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如何指导训练二年级语文课文朗读

如何指导训练二年级语文课文朗读

发布时间:2023-08-06 06:23:00

小学语文指导朗读的方法有哪些

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提高教师朗读素养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老师们朗读并享受朗读。我们探讨朗读教学的意义,就是要引起老师们对于朗读教学的重视。课堂上多拿点时间,多想点办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我们听了那么多的语文课,发现课堂上老师们虽然也很重视朗读,但是却很少有教师去给学生范读,甚至有的老师一味地要求学生这里读得重一些,那里读得轻一些;这里读得慢一些,那里读得快一些……学生怎么读都读不出味道,这个时候,只需老师范读一下,师生就进入了朗读的美妙境界。可偏偏老师的范读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如何练出朗读的真功夫呢?我们不妨看看着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备课时是怎样备“朗读”的吧--“我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是备朗读,至少读三四遍,上公开课,读的遍数还要多。要求学生背的,我先背下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寓言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课文中的人物要读活,不论什么课文都要读出标点符号等等。总之,要读出语感来。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了,我才敢走进课堂,因为我可以让学生从我的朗读里去感受,去理解,因为我取得了指导朗读的发言权。”于老师给我们的启发就是用心去备好每一篇课文的朗读。
(二)明确朗读指导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精选朗读指导的方法

⑵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朗读课文

朗读就是读出句段的发声动作,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方式。在小学阶段,要想让学生有效地朗读课文,归纳起来除了要注意一些基本的朗读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去读,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小学五六年级朗读应该达到的水平: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指导学生有效朗读的做法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各个教学学段的阅读教学都强调了要重视“朗读教学” ,在这一要求中而且还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朗读”就是就是用声音清晰响亮、正确地把念出来。朗读也是阅读的起点,其做法目的和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从而体会出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我认为可以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方面选好突破口。

一、 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合适的指导方法

1、教师做好范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更易于感染学生,因为老师的声音相对更有立体感,更能激励学生,同时教师在范读时还可以让学生反复想象、揣摩,这样就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的相关内容。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微笑着承受一切》一文的重点部分时教师就可以发挥范读的作用。在这篇课文中第三至第六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具体描述的就是桑兰面对伤痛和不幸,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经过。在课堂上教师如能抓住桑兰面对失声痛哭的队友“没有掉一滴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比赛的情况”,进行康复治疗时“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等内容进行有感情地范读就能让学生能从内心体会出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为教师的生活经历相对丰富一些,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是很容易受到感染的。此外,为了更好地打动学生,教师在范读时还可以适当加上一些肢体动作,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2、结合配音朗读

要想引导学生有效地朗读课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其次就是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比如可以自由读,演读、甚至是画一画、唱一唱等,特别是如今现代化教学手段十分丰富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配音朗读,或者是先聆听、欣赏一些优美配音的诵读片段,感受描写内容,激发学生表现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朗读成为他们享受阅读快乐的一种手段。如教学《珍珠鸟》、《雾凇》、《二泉映月》等一些状物类课文都可以让学生结合配音进行朗读,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体验蕴含的美感,从而激发 他们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的欲望。

3、练习分角色读

针对一些叙事性较强,人物个性特点鲜明的的,教师可以多采用分角色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因为分角色朗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还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大作家的小老师》一文就可以分别让学生多次扮演英国作家萧伯纳和苏联小姑娘娜塔莎,然后让他们进行表演朗读,从而体会萧伯纳的谦逊自律、胸怀宽广和娜塔莎天真可爱。在分角色朗读中,教师还可以进行分组比赛,让学生互评,这样会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像教学五年级下册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等类似同样可以使用这一方法。

4、自主展示朗读

对于现行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多次进行自主朗读之外,还可以让他们进行朗读展示。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还可以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教学背诵五年级下册《灰椋鸟》一文的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登台演读,或分组进行朗读比赛,以促进全体同学共同参与朗读,争取短时间内快速学会背诵。

在课文中,这三段课文写的是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其中第四自然段写的是灰椋鸟归林的过程,第五自然段写的是灰椋鸟归林后喧闹热烈的场面。按常理来说,鸟儿归林是为了休息,而灰椋鸟却不愿意过早地“安眠”,它们飞来飞去,翩翩起舞,呼朋引伴……这样的场面怎能不吸引人呢?在教学中,学生如能把描写的内容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自然也就等于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他们再进行背诵也就显得轻松多了。

二、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朗读效果的评价

学生学习课文虽然能按照要求进行朗读,但能否做到吐字清晰、发音正确、注意停顿和重音,注意语调和语速,教师的在课堂上的评价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评价中教师应多采用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因为这样更有利与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与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作为教师教学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学生的疑难、困惑, 在具体评价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还要因材而异,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只要教师能坚持训练,时间长了就一定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一教学要求。

三、教师要通过提高自身水平改善朗读教学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的阅读活动。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迅速提高还有一定难度,作为教师首先就应加强学习,在备课中自己也能多加强朗读练习,通过以声释义,领略的精妙之处,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从而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在平时,教师还应拓宽自己学习的路子,并能结合不同的文本进行进行钻研,争取正确把握读物的内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学任何内容都会感觉到有路可循了。

总之,朗读就是读出句段的发声动作,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方式。在小学阶段,要想让学生有效地朗读课文,归纳起来除了要注意一些基本的朗读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去读,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因此,要想提高学生朗读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多方面和多层次地努力,不断地挖掘探索,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和学生共同成长,以便更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

⑶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感而读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情感的参与,才能更好地进行朗读训练。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再加上有意注意
tob_id_4254
的时间短,朗读的效果更是大打折扣。因此,
在小学低年级更要适当地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愿意读、乐于读、争着读。 动画配音 为了让学生朗读好课文,并达到背诵,可以用“为动画配音”的方式进行训练。即播放“无声”的动画,让学生通过朗读或背诵来为动画配上音。
例如我在教学《坐井观天》时,就利用PPT
做成了几幅没有声音的简单的动画。首先让孩子们观察:
“这个动画片和其他动画片有什么区别?”孩子们立刻就发现了:“没有声音!”我再因势利导,告诉他们给动画片配音是很难的,
再问:“哪些孩子愿意给动画片配音呢?”先指名几个孩子为动画片配音,
最后让其他孩子也一起为动画片配音。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明白了“配音”的要求(读出语气,读好课文)
,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性。也让全班学生一边观看动画,
一边听配音以及自己的参与,让单调的学习变得形象、有趣,这既是在学习语文,也是在享受语文。
配乐朗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
在朗读训练中,根据课文的风格和特点,选择适合儿童情趣、情感基调与课文相适应的画面、
音乐,能直接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使其迅速地步入情境之中,
能更好地调节感情,促使学生读好课文。 例如儿童诗《我真希望》
,这首诗主要通过“我”的希望,写出了“我”多么渴望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中森。
它激起了我们对美好环境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还让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为了指导这一课的朗读,
我剪辑了一段旋律优美舒缓的曲子。在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我先让学生听一遍音乐,
引导学生边听边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主人公,卖丛亩幻想自己看到的是轻盈洁白的云彩,听到的是优美欢快的旋律,闻到的是沁人心脾的芬芳。接着,
我启发学生说说应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学生由于受到了音乐的感染,
情感有了强烈的共鸣,
便纷纷回答:应用充满希望的语气读。接着,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练读,然
后指名读。最后,我再放乐曲,让学生在轻柔、优美而抒情的音乐声中进行课文朗读。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的情趣,提高了他们的朗读能力。
“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因此,

在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感而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能达到好的训练效果。
二、朗读形式多样化,激发朗读兴趣 就朗读的训练方式而言,有分角色朗读,齐读,自由读,男女生读,个人体会朗读等等。适当的、丰富多样的朗读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保持学生注意力,培养郑仿学生合作意识。朗读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恰到好处。例如在教学课文《风是一位画家》时,为了让学生获得整体印象,让孩子们更多地感受到一年四季的美丽,我首先对课文进行了范读。同时,由于二年级的孩子刚开始接触到这样大篇幅的课文,为了便于大面积检查、了解和训练,在范读之后,我还安排孩子们在小组内读课文。此外,为了诱发想象,体会意境,发展形象思维,我还把四季的图片分别展示,将学生们分成“春、夏、秋、冬”四个小组,让孩子们分小组朗读,想象四季的美景。这样一来,孩子们对四季的感受更生动形象,朗读起来也更加富有情感。 又如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歌的意境让人向往,但孩子们年级低,不能理解朋友间那种依依惜别的情感。为了让孩子们做到真正的有感情地朗读,我在教学时通过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配乐读,抓住“孤帆”和“唯见”引导读等方法,读到最后,通过老师的导读,有的孩子已经满眼含泪,真正的体会到了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也真正的做到了有感情地朗读。 因此,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朗读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全面的参与朗读,不再流于形式,这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为高年级的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三、发展孩子个性,倡导个性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同时指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倡导朗读个性化,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不是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老师要求的语气朗读。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在朗读时都是一个调,这样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也束缚了孩子的思想。有些句段,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

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体会,读出不同的感受,即个性化的朗读。 例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当读到 “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白天鹅呀!”这几句话,我发现孩子们就读出了两种不同的语气。①一种情况:学生读“啊(à)”;②一种情况:学生读“啊(á)”。本来想给孩子们纠正,但听到他们这样读了,却又有不同的味道,“啊(à)”感觉高兴激动,“啊(á)”感觉既高兴又怀疑。于是我灵机一动,让两个孩子一起读,一个读“啊(á)”,一个读“啊(à)”这样带着孩子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句子,发现孩子对课文体会更到位,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朗读指导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体验,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倡导个性朗读,培养学生好读书、善读书、读好书。 总之,低年级的学生的朗读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纯理论地对其讲解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对孩子的朗读能力的提升是不起作用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时,做一个真正的有心人,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来,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无声的文字变为动听的语言,把低年级那朴实,甚至枯燥的“读书写字”为主的课堂飘出优美欢快的精彩音符。

⑷ 小学语文朗读有什么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要提高朗读技巧,老师要善于指导。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朗读技巧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朗读技巧【1】

一、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

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的反复的训练,才能熟中生巧。

为了避免单调、枯燥,朗读形式应尽量多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强化读的环节,可以把学生带人到文本的情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二.边朗读边想象、联想.

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努力激起学生对于作品内在意境美的再创造,使文中描写的情景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地从学生脑海中映过。

这样,学生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就会更加深入,对于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领会就会更加深刻,就会从中受到真的启迪、善的教化、美的熏陶。

尤其是朗读诗歌和一些优美隽永的散文,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把文本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笼统的描述具体化,把省略的情节明朗化。

如教学《春雨沙沙》一课时,教师可利用投影,让学生想着去感受柳枝的轻柔、桃花的娇媚、田野的碧绿、小朋友的可爱、春雨的润物细无声……学生们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读时就特别人情人境,从读书声中找到了春天的影子、春雨的力量,进而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

三.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也就是对语音、语速、语调、停

顿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有所侧重。”要想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根据每个课时教学任务的不同,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不容忽视。

如果从低年级就开始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到中高年级达到感情朗读的要求是不成问题的。

在朗读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音读准,然后做到“六不”,即: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

有的句子很长,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如《兰兰过桥》一文中有个长句子:“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如果让学生在一些词的后面做上停顿记号,学生就会读得很好。

如:“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把作者的感情融化在自己的感情中。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

如在《嘀哩嘀哩》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全面理解文本,然后让学生用符号形象地标出朗读的技巧。

“|表示停顿较长,“l”表示_般的停顿,“.”表示读重音,“一”表示速度加快,“……”表示速度稍慢,“/”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调。

教学中通过投影片,直接用符号在文中表示,使朗读训练具有了目标性、可感性。

这样,学生在朗读时便有所凭借,他们就能绘声绘色地读出春天的美丽。

在以后的文本朗读中,学生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技巧,从而大大地提高朗读水平。

小学语文朗读技巧【2】

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地位不容忽视,师生首先要把握朗读的基本技巧。

“技巧不应处于被动消极适应的地位,技巧应该理直气壮地站出来,为感情的抒发鸣锣开道”【2】。

朗读技巧是指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时,为了表达思想内容、目的情感而运用的方法,主要表现在停连、重音、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3】

我们需要认真地沿着为朗读界、播音界等所接受的方式,按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路径进行训练。【4】

一 恰当停连

停连是生理上换气的需要,更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和听众感受情绪的需要,停连包括停顿和连接。

恰当停连可以把语言的层次表达清楚,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引起听众对语言内在含义的思考。

停连不恰当会造成语义分歧、语流不畅。

停连有语法停连和强调停连之分。

语法停连,是由语言的结构形式决定的语流声音的中断和延续。

停顿时间是:句号(包括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

从结构上,是段落>层次>句子。

学生朗读时,教师应给予适当提示。

强调停连,是句中特殊的间歇和连接,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情感,或为了加强语气而作的停连。

示例: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现在,这海∧就完全属于我们的了!”

示例: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光潋滟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只有船桨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圈圈涟漪的时候,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除了标点显示的停顿外,以上标示了强调停顿的地方。

二突出重音

重音是指在朗读时应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情感表达突出重点的词语。

朗读时突出重音一般技巧:一是重音重读;二是重音轻读;三是重音慢读,拖长音节;四是利用前后停顿。

【5】重音有语法重音、逻辑重音之分。

语法重音是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特点,为突出句子成分自然读出的重音。

强调重音是为了突出语意重点或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而特意读出的重音。

示例如下: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主语)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谓语)

她的名字叫翁香玉。

(宾语)

以上三句是语法重音,加点词必须重读。

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

(并列性重音)

骆驼很高,羊很矮。

(对比性重音)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性重音)

以上三句是逻辑重音,加点词语必须重读。

三变换语气

语气表达作品的感情色彩与分量,语气的声音形式就是语调,通常有四种:平直调、高升调、降抑调、曲折调。

示例:

⒈狗跑在我的前边。

(平直调)

⒉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高升调)

⒊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

(降抑调)

⒋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曲折调)

要把一篇作品读得有声有色,必须理解作品内容和作品表达的感情色彩,根据具体语句变换语气语调。

因此,在指导朗读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品味作品。

例句一客观地陈述在打猎归来的路上,狗与作者行进的先后顺序,不带任何褒贬色彩,因此语气语调平直,没有显着的高低升降变化。

例句二是一位送孩子去医院停车时被人警告车位是用来停放紧急车辆时生气的父亲的话。

一向不爱表达的父亲在孩子出事时非常着急,当别人不让他停车时他发出了愤怒的反驳,语气急促高昂,句尾音强而且向上扬起。

例句三中作者对森林的作用与功劳是了如指掌的,因此以肯定的语气告诉读者,采用降抑调,语流状态由高向低,句尾音强而短促。

例句四作者对小鸟的落下表示猜测,因此语流状态是起伏曲折,采用曲折调。

四把握节奏

节奏是指“由一定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所显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回环往复的声音形式”。

【6】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基调,从句子表达的语气和情感需要出发,读出其高低升降、轻重缓急的变化,使全篇富于节奏美。

【7】文章节奏类型有:紧张型、低沉型、高亢型、舒缓型、轻快型、凝重型。

紧张型:声音多扬少抑,多重少轻,语速快,气较促。

示例:

排炮过后,敌人竟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

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的响。

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

(《我的战友邱少云》)

在训练此段文字时,学生语速较慢,语调轻柔,情绪舒缓。

读完后,笔者如此评价:“感觉这火不是烧的战友!是燃烧的篝火吧?”。

学生立即领悟,换了一种急促的语气,读出了紧张与焦急,甚至读出了心痛。

低沉型:语势沉缓,多抑少扬,多重少轻,音强而有力,情感压抑。

示例: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卖火柴的小女孩》)

高亢型:语速较快,语势多扬少抑,声音强劲有力,情怀激越。

示例: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海燕》)

舒缓型:语速较慢,语势平稳,声音轻柔而不着力。

示例: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春》)

轻快型:语速较快,多轻少重,多扬少抑,声轻不着力,欢快、诙谐。

示例:

我家有个小弟弟,/聪明又淘气,/每天爬高又爬低,/满头满脸都是泥。

/妈妈叫他来洗脸,/装没听见他就跑;/爸爸拿镜子把他照,/他闭上眼睛格格地笑。

(《小弟和小猫》)

凝重型:多抑少扬,多重少轻,音强而着力,语势平稳,语速偏慢。

示例: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⑸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的方法

朗读是一门艺术,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也是加强小学生 人际交往 能力的基础。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的 方法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的方法

一、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

朗读是一门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让 文章 "复生"过来,赋予文章生命力。让文章"复生",所以朗读时需要有一定的基本技巧。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朗读水平的实际,加强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强化朗读技巧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是从朗读方式上讲,要让学生能通过轻声朗读、放声朗读、诵读等方式训练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感悟。二是从朗读方法上讲,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注意停顿,声音的轻重、速度和节奏、语调等技巧来领略朗读的妙处,提高朗读的水平。

在朗读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技巧是必要的。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有效指导体现了一个出色教师应有的素质。然而有的教师为了快速、简捷、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便直接传授学生朗读秘诀:什么地方重读,什么地方轻读,什么地方停顿长些,什么地方停顿短些,什么地方带着微笑读,什么地方读出伤心来……这是纯技术性的朗读技巧的灌输,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不加解释,学生的朗读便成了"邯郸学步"。一旦脱离了老师的技术指导,他们就无所适从了。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千万不能滑向形式主义泥潭,既要重视技巧,又要不"唯技巧"。"唯技巧"即声音上形似,而没有内心的情感依据。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和生活 经验 ,对 句子 的理解体会也各不相同,所以读出来的感情也就不相同。如果我们不告诉学生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什么,而是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体验,获得真切的感受,拥有情感的体验,那么,学生朗读动情时声音自然有高低之分,轻重缓急,有了变化就成了艺术。朗读技巧是为表达作品思想情感服务的,缺乏思想内容的技巧是无水之花,不符合作品感情的语调也只能是无本之木。

二、引导学生在朗读时进行比较揣摩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 造句 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月光曲》一课,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所弹的曲子时说:"弹得多纯熟啊!"教师如果把"纯熟"换成意思相近的"熟练",让学生和原句比较,推敲赏析,学生就会品出"纯熟"不但表现了曲子弹得熟练,还反映了熟练的程度。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换、变序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精炼、形象、细腻等特色,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例如,《秋天的图画》有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为了让学生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教师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出示"金黄的梨树"、"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粱"。让学生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课文的好是因为它写出了动作,如挂起、露出、翻起、举起。"然后让学生做动作表示,并说这里不仅写出了颜色、样子,还写出了植物的生命,就是秋天的勃勃生机,请大家读出美,读出勃勃生机,学生马上就能入情入味地朗读起来。

三、珍视学生独特感受,倡导朗读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同时指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倡导朗读个性化,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同一件事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这取决于他们各自的性格、生活经历、心境、所处的时空、观察的角度等。因此,对同一篇作品,对同一个句子、同一个词语,人们的理解都是不会雷同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的朗读感受也决不会雷同。

如在教学《趵突泉》一文时,对以下描写大泉眼的句子,学生的理解由很大不同:"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受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特别是学生在朗读"冒,冒,冒"三个字时,语速、轻重、情感截然不同。有学生读时由轻到重,由快到慢,字字句句饱含深情。而有的学生朗读时却是三字连贯,一气呵成!他说∶趵突泉充满青春活力,我觉得只有这样读,才能表现出它的巨大力量!"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技巧

1、把握教材,指导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小学 语文教材 精选的读篇大都是名家名着,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朗读好课文,更有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学生增强语感,以声传情。

名师窦桂梅说:"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力求丰富自己的感情,锤炼自己的语言,积淀自己的文学素养,站在传承文明的高度,以心向真善美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大声朗读。"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读熟是关键。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几人合作读……读的过程中,可以快读,可以慢读,还可以停下来做做记号。总之,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内容,每读一遍要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如《长城》一文中的一段话:"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笔者让学生们自己读,然后说出对这段话的理解。一个学生说:"这段话里有一个"单"字,说明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又有一位同学说:我看到了"数不清",说明修建长城用的条石多,还有"一块""两三千斤"突出了条石的重量。就这样,学生们踊跃发言,讲出他们通过朗读后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朗读,该注意的地方学生自己都注意了,问题也解决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更透彻了。朗读就是这样,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2、方法多样,乐趣无穷

无论是解决数理化的问题,还是朗读课文,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就会让学生的朗读热情高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比较着朗读。不是单纯地只是教师在示范,学生在那儿听,也不是学生一直在读,教师只是在指出问题。要让师生能在课堂上互动,学生和学生也能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朗读与老师、同学的朗读进行比较,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新的情感体验。

再有,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极强的自我表现的心理,在教学中,让学生之间比赛着朗读。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同一篇文章,举行一次小规模的朗读比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对方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进取性,还能让学生在这种相互竞争、相互激励的学习氛围中,更加有学习积极性,朗读时也更加用心,用感情。

我们还可利用角色扮演来朗读文章。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 记忆力 都很强,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可以先由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们直接地感受语言,再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模仿中体验人物的语气、动作和情感,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的语言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 想象力 和创造力。

另外,还可以配以音乐相辅相成等等。朗读的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3、让学生在诵读中沟通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4、评读促进发展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教师们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而渐渐形成的,有了主体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

小学语文指导朗读方法

一、 让学生明白朗读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良好的朗读欲望

1、首先要树立学生讲好普通话的信心,为朗读作初步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通话读音准确、规范就会为朗读打下十分良好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抓好读音这一关。

2、教师自己范读课文,经过自己精心的准备,深入地体会作品的丰富的内涵后,教师为学生范读,给学生树立一个爱读书、爱朗读的好榜样,学生会十分喜欢模仿教师的朗读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

3、播放录音,让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作品”,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有了朗读的冲动。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朗读作用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字词,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拿起书凭眼睛扫视来感知成段成篇的语言文字,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示范朗读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示范朗读即通常说的范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讲应该怎样读、不应该怎样读,学生是很难学好朗读的。他们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怎样读才算表达情感了。但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他们亲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读起来就有情有意的多。

三、创设情境,扩大朗读的训练面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促成他们个性化发展。但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选择往往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在朗读训练中有意而巧妙地引导学生选择。要通过引导学生、点悟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完成对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方式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感知和领悟。

四、在比赛中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让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1、利用阅读课进行背诵古诗、背诵优美片段等朗读比赛活动,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以此激起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要特别重视每天的早读课时间,除了要求学生都有要放声朗读之外,教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朗读,既可以起示范作用,又能提高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教师和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可谓有创意。

3、进行积累大赛,读完一课后,让学生 说说 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或片段,看谁积累得又多又好,并能用自己的朗读形式背出来,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积累能力,又增强了朗读水平,真是一举多得。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的方法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上5种朗读的教学方法

★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方法

★ 小学语文朗读技巧方法

★ 小学生语文朗读教学方法

★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 小学生语文朗读方法归纳

★ 小学二年级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 小学生语文朗读方法有哪些

★ 小学生语文朗读教学方法策略有哪些

⑹ 小学二年级语文低年级朗读应该达到什么要求教学中怎样指导教

朗读应达到的要求:(1)正确读准每一个字,尤其是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或根据地方方言特点指导容易读错的音。还要读准轻声、儿化、变调。(2)读通句子。包括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不颠倒、重复字句;读准标点符号的停顿和表达的语气;读好长句子中词语间的停顿和难读的句子。(3)流利朗读,并有一定语气。 低年级读书是应该有个层次的,大体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正确读──流利读──理解读(或有感情读)。 对于低年级来说,朗读的要求不是很高,能正确读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渐达到流利,有感情。这个“有感情”也只是“读出合适的语气”“把句子的意思读出来”。这个要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需要老师的示范和点拨指导。所以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举几个成功的例子: 例一:《画家和牧童》 师:戴嵩听了牧童的话是怎样说的?请你们读读课文,画出他说的话。谁来读读? 生:读“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了?” 师:如果去掉几个字,你们再读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生:读“我愿意听到你的批评,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了?” 生:这样说,好像戴嵩没有礼貌。 生:我觉得少了“很”字,好像戴嵩不是特别真心愿意听到批评。 师:那戴嵩真的愿意听到批评了? 生:是啊! 师:那好,请读读他的话,看怎样说也让牧童知道他很愿意听到批评,面对批评一点也不生气呢? 例二:《画家乡》 生:读“……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师:我们看看他画的画,看他家乡的海到底有多宽有多蓝? 生:他家乡的海看不到边,非常非常宽。 生:大海像蓝天一样。 生:大海非常蓝,像蓝色的宝石,还好像透明呢! 师:所以课文中说: 生:读“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师:你们读出了海的蓝,海的宽。能再读一遍吗?让我们再欣赏一下他家乡的大海的美丽吧! 例三:《三个儿子》 生:读“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说他嗓子好。 师:好到什么程度呢? 生:谁也比不上他。 师:你是这样读的,“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想听听老师怎样读吗?看看我们谁读出了她妈妈要说的意思。 师:“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怎样读是夸他? 生:老师这样读是夸他,说他谁也比不上。

⑺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位置显赫,举足轻重,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扎实的语文素养,作用重大。着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掌握知识不够等原因,读书时往往会有唱读、漏读、填读或读破句等现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多读多练,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力,提高阅读能力。
一、教师示范,激发兴趣。
语文是靠语言文字来表达感情的,作者炽热、丰富的感情寓于生动优美的语句中。每讲授一篇新课文,老师如能先范读一遍课文,范读时注重感情色彩,时而激情澎湃,时而低诉音弦,做到声情并茂,学生就会有如痴如醉的感觉,感情就会很快投入到课文中的情境中来。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崇拜老师,加上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听到老师朗读那么好,就会跃跃欲试,模仿着读,就会对朗读产生兴趣,会很想朗读好课文。
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我让学生朗读表演狼和小羊的对话,狼的话由我示范。我戴上了狼的头饰,配上狼凶狠的表情,读出了狼恶狠狠的语气。这样不仅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的确,后来许多小朋友也能模仿老师的样子和语气自主朗读和表演。这样既消除了课堂上的紧张气氛,也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教给学生基本的朗读知识。
针对低年级学生在朗读中有发音不准、唱读、漏读、填读和读破语句等现象,在阅读教学中,首先,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其次,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或者学生在朗读时容易漏字、加字或读破的词、词组和句子,先指导他们读准、读顺这些词、词组和句子。然后再过渡到朗读段和篇。第三,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能和技巧,指导学生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子的不同读法,掌握好朗读中句子的停顿、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升降。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此外还要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尽量把握课文中的感情变化等。要做到以上几点,在教学中,教师就要重视范读和领读,通过教师范读纠正学生的错误,通过领读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

阅读全文

与如何指导训练二年级语文课文朗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