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师如何给学生布置和检查语文作业
作业布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减负增效,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正确认识学生的作业布置,树立科学的练习观,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此,我结合本人三十多年的心得体会,就如何布置语文的有效作业,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认清现状,提高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效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语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六个方面。可是,近几年,在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各种思潮蜂拥而至,多种理念急剧交汇,使得很多教师无所适从,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对练习的认识,就曾一度迷失,要么谈“练”色变,认为练习就是应试教育,练习就是“题海战术”,练习就是不人文等等。所以,在教师内心对练习的重视不够,为创新而反传统,彻底与传统决裂,致使传统中合理的、优秀的成分也得不到继承与发扬。语文教学走向了“消解语文”的误区。要么多多益善,练习机械、重复、刻板教条,语文不像语文,学生不愿意学语文。
二、培养习惯,注意积累
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尤其突出了对学生习字习惯和预习习惯的培养。在习字方面,要求学生字迹工整,对于错误之处学会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不得使用涂改液、改正纸等,评价时注意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长此以往,学生的写字态度逐步端正,部分同学的书写有了显着提高。在预习方面,要求学生做到写好、读好、画好、想好,即认真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词语的写法,理解词义;最少读读课文三遍以上,画出文中欣赏语句(段)和不理解或有困难的语句(段);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四导”学案后,指导学生用好,把预习落到实处。
积累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点,为此我做了一下尝试:
1、用笔记本做课内积累,筛选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抄写;对教材中的佳句、好段,要求学生在每篇文章学完之后至少要摘抄两句(段)做点评并背诵。
2、对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教师应尽量采取合适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以减少其课后作业的负担。
3、课外积累是课内积累的有效补充,每周要求学生写两千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名人名句、成语典故、写景状物、诗词曲赋乃至谜语、笑话、广告语等等。每周要求学生写一千字以上的“成长记录”。每学期评两次“积累之星”奖励做得好的同学。
三、准确理解,科学定位
有效的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附庸。
传统的练习仅是对教学的补充,对知识的机械的强化训练,方式陈旧、呆板以及大量无味的重复练习的因素,更多要求的是规范、统一,结果是学生缺少一种灵性、活泼、有趣的学习,倍感语文学习的枯燥,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而与新课程标准一致的课堂学习,不是为难学生,不是为了考学生的薄弱环节,而应重在面向全体学生,追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生成性、发展性训练。形式上,应从传统的“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转向多样化,如“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层次上,因人而异,体现差异,分层要求,尽量知识性、趣味性并重,力求人人都有信心“动”起来;内容上应从侧重“温故”转向“探究创新”,“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活用知识,培养能力,体现和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
四、重视运用、提倡个性
语文作为一门交际工具,正确运用显得很重要,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充实基础重词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每篇课文之后都有“读一读,写一写”,这当中的 词语都是课文要求掌握的词语。对这项作业,预习时不再要求学生抄写,不管用何种方法,只要能记住字形,理解词义即可。每次上新课之前,教师都会进行预习检查,或听写或用一个词写一句话。课后要求他们将这些词语连成一段或几段内容相关的话,只要词义运用准确、内容健康即可(课后词语多的再做筛选)。这下学生的兴致高了,不用死抄硬记,自己可灵活掌握,展示自己的才华,结果同学写出来的片断异彩纷呈,有的是对课文的缩写,有的是改写,有的完全是另辟蹊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文章。这就是一种能力,一种遣词造句、想象联想的能力。
2、仿写改写学写作。这道题同样是源于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其实语文的学习,最令人头痛的还是写作,有些学生是谈“文”色变。其实课后的这道题是个很好的“引子”,刚学完一篇课文,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老师的分析记忆犹新,这时做这样的片断练习是不难的,比较容易上手,也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般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3、课外实践练综合。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它必须运用于生活。我们曾开展过许多课外实践活动,如家庭采访、看新闻、写广告、诗配画、查资料等。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4、作业内容多样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采取画一画(在文中画出好词、好句、好段)、评一评(评析好的词、句、段)、写一写(仿写、改写、续写)、背一背、说一说(课堂发言)、做一做(做主持人、做手工)等形式,加强综合性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机会表现自己。
5、作业选择自主化。主要是设计一些弹性作业,让学生主动去选择,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去做,或小组成员互相命题,自选答题。这样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肯定性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个性品质得到发展。
重视学生的作业练习,需要教师们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练习观,这样就可以克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巩固性与有效性,提高课堂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有效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② 浅析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安排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应该使语文作业走出反复操练的泥沼,让它飞扬小学生的个性。语文教学要与小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小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但是,目前教师在学生作业练习方面,机械、重复的识记练习还大量存在。反复的听、读、写、练,虽然能够识记大量语文课本知识,但难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难以孕育实践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一、阅读与写作并重,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1、模仿写作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如《瑞雪》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雪后的.美丽景色。这一段在构段方式上是从整体到部分,在写法上运用了静态描写和运态描写。学文后,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按这种构段方式运用这两种描写方法来写一处景物。
2、联想写作
此举要求小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合理推敲故事的发展趋向,这样形式的练笔,能够培养小学生想象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把小学生的想象引向纵深。如《滥竽充数》结尾写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像这种滥竽充数的人逃跑后又会怎样呢?这就给小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可让小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续写。如《南郭先生后传》使得概括的叙述具体化,没有明示的结尾多样化。
二、突破课本,展开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
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课堂中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他们。新课标强调: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开阔小学生视野,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1、开展预习性的课外阅读
这种阅读通常在课前进行,让小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性的阅读。这样既可以提供背景知识,帮助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了阅读实践。
2、与课文内容结合开展课外阅读。
这种阅读是在小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小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将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需求,使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的目的。又比如学了《白杨》,补充读《白杨礼赞》;读了《猫》,推荐读老舍的其它着作。这种创造性地拓展延伸,深化了课文内容,给课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
三、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1、大胆创新,开展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实践活动不能成为学生运用语文的一种负担。因此要选择小学生喜闻乐见,爱做的实践活动。如:猜谜语、做游戏、改编课本剧、成语接龙、校园模仿秀、创编故事、设计广告等等。如:学习了寓言《南辕北辙》后,让小学生自己根据课文改编课本剧进行表演,小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编、自导、自演,最后评一评谁演得好。使小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活动起来,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2、定期开展黑板报评比活动,锻炼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求学习小组成员每月合作完成一期手抄报或剪报、墙报,其中每期手抄报要有一篇自己写的文章。小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首先要广泛阅读书刊、杂志,收集有关资料,深入实际生活中去调查采访。办报时,小学生要综合运用阅读、作文、美术、书法等各种知识与技能,将刊头设计、材料取舍、排版、插图等集于一身。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评报活动。
③ 小学低段语文作业布置与评改点滴谈
小学低段语文作业布置与评改点滴谈
乐平市第十二小学叶维伟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是重头戏,我们十二小的老师着力且全心为之努力。语文教师相约一堂,以“我是这样布置作业”为话题,交流做法,分享经验,提出困惑,立足主题畅所欲言。我特别感动于三位老师的用心,用情,作业类型丰富,难易适中,创新有加,收获多多。如何布置小学低段语文作业,大家多指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评改。
投其所好,激发兴趣。低年级孩子喜欢涂画,爱好色彩。程老师让学生画转盘,做识字“楼梯”,在动手实践中小结方法,巩固识字。还有让学生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说说我看到的春天。爱玩,爱动手,爱表现,以此促进语文的学习。
遵循特点,分层作业。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学习困难的学生主抓基础,例如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丶识写生字。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实践性的作业,如画思维导图,制作学习小报,识字小报,阅读课外书等。
④ 如何分层次有效布置作业
分层次有效布置作业的方法如下:
丰富作业类型,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谓之语文素养?即: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作业做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设计时更应该着眼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涉及到“听、说、读、写”各个层面的练习,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从以下几类着手:
1、布置预习学习内容的作业。
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相当不错的自学能力,课前让学生从“初读课文”和摘录“好词、好句、形近字、多音字、小问号、资料袋”两个方面入手,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尽其所能对课文进行预习,有准备地进入课堂更有利用学生发挥潜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布置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
根据课时目标把握课时目标,布置作业紧紧围绕目标。
3、布置口头识记的作业。
如: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二会字的识记等。
4、布置观察、收集类作业。
这类作业往往能为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为学生写作准备第一手资料。在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时布置学生提前观察家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体会浓浓的亲情。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抓住生活细节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5、布置亲子互动类作业。如:
1)推荐书目,鼓励亲子共读,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的同时也解决了课外阅读面广,涉及问题较多,教师不能一一兼顾的问题,提高了阅读效率。
2)布置学生把学到的课文讲给家长听,检测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发挥的家庭教育一对一因材施教的特长。
3)写心里话读给家长听,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⑤ 浅谈小学语文怎样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的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个教科书的要求;
2、作业份量要适当、难易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
4、教师要及时批改、评价、反馈学生的作业。
⑥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布置作业与批改
针对学生的作业心理,如何调整作业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位置,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美国着名数学家G.波利亚提出三个教学原则,即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序进原则。我想,根据这三个原则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及其认识规律,布置作业须注意到以下几点:我们先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的作业心理。所谓学生的作业心理主要是指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情感、兴趣、动机等。它在学生的作业活动中形成,并在作业行为中表现出来。作业心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效果。不良作业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年龄特点的限制,致使学生应付式完成。且只注重分数的高低,不求甚解。二是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不当,造成学生对作业态度的轻视,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教学中,作业的有效布置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我对于作业的有效布置问题有以下几点思考:第一、语文作业形式应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采取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第二,语文作业应注意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精心组织,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而且也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推行语文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第四、作业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由于我国的特殊政策,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社会上交际能力,缺乏理事能力。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目光仅仅囿于家庭、学校中。针对这些情况,我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作业内容,利用作业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三八妇女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献一首歌儿,可以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写一首小诗献给妈妈。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画一副画写上最喜欢的话,献给最竟敬爱的老师。此外,老师对布置的作业要自己尽可能先做一遍,充分了解难度及难点所在,预估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学生睡眠时间。
二、作业批改的形式及时效性
作业必须做到,凡做必改,凡改必讲,而且一定要注意时效性。一般应在下一节课前将作业本发给学生,未经批改的作业本不能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查看教师的批改或评语,并根据教师批改要求订正或重做。凡错题,均要求学生及时订正,教师对订正的作业同样要进行批改。批改作业均用红笔。
布置下去的作业,要做到及时批改,及时讲评。让学生能及时掌握自己的知识反馈情况。老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做批改情况统计。这一点,我一直在坚持,这也是我从老教师那里学到的经验。每天作业收交情况要有记录,批改过程中,主要问题要有记录,书写、正确率等方面优秀和不理想的同学要进行记录。这样在评讲过程中,针对性就会很强,效果也会得到提升。各学科要团结协助,加以平衡,反对只强调某一学科的思想和做法。
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目的和要求要明确
1、作业布置要求:(1)书面作业:步骤完整,格式规范,字迹工整,标点正确,版面整洁,正确率高。(2)口头作业:语音标准,口齿清楚,有条有理。(3)操作性作业:先想后做,合乎要领,有条有理,动作协调。要把书面与口头作业结合起来。(4)教师布置作业要对格式、书写、交作业时间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对作业中的难点和疑点可进行必要的指导,不代替学生的思考。(5)作业力求多样化,趣味性强。除书面作业外,还可适当布置活动性、实践性、阅读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多样形式的作业,注重学生整体素质与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6)课本作业和练习册作业的布置:课本作业和练习册须与教学进度同步,并全部解决,不得有滞后或未做的现象。
2、作业批改要求。
(1)做好作业批改记载和讲评,对独创性的见解和代表性的错误应予记录,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作业讲评要鼓励先进,启发和帮助后进,切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评分一律用等级,为“优秀”“良好”“及格”“待提高”。对书写整洁、解题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批注,可以用上“优秀☆”等,还可以写上激励性的批语,书写字迹要工整,用楷书书写,评价要恰当。批改作业要多肯定、鼓励、赞扬学生作业的成功、进步,要指出作业中的错误缺陷,并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己改正。不允许以罚做作业的办法惩罚作业质量有问题的学生。
(3)批改符号要统一。对的打“√”,错的打“×”,打勾要规范,不能连勾带拖,要打在解答的结尾,笔迹要小,不破坏学生的字迹。“订正”两字应在学生作业结尾的下一行顶格书写。所有的作业还应在批改结尾处写上批改日期。作业中的错处,可适当划出来。圈划要规范,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发现和改正错误,但杜绝在同一地方反复圈画涂改。一页上的作业逐题批阅,严禁在整面作业上只打一、两个大钩的粗放型批改方式。
四、作业的收交和保管
1、学生作业每次必须交齐,统一放在教师办公桌面上,以便互相学习,互相检查,互相督促,好让教导处不定期检查或抽查。
2、学生作业本做完后连同批改后的试卷,教师统一收起来捆好保管好,便于开家长会时交家长查阅,期末复习时,全部发给学生复习用。
总之,教无定法,仅供各同仁参考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