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书的第一课时在哪里

语文书的第一课时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3-08 16:15:23

① 如何上好语文第一课时

三江小学邹慧琼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一直是自己的困境,面对枯燥的字词、重复的朗读、对课文梗概的理解这些相对于第二课时略显乏味的知识,我一直从内心里抗拒执教第一课时。本学期,听了胡春蕾老师执教的抒情文《触摸春天》,我不仅感受到了胡老师本人深厚的语文素养和大语文精神,也解开了一直以来深埋于心中的困惑:。观摩胡老师的课,我体会到:第一课时的教学必须要抓好字词教学,强化初读效果。在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利用关键句子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为第二课时的精读感悟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让第一课时的内容落到实处,教师必须要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刚刚接触新课文,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用心去学习,这一点非常重要。为此,
在新课伊始,教师要努力创建情境,根据文本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入新课,或故事简述或激情叙说或资料巧现,让学生在教师温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在恰当的材料中走进文本,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胡老师的伏笔就埋得恰到好处。课前互动环节,胡老师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盲人,从他们的神态、动作中由衷地发出“能看见真好”的感叹,为全文的学习埋下了情感的基调。而后,胡老师在导入环节中,与学生畅谈“春天”,鼓励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情感积累和语言积累,运用五识感性地认识到“春天”的美好。随后,话锋急转,胡老师提出“我们要跟随一个女孩,用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悬念,引发学生的思索:她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方式?
课前互动和导入环节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体会了盲人的苦楚和春的美好,一个悬而未决的话题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阅读欲望,为学习新课文埋下了铺垫。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何乐而不为呢?二、识字学词,落到实处
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生字教学是第一课时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能力的培养,并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字词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语文教师要舍得拿出一定的时间,把识字教学抓细抓实。在聆听了胡老师的第一课时后,我个人感觉她在识字教学方面抓得非常到位,真真落到了实处。
她在教学生字新词时,首先在出示四组词语:“盲童小径流畅弧线|飞翔权利缤纷扑腾|花繁叶茂极其准确|磕磕绊绊清香袅袅”然后请个别学生认读,全班同学齐读。胡老师特别注重字词的朗读和运用,她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重点、有取舍地巧妙教学,而不是面面俱到。例如,“小径”一词,她启发学生联想到学过的古诗词,体会“小径”一词的美妙;“扑腾”一词,她细心地提醒学生读好轻声;“花繁叶茂”一词,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季节也是花繁叶茂的?“极其准确”一词中,胡老师运用换词的技巧,让学生体悟词语的精准;“磕磕绊绊”的教学,她让学生从词组中找找它的反义词;“清香袅袅”的品读让人似乎闻到花的清香。多音字的教学蕴藏于句子的朗读中,即学习的词,又训练了读与断句,实为一举两得。最后胡老师让学生品读词组,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对于每一个字词,胡老师独具匠心,巧妙构思,将大语文的理念不着痕迹地融入到识字教学中,润物无声。
这节课她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识字学词,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出色地完成了识字教学的任务。
三、紧扣课题,读通读顺
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胡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就有了兴趣,那阅读的兴趣会更浓些,接着胡老师再相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记牢几个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这样就把课文读通顺了。
四、抓住重点,理解课文
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认为首先要给足学生读的时间。不管是什么体裁的文章,我们都应把读好课文、读准确课文作为第一课时的目标。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引读,可以范读,可以指名读,可以情境朗读。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如:每一次朗读都应给孩子确定一个明确的读的目标;注意让孩子读好重要的标点符号;在孩子需要抒情时组织有效的朗读。在进行精读感悟时,老师要抓住课文的重点,找到能统领课文的关键问题或句子,让学生去感悟,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工作。在这一方面,胡老师的课堪称典范。胡老师把重点品读的句子设定为“邻居家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和“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安静的善良,
理解“神奇灵性”的含义。在学习前一句时,胡老师注意让学生读好重要的标点——逗号,并运用句式对比的方式让学生领悟“我“对安静的同情与怜悯,盲童在生活中诸多的不易在不言中浸润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后一句的学习,胡老师重点抓住关键词“拢”“竟然”来引导学生体悟“睁着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抓住是因为“神奇的灵性”,即被她善良,热爱生命的品性所吸引。这样的解读可谓令人眼前一亮!教师个人的对文本独特的领悟与解读让我受益颇深。
文中描写了安静的爱花,胡老师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反复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其中的含义,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读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这对下文的学习有所帮助。
整堂课的设计如山涧清泉,灵动,精巧,温润,让听课的我获益良多。
最后,我想提一个自己的看法,关于书写指导和仿写训练的。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我怎样备课》中提到:“第一课时,我们要考虑练习什么的问题?要求学生写的字和词语,我一定先写一写,每个要求写的字应注意什么,特别是每一笔在哪儿起笔,在哪儿收笔,一定把握准,否则就写不规范。”当前,小学语文课提倡低耗高效。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精讲精练,尽量压缩讲的时间,做到讲练结合。当然,这里的练习不能仅停留在训练朗读课文上,还可以选取每一课有代表性的字进行书写指导,讲解框架结构,练习写字和练习仿写精彩语段等。

② 小学语文第一课时什么

第一课时一般是讲。字词读写,文章主要内容、背景资料。
说白了,就是为第二可是做准备的。

③ 四年级的语文第一课时都讲些什么啊

一、说教材

今天下午我上的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第15课《说勤奋》的第一课时。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以学习字、词为主,重在学会9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认真学习相关的词语,并理解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使学生很容易获得知识。
二、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多年采用“洋思”目标教学法。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生先学,老师后教,学生及时练习该堂课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思路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教他们的学习方法,找到学习语文的捷径之路。

四、说板书

板书要有条有理,使学生清楚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示标,读标,学标,教标,验标。突出教学层次的合理性。

④ 如何上好中年级语文第一课时

在语文教学中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都分成二到三课时,人们习惯地把接触新的课文,初读文本的教学称为第一课时。这一课时,往往要完成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顺序等任务。以往我们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填鸭式”的传授知识,弄得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感到乏味,传授的知识学生消化了多少老师也不得而知,有时,上课老师因为“细嚼慢咽”的教学而导致拖堂,进而影响学生休息,课后作业反馈的信息也是错误百出,让老师感到失望。长此以往,老师觉得很疲惫,而学生的大脑却仍停留在接受状态,不会思考,没有创新。仔细想想,我们中年级学生所处的状况:学习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拼音识字,谴词造句,读文感悟的能力;心理上,他们也希望具备独立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既然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现状,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引起了我的思考:第一课时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但又无从学习,因为无论是观摩课,评优课,还是展示课,几乎没有人执教第一课时。而第一课时在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的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二课时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向我们传达的心声做准备,所以上好第一课时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忽视。第一课时的重要性引起了我的重视,我专心地投入到“中年级语文第一课时应该如何上好”的探索与实践中,通过实践我有以下感悟: 一、教师与学生一起摸索预习方法,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做好课前准备,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预习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步骤,它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它可以为我们上课扫清障碍;也可以在初读感知的情况下使学生发现问题,找到要学的知识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知识,又可以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更可贵的是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它体现了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长此以往,使学生初步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在预习中时时产生一种成就感,使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我与学生的多次实践,确定了预习三步法。这个方法既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又要让他们知道怎么学,最后还要让学生检测出自己学会了什么。具体方法如下:(一)让学生在初读课文中扫清障碍,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1、在预习中,我提倡学生出声朗读,读准字音。出声朗读,我要求学生放开声音,读得字正腔圆。动用自己的眼、耳、鼻等多种感官相互协作,相互监督。当读到不认识的字时,学生一定要停下来,,不能蒙混过关。如果这个字在生字表中存在,让学生们对照拼音认读即可。如果不存在,一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确定正确读音,标在课文里。(这些字往往包括多音字或同一个字,但口语和书面语读音不同的字等)然后反反复复地读带有生字的句子,使读准字音落在实处。例如,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中有一句话:“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血”字,到底读什么音呢?通过看生字表和查字典我们知道鲜血中的“血”字是“血液”的意思,应读成“xuè”,凝固的血中“血”应读成“xiě”,如果我们不仔细琢磨,不看生字表,可能会草草过关。这样学习是不实在的。2、教师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字形。中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大,要想把大量的生字写正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机械地记忆恐怕会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应该科学地记忆生字。首先我们要重视、利用生字表,在生字表中分析字形,做好学习标记,比如:“凯”字,部首是“几”,除去部首有“6画”。这些都要标在生字表中,然后还要找出它的形近字,看谁找得多,这样可以通过对比记忆加深印象,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归类记忆,结合字义记忆,或编成顺口溜记忆。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所以学生在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的基础上,也不能忽视字义的理解。我一直坚持一个原则:理解字义一定要与文本紧密结合,因此在学习生字时,我总会让学生在预习中把生字所带的词画在课文中,然后结合课文理解生字新词。这样一些名词、动词等容易理解的词就不必查字典浪费时间了。例如:在《小珊迪》一课中,“珊迪”这两个字组在一起就是个名字,我们理解到这点就可以了。《爷爷的芦笛》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这句话中的“裹”字,如果脱离语言环境,它是“包,缠”的意思,而结合语言环境就不难理解到它是“卷在里头”的意思。这样学习既降低了难度,节省了时间,又给学生理解文字找到了依据。当然,那些难以理解的字也要让学生查字典,准确理解它们的意思。字义理解了,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趁热打铁,进行组词练习,以达到会用的效果。 我觉得这种学习方法,恰恰符合汉字本身音形义统一的规律。使学生知道学习一个汉字不仅要认识它,会写它,还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做到会用它。为了配合学生的预习,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我为学生准备了预习本。本子上设计了这样几项练习:1、抄写生字 2、抄写新词及四字词语 3、形近字组词 4、多音字组词 5、查字典,理解字义(每课最多5个)6、课后习题(包括造句、填上合适词语等)答题练习口头做即可。通过笔头作业使学生的预习落到了实处,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汇报了预习的结果。但是这个作业本教师上课前一定要及时批改,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了如指掌,以备上课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学习。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浪费时间。上课及时订正还避免了学生的错误概念在头脑中形成定势。生字词的学习,为朗读课文扫清了障碍,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最终达到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的目的。(二)让学生在默读课文中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每篇课文都有作者的写作目的,但是如果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无法理解他的写作意图,所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在小学阶段,我们一般学习的都是记叙文,写人记事的居多,也有一部分写景状物的文章。写人记事文章的主要内容大致是“谁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写景状物的文章则是“文章描写了那种景物,这种景物怎么样。”按照老师的提示,学生在预习中粗略地感知概括就可以了。例如:《山沟的孩子》这课,学生只要知道“课文主要讲了山沟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事”就可以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学生能概括出“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也说明他感悟到位了。为了做好这一步,我首先引领学生认识自然段的重要性,因为段是组成篇的“分子”,如果把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弄明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为了把我们初读时理解的每段意思记录下来,我教给学生随手“批注”的方法,培养他们“不动笔头不读书”的好习惯。批注方法有如下几点:1、首先我让学生把一段话的意思用几个字概括下来写在这段话的旁边,这就是简单的批注,它不仅使我们一目了然地了解这段话的主要意思,还为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提供依据。2、在阅读中,我们还可以把不理解的语句用线画下来,然后在旁边提出问题,为上课质疑做准备。3、我告诉学生可以把读书过程中的理解和感受随时用简单的词句注在旁边,为上课发言作准备。(三)让学生在熟读课文中理清文章思路。在小学阶段,我们接触的一般都是记叙文,它们布局谋篇的顺序或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是按照不同方面,或是按照时间、地点的变化等等。每篇课文学生读完后,我都要求他们研究它的写作顺序,找到依据后,再给课文分成几部分,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有效上好第一课时。 苏教版的主编 张庆老师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八字方针,即:倡简、务本、求实、有度。朱作仁教授提出课堂教学要三实:真实、朴实、扎实。这一观点给了我很大启迪。 那么,如何让第一课时上得扎实有效呢?总结如下:(一)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课时刚刚接触新的课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吸引到课堂上来。我采用了多种导入法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或图片展示,或故事导入,或激情述说,让学生在音乐、画面、故事中走进文本。形式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让他们激动、震撼。从而主动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我在讲《五彩池》这一课时,一开课,我首先放了一组五彩池的图片,那美丽壮观的景象一下子把学生迷住了,同时我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听着动听的音乐,看着生动的画面,早已是陶醉其中,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二)让学生有声朗读,学习生字新词。学习生字新词是第一课时的重要任务,我要求学生必须学扎实,那么教师上课就要抓细抓实,由于生字教学常常面面俱到,所以显得罗嗦、重复、枯燥无味。为了不机械、呆板地进行教学,我主要采取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把预习的结果做简单的汇报,重点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供全体学生进行分析交流,把自己理解记忆的方法讲给大家听,然后老师适时点拨,这样就显得重点突出,通过学生的学与教,使学生在学习生字中感兴趣,有成就感。中年级在理解词语方面是重点,我在上课时结合文本引领学生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例如:拆词法、换词法,字字串,或是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等,总之让学生有法可依。长此以往,学生已经总结出多种解词方法。还有,中年级学生已经进入了写钢笔字的阶段,我在上课时总要抽出几分钟时间指导学生书写,使学生提高书写水平。(三)检查朗读,重点指导,让学生“读”的脚步要走稳,以往教学,我们常常发现一篇课文讲完了,学生还读得结结巴巴,一点感情也没有。课堂上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许多学生找不到答案,明显显示出对课文内容很生疏。这都是没把学生的读落在实处造成的。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其实,在第一课时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去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我们在读书中就能感悟到课文的主要内容,可见读书的重要。于永正老师说:“书不读熟不开讲”,说的就是语文课一定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流畅后才能讲课。我一直坚持这一原则,把读好课文放在第一位。为了达到目的,我有时让学生一段一段地读,有时让他们把长句断开读,有时我领读、范读,总之,读好文章要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突破难点。绝不能急于求成,但最终都要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四)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顺序。在预习中,我已让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因为每个学生对文章的感知不同,理解的程度不同,所以常常会出现很多种答案。我充分为学生创造平等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放开手脚自由发言,阐明理由,使学生的想法形成碰撞。老师适时点拨,水到渠成地找到正确答案。(五)抓住重点,留下悬念。“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们无限遐想,给人以艺术享受,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让学生质疑,启发学生思考,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例如:我在讲《五彩池》这一课时,学生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五彩池各池的水各不相同,同一色的水从这个池流到那个池颜色就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学到这里时,我对大家说:“我们暂且抛下这个话题,下节课再讨论。”以此引起学生读书的欲望,为第二课时打下基础,从而达到课虽下,趣仍浓的效果。三、有效上好第一课时,使整个教学过程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我尝到了甜头。原来,我总是非常投入地手把手地去教,可学生常常出现倦怠疲劳的反应,发言不踊跃,说话不痛快,课上时间显得非常紧张。现在由于学生在课前积极地预习,动脑思维,所以课上情绪高涨。一节课活跃而有趣,内容丰富而充实,气氛轻松而愉快。学生上完课后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使课堂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看到这种现象,我反思自己过去和现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我感到今天的收获,其实就是摆正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教师让他们积极地“动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⑤ 四年级语文课的第一课时怎么上

第一课时关键是引导孩子朗读文本,整体感悟,学习生字。说白了就是要让学生有质量的读书、从宏观上解读课文和能够使用课文中的生字。

⑥ 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应该怎么上

从现在起应该注重阅读教学了,还有语法修辞等等,还要认真对待每一个作文,那么你就会越教越轻松的,孩子的语文也会越学越好的。字词可以挑重点讲,相信我,没错的。

⑦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一般是怎样划分的

第一课时一般是掌握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课文。为第2,3课时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⑧ 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公开课怎么上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自学、感悟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教学插图、语段卡片

教学设计:

一、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大家已经预习过,现在书就在你手边,想不想把课文再读—次?哪就请大家读吧。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喜欢的语段还可以多读几次。
2.学生自主读书。
3.进行读书交流,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读给大家听。教师针对学生的读书情况,适时激励评价。
二、创设情境,合作研讨
1.出示课文插图,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世界闻名“斜而不塌”的比萨斜塔。1590年伽利略就是在这座斜塔上做了着名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同学们,你们谁有勇气像当年的伽利略一样,也在这座高塔上做做这个试验。
2.这么多人有勇气,老师真高兴,但是老师告诉大家,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是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他,把他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现在你要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那人家是不会相信的。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再认真读读书,仔细思考一下: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伽利略,为了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你是怎么做的;假如,你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公民,比如是一位记者,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向伽利略问些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和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
3.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4.进入情境,质疑研讨。
①(请—位学生上讲台)现在年轻的数学教授、着名的辩论家伽利略先生已经来到大家面前,一会儿他将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
②质疑研讨,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A.伽利略为什么有信心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B.伽利略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C.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是否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其表现是否是“胆大妄为”、“固执”?
三、观察体验,交流评价
1.观察体验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试验。
2.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这项试验说明了什么?通过这项试验,大家明白了什么?怎样理解句子“大家明白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3.评价:你怎样评价伽利略?该怎样认识亚里士多德?
四、延伸拓展,迁移运用
现在,如果老师把课题改成“铁球和木球同时着地”你们认为可以不可以?请大家课后研究研究,或者像伽利略一样做做试验。请把你的发现以你喜欢的方式告诉别人,包括老师。

阅读全文

与语文书的第一课时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9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6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0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3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5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6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3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1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3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4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0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0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8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9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7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4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