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二年级的书本第一单元跟第二单元啥意思
一般4课左右为一个单元,从目录上看,会插入一些其他语文学习内容,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本为例:
第一单元
识字1
1秋天的图画
2黄山奇石
3植物妈妈有办法
4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苏轼)
山行 (杜牧)
语文园地一
口语交际·秋游
第二单元
识字2
5一株紫丁香 (滕毓旭)
6我选我 (李大同)
7一分钟 (鲁兵)
8难忘的一天
语文园地二
口语交际·我的想法
第三单元
识字3
9欢庆 (郭荣安)
10北京
11我们成功了
12看雪
语文园地三
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
第四单元
识字4
13坐井观天
14我要的是葫芦 (刘仲元)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孙幼军)
16风娃娃
17酸的和甜的 (李学中)
语文园地四
口语交际·应该听谁的
❷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秘密
一、教材和丛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个主题编排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3篇课文,侧重于体现大自然的一些科学知识。另外还有一个口语交际、一个语文园地、一个快乐读书吧。编排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知晓大自然的变化规律,让学生更加喜爱大自然,想去仔细观察大自然,探究其中的科学奥秘。
“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借助图片,了解课文的内容”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3篇课文共同承担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学习任务。
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也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3篇课文中的动词准确、巧妙,课后题和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中都安排了相应的练习。
具体体现在《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动词“甩、迎、追、披、露、鼓、蹬、跳、蹦”、课后题“读一读,用加点的词各说一句话”;《我是什么》中的动词“穿、披、落、打、飘”,课后题“读一读,体会加点词的意思,再用它们各说一句话”;《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的“告别、乘、挂、炸”,课后题“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和“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动词的准确和巧妙,并通过动词联系生活说句子,在运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本单元的另一个语文要素是:借助图片,了解课文的内容。3篇课文配有插图,教师需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词句,了解课文,讲述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课后题“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我是什么》的课后题“朗读课文。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插图,自制图片,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后题“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在课文中画出来,再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学生借助图片,不仅可以说说课文中植物怎么传播种子,还可以仿照课文说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丛书分析
针对本单元教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自然妙趣》安排了“自然探秘”1个模块,其中“范文阅读”6篇、“自由阅读”2篇(具体见下表)。《小蝌蚪》《小鲤鱼找朋友》对应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水娃娃》《水上的荷花》对应课文《我是什么》,《骑“白马”的苍耳》《谁种的树》对应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些文章题材丰富,多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大自然的奇妙。这些文章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上都和教材高度契合。儿童诗《小蝌蚪》在内容上和课文非常相似,而且诗中也有表示动作的词。把它作为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拓展文章,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巩固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儿童诗《水上的荷花》作为课文《我是什么》的拓展文章,体会加点动词的准确性,并仿照说句子。《谁种的树》这篇文章很好地说明了动物在植物传播种子过程中的作用,将它和《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进行整合,仿照课文的句式介绍小橡树种子的传播方法。《小鲤鱼找朋友》《水娃娃》《骑“白马”的苍耳》《水从哪里来》《妈妈和孩子》这5篇文章与课本语文园地一《企鹅寄冰》在自由阅读课中整合学习,从中积累表示动作的词,并能用自己感兴趣的动词进行说话练习。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塘、晒”等51个(课文40个,园地11个)生字,读准“教、没”等4个多音字,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生字组词;正确书写“两、变”等30个生字,会写“看见、哪里”等2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小蝌蚪找妈妈》,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
3.结合文本演一演表示动作的词语,明白其意思,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并能积累运用。
4.能借助图片或关键词等方法,了解课文内容。
5.介绍一种动物,要求吐字清楚,能讲出有趣之处;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6.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反思:学会本单元描写动作的字词。教会学生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借助图片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