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说起来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说起来

发布时间:2023-08-16 05:33:02

小学语文老师在教语文时,怎么教语言的

一、加强口语训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他们获得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极力为学生创造听、说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这样,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听、说具体语言环境里,发展了听说能力,达到听懂,说清的目的。如上课前可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三分钟口头表达训练。内容自选,形式不限。训练特点是人人都说,人人都听,每节课都说、每节课都听,并要求学生讲评。这样,就会将听这个语言吸收的过程与说这个语言表达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吸收和表达的过程中吸收、储存和再现知识。让听、说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听、说中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听、说兴趣,应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是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的重要渠道。因此加强口语训练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结合鲜明的形象丰富学生词汇,激发学生想说、愿说、有话可说,有话必说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意识和能力。二、加强读的训练,提高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课堂中应加强读的训练,要让学生多读书。读,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读,要求读懂每一句话,读懂每段话,直至读懂全篇课文。学生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悟的过程,在读中学生各种感官不由自主随之运动起来,自觉感知、领悟,陶冶了情操,发展了思维和语言。如在教学《泉城》一文时,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读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1.导读感知。即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先提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泉水,并找出有关词句。从而启发学生有目的地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读中理解。我首先引读描写泉水特点的排比句和前半句,学生补充读后半句,这样师生共同读,既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也使学生和老师对内容产生共鸣。其次将描写泉水特点的句子换种形式与文中句子比较,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比较,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排比句的特点及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泉城这一景点的理解。最后由学生之间互相评读,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体会泉多水美的意境,同时也在互评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3.读中品赏。全课结束之后,我创设情境,让学生伴着美妙的音乐齐读课文,使学生边读边品赏作者遣词造句之功,布局谋篇之巧,感受祖国山河之壮丽,激发爱国情感。三、加强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加强作文训练要依据大纲要求抓准各年级作文训练重点,根据不同年级及学生特点进行不同训练。1.加大阅读量。阅读和写作是相互渗透的,读是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发展。提高作文能力光靠作文课是不够的,应该寓作文教学于阅读教学之中并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写作指导,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书籍时积累丰富的材料,并学会如何将这些材料组织在作文中。2.加大作文练习量,采用多种训练方法。(1)仿写。仿写句式如选择关系的要么······要么······;仿写典型段落;仿写优秀篇章等。坚持一定量的仿写练习,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到一些语言文字及组织形式,掌握布局谋篇之法,学习遣词造句之功,并及时通过内化巩固。长时间坚持就能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从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2)开展每日练笔活动。每名学生都有一本练笔笔记,每日可以写一些自己的随感,摘录好的词句、段落、篇章,写观察日记等。老师不同时期提出不同要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丰富材料,为日后写作奠定基础。

㈡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愿说,能说,会说

作为语文老师要爱说会说,且你的课堂气氛要活跃温馨。
多提问,鼓励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可以多人回答并讨论。作为老师多倾听,只做总结。
对于积极回答问题人给予表扬,回答少的要鼓励他回答,哪怕是重复别的人的答案也要锻炼他。
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让其它同学作答,你做结果总结。
在学生心中做个好哥们似的老师,学生与你距离近了,自然而然表现活跃了。

㈢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和工具性学科,应该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人们语言交流和思想交流的基础,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逼到能力的培养呢?有以下建议。
一、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创造良好的“语场”,使学生“敢说”、“想说”
所谓“语场”,就是特定的说话环境。我国古代教育名着《学记》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的意思说,做老师的要善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诱导他而不是处处硬拖住他,激励他而不是硬压他,给他点明解决疑难的决窍,而不要把现成的答案硬灌给他。在口语训练中也要贯彻这条原则。要创造适当的“语场”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自己有一吐为快的欲望,而不是强制他们去说。
首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丢弃权威、放下架子,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去,要对学生倾注爱心。我们的学生年龄虽小,思维还比较幼稚,但他们有自己的尊严。学生们难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应以鼓励性的、启发性的语气为主。如:“你讲的有点道理,请继续”;“你再好好想想,呆会儿老师请你好吗?”“如果……就更好了”。这样以慈爱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学生时时在老师充满鼓励的目光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样为学生营造了“敢表达”的氛围,学生想表达了,他的表达能力才有机会提高。
其次,教师要努力挖掘和营造适合教学的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和实践欲望,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想说”的热情。教师在每提出一个问题时,都要认真设计,弄清问题的难易程度,容易回答的问题让那些胆子小,平时不善言谈,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也分享一下回答问题的喜悦,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大胆回答问题了。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刚刚萌发的说话欲望要加以保护,要有意识地多提问,并对他们取得的微小的进步给予鼓励、表扬,使学生养成大胆发言——敢说的好习惯。在付金兰老师的《画风》这一课中,付老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通过对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赞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赞扬,使学生大胆踊跃地进行交流,孩子们在交流中体验到了语言的魅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表达的乐趣,表达的成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重视训练,让学生乐于“说”
学生有时怯于说话是因为不会说话。这时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说话的方法。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进行训练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
1、通过复述教学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复述是促进学生把消极的词汇变成积极词汇的有效手段。复述训练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语言,促进学生语言的规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经常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课文让学生变换角度,变换人称或把文章展开、加上丰富的想象进行复述,如《画家和牧童》等,在复述中采用“优生引路、中生紧跟、差生跟上”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
2、在各种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要抓住这一特点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如:阅读课上,让学生开展朗诵诗歌、讲故事等;在每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中,我都会用两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前边来演说,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既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
3、在平时的字、词、句训练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因此要让学生把话说好,首先应抓词、句的训练,从平时训练的一点一滴做起。我的做法是:(1)抓一词多用,如“骄傲”一词,通过反复造句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这个词的两个不同的意思,即一是自豪、一是自以了不起,看不起人;(2)利用一句话,让学生采用变换人称、变换句式、变换关联词等多种形式反复说,使学生懂得了同一意思的句子在不同情况下的表达方式。如“你的玫瑰没有白栽!”一句,让学生分别换上句号、问号等来多次朗读,这样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4、纠正语病。学生在说话时,常常出现语病。如有的学生一张口“嗯”、“啊”不断。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词语不丰富,逻辑性不强,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能力弱,思维能力不强的表现。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克服这些毛病,首先教师的口语表达应成为学生的楷模,无论与学生交谈还是上课都要做到口齿清晰,用词不达意准确,表达有条理,语句精炼,以自身去感染学生。另外对学生的语病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5、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一项强有力的说话训练。如回答老师提问的“为什么”时,就要求学生要用因果关系的句子来回答。如一些有争论性的问题,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就要用“我认为”、“我觉得”、“我的想法是”等来开头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理由。如在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就该用“作者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的,重点写了……,这样写的好处是……,”学生掌握了简单的说话方法,再加上内容正确,说出的话就清楚、完整、有条理。
三、多方面利用,解决学生“说什么”的问题
“说什么”是进行说话训练最关键的一步,是解决好写话、作文时无话可说的有力保障。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机会,给他们一个展示表现的场所。写话时,让学生先说后写,这样既进行了交流,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产生积极的说话欲望,乐于说话。

㈣ 如何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口头表达能力

多读书,让孩子更自信,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㈤ 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要想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学校与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这一问题。首先,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重考试、中分数”的守旧观念,应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力度。其次,学校在进行课程的安排与布置时,除了要做好正常的语文知识教学外,还应该提高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力度,并在每一堂课中都把“表达能力培养”贯彻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例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的讲解中,可以让学生自发地进行课文的阅读、朗诵,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然后引导学生主动分析,说明对文章的理解,对皇帝的看法等,再由其他学生补充意见,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自身对表达有心理障碍,在进行语言运用时害怕自己出错后被同学嘲笑。如果这种心理长期存在,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首先,教师在课下要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求,帮助学生战胜心理困扰,勇敢地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必备基础;其次,教师应传授学生心理减压方法。例如,在课堂回答问题、与人交流之前可以先对自己说“我能行、没问题”,或者事先默默地复述一遍要说的话,使学生的压力得到舒缓。

(三)大胆使用新的培养方式

首先,从语文知识的特点出发,教师可以根据其文学知识量大的特征,引进优秀文章,并组织学生采用朗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借助阅读的过程,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文章内容表达的主旨含义,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预先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大胆的讨论,利用这种问题交流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最后,语文教师应重视表达能力的生活性,要将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纳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例如,可以在节假日、体育比赛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演讲,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之,语文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只有不断克服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㈥ 浅谈如何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说话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
要让学生说话,首先得让他们想说。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懒得动口表达,那对他而言说话就可能成为一种累赘。古人云“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春秋古梁传》)话虽说得有点绝对,但从中可见说话即“能言”的重要性。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首要的一步就是让学生想说。
1、游戏激发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它能促进学生身 体和智能的发展,激发学生说的热情。小学生总能以最快的时间、最大的激情投身于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中。然而当游戏刚结束时,学生的神经仍处于高度亢奋的状态,需要以某种方式把自己尚未散尽的热情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可把握机会,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如:今天你玩了什么游戏?游戏的规则是什么?玩时感觉怎么样?以后还愿不愿意玩这样的游戏等等。让学生都有能力回答,都敢回答,都想回答,就能达到让学生想说的目的。
2、情境激趣
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表面上看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其实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把握训练的良好契机,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环境,渲染说话气氛,让学生对说话由兴趣转变为真正的喜爱。因此,对于不同的话题,我们就要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如在进行例话训练时,最好根据教材要求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表演中练习说话,是情境说话教学的一大特点,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在扮角色表演中设身处地,想说就说,心灵获得很大的愉悦。由此而产生像说话的欲望。
3、巧定话题
有些教师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时,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的题目不是太高深就是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学生毫无感知,而教师却要求他们要把话说得很完美。这样一来,不仅会减退学生的积极性,还会让他们对说话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从而造成课堂上的“静悄悄”。相反,如果教师能设定一些学生普遍较感兴趣的题目,象看一部动画片,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喜欢;让学生说说最近自己开心的事等等。由于这些题目符合学生的心理,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往往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踊跃发言。久而久之,学生对说话产生兴趣,就会自觉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

二、树立自信,让学生敢说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状:教师在讲台上用尽心思讲课,却得不到学生的回应,往往一个问题提出,即使这个问题很简单,也没有学生愿意举手回答。而当你向不举手的学生提问时,他却能回答得很好。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是学生怕说。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需要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其自信心,让他们敢说。
1、积极评价。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可知道学生往往想表现却又怕出错,怕出错即是怕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合理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多采用鼓励性原则,即便有的学生说的确实不好,也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如当你让一个同学讲讲自己在寒假里做的一件事,而他却讲得乱七八糟,没有顺序也没有重点时,如果你对他说:“你看你说得象什么,真够笨的。”这就会给学生心里投下了阴影,使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敢随便说话。而相反,如果你对他说:“你的故事很有趣,不过讲的时候能做到有重点、有顺序些,那就更棒了。”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萌发一种让自己讲得更好的愿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也会有胆量把自己的话说出来。因为他知道即使说错了,也不会受到责怪。
2、分层训练
不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强有弱,为了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进步,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不同的训练时机,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成功愉悦。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让能力强的学生在全班做示范,让差一点的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克服其胆怯心理,增强其自信心。另外,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不能只局限于口语交际课上,而要把语言训练扩展到各项活动中去,随时随地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在不断说话的过程中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感,让他们敢于用自己的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㈦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话可说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与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是听众,是知识的“容器”,任凭老师往里塞的现象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师能够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尽量创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特别是试行新课程标准的地区,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能够享受到作为一个“学习者”的充分权利,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通过多次朗读去感悟,能够按自己的理解去和老师及其他同学、老师、教材展开平等的对话。但在有些地区,有些课堂的大多时候,这种平等的课堂对话还仅仅流于形式,老师在课堂上没有让学生说自己的话,说的都是实现编排好的“台词”。这样,课堂就缺少了激情与思维的碰撞,也没有了师生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那么,如何让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话可说、敢说、能说?这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培养表达能力的基石之一。经常看到有些人跟朋友,亲人聊天谈笑自如,但在公共场合众多人前说话却语无伦次,颠三倒四脸红耳赤。哪怕讲稿再熟练,事前准备再充分,也亦如此。归根结底,胆量不够,信心不足。因此,一开学,我就有意识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让他们按学号逐个上台介绍自己,哪怕只介绍自己的姓名,只要声音响亮,让大家听得清,就给予鼓励的掌声。一回生二回熟。以后就能表达自如了,而对于特别胆小的,在课堂上多请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及时给予肯定,增强他们表达的自信心。 二、变“备课”为“设计”,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可说,即是让学生有说话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就是说教师要做的首先是构建学习主题,给学生一个能充分让学生发展的、自由度极大的学习空间。构建学习主题的实质意义在于明确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学到什么”以及“怎样学才是最有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分析学生的兴趣需要 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渐渐地感悟到:构建学习主题首先要研究学习者本身,要把教学目标的制定建立在分析学习者“起点能力”、“学习方式”以及“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从而解决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具有自主选择最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目标。“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是学生最有积极性的,相反,“不跳就能摘到桃子”或“跳了也摘不到桃子”同样都将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构建学习主题还要考虑到“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蕴涵着怎样的探究意义”,“学生感兴趣”和“探究”是构建学习主题的两个主要因素。 构建学习主题绝不能仅仅凭借教材与教师的主观想象,要充分珍视学生对直接的学习内容或相关内容所产生的特殊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才能和老师的问题产生共鸣,才会有源源不绝的真心话可说。2.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要让学生有真心话可说,教师还要充分使用好我们手中的教材。教材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它只起参照物的作用,可另一方面,教材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介物,它是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前提,具体地载负着某种价值的学习素材。如果完全拘泥于教材,将使教学刻板化、程式化;完全脱离教材呢,又将使教学弥散化、无序化。在教学中要采取最恰当的做法:“紧扣教材又超越教材”。寻找某个最佳结合点,通过对文本含蕴的充分开掘,创造性到研究拓展、有效整合教材,使学习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实现“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读完课文《三片落叶》,读懂了三片落叶都有了各自的用处,分别成了小蚂蚱的渡船,小鱼儿的凉伞和小蜻蜓的板凳。看着同学们读得那么入神,老师趁势引导,把大家的“兴趣点”从课内流向课外。 师:同学们,在你们读书的时候,老师看见又有一片落叶落下来了,它随风飘呀飘,飘进了我们的校园。老师现在就给你二十分钟,赶紧去校园找找,看看这第四片落叶到了哪里?它又成了什么?它现在在干什么呢?…… 生:我出去的时候,这片落叶才刚刚落下,好象专门等我把它捡回来当书签用呢! 生:我找到了这片落叶,但我没有惊动它,因为它正在给一群小落叶当老师,它们上课的样子可认真了!生:我在一棵大树下找到这片落叶,它被许多泥土压着,都快喘不过起来了,于是,我就把它救出来了,带回了教室。 师:你真有爱心,是个善良的孩子,其实,落叶被泥土压着也没关系的,过一段时间,它腐烂了,正好给大树当肥料呢! 生:我手里捧着的这片落叶成了小蚂蚁温暖的小床,老师,你看,小蚂蚁在上面睡得可香了……师:同学们辛苦了,可你们的收获真多呀!谁能把你找落叶的经过写下来呢?题目就叫《第四片落叶》或《找落叶》,怎么样?有困难吗? 三、贴近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景可看,有话可说 作为个体的,最终要成为一个社会人而融入到多彩的社会,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逐渐社会化。我们在构建学习主题时理所应当地应该将学生校内外的生活经验与需求作为一个重要的来源和依据,当课堂情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发生联系时,课堂学习将变得更像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真实生活中,学生是最有真心话可说的了。如:三年级某班两位男生吵得不可开交,就差点动起手来,班干部怎么劝都没用,一直到上课铃响了,两位男生还没有停的意思。该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正要上课,见此情景,有点为难了,急着处理这件事情,肯定会耽误大家的学习时间,可不处理吧!全班同学都等着这件事的结果,不会有心思上课的。怎么办呢?突然想到,下周将要上的课文中,有一篇叫《争吵》,讲得就是同学之间闹矛盾的事,为什么不能把这篇课文提前到这节课来上呢?主意已定,简单安抚了那两位男生的情绪,便让他们回班上课,老师马上调整课程计划,决定提前上《争吵》一课。课后,事实证明是成功的,不但通过讨论交流解决了两位男同学的吵架问题,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眼前刚发生活生生的事件,就显得特别贴近生活,学习成了一件快乐而简单的事。因此,如果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置于丰富的日常生活情境中,使日常生活的情境化推理进入问题发现与解决的思维路径,则不但有助于学生兴趣与思维积极性激发。而且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发现、解决能力的提高。 四、变“权威”为“朋友”,让学生有话敢说 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学生的学习就会显得更加有效,他们在课堂上就能够形成这样的一些特征:承认自己而不怕别人笑话或讥讽;实话实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寻常的方式来运用其思维与想象。这些特征也是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学生的真心话的基本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出错 教师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对于学习者,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才是不正常的。小学生的思维缺乏完整性,学科知识也还没有达到一定量的储备,要想没有错误,那肯定是不真实的。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实行说话“五允许”的开放政策,鼓励学生大胆讲话。一是允许说错,在课堂答问、与老师谈话时,说走了嘴,老师不嗔怪,不讽刺挖苦;二是允许补充,如果突然想到一些原先没认识到的问题,或是听别人发言后,觉得有感而发,那就可以举手要求补充发言;三是允许修正,如果发言含混,教师可让他补充得明确一些。对自己讲错的话,如果发现有漏洞或有毛病,可以公开修正自己的发言。四是允许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讲授的任何问题进行质疑问难,也欢迎对其他学生的见解提出质疑,展开辩论,也允许别人对自己的质疑进行申辩。五是允许保留,如对教师或同学的见解持不同意见,那教师允许他保留,直至想通为止。 其次,教师要尽量让出错的学生再次尝试,甚至是多次尝试的机会,因为当学生发现自己出错时,往往会忐忑不安,并期望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我们老师漠视学生的这种心态,就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并使因出错产生的不安得以延续。长此以往,将会使他感受到心理环境的不安全,容易导致自卑、厌学、不想多说,不敢多说等不良情绪的滋生。 再者,出错并非都是问题,而有时恰恰是一宗宝贵的教学资源。 2. 尊重并肯定相异的意见 成人和孩子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对某种事物、某个问题的看法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有可能会提出一些不同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常规理解,让老师未曾料及的问题或看法,也就是所谓的“真话”。教师对此要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鼓励,即便应此而打乱了原来的授课计划,也应该如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真正的教学艺术和技巧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课时计划。” 珍视学生的发言,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发言能够认真倾听,给予尊重,并用商量的口吻加以积极引导。在新语文课程中,我们要将自己完全置身于学生的活动情景之中,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的差异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独特的感悟。即便是有缺陷的表述,或不被其他同学所理解时,也不要随意中断,不要急于作出“权威性”的评价与选择,并以商量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思路、自我完善,还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虑直率地告诉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适时地提出某些带启示性的的建议,帮助学生在体验与交流中不断发现、不断提升。 教师,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尊重学生的发言,其中的消极影响是很大的。首先,学生想发言或发言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只能把答案藏在自己心里。其次,学生的发言得不到老师的重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发展到不想动脑,听过算过。第三,如果学生的发言得不到老师重视,学生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以为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影响他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我们在耐心倾听学生发言的同时,还应给予积极的引导。学生说得有理,说得精彩,可点头,微笑,说:“你真棒!”“你真行!”“嗯,真不错!”等;学生答得不准确,不够完整,可进一步诱导,或与其他学生交流,请他们补充;如学生的答案和老师的想法背道而驰,甚至是离题万里,不着边际,教师也不要生气或斥责,而应说:“有意思,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等。 3. 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 让学生用心说话,就是指教师不以统一的意志要求学生,使学生处于自主而非强制的学习状态。学生能不能用心说话,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不仅理解学生的表面行为、态度,而且理解较深层的、本质的情感,并以咨询者的身份去去体验学生最初一刻所感受到的情感,富有爱心地与他们进行情感沟通,使他们能充分感受到尊重、信任和关爱。让学生用心说话,教师还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有异于常规理解或文本解析的看法,并抓住其中具有生成意义的情感与思想火花,引导他们由此出发进行拓展性的延续思考,让他们在淋漓尽致地战线内心世界过程中得到新的领悟和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的权威意识太强,就连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也学会并养成了揣摩教师心理,迎合老师意图的习惯,很多时候,孩子们心里想的是一套,最里说的又是一套。在这种状况下,学生不敢说真话,想达到“我口说我心”的境界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教师敢于放权,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不盲目迎合老师,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发自内心的真话。4.还学生以“话语权”,允许学生“插嘴”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必须举手并得到老师的允许,“不举手不说话”这是维持教学秩序的必要措施。殊不知这是学习本体的不尊重及其对生命发展的限制,这也是对学生“话语权”剥夺,而在学习中失去了应有的“话语权”,则就意味着学习不再是一个充满生命发展意义的过程,学生不再具有思维发展的自由,他们只能成为按指定规格铸造的“标准件”,而非一个充满自由和灵性的具有强烈创造精神的活的灵魂。 五、变“讲授”为“训练”,让学生有话会说 教师和学生亲近了,也营造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敢说,这是第一步。再通过我们教师对教材进行的艺术处理,选准了刺激学生说话的兴奋点,让学生感到心里涌动着千般激情,有许多真心话可说或者非说不可,但有时却又有一种有话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或不知从何说起的茫然之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说会道的训练。 让学生有话会说,就要使学生具备有声音信息的传递能力,要有话语的组织表达能力,要有运用表情、姿态、手势等以增强话语表现力的能力。说话能力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入手。1. 树立正确认识,开阔学生眼界 让学生明确,能说会道不等于油嘴滑舌,它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必备的能力之一,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要让学生树立自信意识,相信自己,帮助学生消除说话时的紧张心理。要通过开展“每日谈”、“编演课本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借说话表演时动作的演示,语言的定位,情景的创设,体验或再现语言的精妙。2. 在教学的进程中随时进行答问训练 答问训练是课堂教学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兴趣的启动器。训练内容应紧扣教材,在重点难点处设计提问,可从无疑处设问,从已知处设问,从矛盾处设问,从阻滞处设问。然后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或不得要领,或缺乏条理而作订正指导。训练的步骤一般为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然后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同桌或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3. 进行思维训练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思维紊乱的人,一定说不好话。只有思维清晰而又有层次,语言才会清楚而又有条理。所以,思维训练和说话训练应是同步进行的。4. 进行语音、语调和语速的训练 语音语调的变化会带来语义的变化。语调的不同,语音轻重位置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便有较大差别。说话的快慢、急缓与表达的语意关系密切,喜、怒、哀、乐,各有所异,说话对象不同、内容不同,语速更应有异。所有这些,都应具体训练。5. 结合具体课程进行学生提问水平的训练 问,不应该是教师的专利,还应该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权利之一。“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弟斯多惠语)。新课程标准也提倡把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本来面目。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问,却不能抓住主题,而是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这时,教师千万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可从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以及提问的思路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指导。启发学生如何表述问题,要问得有物、有据、有序,把思维转化为语言,反复训练强化。 此外,因说话时目的、对象、场合的不同而应采取什么样的措辞变化,如何把话说得大方、得体、有条理、切合语境,如何在说话时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和“副语言”等,这都要在训练过程中有所侧重。这样,学生掌握了这些说话的基本技巧,他们便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变得会说了,到后来就能达到“心灵嘴巧”的最高境界了。

阅读全文

与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说起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