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内容摘要:探究性学习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之一,就要求教师们从改变自己开始,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创设情境、质疑问难、激励评价等相关策略,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注重情境创设,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形成强大自主探究的动力。所谓情境,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营造一种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之火,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自主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学习。
1、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因素,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如在教学《捞铁牛》这篇课文时,教师释题后向学生感叹:“有人把沉在河底的铁牛捞上来,真了不起啊!”这时,学生便开始想象:他是谁?他用什么方法捞铁牛呢?接着学生开始发言:“一定是一个大力士把铁牛捞上来的”、“他一定很聪明,用的是巧力”…….五分钟后,教师让学生打开书,说:“同学们说都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但书上是不是这样讲的呢?大家一起学习课文知道了”。这样,学生通过“水的浮力”与“大力士”、“人的浮巧力”对比认识深化过程,从而懂得了古代人用水浮力捞铁牛的科学的,激发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2、教学中创设悬念情境,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如果说问题是探究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究的动力,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在新知的导入时,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就能迅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例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揭题时,教师问:“鱼总是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这样设置疑问、悬念,既创设了问题情境,又为学生的思维导航,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跃跃欲试的兴奋状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高涨起来了。
二、鼓励质疑问难,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
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小学生生性好动,求知欲强,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样疑问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有新意的疑问是学生积级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信知水平的体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诱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题质疑,学生指出:“明明整篇课文都是叙述诸葛亮是如何从曹操那里骗箭的,课题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顿时,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举手发言。“我觉得是‘借’,因为后来在火烧赤壁时,周与诸葛亮把箭还给了曹操。”“从书上写的‘谢谢曹的箭!’也可以看出是‘借’,借是要求对方情愿给你的,才叫‘借’。”“我认为作者用‘借箭’的目的是为了赞扬诸葛亮的才干,说诸葛亮能神机妙算。”……这不能不说是创造性思维所带来的奇迹。由此可见,课堂上让学生质疑问难多争辩,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了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三、重视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例如我在阅读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而是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价,“读得有感情,把作者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我采用鼓励、引导、点拨
B.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策略皮亚杰说,活动是孩子们学习的最根本途径,也是主客体的纽带,是人们认知的源泉。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在以教学为主导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一定的操作空间,如眼、口、手、脑。我们作为教师,要抓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主要契机,时刻想着学生的能力培养,一定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既要指导学生接受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勇于探究的能力,继而使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此问题的理解和尝试。
一、质疑探究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能单一地进行讲解,把自己的讲述不得滚瓜烂熟,卖弄嘴皮子。不去顾及学生的接受情况,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讲,不考虑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答卷工具,缺少创新精神,不会是社会发展的实用人才。新课标下的教学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通过质疑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的过程,通过思考学生的探究精神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接触文本的时候,他们会有着不同人的不同问题,看法也不一样,这样我们作为教师就要找准时机进行切入,提出准确的问题。例如,我在执教《钱学森》一文时,让学生说出文章题目,然后会有哪些问题,你对钱学森有哪些了解?这样一问,学生就有了疑问,他们就去敢于想象问题了。当学生对课文熟悉之后,我就让孩子们继续进行质疑,以新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当学生学到钱学森的语言时,学生提出他为什么这样说?让学生将学的情况在小组交流,经过认真思考和讨论,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从而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之情。在理解过程中质疑,能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主动的探究,克服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人人都可以提问,人人都可当老师,互问互答,形成良好的质疑解疑的氛围。
二、动手训练,鼓励探究
教师通过讲学生听,这样会出现学生以被动的形式去接受信息,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自学,探究能力呈现弱势发展。若是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就会产生积极兴趣,更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思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也要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比如,我们在语文教学时,可以通过不同层次和角度进行切入,把自己的感触和获得的信息用绘画把它画下了,接着再用语言表述出来,这样就促进他们动脑和动手,避免了只有耳朵听的单一方式。比如,我在执教《画风》时,我就采取了这一办法进行教学,让他们用画画的方法进行思维,我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绘画出来文本上的风中东西,还出示了一个美丽的关于“风”的美景画,然后让学生去想象,并且把所想的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就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动脑和动手的机会,更培养了他们的操作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三、交给学生学习方法
人们常说:“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积淀关键是在于自己的努力学习,从老师那里所得的只能是一部分,关键是靠自主努力的学习所得。实践证明,世界上没有专家学校,但是专家们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那就是靠的自学成才,走自学之路。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去嗑瓜子,不能给学生扒瓜子。交给他们的学习方法会受用终身。更何况当今是人类社会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瞬息万变,不会学习,没有自学的精神和方法将是寸步难行。我们作为教师更要强化向学生授予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让孩子们懂得当今学习的绿色通道,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学习平台,快速地武装自己,什么时候学,怎么学,怎么去积累那些有益的东西,搜素那些有助于学习的信息,积累有用的知识等。如通过报纸剪贴、通过书刊摘抄、电视录音、收音机录音、光盘、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生活体验、专题采访等。通过这些渠道的获得,再怎么去加工整理成自己所需要的有用材料。然后,再进行创新发挥,就会成为新型的有用人才。若是学生能够做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还何愁教学效率不高!
总之,作为教师要积极努力去研究教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懂得当今时代的老师使命是什么,真正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要做一个不愧于时代的教师。交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传承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更能沿着前人所走的路有所创新,成为时代新人。
C.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
一、善于引导,强化探究的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宽广渊博的专业知识、纯熟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情感,更要求教师能在平凡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创新。教师应从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中解放出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站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角度,认真钻研教材,善于引导,积极挖掘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创造因素和智力价值,有目的的强化学生参与、探究、创新的意识。在学习《燕子》这一课时,一方面,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用两双眼睛读书,一双眼睛看字面上的内容,让学生划出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文字;另一双眼睛搜寻文字后面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小燕子为什么春天才来?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拿起“望远镜”,思考一下小燕子时常飞在麦田上,对庄稼有啥益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随时叩问自己学习《燕子》这一课所得到的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经验有什么联系?这样有利于及时内化新知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这样的训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自主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强化了探究的意识。
二、巧妙设疑,激发探究的兴趣。
疑是一切发现和探究的基础,学生质疑是他们创造灵感的催化剂。新课改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正是把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放到了重要地位,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但能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起到帮助,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思考、乐于探究和讨论问题的动机和兴趣,从而达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
为此,教师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1.设置的问题具有阶梯性。
手指头有长短之分,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及认知能力也因人而异,参差不齐。因此,设置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年龄和知识特点,做到难易适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学生乐于探究和讨论。
2.设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
在语文教学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开放性、启发性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动机与兴趣。
所谓情境,即情形、景象、境地的组合。课堂上的情境包括课堂的场景和学习的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谓创设情境,就是表现课文所反映的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应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诱发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与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建构主义教学论主张:人的认识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主动的探究、深入的思考构建起来的。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听教师的讲解,懒得动脑.不会思考.只会机械地背诵。即使是深层次的理念、思想、情感也是教师总结好了,念给学生听。学生在毫无感觉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他们对一切的一切都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被扼杀了;读书索然无味,课堂教学如死水一潭。课程改革要求创设有生命力的课堂,即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构建,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当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和情感同教材所揭示的道理和深层次的情感有差距、有矛盾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探究的兴趣也最浓。所以,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因素是问题情境。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有问题开始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和机会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状态,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建构模式,培养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积极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渐渐走入课堂。在教学中,我们应建构新的教学模式,以强化探究意识,激发探究的兴趣为基础,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总而言之,就是把新教材当作“导火索”,激活学生尘封的记忆,展示缤纷的心智,升空激荡的情愫,引爆倾诉和论辨的渴望,收获自我发现的体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1.自读感悟,发现问题。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和文本“交流”,在此基础上说出课文的精彩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文章的内容、语言、情感等皆可)。对于有些课文在这一步骤前,可以加上“挑战式探索尝试”这一环节。如:在学《桂林山水》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描绘一下自己家乡的山和水,看看自己家乡的山水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文中的山水秀丽。经过尝试再去学习课文,自然就更容易体会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内涵。
2.分组品味,相互释疑。
把自己的成果让别人分享,用有价值的“难题”挑战一下别人,通过给别人释疑来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这是每一个同学都
D.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语文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
一、注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白杨树》一课,学生提出“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为什么还能长出这么直这么大的白杨树?”“哥哥问爸爸后,爸爸为什么微笑消失,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如教学《穷人》,教师在上课之时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穷人》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同学们争着举手。学生提到本课所要学习的目标:“桑娜的品质可贵,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得特别精彩”等等,师相机说:“那就请同学们想想对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同学们即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老师即兴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开始自学。显然,全班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注重学生质疑,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如《小音乐家扬科》在最后一段的阅读后。学生提问:杨科死时为什么旁边躺着树皮做的小提琴?白桦树哗哗地响,在号叫是什么意思?杨科为什么张大着眼睛?杨科前面说过,只要有一把小提琴,用他的一切去交换都行,怎么会死不瞑目呢?杨科快要死了,为什么还要写燕子在唱歌,姑娘们在唱歌呢?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
四、注重多读感悟,品味语言,进行自主地阅读获取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谖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如在引导朗读《圆明园的毁灭》时,先让学生选择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句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学生在对词语的揣摩、比较中领悟圆明园景色的千姿百态、万种风情;另一方面学生在错落有致,或高亢放读,或浅唱低吟中自主地获取语言的“意义与情味”,自由地表达感受。
五、注重激励评价,激发兴趣,树立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创新,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学目的不断提高教学,培养出能自主探索,具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E.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中的自主探究的精神。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就是力图从尊重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由抒发感受,实现个性的自主发展。为此,我在学校开展的探究性学习这一课题研究的实践中,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下面是我在课题研究中的几点做法,不当之处请予以指正。一、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疑”又是经过深入思考、主动探究才能产生的。在学每一篇新课文时,我总会先让学生根据题目及预习的情况提出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提问的质量也有差异。为了避免问题重复或过多出现简单问题,更好地提高提问的质量,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座位前后左右为一个学习小组,先在小组内交流各人的问题,凡是能在小组内解决的问题就在小组内解决掉,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则由组长写在纸条上并贴上黑板。这样,问题的数量减少了,质量也提高了,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课文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探究性和合作精神。例如在教学第九册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出示题目之后,我就让学生根据题目说一说想知道哪些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为什么加引号?有的提出:为什么说“精彩极了”又“糟糕透了”呢?……然后我要求学生先自由读课文,再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非常投入地读完后,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了记号,随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对于较简单易懂的问题,就在小组内消化解决。例如有的学生提出“谨慎“是什么意思?在组长的带领下,这个小组通过查字典准确地理解了”谨慎“这个词的意思。又如,有的学生提出:“针对作者写的诗,母亲和父亲分别是如何评价的?”问题一提出,这个小组的成员就迫不及待地为他解答。之后,各小组学生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纸条上贴到黑板上: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成年后,作者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我看后发现,如果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学生就理解了本文的重点、难点。于是,我把这个问题作为突破口,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认真思考和讨论,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二、培养学生解疑的能力。质疑的目的是解疑,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在教学中一一解决。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解疑的方法。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传统的教学往往是由老师解答,而“探究性学习”则要求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学生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也由他自己决定。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可以自己选择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同学组成小组学习;我还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一个问题来解决,并同意他们选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全班交流,随时做好回答其他同学提问的准备。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做旁观者,而要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参与探究。这样的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教学《九寨沟》这课前,我想:九寨沟的风光是美丽的,可对于学生来说又是陌生的,因为他们没有亲眼见过。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呢?方法不少。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体会;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九寨沟的美丽景色;可以通过赏析词句来进一步理解;还可以大量补充课外的音像图片资料,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如果这些方法都运用,显然在教学时间上不允许。后来想到既然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地学习,那何不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呢?于是,我引导学生归纳出了平时运用的五种学习方法:读读议议、想想画画、赏析词句、质疑解疑、查找资料,并告诉他们:“你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来学习《九寨沟》;可以按相同的兴趣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临时选出的组长的带领下学习。”这一下,教师里热闹起来了,他们有的大声朗读,有的埋头作画,有的圈圈画画,有的热烈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时,既有个人代表小组交流的,也有整组参与交流的,交流的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从而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个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三、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归纳总结是要求学生对当堂课的学习内容作总结反思,自由抒发学习后的所感所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想象力的练习,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家庭作业,使课内学习在课外得到更广阔的延伸。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地球资源和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课下我布置学生借助书籍和网络收集有关资料。第二天上课,同学们有的带来了有关的书籍,图片以及从网上收集到资料后制作的幻灯片……于是我让学生逐一的进行汇报、演示,使同学们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所受到的威胁,从而激发起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达到了教学目的。再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于是,学习完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而且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创编,结果学生的表演超出我的想象,这时的孔子不是文中所说的“不能决也”,而是对太阳的远近、大小、冷热解释的明明白白,头头是道,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培养了他们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质疑、解疑和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注入式、学生接受式的教学模式,而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