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审美教育教学一
培养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体验真情
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这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通过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体验文章的真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范读、播放录音、学生默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围绕审美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上施以不同的阅读形式。这里还需特别强调的就是要重视朗读。 学朱自清的《春》,学生通过诵读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春花的绚丽、春风的和煦、春雨的温馨,品味春天特有的气味,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饱含感情的诵读可以让学生找到春天的感觉,有身临其境之感:躺在软软的草地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暖风吹过,花香扑鼻;站在满目新绿的田野上,感受绵绵春雨的滋润,同学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春天。例如在学《再给我十年》一文时,我让同学们反复朗诵文章中描写景物和人物心理的语句。读得多了,自然能体会作者在绝症来临时的那种恐惧、绝望心情,也能体会出他对这个世界的留恋之情和与病魔作斗争的坚强毅力。这篇文章告诉学生的不仅是与绝症战斗的勇气,更有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因而,学完这篇文章,同学们都深有感触。
新世纪的课堂,应当是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表演课本剧。例如教学《美猴王》时,课文中有一段关于孙悟空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教学时可以在细细体会句子后,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帮助其他学生体会孙悟空活灵活现的个性。我在上《小巷深处》时,要求学生表演母女相见时的那个场景,当其中扮演养女的一名学生充满愧疚、充满感激的一声“妈――”的喊声之后,全场听课的学生和老师无不动容,其情感体验不言而喻。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体会课文内的意境
联想和想象是读者进入作品意境的必经之路,脱离了这两者,就不是文学欣赏的阅读了。学生往往通过直观的思维深入课文的意境中,真切地感受,尽情地体验。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上《老界山》时,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当满天的星星与红军的火把连在一起是多么壮观的奇景;当红军夜里睡在狭窄的山腰上醒来时看到的夜景是多么迷人;想象红军在下山时的喜悦心情。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述大自然的文章,例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描写北平的秋天,创设了一种萧瑟清冷的意境;朱自清在《春》中描写春花、春草、春风、春雨,创设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意境。我在教这类文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听、看、感受的机会,并引导他们多想象、多思考。同时还要教给他们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充分发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再如品读周敦颐的《爱莲说》,除了让学生想象莲的形象美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社会生活中具有莲一样高尚品质的人。这是美感的加深,想象、联想愈丰富,感受也就愈深刻,受到的美感教育也就更有价值。
Ⅱ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人文、审美、语言等各个方面知识的课程。语文课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好的语文课给学生创造的是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激荡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法国着名作家乔治・桑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同样,审美教育应该永远存在于每一堂语文课上。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构思、意境,要通过朗读、分析,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丰富的美学内容中感觉自然的美,鉴赏社会的美。
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语言美表现在遣词造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即能够妥帖地描摹形象,传达思想感情。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的开头,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反感以及无情的嘲讽通过“油光可鉴”、“标致”等词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乍看却尽是赞美之词,经过反复的朗读,细细的咀嚼,学生不但领会了作者的用意,也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高妙之处。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妙。此外,李清照《声声慢》中开头3句14个叠字的创意,鲁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排出9文大钱的“排”,都是用词的经典。
又如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花图”,那段景色描写非常美!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态,用词准确,比喻贴切。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品味”,理解这些词的含义,让作品中描写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也构成一幅春天的图画,使他们有一种美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体会课文内的做告搏意境
联想和想象是读者进入作品意境的必经之路,脱离了这两者,就不是文学欣赏的阅读了。学生往往通过直观的思维深入课文的意境中,真切地感受,尽情地体验。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纯祥,在上《老界山》时,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当满天的星星与红军的火把连在一起是多么壮观的奇景;当红军夜里睡在狭窄的山腰上醒来时看到的夜景是多么迷人;想象红军在下山时的喜悦心情。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述大自然的文章,例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描写北平的秋天,创设了一种萧瑟清冷的意境;朱自清在《春》中描写春花、春草、春风、春雨,创设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意境。我在教这类文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听、看、感受的机会,并引导他们多想象、多思考。同时还要教给他们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充分发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再如品读周敦颐的《爱莲说》,除了让学生想象莲的形象美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社会生活中具有莲一样高尚品质的人。这是美感的加深,想象、联想愈丰富,感受也就愈深刻,受到的美感教育也就更有价值。
3培养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体验真情
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这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通过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体验文章的真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范读、播放录音、学生默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围绕审美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上施以不同的阅读形式。这里还需特别强调的就是要重视朗读。
学朱自清的《春》,学生通过诵读友芹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春花的绚丽、春风的和煦、春雨的温馨,品味春天特有的气味,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饱含感情的诵读可以让学生找到春天的感觉,有身临其境之感:躺在软软的草地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暖风吹过,花香扑鼻;站在满目新绿的田野上,感受绵绵春雨的滋润,同学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春天。例如在学《再给我十年》一文时,我让同学们反复朗诵文章中描写景物和人物心理的语句。读得多了,自然能体会作者在绝症来临时的那种恐惧、绝望心情,也能体会出他对这个世界的留恋之情和与病魔作斗争的坚强毅力。这篇文章告诉学生的不仅是与绝症战斗的勇气,更有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因而,学完这篇文章,同学们都深有感触。
新世纪的课堂,应当是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表演课本剧。例如教学《美猴王》时,课文中有一段关于孙悟空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教学时可以在细细体会句子后,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帮助其他学生体会孙悟空活灵活现的个性。我在上《小巷深处》时,要求学生表演母女相见时的那个场景,当其中扮演养女的一名学生充满愧疚、充满感激的一声“妈――”的喊声之后,全场听课的学生和老师无不动容,其情感体验不言而喻。
4运用多媒体技术,落实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它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融声、像、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它把枯燥的文字演绎成精美的画面,它让无声的作品显得更为多姿,更能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美。
如在讲授《瑞雪》时,如果单纯靠老师用嘴来描述北国下雪时的景色,就显得太苍白无力,而将关于北国雪景图画一一展示出来,就会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美丽的雪景特点。《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资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伴随着深情的朗诵与动人的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出现在显示屏上:淡淡的月光、亭亭的荷叶、袅娜的白花、脉脉的流水,作者笔下那清晰美丽的荷塘景色细致入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跟随作者来到了荷塘,完全融入了诗情画意之中。作者那淡淡的忧愁交织淡淡的喜悦的情绪也感染了学生。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的这种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更有效地融入审美教育。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条件、自身的优势和文本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初步感受文本的形象、情感和意蕴。
总之,语文教学必须焕发审美光辉,以适应语文学科本身的审美本质,只要认真思索,敢于实践。我们便能将审美教育融入,使语文课真正变为美的欣赏课。
Ⅲ 【语文教学怎样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 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中学语文课选编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适合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它是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文学作品。离开了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像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而无生气。因此拆胡备,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美、体验美、颂扬美、创造美,让语文课堂焕发美的风采。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寓教育于美的体验之中,通过美的形象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文学园地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在获得科学知识,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提升人文精神,净化人之心灵。
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来主张“文道合一”,“情感熏陶”。近年来全面推进的“二期课改”,更是凸现审美教育,“将情感目标”作为体现教育目标达成度的三大目标之旅毁一。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使学生了解美
这里所说的了解美,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选用适当的时间和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美育常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美育,初步掌握审美的标准与方法。如同提笔作文要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一样,学生只有在了解美育的基本知识后,才能有效进行审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可以这样说,让学生了解美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前提。一般来说,语文教学是以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来向学生揭示什么是美的。比如,从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少年闰土的描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作者从人物的外貌、性格、所处环境等方面,把少年闰土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经过学生的联想,一个质朴、活泼、能干的农村少年的形象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有趣的是,时隔许多年后,人们还会对少年时代学过的诸如“闰土”、“祥林嫂”等艺术形象津津乐道,并从中感悟艺术美的精神力量。
二、要使学生善于发现美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善于发现语文教材中的美的元素,二是指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亮点。这里我们着重研究前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内容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种体裁,都包容了丰富的审美内容。如《松树的风格》中的崇高美,《小桔灯》中的朴实美,《背影》中的情感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趣美,《藤野先生》中的人格美等。教师如能在课文教学中善于挖掘和分析,就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品尝作品中美的语言
语言作为文学作品的载体,其审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文学被视为“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讲究音韵和谐,骈散有致,亦讲究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得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做扮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诗意的境界!若没有语言这一载体,何来如此诗意的境界!“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若没有语言,鲁迅的悲愤之情将何以寄托!“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多么富于警策的语言。“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但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
有过母亲的脚印。”多么感人至深的语言!语言造就了文学,文学丰富了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用心去体会这些隽永的字句篇章,在品读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品读中积累自己的审美体验。
3.体味教材中美的意境
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在这双边活动中,是教师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美的意境,体验到美的情感。从而受到美的熏陶,逐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能力。如《听潮》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若把课文分割成几大块来讲,学生就难以领悟到大海之美,只能得到一些抽象的支离破碎的表象感受,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大海的壮美,先用录音机播放海潮的席卷之声给学生听,等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放潮涨潮落的录像给学生看,最后再让学生聆听有音乐伴奏的课文朗诵,这时学生就进入了一种情境――仿佛和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在普陀山听潮的情感状态,就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大海的壮美了。由此,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了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袁振国先生说得好:“所有对自然美的感受,都是对生命的感受,是对生命存在价值和生命存在方式的感受。不进入审美的境界,便无法获得深刻的感受,更不能让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这种感受。”而如何调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感受,是语文教学实施美育渗透的基础,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试看散文名家杨朔的《荔枝蜜》的:意境,正是通过作者感情的变化发展表现出来的,即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又由喜欢到赞叹,再由赞叹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的向往。作者正是以自己感情变化为线索,有层次地展示出深远的思想意境,热情地讴歌了劳动人民的伟大精神。其情感与外物相融合,诗意盎然,耐人寻味。倘若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学生定然会感受“蜜蜂精神”的朴实美、勤劳美、奉献美。
三、引导学生去鉴赏美
审美鉴赏是审美活动的高级形式,它不仅要求人们及时发现美的事物,而且要求人们对美的事物做出鉴别和赏析。审美鉴赏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观、品、悟。人们对事物的鉴赏,总是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开始的,这就是“观”。在“观”的阶段,如何鉴赏客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是学生主要的鉴赏客体,它包含着显性或理性的美的因素。正是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向学生传递着各种美的信息,诱使学生去发现其外在之美,内涵之美。从而完成对教材的美的欣赏。学生在语文审美鉴赏中的“观”,首先是对语言符号的感知。并在感知其语言之美的同时,感知其形象之美。例如:《祝福》中有这样一段对祥林嫂的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学生在感知人物描写的语言时,祥林嫂凄苦的乞丐形象也同时在头脑中浮现。在这一“观赏”中,不仅是对表象感觉,而且伴有理解、情感的参与。这是语文审美鉴赏的一大特点。
审美鉴赏的第二个阶段是“品”。主要表现为鉴赏主体对作品中认知对象的解读和体会。“品”主要表现为:以想象的方式深入作品的内涵,填补作品的空白,以积累的人生经验品味作品中的一切。鲁迅先生在《药》中描写的那些看杀头的人“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学生阅读这段生动形象的描写时,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在头脑中呈现惊心动魄的围观景象,并用自己全部的人生经验去填补这一形象本身所蕴涵的但未直言的部分,从中品味出被无形的手捏住脖子的人们的可怜、可悲,品味出无形的手的势力与淫威。当然,这种填补空白的活动,通常是不自觉的,学生只能凭想象力自由驰骋。也只有通过这种填补空白的想象活动,学生才能从中领略文学作品的无穷韵味。 审美鉴赏的第三个阶段是“悟”。悟,是审美鉴赏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内省方式,一种感知体验基础上的哲学思考。例如,在阅读《荷塘月色》时,学生们开始是沉浸在荷塘月色的幽美景色之中,用心体验作者那种宁静而寂寞的复杂心境,感受那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进而便从感受和体验中超脱出来沉人一种“回忆”,一种思索,一种追求,最终悟出了作者厌恶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而又徘徊、矛盾、无所适从、情不由己的精神状态,从而获得了对作品意义的深层理解。可见“悟”是品味、体验的凝聚和升华,是一种更高的审美鉴赏形势。其中,理喻是关键所在。当然,这种理喻不只是理性思考,更是以体验为基础的高层次的审美实践。学生达到了“悟”的阶段。意味着鉴赏行为的完成。不过。它不是永恒的终结,因为“悟”中获得的感受和思考将是永无止境的。
四、引导学生去创造美
创造美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创造美的活动主要包括写作活动、办黑板报、办文学报、撰写广播稿、开展有意义的语文课外活动等。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则是学生创造美的活动的集中表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非常熟悉的一项教学活动。对此我不想作过多的论述,只想简述三点看法。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美源于生活,生活是培育审美意识和能力的沃土。只有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浮想联翩,不断地创造美。一个足不出户孤陋寡闻、头脑闭塞的人,是很难具有生动丰富的想象力的。因此创造美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要使学生写好作文,最主要的前题就是要帮助学生丰富生活。开阔视野。引导他们热爱生活,怀着纯真的感情去亲近自然和人生,留意观察,细心体验。尽量去发现生活中美的因素,并将这些素材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整理归类,这就是常说的积累素材阶段。
2.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进行美的想象。神奇的美的想象能为学生提供创造美的灵感和激情。如果学生能把获得的五光十色的素材,放进想象的熔炉里去冶炼、重组、创新,就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来。
3.引导学生正确驾驭美的语言。尽管你发现了美的事物,尽管你的想象丰富多彩,但最终还是要靠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差,创造美的活动就异变为纸上谈兵的空话、套话。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和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现代教育先驱蔡元培先生就积极倡导过“学校要进行美育教育”。作为一切基础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更应该在学校美育教育中起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责任编辑:梁媛)
Ⅳ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结合理论和课堂实践的方法完成我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任务。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重要的。
人们对美的事物的审美能力,主要指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理解能力。但从决定性的条件来看,审美能力的获得和全面发挥,则主要是后天审美实践和审美教育培养、锻炼的结果。因此我们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按照时代的要求,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的爱好和兴趣,提高他们对学科中美的感受、想象、鉴赏、理解的能力。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审美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审美感受能力是人们进行一切审美、创美活动的出发点,是整个审美能力中最初始、最基本的能力,是审美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得以萌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通往更高审美境界的桥梁。席勒说过:“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所以,我觉得要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让孩子能对美有感受能力。在语文学科中,美是丰富多彩的、无穷无尽的,问题在于能否及时地、敏锐地感受它、发现它。如果学生缺乏审美感受能力,那么,即使是最动听的音乐和最美的绘画也不能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它们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审美感受能力主要是后天通过审美教育培养的结果,但由于种种原因,各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很不一样。针对学生的感知心理,尽可能多地利用电教媒体手段,再现情境,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声音等外在形式,具体、直观地再现课文中丰富多彩的形象,使形象由语言文字的间接显现转化为一定的物质材料来直接显现,增加强感知强度,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氛围中,通过视觉和听觉,发现美和感受美,从而提高审美感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和统摄力。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体验美,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Ⅳ 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美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在我国,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孔子提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和乐就是君子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存在偏重智育的倾向, 现在语文新大纲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 人文性和审美性并重的指导思想。那么, 如何在语文课中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创设美的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审美教育的前提。 美的氛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综合地、 整体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而有利于调动受教者产生审美激情、 审美体验,从而全面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氛围中最有价值、 最活跃的是人的活动和人的情感,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诱发者, 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45分钟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在充满情趣的愉快气 氛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他们把学习语文看作是一种乐趣,桥信激 使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美的氛围是师生合作共同创造的。 语文课创设美的氛围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坦蚂师的语言艺术、 心理沟通艺术、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等等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心理的诱因和创造 美的氛围的因素。如教《荷塘月色》、《天山景物记》 可播放配乐的朗读音响;教《南州六月荔枝丹》、《景泰蓝的制作》 就可绘制画面图片。这些作法,都能创造美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美的追求。 其次,挖掘美的内容。设计出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 是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基础。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的讲课要充满艺术魅力, 必须首先对课文深入钻研,充分体会文章的美感,咬文嚼字, 从教材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和潜在的精妙之处去寻求教学的乐趣和情 趣,然后进行巧妙地设计。挖掘美的内容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抓住情感核心,体会作品的情感美。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门扉。 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 都是现实世界形象的反映。作者通过观察慧眼和独特的视觉, 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经过选择和酝酿,用自己的匠心, 创造完美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又无不寄寓作者的社会理想、 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特定的环境中去, 体会作家的人格情怀,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如《 祖国山川颂》、《雨中登泰山》、《天山景物记》《海滨仲夏夜》 等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自然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川。 读着这些文章,会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了感染, 从而激起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完成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的 “心理位置互换” ,将学生引入“角色”。学习《与妻书》, 可以让学生体会林觉民在信中洋溢着对妻子的爱,对生活的爱, 体会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儿女之情上, 而是将儿女之情与革命利益相比较,使对妻子、 生活的爱与革命需要统一起来, 学生了解了林觉民烈士的崇高思想境界, 便能激发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紧扣这些内容向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 在思想上受到美的享受,品德上受到美的熏陶, 心灵上受到美的净化。 2、吟咏诵读,品味作品的语言美。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 它有利于我们深入品味文字作品,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挥语言的感染力,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边看边读,最有利于从遣词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汇贯通,步步深入, 乐趣丛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 “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 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老所描述的这种境界, 就是通过吟咏诵读所达到的审美境界。在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作品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它们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悦耳; 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 有的若叙家常,娓娓而谈。 品味诵读这些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体验美感, 又敏袜能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的语声美、达意美、描述美, 从而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美、事物美、 境界美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美,激发学生仰慕美好人物, 热爱美好的事物,产生追求美好的明天的崇高美感。 3、训练想象,进行美的创造。文学形象是间接形象, 读者必须调动语言感受力、艺术情感力、艺术想象力, 才能唤起相应的审美、意象。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作品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艺术空白,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同, 必然造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 叶圣陶先生在论创作中谈到文艺作品的鉴赏时,举了读王维的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为例。他说:“要领会这两句诗, 得睁开眼睛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 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他还说:“ 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 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 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就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叶老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读书要“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师要善于挖掘材料,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例如《孔乙己》的结尾, 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 如果没有死, 那么他的生活状况怎样呢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 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以后》的续文。在学了《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后,可引导学生想象“未来的书”, 既可加深对书籍演变历程的认识,又可激发学生献身科学, 创造未来的热情。进行这样的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又能使作品的审美效应得到强化, 从而帮助学生达到从感受美到创造美的完美境界。 再次,诱发美的体验。美的体验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必须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 质疑感、惊异感等,调动学生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 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如在学完《荔枝蜜》这篇课文后, 可引导学生重温另一篇着名散文《落花生》,可以这样对学生说: “ 在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东西可以启发我们。像这一课里的蜜蜂, 就启发我们懂得一个很深的道理,蜜蜂对人无所求,而给人呢, 却是极好的东西。它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它是渺小的,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而落花生 它不是无用的, 而是有用的。——不是只讲体面而无用的。我们学了这些以后, 也来找找看,在自己生活中碰到哪些东西,也可以发人深省 ”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 有的说要做形状虽小,但作用大的螺丝钉,有的说要做吃的是草, 挤出来是奶的牛;有的说做春蚕,做粉笔,做梅花,做煤……“ 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思索, 在寻求答案,尽管这些回答还很稚嫩, 但它反映了学生对美的纯真的向往。 实践证明,美育能使学生在领略美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并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不断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揭示奥秘、 探求真理。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形象,情感的中介, 逐步而非强制地使受教育者接受美的熏陶,这个过程正如杜甫诗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Ⅵ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
一、从教材中挖掘美
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按美学的观点,美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无论哪一种美,中学各册语文教材中都有丰富的材料可提供。而且有许多课文是直接描绘自然美、社会美,甚至于艺术美,几乎篇篇课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
在描绘自然美的课文里,既描绘了中华大地的名山秀水摄人心魄的美,如《长江三峡》、 《济南的冬天》、《春》等等,也描绘了身边普通景物令人难忘的美,如《荷塘月色》、《海滨仲夏夜》、《紫藤萝瀑布》等,这里既有壮丽的美(如《长江三峡》),也有秀丽、明艳的美(如《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春》),还有朦胧的美(《荷塘月色》),而且,山水有情,草木知意。《紫藤萝瀑布》、《长江三峡》、《春》、《济南的冬天》等作品无不倾注着作者对祖国山川和大自然的热爱。《紫藤萝瀑布》寄寓了作者的生活理想。《荷塘月色》抒发了正直知识分子痛恨黑暗现实,企图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矛盾的心情。学习这类课文,不但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逐渐形成其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丰富其生活,培养其情趣,而且通过欣赏课文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感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深情,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在直接反映社会美的课文里,有反映中国人民奋起抗击外来侵略者的《三元里抗英》,有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和自然界作斗争的典型英雄人物《愚公移山》,有歌颂共产党人在生死存亡之际,对祖国未来的憧憬的视死如归和无畏精神的《梅岭三章》,歌颂为人类解放而自我牺牲的无私精神的《九根火柴》,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后一课》,表现热爱和平的《勇气》,表现国际主义精神的《纪念白求恩》。《菜园小记》记录了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时期延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的一幕。《爱莲说》、《桃花源记》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出师表》赞颂了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在这些课文中,高尚与卑下、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丑恶,泾谓分明。学习这些课文,能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在理智上得到启发,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课文中正面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品质能净化学生的灵魂和感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至于艺术美,如上文所说,几乎篇篇课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比如《石钟山记》,写得有静(大石侧立)、有动(栖鹘惊起),有惊(舟人大恐),有喜(笑谓迈日)。其恰到好处的绘形、拟声和比喻、烘托出了阴森可怖的气氛,造成了“惊”;而可怖气氛,又为意外发现造成的“喜”作了铺垫。使人如亲历其境的夜游过程的描绘,又为“事不目见闻而噫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的引出,铺就了垫石。纵观全文,不能不说是件完美的艺术珍品。而且这样的艺术珍品在教材中琳琅满目,文言文中有,现代文中也有,比如脍炙人口的《荷塘月色》何尝不是艺术珍品呢?而且艺术美不但充斥在记叙文中,就是在议论文、说明文中也存在着艺术美。比如《拿来主义》,作者议论的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文艺理论中常常纠缠不清的重大而生动的比喻论证,在谈笑风生中,把这个难题阐述得一清二楚,不但令人信服其道理,而且给人以痛快淋漓的美感。再比如《大自然的语言》、《卧看牵牛织女星》等等,除了给我们以科学知识外,何尚不充满艺术美呢?综上所述,中学语文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而且还应当指出,许多课文往往同时明显地体现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比如《岳阳楼记》,既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感受到社会美,还可以使学生学习环环相扣的结构,凝炼优美的语言,领略到艺术美。正如罗丹所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去发掘,中学语文教材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
二、在教学中体现美
语文教材中虽然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可是如果不在教学中体现并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那么它们还是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就目前语文教学的情况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仍需加强,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要改变为了应付考试,孤立地抓字词句教学,搞字词句训练的现象。因为这样一来,不但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反而弄得学生晕头转向,兴趣索然,而且孤立地抓字词句教学,字词句也肯定不能真正学好。因为字词句只有牢固地植根于作品这一“有机体”中,并成为作品整体必不可少的成份时,才具有感染力。只有在感受理解整篇文章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悟每个字词句的作用。就是专门教学语文基础知识也是这样,不能总是在一种刻板的理性的教学中,而应运用各种方法将基础知识融合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灵活的去激发学生,让学生主动理解,给学生美的享受。比如,有位教师教“比拟”,他先在小黑板上写了这么一些短语:小河边的垂柳、天空中的新月、六月天的骄阳、秋风中的落叶,洞庭湖的波涛。然后他启发学生:假如这些自然界的事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思想感情,那么,你从这些事物的形态能看出它们的喜怒哀乐吗?一提问,打破了平时“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默,学生们争相发言,有的说小河边的垂柳是欢快的,有的说是悲哀的;有的说空中的新月是凄凉的忧郁的,有的说是清新的愉快的:有的说秋天的落叶是岁月的无奈,有的说是年轻的冲动。总之,同学们都沉浸在美丽的遐想中。尔后,老师就告诉他们:大家的发言在漫不经心中已运用了“比拟”。接着就在理论上加以点拨,最后又要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用比拟手法进行描绘。结果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发言一个接一个。有人对着教室门说:“她是那样的稳重大方,礼貌地接待着每个来访者。”有人描绘有点陈旧的办公桌说:“年年月月,他不卑不亢,从来没有想到离开讲台这个岗位。”有人指着窗外在风中摇摆的树枝说:“瞧,她们追逐着,嬉戏着,又欢笑着,累了,才肯安静地歇歇脚。”一下子,大家都惊异于这个司空见惯的教室竟有如此魅力,觉得自己生活的环境从来没有这样美好过,而自己也从来不曾这么热爱周围平平常常的世界。这节课虽然没有反反复复地讲比拟的定义,课后的检查却表明学生们都掌握得很好,当然更不用说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培养了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让学生初步学会去创造美。(二)要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过于支离破碎,面面俱到,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味同嚼蜡的现象。有的学生说,课文里的小说,自己看很有味,听老师课堂上分析反而没有味了。这意见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需要我们调整教学方法,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中去,“经历”里面的事,“接触”里面的人物, “感受”里面的情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联系文章背景,从语言入手,抓住作者的传神之笔,通过对环境、人物肖像、言行、心理情感活动等具体描写的分析,把完整的人物形象、优美的意境再现出来,让学生体会深寓的情感,从而忘掉“自我”,进入作者设置的情景中去,高兴时心旷神怡,激动时兴奋昂扬,悲伤时甚至掉眼泪,进而去欣赏美,鉴别美,感情了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升华。最后再从语言与内容的结合上,体会语言运用的奥妙与匠心,感觉到语言美。比如教《敕勒川》,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诗,虽然很典型,但与客观存在的塞北草原的具体丰富的景象相比无疑是十分概括的。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他们仿佛置身在图画般的天高地阔的塞北草原之中,神游于天地合一,茫茫苍苍的壮阔境界里,也才能真正理解诗歌中每个词语的作用。如果再将《敕勒川》与《忆江南》描绘的意境作比较,一个粗犷恢弘,一个清丽细腻,那么,更能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再比如教《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抢救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现场,在万分急迫,扣人心弦的情景中,感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阶级深情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出师表》、《廉颇蔺相如列传》,就要千方百计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勇有谋、豁达大度的蔺相如这些历史人物活脱脱地“站”起来, “走”出课本,让学生与之交谈,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让课文中人物的崇高精神品质去净化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三)要克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少了,教师讲多了的现象。许多课文特别是那些优秀的散文、诗歌,甚至议论文,唯有有表情的朗读,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才能真切地感受其语言美,气势美,体会其意境美。如教学《登鹤雀楼》,不读,如何领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美?如何感受诗人气吞山河的气势;不读,怎么会在学生的脑海里出现一个引颈远眺、游兴未尽的诗人形象,不读,怎么能深深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形象化的哲理。反过来,如读《荷塘月色》,读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呈现在眼前的不仅是文字,而且是一幅朦胧的画面;响起在你耳畔的,也不仅仅是一组普通的文字,而不更象一支动人的小夜曲?因此,一定要加强朗读,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范读,学生仿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把无声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凭着字正腔圆的语调,抑扬顿挫和轻重疾徐的语言节奏,引导学生体会意境,揣摩构思,感知形象,品评语言。
三、用作文来表达美
语文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感受美,不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还要让学生善于表达美。这样,既要巩固学生从学课文中、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将这种审美能力在表达中得到巩固。大自然的风光是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人和事是美的。让学生把这些美人、美事、美景在口头上或书面上表达出来,不但煅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升华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同一生活素材,在不同的学生中有不同的反映。比如校园,在一些学生眼里,觉得司空见惯、平淡无奇,在另一些学生的眼里却又变得色彩缤纷、千姿百态。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一个善于发现美,一个却不能。怎样才能让学生善于发现美,善于表达美呢?就目前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灵活地借鉴范文。
人非生而知之,不管做什么事情,掌握什么技能技巧,总要有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表达也是这样。清人刘熙载是这样评价李白诗歌的: “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而于嗣宗之渊放,景纯之隽上,明远之驱迈,玄晖之奇秀,亦各有所取,无遗美焉。”。象李白这样的诗仙,要表达自如,尚且得借鉴前人的优秀作品,那么我们就更应当引导学生模仿借鉴范文。从如何观察体验生活,到如何构思立意、谋篇布局;从如何选材剪材,过渡照应,到如何选择句式,锤炼词语等方面,都要时时结合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加以引导,让学生灵活地模仿、借鉴,决不能为读范文而读范文,因写作文而写作文。特别是范文作者如何在文中表达情感,如何表达美更值得学生们借鉴。例如优秀学生作文《冬天的太阳》,作者借风写暖,把冬天写得温暖宜人,趣味横生。从他先“记游”后议论,写得有静有动这点来看,象《石钟山记》的布局;从观察点的转移来看,又有点象《荷塘月色》;以色调的明丽,观察的入微,描写的技巧看,又有些《春》的风格;至于哲理性的思考,悬念的设置,结构的巧妙,则不难在《长江三峡》中找到渊源。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多借鉴优秀作品,并将其烂熟于心,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是至理名言。(二)精细地观察生活。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在《怎样教学生作文》中曾尖锐地指出: “在多数情况下,学生们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作看,他们的耳朵不用作听。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学生怕作文,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精细地观察生活。进入新世纪,教育得到了发展,在作文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根据范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布置一些观察练习。如让学生描写某人的一颦一笑,刻划某物的一鳞一爪,描写市场的一角、校园的一隅,或记下一次有趣的谈话,或写下一个动人的细节,或记下自己一时的心理活动。由此,不少学生的观察越来越精细,比如有个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观察了老年、中年、少年的脚步后道:老年人腿脚沉重,步履艰难,起步不高,走起路来发出“突嚓,突嚓”的脚步声;中年人身强力壮,脚步有力,举步高远,发出“卟噔、卟噔”震动大地的脚步声;少年人天性好动,活蹦乱跳,时常一蹦一跳地走路,发出“乒嗒、乒嗒”的脚步声,确实抓住了特征。以此学生为例,启发学生,由此不少学生产生了观察生活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并把每天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了没什么可写的问题,改变了对作文畏惧的毛病。有个学生谈写观察日记时说: “过去怕写作文,是感到作文难写,脑子里空空的,怎么也挤不出点东西,只好抄抄书报,胡乱凑合一篇交差。从开始写观察日记后,脑子里材料越来越多,一点不愁没东西可写,有时还盼作文呢!”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既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丑恶,只要精细、深入的观察,是不难发现的,写作文章素材丰富得很,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不但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由途径,也是进行审美情趣教育的必由途径。(三)尽情地倾注感觉。
文章本非无情物,记叙性文章尤其如此。鲁迅家里的“百草园”,究其实,只不过是座杂草丛生的废园,然而在鲁迅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美好。究其原因,就是作者在笔下倾注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无论是“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还是“肥胖的黄蜂”、 “轻捷的叫天子”,或是“低唱”的“油蛉”, “弹琴”的“蟋蟀”,当然, “石井栏”、“皂荚树”、“黄蜂”、“叫天子”等这些景物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光滑”、“高大”、“肥胖”、“轻捷”、“低唱”、“弹琴”这些就带有作者主观的审美情感,与这种主观审美感受不合的碎砖烂瓦、枯草败叶、癞蛤蟆之类,则一律不写。没有这种主观审美感受,客观景物就不能成为艺术形象,杂草丛生的废园,就不能成为儿童“乐园”。倾注了作者的独特审美感受,就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写景是这样,叙事记人同样如此。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至深,然而究其实,也不过是父亲为儿子送行时给儿子买了一趟桔子。然而,由于作者在记叙中倾注了自己对父亲的美好感情,从而深深地打动了读者。我国长篇巨着《红楼梦》也只不过写了一些生活琐事,却能在世界文坛上引起轰动,至今仍有许多人研究它,就是作者在着作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审美感受,正如作者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遂成千古名着。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常常不能感动人,除了观察欠细欠深,表达技巧欠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作文中倾注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如果倾注了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即使平时作文水平一般的同学,也会写出令人吃惊的好文章。比如优秀作文《姥姥》之所以动人,就因为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对童年时误解姥姥的严和爱的无知的忏悔,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篇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心中的泪和血”哭诉出来的。因此,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对生活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将这种审美情趣在作文中加以倾注的能力。
总之,审美教育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