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新课标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新课标

发布时间:2023-06-15 11:14:34

Ⅰ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充分体现育人功能,切实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首先是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其次是塑造高中生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再次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高中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一是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二是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是培养高中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能力,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
3、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要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就要突出必修课程的基础性,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兼顾选修课程,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Ⅱ 如何解读高中语文新课标

首先,从语文课程的性质看,必须先知道语文的定义。语文,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语文课程的两大性质。工具性,所包含的意义是:语文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思维、想象、学习、工作,八个字涵概了所有人类每一天的活动,也道出了人类社会得到进步的原因。再看人文性,它所包含的意义是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文化的课程,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打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是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乃至于整个世界的赖以存在的根本。 两个性质,一个是社会进步的原因,一个是赖以生存的根本,那个更重要,我想根本没有争论的必要,因为它们是对立统一的,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统一。工具性强调语文的外在目的,也就是已经提到的“思维、想象、学习、工作”,它是科学主义的,人文性强调的是语文课程对于人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是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它是人文主义精神。在很多的教学论书中都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语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实际上是实现人的完整性。”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阐释。对于刚才所提到的问题“重视人文性就可以把把语文上成人文课吗?”也是一个很好的答案。显而易见,如果语文只是一堂人文课,绝对不能实现人的完整性,更绝对不能适应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 其次,掌握新课标的核心“三维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老师都清楚,备课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设立好教学目标。可以说正确而且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是备课的灵魂。新课标从不同的理念出发制定的“三维目标”,对教学目标的设立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课程目标强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为了突出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制定了“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重新理解了语文课程“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这个问题“语文课必须有充分的活动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是很圆滑的,例如可以这样说,“活动是语文课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意思就是,活动可以运用在语文的课堂上,可是没有活动,也不会影响语文课堂的质量。可是如果要真正给人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我想就必须运用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从三个维度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只是单方面从“过程与方法”上考虑,而忽略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 我们也经常接触到这样的一种上课模式,把课堂搞得热热闹闹,可是热闹过后,学生根本不知道学了什么。记得我在实习的时候,听过不少公开课,其中有一节课是初中三年级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时的老师在课堂上连续放了几次王非的歌曲《明月几时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歌声来感受诗歌的情感。在我看来,这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诗歌与歌曲的感情是完全不一致的。学生上课的确是很陶醉,可是究竟学生明白了多少,则是个疑问,学生感兴趣的课的确不见得是好课。我想这也是没能真正理解“三维目标”的一个例子。 再次,就是教材的问题。为了适应新课标改革,新的教材也应运而生。教材是供语文老师与学生使用的材料,主要的功能是:启迪智德,语文历练,语文积累,语言积累和知识扩展。新的高中语文教材尽管分了必修课与选修课,但是其中的基本内容所形成的系统: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系统,助教系统还是没变的。因此使用起来,不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感觉。但是既然分了必修和选修,那么如何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关系,一方面让老师能够真正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另一方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发挥他们课堂主人的地位是重要的问题。我相信解决的方法,在一个“读”字。我的很多老师和前辈在知道我理解教材时,都提到了“读”这个最扎实的方法。例如在教材法的课上,王老师一直向我们强调“五读法”。在教育学的课上,我不只一次听到狄老师提到,她指导实习生时,就让学生自己去读,读到自己有感觉,那样上课就会有感觉。无独有偶,最近在广东教育学院的黄老师口中,我又听到了“读”是掌握教材的最好方法这样的观点。我想,这些老师之所以强调“读”,其实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根本区别,前者是墨守成规,而后者是不断的自我发现,自我创新。 最后,对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解读,不能少了明确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这个环节。根据新课标的指示,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语文素养的根本提高。同时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学评价必须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评价,二是对教师本身的评价。如果只是从学生的身上看问题,那么教师的自我语文素养和教学能力是等不到真正的提高的。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是多重的,包括了测定学习成绩,鉴定教学效果,检验管理水平,获取反馈信,提供选拔资料和促进教学研究等六大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评价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包括了学生个人,学校老师,社会大众,和家庭成员的评价等等。而教学评价的原则标准是得体、科学、合理。对学生来说好的教学评价不单纯只是为社会提供选拔人才的途径,而是在学生中起到交流、发展、激励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可以在众多的学生中,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并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达到对学生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 同时,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现在的语文教学评价,尽管已经存在的理论比较科学,也相当的完善,可是实际的情况却并不是那么理想的。无论是我自己接受的教育,还是我在我的兄弟姐妹身上看到的,都是形式主义居多。在大家的红部子上那些A、B、C等级和“优、良、中、差”的评价,对于学生了解自己,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可能是没有很大的意义的。

Ⅲ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

第一,课前充分备好课是提高课堂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做到这一点,备好课显得尤为重要。备课不等于简单的书写教案。一节语文课,学习的内容不同,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程度不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不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过程。由此,教师在备课中,必须树立起全新的“以学论教、以教促学”的指导思想,对该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形成理性的认识,对学生的提问要有预见性,课堂中的练习和课后的作业要精心选择,有针对性,提高效率。另外,语文教师在走进课堂前还要备教师自己,因为教师的精神面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与教师的课堂关系的融洽程度,从而影响到课堂组织、管理、教学及复习的效果。教师应该以一种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以微笑、关怀的眼神面对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备课中来, 如师生一起搜集资料等。这样的备课, 使学生也经历了一个积累感性材料、丰富体验、不断探索的过程, 既为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 也学到了学习方法, 还有利于课上的不断创新。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法,不刻意旅岁追求大容量和课堂结构的完整
新课程改革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 “面向全体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的开放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密度,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节奏。慢条斯理的讲解不可取,但节奏过快也不行,那种连珠炮式的讲解,使学生无暇思考,也来不及消化。因此,确定教学密度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整个教学过程以文章教学为主.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假如我们不对讲课的内容进行优化,在稍纵即逝的45分钟里,什么都面面俱到拆碰睁,那是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法,不刻意追求大容量和课堂结构的完整。
比如: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做到把握要点,化解难点;强化基础,适时点拨;温故知新,深入拓展,注意做到“长文短教”,即使就是精读课的教学,根据课文特点,教学中也要各有侧重、灵活处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起主导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活动、多参与,这样才有利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切中肯綮、有的放矢地“精讲”,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能力。如必修第三册的鲁迅小说《祝福》,篇幅很长,吵宽思想内涵较深。在讲授时,教师可以把小说的故事情节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从故事情节中概括出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这样安排可以大大缩短课堂学习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第三、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迁移”,提高课堂效率 。
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拓展迁移应该是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或由此及彼,或由点到面,或由浅入深,其目的是巩固基础、开放视界、深化思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迁移能力的训练对开发学生发展潜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尤为重要。

Ⅳ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1.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目标。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4.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划,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5.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
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织五个模块,实施教学。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经验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着重思考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从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方面理解;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对作品的影响评价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古诗文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也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6.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
高中语文选修课对必修课的内容有所拓展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1)选修课的设计
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辅导课,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学校及其所在地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可以成为一些特色课的生长点。
2)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选课的指导,首先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且要让学生明白,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的学习需求,也是为了学习自我规划。教师应该认真准备,做好选修课的介绍。其次,要帮助学生了解在若干选修课中哪一门或哪几门最适合自己,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主权。学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自己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权衡轻重,决定取舍。
3)选修课的教学
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
选修课的教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计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造成凌乱随意、漫无计划的局面,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一味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要防止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
学校开设选修课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所具备的现实条件,包括师资条件和学校所能利用的物质条件。课程设计也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要简单照搬外校的课程。另一方面,也应当注意开发潜在的资源,如聘请校外行家兼课,选派教师进修,利用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和当地的人文、自然资源等条件,建设选修课程。
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4)关于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 本系列课程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篇目,鉴赏研读。
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切实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过于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中逐步学会筛选和整合,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确性和速度。指导学生阅读规范的应用文,明了应用文的性质和用途,注意应用文的格式、术语和语言风格,并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应用文写作。选择合适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着作,推荐给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分析有关的语言问题,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提高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
应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调查、分析、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养成严谨、虚心、求实的作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有计划地收集材料,展开专题研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加专题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专家讲座,或组织学生访问专家学者。
应注意运用生动的实例展开教学,力求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给初学普通话的人正音、开设文章病院、举办语言的疑难杂症征答活动等。 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论着、调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

Ⅳ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课堂。”怎样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么?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课堂。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持续发展。新的语文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自主学习和氛围,让学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在自主与互动中畅所欲言,从而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鹿和狼的故事》的教学中,我首先以合作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①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的鹿,采取了那些措施?②罗斯福错在哪里?为什么?③作者借这个故事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④联系生活实际和看过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谈谈自己的理解。随后,让学生自由发言,以问

阅读全文

与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新课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