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古代语文课程教学的三大问题,三大经验,四大弊端是什么
1、脱离语言实际。
主要是脱离口头语言实际,不重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我国古代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文,两汉之后就基本定型了,很少变化;而口头语言则是一刻不停地发展着,变化着。所以二者的距离越拉越大。
2、脱离应用实际。
读、写大都与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无关。读书皓首穷经,苦练八股,只为功名。这也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视师长如寇仇。[元]虞韶编的《日纪故事》中有一则师生矛盾的故事:许衡年七八岁,受学乡师,书过目辄不忘。一日,问于师曰:“读书欲何为?”师曰:“应科第耳。”复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谓其父曰:“此儿颖悟非常,他日必有大过人者,不能为之师矣。”固辞而去。
3、忽视文学教育。
基础教育并不是要把多数人培养成文学家,但要使人人都具有理解文学和欣赏文学的能力。当然,也不排除为具有文学天赋的学生奠定当文学家的基础。这就要进行必要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的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的一部分,在语文美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传统语文教育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欠缺的。
4、忽视知识教育。
我国有起源很早,很发达的文字学、训诂学知识,但始终没有建立起适宜于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例如文章教育,曾经总结出一个“起——承——转——合”带有点规律性的模式,但很快就变成了僵死的八股文程式。人们反对八股,但又建立不起规范,就只能用“文无定法”来抵制规律性的知识,其实是很无力的。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的训练,实际上成了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
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儒家思想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例如《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语文教育成了统治阶级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工具。科举取士制度推行以后,全国士子趋向科举,语文教育逐渐变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
2、教学内容问题。
教学内容陈旧片面,主要为识字、读古文、作古文,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窒息了青年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革新创造精神。引导人们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3、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只重整体感知,缺乏分析认识,只强调求同思维、单向思维,忽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只尊重维护作者权威,无视读者理解的主动性、创造性。只听任一条暗胡同里摸索,缺乏系统的读写理论指导,等等。1、熟读精思博览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熟读又以诵读为基础。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诵读、熟读,不仅容易形成语感,而且有助于记忆理解。
读和思的关系十分密切,所谓“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也谈到他的体会:“读书须将本文读熟,字字咀嚼令有味。理会不得处,且宜深思;思之不得,然后将注脚看,始有益。”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方能有所感悟。1、熟读精思博览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熟读又以诵读为基础。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诵读、熟读,不仅容易形成语感,而且有助于记忆理解。
读和思的关系十分密切,所谓“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也谈到他的体会:“读书须将本文读熟,字字咀嚼令有味。理会不得处,且宜深思;思之不得,然后将注脚看,始有益。”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方能有所感悟。
在提倡熟读、精思的同时,古代语文教育也主张广泛涉猎,并不仅仅局限在“三、百、千、千”和“四书”、“五经”的狭小范围里。很多有识之士提出要广泛读书、接触社会,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许多人还认为广泛涉猎即可学会作文,古人所说的“观千剑则晓剑,读千赋则善赋”就是这个意思。
2、评点法
对文章进行“圈点”、“评注”,是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圈点”是指在阅读时给字句画上符号。“评注”是把对内容和文字的评论写在正文旁或行间。使用此法,对指导学生自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有益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细心阅读、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
在提倡熟读、精思的同时,古代语文教育也主张广泛涉猎,并不仅仅局限在“三、百、千、千”和“四书”、“五经”的狭小范围里。很多有识之士提出要广泛读书、接触社会,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许多人还认为广泛涉猎即可学会作文,古人所说的“观千剑则晓剑,读千赋则善赋”就是这个意思。
2、评点法
对文章进行“圈点”、“评注”,是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圈点”是指在阅读时给字句画上符号。“评注”是把对内容和文字的评论写在正文旁或行间。使用此法,对指导学生自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有益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细心阅读、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
❷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有何变化
《语文课程标准》总结了现代语文教育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广泛吸收了外国母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课程理念。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广大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整体上来看,这些探讨一方面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实质,另一方面,也在许多方面深化了我们对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目标的认识。 当前,语文教育改革正在走向深入,在这个时候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走过的这一段路,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作一次反省和再认识,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一、语文素养是指人的语文生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和修养,它第一次立足于语文与人的关系,阐释了语文教育的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的重要意义,要从语文教育核心概念的发展历史来认识。
在语文教育历史上,曾出现过“思想教育”、“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概念,用以指导语文教育实践。“思想教育”主要是从教育的政治性、立场性着眼的,人们认为,语文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要承担思想教育的任务。而且,语文是“文”与“道”的统一, 更具有进行思想教育的优势。 应该说,这个概念正确地揭示了语文课的思想教育的功能,但不是对语文教育本质属性的全面揭示,它停留在一般性的讨论上。“语文知识”着眼于语文本身,它的提出使语文教育从语文之外走到了语文自身。 但是一方面,语文教育并不仅仅局限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语文教育还包括更广阔的内容;另一方面,这里所指的语文知识本身也存在局限性。主要是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所以,它对语文教育的意义也是有限的。“语文能力”是最接近“语文素养”的一个概念,但是,它们在内涵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心理学中,“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那些心理特征”。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语文能力”即指完成听说读写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这个概念停留在心理层次上,它重在“功用性”,而语文教育的功能有许多不是功用性的,而是修养性的。“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 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能否取得成功,往往还与人的整个个性特点、知识技能、工作态度、物质条件、健康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关”(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p600)而恰好是“人的整个个性特点”等要素,在“语文能力”的范畴之外。
与前面提到的这三个概念相比,“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是在一种广阔得多的视野里来立论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 美的和谐发展。” 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素养”这个概念的一个解释。 应该说,这个解释主要是一种外延的例举,而不是内涵的揭示, 它停留在A+B这样的层次上,它的丰富内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揭示。正因为如此,它受到了一些同志的批评、指责甚至完全否定。 我认为,课标关于“语文素养” 的内涵的表述是值得讨论的,目前的研究也还很不够。 但“语文素养” 这个概念本身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是过去的“思想教育”、“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扰袜猜这三个概念所不能概括的。 这三个概念主要是从“条件”这个意义上来立论的,而“语文素养” 则主要是从“高度”这个意义上来立论的,它主要揭示语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即“语文的育人价值”),而不仅仅是从事听说读写活动所需要缓型的条件。 如果说“思想教育”、“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主要在学科的、心理的理论视野里来概括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功能,主要好简从人的语文活动这个层次来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那么,“语文素养”则主要是在语文与人的关系这样的理论视野里来概括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功能, 主要是从人的整个生命活动这个层次来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 前者可表述为:我们要开展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必须接受思想教育、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后者可表述为:我们要作为一个社会人生存在这个社会上,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 。其理论视野的不同,是十分明显的。
由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所谓“语文素养”,就是指人的语文生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和修养。它是一个复合概念,又是一个表示发展程度的概念。它概括了人的语文生活的各种要素,又表示人的语文生活达到一定的境界 。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我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肯定会进一大步。
二 、丰富的人文内涵、鲜明的实践特征和感性过程是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 ,语文教育改革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这三大特点
规律是客观的,是必然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的论述是正确的,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当然,对于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内涵,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深入探讨。
1、语文课的人文内涵是由语文本身决定的,而不是外加的
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不是我们从语文以外的什么地方强加给语文教育的。人们对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可能理解得不深刻、不正确,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或作那样的理解。但语文教育本身的人文内涵却不会因为人们的理解不同而不存在。在这个问题上,很久以来一直存在一个误会,以为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是我们在语文以外对语文内涵的提升或增色,是把语文以外的某种东西从外面赋予给语文;有人文内涵的语文是“好的语文”,没有人文内涵的语文就是“不好的语文”。其实,语文的人文内涵是由语文本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不存在着好不好、有没有的问题,只存在着我们是否深刻地认识到,准确地把握住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人文教育的人和轻视人文教育的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人们认为 ,语文分为内容和形式,强调人文教育的人强调的是语文内容的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人强调的是语文形式的教育。事实上,语文内容固然是语文的人文内涵之所在,语文形式也同样是语文的人文内涵之所在。语文的形式,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言语表达式、言语风格、文章章法等 ,本身就是人的符号创造物,本身就是人的精神力量的体现,就是一种文化。把握住语文的这些形式性因素 ,就是把握住人的精神力量,就是把握住一种文化。
2、语文课的实践性不是指语文的活动性,而是指它与生活的关系。
怎么样来理解语文课的实践性,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人简单地理解为语文课有很多活动,比如说话、讨论、写作,训练等等,这当然没错,但语文课的实践性不仅仅指语文的活动性,活动是语文课的实践性中一个很表层的内容,或者说,它是一个在很大的范围内来理解活动这个概念的。这个概念涉及到语文活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人的生命活动,包括人社会生活,个人生活,包括人的外部生活,内部(心理)生活,包括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与语文活动联系在一起。没有语文活动,人的生活就会失去大部分的可能性。人不是用语文来生活,人就生活在语文中,或者说,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活。因此,语文的实践性这个概念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语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是语文是一个生活的过程。强调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是强调语文教育的动态过程,强调语文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强调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强调语文教育生活化是同一个思想 。
3、语文教育的心理过程主要是一个感悟、体验的过程,对语文的感悟、体验既是一个教学过程,也是教学的目的之所在。
《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育心理方面有个突破,就是将语文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其他课程的心理过程的不同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并加以强调。语文教育的心理过程主要是一个感悟、体验的过程。
所谓感悟,是指言语作品对主体的一种言语唤醒、激活、生成与转换,即由对作品的“感”而生出的记忆 、联想、想象、情感与思维。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整体性的领悟。这个整体,一方面指作品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是指将言语的各个层次和要素都放到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语境性领悟。二是意象化的领悟。这个意象化,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它是情感化的,渗透着情感的领悟。一是指它是直觉性的,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的推理。三是个性化的领悟。感悟之“感”其对象是作品,但感悟之所以是感悟,是对作品的超越 ,是由作品引发的记忆、联想、想象和思维,以及情感反应,这种记忆、联想、想象和思维以及情感反应与言语主体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文化修养和人生态度等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感悟的这三个特点决定了它正是语文素养的内在构成要素。
所谓体验,是将语文还原到一个具体的语文生活情境中,学生作为一个真实的语文活动者在这个真实的语文生活情境中参与语文活动、亲历语文活动过程。它也有三个特点。一是亲历性。没有亲历就没有体验,体验是相对体验者而言的,体验是体验者的体验,别人是无法替代的。二是感性活动性。体验是一个感性活动的产物,即使是一个思维活动,我们强调的还是这种思维的感性成果,即学生对思维的体验。三是情境性。必须将体验者置身于一个具体情境中,体验者体验到的,不仅仅是作品,还包括作品所涉及到的生活。具体地说,体验者所体验到的,是作品与生活的关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是在对语文的这种深刻的体验过程中形成的。
❸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中学语文教学法
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规律的学科
二、中学语文教学法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学科
第二节 怎样学好中学语文教学法
第一章 语文教师专业化
第一节 语文教师专业化阐释
一、教师专业化
二、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形象
第二节 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一、专业知识素养
二、专业技能素养
三、专业情意素养
第三节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育信念的发展
二、专业知能的发展
三、专业情意的发展
第二章 语文课程百年沿革及其经验教训
第一节 独立设置国文学科的起步与探索
一、国文学科与相关课程的诞生及其意义
二、学务纲要对国文学科宗旨及其课程设置的规定
三、早期国文学科教材建设与实现课程教育目标的探讨
四、早期国文课程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探讨
第二节 “国语”科和“白话文教学”的推行
一、国语统一运动与国语课程建设
二、白话文运动和现代白话文教学
第三节 战争环境中国语、国文课程的曲折发展
一、根据地、老解放区的国语国文课程建设
二、国统区两支语文教育研究苦旅
第四节 新中国语文学科定名和十七年的曲折道路
一、语文学科定名及其意义
二、《红领巾》教学法引发的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三、推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四、关于语文学科教育的社会大讨论
五、“文化大革命”对语文课程的破坏
第五节 新时期语文学科改革建设进程
一、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不断完善
二、借鉴国外教育理论推动语文教改的研究与实验
三、两期课程改革的概要总结
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
第一节 语文的含义
一、对“语文”含义的不同理解
二、“语文”的原本含义
三、与理解“语文”含义相关的问题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一、语文课程
二、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不同认识
三、语言的性质
四、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语文课程的目标
一、语文课程目标及其阐释
二、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
第四章 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一节 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为什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习惯及其作用
二、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第五章 阅读教学
第一节 阅读与阅读教学
一、阅读的性质
二、阅读教学的价值
第二节 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过程
一、阅读能力的形成
二、阅读过程
第三节 阅读教学的过程
一、研究教材
二、研究学生
三、设计教学
四、实施教学
第四节 阅读教学的一般方式方法
一、有声读与无声读
二、精读与略读
第六章 写作教学
第一节 写作教学的理念和目标
一、写作教学的理念
二、写作教学的目标
三、写作能力的构成
第二节 写作训练的方式
一、单项训练
二、口头作文
三、命题作文
四、材料作文
五、话题作文
六、情境作文
七、自由拟题作文
八、辅助作文
九、自动作文
第三节 写作教学的过程
一、写作指导
二、作文批改
三、作文讲评
第七章 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应当重视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将会有力促进学生全面优良素质的发展
三、培养听话说话能力会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
第二节 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教学的要求
一、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都十分重视打好口语交际的基础
二、《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交际”因素
三、打好听话说话能力基础,走进现代生活的交际语境,把二者
统一起来,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理想境界
四、掌握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
五、明确一个带有标志性的教学要求,作为核心目标
六、口语交际教学的深层目标——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节 口语交际——听话说话教学的内容
一、听话训练内容举要
二、说话教学内容举要
第四节 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朗读——听话、说话教学的基础
二、语文课口语交际——听话说话教学的主要方式
三、关心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的状况
四、教师的示范与指导
五、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重视班级中学生间的互相影响
第八章 语文课综合性学习——语文生活语文活动
第一节 语文课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思路
一、什么是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的来龙去脉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探索的问题
第二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一)——语文生活
一、帮助每一位学生建构起自己良好的语文生活
二、语文生活的内涵与特点
三、在建构学生良好语文生活中,教师该怎样做
第三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二)——语文活动
一、语文活动的价值、意义
二、语文活动的类型
三、语文学习活动若干问题探讨
第九章 语文课程知识的更新与教学
第一节 语文课程知识的更新与重构
一、更新与重构语文课程知识的认识前提
二、搭建一个更新与重构语文课程知识的平台
第二节 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
一、认识语文课程知识的经验形态
二、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原则
三、语文课程知识的分类教学方法
第十章 复习考试评价
第一节 语文复习
一、复习的价值
二、语文复习的类型
三、语文复习的方法
第二节 语文考试
一、考试的价值
二、考试的类型
三、利用测量统计方法对试卷进行量化分析
第三节 语文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价值
二、语文教学评价的原则
后记
参考书目
❹ 语文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即汉语文)。
语文学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
历史
清末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设国文科。五四运动前后,小学设国语课,教材为白话文,中学设国文课,教材为以文言为主,新文学作品为辅。
1949年后中国内地将国语和国文统称为语文,是中国大陆学校的一种主要科目,常指代汉语言文学,以白话文为主,辅以文言文,随着年级增加文言文比例逐渐提高。一般汉民族语文科目在中小学通常被简称为语文,在大学则常常不简称而只使用全称。
❺ 语文教学反思总结
语文功课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注意了这些规律和方法,语文也一定会得心应手。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语文教学反思总结(通用5篇),欢迎查阅!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高二即将结束,本学期我任高二(17)(18)班语文教师,两个班都是政史组合班,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好,但水平参差不齐。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家成绩都稳步提高。为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地进行下学期的工作,特作总结如下:
一、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1、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把握其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教材中的重难点、易混易错点、可考点与必考点;广泛涉猎有关的教学辅导资料,以期扩充内容、丰富知识、旁征博引、博观约取;在深入研究教材、熟悉教情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编写教案和学案。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在课外辅导方面,自己能坚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在给学生解难答疑时耐心细致、循循诱导、清晰透彻,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4、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5、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6、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
二、努力创设语文学习氛围,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读写能力。
1、要求学生合订《读者》《青年文摘》《考试报》等优秀报刊,在班级传阅。
2、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利用周记进行练笔、积累材料。
3、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选例文,认真研读揣摩,利用文中材料进行仿写,然后对照原文,比较优劣,找出差距。
4、注重作文实战训练,认真选题,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多加指导,在卷面、书写、标点等方面严格要求。
三、多样化教学,让学生活起来
学习任务相当繁重,老师心力憔悴,学生压力重重。我要摆脱以前枯燥的教学模式,放弃满堂灌,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在语文课上快乐学习,所以我在分层教学的同时,引入了启发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轻松、自由你、平等的课堂氛围、试图让学生在竞争与快乐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但有时我却高估了我的学生,启发式教学并没有实现她的太多价值。
四、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评价
从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教学还是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表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能基本掌握一般的知识和能力,除去一两个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同学。对学生的人文、人格素养和语言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虽然成绩比较理想,但是考试成绩优秀的不多,这与平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解题能力缺少训练,作业量达少。其次是课堂上过于 强调 自主思考有关,由于教师深奥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 平和 语言能力不相适应,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的传授知识,提倡自主思考实际上是流于自由、散漫甚至是懒惰,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存在问题和不足
1、最大的失误是在现代文的教学中,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主观地设计教法。盲目使用所谓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法: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而极少是详细地讲授,具体的分析。
2、其次是课后没有进行知识的检查和巩固,过于 强调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给他们一定的学习压力。
3、对传授的知识和知识点的分析特别是重点难点的理解把握不是很准确,有故意拔高的现象,缺少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合理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否定之否定,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在素质教育的口号下,课程标准改革也应是循序渐进的。这些经验和失误,成功和不足,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得到改进和完善。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高二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小结,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一、注重思想教育与语文兴趣的培养
根据文章资料,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和作者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经过朗读、讲解、感悟、讨论,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引起学生内心的震撼,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进而影响和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教会学生先学会做人,然后再教给知识和本领。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家庭和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领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其健康 个性 ,逐步构成健全人格。
二、抓好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
教育者的指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受教育者学会独立的思考。语文课堂对文章的条分缕析,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教师们基本上生活在“教参”的世界里,学生生活在“别人”的见解里,没有自我学习的乐趣,没有自我独立的思想。本学期在课堂设计上跳出传统的课文分析,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重在引导学习,指导学法,而不是越俎代庖,授人以鱼,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我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调动,主动 进取 地参与到课堂上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课文资料,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在讨论中增加言语实践的机会,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学生拜托了机械、被动的听课方式,使学生明确如何从多角度出发理解课文的意义,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三、把课堂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说句实在话,此刻的中学生对语文的热情普遍不高,上课光是照本宣科,不仅仅自我觉得没趣,学生也会反感,所以,无论是讲字词,还是解读文章,我都会尽量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来品析,多举些例子,让这些死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这样做,不仅仅开拓了学生视野并且加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也在必须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一样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经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先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绊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 异常 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简便,提高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总之,高二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的完善。我必须会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接下来的路走得更好,对得起教育这一份良心的事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告一段落,本学期我担高二115、116两个班的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所以,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细研教材、潜心备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 进取 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从此,我明白备课的重要性。所以,每一天我都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十分注意学生的实际情景。(学)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准备充分,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易于理解。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1、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简便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根据不一样的课型,设计不一样的导入方式以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2、培养 进取 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本事。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本事、理解水平有关。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一样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经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
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我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我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供给了广阔的舞台。
三、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1、利用早读课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以提高他们的语感。
农村的学生听,说的本事相对较弱,有的学生回答问题语言不连贯,他们语言表达本事较差,这样也制约了他们的阅读及写作本事,所以我对这两班的学生规定每一天早上必须大声朗读20分钟,并且要能准确的使用普通话。
2、选择美文,让学生感悟理解。
高二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资料。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美文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日》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
四、加强课外阅读、写作和习字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本事,这学期我继续加大训练力度。为此,我规定学生每周都要阅读两篇课外文章并写两篇作文。课外文章的阅读要适合初中生,写作训练是每周三一次,周日一次,其中一篇写所读文章的读后感,另一篇以本周内所闻、所见、所经历的事为主,也能够写些自我的感受等。同时,两班里也有不少学生卷面书写不认真,为了提高他们书写本事,我规定他们每一天必须练字,每一天一页,每周一交上来。所练资料主要是以字帖为主,也能够以抄课文,总之要认真书写。经过这么长时间训练,他们提高还真不小。
五、积极参与教研,做到取长补短
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齐讨论教学问题。
本学期,按照教研组的安排,听了本校同事的公开课,并经过参与研讨和团体备课等活动,使自我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我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我,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我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我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
在年下学期,本人担任初二x班语文教学工作,在这半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收获很多,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现在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听课与学习
虽然有初一一年的教学工作经验,但是对于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显得微不足道。作为一名新晋教师,想要更好的胜任工作岗位,就必须的不断向优秀教师学习。
1、常规听评课活动。本学期我在授课之余,经常去听同组语文老师讲课,基本保持在每周三节。通过向同组优秀教师的学习,使我的教学工作更有目标和方向。不仅积极听同组教师讲课,我也积极听其他组教师讲课,为我打开了更广阔的教学思路。
2、《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读。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 个性 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读,和参与教务处组织的课程达标考试,我更好的掌握了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方向,为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教师培训。本学期,我不仅积极参加校内培训,还与同事一行去一中、白沙中学参加教研学习等活动。通过教师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解开了自身教学问题上的困惑,更拓宽了视野,带给我了更多的思考。
二、备课与公开课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要有一桶水”。要在备课前搞清楚三个问题:
1、你打算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
3、你如何知道你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教案是教师的必修课,本学期五本手写教案见证了我的成长。本学期也是我们利用智慧课堂平板教学的第二个学期,相较于刚开始使用的生涩,本学期我更能得心应手的使用平板教学。信息化的普及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增大了学生的知识广度,但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板系统的升级换代,应用的不断更新,需要我认真备好每一堂平板课、认真上好每一堂平板课是我对自己切实的要求。
三、班级学生成绩
本学期,我所教的xx班的语文的成绩平均成绩整体比较稳定,五次考试两次年级第二,三次年级第一。班里有几个语文素养不错的学生,但是有几次考试优秀率为零,所以对优等生的培养仍是我今后教学的重中之重。今后教学要在优秀学生身上下功夫,不因为个别学生耽误班级整体进度。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9、10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教学、积极钻研、创新思想与方法,现将本期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探索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成为课改中面临的新的挑战。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我准确把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篇目时,采取以下几种课型:单元导读课———迁移训练课——拓展广读课——展示汇报课——写作指导课等多种课型。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 个性 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 个性 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自主与探究解放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 强调 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 强调 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以阅读教学为教学重点,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1.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❻ 一,我国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经验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有何
一、重点 绪论的重点问题是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经验和弊端 .这也是绪论开宗明义的问题. (一)特点.教材中总结的三个特点是: 1.语文教学与文史哲等方面的教育综合在一起; 2.发蒙先识字,后读经书; 3.读经为主,文选为辅. 三个特点中,第一个是语文教学内容方面的特点,即古代语文没有独立设科,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具有独立性,而是包含于文史哲教育当中,具有综合性特色.第二个是教学策略方面的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语文教学采用先集中识字,后读书的办法来进行蒙学教育.集中识字的着名蒙学读物是“三、百、千、千”;读书指读儒家经典.第三个是课程教材方面的特点,主干课程教材是《五经》、《四书》,这是儒家经典,对汉语文教学贡献极大;辅助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是《昭明文选》、《文章正宗》、《文章轨范》、《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 (二)经验 1.识字教学的经验主要有5条.第一,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第二,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第三,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第四,联系日常生活.第五,激发儿童的兴趣.这些经验符合汉语言的特点和规律,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并且贴近生活. 2.阅读教学的经验主要有两点.第一,熟读,精思,博览.熟读是领悟的前提,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才可能整体感知.而精思则指阅读必须深入思考,才能理解,才能真正受益.博览是指阅读要有量的积累,要广泛涉猎,开阔视野.第二,评点法.这是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这些经验至今仍然使语文教学受益. 3.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经验主要有四点.第一,注重基本功训练.比如学作诗先练属对,学写议论文先进行单项等.这是关于写作教学的经验.第二,多读多写多改.尤其是有精于改文的传统.第三,作文从模仿入手.第四,先放后收.这三点是关于学习写作的经验,体现了阅读与写作、改文与写作、模仿与写作的关系,以及学习写作的原则. (三)弊端 根据张志公先生的概括,古代语文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脱离口语实际.2.脱离应用实际.3.忽视文学教育.4.忽视知识教育. 这些弊端是从对古代语文教学特点的分析中总结出来的.而这些也正是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应该大力加以改进、改革的. 二、难点 绪论的难点在于正确理解语文教学观念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语文教学观念包括目标观、内容观、方法观、发展观. 目标观主要应理解目前语文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三维目标,以及三维目标所体现的几方面崭新的价值观: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学回归生活的观念. 语文教学内容观的传承与发展,体现在以下方面: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而语文形式表现语文内容,二者是统一的;语文和思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是共生关系;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协调发展,几个任务应合理安排,不可有所偏废;语文课程资源要优选重构,课内课外、学校、社区、家庭的语文课程资源要沟通,构建开放、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 语文教学方法观的传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建立良好的交往互动关系;优化选择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发展观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要辨证地认识语文教学内部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是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动力;第二是要树立新的理念,否则语文教学无法健康发展. 在对以上内容的学习中,请大家建立两个联系:一是联系自身实际,将目前所进行的新课程教学实验中的教学实践活动与推行新课程和新的语文教学法之前的传统语文教学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对照和思考;二是联系古代语文教学观,将新的教学观念与之进行比照和分析,这样可以深化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同时又解决了较难理解的问题. 三、其他一些重要内容 除了上面提到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外,以下内容也应该掌握: 《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从此,语文单独分科; 20世纪初,“国文”名称出现; 1920年,现代文开始进入语文教学,古代语文教学以“传道”为主开始逐步向现代语文教学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转变; 1949年,“语文”名称出现; 1953年“关于《红领巾》教学讨论”的得与失; 1956年的汉语、文学分科实验; 张志公先生的“工具说”与“加强双基”;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第五套全国通用教材的历史贡献;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提出的语文学科课程整体结构、听说读写训练体系、教学原则. 一一、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教育部制订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这样描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正确、深刻地理解这个定性,是我们学习《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这门课程以后各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保障.短短的两个句子,所涉及的语文学科性质这个世纪“难题”,关乎复杂曲折的演变过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为什么语文性质问题是个“难题”?因为它实际上是个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中国百年现代语文教育史上,一直存在着性质问题的争鸣.20世纪前50年的争鸣主话题是“文言”与“白话”;建国初到文革前主话题是“文”与“道”;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主话题是“工具性”与“思想性”.90年代至今,主话题集中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别是90年代以来,人们围绕课程与教学取向进行了反思、讨论、研究、争鸣,非常激烈,影响所及,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定位表述非常明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性质的基本特点.那么,究竟如何理解这个定位呢?巢宗祺教授这样解释:“‘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突出这两方面的功能.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 关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抓住其中的两层含义:一是要抓住语文是交际工具,一是应理解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工具,语文的作用体现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四个方面.而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则凸显出语文这个交际工具的重要性——它不是唯一的,但却是不可替代的. 关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语文的人文性,教材上从语文自身以及语文的内容属于文化范畴;语文包含文化的多样性使它具有的文化教育作用和文化传承作用两方面进行了简要阐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语文教材、课文的教学和学习、训练,体现出编选者、教师、学生的一种文化选择.课文内容、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阐释、理解和评价,编选什么、如何阐释、理解了什么,都体现或是说实现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次,汉语言本身就内蕴着汉民族的文化意识;第三,语文行为(听、说、读、写)的习得和训练过程就是一种对人生、社会各种事物的认识的积累和练习;第四,语文课程、语文学科目标、语文教学内容之所以确定为这样而不是另外的内容,是特定价值观筛选的结果,体现着特定价值取向. 在理解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之后,还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二者的统一,忽略这一点,就不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理解,而落实这一点,则是每位语文教师应该勇于探索、自觉实践的重要内容. 语文的其他特点:基础性,实践应用性和综合性等,清结合自身工作认真理解. 二、难点 本章的难点是语文课程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 语文课程的任务是: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发展语文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和应用必要的语文知识.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理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任务,不完成这个任务,其他任务都是空谈;发展语文能力是主要任务,它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而提出的语文课程必须担负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基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而赋予语文课程的特殊任务;构建和应用必要的语文知识,是从完成语文知识观的转变角度,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提出的任务.这四项任务是辨证统一的整体,共同服从于语文课程的目标.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四项任务并不是各自完全独立体现,而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呈现出一种有机的整体联系,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坚持全面理解和认识语文课程任务,探索落实任务的正确途径. 三、本章需要注意的其它重要内容 语文课程的基础性 语文课程的实践应用性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积累语言材料的具体要求 语文的一般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语文的应用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具体任务 2 第二章“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设立,体现了本课程对于这个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方面的重视,也是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种呼应,体现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种积极实施的态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这个问题,以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忽略,希望通过本章的学习唤起重视,并促使各位学员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加以探索、总结和运用、提高. 一、重点: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理解和掌握这个重点问题,有三个层次: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前两个问题是第一节中的问题,是掌握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的基础.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是第二节的重要内容. (一)学习方法 在这里,应该对几种在现代学习理论指导下出现的、影响很大的学习方法加以认识,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便于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学习指导方法问题加以研究.这些现代学习理论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从活动的结果对学习性质作出界定的研究成果,他们将学习的结果看成是行为上的变化,从这里出发,他们把学习定义为: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以行为变化来定义学习,使学习成为可观察、可测量的科学概念,使课程设计、教学过程遵循一定的顺序和步骤,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知识获取的速度;但没有解决和回答学习的本质,把人的学习机械化、被动化、简单化,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不能回答学习是否一定会引起行为的变化. 认知主义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是立足于从学习者个体内部寻求突破,解决学习的本质问题.根据认知学派心理学家的一系列实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的本质在于学习者大脑中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不是行为上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个体在外在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差异,但内部的思想态度却各各不同,如果他们不表露出来,那么这些内部变化就很难为人所知.认知学派强调整体,认为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是彼此孤立的知觉反应,而是集知觉而成意识的整体反应.认知学派的加涅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段时期,并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从这个认识出发,可以明确学习应是行为潜能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内部,人们必须通过外部行为推断出学习是否发生了,并且这种内在变化和外部行为不一定完全同步,要多次观察和测量才能推测出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了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信息主动选择、加工的过程,重视和突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与组织.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是马斯洛,继承人是罗杰斯,他们提出的思想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师生是绝对的命令于服从的关系,损害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复制教师的思想,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忽视情感的交往,造成知情分离.因此,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高度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主张教学应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强调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亲身体验和自我评价,倡导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提倡“非指导性教学”,即教师应在教学中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更多地采用间接的、启发式的、非命令的形式与学生交往,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自然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自动地建造到自己的头脑中,学生不是“得到”想法,而是“产生”想法.学习者需要个别发现复杂的信息,并再自己头脑中加以转换,才能有所收获.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在策略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即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每位学习者运用现有的知识、兴趣、态度、目标来选择、解释当前的信息,主动建立自身的知识结构,是属于有意义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具有特别意义.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在其着作《应用语言学导论》中指出:“语言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结合的过程.”“语言结构是‘许多系统的系统',或者说各种相互有关的范畴的‘网络',其中没有哪个部分是完全独立的,或者完全从属于另一部分的.就语言来说,在把一切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我国学者李海林也在《言语教学论》中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语文课的程序是一种非知识论的程序论,它不以语文知识体系为参照背景,而以学生的言语结构为参照背景,它不以知识结构为教学活动的序列,而以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规律为教学活动的序列.”“语文能力的心理结构是一种无先无后、无主无次的心理图式,但它们组合在一起,最后构成一个整体,它与客观对象存在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现成的简单线型序列模式适合于母语学习.再结合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性质,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
❼ 语文课程标准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总结了现代语文教育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广泛吸收了外国母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课程理念。
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广大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整体上来看,这些探讨一方面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实质,另一方面,也在许多方面深化了我们对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目标的认识。
当前,语文教育改革正在走向深入,在这个时候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走过的这一段路,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作一次反省和再认识,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语文素养是指人的语文生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和修养,它第一次立足于语文与人的关系,阐释了语文教育的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重要意义,要从语文教育核心概念的发展历史来认识。
在语文教育历史上,曾出现过“思想教育”“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概念,用以指导语文教育实践。“思想教育”主要是从教育的政治性、立场性着眼的,人们认为,语文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要承担思想教育的任务。而且,语文是“文”与“道”的统一,更具有进行思想教育的优势。应该说,这个概念正确地揭示了语文课的思想教育的功能,但不是对语文教育本质属性的全面揭示,它停留在一般性的讨论上。“语文知识”着眼于语文本身,它的提出使语文教育从语文之外走到了语文自身。但是一方面,语文教育并不仅仅局限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语文教育还包括更广阔的内容;另一方面,这里所指的语文知识本身也存在局限性,主要是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所以,它对语文教育的意义也是有限的。“语文能力”是最接近“语文素养”的一个概念,但是,它们在内涵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心理学中,“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那些心理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语文能力”即指完成听说读写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这个概念停留在心理层次上,它重在“功用性”,而语文教育的功能有许多不是功用性的,而是修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