育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实施者,应该是一个辛勤的园丁,因材施教;认真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尽心尽力。 我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在每次接班都会发现学生的成绩和智力的发展有很大关系。而新课程标准确定的基本要求,又是对全体学生的。怎样才能使全班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呢?我认为教师首先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承认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上进的机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单复互补,分层施教,分类指导”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A(优等生)、B(中等生)、C(差生),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分层安排 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人的个体差异之上的。可以让有差异的学生,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学习内容,这是在实际教学完全可以实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因此在教学内容中,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学生层次,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按其重要性及其难易程度划分为若干层次,即分为: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层次”,多数学生经努力后可以达到的“中等层次”,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层次”。对差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要求学会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掌握基本方法,会做基础题,发展基本能力;对中等生要求在熟悉熟练上下功夫,发展综合能力,逐步转变为优等生。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并注意对A层学生要设计一些灵活和难度性较大的问题;对于C层学生关键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简单,坡度要小,让他们尝试到成功感;从畏惧厌烦学习转到愿意学习上来。 启发释疑是分层施教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注意分层设问激疑,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都有发问、回答问题的均等机会。 二、教学目标分层制订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注意制订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并做到在保底的前提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水平。在具体实施上,我做到给学生以自由度。也就是由学生自行决定自己的目标,不强制学生按自己的预定目标进行学习,并让学生可要求老师按不同目标要求给予检测,给学生创造追求最高目标的权利,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方法分类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具体情况,分层适时有效进行分类指导。对A层次的学生,以“放”为主,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中有“扶”,“扶”在引导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上。对B层次的学生,实施半“扶”半“放”的策略,在适当点拨之后,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或先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探究,在遇到困难时,我适时予以指导。并注意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个学生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又注意做到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上课时,尽量做到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掌握知识。对C层次的学生,以“扶”为主,“扶”在引导深化理解知识和指导归纳学习方法上。 四、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分层,进行弹性处理,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练习的弹性处理,即要在练习的设计上,精心设计必做题和选择题。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重在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初步的应用能力,达到学习的最基本要求;选做题面向A层次和B层次的部分学生,重在发展智力和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对各个层次的学生的作业,分别进行布置,对优生,我设计一些基本题让他们完成,并让他们探索思考拓展题。对差生,诊断他们学习本课中的疑难,采取有效方法补救,让他们完成基础题;对中等生,要求他们自我复习巩固,完成基础题和提高题。 五、考核评估分层激励 在实施了分层教学以后,对学生的反馈评价,我也进行分层实施。在进行考核时,我将考核分为单元关检测和阶段性检测。并依照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每份题都包括放缓题、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四大类:放缓题面向差生,仅供C层次的学生完成;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面向中等生,C层次学生选做,A层次和B层次必做;拓展题面向优生,B层次学生选做,A层次学生必做。考核后,对已达标学生提出“巩固性”或“拓展性”的目标;对未达标学生,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互帮互助小组进行“矫正帮助”。以确保各类学生都达到预定的阶段目标。 六、学习辅导分层实施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其目的是查缺补漏,同时更要做好对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帮助工作。 因此,我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后进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对后进生耐心辅导,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体会到付出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恢复自信心,以“我也能行”逐步克服潜意识中“失败者”的形象,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逐步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学习自觉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中等生的辅导,我注意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等生我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融会贯通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各类学生我均注意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书法家”、“小作家”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这样激励了每一个学生不断认真学习,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了希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做到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学得“痛快”(先痛苦后快乐),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分层的不固定,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促进了教学的互动,这有利于建立民主的、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形成互帮互学、携手共进的团体精神。同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做到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通过近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学习了他人的经验,尝试并实践了实行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效果显着。我将继续探索与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C. 分层教学法的具体运用策略

一、依据学生能力,科学开展分层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想要实现对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先做好对学生能力的掌握,因为这是分层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考虑到语文知识的特点,我会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观察,如学生课堂表现、学习兴趣、作业完成度、测试结果等,争取最大限度了解学生的语文状态,并能够对他们予以准确定位分层。因为每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对学生的分层不宜太多,3层足矣。

其中,第一层是基础层,该层次学生是后进生为基础,他们的特点包括语文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课堂互动主动性弱、课后作业及测试结果都不太理想等。第二层是中间层,该层次学生是班级中的大多数,他们具有语文基础尚可、学习能力一般、课堂互动主动性不固定、课后作业及测试结果中规中矩等特点。第三层是拔高层,该层次学生是学科优等生,他们拥有超高的学习热情,课堂表现活跃、基础知识扎实、课后作业工整且测试结果稳定。在完成学生分层之后,我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设计基础性学习目标,即一、二层次向上提高一层,第三层次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由此做到共同进步、全面发展。

二、落实学生地位,实施分层教学

在分层教学环节中,教师除了要做好学生的分层之外,还必须要做好对教学内容的分层,因为学生是学习主体,知识是学习内容,只有主体和内容能够有效适配,才能够让分层教学模式科学予以开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不同知识点、课文的难度有所差异,所以教师也要注意做好分层设计。例如在进行精卫填海一课的教学时,因为是古文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为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我选择以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并与学生进行了科学的课堂互动。

首先,我会与第一层次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尝试对课文进行亮朗读,找出课文当中的生字,并让他们对生字予以学习,尝试说一说生字的字音、字义等。之后,我会与第二层次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让他们尝试根据注释对课文进行翻译,并将课文内容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由此起来考察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锻炼他们的学习水平。最后,我会要求第三层次学生去思考课文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欲意何为。由此实现对该层次学生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的进一步锻炼,让他们逐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据内容来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能力。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每一个层次学生都能够在其能力范围内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必然会因此获得提升。

三、依据课堂表现,设计分层训练

在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环节中,设计分层训练是关键的教学环节,因为其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向上一层次进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能够以此为基础为他们设计出具有针对的分层训练,在强化他们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进步。例如在完成四季之美的教学之后,我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然后将选择同一季节的学生分成一个学习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都拥有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

在此基础上,我会给每个小组10分钟的时间去准备,让他们收集自己喜欢季节的资料,并进行建议演讲稿的写作和设计。最后,我会“随机”挑选各小组的成员,让他们根据小组互动学习的结果,将自己喜欢季节的优点说出来。在该学习模式下,因为各小组当中拥有各层次的学生,所以他们进行互动时,一定会实现思维交互,这会让学生之间拥有相互学习的机会,促使他们得到进步和提升。

在此基础上,我“随机”选择的小组成员,一定是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这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训练的公平性,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演讲过程中,发现其他同学的优势,这也可以让他们实现进步和提高。最后,我会根据各小组的训练成果对他们予以评价,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来让各层次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从而进一步实现对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培养,为他们以后的语文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D. 如何对小学语文进行分层教学

1. 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层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2. 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分层备课。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的“十分详细”,尤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3. 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在分层教学中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同学朗读,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又如教学《三个儿子》同学们阅读后,对课文中老爷爷:“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在讨论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老爷爷可能眼花了。”有的说:“老爷爷可能是视线被某个妈妈挡住了。”还有的说:“老爷爷是不是说瞎话呢?”在讨论老爷爷究竟看到了哪个孩子,他那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时,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看法。充分流露出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理解。但经过热烈的讨论,不同层面学生的交融与撞击,最终达成了共识。即三个母亲都称赞自己的孩子,可在他们提水有困难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跑过去帮妈妈提水,值得称赞的只有这一个孩子。所以怪不得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孩子。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适合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4. 因人而异,分层评价 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文化知识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形式和标准。对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因此,我们要注意他们的闪光点。有一次在语文课上,我有意请一位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到讲台上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他一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心头一颤,一下子脸都红了。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他才不得不走上了讲台。他不是复述课文,而是断断续续地把课文读了一遍。当他读完后,同学们似乎都用冷漠的目光看着他,这时我立即举起了双手鼓起掌来,教室里立刻想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然后我很真诚地说:“XX同学从来没上过讲台,今天他能够勇敢地走上讲台为同学们朗读课文,虽然有点慌张,但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我们相信他下一次一定会很从容的。”就这么几句话说得他瞪着眼睛望着直点头。他竟然站起来说:“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后来再经过几次的练习,如今他能较为自如地为同学们演讲了。又如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面,也要分层次。有的同学写作能力比较强,要鼓励他们更加开拓视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指出他们努力的方向;而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更不应该批评指责,要引导他们多观察周边的事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如在评语写上“某某句写得非常好”,“这次作文比上一次进步多了”;当然对有不足之处也要指出来,但一定注意学生的层次差别,要用恰如其分婉转的口气给予指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总之,我们对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评价绝对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得到发展。”
美国着名的教育家贺拉斯・曼说:“估量科学或文化造福于社会,不应过分地着眼于这个社会拥有少数人掌握大量高深知识的人,而应在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我们面对的学生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我们整个名族的命运。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把分层教育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E. 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一、备课,要认真考虑分层目标教学法 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重点考虑做好两件事: 1.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从学生实际出发,界定层次及目标。A层:以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 B层:B层对A层来说具有知识上的包含关系,即在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要提高层次;C层:在B层的基础上,更充分地释放学生的潜能,给学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学习资料和相关信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理念,以及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 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各个努力达标。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得的层次,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而应称作为A、B、C层)的教学目标,如《卜算子·咏梅》A层目标应达到: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②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B层目标应达到:比较两首词的不同。C层应达到:积累背诵毛泽东其他诗词。这三个目标也属于包含关系,也就是说B层目标包含A 层目标,C层目标包含A、B层目标。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且难度不一样,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三、练习设计与批改,应体现分层目标教学法 1.练习设计要因层制宜。练习,不在乎量,而在于质,切忌在教材所编习题中任点几题让学生一锅煮,而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对基础知识,要求全体学生特别是低层次的学生要做好;对反映教材重难点的典型习题,要求中、高层次特别是中层次的学生要做好;对反映教材较高要求的拓展性习题,重点要求学习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去做好,当然也鼓励其他层次的学生量力而行去试一试。 2.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一是不能只满足于打√、打×,或给个分,还要因人给予评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相信他们会很快改正。二是不能只忙于作业的全批,关键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主要是指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作好准备。 四、课外活动与辅导,也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一要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与辅导中的着力点。对语文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尽可能通过课外活动,鼓励并促使其形成语文特长;对中、困层次尤其是较差层次的学生来说,主要应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与爱好。 二要分层抓好课外活动与辅导。在较高要求的兴趣小组中,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以促其尽快形成语文特长;在较低要求的兴趣小组中,教师应多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在心理素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常犯错误等方面实施面对面的辅导。通过帮助他们打牢基础和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以调动和保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总之,要通过分层目标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需要,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进步的喜悦和成功的乐趣。

F. 初中语文如何怎样进行分层教学案例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及其意义

分层教学,其实是老瓶新标,早在二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了类似的话题——因材施教。它指的是在同一级别的学生中根据知识层次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予不同的教学内容,使他们各自得到最大满足的一种教学模式。

然而,面对这传统而又新兴的教学模式,赞成者有之、反对者尤甚。持赞同意见的学生认为: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潜力的挖掘,同时也让层次低的学生从“失败”中觉醒,重新审视自我;持反对意见的学生则认为:分层教学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是学校在回避矛盾、舍弃包袱,但又觉得“差生如鸡肋、弃之可惜”等等。

先让我们看看混合型班级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现状:语文基础差,作文病句成堆、错字别字离奇、条理不明、结构紊乱,综合能力低、主观题则审题不准、表意不清。正由于成绩不理想,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对自己失去了自信,产生了自卑,平时学习敷衍了事:作业不交、背诵懒记、考试作弊,“下课一条龙,上课一条虫”,甚至出现了旷课、逃课的现象。恶性循环,愈演愈烈,老师的谆谆教诲成了毫无用处的空壳支票。这些学生有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差生。可见,这种混合型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既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教师教育教学的安排。这种现象,与帮助人成功的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伽利略曾说过:“人不可只被教,重要的是帮助他发现自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之多,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缺少的是基础、缺乏的是兴趣、不足的是自信。因此,如何培养兴趣、唤醒自觉、鼓舞信心,让他们发现自我、正视自我、善待自我,已是当今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重大的课题。可以说,分层教学应运而生、适时而出,是“疗治”“差生”的一付最好的良药。

多背、多读、勤写是语文最质朴的规律。语文学习重视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强调的是平时的积累。因此,根据“差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保护其好奇心和奇思妙想,挖掘其异想天开的合理因素,捕捉其特长的闪光点,旨在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愿学”“乐学”的积极情感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习能力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1、巴班斯基说:“如果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果他们有认识兴趣、有获得知识技能和技巧的需要,……那么他们的学习活动就一定更有效。”“差生”大多生性好动、思想活跃、乐于游览,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让他们深入社会、探究生活,从“玩”“乐”中学习知识,让他们真正领会无处不在的语文及其魅力,让他们觉得语文并不是可憎可怕的、而是可亲可近的,从而缩短与语文的距离。

2、语文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薄。“差生”由于成绩不理想,对教材大多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敌对的情绪,所幸的是,他们大多喜欢看小说或课外读物,因此,以此为契机,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竞赛、书评活动等,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从中提高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另外,语文具有它的特殊性,文学首先是门“人”学,它可以感化人、启迪人的思想。结合平时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加强各种思想的熏陶和教育,促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放慢教材的教学速度,做到逐课过关不留后患,并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突破“汉字教学”三关:即认读关、书写关和积累关,同时把诵读的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语言材料的积累。

4、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重在平时的考核和鼓励,对于大型考试(期中考、学期考),则降低要求、因材施考,让“差生”领略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语文学科“有法”而“无定法”,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让“差生”从失败中找到自信、从迷惘中肯定自我,培养他们对语文科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变消极应付为积极进取,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成绩,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可以说,分层教学它敢于承认学生思维方式上、发展过程中的差异,立足推动学生的发展,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多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之一。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合理分层

对自己的教学对象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分层教学成败的关键。作为教师,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要求、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法之前,必须对学生的情况作一翻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虽然学生面广量大,但要搞好分层教学,必须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素质、知识基础以及性格、爱好、个性特点等进行了解,按情况分层次。

(1)摸底准备,初定层次——第一学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所以必须在开始教学以前就确定这个出发点。”学生一进入初中,就向他们提出层梯教学的设想,要求学生弥补知识缺陷(如汉语拼音等)提高自身素质,(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水平等)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期中考试后,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从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个体间差异状况,把全班学生分成甲、乙、丙、丁四组,甲、丁人数较少,约各占10%~15%,乙、丙人数约各占35%~40%。

为达到帮教目的,可以让甲、丁两组,乙、丙两组学生分别坐在一起,让他们互相交流,继续竞争,共同提高,并制订几条相应的措施,如以桌为单位发言记分。

(2)变换梯队,再定层次——第二学期

“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一学期分层教学后,由于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家庭教育、周围环境等原因,各组(尤其是乙、丙两组)学生情况会起较大的变化。这时,就需对每个学生重新评估后变换梯队,再定层次。做法是:取消丁组,留甲、乙、丙三组;甲、丙两组学生各占全班人数的20%~25%;仍采用同桌帮教办法安排座位;余为乙组。由于梯队变化,丁组学生升格为丙组,丙组中有部分升格为乙组,乙组中又有多人升格为甲组,同学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潜能,就能够进一步树立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努力超越自己的过去。甲组学生为防止滑入乙组,又要与乙组升格者竞争,也只有努力向前。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互帮共进,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2)因地制宜,适当调整——初二

初二起,由于学科数量的增加,兴趣爱好的变异,家庭教育的差异及学生潜能开发不一等原因,语文学习进展情况必有所不同。为使学生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学好语文,教师在把握每个学生诸多因素的前提下,对甲、乙、丙三个层次的学生适时作必要的调整。其中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升格的多(每次各组1~3名)降格的少(每次只个别组1~2名)逐渐增加甲组人数,减少丙组人数。

这样,让师生都明确某一个同学在某一阶段时间内所处的层次。同时,要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乐观主义态度和真诚的学习信心,正确对待分组方式,明确教师的分组目的,防止优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明朝王守仁说:“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在对学生整体教学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全体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使优秀学生的学习得到更大的提高。

(1)备课分层

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 ,又兼顾“培优”、“补差” ,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这三类学生。比如教学《观沧海》这首诗;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背诵默写这首诗;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所表达的情感,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3.理解诗歌独特的构思艺术,学习“歌以咏志”的手法。这里教学目标1、2面向全体同学,教学目标3则面向好的学生。

(2)课堂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揭示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验是否达标。另一方面又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在课堂设计上,根据目标教学模式的要求,有机地与分层教学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区别赵州桥和卢沟桥设计的不同,体会中国石拱桥多样的形式,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谁能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两桥的设计示意图 。教师可有意识地先请B组学生在黑板上画图,然后再请A、C组学生上台进行补充修改,最后再请基础较差的A组学生对照示意图进行说明解释,这样,目标虽相同,但全班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作业分层

作业由浅入深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放缓题、基础题、提高题、拨尖题。向好、中、差三组学生布置三种作业,并采取三种作业批改方式:“差组”--放缓题 + 基础题,教师当天面批,学生当天纠正;“中组”--基础题 + 提高题,全部批改;“好组”--基础题 + 拨尖题,只批改1 - 2本,其余由学生自己核对,组长检查。在分层练习中,我们应积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从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比如学习朱自清《春》一课后,我 共设计了7大题:1、2两题注音辨音、辨形解词,是学习困难的A组学生必做的;3、4两题为仿句和选择文句意境美,是基础较好的B组学生必做的;5、6、7三题为背诵文段,按标题(春色、春声……)重整文本,按虚实、空间变化改写文本,其中5为全体均做,6、7为C组学生任选其一。

(4)考核分层

考核包括单元检测和阶段性检测。由教师自己依照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每份题都包括放缓题、基础题、提高题和拨尖题四大类,放缓题面向差生,仅供“差组”生做;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面向中等生,“差组”选做;“好组”和“中组”必做;拨尖题面向优生,供“中组”选做,“好组”必做。考核后,对已达标学生提出“巩固性”或“扩展性”的目标;对未达标学生,通过补习,个别辅导建立互帮互助小组进行“矫正帮助”。以确保各类学生都达到预定的阶段目标。

通过阶段考核,对各个学生进行多次的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组别调整。对进步明显的提高一个层次;对有后退的,一次可提醒、鼓励,下次仍跟不上的则降低一个层次,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而对降组的学生,不要冷嘲热讽,应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以确保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三、分层教学效果显着

近几年,我校语文学科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收到明显效果,实践证明:分层教学能使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质得到明显增强,各层次段的学生成绩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差生的比例在逐步缩小,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显然,这是一种有效的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依据自身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已成为今天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实施成功教育的有效基石。

G. 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分层教学

如何体现分层教学设计

一、备课的分层。多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合理划分教学版块是实施好分层教学的依据。

1.教学内容的宏观分层。具体操作是:学年或者学期初按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把目录、标题、课程内容、图表、习题、注释等按不同的形式和难易程度分门别类。教师要坚决守住课堂这块阵地,一节课也不能耽误,一节课也不能马虎,这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

2.备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分层:分层备重难点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教师要在透彻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握住哪些是基本要求,是所有学生应掌握的,哪些属较高要求,是后进生必须掌握的,然后设计分层教学的全过程。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学习困难学生的困难和特长学生潜能的发展。

3.备教学环节的分层:将某一课分解出的多个问题(或类型)考虑如何穿插于每一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如某课有5个问题或知识点,将其分解在预习、课堂讲述、作业练习、课外辅导、复习、单元检测等环节中,这样教师学生都轻松,且容易掌握,教学质量即能明显提高。

4.备教学过程的分层:①面对全体学生的一般讲述;②优化提问(或教师提问)及解决方法;③后进生存在的问题(或教师提问)及解决方法;④预计可能出现一些较特殊问题或现象及解决方法。这样既保证了能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了促优补差,也防止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或矛盾,教师无可适从,影响教学效果,如“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模式”,采用编写导学案,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因材施教,引导、分层教学,大胆改革课堂结构。

二、上课的分层策略。

精讲,精讲不是少讲,而是提炼出恰到好处的精当语辞,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时间的分层搭配。一节课把握好三个时间层次:①最佳时段(1—15分钟)解决重点难点。②修正阶段(10—15分钟)进行问题解答。③演练时段(10-20分钟)指导学生做导学案,巩固提高。教师把握好教学时段,合理利用40分钟教学时间,力争35分钟解决问题。

2.教学内容的分层环节。指教学流程要多层面,也就是说把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连贯的演绎活动,使课程内容由平面向立体、抽象化形象。把一个复杂的问题零刀碎刮,但不支离破碎,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3.教学程序的分层整合。具体可以分解为以下五个过程:复习,主要针对临界生和学困生,监督这些学生巩固、熟记前面所学的知识;‚导入新课,出示目标,导入要简练,意图要明确,要有新意,有气势,有激情,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ƒ自学探究,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通过问题探究,知识点的梳理,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小组间的互助合作、讨论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理解进一步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掌握。④展示点拨,教师对学生小组间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⑤当堂检测,让学生独立完成针对训练及当堂检测,巩固知识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简单应用,进行课堂学习小结。

4.教学语言的分层设计。这里讲述的不是教学内容的语言技巧,比如语音、语速和语素等,而是指六个层次:①讲授前的导语;②层次间的过渡语;③设置问题的点拨语;④临场问题的处置语;⑤小结语;⑥下课时的结束语。这六层次的语言要精心设计,把握两大要领:一是切题,二是常讲常新。

5.板书的分层规划。板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要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看内容多少、黑板大小形状)决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写了擦、擦了写,要做到规范、简洁,使教学内容立体化、层次化。同时要把握两大原则:一是直观、层次分明、易理解、好记忆;二是副板书要留足空间。

三、实验教学的分层

1.对于同一个实验,不同学生在学习目的上可以互不相同。实验既可以是探究性的,也可以是验证性的,由于数字化探究实验具有便于使用的模块,可以对学生实施分层实验教学,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先进行验证性试验,之后再利用数字化探究设备进行探究性实验,利用探究分析仪等设备采集数据,再利用设备将数据转化成物理图像,进行和验证性实验结论进行对比,切身感受实验的完美与物理学科的直观性。

2.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设计某个实验来验证他们的想法,为学生大胆创新提供平台,只要能适应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物理实验专题选修模块的需要即可。

四、作业的分层布置

1.分量适宜。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部分,每部分又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类。课堂作业的量因剩余时间而定,时间长就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的量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布置。

2.难易适度。课堂作业难度相对难一些,既是对所讲内容的补充和提高,又是对部分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的能力的提升,知识的拓展与引领。

五、课外辅导的分类实施。

课外辅导包括包括课间休息和早晚自习。辅导要把握以下问题:课外辅导不能将自习辅导等同于课堂教学,不能在课堂上进行过多的单独辅导而占用课堂时间。‚对各类学生要不同目标不同层次的分层辅导,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学习接收水平进行辅导。

六、检测与考查的分层程序。

检测和考查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也是督促学生学习,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1.检测上节课布置的识记内容和本节预习情况,可在讲课前,也可在讲课中进行。

2.班级及个体差异分层检测,要设置不同层次的题目,面向全体学生,能力好的学生能全部理解、解决所考察的问题,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要将所学的基础掌握即可,便达到了物理教学的要求。

H. 初中语文怎样施行分层教学

初中语文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及所受教育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需要、兴趣方式存在着个别差异,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搞“一刀切”,必然会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没法吃” 、“吃不了”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先后达到大纲的要求。
因此,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学习心理,使每个学生都乐学、会学、善学,感受到“个个有特长,人人成大材”的成功愉悦。
首先,根据学生学习可能性的特点和水平,可以将不同的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和类型。这是因为个体与个体之间不但存在着差异性,也具有某些共同性,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群众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不可能完全顺应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与水平,又需要教学尽可能去适应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将某些重要特征相似的学生归为一类或一层,有助于针对这一层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教学活动,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可在群体中增加个别化施教的因素。同时要强调学生层次的可变性。将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是为了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更主要的,鼓励学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正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
1、了解学生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个性及态度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并对他们进行科学分类。在学生已出现分层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能力,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的主体作用。为此,教师可以将目标具体化为三个层次的任务:任务一是基础知识的识记,基本能力的培养,所有的学生都要达成;任务二是学会阅读,能理解文本的关键字句,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情感,这是中等程度的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三是发展思维,拓宽阅读视野,提高写作能力,这是优生可以完成的。
2、科学制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定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易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共同探究教本中的课文,我们还适时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文字浅易的课外读本,或学生的优秀作文。不同层次文本的共读,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得。
3、难易适中,布置作业分层。作业、练习、检测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更是学生掌握、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作业、练习、检测的选择上体现层次性、多样性、做到有难有易、难易结合,合理安排,使成绩好的学生有刻苦钻研的劲头,差的学生也有认真完成的可能,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课堂上,问题解决先要想到“学困生”,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表扬鼓励,树立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再提问中等生,利用回答不足之处,将问题展开,深入下去。重难点突破时,要发挥优生的优势,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深入理解。教师要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课本上的习题要求全部学生掌握,做这类习题时,中等层和优等层没困难,教师就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而基础层同学就必须在老师的个别辅导下做作业,通过努力也能完成。练习时还可以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不同层次学生完成作业数量有区别。
4、动静交替,教学过程分层。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活动。要真正上好课就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及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实行课堂四十五分钟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安排课堂结构,讲解课文,分析问题,朗读训练,提出问题时,必须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堂的动静交替是分层教学的难点。
5、方法多样,课外辅导分层。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是尽量以发展“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学习能力为主,那些优等生剩余的学力怎样充分利用,让他们也同样尽其所能的发展呢 ? 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每周五设一节语言趣课,20 分钟,专门辅导阅读和写作,又专门开办班级文学周刊。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参与作文竞赛、语文基础知识竞猜、校报的编写。实践证明,这确为他们找到用武之地。
6、灵活掌握,对学生的评价分层。评价分层是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评价。还是以分数定终身,就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不能够让每个孩子都鼓起自信的风帆。课堂上,“学困生”的回答寻找闪光点表扬,中优生的妙招也作适当的回应。予以鼓励。阶段测试,把同学的成绩制成系统表,看谁的进步最大,就及时表扬,再适时点一下不足,不伤他们的自尊心。也不会因成绩最好而大加表扬,养成骄习。分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分层以后中层次和低层次的学生心理负担明显偏重,需要教师花很多时间作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摆脱阴影。教师在同一课堂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教学,因此必须既吃透教材,又要摸准各层学生应有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编写提纲,以寻求最佳教学效果。

注:这是一篇已发表的论文,其中的观点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希望能对你在日常教学中有所启发和帮助。

I. 如何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不仅作业要分层,重要的是要将分层模式的教学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前预习分层
每学一节新课,我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作不同的课前学习准备。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自学后,试着向课外发展,而后等生仅要求他们能抓好基础。
二、课堂教学分层
1、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化学教材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编排上一般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综合的。教师在分解教学目标时,就应特别注意“了解”“掌握”“识记”““运用”等用语的不同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当然在确定三维目标时,也应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力争较高目标。
2、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在确定教学目标前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适合什么样的教法,找到差别,才能把握知识的难易度,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3、教学过程应坚持面向中等,兼顾优差生的原则。三维目标中分别有深浅之分,对较难的内容让优生去解决,较易的问题留给后进生。
三、课外辅导分层
1、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主要面对中等生,以巩固学习目标为目的,针对课堂上大多数同学感到困难的重难点问题,仔细加以解决。个别辅导主要是兼顾优等生和后进生。
2、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个别点拨、个别启发和个别纠正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在课后及时解决。
四、作业设计分层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语文能教力的发展必将受到遏制。

J. 分层教学该如何实施

引言: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及所受教育不同,学生的智力存在着个别差异。心理学和教育学明确指出,教师必须针对个别差异,分层施教。一方面在教学的广度、深度、进度上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学生个性特点,尊重个别差异。成功教育表明每一个正常学生,只有采用适宜的教育手段,都会获得发展,取得成功。

因材布置作业

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B层学生,作业的分量较少,难度较低,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尽可能安排一个题目考查一个知识点的练习;对A层学生则可减少一些重复性作业,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型,以综合性、提高性为主。

阅读全文

与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