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初中语文技术运用是什么

初中语文技术运用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07 19:46:38

㈠ 初中语文如何运用现代教育装备

一、语文课堂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
我们语文学科有自己本学科的特点,是一门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学科。它不是纯粹的语文知识课,但又必须按照知识与实践的合理关系来组织。同时充分重视知识对读、写、听、说的先导作用,并使读、写、听、说密切结合学习、生活、工作的实践需要,让学生们通过学习语文,达到培养自己理解和运用中文语言能力,提高文学欣赏的情趣和水平的目的。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达到上述的目的,除了要求我们教师要真正的了解学生和教学目标以及科学地预见效果以外,更要求我们要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教法,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们眼、耳、口、脑、手等全部感觉器官,最大限度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学习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受到尽可能大的效益。而在我们目前各类教育技术手段中,电化教育技术的效果是最好的,尤其在视听技术的应用上,对我们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不亚于为虎添翼。
我们的语文教学,利用图像技术,可以使文字转化为形象;利用音响技术,可以使文字转化为声音。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象、化无形为有形,使学生的感知变得容易起来,使枯燥的苦读背诵变成饶有兴味的欣赏品味。同时更使教师的口传心授,变成多媒体、立体网络式的传输,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其一:听。利用录音技术,可听别人的,也可听自己的,比较、鉴别、修正。
其二:看。利用影像技术,可看别人表现的,也可看自己表现的,检查自己的理解准确与否。
其三:思。利用视听的综合技术,可以调整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增加学生自己的实践机会,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㈡ 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信息技术有哪些

包括网络、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视频、文字、图象、音频、动画和多媒体课件等。

-----------------------------------------------------------------------------------------------

一、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学的工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是语文教学的工具。它是师生有效交流的通道。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的教学,即能代替教师的部分职能。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地方在于它既有鲜明的独立性,又具有广阔的兼容性。学生既要掌握语言文字,又要涉及历史、哲学、科学及艺术体育等学科知识,同时也牵涉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更要了解古今中外辉煌的人类文化,尤其要了解当今飞速发展的经济、文化知识和科技动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为此,教师要注意把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举一反三,填充知识,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中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加大课堂知识的容量。如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普法战争,了解法国人民同仇敌忾地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从而理解文中借最后一堂法文课,所反应出来的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感,感受哈默尔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信息技术生成教学资源
科技的发展,使现代中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他们的学习天地也不仅局限在课堂上。现代信息技术生成了庞大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们在课外利用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可以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在有效的时间内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育训练水平。解决传统学习中,学生想要广泛阅读,多方拓展的难题。把超大容量的、形式多样的语文资源智能化地整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搜索相关适宜的试题,复习资料,进行知识的巩固测评,很好的实现因材施教,解决教学中的个别差异,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深化思想教育
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之一,也是新形势下赋予语文教学的一项重任。新教材在编写时,把许多思想教育的素材都巧妙地融于课文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上课时要借助网络资源来挖掘出这些课文的德育功能,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如学习中可以把都德的《最后一课》与老舍先生的《第一堂课》做比较,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不同国度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爱国情感的挖掘这一学习目标,学习中学生既读文,又赏图,还看电影,甚至听唱国际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完成学习。因为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气氛会更宽松和谐,教学过程会更流畅高效,教学效果将更扎实全面。
四、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新课是每节课的首要环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它往往是每节课的首要环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它往往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质量。一个好的开端,犹如磁铁一般,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集中指向教学内容。一个好的开端,有时犹如一首歌曲优美动听的前奏,敲击学生求知的心弦,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为一堂课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说我在教学七年级教材中的《黄河颂》时,课前先播放黄河大合唱视频,集图象,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加大环境气氛的渲染。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能打破以往陈旧的、刻板的引新模式,给予学生新奇感。结合视频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又能给学生以疑惑的悬念。新、奇、疑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唤醒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美好情感的有效途径。.
五、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成为知识的主人,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语文是一门人文科学,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经验和知识。而信息技术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了解大量相关联的知识,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甚至可以动手把学习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在指导学生创作“月牙泉水位下降的原因”这一小论文时,我班学生就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他们在网上采集图片,数据,相关史料,这样的活动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信息能力的提高,好处是不可估量的,这一切都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直观的教学手段。它形象生动,具体逼真。通过音乐,视频,讲述一个故事,描绘一方风景,再现一段历史……让学生在声、形中受到感悟、启迪和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自已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来教学。这样对优化语文教学有立竿见影的功效。

㈢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回响在学生的耳边、荡漾在学生的心中,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增,激起他们无与伦比的兴趣 ,例如执教《五月的青岛》一课时,由于多数学生对青岛不熟悉,他们只从地图上得知青岛的一些地理知识,如果借助多媒体优势,通过多角度多场景向学生展示五月的青岛的迷人景色和“春深似海”的感官刺激,再配上优美的音乐旋律,怎能不使他们倾情于五月的青岛?怎能不让他们不乐于去学习探究老舍笔下的壮阔意境和深沉情调呢?
2、多媒体有利于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课,一篇课文至少要用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深一些的课甚至要讲一个星期,而老师仍然觉得没讲透,学生仍然难以理解。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则不同,它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 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了。比如上《景泰蓝的制作》,因涉及的是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如果仅用语言表达,学生怎么都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认识,但一旦运用多媒体将景泰蓝制作过程显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得到感性的了解,并且能省去教师很多不必要的语言解释。
3、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而多媒体的辅助,让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教材、课堂和学校,而可以延伸到社会、网络,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进行自主拓展阅读与交流,真正体现生活处处皆语文,实现语文教学“小课本,大课堂”的目标。例如执教《向沙漠进军》一课之后,针对学生对土地沙化的现实忧虑,让学生围绕“防沙”、“治沙”的探究专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拓展和延伸,可上网或从课外书上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写出活动后的感想、设想、报告等,在全班进行交流,既增加了知识,又增添了环保意识,还培养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活动、合作探究、交流表述等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到语文,用上语文。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粒新生的种子,它凭着一股钻劲、拼劲,已经钻出地面,开始发芽、抽青,初露蓬勃的生机,但令人尴尬和忧虑的是这粒种子,因为有人追肥的不当,出现了一些不良状况。
因此,教师上课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再加上它还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对它的性能了解还不很清楚,驾驭起来难免会不顺手。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多媒体教学中出现过偏漏失误,就一概予以否定,进而因噎废食弃之不用,而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㈣ 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语文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部长陈至立也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既然信息技术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呢?
所谓信息技术,就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和应用的技术。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在学科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的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现代信息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是唯一的信息源,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辐射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全方位地获得信息,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质量高、交互性强等优点,优化传递信息的渠道,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 参与、积极思考、愉快合作、开阔视野、获得发展。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我就此谈谈浅显的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前提。
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使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信息技术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可以让学生自我调控、自主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一线教师,在于他们的思想,在于他们的理论,在于他们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因此,要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有机整合,首先是语文教师们要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方向,学习建构主义、创建教育理论、主体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新课程标准,对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微机操作,网上信息浏览、下载,教育软件的运用,课件的制作。如powerpoint、authware、flash、frontpage等。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整合会带来语文教育的腾飞,并有熟练操作微机的能力,才想用、才会用,也才能用好,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二、扬长避短、克服弊端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保证。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其好处显而易见,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就有弊,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看待利弊,扬长避短,注意课程整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一)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与组织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从此理论来讲,学习环境能有效地形成意义建构,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特性,能促进意义建构。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知识的传授者”这一定位,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二)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现代媒体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但也绝不是媒体使用越新越好,越复杂越好,越多越好。事实上,任何事物总得有个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如此,要做到“恰到好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媒体,体现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导入新课时的动画展示,还是课中的音乐设置、拓展延伸,都遵循着充足性原理:围绕学情而设,充分而且必要。课件不能做得太花哨,不能什么内容都做成课件,且课件不能代替板书,在使用课件时,简洁美观的板书仍是必要的。
(三)同年级的语文教师精诚合作,制作符合教学需要的课件。备课要充分,应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将与该课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或者做成课件,甚至网页、网站。PowerPoint,Authorware,FrontPage课件制作三豪杰是最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在做课件之前最好对它们的特点和适合的课件类型做到心中有数,选择恰当的工具制作适合自己要求的课件、制作符合学生发 展水平的课件。同时注重增强网站的价值和效益,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直观性、思想性,注重网络导航、知识的迁移,专题网页要体现动态生成和管理,让学生参与到网站建设中来。
(四)充分利用网上资料,但又要有自己的特色。互联网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方便,图片、文字、声音、课件、教案、作业等资源应有尽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也为语文教师供了大量资源。作为语文教师,要会用网上资源、合理运用网上资源、要有组装、修改课件的能力,花少量的工夫对别人的教案进行二次备课,对别人的课件进行二次改装,使之成为适合自己学生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案和课件。
(五)运用信息技术时千万别忘记了语文的根本。加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这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但语文课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丢失语文课的特性,要与传统语文学习方法相结合,要注意对语言的理解与揣摩,要注意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的同时,不能抛弃朗读、感悟等语文学习方法,不能忽视了字词句的教学,不能忽视听说读写的训练。
三、探索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关键。
(一)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发现和探索,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死记硬背知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它摧残了自主学习的兴趣。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例如:学习《背影》一文时,学生在课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作者朱自清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生平,主要作品,业绩经历,在社会地地位影响如何?他在什么情况下写下如此深情的文章的?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查询资料,如询问同伴,家长,翻阅书籍,上网搜寻。课堂交流时学生畅所欲言,围绕朱自清这个人物和《背影》这篇课文,个个都能说上几句。这种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勤于实践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
(二)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开启自主学习这扇大门的金钥匙。新颖而有趣的动画情景融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图文并茂、动静交融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春》一文时,我先用FLASH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五彩缤纷的春天,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运用信息技术,扩展交流空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古人说:“学成于思,思起于疑。”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受时间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不能及时把自己的感受与疑惑传递给对方,获得对方的指导与帮助,往往这些学生一时的创造灵感被扼杀。建构主义认为,为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以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时间与空间,能培养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如:我教完朱自清的《春》这课后,我想知道同学们对春、夏、秋、冬的感受,我为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写出你眼中的、心中的春、夏、秋、冬或者感受?让学生给老师发电子邮件,与老师交流感情,也可以给同学发电子邮件,与同学交流,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深刻而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在网上则可以自由的发表看法。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利用晚上纷纷在机上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愿望,通过交流,让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四)发挥示范作用,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几乎贯穿每个课时的教学,有时甚至是最主要的教学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胜任示范性朗读这一角色。要使学生真正学会朗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借助配乐朗读录音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还可以用音响等设备渲染气氛,同时又减少了由于教师个人朗读不规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一文时,若能以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播放朗读录音,同时再配上一些简洁优美的图像,必定能使课文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感受到磅礴的气势,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在平常作文中,经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这应归结于教学不得法,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赞可夫教给了我们重要的方法:“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猫》一文时,学生理解完课文后,都沉醉于老舍先生笔下栩栩如生的猫,折报于老舍先生精彩的文笔,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借此契机我告诉学生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猫的可爱图片,你们想不想阅览?在学生浏览图片时我说:“你们怎样把这漂亮的图片介绍给你的家长或同学呢?请大家应选取自己喜爱的一幅加以认真观察,通过画面展开合理想象,进行仿写。”这时大家兴趣高昂,解决了学生作文时“无米之炊”的难题。
(六)、运用信息技术,师生全员参与评改作文。
从小学阶段起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学生基本掌握了正确的打字姿势及一、两种汉字输入法,进行电脑写作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以往的作文修改工作主要在教师,但学生对此不屑一顾,很少有同学读老师修改后的文章和老师的评语。老师费力伤神却功效不大,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改作文,师生全员参与。例如:在教《猫》一文时,学生把喜爱的猫的图片,在电脑中进行描述,发布在网络上,老师引导学生读其他同学的文章,帮着同学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修改。修改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加以区别引起作者注意。老师再将学生中典型文章提供给学生,让大家看同一篇文章,面对同一个问题,师生共同参与评议、修改,共同鉴赏佳作。这样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帮助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种做法改变了旧的作文修改的模式,使学生也参与到文章修改的行列中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作文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着、学生优秀作文、优美的散文、诗歌等,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广泛的阅读材料,为我们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为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要学会选择,培养阅读兴趣。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每一课都有(4)初中语文技术运用是什么扩展阅读、习题精选,还有学习指导、课后提高,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在网上答题,然后听一听声音讲解,疑难解答。通过这些方式,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信息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将信息技术广泛整合于课堂教学的思想,大胆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推动教育教改服务。

㈤ 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学中,不仅是教会学生识字、释词、分段、归纳段意等,更要寓情于教,寓理于教。尤其释面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如果只是单纯、机械的讲解、分析课文,原本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将变得面目可憎。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的推广及应用,逐步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一是它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可让教师们互相总结有利经验,互取所长。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播放课件或幻灯片、应用实物投影等在教学中,也节省了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课件的时间,而且效果更好。二是它的直观、形象,这一特点也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尤其是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东西,如果制作一个生动有趣的课件,在教学中播放,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初二语文《中国石拱桥》,这是一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介绍我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说明赵州桥时,讲了它的四个特点:(一)一个大拱长37.4m,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大拱,(二)大拱两肩各有一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让学生读课文,教师再结合课文内容讲解,那么,课堂气氛会很沉闷。但若将相关内容制成课件,给学生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此桥,再结合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对课文一定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三是它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我在讲第一册《木兰诗》时,是整个实验的摸索阶段,利用Powerpoint,把美国好莱乌卡通片《花木兰》部分精彩内容剪辑到课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然后就提出问题,“在封建社会女子一般是不允许抛头露面的,而花木兰为何要去参军,并且为何要替父从军,又为何立下赫赫战功后而不受禄?”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背景资料,电影片段,反复研读课文,找出答案,并抒发自己的感慨。
应用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加大对学生的刺激力度,将注意力吸引过来,自觉完成任务。如初一语文《春》,若单纯的让学生感悟、教师讲解,优美的散文将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但利用多媒体找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这几幅图,让孩子们直观欣赏,再配以适时得朗读。那么一定能有效地提高效率,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响应课堂教学。
其次,我们要善于把握运用信息技术的时机和必要性。
我们不能滥用信息技术,传统教学地许多优点是值得我们传承的。如读、写,让同学们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使其更好的感悟课文。板书,经过教师的精心安排、巧妙设计,往往只有简单、不变的字,却包含着课文的主要脉络,而工整的板书、清秀的字迹,也对培养学生的美感,规范其书写有着有益的影响。故,在教学中,我们应用信息技术时,不能太激进、不能滥用。
对一堂课而言,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时间、顺序应多样化。没有一定的程序、模式。每篇课文也不同,故我们不强求每堂课都用,而要注意课堂的生成、时机成熟。比如《春》这篇课文,适合在课文开始和结束部分使用多媒体,中间部分则适宜教师讲解。
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必要的,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较形象的事物、道理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媒介,更易为学生理解、接受。
总之,应用信息技术是必要的,在实践中的应用是随机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的目的旨在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所以,将此观念深入课改中,在实践中完善。但切忌将其变成枷锁,所有的活动都被限制在这一范围中,这样不仅没有达到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反而加重课堂负担。正如矛与盾即对立又统一一样,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过程也存在着对立与统一,正因为如此,它们在一起才是完整的。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技术运用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9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68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6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1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08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9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4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