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体现“三个维度”
语文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并桥语文素养的提高。”它构建起了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传统的教学过程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情感性的缺失和创造力的缺失,泯灭了不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导致了“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等现象的产生。新课程下,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
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正确认识、理解三维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体现的是语文的工具性。过程和方法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过程”,重在“亲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但是,我们应该明确,三维目标,不是手蔽闷三个互相孤立的目标,而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其次,教学目标要具体。
每一节课, 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如《雨霖铃》三维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路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瞬息万变,我们不可能每一步都设想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当好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比如,在教《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时,为了把握作者的观点,先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正当我准备布置学生讨论这句话的含义时,有位学生举手发言:“这句话是不是有问题哟,失去双臂了还谈什么秀丽迷人?”全班同学顿时议论起来,我没有简单的否定学生的回答,而是要求他们把文中这句话多读几遍,每一遍都重(毕弯zhòng)读一个词语,然后再仔细思考刚才那位同学的话有没有道理。这下子,全班同学纷纷行动起来,不一会,就有学生发现了问题所在,是“她” 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这就自然引出了我所要问的问题,,“如此”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她” 为何“必须失掉双臂”? 维纳斯不“失掉双臂”与“失掉双臂”哪个艺术效果更好?是否希望“两条一览无余的胳膊重新出现在这座雕像上”?为什么丧失的部位必须是两条胳膊,而不是其他部位?如果不是她,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其他的人失去了双臂,会怎么样?因为是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大家都很感兴趣,纷纷讨论起来,课堂气氛很热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也不错。从这堂课可以看出,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契机,不但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四,重视过程,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新课程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以自主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要把思维的时空交给学生,强调学生在自主的建构中把握知识的生成过程,然后再运用知识去自主解决问题。
比如在综合性实践活动《我身边的语文》这个学习过程中,我安排学生留意身边的语文:街边的路牌、广告牌,电视、电影中的台词,日常生活中的交流等等,都成了我们学习的教材。通过观察、总结,同学们发现了许多平日里被忽视的地方,错字、别字、不规范的用词、用语现象在自己的作文中也大大减少,因为是自己亲自归纳总结出的知识,学生的印象深刻,学习效果也很不错,同时,这样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语文的实用性,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不断增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摸索到了方法,也正是因为有了“过程”,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开发。
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薰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习作教学,我们仍然可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络生活世界,启用想象世界,在构思、表现时倾诉情感,表达情感,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
以上,就是我对新课程中如何在学科课堂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的一些思考,我想,只要我们注意了以上几点,就能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要明确写出三个维度 知识和能力:1..2.3... 过程和方法:1..2.3... 情感态度价值观:1..2.3...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有好的结课,这样才是一堂完整的出色的课。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课尾的创意、课后深思等等都属于节课艺术。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多于学生进行互动,多激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多多发言
首先,设定情境。通过分角色朗读,将同学们徐徐带入19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俄国,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从而把握人物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特点及作者运用精彩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其次,耐心启发。通过分角色朗读,同学们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是对话,后来又进一步启发:刻画人物的方法除对话外还有细节,本文细节主要表现为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和赫留金的手指头。在这里,我们把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作为重点来分析。
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好比是作者手中的一个道具,作者借它把人物狐假虎威、装腔作势的丑恶灵魂刻画得入木三分。在此我启发同学们在所学知识基础上充分拓展想象思维,运用自己的理解去想象警官刚出场时穿着新的军大衣时的神情,并且用一两个词语将他的神情概括出来。这时同学们都很踊跃,有的说“耀武扬威、装腔作势”,有的说“狐假虎威、不可一世”,有的说“得意洋洋、神气活现”……同学们的想象、概括超过了我的预想。接下来,我让同学们进一步想象警官脱、穿大衣时的心理。同学们纷纷说,他害怕了,想用脱、穿大衣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同学们的思维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向纵深处发展。
第三,自由讨论。警官处理完“狗咬人”的事件,“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事情以此似乎结束了,但我对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还没有停止,我让同学们进一步设想:假设警官穿过市场的广场迎面碰见了将军的哥哥,两人之间进行了一番对话。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充分展开讨论,设想两人之间的对话。这时同学们都各抒己见,讨论异常热烈。我还让同学们到讲台前表演,其中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表演的同学想象能力之丰富,确实出乎意料。
我又将想象思维训练延伸到课下,让同学们进行知识迁移。通过“变色龙”一课,同学们了解契诃夫善于通过小事情反映大主题的创作风格,接着我让同学们了解契诃夫的另一部短篇小说《胖子和瘦子》的前半部分。大意是:两个多年不见的朋友偶然相遇,刚开始时两人亲切得不得了,无话不谈。可当胖子说出自己的官位时,瘦子的态度马上发生了变化。我让同学们展开想象,写出两人之间的对话及神情。
通过精心设计提问,再耐心启发和自由讨论等几个环节将同学们的想象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引向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对作品的不确定性的“空白”处进行想象思维训练,使他们获取知识以后能不断延伸,以促进其智力和能力的不断发展。
一滴水能以大海那样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滴水却不等于大海。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下坚持不懈的努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善于发现、挖掘可以激起创造性火花的因素,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的思维在获取知识以后不断延伸,从而更好地促使其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培养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对于语文学习,乃至对各科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要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在具体读写过程中适当引导启发,启用形象思维的潜能,使之与其他型别的思维有机结合,形成创造效能力。心理学家托兰斯认为,不应该把创造力建筑在“ *** ——反应基础上,而是应该建立在有着生动关系和共同体验的基础上。”爱因斯坦曾说:“写下来的词句或说出来的语言在我的思维机制里似乎不起任何作用。那些似乎可以用来思维元素的心理实体,是一些能够‘随意地’使之在先并结合起来的符号和多少有点清晰的印象……”,这些话为我们揭示了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心理机制。培养发展这种思维机制对发挥人的创造力有重大的意义,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多媒体的作用
对于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我想用绿叶与红花为喻是比较恰当的吧。叶绿是为了更好地衬托花红,红花才是主角,红得艳丽才是绿叶的最终目标。
我仔细研究了《邓稼先》教学设计及多媒体的运用情况:
(一)在汇入环节,执教者首先运用了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的诗──踏遍戈壁共草原(文字媒体),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首高度概括邓稼先一生主要功勋的赞美诗,也让学生对邓稼先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然后又以邓稼先照片(图片媒体)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展示过后,执教者又以幻灯片4、5(文字媒体)补充了邓的故事,形成了对邓稼先的整体的、客观的评价,使学生全方位的认识了这位科学家。此一环节,文字、图片辅以声音媒体的运用较好,但我个人认为,如果能以诗歌——师生展示图片(亦可用实物展示台)——精彩故事(师生共同)——得出结论: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幻灯片4)这样的使用顺序的话,应该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较原先设计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因为这个结论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中完成的。
(二)整体感悟环节执教者在师生共同合作中完成了课文各部分的内容的梳理后,以幻灯片文字形式对前一活动作了总结,便于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文章思路。
(三)执教者设计了备用幻灯片(如果学生对《吊古战场文》理解确有难度,可出示),则体现了执教者对多媒体要根据学生情况等环节灵活运用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另外,我觉得此设计中还有好多地方需用多媒体,如品味研读议论抒情句、品读词语、品读精典语句等环节,使用得当可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助于知识的内化。
我一直以为,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作用,还处于不断地认识与探索中,在教学中用什么样的媒体、什么环节使用、如何使用,我相信这些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媒体始终有我们尚没有挖掘、值得我们一直挖掘的潜能。所以作为资讯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将多媒体整合于课堂教学的思想,大胆参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积极探索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多媒体这片绿叶更好地为推动语文教学服务。
下面,我以《沁园春 雪》为例,谈一谈我在多媒体运用方面的粗浅认识与做法,希望梁老师与各位老师指点。
本课的难点在对伟人 *** 的博大胸襟与超越前人的豪迈气魄的理解,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利用网路媒体了解 *** ,登入 *** 纪念馆、查阅 *** 诗词。导课时,我又制作了以《东方红》为背景音乐,按时间顺序播放的 *** 各时期二十多张照片的课件,最后定格在以华表、天安门、远山、长城、 *** 手书《沁园春雪》为背景的 *** 照片上,此时,所有学生都不由的对 *** 这位伟人肃然起敬,成功的化解了本文的难点。接下来我趁热打铁,播放方明老师的课文朗诵音讯,学生自然地完全沉浸在这篇大气磅礴的诗歌中了。形象的雪景描绘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我首先让学生自由想象 *** 眼中的雪景,然后展示我所蒐集到的与文字紧密结合的雪景图片,之后,又播放了集音乐、图片、朗诵为一体的情景朗读视讯。在此基础上才展开分析,体会写景的妙处,学生的品析自然水到渠成。本文也是很好的朗读训练材料,所以,我又制作了较为详细的朗读指导课件,再听朗诵音讯,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对朗诵较好的同学我又用事先准备好的背景音乐为其配乐,既加强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与能力。
最后祝愿“初中语文教学”这朵红花在“多媒体”这片绿叶的衬托下开得更加娇艳。
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优化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媒体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运,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了“教师”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媒体”。那么如何恰当地运用媒体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最优化?
这几天我认真学习模组三,反复研读学习资料“媒体的作用”和“媒体的选择”,悉心地揣摩案例《地震中的父与子》和《邓稼先》,不断地再现我和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景,逐步形成了我对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优化的几点认识: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以《邓稼先》教学课例为例,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而且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内容枯燥,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我觉得教师在新课开始,更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情趣,而幻灯片一通过文字性的一首诗来汇入,非但没有激 *** 趣,反而还会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如果是我的话,我将剪辑播放一段“广岛原子弹爆炸实况”的视讯,在播放视讯的同时,教师结合情境深情地讲述课文的背景,这样视讯媒体和教师的声音媒体一下子就把学生和文字的距离拉近了,既便于学生理解邓稼先科研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又便于学生认识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二、图文并茂,化难为易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记得有位老师也曾说过:“没有朗读的课堂那不叫语文教学。”但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单靠百遍的朗读似乎又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这个《邓稼先》教学课例中的老师试图利用图片让学生认识邓稼先,我觉得不是不可以,关键是不能脱离文字,如果在朗读的同时配以师生共同蒐集的那些邓稼先的图片,并让学生结合图片资料筛选出文中能概括邓稼先形象的句子或词语赏析,是不是图文并茂,学生更容易认识邓稼先,使得教学化难为易呢?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巧妙合理地选择现代教学媒体,可使教师在课堂这一有效的时空内,调动学习得积极主动性,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资讯量,既学习文化知识,又受到情感与品德的薰陶。
如我在教学诵读欣赏《对联六副》时,课前让学生蒐集对联的资料,我也查阅大量的资料,蒐集了不少有趣的对联故事和有关对联的练习,还有不同型别的对联等。并把这些资料整理加工,制作出新颖完整的课件,课上我借助教师的声音媒体讲述有趣的对联故事,利用幻灯片播放有趣的对联,激发学生探究对联的兴趣,利用幻灯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培养学生有目的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互相阅读蒐集的对联资料分享劳动的快乐,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资讯量,利用幻灯片呈现学习的过程,采用“自由朗读,发现美——展示朗读,体会美——齐声朗读,感受美——我型我秀,表现美”的板块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注重教师媒体的鼓励性,启发性、情感的薰陶性,并通过图片、符号和文字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对联的特点,利用印刷资料强化对联的拓展练习,大大地提高了有效课堂教学的质量。
因而多媒体的运用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望我们在教学的实践操作中多探究,多思考,努力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最优化!
多媒体,让我欢喜让我忧
多媒体教学,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在我们期待的目光中走进了课堂。
《邓稼先》就是新课程改革催生的多媒体教学课例。在《邓稼先》教学课例中,使用了图片(照片)、文字(资料)等媒体形式,然而这些媒体的使用是否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确实令人担忧。
担忧一:滥用图片,使学生错过了走进文字的良机。如《邓稼先》教学课例中“幻灯片三”的出示,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邓稼先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字获得认识该有多好,可遗憾的是,图片的使用不当,让教师错失了引领学生走进文字的良机。
担忧二:标准答案,让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在课堂“沉默”。如《邓稼先》教学课例中“幻灯片六”的出示,给出了课文各部分大意的标准答案,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懒得发言,等待标准答案的消极学习心理,课堂将不再有精彩的个性化理解,不再有面红耳赤的争辩,不再有课堂生成的闪光瞬间,我们的课堂只能在沉默中等待,在等待中“死亡”。
担忧三:缺乏整合,让课堂成为“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实验室”。 如《邓稼先》教学课例中,在第一课时的“汇入”和“整体感知”环节使用了多媒体,其他环节便没有了多媒体的影子,让人感觉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同时,不禁怀疑:设计者冯玉森老师究竟是觉得在其他环节不必要多媒体手段,还是使用过程中忘记了还有多媒体的存在?我想,更多的原因有可能是“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所致吧。这样看来,课堂便无异于实验室,那学生岂不成了试验品,何谈发展!
1、例如在作文互批互改
2、阅读课文中的互相讨论
⑵ 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知识与能力目标。“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旧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标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有阅读量阅读速度方面的要求,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这是旧大纲所没有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总目标”第五条是有关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旧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国际理解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
⑶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语文课程制定的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来设计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获得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着力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接受,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消磨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态度,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关键是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有机结合。学生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如学习《将相和》一课,让学生自由组合三人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内容,此时,学生便自由组成了一个整体,他们为表演好课本内容,献计献策,互相帮助。这样,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大家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交往
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理解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师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如课堂上,一位学生对某个问题做出了正确解答,老师仍然追问:“他回答的对不对啊?”学生则齐答:“对。”由此可见,只有交往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教师必须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饿空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互动。
三、注重课堂评价
美国教育家斯蒂芬表示,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评。他认为,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是有效、成功的教学的一部分。可见,课堂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用它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成绩。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问:“诸葛亮向鲁肃‘借箭’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大多数学生认为:诸葛亮能准确地把握鲁肃的真诚,并大胆地向鲁肃借船,没有聪明的才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借船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但也有个别学生认为:预见大雾,预知曹操不敢出战,这确实高明,但借船不算,因为大家都知道鲁肃诚实,不打小报告,向他借船这不算什么神机妙算。学生还因此激烈地争论起来,一时难分高下,最终把焦点落在了教师的评价上。这位教师没有将学生引入到事先设定的框框中,而是巧妙地做出这样的评价:“‘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同学们各有各的理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正常。因此,大家讲的都有道理,特别是后面学生的发言能与众不同,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真了不起!”这位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使学生爱思考、敢思考、会思考,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教师总会有许多鼓励性的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会读好的。”“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么没想到?你体会得太精彩了。”“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可见,在课堂评价中有效地落实了三维目标,尊重学生生命发展的独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四、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着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美国着名教育家华特做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论断。”因此,在《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
⑷ 什么是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⑸ 如何理解语文新课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三维目标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知识与技能这个目标与我们以前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上课的目的之一就是向学生传递人类文明的结晶,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我个人认为知识与技能是不能独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知识能促进技能的发展,技能上来了也能帮助人们吸收理解掌握新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这一维目标我认为因该更加重要,其实在传授知识得同时,我们总在进行着过程与方法得习得。有时我们说过程与方法可能比知识更加得重要,因为我们学习得知识是静态得知识,是人类文明得积累,是过去得东西,是人们在经历过的过程中保留下来得文化遗产,这样总是跟在时代的后面。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没有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学习所有得知识,同时也不可能学习所有得知识,但是人们掌握了学习知识得过程和方法那样就好了,那样就会一通百通。因此我们有时候说经历对一个人的得成长太重要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得目标是教师在教学中写教案非常困难得,其实没有什么必要那么为难,我们学习知识得最终得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吗,理解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得问题。如果看周围得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这不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吗。
其实我们学习知识得同时,经历了过程与方法,当学习了知识的同时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经历得过程与方法,在这样的经历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世界观就发生了变化。所以不是很难得事情。大家不要把三维目标想的那么复杂。其实就在你的身边,也就是你本人经常那样做的。
⑹ 语文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是指什么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⑺ 语文课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合应该具有的感情体验;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一种对周围事物、事件的态度的形成;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对周围经济利益、金钱的看法。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成果。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所谓知识与能力,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语文的积累、语感的培养、知识的归纳综合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形成等。显然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所谓过程与方法,就是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对教学过程有正确引导;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要求语文教师从选择的教学内容出发,依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恰到好处地联想和想象,寻找到最佳结合点,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分享中培养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提高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从而达到优美健全的人格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