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上好中职课
1(依据生源的基础~培养出符合社会不同层面需要的技能人才
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造成这种“教师累,学生烦,效果差”的尴尬局面,不是学校没有进行过相应的教学改革,也不是教师没有探讨过相应的教学方法,而是单纯地重视产教的结合,过分地强调社会的需要,却忽视了学生的能力。生源的整体成分变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却不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却没变。要把这些智力千差万别、成份错综复杂的学生按照统一的专业教学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者,完全可以想象出它的难度,这无异于“在一堆千奇百怪的树根中寻找出统一规格的房梁”。我们必须依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为何不把这些“树根”加工成“根雕”艺术作品呢,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不同需要。按照职业能力可以把学生分为三种类型: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劳务型人才。中职培养出来的绝大部分是劳务型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只有少数的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才能够完成,而且也只能是部分专业及少数学生,至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就更少了。问题在于作为教师的我们不愿意、也不肯承认这种非常残酷的现实,苦苦地端着传统中专的“架子”不放。结果是学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投入了大批的师资力量,辛辛苦苦地“教”给学生那些教师们“自我感觉”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学生却没有学会,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学生不愿意学、甚至根本不学。因此,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仅清楚教给学生什么,而且掌握学生学会了多少,使这些不同资质水平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
2(依据学生的特点~研究出适合学生运动感知特性的教育方式
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绝大部分是被初中“遗弃”学生,或者说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叛逆”者。具权威人士分析这些学生是通过运动感知知识的,由于不适应中学依靠听觉和视觉感知知识方式而被“淘汰”,并“流落”到了各种类型的中等职业学校。虽然中职学校改革多次、重视技能培养,但是仍然沿用依靠听觉和视觉感知知识方式组织教学,还有大量与职业技能培养无关的课程及教学内容,使学生大有逃离“狼窝”又入“虎穴”的感觉。我们的教师已经养成了迫使学生服从我们行为习惯的“毛病”,不能主动适应学生,依据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回想自身的教学也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这是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2. 简析中职学校语文教学
简析中职学校语文教学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 教学具有中学 语文 教学的共性,但由于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对象的不同,因而决定了职业学校独特的个性。为此,笔者总结了以下一些符合 语文 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论文关键词:中职 语文 教学
0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 教学具有中学 语文 教学的共性,但由于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对象的不同,因而决定了职业学校 语文 教学又具独特的个性。因此,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 语文 教师,我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接受三年中专教育后就面临就业压力和社会压力。相对而言这些学生与普通高中生之间存在着至少三年的学校教育的差距。高中生毕业之后,通过参加高考可以继续接受三年的大专教育或者是四年的本科教育,可是中专生在完成中专课程之后绝大多数都选择就业。这样的差距使中职院校的学生一定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身为中职学校的 语文 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树立岗位意识,也要提高学生的 语文 素养,培养出能说、会写、善于沟通、踏实肯干的职场新人。为此,笔者总结了以下一些符合 语文 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1中专学生适应就业需求常用字的归纳
在教学中,笔者总结归纳了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要求学生能读会写,熟练掌握这3500字。如:暑假——薯片——警署(常用字)鹰隼——踟 蹰 (次常用宇)。为夯实学生字词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1.1将这些字词渗透到每一篇 语文 课文中去:在讲解 语文 课文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性、词义;利用教材中的单元练习对所学字词进行检测;利用 语文 练习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帮助学生正字、正音,加大普通话培训力度,便于学生交际沟通。
1_2每个教学单元都对学生进行字词小测,如:指导学生连字成句,连句成文,进行口头作文,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间接检测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每单元都安排字词听写,并要求学生把写错的字词多写多练。这些强化训练有助于夯实学生 语文 基础知识,充实学生课余时间。
1.3把字词测试成绩融入到期末技能考试成绩之中。 语文 技能成绩占总成绩的50%,字词成绩也占相应的比重,技能成绩不及格,期末考试成绩也不及格。使学生更加重视 语文 技能,积极学习字词、学习写作、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2把讲授文言文、诗词作为提高学生整体 语文 素养的切入点
语文 是一门工具学科。叶圣陶先生强调 语文 学科应该成为每个人能够熟练运用的,为生活服务的'~种工具学科。很多人觉得中专学生素质不高,水平太低,其实是因为中专学生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差。很多时候中专生无法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无法第一时间领会领导意图表述不清楚,词不达意;无法读懂、读透文件内涵。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精华,诗词中流动着美好的词汇和意境。笔者相信,通过语言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 语文 的兴趣,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如电美、装潢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多客户只是通过语言表述就希望设计师能用软件勾画出理想的效果,如同诗词含蓄的特点和意象的作用,白描的作用。旅游专业的学生讲解导游词的时候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古典诗词基础。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正是希望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因此,笔者通过让学生:接触——感知——认知——反思——模仿——创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达到独立成文的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2.1趣味教学法吸引学生:结合作家介绍、背景介绍、相关典故介绍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如,每节介绍一个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的古典故事。
2-2适当淡化古典诗词知识: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古典诗词知识较晦涩难懂且实际应用机会不大,可以适当淡化。
2.3涉及到文言文教学时,注重文意讲解,不必逐字逐句细究。这种做法也是当下 语文 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趋势。
2.4选讲经典文言文课文,不搞“大而全”式的教学且要筛选对中专生普遍水平而言难易适中的课文来介绍。
2.5激励学生背诵经典篇目,如《石头城》、《过华清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这样有利于将来学生就业时能够不在起跑线上输给大专生和本科生。也能够帮助学生写出更富于文采的文章来。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正是如此道理。
3在 语文 课上要侧重对学生进行敢说训练、自我介绍训练和求职口才训练
为了把讲练结合落到实处,}BiJ[I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落到实处,我每节课都要进行口语训练,先指导方法技巧,由学生进行练习,然后针对学生实训的结果点评、指导,学生再练习。经过反复的“讲——练——评——练”过程之后,学生完全可以大方得体的在大庭广众之下通过语言展示自己,亦能熟练运用学过的知识应对突发问题。在 语文 课堂上,学生收获了 语文 基础知识也提高了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4要区别对待基础写作和应用文写作
学生在学习 语文 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如何接收信息、处理加工信息、传递信息的过程。写作就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
在指导基础写作时,我意识到为学生介绍写作方法要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容易上手,条理清晰。写作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从主题选取、内容的筛选、语言设计、结构安排到突出文种特色、写作特色等方面都要交代清楚,便于学生操作,避免学生不知从何入手的现象。还要就学生易出现的如跑题、主次不分、选取例子不当、论点不鲜明、语句冗长乏味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训练。在训练中可以选取错误选文片段作为反面例子,进而指出其错误和不当之处。设计写作训练时还可以令学生尝试写短文再以此拓展开来形成全面成熟的文章,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可以降低写作难度。
在指导应用文写作时要先给出各应用文种精当的概念,其次要明确具体的指出各文种的写法,这样才能有良好的开端。应用文写作与基础写作的重大区别在于前者极为重视格式和措辞,因其要根据不同发文机关、发文对象来写作,所以有许多具体的要求。在设计应用文写作部分时必须有范文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写作重点之处要突出讲解,还要大量使用例子。如《会议通知》、《停水通知》、《放假通知》。我在已往上课时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讲完了理论和例文,让学生自己练习,最后学生们交上来的文章几乎一样,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理论讲得太多,例文讲得太少,学生们没有很好地把握例文的实质和特点,只有照猫画虎,千篇一律,对此我在教学中加大了例文数量,让学生有更多的参考,渐渐体会到这些例文的语言运用,惺慢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写出具有不同语言特色的应用文。
3. 中职生如何学好语文
[摘要]想学好中职语文并不难,关键是要掌握语文的特点,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平时多查字典、成语词典或其他工具书,强调朗读和背诵,勤于动笔,注重思辨感悟。[关键词]中职语文 学习 方法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都来自九年义务教育中被分流淘汰出局的学生,因升学无望才到职业学校就读。他们大多在初中阶段学习基础差,学习意识淡薄,学习兴趣低下、动力不足,学习方法欠缺、不善求知,甚至对文化课学习有反感情绪。表现在语文教学中,他们认为职业学校语文课可学可不学,与学好专业课关系不大。这些对语文教学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显得日益重要。那么,中职学生如何才能学好中职语文呢?一、强调工具性现在中职的语文讲求的是它的应用性即工具性,因而中职语文课本按体裁采用模块式的方式编排,实际就是突出它的工具性。在学习中,好多同学以为课文课内容包罗万象,知识丰富多彩。这其实是所有工具课的普遍特点。工贺樱具课的掌握在于积累,学习成绩的提高在于注意方法,所以想学好语文并不难,关键是要掌握语文的特点,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们只有认识到语文课作为工具课的重要性,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学语文就轻松了,学习成绩也会明显地提高。二、坚持查工具书在阅读写作时遇到“拦路虎”,要马上查字典、成语词典或其他工具书,千万不可蒙混过关,自欺欺人。否则就容易读错、解错、用错,闹出笑话来。作为中学生,手头一定要有一本《新华字典》、《汉语成语词典》、《错别字易错词 病句手册》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勤查工具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阅读和写作上的一些障碍,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三、朗读和背诵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读”字是指有声朗读。就像《三味书屋》里老先生的读,头拗过去拗过去……好多同学读书不愿出声,更不愿放声,感觉读高中了就应该以默读为主。这样不好,因为用普通话正确的朗读,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不漏字,不添字,不颠倒棚册,不重复,不破句,语气自然流畅,抑扬顿挫,富于表情,这不仅是一种美感的享受,而且比默读更能增强记忆和感知的效果。另外,朗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作品的谋篇布局,深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爱憎感情,还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提高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死记硬背是我们反对的,但不可“矫枉过正”,如果脑子里没有因背诵而形成的足够的积累,别说写文章会是满篇空话,就是平时谈吐也会让人瞧不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才是文化人应有的素养。所以对课文中的优秀的的诗文名句,一定要背下来,这禅和丛会使你终生受益。在课外阅读中发现了精美的篇章文段也要抄下来,背下来,不要怕吃苦,功到自然成。四、勤于动笔是永远有效地学习方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读书要做好笔记。笔记可以是提要式、摘录式和心得式等,也可以多种形式交叉使用。还要坚持写日记,要学会观察生活,把察有所感,心有所得,及时记下来,以备日后选用。中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随时随地的观察生活。这不仅是学好语文的需要,也是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一种积极的表现。外出旅游,看到景点的门框两边的楹联诗句拍下,既可以欣赏书法又可以学到诗句。去参加各式各样的聚会,可听到别人的演说,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比如,街上千姿百态的广告,你就可以学到很多广告词,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你就可以学写说明书。看到穿着飘逸裙子的姑娘就可以学描写一个人的外貌特征。五、思辨感悟是提高语文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悟”即悟性。“众里寻他千网络,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讲的就是这种“悟性”。一个中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有比较广阔的知识面,又肯动脑筋想题,那么他肯定会处在一个高的“境界”中,也往往会有百思不得其解,忽又豁然开朗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来自于对书中问题的思考,生活中是非真伪的辨别,思考的多,交流的多,就可以思维敏捷、融会贯通、视野开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学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不能机械死板地学。要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沟通起来,把学习内容与生活感受融汇起来。广泛涉猎名家着作,不做人云亦云的“复印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留意日常生活中时代感强的事件。今年对口高考中的关于“低碳生活”的文章就说明了这一点。时刻关注时代信息,注重身边发生的事情,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让听说读写发挥到极致,真正实现语文学科重基储重能力、重应用的导向。总之,在中职语文学习中,学生们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定能收到水到渠成之效。
4. 与高中相比,中专是怎么上课的
很多不了解中专学校的家长,或者打算上中专的孩子,都很想知道,中专到底是怎么上课的,和高中到底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给大家呈现一个清晰的中专课堂情景。
中专还要学文化课,而且也有成绩要求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专是学习技术的,学生都是文化课学不了才来中专的,还学什么文化课?
关于文化课,其实在2010年之前,基本很少有文化课,都是以专业课为主。后来国家考虑到学生的终身教育,尤其是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要求中职教育必须开设文化课,而且要开足课时量。
目前中职学校的文化课,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些课程基本与高中课程内容接近,只是难度降低了一些;另外还有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德育、历史课程,相关专业根据情况还会开设物理和化学。
这些课程,分布在中职的三年里完成,算是公共课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语数外,这三门课程也是升学必考的学科,所以需要认真学习。针对这三门课,不同的学校设置不同,有些学校是第一年文化课为主,语数外都是一周四节,开一年结束,第二年开始纯专业课;有的为了均衡发展,语数外每周两节,贯穿始终。不论怎么排,都必须让公共课达到一定课时数,这是基本要求。
中职文化课是不太好上的,由于文化课本身就是学生厌学最严重的课程,因此,上课睡觉情况比较严重,听课率低,学生学习状态不好。曾经做过统计,最让学生厌烦的课程,第一是数码颂消学,第二是英语。
针对这样的问题,其实中职学校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中职学校的文化课教学其实跟高中差不多,只是老师讲得更慢,讲得更简单,只是为了让学生能跟得上。但是很可惜,由于学生基础太差,学习效果很不好。每个班基本也就是一小部分人能跟着老师节奏走。更多是放弃,不是老师放弃,而是学生的自我放逐。
但是如果你报的是升学班,那就另当别论了,那跟高中就没啥区别了。所以说,在中专如果你的文化课还不错,那你就占据天大的优势了,最起码可以pk掉80%的学生了。
专业课,更趋近任务和项目化操作,纯理论课程,越来越少
随着中专学校投入越来越多,中专的专业课,已经基本脱离了过去在黑板上开机器的情况。而且随着现在模拟系统,仿真系统,以及AR、VR等软件设备的盛行,很多资金量大,不易实施现场教学的课程,都采用了仿真教学来满足需求。这是科技进步在教育中的体现。
中专的专业课多数都是在机房或者实训室完成,都需要配套的设备来完成。而且基本已经脱离传统的先讲原理迟知、体系,再进行实操的过程。基本都是直接在任务中,通过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让学生体验原理的实际效用,再通过总结和理论提升,让学生明白理论樱扒知识。说白了,就是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模式。
因此,中专学生普遍比较喜欢专业课,经常有新鲜的任务或者项目学习,而且现在流行以任务作品作为成绩评判。因此,直观的结果呈现也让学生们比较喜欢。
但是,这些课程到了需要学生反复练习或者需要综合运用的时候,就会出现有部分学生放弃的情况。他们喜欢新奇,但不喜欢枯燥的训练;喜欢小挑战,不喜欢大思考,且极易放弃。如果有学生能突破这样的瓶颈,一定能成为专业精英,但是由于生源质量摆在那里,再好的设备,再好的技术,再好的师资,他们不愿意学,谁也教出不来好“产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中职学校在不断提高入学门槛的重要原因。
但是总体来说,专业课实施实物化教学,更贴近生产生活,授课效果要远远好于文化课。
中专上课,有问题也有创新,专业课的问题不大,文化课如何提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