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一次的数量用语文怎么

一次的数量用语文怎么

发布时间:2023-08-12 16:18:54

‘壹’ 语文量词的分类

什么是量词?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量词的细致分类很多,例如名量词、动量词、复合量词等。

名量词:“一个人、两只梨头 、三口钟 、一把茶壶”中的“个、只、口、把”以及表示度量衡的“斤、公斤、斗、升、尺、寸、丈”等,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叫做名量词。

动量词:“去一趟、看一遍、做一次、哭一场”中的“趟、遍、次、场”,表示动作的数量单位,叫做动量词。

复合量词:把名量词“驾”“人”和动量词合在一次,共同用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计量单位,就是复合量词。

量词的重叠:除了计量名量词外,不少量词可以重叠使用。例如:个个/件件/张张/次次/趟趟/回回等等。

对于这些知识点,概念只作为了解就可以了,而真正需要掌握的是如何去正确的填写、运用量词,而不至于出现“一头马,一匹狗”这一类的笑话。

量词是小学语文必须掌握的专项知识,不少低年级小学生对于量词的搭配还处懵懂的阶段

‘贰’ 语文基础知识(语法)

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名词有以下几种:
(1)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一般名词,细分如下:
A.人、电脑、钢笔、桌子、钢材(普通名词)
B.鲁迅、黄山、雷锋、广东、欧共体(欧洲经济共同体)(专有名词)
C.学生、树木、纸张、青年、马匹(集合名词)
D.意志、道德、理想、政治、友谊、积极性(抽象名词)
E水、土、金、空气、雨、火(物质名词)
(2)表示时间:九月、夜间、夏天、后年(时间名词)
(3)表示处所:肇庆、山顶、远方、美洲(处所名词)
(4)表示方位:上、下、东、西、左边、里头、以东(方位词)
2.名词的语法特征
语法特征包括词的功能和形态,语法特性包括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例如:青年是(早晨)的太阳;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例如:“(肇庆学院)的校园风景优美。”、“(石头)山”。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充当状语,但表示方式、态度(电话联系、广播找人、科学地看问题、历史地看问题)、原因(友情出演)、比况(产量直线上升)时可以直接充当状语。不能作补语。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能说“十斤肉”、“四吨钢材”,不能说“不广东”、“不老师”。
个体名词主要受个体量词的修饰。比如:一条鱼、一坛酒、一盘牛肉、一支钢笔、一碟茴香豆。除了个体名词,其他名词和量词的组合都要受到限制:集体名词不受个体量词短语的修饰,一般只能用“批”、“些”、“点”等集合量词来表示不定数。比如“一批船舶”、“一些枪支”、“一点纸张”;抽象名词没有具体的形状,一般只能用表示类别的“一种”、“一类”来修饰。比如“一种情感”、“一类看法”;专有名词表示独一无二的人或事物,一般也不受量词短语的修饰。但是为了强调,如“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进行比较,如“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用于比况,如“一个李公朴倒下去了,千千万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了”、表示特例,如“绝不允许搞两个中国”,“一个北京市就有十几个刘慧芳”就可以接受个体量词修饰。
有几个副词能加在名词前头,但不能单用,例如“路上净烂泥”、“衣服上净尘”,在句子中只能做谓语,这是判断动词“是”表示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的省略,“路上净烂泥”即“路上净是烂泥”,“衣服上净尘”即“衣服上净是尘”。在“王就小王”、“已经清明了”、“都大姑娘了,还疯疯癫癫的。”、“已经少先队员了,还哭鼻子。”、“都快老太婆了,还跳什么迪斯科。”里是强调。“不人”、“不鬼”、“不山”也不能单说,只有在“人不人,鬼不鬼的”、“僧不僧,道不道”、“什么山不山的”、“不人不鬼”等句子里或惯用格式里成对用或者连着说。还有,近年来在书画中出现一种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例如“很淑女”、“很绅士”、“太传统”、“非常专业”“十分专业”、“很克林顿”、“太维纳斯”等。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此类名词的语义中,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例如“很绅士”中的“绅士”一词就有“有礼貌、有风度、尊重女性”等语义特征。“很淑女”中的“淑女”则有“美好、文静”等语义特征。所以并非任何名词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很纸张”,一般是不能成立的。个别抽象名词前也可以带“不”,如“不道德”、“不理想”也是包含描述性语义特征的用法。
(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例如“爸爸、姐姐、哥哥、弟弟”和“星星、姥姥”等,这些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稍有例外的是几个单音节名词:人、家、户,重叠后表示“每一”的意思。“人人、家家、户户”即“每一人、每一家、每一户”的意思。部分名词对举时可以复叠。两个单音节名词复叠,既可以是同义的,也可以是类义的。比如“山山水水”、“枝枝叶叶”、“瓶瓶罐罐”、“条条框框”、“坑坑洼洼”等等、名词复叠表示“全面而纷繁”的意思。少数重叠或复叠的名词已定型为成语,比如:婆婆妈妈、风风火火,而且往往用的是引申义和比喻义。
(4)表人的名词后面能够加“们”表示群体(详见助词“们”),例如:“同学们、姑娘们、先生们、女士们”。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例如:“问你的孩子好!”、“地里有农民”。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名词较特殊,除了能作主语(早上干什么?)、宾语(这里是晚上。)和定语((下午)的时间)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例如“班上[今天]来了一位新同学”。
方位词是名词的一个附类。方位词有单音的和双音合成两类。单音的有:上、下、前、后,东、南、西、北等。由单音词加上“之、以、边、面、头”等等组成的合成的有:之上、之下、之前、之后,之东、之南、之西、之北、之内、之外、之中、之间,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东、以南、以西、以北,以内、以外等等。下面列出方位词表:P13。方位词都具有粘着、定位、封闭的特点。
方位词主要是加在别的词语后面,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或时间。例如:“房间里、上班前、散会之后、桌子上、开会以前、出国之后”。方位短语既可以表示空间关系,也可以表示时间关系,有的也可表示数量界限,如:“一岁以上;七十以内;五万左右”。
方位词基本上都是后附的,但有时也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如:方位词可以单用,表示方向或者位置,例如“往北,过两个路口,再转东,就到了”,其中的“北、东”表方向;“前怕狼,后怕虎”,“上有老,下有小”里的“前、后、上、下”表位置。“上、中、下”等方位词还有表条件、范围等引申用法,详见“方位短语”和“虚词的运用”。
名词附上方位词后构成的是方位短语,方位短语常常充当介词宾语,组成带有方位词的介词短语,比如:在会议室里、在开会以前。
(二)动词
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动词的分类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动词的表义功用进行分类:
(1)走、坐、看、听、打、拿、批评、宣传、保卫、学习(动作行为动词)
(2)爱、恨、怕、想、喜欢、害怕、想念、觉得(心理活动动词)
(3)有、在、存、存在、出现、失去、消失(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4)是(判断动词)
(5)能、会、愿意、敢、应该、要(能愿动词)
(6)上、下、进、出、回、过、起、开、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开去(趋向动词,用法详见“趋向补语”)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笑了”、“爱祖国”、“复习功课”、“认识小毛”、“学开车”、“看京戏”。大多数动词还可以带动量补语。比如:读三遍、骂一顿、看一回、跑一趟、去一次、查一下、见一面,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大多数动词可以前加“不、没(有)”来否定,例如“不干、不喜欢、不害怕、不走、不坐、不在、不应该、不要、不进、不出”;但却不能说“很干、很走、很坐、很在、十分进、非常出”。动词都可以有“V不V”或“V没V”的提问形式。比如:“是不是、能不能、去不去、情愿不情愿、知道不知道、值得不值得、死没死、有没有、成不成、得逞没得逞”。
绝大多数动词或动词短语可以受副词的修饰。比如:在办理、正在表演、已经产生、都赞成、大力提倡、尽情歌唱
只有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例如能说“非常喜欢、十分害怕、相当担心、有点想念、极其讨厌”,还有“非常愿意、很应该”。有些动词带上宾语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很有纪律、相当有礼貌、非常守时、十分讲道理、更加想家了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大多数动词可以带时态助词“着”、“了”、“过”。比如:保持、表扬、补充、布置、重复、担任、调查、分析、改造,少数动词后不加“着”、“了”、“过”,比如:是、会、应该、懒得、乐于、加以、作为。(见“动态助词”)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如“看看、尝尝”,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如“锻炼锻炼、分析分析、鼓励鼓励”。部分动词有A了A、A一A重叠形式。比如:“吹了吹、点一点”,这些重叠形式一般带有短时或尝试的意义。
3.特殊的动词
动词比较复杂,有些需要单独加以说明。
(1)判断动词“是”
典型的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此外“为”、“即”、“系”等也可以表示判断。“是”具有很多和一般动词相同的语法特点:可受副词的修饰,常单独作谓语,可单独回答问题。但也有不同点,不能重叠(修辞角度除外)不能加表示时态的助词和趋向动词等。“是”在主语和宾语之间有多种用法,主要有五种:
(1)表示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比如:杨沫是《青春之歌》的作者。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孙中山是国父。(同一关系)鲸是哺乳动物。蒋子龙是改革文学的先驱。(种属关系)
(2)表示事物的存在、存有。比如:杯子里是茶。路上全是泥水。满脸都是尘。这种用法时,主语一般为处所词,因此,除表示判断外,“是”还表示存在某物。
(3)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比如:这姑娘是高个子(特征)。茶具是唐三彩的(质料)。我是刚刚才听到的消息(情况)。
(4)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联系。比如:火车从北京开出是早上五点半。一份盒饭是二十五元钱。他仍然是一身农民打扮。那时国民党是飞机加大炮,我们是小米加步枪。
(5)表示比喻、比况。比如:困难是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人是铁,饭是钢。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要注意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例如“他的想法是改了”,“小白是走了”,“今天是非常高兴”,“乡下人是老实”。这些“是”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
“是”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的肯定。这种“是”与句末语气词“的”配合构成“是……的”格式,同“小黄是个做保险的”里的“是……的”格式和词性都不同(参看“语气词”一段)。
(2)能愿动词
又叫助动词,“助动词”有辅助性的动词的意思。能愿动词对动词、形容词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评议。作状语时与副词很不相同,它大都能构成“×不×”、“不×不”式,如“能不能”、“不能不”等。
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主要表示三种意义:
表可能:会、可、能、可以、可能、能够
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该当、得(dai214)
表意愿:要、肯、敢、愿、愿意
表可能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表示有能力,一种表示有可能。试比较:
腿伤得不重,还能走路。 满天的星星,哪能下雨啊。
在句子里常作状语,例如“今天〔不〕〔会〕下雪。”“我们〔能〕实现四个现代化。”“你〔不〕〔该〕迟到。”“你〔能够〕来吗?”“我〔要〕去上课了。”“大家〔应该〕帮助他。”
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定语,如“你〔愿意〕来吗?”“非常愿意。”“我会。”“这是(可能)的事情。
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要东西”、“会英文”中的“要”、“会”是一般动词),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了、着、过”等。
能愿动词同一般动词的区别主要在于:
不能重叠,不能带时态助词。大都可以用在“X不X”这个格式中(得:dai214除外)。能愿动词经常组成正反并列联合短语(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比如:他会不会来。拍张照片可以不可以。你这样做应该不应该?如在句子里能愿动词后边还有别的主动词,则能愿动词作状语,没有别的主动词,能愿动词作谓语。
有些能愿动词的否定之否定并不等于肯定,有些则等于肯定。比如:
不能不去=必须去≠能去 不会不去=会去
不敢不去=只好去≠敢去 不该不去=该去
不肯不去=一定要去≠肯去 不应该不去=应该去
不可不去=应当去≠可以去 不可能不去=可能去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否定强度的不同,也同各词本身的能愿义有关。
(3)趋向动词
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限于下列这些: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开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开来
去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 开去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如“同学们进去了,小毛没出来。”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
“跑〈来〉了”“活动〈起来〉”,“跑〈下去〉”,愉快〈起来〉。
趋向动词作趋向补语时,其位置可以很灵活:“端〈上〉一碗菜”,“端〈上来〉一碗菜”,“端〈上〉一碗菜〈来〉”。“端一碗菜〈上来〉”
“来”、“去”以说话人的位置为着眼点,“上”、“下”、“进”、“出”、“回”、“过”、“起”以对方或其他事物的位置为着眼点。比如,有一个人在半山腰,山下的人喊“快爬上去呀,”山上的人则喊“快爬上来呀”,这里的“上”是对爬山人而言的,“去”、“来”则是由喊话人的位置决定。再比如一个人站在门口,外边的人要说“快进去啊,”里边的人则说“快进来啊”。
“起”可以表示物体向上:搬起石头、举起红旗。也可以表示事物随动作而出现:奏起了国歌、点起了篝火、响起掌声。还可以表示开始: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队伍由此排起。“三折起”(开始、向上)。
“开”可以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分开:把箱子打开、眼睛睁不开。也可以表示展开:抡开铁锤,大干起来。迈开大步朝前走。还可以表示开始:消息很快在团部传开了;一见到亲人她就哭开了;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便打开了鼓。
“起来”表示起始态,比如“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下去”表示继续态,比如“你说下去”。“说下去”和“说着”不同,前者是经过停顿后再继续,后者是指持续不断地说。“下去”和“起来”都可以表示情况开始发生,逐渐加深。“下去”多跟在含消极意义的词语后,“起来”多跟在含积极意义的词语后面。比如:敌人一天一天烂下去,我们一天一天好起来。积累的经验渐渐地多起来了。储备的粮食一天天少下去,可救援车还是不见踪影。“下去”、“起来”不能换用。“下去”和“下来”都可以表示持续地发展的过程,“下来”着眼于眼前,指过去到现在。“下去”着眼于将来,指现在到将来。比如:总算坚持下来,还要坚持下去。这个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必然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上”可以表示动作的结果,往往含有合拢的意思。比如:关上窗户、销上后门、戴上手套、看上了那位英俊潇洒的运动员。也可以表示开始并继续。比如:大家劝你休息,怎么又看上了。这些家伙又折腾上了。会议还没开始,大家就议论上了。
“下”可以表示动作完成,往往含有脱离的意思。比如:卸下零件、脱下皮鞋、摘下几朵月季花、定下计策、打下基础、留下地址、写下了光辉的诗篇、拍下了珍贵的照片。“下”用在“得”后面,还可以表示可能,比如:这间房子八个人怎么住得下?这个教室挺大的,再来十个人也坐得下。不就二十斤么,这个口袋装得下。
“来”、“去”等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趋向,有两种位置:寄来十块钱——寄十块钱来。请一个人来——请来一个人。区别在于,前式是陈述,表示已然行为,后式是祈使,表示未然行为。所以,凡是自主动词都可以有两种表达形式,而非自主动词。只能有前式,不能有后式。比如:飞来了一只信天翁、迎来了新的一年、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飘来了一股香味。
普通话中“起”一般不能同“去”组成复合趋向动词“起去”。“开去”也不太常用,只能跟在动词“飘”、“走”、“移”、“传”等的后面,比如:思绪飘移开去、消息传播开去。
动词可以按带宾语的情况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又可分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名谓宾动词等。在讲完不同类型的宾语之后才好理解。这些动词放在“宾语”后头再举例说明。
(三)形容词
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1)性质形容词:冷、热、硬、苦、好、坏、朴素、善良、优秀、幼稚、严峻、高尚、奇怪、自私、文静、草率。
(2)状态形容词:大、小、方、圆、通红、黑亮、漂亮、尴尬、模糊、白生生、灰不溜秋、粗了叭叽、愉快、轻松。
(3)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少许、一些、全、全部(这部分有同数词交叉的。)
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性质形容词做谓语,通常要前加程度副词或后加程度补语,状态形容词大都可以直接做谓语,有些后面要加“的”。比如:
她很美 井很深 孩子很顽皮 空气相当新鲜 味道好极了 他保守得很 白雪皑皑生机勃勃 心事重重 议论纷纷 衣服雪白的 马路笔直的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都可以充当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例如:
性质形容词充当定语大致有两种情况:直接作定语,带上“的”作定语。
直接:红太阳 白手绢 好孩子 漂亮妈妈 伟大祖国
带上“的”作定语:美的旋律 坏的设备 美丽的风景苍翠的松柏
状态形容词充当定语也有两种情况,一般都须要带上“的”。也有一部分状态形容词可以直接充当定语。比如:
带上“的”作定语:笔直的马路 雪白的衬衣 笔挺的西装 香喷喷的饭菜 大大咧咧的样子 白花花的银子 沉甸甸的稻穗 娇滴滴的声音 空荡荡的屋子 慌里慌张的神情
直接:皑皑白雪 滚滚人流 赫赫战功 缕缕青烟 漫漫长夜 茫茫大海 蒙蒙细雨 区区小事 花白胡须 细高个儿
还有少数性质形容词通常不能充当定语,是唯谓形容词。比如:
广 妥 昏 滥 久 好受 起劲 齐心 过瘾 累赘 吃香
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单双音节性质形容词都可以充当状语,单音节形容词充当状语一般不带“地”,双音节形容词充当状语,“地”可加可不加。
不带“地”:乱说 多看 难学 慢走 细想 高喊 粗看 长住 小跑 快跑 容易把握 正确理解
可加可不加“地”:耐心地等待 粗暴地干涉
状态形容词做状语大都是加“地”,少数可以直接做状语。比如:
干巴巴地说 灰溜溜地退下去 怒冲冲地质问 糊里糊涂地犯了错误 重重围住 慢悠悠走过来 羞答答说了几句话 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纷纷落下
一部分形容词也能作补语,性质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补语,也可以在“得”后做补语。例如:
看好 吃饱 拉长 走远 站稳 听清楚 说明白 洗干净 绑牢固 摆整齐 穿得漂亮 讲得好听 唱得难听 绿得可爱
状态形容词做补语都要带“得”。比如:
画得笔直的 擦得雪亮的 炒得喷香的 打扮得流里流气的 变得乌黑乌黑的 眼睛睁得溜圆 小手冻得冰凉 脸气得铁青
有些形容词可以用在心理动词或感觉类动词后边充当宾语。比如:
嫌脏 爱热闹 怕麻烦 贪便宜 讨厌懦弱 追求幸福 喜欢安静 觉得好听 显得威风 感到凉飕飕的
少数性质形容词可以充当主语,其述语通常是判断或使令类动词。比如:
方便是最主要的 漂亮又不能当饭吃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当宾语及当主语的功能有争议,有教科书认为这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我们课本不提。
(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大、很小、很漂亮、很尴尬、很模糊、十分愉快、十分轻松、非常冷、非常热、非常硬、非常善良、非常优秀、极文静、太草率。
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有表示程度构词形式的形容词具有以下特点:
(1)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
很白一—很雪白 太黑一—太乌黑 有点红——有点红通通
非常直——非常笔直
(2)不能受“不”修饰。比如:
不安静——不静悄悄 不糊涂——不糊里糊涂
(3)不能带补语。比如:
红得很——通红得很 白得耀眼——白茫茫得耀眼
(4)不能进入“越来越”的格式。比如:
越来越白——越来越雪白 越来越黑——越来越漆黑
(5)不能用于比较,不用在“比”字句中。比如:
今天比昨天冷——今天比昨天冷丝丝 小李比小王胖——小李比小王胖咕隆咚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是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时能带宾语。
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凡是带宾语的形容词都是形动兼类词。这种词,前加程度副词时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后带宾语时不能前加程度副词。这些词兼属形容词和动词两类。形动兼类词带宾语主要有六种情况:
(1)形+使动宾≈使NA。比如:
繁荣经济 端正态度 安定人心 稳定情绪 平整场地
(2)形+意动宾≈认为NA。比如:
重男轻女 重数量 轻效益 重义轻利 登泰山而小天下
(3)形+自动宾句≈NA了,都是由“NA了”的“N”移位而形成“VN了”。比如:
瞎了眼 哑了嗓子 好了疮疤 烂了一筐桃子 碎了一大块玻璃
(4)形+对动宾≈对NA。比如:
宽大俘虏 淡泊名利 亲近小人 冷淡小张 疏远小李 厚了张三,薄了李四
(5)形+比较宾≈比NA。比如:
快了小马两分钟 离他一个头 贵了两块钱 多了两个人 少了一本书 迟了半小时大我两岁 矮他一截
(6)形+存现宾≈NA(在某处)。比如:
家里荒了两亩地 门口横着一条长凳子 山区活跃着一支小分队 近来街上流行花旗袍
(4)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法同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大都可以重叠。如:
单音节的重叠为AA式:好好 细细 大大 轻轻 快快 早早 远远 紧紧 满满
双音节的重叠式为AABB式:干干净净 快快乐乐 老老实实 冷冷清清 冒冒失失 明明白白 漂漂亮亮 大大方方 整整齐齐 马马虎虎
不能重叠的形容词有些是表示不如意性状的,如“丑丑”、“蠢蠢”、“卑卑鄙鄙”、“冷冷漠漠”。有些是带有书面语色彩的,如“美美丽丽”、“清清洁洁”、“伟伟大大”、“勇勇敢敢”。
带有贬义的性质形容词,多用“A里AB”式重叠:古里古怪 粗里粗糙 糊里糊涂 慌里慌张 毛里毛糙
性质形容词重叠以后在功能用法上就转向了状态形容词,譬如前边不能再加程度副词,也不能用“不”否定:很矮矮的个子 非常轻轻的脚步声 不干干净净的房间
而且做定语、补语都须要加“的”:明明白白的事情 冷冷清清的景象 站得高高的 装得满满的
随着这种重叠形式使用的经常化,这种构形的重叠就也会转向构词的重叠。譬如前面提到的A里AB式状态形容词大都是由性质形容词重叠定型化而形成的。部分动态形容词可以用ABAB的形式重叠,表示使某人具有某种感受或体验。比如:
亲热亲热 轻松轻松 清醒清醒 热闹热闹 清静清静 暖和暖和
形容词ABAB重叠式和动词ABAB重叠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不能带宾语,凡是重叠以后带宾语的都是形动兼类词,而且大多具有致使义(使动用法)。比如:
活跃活跃气氛 端正端正态度 清醒清醒头脑 暖和暖和身子
AB式状态形容词的重叠方式也是ABAB形式,大多要带“的”。比如:
通红通红 笔直笔直 漆黑漆黑的 雪白雪白的 碧绿碧绿的
(5)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这时用法同状态形容词,例如“白茫茫、水汪汪、黑呼呼、灰不溜秋、古里古怪。”
状态形容词的重叠方式是ABAB式,例如:“畅快畅快 快活快活 冷静冷静 凉快凉快”。
要注意还有用两个单音形容词联合重叠的格式,例如“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红红绿绿”这是句法结构中的固定格式(部分名词、动词、区别词都有此种格式,如“盆盆罐罐、前前后后、抄抄写写、打打闹闹、来来往往、男男女女”。这种两个反义或近义单音词联合重叠格式(AABB)表示繁多的、各种各样的意思)。
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
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性大同小异,可以合称为谓词(谓词还包括代替动词、形容词的代词)。谓词和名词的语法特性是对立的,试看下面的“名词和谓词比较表”:
区别 词类

主要语法特征 名词 谓词(动词、形容词)
能否常作主语、宾语 能 不能
能否常作谓语 不能 能
能否受“不”修饰 不能 能
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式(V不V)提问 不能 绝大多数能
能否重叠 不能 部分能
概括意义 人或事物 动作、性状

内容太多,随便找一本汉语语法书即可解决。如果你是中学生,可以看《中学语法教学系统提要》;如果你是成人或大学生,建议你选择《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

‘叁’ 语文中的数一数可以用数字来写吗

语文中的数一数不可以用数字来写。语文的数字和数学的数字是不一样的。数的表现有两种,一是阿拉伯数字,俗称小写,还有一个种是语文形式,也称之为大写数字,而1到10的语文形式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肆’ 语文数字1到10怎么写

汉字中有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大写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

英文序数词: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英文基数词:

1、数字一:单词:one,音标:英[wʌn]

2、数字二:单词:two,音标:英 [tu:]

3、数字三:单词:three,音标:英 [θri:]

4、数字四:单词:four,音标:英 [fɔ:(r)]

5、数字五:单词:five,音标:英 [faɪv]

6、数字六:单词:six,音标英:[sɪks]

7、数字七:单词:seven,音标英:[ˈsevn]

8、数字八:单词:eight,音标英:[eɪt]

9、数字九:单词:nine,音标英:[naɪn]

10、数字十:单词:ten,音标英:[ten]

(4)一次的数量用语文怎么扩展阅读

阿拉伯数字:100、1000、10000

汉字数字:百、千、万

基础词的用法:

1、基数词的复数形式表示大量的数目:在这种情况下,表示单位的基数词(hundred, thousand, million, billion)不能在词尾加-s。

2、基数词的复数形式表示大量的 的数目,在这种情况下,表示单位的基数词词尾加-s,要与of短语连用。

3、基数词在句中的作用:基数词的作用相当于名词和形容词,它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和定语。

阅读全文

与一次的数量用语文怎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