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语文词语的分类
语文词语的分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冠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词类根据表示实际意义以及语法结构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按照是否吸收其它词性的词分为开放词类和闭合词类(例如汉语的动词可以直接作为“某种动作的名字”当成名词使用,所以汉语的名词是一个开放词类)。以上大类以下还可以按照词的具体用法和功能分为小类。
词类历史:
西方(印欧语系)研究词性或归纳词类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最早在《克拉底鲁》篇中提出句子成分可以分为名词[ónoma]和动词[rhêma] 。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补充了连词[sýndesmos](包括今天的介词,连词,代词和冠词)。
到公元前2世纪,希腊的语言学家将词语分为八个词类:
名词:根据格屈折的词,表示实际或抽象的概念;
动词:不根据格,而是根据时态,语态,主语的数屈折的词;
动名词:兼具名词和动词性质的词;
冠词:包括今天的定冠词和基本的引导词(引导从句的词);
代词:代替名词或人的词;介词:在句子之中有语法作用的词;
副词:不参与屈折,修饰动词,形容词,从句,句子或其它副词的词;
连词:连接两个句子或意思,表示逻辑关系的词。
② 小学语文必须掌握哪些语文知识汇总
字、词、句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句子
语句及句子的一些相关知识是小学语文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包括很多重要内容,例如句型转换、修改病句、造句、口语练习等等,但是白变不离其中,只要把句子的基本概念牢牢掌握,至于各种题型只要经常练习就可以很容易消化了!
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2)明天我们去秋游。(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
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做什么呢?
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例:(1)不许随便乱走!(2)请把那本书给我。
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阅读理解
有句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说“读题百遍,其意自现”,话说如此,但是如果真的落实到现实中,尤其是小学生的头上,那么这个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
1、如何对待阅读中的生词(即不懂的词)
对阅读中遇到的生词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上下文猜测。以下几条建议或许会有帮助:
(1)看看上下文中有没有生词的另一种说法解释,即找同义词。有时下文会对一个词做解释,或者提供一些暗示,这就需要细心去观察。
(2)看看生词在文章中的词性,即看这个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其他词类。另外看看这个词在文中与那些词搭配使用,再根据自己的其他知识,基本上就可以进行正确的猜测了。
(3)看看同一生词是否在上下文的其他地方出现,把两处的语竟相比较,也许更能准的猜出词义。
(4)充分利用你关于所阅读的内容已有的知识。
(5)或者利用文中所附的插图等直观线索猜测词义。
2、 找出文章中隐含意思
文章中作者往往不直接说出文章的中心意思,而大多是含蓄的表达。这种隐含的意思有时是文章的主要意思。所以阅读文学作品经常需要推理。有时一句话的含义需要推理,有时整个文章的含义需要推理。以下几条建议可以帮助你推理:
(1)结合作者的想法、观点及其要说的目的进行推理。
(2)寻找作者直接陈述的诸多事件之间的联系。
(3) 仔细体会一些重要词的含蓄意义及其感情色彩。
(4)从作者的语气、语调、措辞等文体特征,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5)得出推理后,尽量从上下文中寻找证据。
(6)充分利用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识,把文章中所述的事件和自己的阅历或熟悉的事情联系起来思考。
3、如何找出文章中心思想
为了便于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中你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否表明了有关社会生活的重要东西?它是否在告诉你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2)文章是否有大家都明白的真理?这个真理也许就是中心思想哦!
(3)你同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观点吗?同意或者不同意之中就有可能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4、做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仔细读问题及选项,仔细品味问题的所指及选项之间意思的差别,切勿草率处之。
(2)做一篇文章后,应综合看一下你的选择,因为它们也许是紧密相关的。
(3)实在选不出来的时候,可以重点选择与所提问的内容相关性强的选择项作为正确答案。
(4)另外一些常识也可以帮助一些选择项。
(5)文后的几个问题经常是对整篇文章推理过程的几方面的概括,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对照检验自己的阅读从而对文章的推理过程进一步的认识。
③ 中考语文“字音”方面考察的重点都有哪些
【考查要点】
语音、文字、书写都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课标在“识字与写字”中指出:①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②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③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知识疏理】
本部分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①给汉字注音;②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③多音字辨认;④汉字的音、形、义;⑤给古汉字(文言句子中指定的字)注音;⑥改正错别字;⑦书写等。
【试题特点】
语音和汉字题主要着眼于常用汉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其题型多为客观型选择题,要求选出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或有误的一项,其中语音题的出现形式大多为词语中“加点的字”,也有以句子形式出现的。此外,还有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的题。汉字题还有改正词语或句子中写错的字。也有少数将音、形、义综合在一起设题的。
【解题导引】
例1.(2004·重庆北培实验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住宿(xiǔ)衬托(chèn)天伦之乐(lén)
B.探究(tān)馈赠(kuì)生机盎然(àng)
C.祈祷(dǎo)携带(xié)肃然起敬(sù)
D.哺育(pǔ)绽放(zhàn)怡然自得(yí)
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一些重要的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可用两种简便方法:排除法和直接筛选法。就此而言,排除法就是发现某一项加点字注音不正确就迅速排除该项,再继续查找,留下的项就是答案。直接筛选法就是倘若能够一眼看出某项中的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那么答案即可确定。其他各项可不加过问。此题可用排除法。A项有两处错误,“住宿”中的“宿”应读“sù”,“天伦之乐”中的“伦”应读“lún”,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B项中的“探”应读“tàn”;C项没有错误,为本题的正确答案。D项中的“哺”应读“bǔ”。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有误”的,或者是选出“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或者是“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2.(2004·黄冈)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轻怕重。
②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dǐ()。
③吏二缚一人诣()王。
④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这是一道主观题,也是一道综合考查题,要求考生正确区分并使用同音字、形似字正
确书写汉字,不写错字、别字,同时能给古汉字注音。①句中应写“拈”,②句中“底”和“砥”、“抵”既是同音字,又是形似字,区分难,书写时也易混淆。根据语境应填“砥”。③句中的“诣”应读“yì”。④句中的“鲜”是多音字,句中是“少”的意思,应读“xiǎn”。本题的答案是:①拈②砥③yì④xiǎn
例3.经过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你的字一定写得更漂亮了吧,请你从课文中选取一句你最喜欢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例4.书写及语音基本功考查。
说明:本题不需要直接作答,依据你的卷面书写及语言表达基本功来评分。
这两道题分别是湖北武汉市和恩施市题,都是书写题,也是两道创新题。例3的创新之处在于:题干首先用很亲切的语言肯定考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字一定写得更漂亮;然后让考生自己从课文中选喜欢的一句话写在横线上;第三是通过对这句话的书写展示自己最好的字。例4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全卷书写作为一道题。这种对书写的倡导是很有意义的。
解答本部分试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熟悉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二是要熟记字形、了解字义,尤其是同音字和形似字;三是要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常见失误】
解答这部分试题常见的毛病是考生受方言的影响,在声母卷舌或不卷舌、韵母是鼻音还是边音上出差错。还有就是多音字的问题,考生也常常产生失误。
辨析字音字形的五种有效方法
1. 以音辨形
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例如"气慨"、"扑溯迷离",根据形近字与其读音的差别,只要一读,就会发现: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
2. 以形辨形
对于因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如"有志者事竞成"、"拌脚石"等词语,逐一锁定偏旁进行分析:"竞"应为"竟","终于"的意思;"拌"从"手",是"搅和、争吵"的意思,而"绊"从"纟",是"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故应为"绊"。
3. 以义辨形
不明词义或误解词义而造成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采用逐一释义的方式来锁定。如"穿流不息"中的错别字,用逐一释义的方式看:成语"川流不息",意思是"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车、船来往不断";"穿"不合词义,应为"川"(河流)。
4. 结构推形
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结构对称,词义也相对应,如果书写错误,就可通过对相应字形字义的辨析推断出来。如"兴高彩烈"、"察颜观色"等词语,结构上都是并列关系,利用对应位置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关,词性相同的特点,就可以看出:"彩"与"兴"对应,当用表"神色"的"采";"颜"与"色"不相对,"色"是脸色,而不是颜色,因此"颜"应为"言",即语言。
5. 来源推形
对于不了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如"世外桃园"这个错例,"世外桃源"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闻名的《桃花源记》,因此"源"不能误作"园"。
以上方法综合运用,再加上平时对无规律字的识记,相信大家一定能增强防范错别字的本领。
同音字与多音字
人类有了文字,就突破了语言在时空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世界上最优美、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掌握好汉字,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基本的途径。
从考试角度来看,识字、写字是不可缺少的。中考中汉字读音考查的重点是:
1、重点字音,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读错的字。
2、掌握同音字、多音多义字。
①同音字
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按照形声字的构造方法,用同一个声旁和不同的形旁可以构成许多同音字。而不同声旁的字同一个读音的情形也很多。对于同音字,必须辨明它们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字形有何区别,特别要注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该如何正确使用。
②多音多义字
一个有多种读音和多种意义的字叫多音多义字。同一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读音、不同的意义,根据具体的语境,准确判断汉字的读音,表达什么意思,是语文基本能力的表现,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
解题的技巧之字音体
一、考查内容:
①生字字音;②一字多音;③易读错音;④形近字;⑤拼音规则。——主要是②③项。
二、容易读错的字:
1.因习惯而错读
如,“符(fú)合”常被错读(fǔ),“档(dàng)案”常被错读(dǎng),“粗犷(guǎng)”常被错读(kuàng)。怎样避免这种错读呢?①换词识别。像“符号”只有(fú)这个音,就能确定在“符合”也读(fú)。②谐音记忆。像“装载”这个词,读的时候在头脑中想象为“装在”(zài)。③根据声旁来确定。如“粗犷”的“犷”其声旁“广”的读音与“犷”的读音相同。
容易错读的字还有——号召(zhào)、挫(cuò)折、质(zhì)量、嫉(jí)妒、细菌(jūn)、剖(pōu)析、气氛(fēn)、比较(jiào)、脊(jǐ)梁、魁梧(wú)、颈(jǐng)联——等等。可以尝试按照上面的方法记牢正确读音。
2.因多音而错读
如“处(chǔ)理”而非“处(chù)理”,“强(qiǎng)迫”而非“强(qiáng)迫”。怎样避免错读呢?①依据词性辨别。如,“处”读(chǔ)时多作动词,读(chù)时多作名词。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惊不变、处心积虑、处之泰然”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②根据字义判断。如“强”理解为“迫使、硬要”之意时都读(qiǎng)。所以,像“强迫、强辩、勉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颜欢笑”中的“强”都读(qiǎng)。
另外,有的多音字常被错读是因为大家对它的某个读音不太熟悉,甚至认为它只有一个读音,如“创(chuāng)伤”而非“创(chuàng)伤”,“尽(jǐn)量”而非“尽(jìn)量”,“参与(yù)”而非“参与(yǔ)”。这种多音字大家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先全面了解其所有的读音,然后再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准确记牢其各个读音。
3.因形似而错读
如,“内疚(jiù)”与“针灸(jiǔ)”的读音分辨不清,“友谊(yì)”的“谊”依据声旁“宜”妄测而错读为(yí)。怎么避免这种错读呢?一种方法是将形近字集中起来辨识它们各自的读音。另一种方法是记住与“声旁”读音不一致的一些常见形声字,如“锲(qiè)而不舍”的“锲”到底是读(qiè),还是读(qì)。“契(qì)”的读音我们都知道,如“契约”,再记住“锲”“契”的读音不一样,自然就会肯定其读(qiè)了。属于这种情况的常见字还有像“缜(zhěn)密、悲恸(tòng)、绮(qǐ)丽、发酵(jiào)”等。
4.因变读而错拼
读三声的两个字组成的词,在读的时候第一个字都会变读为二声(连读变调)。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只是根据读音来判断拼音就会出错。如,“窈窕(yǎotiǎo)”的“窈”常被错拼为(yáo),“匕首(bǐshǒu)”的“匕”常被错拼为“bí”,“侮辱(wǔrǔ)”的“侮”常被错拼为“wú”等。当然,不是所有第一个字读二声、第二个字读三声的词都是“变读”的结果。如“祈(qí)祷(dǎo)”这个词,第一个字本来就读“qí”。实际上常见的“变读词”并不多,大家只要在遇见其时,刻意记忆一下就可以了。
④ 语文学什么
首先,我送给大家十个字:人、事、情、景(境)、理,字、词、句、段、篇,这十个字,是学习语文的法门。其中,“人、事、情、景(境)、理”是语文的内容,“字、词、句、段、篇”是语文的形式。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我们学语文,就是既要学“人、事、景、情、理”这一主要内容,又要学习“字、词、句、段、篇”这一主要形式,学习作者是怎样以形式之“瓶”,装内容之“酒”的。一、解读“人、事、景(境)、情、理”,探究文章主题如《背影》一文,就是一篇写人抒情的散文,以“人”与“情”为主,学习重点就应放在理解“人”,即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体味“情”,即深沉父子之爱上面。如《天净沙.秋思》一文,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诗歌,以“景”与“情”为主,学习任务就是感受文中景物萧索悲凉的特点,体味作者的天涯逆旅之思,游子思归之情。如《东郭先生与狼》一文,就是一篇写人叙事说理为主的寓言。在此声明一点,在文学作品中,我们把一切被作者赋予以人的性格、情感、思想的事物都统称为“人”,一只兽,一棵草,一块石头在文学中都可以被称之为“主人公”。在这篇课文中,人、事、理都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握东郭先生、狼的性格特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品味故事所寄寓的生活哲理。上面三篇例文告诉我们,语文中一切文章表现的主体都不外乎“人”、“事”、“景”三字,蕴含的主题都不外乎“情”与“理”二字。所以,当我们拿到一篇新的文章,如果你能准确读出文中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说了什么道理,就算已经对文章有大致的了解了,你已经完成了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之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已经真正读懂了文章,要想真正读懂,你还得搞明白作者是怎么把人写得那么形象生动的,是怎么把事记得那么曲折有趣的,是怎么把景描绘得那么诗情画意的,是怎么把情抒发得那么感人肺腑的,是怎么把道理讲得那么头头是道的。也就是说,我们学语文,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才是语文学习的硬功夫,真本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从“字、词、句、段、篇”这五个字上着眼,去咬文嚼字、寻章摘句、布局谋篇了,学好这五个字,就是你语文学习的第二个任务。二、品读“字、词、句、段、篇”,体味语言妙趣1、先说字、词。有些字词比较生僻易错,这些字词,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它们积累下来,做到会读、会写、会解、会用;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词的含义远远超出了它本身。比如《背影》中有一组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动词:“探”“攀”“缩”“倾”等,这些词都很普通,毫无特别之处,但当它们出现在父亲车站送别去月台买橘子这一独特的语言环境中时,它们的含义就变得极其丰富,极有层次了:第一,它们准确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一系列动作;第二,可以表现出父亲的动作比较吃力,困难;第三,可以读出父亲通过这几个动词有人可以看出父亲的体态等身体特征。但这些理解层次都比较浅,远远不够,我们还可以读出更深一些的涵意,比如,第四,父亲对儿子那一份深深的关爱;第五,有的同学读得更深一些,可以读出了作者看到此情此景时心中涌起出对父亲的一份深深的惭愧;第六,儿子心底悄悄涌起的一缕辛酸;第七,可以读出父亲背后一双含泪的双眼;第八,亲情无价、父爱如山;第九,越朴实,越美丽,越动人。你看,简单的几个动词,可以承载多少东西啊!如果你能理解到这几个动词的九个层面,你就真正领会到了我们的语言文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语文真的就是咬文嚼字,学会了咬文嚼字,就是掌握了一把打开语文奥妙之门的钥匙。2、再说说句子。有些句子一读就能感觉到它很美,这时,你就一定要弄明白它何以这么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有些句子看起来很普通,但仔细一品,就发现是真情动人的,这时,你一定要弄明白作者是怎样把深情藏在朴素的文字里面的;有的句子读起来很厚,余意深长,令人回味无穷,这时,你一定要弄清楚其中蕴涵着怎样的生活哲理,怎样的人生意趣。这样的句子在我们的课本中俯拾皆是,都值得从文本中标注出来,抄写在摘抄本上,早晨拿出来读一读,背一背,反复玩味品咏一番,那些句子可以提神,让人神清气爽;有些句子可以生香,让人读来齿颊芬芳;有些句子可以养气,读得多了,女子淑丽端庄,男子器宇轩昂;还有一些句子,它不但本身优美深刻,有时还在文中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是某一段的中心句,有的是段与段的过渡句,有的是全文的点睛句……我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要学会把这些句子从文本中识别出来,它们可以帮我们把厚书读薄,把长文读短,把一篇感觉散乱的文章变得思路清晰,主题鲜明。3、还有段落。每一段都有一个中心意思,或者某几段共有一个中心意思,如果一段里有两个中心意思,就应该另起一段。我们在阅读一篇新课文时,就要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就要自己概括出中心意思,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快速把握全文。当然,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有段落意识,一个大的方面说完了,最好另起一段,有时不妨段落多一些,不要总是搞“三段论”。另外,有些文章的段落会写得非常美,非常深情,或者富有哲理,对这些段落,我们一定要积累下来,完成背诵、默写,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提升语文素养。4、最后,我们还要从全文着眼,学习作者布局谋篇的技巧。任何一篇美文,总是有着严谨的结构形态,如同建造大楼,总要有一个精心设计好的图纸,比如:如何确定主题,如何围绕主题选材,如何安排材料的详略,如何开头收尾,如何贯穿线索,运用何种写作手法,采取哪种结构形式等等。阅读文本,如果学会了鉴赏文章布局谋篇的精妙,就标志我们在阅读能力方面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我们写文章也一样,懂得布局谋篇,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下笔千言,一挥而就。那时,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是一件很轻松快乐的事了。 “人、事、情、景(境)、理,字、词、句、段、篇”,这十个字可以概括语文学习的所有主要内容与方法,懂得了这十个字,同学们就有了学习语文的方向,也就明确了语文学习的任务,只要你认真地学习语文,你就会渐渐发现,语文原来是一门多么美好有趣的学科!你会走进语文的殿堂,成为一个热爱语文、享受语文的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