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渗透,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语文学科;其他学科;整合渗透
一、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渗透的背景
叶圣陶先生曾经就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认为语文是学习其他一切学科的工具,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学会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进行阅读与表达,这是其他学科学习所必备的条件。2013年贵阳市中考开始在综合性考试中设置“学科渗透”题型,设置“学科渗透”内容的目的是为了遵循“大语文”“注重语文实践”“语文的学以致用”“彰显语文工具性”等理念。简言之,就是运用语文能力来帮助解决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
二、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语文课标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新课标进一步突出素质教育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学科不仅限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便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做好准备。它还有向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的德育价值,具有向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发展学生智力的智育价值,具有向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的教育和审美教育等等,要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德、智、美等方面的价值,也只有在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完成。
三、通过学科整合培养学生能力
1.整合其他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内容相融合,也与历史、地理、政治等社会内容相通,实现对学生课外阅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邓稼先》引导学生阅读“两弹”的物理学相关内容和我国研发“两弹”的历史背景。在教学《看云识天气》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和查阅我国传统谚语知识。在教学《春望》《石壕吏》《公输》等课文时,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的介绍。
2.整合其他学科,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的整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音乐、视频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四、贵阳市中考中学科渗透与学生能力考查典型题例及分析
一般立意新颖,思维角度多元化,答案灵活,呈开放性特点。综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主要是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知识和能力的渗透。考查的题型多种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图表题、概述归类题等;主要借助多学科知识的应用来提升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理解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1.语言的表述
正确规范严谨与错误残缺随意(基本概念表达不准确,个人观点表达不清,答非所问,不严谨等而造成的答题失误往往屡见不鲜),重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完整性和语言的组织能力。要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表述要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逻辑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是智力的发展,智力发展根本上是思维的发展。要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批判性、独立性与深刻性。语言的逻辑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语言本身要准确、精练;二是语言条理清晰,前后一致,层次清楚。这就要求学生的表述要严谨周密,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3.筛选提取主要信息
善于筛选提取中心句、关键句和关键词。往往各学科中一些概念、定律总是需要用较长的语句、较长的篇幅才能正确无误地表达清楚、完整。学生要善于在较长的句子、较长的篇幅中提炼精华,总结规律,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中考中的学科渗透已经囊括了初中阶段各学科,考核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五、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语文教师通过学科渗透整合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自身的综合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
1.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科整合的自觉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能为单纯学语文而教语文,各学科要有整体观念,把语文课本看成综合性课本,基础性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整合渗透其他知识,提高学科整合和渗透的自觉性。
2.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学素质和水平。一是坚持在职进修,提高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二是要关注其他学科教材改革动向,为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供“源头活水”。三是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上网查找资料,因为网络是一部真正的大网络全书。
3.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提倡跨学科听课和小综合教研。从其他学科获得语文教学法的启示。譬如数、理、化、生等学科的图文转换,公式与文字的转换以及数字与文字的转换,英语学科的完型填空,各学科所共有的演绎、归纳等,都能给语文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给语文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
六、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学为主,教与学兼顾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核合策略开发,其目的在于引发最佳学习效果。要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就要做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兼顾,但要考虑以学习目标为焦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的建构更需要时间的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少讲。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才符合课程整合的最初目的。
2.学科的整合要避免喧兵夺主
由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语文课也早已打破了一本书一支粉笔闯天下的局面,尤其在跨学科的知识教学时,往往借助多媒体。如果稍一疏忽就可能适得其反。课程与课程的融合一定要服务于内容。如果偏离这一主旨,语文课就有可能变味。
3.注意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素养,能基本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对于课程的整合,语文教师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如果教师自己对所整合的知识一窍不通,那么要很好地完成整合任务就变得不太可能。
当然,教无定法。对于教材的处理,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丰富的知识,我们应有足够的重视。加强语文学科跨学科的学习,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整合,让学生增加知识,加深感悟,拓展能力,这应是每位语文教师所共同的追求。
② 生存与发展
走出生存与发展关系的困惑
走出生存与发展关系的困惑——从发展形态的角度看待发展问题
编者按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时代性课题之一。发展既促进了世界文明的演进,同时也为世界文明带来深重危机,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如何认识这种危机,如何看待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国内学界这方面的讨论很多,但研究中的某种倾向也值得关注:有的过分强调发展导致的危机,试图重拾所谓“天人合一”的原始和谐;有的甚至对中国当今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现实选择提出质疑。这种倾向的根源在于人们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还有较大的误区。本文倡导从发展形态的角度、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发展问题,对于走出发展与生存关系的困惑较有启发。这种辩证的研究,较之那种“连孩子和洗脚水一起倒掉”的观念和做法,或许更为可取。生存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生存与发展这一时代课题的核心内容。要把生存与发展这一时代课题的研究引向深入,首先必须破除人们在生存与发展关系上的种种困惑。笔者认为,把发展与发展形态混为一谈,是造成这一思想困惑的重要原因。为此,本文将着重运用发展形态分析法,对生存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作一探讨。
人要生存就必须发展,然而发展又导致了生存危机,但要摆脱生存危机又必须发展,这是生存与发展的悖论。然而正是这真实的、在当代又表现得尤为突出的悖论现象,使人们在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上,即在发展对生存的意义、生存与发展矛盾的性质及其矛盾运动的趋势等问题上陷入了困惑。困惑之一:既然发展会导致生存危机,那么还要不要以发展求生存?困惑之二:既然发展会导致生存危机,出现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冲突,那么生存与发展的这种矛盾冲突是不是根本性的冲突呢?困惑之三:既然生存需要发展,发展又导致了生存危机,而要摆脱生存危机又需要发展,那么生存与发展的矛盾运动是不是一种历史的循环呢?不难看出,生存与发展的悖论所涉及的不仅是生存与发展的关系,而且涉及到了发展与发展形态的关系,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矛盾运动过程的客观反映。这就决定了不能形而上学地,而应当辩证地去解读这种悖论。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看来,“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4页)发展是永恒的、绝对的,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发展形态就是发展阶段性的体现,是发展的一种“历史状态”,具体地说,就是发展着的世界处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特殊构成。正如恩格斯在评价黑格尔“过程论”思想时所指出的,“从这个观点看来,人类的历史已经不再是乱七八糟的、统统应当被这时已经成熟了的哲学理性的法庭所唾弃并最好尽快被人遗忘的毫无意义的暴力行为,而是人类本身的发展过程,而思维的任务现在就是要透过一切迷乱现象探索这一过程的逐步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62-363页)马克思恩格斯就是科学地运用了发展形态分析法,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如果把发展形态分析法运用于对生存与发展关系的研究,就能够正确地解读生存与发展的悖论,回答由此而导致的上述三个方面的困惑,有效地阐明生存与发展的关系。
一
困惑之一,关于发展对生存的意义。能否因为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生存危机而否定发展对生存的意义呢?回答是否定的。人要生存,就必须发展,发展又导致了生存危机,而要摆脱生存危机,又必须发展。这个悖论所反映的是生存与发展矛盾运动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还包含着依次更替的不同发展形态,然而发展形态及其在自我演进的不同阶段上,对生存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作用。这是因为,任何发展形态都是“暂时的和历史的”,每一个发展形态,“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7页)发展导致生存危机是发展形态在其演进过程中的自我否定,是其合理性的逐渐丧失;发展走向自己反面的结果,是具体形态的危机,是发展形态依次更替中所表现出的危机。因此,不能仅仅依据这种具体形态的发展危机而导致的生存危机,而从根本上否定发展对生存的意义。看发展对生存是否有意义,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发展形态或发展形态演进的某一阶段,而应当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发展形态的依次更替、发展的本性上加以全面考察和综合判断。
第一,以发展求生存是人的生存区别并高于动物的生存的根本标志。生存是泛指一切生命的存在,然而不同种类的生命使其得以延续的方式是根本不同的。动物只能以一种本能的活动方式来求得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而实现其生命的延续。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发展”,人同动物一样都要接受自然法则的支配。这一点从当代人类生存危机中得到了充分证明。但人又与动物不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不仅生产自己本身,而且“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马克思,第50-51页)“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定自己是类的存在物”,“并且在他们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实现“人的自我创造”。也就是说,人作为类的、社会的存在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对象化活动,从而实现“人的自我创造”,使生命得以延续。这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象化活动,并使人得到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的活动,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发展。为此,人们接受的就不仅仅是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由人自己创造的社会法则,相对于生存而言这种社会法则本质上就是发展的法则。人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才能真正得以生存,否则将会被历史所淘汰。马克思恩格斯在批评费尔巴哈忽视工业生产时明确指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只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马克思恩格斯,第40页)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人类生存史。
第二,人的发展能力和水平是决定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关系的客观依据。发展不仅使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而且人远离动物界的程度也完全取决于人自身的发展能力,“人离开狭义的动物越远,就越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74页)当今时代,工业文明发展导致的生存危机,确实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恶性掠夺,其程度远远超过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和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从而遭到自然界的强力报复而导致的生存危机。但能否由此认为,当代的生存危机不是发展能力不足的危机,而是发展能力过盛和过强的危机呢?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的确,较之于过去那种人只能成为自然的奴隶、依附于自然过日子,或只能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的渔猎文明和农业文明时代,当代人类的发展能力和水平是大为提高了。但这种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是相对的:就整个工业文明而言,无论是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劳动工具还是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都是极其有限的;工业文明所走的仍然是以采矿、冶炼和制造业为主的粗放的、高能低效的发展路子。工业文明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加深,最后导致人的生存危机,固然有发展观上的问题,但本质上还是发展能力不足的危机。正是人类生存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工业文明形态所固有的发展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的不断加深,将导致能够以最少的自然资源而获得较大发展的新型的文明形态即知识文明形态的出现。这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的到来,将会使人的生存状态得到巨大的改善。
人的发展能力和水平不仅规定着人的生存状况,而且还规定着人的生存关系。人的生存决不是孤立的,人的生存总是社会关系中的生存。人在特定生存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的生存关系的改变,都是由人的发展能力和水平所决定的。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8页),而且认为这是一个公认的原理。在当今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中,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生存竞争,说到底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当代世界生存危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危机。而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危机实质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处的不同层次的发展形态之间的冲突而导致的危机,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而发展中国家还正在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这种发展形态的反差不可避免地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危机。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尽快地发展,提高自己的发展能力和水平,这种危机还将进一步加深。与其说当今发展中国家所缺少的是生存权,不如说更缺少的是发展权。
第三,发展实践是人的生存价值得以展示和实现的现实基础。注重发展、注重实践,尤其是注重发展与实践的统一,而不仅仅局限于本体论的视角去谈论生存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生存论与传统的和其他的生存论根本区别的关键所在。人的生存价值之所以要通过发展实践来体现,这是因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2页),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上,第56页),同时人又总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同上,第73页)。如果把发展实践理解为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一种积极的、有效的、进步的对象化活动,那么,人的生存价值正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这种双重的双向的对象化活动而得以实现的。人要生存,必然有生存与再生存的各种需要和追求。自然、社会作为人赖以生存的对象,固然可以从不同方面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但自然和社会并不会自然而然地、随随便便地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人们只有根据时代的要求,通过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象化活动的发展实践才能使人的生存价值得以实现。当今时代正处于发展形态的重大转型时期,发展实践的背景、条件和活动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说面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人们应当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敢于创新,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富有成效地进行发展实践,使人的生存价值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实现。
二
困惑之二,关于生存与发展矛盾的性质。既然人类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是通过发展形态的依次更替而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而人类的生存不同于动物之处又在于人类是以发展求生存的,生存是伴随着发展而得以延续的,这样发展与再发展的矛盾、新旧发展形态的相互冲突,就必然表现为生存与发展的冲突。问题在于人们不能主观和任意地扩大这种矛盾冲突的性质。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冲突是间接的、暂时的、过渡性的、局部的、可以协调的。
第一,从发展的特定形态上看。任何一种具体的发展形态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当这种发展形态处于上升乃至尚未步入衰落之前的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时,生存与发展作为人类自身活动的两个不同层面的反映或生命活动的两极,由于各自的特性不同,二者虽然也有矛盾和冲突,但基本上是一致的、协调的;生存与发展互为目的、互为动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这一发展形态向更高的历史阶段上演进。只有当这种发展形态的合理性逐渐丧失,发展已经难以为继甚至陷入危机时,生存与发展,确切地说是人类的再生存需要与原有形态上的发展,才会表现出明显的冲突。自工业革命开始的200多年来,工业文明给人类所提供的生存空间,即从狭小的地域到全球化,从地球到星际;对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如人的寿命不断延长、生活营养的日益丰富、文化教育水平的迅速提高、交通通讯的高度发达等等,足以证明生存与发展并非是根本冲突的。而当代生存与发展的冲突,也只是工业文明发展到极限或陷入危机时的产物。这种冲突是由工业文明形态本身的发展与再发展的矛盾冲突而折射出来的,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从整个发展形态来讲,也只是一种暂时的历史现象。如果把这种生存与发展的冲突加以扩大,视之为生存与发展的普遍性、根本性冲突,就必然会导致对生存与发展矛盾性质的错误判断。
第二,从发展形态依次更替的历史过程上看。“文明虽然是持久的,但它们也在演变。文明是动态的:它们兴起又衰落,合并又分裂;而且正如所有历史研究者所了解的,它们也会消失,掩埋在时间的沙丘之中。”(亨廷顿,第27页)也就是说,人类的发展必须由具体的形态来体现,而“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7页)。既然具体的发展形态相对于整个人类历史过程都是一种“暂时阶段”,那么当这种具体发展形态陷入危机时反映出来的生存与发展的相互冲突,就更是一种暂时的、过渡性的现象,是发展形态更替中的一种特殊表现。随着旧的发展形态被新的发展形态所取代,生存与发展这种暂时性、过渡性的矛盾冲突,将在融入新的发展形态时得到有效的克服和解决。在当代世界,工业经济过多地掠夺了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不足、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类的生存陷入危机,导致工业文明的发展与当代人类生存之间的相互冲突。工业文明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反映出随着工业文明自身的发展,人类的发展能力已大大提高,较之于农业文明时代有了相当强的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暴露出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发展能力仍然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知识文明就是由此应运而生的。随着知识文明时代的到来,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这种工业文明发展与人类生存的矛盾冲突将通过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新的条件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三,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上看。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两个层面,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生存是发展着的生存,而发展是生存的历史延续和超越。当然生存与发展作为生命活动的两个不同层面,二者又是有区别的:生存着重强调的是人自身的存在,这种存在的低限是生命不至于死亡,但不能把生命的存在仅仅理解为生命的存活。人的生存需求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人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质量都是随着人类的历史演进而日益扩大和提高的。而发展着重强调的是人自身的运动和变化。生存较为注重的是人当下的需要,而发展较为注重的是长远的需要。生存突出体现的是自身的享用,而发展突出体现的是自身的建造。因此,在确定的条件下,要想生存得好点,就不能不以牺牲一定的发展要求为代价;而要想发展得快点,又不能不以牺牲一定的生存要求为代价。就此而言,生存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冲突,但如果从动态的、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看,这种互为代价就成了互为动力。人要以发展求生存,发展也能满足人的生存要求。发展会使生存陷入危机,发展也能摆脱生存危机,这是人类自身的本性。如果把生存与发展的冲突看成是根本性的冲突,那就意味着生存与发展的矛盾是一种对抗性矛盾,而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采用外部冲突的方式来解决,只能采用非人类的方式来解决人类的自身矛盾,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人类发展到今天从来都是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而且是把它作为同一个问题来解决的;人类不仅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当代生存与发展问题,也有能力解决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三
困惑之三,关于生存与发展矛盾运动的趋势。从生存与发展的悖论走向生存与发展的循环论,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把发展与发展形态区分开来。因为如果没有发展形态的概念,就很难理解生存与发展悖论中所出现的三个发展概念的具体含义,或三种发展状况的相互关系。而如果把发展形态分析法引入对生存与发展悖论的理解,就会发现生存与发展的矛盾运动并不是一种历史的循环,而是历史的进步。生存与发展总是具体形态中的生存与发展。如果把生存与发展悖论中的第一个发展理解为是某种特定的、上升性形态上的发展,这个时候生存与发展是相互协调的。而第二个发展所指的就是这种形态走向衰落历史阶段上的发展,发展导致生存危机就是这种具体形态中的危机,这时候生存与发展就表现为相互冲突。第三个发展便是取而代之的新形态上的发展,要摆脱生存危机必须发展,这显然不是原有形态上的发展,而是从原有形态中孕育起来的能够摆脱危机的新形态上的发展,这时候生存与发展又在新形态上回归于本来的协调。生存与发展的悖论所反映的正是发展形态的自身演进和依次更替的客观的辩证过程,正是生存与发展矛盾统一体由相互协调走向相互冲突,又在新形态上实现相互协调的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趋势。
生存与发展矛盾运动的趋势,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它直接关系着如何认识和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问题。如果不是把生存与发展矛盾运动的趋势理解为一种历史循环,而是理解为历史的进步,那么在当代这种进步趋势不是别的,正是取代工业文明的知识文明。这样以再发展来摆脱生存危机,就不是以工业文明来摆脱由工业文明自己造成的生存危机,而是由新发展形态的知识文明来摆脱工业文明造成的这种生存危机。事实上首先步入知识文明的发达国家,就是通过加速知识文明的历史进程,而较好地解决了由工业文明所造成的许多生存危机问题。那么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后发国家是否也要用知识文明来解决自身所面临的生存危机问题呢?答案应当说是肯定的,因为当今时代已由过去的区域化走向全球化,全球化进程还在日益加快,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与整个世界所面临的问题融为一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如何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时深刻阐明了这个问题:“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于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争,要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第73页)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也只有立足于知识文明的发展形态,才能解决自己的生存危机问题。这就是要实行跨越发展战略。跨越发展并不仅仅指的是经济的快速增长,或激进发展、跳跃发展,而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形态处于重大转型时期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世界普遍交往时期,后发国家和地区依据发展形态转型而出现的双重目标和双重任务的客观要求,采取以高级形态带动低级形态、以低级形态促进高级形态,实现不同发展形态的结构重组,从而加速发展进程、提升发展形态的一种积极的、富有特色的后发型发展方式。正是立足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已经出现发展形态的转型这样一个客观背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伟大战略,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这一跨越发展战略对于我国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 生活与语文的关系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三、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四、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鼓励: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确的词语,好的开头或结尾等,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当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还需用委婉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学生会更主动热情,并能更好的展现或表现自己了。以赏识的方式改变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缺点,效果明显,并能很快提高写作水平。
④ 语文和生活
“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这是大语文观所体现出来的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和生活是不能分割而论的。新的课程设计在设计时注意了这种关系,将“生活世界”引进教材,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学到更多,学会更多。我想针对新课程设计的特点,结合自己在教学时的体会,阐述以下两个问题:生活中的语文和语文中的生活。
一、生活中的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做个有心人,你可以随时随地学到很多东西。
1、关于从生活中学习识字。
我们身边的环境日益新鲜,媒体日益丰富,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起来。走在大街上,处处可见精美的大条幅、图文并茂的灯箱广告等等,上面的汉字无一不是小学生或渴望识字的人的学习资源。当领着可爱的孩子逛街、散步时,你可以随机交给孩子这些生字;当坐在家里陪孩子看电视,读报纸的时候,也会有很多需要你适时教给孩子的文字,还有去商场、超市购物,去山南海北旅游,坐汽车、火车或轮船时.....处处都可以变成孩子学习的环境和识字资源。这样,慢慢地,孩子不但会扩大识字量,还会养成一个注意随时学习的习惯。我小时候,就是一个渴望识字的孩子,那时没有条幅和广告,但每逢过年或别人家有喜事的时候,门上贴的对联,我都会很认真地去读;跟爸爸串门时,别人家里的四扇屏,也被我利用,变成识字的资源。所以,当你和你的孩子在一起时,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你细心,有足够的耐心,你能和孩子一起丰富、充实自己。
2、关于从生活中学习表达。
这里我有两个教学案例:一则是关于造句。教师让学生用“发现”一词说一句话。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我发现母鸡围着草垛转。”老师否定了这个句子:这是什么话?母鸡围着草垛转?于是示意他坐下。第二个学生也发言:“我发现地球围着太阳转。”老师大加赞扬,称赞这位学生的句子具有科学性。很显然,这个学生所描述的现象,并不是自己观察到的,况且还有模仿第一个学生的嫌疑。可是对于第一个真正用眼睛观察过生活,实实在在描述生活的学生,老师却没有任何的肯定和鼓励。试想,这个学生以后还会去认真地观察生活,去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吗?
第二则是关于作文。这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一个案例。老师出了作文题目:《上学路上》。要求写发生在自己上学路上的真人真事。大部分学生写了在上学路上帮助老人等等做好事的内容,都得了高分。有一个学生却写了自己在路上看见一群蚂蚁忙忙碌碌地搬一条大青虫的过程,写的内容详细,描述很精彩,但是却得了低分。老师这样评价他的文章:你的作文没有思想性,没有体现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更何况,上学路上,你居然还这样贪玩。问:什么是作文的思想性?难道非得上纲上线?再说了,上学路上,哪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小孩呢?我们一贯提倡让学生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写自己眼睛亲自看到的,耳朵亲自听到的,为什么要否定孩子说真话的行为,扼杀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心呢?所以,正确的导向是,要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描述生活,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让孩子在以后去感受生后,甚至去改造生活,创新生活。
二、语文中的生活
1、识字教学
新教材中的看图识字,从我国文字的起源—甲骨文象形、会意的角度,让学生感知汉字和生活事物的关联,了解汉字的演变。例如:日、月、门、石等这些汉字,因为贴近学生,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甚至是熟知的,所以,他们接触起来并不陌生,理解、记忆起来也不困难,这些汉字和事物的相象更让他们感到颇有趣味。
2、阅读教学
新教材的编写有意识地把与学生贴近的生活内容编排进来,在学生的学习资源里有了自己的“生活”,对于渴望了解生活,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充满好奇的学生来说,是一件欢欣的事情。有了生活,就有了熟悉的事物和内容,抽象和理性的东西就在孩子的头脑中变得形象、生动和丰富起来。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去观察、去触摸,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去感知。比如,一年级教材中的《我的家》《两件宝》《我长大了一岁》,二年级教材中的《妈妈, 不要送伞来》《我的影子》《我们的玩具和游戏》等,这些课文内容,都是孩子耳熟能详,看得见,摸的着,甚至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情,所以,他们感觉自己进入了课本,成了其中的主人公,兴趣一下被触动了,有了兴趣,学的更容易,感觉容易,就会主动去接触,去探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连锁反应。
3、说写教学
从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到高年级的写作能力训练,语文教材指导学生以写发生在自己生活领域中的故事为起点,有感而发,免去以往学生“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例如,说说你的家,你的学校,你的同学,朋友,写写你认为好玩的事情、游戏或玩具等,这些内容,孩子们俯首可拾,让他们说起来,写起来,可以洋洋洒洒,一发而不可收,慢慢地,他们就能学会用语言或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鉴于语文和生活这样紧密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会和学生一起善于用语文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生活的资源丰富语文
⑤ 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语文与生活 学习,说到底是一个人的成长,本来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语文学习是同样的道理,新课标指出,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应学习语文做到以下几点:一、 重情趣。所说的重情趣,包括重视情感和兴趣两方面。学习过程是一个人的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识发展必须有育好的情感的参与。再者,情趣是伴随着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当人们在从事饶有情趣的活动时,大脑会自动分泌一种物质,它的效力比吗啡还要高出500倍。因此,有情趣的学习活动,学习不但不会有压力,而且会乐此不疲,同时,记忆、理解、创造潜能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二、 重积累。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课本知识的掌握上,要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语文学习积累特别重要,不仅要有知识积累,也包括经验积累和情感积累。因为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有全面的积累。有一位语文老师在上以“蝉”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活动课时,就带着孩子们一到小树林里,一起听蝉的鸣叫,想象蝉在说话,捕蝉,捡蝉壳,孩子们在鲜活的大自然中获得了真正的心灵自由,他们对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又通过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电脑上网、调查访问、观察研究、绘画制作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更深地了解蝉,最后完成了对蝉的研究报告,制成了蝉的标本、绘制了以“蝉”为主题的小报,自编了关于蝉的故事等。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他们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创造。同时,多种学科的渗透,使学生在全方位的影响下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要有深厚的积累。摘抄,这是一个行这有效的方法,但因为要求摘抄的内容太单一,只是好词好句,效果并不理想。应该从生活中汲取充足的养分,摘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深有感触的内容。如令人捧腹的笑话,精彩的广告词,生动的漫画故事,优美的歌词,工整的对联……三、 重迁移。美国着名教育家特而福特提出“为迁移而教”的口号。所谓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这包括将语文课堂内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也包括将生活中的知识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如信息交流。摘录知识,抒发体会,向同学推荐好书、、、、、、、四、 重交际。语文学习,顾名思义包括包括语言和文字的学习。语言的学习也就是交际能力的培养。而生活是交际的最好舞台。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
⑥ 语文与生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在现代文阅读的题目中,常常有一些概念分不清,从而导致答题错误。特别是当题目问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时,经常是问此答彼,怎样区别它们呢?【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记叙文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其中兼有说明、抒情和议论;说明文主要以说明为主,也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像《白杨礼赞》一文借赞美白杨树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赞美北方的农民,采用的是象征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⑦ 生活和语文的关系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你会发现,其实语文就在我们身边。
大街上,五花八门的商店以自己各具特色的招牌吸引着行人的目光。那些朴素特别的牌匾也是很有风格的,虽然词藻不是富丽堂皇,但却给人一种亲切感和轻松感。“一加一”、“Q一代”一个个鲜活中透着生机的招牌比比皆是。乍一看,似乎异常平凡,其实呀,这里短短的几个字却让不少人绞尽脑汁,既诙谐又形象地展现了店里的特色。这里面不就蕴含着无尽的语言文化吗? 网络上,网虫们都特别爱用简洁明了的短语来表达出自己的意思。那一个个“94”(就是)、“7456”(气死我了)、886(拜拜喽)简短的语句中无形中便表明了人们的意思。形形色色的语句多用拟声词,象形词和数字等等,表达起来轻松随便,却又不失风趣幽默,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如果没点语文功底,理解它们还真是件难事儿呢!
电视上,短小精悍的广告词也往往具有深刻含义。一句“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便写出“美的”空调对人们的重要;时髦的“只溶在口,不溶在手”也体现了巧克力的特性;这个“成功之路,从头开始”也形象表达了洗发水的功劳。家喻户晓的“生活不能没有联想”也一语双关,生动地写出了“联想”电脑的地位。如果不能掌握这些语文技巧,这形形色色和广告词何处而来?没错,是语文。
语文是人们沟通的桥梁,生活中处处要用到语文
生活离不开语文,是因为语文是我们进行交流的住要工具.你口中讲的语言,手下写的文字,都属于语文.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我们是个学生,肯定就得听、说、读、写,那听说读写又是从哪来的呢?它们都是从语言那里来的,只是语文中的一部分.从此看来,语文有着很大的作用,说明了生活离不开语文的关键性.
⑧ 语文与其他学科关系拟写一篇发言稿
1.语文,作为社会精神的产物,人类文化素质的载体,无一不体现了它在人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们毕竟生活在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数理化”思想的禁锢,使人们越发不重视语文了。甚至有中学生狂言:“数学、物理和化学是固体;音乐、美术和体育是液体;而语文是气体。”由此一语,就可以推想语文受重视的情况可见一斑。
2.语文,难道真的是整天的题海战术,一个学期捏着鼻子写几篇作文?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应该到生活中寻找。当你听到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时,沉浸于歌词所描绘的幽然意境,流连忘返,这就是语文;当你看到一幅雄浑俊雅的书画后,立即被其所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想尽华美饲藻来赞美它,这就是语文;当你发表演讲、主持会议,甚至一个饱含深意的眼神,别忘了,这也是语文。既然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那么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3.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诚然,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也离不开语文。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文,证明诠释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纵使你对生活充满了问号,对知识有着不尽的求知欲,但是如不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你也只能望着沉甸甸的书,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4.语文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之一。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处处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你不必再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也不必再抱怨英雄日暮,而是在于你是否能毛遂自荐,孔雀开屏般自我展现一番。诚然,三寸不烂之舌再加上一副铁齿铜牙一定会招来别人的明眸睐眼,相信任何人都乐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口吐连珠妙语。而广疏学浅的你,只能在灰暗角落垂头丧气,抱怨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太少。
5.语文是知识传承的桥梁。相信你一定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吧,小说以沉重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那是一个被侵略的小村庄,正在上学的孩子们被告知将来不能再上语文课了,还被禁止使用自己的语言。然而他们的老师,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失落又不失骄傲地告诉他们:“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它永远不会中断,犹如不落的太阳!”而在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手捧着墨香的语文书,还有什么理由不学好它呢?我们的先人前辈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文化的瑰宝,如琅琅上口的唐诗,竟境深远的宋词,拨人心弦的元曲和包罗万象的小说,对于我们来讲,不正是一次次文化的洗礼吗?
6. 语文,如此丰富多彩的答案,如此重要的生活宝藏,正在以一个巨人的形象从狼籍着败叶的林薮中屹立起来。让我们衷心祝福语文之路越走越好。
7.语文,是一门科学,一门关乎国民的文化素质、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科学。正如清代大教育家王国维所言:“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也。”由此可见,语文学习是何等重要啊!
8.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学习上。语文是学习各科的基础。许多同学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在做数、理、化题目时,往往会遇到一类实际运用题,觉得无从下手。而这并不是因为题目本身多难,而是题目太长,读了半天也不知所云。所以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其他学科往往也很难学好。
9.其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一个人没有语文知识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出门旅游,不认识路牌和地图上的字行路难;工作时,不识字就不可能掌握好先进的技术,甚至连起码的留言条、请假条也写不了……。这些虽都只是一些假设,而历史上因为语文未学好而产生的教训也是有的。想当初,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论文就是因为语言难懂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未被人们所理解,直到另一位科学家以流畅、通俗的文字介绍了这一发现,世人才为之惊叹。
10.第三,语文水平是体现一个人内在气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往往可以通过他那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的言谈、充满智慧的文字、一手漂亮的好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而这一切都需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文学素养。
11.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心与心的交流。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总结了一个问题:语文的重要性。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已不是单纯的,用“是”与“不是”来回答,它已达到中国语言外恩学的最高境界,是我国的母语。所以,我们不仅要懂得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还要了解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怎样学好语文。
⑨ 谈如何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学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上的束缚,让学生容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结合生活实际、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习作教学的实践中,我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自己的习作教学模式,也取得一些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培养写作兴趣,增强写作意识。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习作要求要活,要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事、景、物作为习作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欲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动作、语言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写作,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的语言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宣读谁的习作时谁的眼睛就会一亮,乐此不彼。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我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然后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习作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形象或一个地方有新意,我也会为其叫好。时刻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其次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优美的词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
3、开展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美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或其他报刊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写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进而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4、以导语、创设情境为突破口,激发写作兴趣。
我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我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注重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其实在课文课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我非常重视并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写出不同于课文的文章来。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其写作训练形式有:
1、情节扩展式。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后,我指导学生结合插图与有关背景资料,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进行对该诗的扩写。这不仅训练了学生创新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2、情节收缩式。对篇幅长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缩写。如缩写《小英雄雨来》、《草船借箭》等文,从而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3、文尾续写式。如根据《穷人》一课的结尾,我让学生续写《二十年后的桑娜一家》;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结局,我又让学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根据《凡卡》一文的结尾,我继续让学生续写《凡卡写完信后》。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