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趣味语文精选10则
今对于语文的学习,相信大家都认为是很简单的。在语文中,有很多的知识是我们都没有注意到的。语文课本中很多的课文都是很有意味的,都很有 教育 意义,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趣味语文大全,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趣味语文(一)
亡羊补牢
【 典故 】
这 故事 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释读】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 成语 ,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滥竽充数
【典故】
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齐宣王就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并且给他很高的薪水。这位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队里,拿着竽装腔作势。这样一天天混过去,不曾被人发现。
等到齐宣王死了,齐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欢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来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释读】
西方 谚语 说,你可以在某时欺骗某一些人,却不能一直欺骗所有的人。南郭先生不会吹竽硬装做会吹竽,终有露出马脚之时。
这个故事也说明南郭先生不善于运用良好的学习条件。在齐宣王300人的吹竽队里,与其他299名乐师相处,学习资源还算丰富。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满足于滥竽充数,自欺欺人,只能落个逃之夭夭的下场。
还有许许多多的成语小故事等待你去挖掘,学习语文的魅力就是如此,能在平淡的知识中找不到不平淡的乐趣。成语是我们 文化 中我国文化中听话的部分,这些 成语故事 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与学习。
趣味语文(二)
“桃李”的由来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把老师教育、培养了众多学生称作“桃李满天下”。
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有这么一段故事: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为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北方去。
在北方,子质遇见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至于流落北方。子简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种子,秋天长出来的刺还会刺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
尔后,人们就把培养人才称作“树人”;把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
“三只手”一词小考
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喜剧《一坛黄金》,第一次用了“三只手”一词。该剧第四幕第四场中,老吝啬鬼龙克利奥怀疑仆人偷了他家一坛金子,他要仆人伸出手来查看。看了一只,又看另一只,却不甘心,还要看“第三只”。从此,小偷的代名词就是“三只手”,至今如此。
读完上述9则趣味语文小故事,同学们是否对 语文学习 魅力的认识又有了一定的提升呢?实际上, 语文知识 的学习要贯穿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同学们要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去慢慢体会。
趣味语文(三)
(一)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着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 文章 ,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趣味语文(四)
打牙祭”一词的由来
“打牙祭”就是吃肉的意思。吃肉为什么叫“打牙祭”呢?首先得从“祭”字讲起。祭,就是祭奠、祭祀。过去人们在逢年过节时总要特别想法子弄点好吃的。那时候,所谓好吃的,最高境界就是吃点猪肉。有好吃的首先当然要记住祖先,要先献给祖先——祭祀。由于祭祀只是个仪式,所以只切不大一绺,放在神龛面前,点上冥币、蜡烛表示表示而已。祭了祖先之后便将这一小坨肉切细“祭”自己的牙齿,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
落榜的原因
一个富家之子去考试,父亲事先考了他一下,成绩很好,满以为必须能录取了,不料榜上竟没有儿子的名字。
父亲赶去找县官评理。县官调来卷查看,只见上方淡淡一层灰雾,却看不到有什么字。
父亲一回家便责骂道:“你的考卷怎样写得叫人看也看不清?”
儿子哭道:“考场上没人替我磨墨,我只得用笔在砚上蘸着水写呀。”
上面这三篇文章相信大家读完之后会很有收获,虽然是趣味文章,但是其中的教育意义也是很深的。希望大家能够让我们的孩子们仔细的阅读,或自己读完之后讲给他们。
趣味语文(五)
灯谜联难倒君臣
有一年 元宵节 前夕,干隆帝让每位大臣都糊一盏灯,上面写好 谜语 、 对联 或诗文送进宫来,让大家一同欣赏,共度元宵佳节。
到了元宵节这天,各式各样的彩灯挂满了御花园。干隆与文武百官在御花园里走动,就好像是在灯海里畅游。他们每到一盏灯前,或赏诗,或猜谜,或对句,不时发出一阵阵酣畅的笑声。
文武大臣众星捧月般地陪着干隆帝来到纪晓岚献的彩灯前,只见上面挂着一副灯谜对联,上写: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满朝文武看了这副灯谜对联,立刻收敛了笑容,皱起眉头,他们都被难住了。既爱对句又喜猜谜的干隆帝,这时也没了辙。君臣一起,搜肠刮肚,绞尽了脑汁,但猜来猜去,还是不知所云。最后,只得让纪晓岚自己揭开谜底。
原来,谜联是打两个字,上联是“猜”,下联是“谜”。
“座右铭”的由来
东汉书法家崔援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遇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援自知因一时鲁莽惹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以后凡是把一些格言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用以自勉的,就叫做“座右铭”。
② 五年纪趣味语文是什么意思
相信每个语文老师都会有这样一个愿望,那就是把语文教好。那么语文是什么?问题很原始吧!
一、五年纪趣味语文
五年纪趣味语文是什么?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这样说: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语文教育解决的是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别的。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
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什么?很明显,是为了满足交流的需要。人,一来到这世界上便有了交流的需求。出生不久的婴儿,还不会言语:当他饥饿时,他用“哭”跟大人进行交流;当他尿裤子时,他用“哭”跟大人进行交流,当他……婴儿渐渐地长大,他也自然地学得了一些语言。但此时,他还只会“语”而不会“文”。随着人的成长,逐渐融入整个社会群体之中,交流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必须掌握更多的语文(此时不再局限于语言)。学校的出现就是为他们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而老师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学习语言的目的不是为了回答问题,不是为了完成练习,更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试想,你要跟一个讲英语的人进行交流,就得掌握英国的语言文字;你想同一个讲德语的人进行交流,就得掌握德国的语言文字。所以,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汉语言文字,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二.变味的语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线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大家看到了可喜的一面,但仍有许多不容乐观的地方。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很多时候是一种“无奈”。
比如考试,本来是检验学生语文水平的一种很好的手段。但现在的考试,很多时候却被“分数”左右着。学生的分数成了老师的命根子,而不是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学生一进校门,就被分数所缚束着。小孩子犯点小错误,本来是很平常也很正常的事,但有时对老师来说却是致命的。因为现在的“分数”与老师的切身利益关系微妙。于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们多了条条框框的接受,少了自由表达的机会,在考试中自然而然有了变味的组词、变味的造句、变味的作文。
如去年上半年的期末考试,我参加了县里抽测的六年级语文的阅卷,被分配到作文组批改。如果只改一两篇作文,你也许会被孩子的“语文水平”所折服。但改完试卷,所有的老师都有一种不愿说的感受。一篇“我爱 ”的半命题作文,本来是一个很有写作余地和思考空间的题目,但同学们的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情趣可言。讲述的大多是发生在半夜的故事,都是39℃以上的高烧,都是妈妈冒着严寒背着上医院……这是谁的责任?肯定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当然,不是说我们老师不负责任,而是我们老师在平时太“老师”了,我们包办得太多了。
三.让语文回归本真
语文是什么?现在,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说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语文是什么?”这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它是一盏指引我们做好语文教学工作的明灯。弄清楚了这个问题,就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踏上正轨,至少能少走弯路,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我们要让语文课回归本真。细化到我们的工作中来,就是要在我们的课堂中扎扎实实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加以努力。
1.努力提升自我
既然语文教育解决的是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那么作为帮助者的我们,首先要有足够的语文水平。换句话说,我们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有书卷气。当然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还得掌握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懂得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等,应该是一个“双重专家”。这就要求我们真正树立起终生学习的思想并加以落实,在不断地学习中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
2.注重学生的积累
王教授的观点:“语文作为课程是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复合而成。两者不是相混,而是叠加。如果这样理解,语文教学在小学、初中、高中有不同的侧重。小学有特殊性,两种任务尚未分叉,而课文大多是文学作品,所以,汉语和文学教育都必须进行,从而打下汉语言文字的扎实功底。”小学阶段正是打基础的阶段,研究表明,6~12岁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所以积累显得至关重要。当然,积累不等于机械地背诵和抄写,积累也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具体怎样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得完的。对于我们一线老师来说,这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一项在教学中需要真正落到实处的工作。
3.注重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地挖掘
王教授在讲座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形式实现内容,形式生成内容,而不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苏联维果茨基提出:“词不是表达思想,而是实现思想。如果没有词出现,思想就是一摊迷雾,只有词出现了,思想才会生成,才被实现出来。”例如:历史、政治、地理也是文本,但是语文以形式为重点,而它们则以内容为重要。语文教学要侧重课文怎么说,而它们则关注课文说什么?所以,我们语文课堂应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解决“怎么说”上,而不能错误的把大量时间耗费在“说什么”上。
确实,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重点在于理解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经常引导学生讨论“怎么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即研读课文是怎样把事情表达清楚,把人物描写具体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语文营养,而且可以对语文的人文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4.注重表达的训练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地运用;学生语文能力过关的主要标志也是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语文”简单地说就是“语”和“文”。因此,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训练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课堂的主要训练内容,而不能错误的把大量时间耗费在“理解”训练上。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扎扎实实做好听、说、读、写的训练。但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不能等量齐观,要让学生会读会写、读好写好,从而影响和促进学生听和说的发展。汉语素养主要是“文”的素养。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我们能够找到很有说服力的比较:
“与音声相比,书写无疑是一种更高的文化。”
“书页捕捉住了流动的思维和言语。”
“从交际的角度看,文字远比语言更有权势。”
“书面语可以提高口语的品质。”
总之,话轻文重,话粗文精,话低文高,文所传的不只是话,而远远超过话。
四.谈谈“语文味”
“语文味”已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它的提出,有人称其是“语文课改的第四次浪潮”。但要真正说清楚什么是“语文味”又谈何容易,总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关心的是在具体的课堂上,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其实,“语文味”的提出还是离不开对“语文”的准确理解。如果理解了“语文是什么?”,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自然迎刃而解了。其实,“语文味”就是语文教学最本色的味,课堂上让学生学会了识字写字、学会了品味词句、学会了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这样的课,肯定就是洋溢着浓浓“语文味”的课。
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本职任务,相信这是光荣而艰巨的。
③ 趣味语文知识集锦
十个最难认的汉字 汉字中的"品"型结构的酷似"金三角",音、意、形,都非常有趣。可惜,这些字绝大部分不常用,极为生僻,几乎变成了绝无仅有的"活化石"。先挑拣十个例子,请列位上眼。
(一)最土的汉字--"垚"
这个字读"尧",山高的意思。并不是意外的巧合,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之中,每个字摆成品型结构,都能派生出另外一个绝然不同的汉字。"垚"字不常见,虽说一副土头土脑的模样,核心却是峭拔巍峨、直插云霄。
(二)最色的汉字--"奸"
这个字读"奸",也好似"奸"的异体字。《说文》里解释为"私""盗",《广雅》里说是"伪"的意思。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个字充满了色情与暧昧的情调。
(三)最滑的汉字--"鱻"
三个鱼,味道鲜香。这个字读作"鲜",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抑或"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现在,街面上不少饭馆喜欢采用这样生僻的招牌,比如:"羴"、"犇"、"鱻"等等,尽管并不一定清楚它们的读音和本意,却给人大鱼大肉、排场丰盛的感觉。
(四)最闹的汉字--"猋"
这个字读作"标"。字型很明显,三条狗纠缠在一起,表示狗群奔跑的样子;引申一步,便派生出迅速、飙升的意思。
(五)最顶的汉字--"麤"
这个字读"粗",也是汉字"粗"的异体。从字型上看,一大两小三头鹿,死死地顶在一起,似乎彼此混搅,非常有力气;惜乎,只表达了动粗的意思。《左传》记载:"粮则无矣,麤则有之。"这里的"麤"是粗砺带糠的谷物。
(六)最畜生的汉字--"骉"
《三字经》里说:"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除了鸡和猪之外,马、牛、羊和狗,都可以按品型结构拼成另外一个崭新的汉字。
"骉",读"标",字型很清楚,一匹马率领另外两匹,风驰电掣地奔跑。这个字恰恰是众马奔腾的样子。
"羴",读"山",也是"膻"的异体字。掉进羊群里还能闻着什么好味儿?臊气!有句成语叫做"趋腥附膻"吗?所谓"膻",就是羊肉的气味。
"犇",读"奔",也是"奔"的异体字。牛,本性温顺,三头牛碰面,也不至于太疯狂,除非蹿进了西班牙斗牛场。这个字反倒是奔跑、急匆匆的意思。
(七)最敏感的汉字--"毳"
这个字读作"崔"。三根毛儿是什么意思呢?还是指毛发,医学上专有"毳毛"一词,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既是"寒毛",就非常敏感,它替人体传递冷热寒暑的细腻感觉。
(八)最恶毒的汉字--"蛊"
这个字度作"古"。字型赫然在目,一只器皿里装着一群虫子。其实"虫"的繁体,就是一上两下三只"虫"组合而成的。那么,在器皿里装满虫子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古人把许多有毒的虫子聚敛到一起,让它们彼此吞食,互相残杀,最后剩下的虫子就是"蛊"--这玩意儿性情残忍,毒性最烈,放在食物中,足以致人死命。
(九)最无赖的汉字--"掱"
这个字读作"爬"。还用问吗?典型的"三只手",从别人身上窃取不义之财。"掱手"一词,变成了"四只手",仍然脱不了"贼皮",读作"扒手"。
(十)最昂贵的汉字--"赑"
这个字读作"必"。"贝"就是钱,一上两下三个"贝"字码在一起,表示"用力的样子"。俗话说:肉好吃,钱难挣。金钱、名位所在,必然要削尖脑袋往里钻,怎么能不费劲儿呢?另外,有一个专有名词--"赑屃",读作"必细",是传说中一种像龟的动物,"龙生九种",其中一子。这家伙不但有力气,而且喜欢文字,正好跟石碑打交道。民间所谓"王八驮石碑",多为"赑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