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然而,我们如何把新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真正转变角色,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呢?
1 树立大语文观,寻找规律,让学生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亮,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然而如何体现呢?方法很关键。如:识字教学伊始时,我不是就字教学,而是向学生介绍了汉字的造字法(象形、会意、形声)。待学生掌握之后,我便利用字的音形义教学。如教学“早、星、晨、春、阳、晚”,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与太阳“日”有关联的,揭示构字的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于识字,进而主动识字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教学象形字时,如火、山、石、木等字,可以在教师地指导下,图与字、物与字结合,知道这种模拟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让学生在学习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
对于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可帮助学生揭示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编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如“不正歪,日光晃,三口品,”,从中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自己学会学习同类别的字。
对于形近、音近的字,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如“日和目”,“木和禾”,“他、她、它”,在比较中达到深层认识和的巩固。在教学中,我还鼓励学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识“影”字,有学生自编顺口溜识记:“红日高高挂,照在北京城,投下三撇儿,那是它的影。”识“熊”字,学生自编故事帮助识记:“黑熊能干有“能”字,有四个爪子是四点底”
形声字的教学,学生更是兴趣盎然,他们学会了利用形、声来识记生字,如:“清”学生会说:这个“清”大多是指水所以三点水,因为有青字所以读“qing”。这样一来,不仅字音掌握了,也能区别同音字。理解好字义。
2 创设平台,提前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成功
6岁的儿童走进小学校,他们像幼嫩的牙儿,需要成人的关爱、呵护和引导。就识字而言,说句心里话,如果让我一节课记住七八个生字,我也会有困难的。怎么办呢?我想到了家长,想到了预习,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学完汉语拼音之后我就每天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尽可能地发动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家长群的力量,每天在家庭中开展15分钟的“父母伴我天天读”活动,把识字阅读发展到每个家庭,使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逐渐养成好学、勤读的好习惯,这种做法给新课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坚持“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教师实施新课程教学基本技能。在新课堂教学中我不仅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学习知识,还指导学生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坚持大语文教育观,突破过去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让孩子们走进生活,走入社会,使学生在母语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进行识字。如我让学生用本子自做一个“认字乐园”,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生活中的字,如各种商标、牌匾、广告牌、报纸,并尽可能地把能剪下的字贴在“识字乐园”上。每天语文课上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开展有意义的课前“1分钟识字擂台赛”,并用激励语言让学生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的乐趣,增强识字的浓趣,积极主动地去识字,变识字为快乐。
3 借助课件创设情境,探究课文难点、重点
低年级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然而实验教材课文中有许多情境是无法直接进入的。我就利用课件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亲自感受,突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例如:《小松鼠找花生》一课,课文结尾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花生哪去了?有的学生说:“让鼹鼠摘走了”,有的学生说:“让别的小动物拿走了”等等,正当学生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到原来花生是长在地里的。并不是谁拿走的。学生会一下子明白了学习的难点。然后我让学生试着续编故事结尾。让学生把这一环节内容加里去,重新梳理课文的内容。这样训练既可以给突破教学难点也学生创造极大的说话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说,都能听,都能评,提高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引导想象,调动创新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气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所以,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想象,调动创新。例如:《小熊住山洞》一课,课文结尾没有写出小动物们会说写什么,我就让学生想象续编不同的结尾加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使孩子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程需要新课堂,新课堂需要新教法。只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渠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可以从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把握住生活中每一个学习语文的机会,达到较好的语文学习目的和学好语文的效果,就能促进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课程的改革为对小学语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追求自主创新、自由合作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要让学生全方面都得到发展。许多教师也会受以往教育教学的观点和模式的影响,在教育教学的课堂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课堂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课堂中也只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形成了一种独角戏的场景。这样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让学生各方面能力受到限制,让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从而教师也不会让学生利用有效的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那么,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过程中怎样创新教学课堂。
一、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天堂,只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终身受益的。习惯的养成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就要创造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课堂。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者游戏都运用到教学课堂中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在乐趣的驱动下学生自然而然的走进了语文教学课堂中去。在语文教学课堂的过程中,不管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不管学生是否在能力上得到锻炼,不管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提升,不管学生是否在综合素质方面都得到了提升,这些都是需要学生靠自主学习而得来的,任何人都取代不了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当中去,在学习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中的奥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还学会了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懂得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养成。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性的发展,也要教师看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化的差异,还要让这些差异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还要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教学课堂中有发挥自己长处和优势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还可以给自己制定不一样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例如,低年级学生就可以制定一个星期要学多少个生字词,或者自己认为用什么方式能够背诵和默写这些古诗。教师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应当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方式进行选择,达到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效果。
三、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想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以及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教师就需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课堂中好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课堂上不在是让学生被迫的接受知识,教师要好好利用自己的身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为学生创造许多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是比较开放的,但是有些教师就会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学习的方法强加给学生,使学生真正的在学生上被迫的接受知识,这样对学生是不利的学生对于被迫学到的知识会容易产生遗忘的。教师在教学课堂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师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可以很快的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在教学课堂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学习上只要学生愿意去学,那就是一件好的事情,也会加强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力。教师在教学课堂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分身进入学生的学习中去,深入去了解学生在哪方面的知识点是比较落后的,这样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巩固,另外当学生面临一些疑难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能帮助学生解决,而是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对于一个问题有多种思路的时候,教师也只是指点一下,让学生慢慢的脱离对教师的依赖性。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一名组织者的身份,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课堂教学活动。
四、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予学生鼓励
前面提到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且不断地鼓励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课堂中适当的运用鼓励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还能带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对每位学生进行要求和鼓励,而不是全部运用统一的要求和鼓励的方式,这样让学生产生不了很大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也许会有多种的解答方法,此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还要教会学生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的鼓励和学生之间的互评都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让学生知道怎样去评价一个人,还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教学课堂的热爱,提升了教学课堂的效率。
总之,新课标中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课堂,就是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会运用多种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填鸭式”教学,在认识到此方式的弊端时,我国开始积极实行新课改政策,力图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但是课堂实践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缺乏激情,甚至冷漠,所以我们有必要及时改进一些教学方式。
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科特点
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讲课过程中将语文课文分析的非常透彻,讲解更是详尽得当,从生字词到修辞手法,再到文章分段,细致入微。但同时很多语文老师也因此对语文教学的理解较为狭隘,只是很努力地讲解书中内容,没能走出书本,树立一个大语文的观念。有的老师则将语文课堂无限拓展,努力开阔学生视野,但没能把握好度,将语文课上成大杂烩课堂。
2、重形式轻实效
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各种方式层出不穷,教学形式更是变化多端。我们在诸多的语文教学公开课中不难发现,很多老师采用的创新方式都是站在老师的角度进行的,更是目的导向性十分明确,完全是着眼于课堂需要,仅仅为达到让听课老师眼前一新的目的,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不免有“重形式轻实效”的嫌疑。比如,在很多课堂中出现的猜字谜、你来表演我来猜、连线游戏等一系列的创新游戏做法,的确很有新意,也确实活跃了课堂气氛,但细想之下不难发现,对于人数较少的班级的教学的确有一定效果,然而对于更多的课堂来说,只是少数几个积极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当听众而已。
3、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我国目前的小学生课堂也深受其影响,填鸭式教育盛行,以结果为导向的功利性教学方式比比皆是。在课堂中经常是老师是主导,而学生只是应付性的听课,最后机械性的记忆所学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而且互动时老师的主导性过强,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多老师的课堂提问环节都是采用“对不对”、“好不好”等类似问题,而且一环套一环,根本就没有给学生思考空间。如此的互动对于学生知识的增长尤其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实质性的好处。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语文在学生的基础性学习中举足轻重,在时代不断发展、知识爆炸的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进步。创新时既不能只顾形式新颖,而设计出一些空有花架子,对学生学习并无实际意义的教学方法,也不能脱离语文教学本来的目的进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教学能力、根据学习内容来选择课堂方式、积极营造互动民主的课堂氛围,踏实严谨、兢兢业业、淡泊名利,真正实现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真正在一线语文教学工作中收获硕果。
1、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求知欲。与此同时,应当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而教学的主体必然是教师,因此一个教师能力的提升将对整个教学课堂的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及教育理论
作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应当具备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这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必备基础,只有专业知识足够扎实,才能在实际教学中驾轻就熟;而且,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对教育理论谙熟,教育理论是在诸多前辈的教学课堂中总结出来的,必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在没有掌握教育理论下的课堂教学将会是盲目、随意的,甚至会出现十分错误的做法。运用相应的理论加之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逐步总结出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理论。
(2)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和熟练的技术
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面一定要广,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人文知识以及现代教育的技术知识。一方面学校中很多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关联性、相辅相成的。而语文又是一个十分基础的学科,是理解很多其他知识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旁征博引,极大丰富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在电子产品的陪伴下成长的,他们会更倾向于接受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发展下的各种课堂设备,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具象化的了解,提高课堂新颖度及教学效率。
2、营造互动民主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一方,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一方。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营造一个互动民主的课堂。小学正是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极其活跃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学生极其受老师影响的阶段,因此,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本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压抑学生天性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一定要明确在日常课堂中教学时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方式。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特别是语文这样具有发散性,很多问题没有唯一答案的学科,老师更是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借此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3、以学习内容来选择课堂方式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此学科的独特特点,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将语文课本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还可以涉及到其他学科、社会等诸多方面,将封闭的语文课本的知识走出来,走向融合,丰富语文课堂内容。同时,结合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的特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一样的讲课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些展示、学习的机会。采用多重的讲课方式利于授课内容的推进,而且便于学生接受,不易使其产生厌学心理。
比如在学习语文书上的生字词时,耐心地讲授每个字的结构,汉字很多是象形文字,详细讲解利于学生记忆而且能引起学生兴趣,达到更加牢固的记忆效果;在学习组词时可以组织比赛、游戏等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去学习、去表达;在学习书本中的课文时,可以尽量的让学生先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在学习文章之初就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全班都千篇一律。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为学生们创新提供条件,插上创新的翅膀在语文的世界翱翔。
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特点,在班级里让学生轮流制作黑板报、开展各类知识竞赛,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充分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闪光点。在丰富多样的课上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全方面素质。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妙在启发、贵在得法。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是完全适合任何学生和课堂的,但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我们极为基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亟待创新以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相信我们在充分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改进,定能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综合素质能力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时间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05).
[2]朱喜兰,张彦顺.小学语文教学特点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
希望以上文章对你有帮助!!!
B. 小学语文课如何进行创新教学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一个主要的渠道,也是小学语文进行创新所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
一、对课型进行创新
一般情况下,每次上课时,教师都会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为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较为固定的课堂教学形式,也是一种基本的课型。因此,对课型进行创新就是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自读自悟,将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悟”出来。如进行《夜莺之歌》的学习时,我就让学生谈谈感想。有的学生对小夜莺机智勇敢的精神进行了分析。有的学生分析了游击队员与小夜莺的默契,明白了侧面描写的重要性。还有的学生分析了小夜莺高超的口技,无论是学夜莺唱,还是学杜鹃叫,都和真的鸟叫声一样。经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那些细节方面的问题也被学生挖掘了出来。讨论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我们要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来促进创新行为的落实。
二、对课堂组织形式进行创新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这种死板的组织形式很容易遏制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需要自己去对文章进行阅读和感悟,也需要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相互帮助。讨论式教学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这一学习需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经常采用的讨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同桌讨论,一种是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为了改变这种一成不变的讨论方式,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例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课文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我以“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这句话作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辩论——“移民火星能否实现”。学生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正反方的辩论。学生通过自己在网络或图书馆里所搜索的资料将课文内容进行了延伸,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步走入了小学课堂,为我们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多媒体具有强大的信息输出功能,它能为学生带来立体的刺激,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认知活动中来,变抽象为具体、复杂为简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激发,促进课程教学的不断优化。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的精神》这一单元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水稻丰收的场景和炸药爆炸的情形。当课文中的内容用多媒体以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时,学生都感到非常震撼,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科学家不畏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学科学、用科学也成了他们头脑中一种强烈的需求。再回到课文学习中来,学生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进行交流和互动,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四、对教学语言进行创新
教学语言能够反映教师的综合能力,也是学生能够感知最为迅速的因素。对教学语言进行创新是教学创新中最为直接和外在的因素。每个教师的教学语言都有自身的风格。风格化语言的形成是教师个体精神的外化,它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只有当教师对于创新达到了一种自由的成就阶段,它才会逐渐产生、发展并最终形成。如进行复韵母ei的学习时,为了避免学生将ei与ie混淆,我就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大e要和小i一起爬山,爬了一会小i就爬不动了。这时,大e说:小i,我拉着你爬。于是,大e在前面拉着小i往上爬。大e带小i,边爬边喊ei,ei,ei。全新教学语言能够使学生对拼音的学习产生一种形象的认识,他们对这种练习形式也很感兴趣,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
此外,教学语言并不只是教师所说的话,它还包括教师的体态语言,即教师的面部表情、目光以及手势等。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艺术创新过程,教师要将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充分地调动起来,二者相互作用,形成有效合理,创造一种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对教学产生一种美的体验,强化他们的审美感受。
五、 对板书进行创新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对于整堂课来说,板书的作用是总结学习内容,提醒学生注意本课的主要脉络。要想使板书新颖别致,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教师就要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挖掘,发现其潜在的构思线索,将课文的内在结构以一种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板书要形象、生动,如果可以,还要配上一些简笔画或几何图,凝聚课文精华,从微小之处探寻课文,将所学内容以创新的形式定格。如学习《龙的传人》一文时,我先利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单的龙的形象,然后结合课文中对龙的描述“角似鹿,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边说边画,并不时地咨询学生的意见:“大家看老师画的角像不像鹿?”等我画完,学生基本上就能将龙的这几个特征都记住。到课堂的最后,我又将一些与龙有关的成语整齐地写在了黑板上。在进行板书的创新时,教师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进来,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与完成环节,才能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刻。总之,教师要对板书的形式进行创新,力求新鲜生动。这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有效体现,也是我们进行教学创新的一个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注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对创新没有任何的顾虑,爱上创新所带来的成就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C.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评价的创新点怎么写
生动、巧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仅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了学习中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
D. 小学语文备课如何创新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语文教学的起点与基础,也是决定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一环。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小学语文备课如何创新。
一、由预习导入,引导学生初读解惑
语文教学中,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应该在一开始就建立。在第一课教学时,需要教师对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疑难,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们的这些疑点进行授课,讲解,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江南》一课时,很多学生都会在预习的时候发现一些句子是比较难理解的;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去读课文,在读中找到答案,这个时候,教师再趁机引导学生去读好课文,尽量通过读课文的内容来找到正确的答案,在阅读中主动的发现新问题。此外,教师再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的字词,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以及难理解的词,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更加的有兴趣,学生们也不会觉得学习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这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探究重点的句段,精选一些需要品味的语言
在备课时,可以从关键的词句入手,这样也会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备课的环节,教师对课文中的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细节的描写都不要轻易的放过,要仔细的体会它们的作用。俗话说得好“字词有温度,文字知冷暖”。例如,以《我给江**献花》这课为例,文章中对细节的描写既生动又通俗易懂,教师在备课环节,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备课,也有利于对文章的品词赏句方面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文章中的在等待中央代表团的时候,“雨点打在了我的头上,又顺着我的脸颊往下淌,但是我却顾不上擦一下脸上的雨水”,文章中的“我”已经进入到了忘我的境界,这个时候的我也已经完全的沉浸在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当中。文章中写到接过鲜花的江**时,用“微微地俯下身,爱抚地把我拥进他那宽大温暖的胸怀”等这些细致的描写,都表达出了领袖对一个孩子的一片慈爱之情。针对文章中的这些细节描写,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抓住文章中这些重点的句段进行备课,这样既能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又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要预设情境,合理引导
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注重生成性的教学,这也逐渐的成为了语文教师们教学的共识。为了使得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生成性资源,需要教师在授课之前,充分的做好备课准备,及时的把课堂教学的思路圈起来,及时的备案,对课堂进行充分的预设,对课堂中一些潜在的生成性资源及时的加以引导,都有利于构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强调的动态生成并不否认预设。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有具体的要求与活动,在上课之前,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周密的预设衡铅早,这种预设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努力的实现三维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大体过程,然后再虚拟的进入到头脑中的“课堂”。即构划出情境教学,在这个情境下进行教学,设想一切可能会出现的生成资源,让语文课堂教学在这些丰富的资源指引下大放异彩。
四、备课还要备学生
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也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备课环节,教师不要忽视了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备学生。要想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且还要掌握一些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有效方法。要激启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察言观色,也要善待学生。随着环境的变迁,成长的烦恼也会让学生的情绪变幻莫测。要想构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也要备学生,首先一点就是要学会善待学生,正确的处理好教师自身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备学生,也要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做起。很多学生往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是参差不齐的,成绩差的学生如果不给予及时的引导,他们的成绩也会越来越差,主要原因是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学生一旦没有了信心也就没了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习的主体——学生,考虑怎样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基于此,在备课环节,教师往往备着两种方案,对于成绩好的`学生,留一些比较重的任务给他们,对于中层的学生,要使其很快赶上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适当的布置一些学习任务,既能够让他们很快的完成,又能让他们咐雀体会到快乐,而且还要及时的给予他们鼓励,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敢说话,促使其快乐的成长。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布置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给他们,让他们去完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讲究备课技巧和方法,让每一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货。这也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的重视备课的作用,重视备课环节,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备课不仅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同时也是顺利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与条件。一节语文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备课这一环都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慎重的对待备课,教师也可以充分的享受备课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备课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E. 小学语文如何做到教育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在理念和教学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上,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创新,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才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司马光》、《乌鸦喝水》这样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这样的启发性问题:如果你遇到司马光这样的情况,该怎样办?你能帮乌鸦想出别的办法吗?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讨论中受到了锻炼。对于所有不同意见,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合理的则给予表扬。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不是人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经常训练而形成的。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无论是生字新词的学习,还是课文的阅读,或是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在教学内容上都是丰富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设创新教育情景,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在设计日常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上,教师可以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三、挖掘创新因素,发展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的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在小语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提倡大胆质疑,发掘创新潜力
小语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处于无疑的境地,也就失去了再去研究学习的兴趣。所以为了让学生能积极地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学习任务,在这些内容的处理上,教师要注意于浅处深问,于无疑处激疑,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思想,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励学生思维,撞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阀,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五、开展语文活动,提升创新实践
为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发展个性和培养特长提供条件,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语文活动课教学,把它作为激发兴趣、爱好和特长,实现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语文活动课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在小实验、小制作中自己动手,在现时社会中去思索,发挥主动性、勇于思考、大胆创新,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