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孩子怎样做才能学好语文
不知道从何时起,“大语文时代”这五个字无时无刻不在敲打着父母的心!面对语文教材的改革,高考语文卷面的字数已经从6000-7000字改为8000-10000字。
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的一句:“以后高考语文就是要实现让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让很多家长慌张到不行。
当然温儒敏教授也曾对这件事儿做出了解释,他认为高考就是选拔人才的考试,语文的改革中,阅读速度已经成为考试的一个项目,所以有15%考生做不完卷子也正常。
Ⅱ 如何让小孩学好语文,记住生字
不知道您的孩子现在几岁了.其实字就是符号或者说是一个有规律的图形而已,见多了自然就记下来了。如果孩子小,就让孩子无意识记忆,就是让孩子多看。一种是买一些儿童读物,先讲给孩子听,再带孩子看,再让孩子将给您听,让孩子用手指给您认;再者可以买一些卡片,卡片上有图、字,让孩子看图认字,联想记忆。一般情况下,孩子其实在2岁以后就可以认字、阅读了。诺贝尔奖获得者遗传学家、芝加哥大学校长乔治 W 比尔博士指出,我们的教育体系错过了大好时机,因为人们忽视了孩子发展中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时期。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那就除了带他一起阅读外,孩子可以有意思地帮他总结一些文字的规律,给他讲一些字源的故事,让孩子对文字产生兴趣。您可以去买一套《汉字宫》的光盘,带着孩子一起看,相信半年后就会有成效,我和一个家长沟通过,她的孩子现在上一年级,一般的报纸都会看了,有的字不认识也没关系,反正他能看下去就行。
Ⅲ 孩子语文成绩差怎么才能提高
学好一门语言学科,临阵抱佛脚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还是需要平时的积累。尤其是语文,生活在国内的都知道,要学好语文有多不容易。不只是读书认字这么简单。还有涉及到历史、地理甚至哲学很多内容。每一个学科都要懂,才能说得上学会了语文,否则都是一知半解。可见语文是一门多么难的学科。
虽然是这样,我们依然要努力去学好,毕竟都是国人嘛,总不能有一天遇到一个外国人,人家的国语比咱们说的好,研究的比咱们深入,那就很丢人了。其实学好语文也不难,我们主要掌握这4个方法。
语文成绩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迎接高考的来临。学好语文不只是学生的责任,也是我们成年人的责任。作为中国人,自己的语言都学不好,有点过分了哈!
Ⅳ 小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课堂
主题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新选择
作者:聚优
摘要:主题教学以其统整性、开放性,以及对学生认知特点的尊重,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变现状、适应课程改革的新选择。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题教学有主题阅读、主题作文、主题知识课、主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表现形式。无论何种形式的主题教学,要想充分发挥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有作用,都必须善立主题,合理定位,精选内容,巧设程序,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处理好师生关系、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关系和活动体验与意义建构的关系。
关键词:主题教学 统整 开放 表现形式 实施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负担重,质量低。小学毕业检测,识字巩固率低;阅读理解能力低,语感差;作文,认识肤浅,内容干瘪,很少有真情实感,语句不通顺、不连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原因固然复杂,但跟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单一有关。如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教学目标单一;如采用灌输接受式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少,知识不能很好的内化、转化;如重教不重学,忽视学法指导;如重分解训练,缺乏整体熏陶;如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脱离生活,封闭教学,学生知识视野狭窄;如一味追求考分,不重视发展个性,塑造人格等等。
新课程改革已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新课程倡导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丰富积累的同时,掌握基本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培育他们热爱祖国语文、喜爱语文学习的思想感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重视他们个性、人格的塑造;倡导语感、整体把握能力培养;倡导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超越教师,进行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倡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验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
因此,如何更新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念,探寻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改变现状,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小学生发展的需要,显得既重要又迫切。
一、主题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新选择
面对这样的现状、面临这样的形势,主题教学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新选择。在国外特别是美国,主题教学是几个学科共同订下一个主题以后,共同备课,各科都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教学,是一种跨学科、多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在国内也有这种形式的主题教学,如北京正在实验的“学科联动主题教学”校本课程的教学。国内日渐兴起的是幼儿园内的主题教学、英语学科中的主题教学、网络教学中的主题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题教学最有影响的是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窦桂梅正在探索的主题教学。她认为的主题教学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里说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而是文化主题。”[1]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选择的主题教学中的主题应为“学习主题”。即“对‘能够学到什么’和‘怎样学才最有效’的综合定位。”[2]主题教学也就成了能够构建起学习主题学习的教学。这样的主题教学囊括了窦老师的主题教学,范围要大。无论是何种内涵和外延的主题教学,只要科学地实施,都具有统整知识、统整活动,开放教学,更好地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优势。
(一)主题教学使零星的活动、零碎的知识得以统整
小学语文教学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学拼音,只能一遍遍地跟老师读跟同学读,顶多是张大嘴巴ααα扁扁嘴巴еее圆圆嘴巴ooo像把椅子hhh;中高年级的阅读往往是引入新课→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检查自学效果,理解新词→分段理清思路→逐段学习,归纳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质疑讨论解答→小结,作业。没有将孩子们的一个个学习活动串起来,没有将课文中的一个个知识点串起来,整个教学活动显得松散,没有结构。
如果我们给一年级的孩子创设一个情境,营造一个主题,比如: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去动物园逛逛?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咱们得带上几个拼音宝宝一起去。先跟拼音宝宝打个招呼——,记住拼音宝宝的名字……在这样的游园主题的统整下,孩子们的一个个零星的学习活动就被串了起来,整个学习活动就会趣味盎然。如果我们给中高年级的阅读设计一两个主题,就能将课文中的一个个知识点串起来。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就紧紧围绕“可怜的小女孩”这一主题分三课时引领学生阅读体验: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的一至四自然段,从故事发生的背景——大年夜,天又黑又冷,还下着雪,小女孩的寒冷、饥饿、痛苦、家境贫穷等几个方面来全方位地感悟小女孩的可怜。其中词的理解、句的理解、标点符号的理解(三个破折号)都突出“可怜的小女孩”,朗读也是为理解和表达“可怜的小女孩”而进行。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的五至十一自然段,从对一般孩子来说很一般、很容易满足的愿望,但对这位可怜的小女孩来说却是那样美好的愿望,以及愿望的破灭中再一次深深感悟小女孩的可怜。第三课时学习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从小女孩的悲惨结局中,从周围人的冷漠中,在“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的写话训练中,强烈地体验小女孩的可怜!并理解造成小女孩可怜的深层原因。在这一教学案例中,围绕着感悟体验“可怜的小女孩”这一主题,不仅统整了本课在知识技能方面的教学、训练,如字词句标点符号的理解,对比反衬写法的感知,朗读及读写结合的训练,而且对“可怜的小女孩”这一主题的感悟、体验、建构是全面完整而深刻的。
从窦桂梅老师主题阅读教学的探索实践中也能得到印证。如她在《朋友》这一主题阅读教学中,通过“朋友”这一主题,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对朋友的各种认识各种知识,如“朋友应该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取长补短”,“ 朋友应该记住恩惠,洗去怨恨”,“朋友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等等整合了起来,建立起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朋友”概念,为学生今后在生活中正确识友交友待友打下了基础。
上海曹杨二中在学校组织“观赏周秦唐文物,解读民族文化精神”语文主题教学活动后,校长王志刚认为:“学生在模块或主题教学中所获得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种在主题统摄之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这种模块化的内容呈现方式,减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担,也促进了学生整体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光明日报》记者也认为:“ 这种主题教学,为学生的完整学习提供了新思路。如果说,我们过去比较注重学生知识的‘线性’,偏重掌握知识的‘珍珠’,如今该校更注重学生素质的‘树状’,偏向学生把握串起知识‘珍珠’的本领。”
(二)主题教学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开放
纲举目张,主题教学中建构起的学习主题,就想鱼网上的总绳,只要一提起鱼网的总绳, 所有的网眼都张开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建构起学习主题,所有与这一主题有关的知识、活动、生活都向我们的老师学生张开了笑脸,等待我们去选择,去攫取,去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主题意义。所以主题教学开放了教学内容,可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做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审视和批判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准确地自选教材。”[3]如我组织教学的《月光曲》对教材的重组,窦老师组织教学的《朋友》对教材的自选。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新解读,开发潜在的意义。可以进行前伸后延性质的拓展阅读,如教学《五月端阳》一文后,围绕“民族传统节日”这一主题进行拓展阅读。主题教学开放了教学空间,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学习,可以在课堂外学校中学习,还可以在家庭中、社会上、网络中进行学习。如围绕主题进行的前伸后延性质的拓展阅读,就可以在学校图书室、家庭、书店、图书馆等场所进行学习。主题教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他们可以在语文学习中仔细观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实践,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体验性学习。教师则成为学生进行主题学习的策划者、引领者、管理者。主题教学密切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学生的生活是他们进行主题学习的丰富资源。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导入主题学习,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加深、丰富对主题的理解;主题学习更是为了学生未来的美好生活而进行。
(三)主题教学使语文教学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特别是刚跨进校门的孩子,不超过十五分钟。而且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小学生从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逐渐发展到对学习的内容和需独立思考的作业感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以游戏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感兴趣,……”[4]
窦桂梅老师根据自己的实践探索认为,“借助于主题,……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再来进行语言的学习、推敲,同时达到深化情感、磨砺思想的目的。这就好像每一个戏剧的引子、每一个风景点的引道一样,先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语言的殿堂,然后教师仍旧借助主题给学生指出一个个路径,让学生有可能走进更多的作家、更多的文本,进行更丰富的语文实践,他们的收获才会更大。”[5]
确实如此,主题教学往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如实体情景、模拟情景、想象情景、问题情景、语表情景[6],吸引住小学生们。如低年级课文《比尾巴》的教学,有位老师就创设了参加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从参加动物运动会有哪些动物入手,学习生字和词语,再以小朋友做裁判评比动物为情境,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的学习,最后通过小记者把这个比赛写成了儿歌引到课文,了解课文的写法。整堂课都在“参加动物运动会”这一有趣的主题情境中进行,让他们在游戏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教学效果很好。
对于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主题教学也促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将本文“认识贝多芬是一位着名的音乐家”这一主题分解为两个有层次的小主题。第一层次认识贝多芬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第二层次认识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音乐家,分两课时进行教学。为此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第一课时先学习描绘《月光曲》(曲名)内容的第九自然段,然后学习叙述《月光曲》(曲名)是即兴创作再加以记录下来的八、十自然段,感悟体验贝多芬的音乐才华。第二课时学习叙述贝多芬谱写《月光曲》(曲名)的素材来源和灵感激发的第二至第七自然段,了解贝多芬为什么会谱写出这么美的《月光曲》(曲名),探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高尚人格。教法的选择上也有差别,第一课时以学生的读读悟悟为主,第二课时则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这样的主题分解、教材重组、教法选择,完全是遵循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认知规律的。所以实际教学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浓厚,参与面广,学习效率高。
总之,主题教学的统整能力、开放性,以及对学生认知规律的遵循,使得主题教学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选择。
注:
[1][7]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人民教育,2004,(12).
[2]杨章宏.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
[3]窦桂梅.为生命奠基——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J].人民教育,2002,(1).
[4]沈德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146—147.
[6]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