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术语有什么

语文术语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05 02:29:43

A. 语文术语有哪些

所谓语文术语是指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些专业术语及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艺术手法:文学创作中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所采用的表现方法,又叫表现手法。如描写、叙述、虚构、夸张、渲染等。

抒情方法 :包括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直接抒情

议论文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B. 语文术语

1.作者以-----为题,有什么好处?
好处是: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内容。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阅读这篇作品的兴趣,读完以后,给人以启发,还可以从标题获得一个概括的认识,加强对作品的印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这种问题一般术语是什么?
标题或题目

C. 什么叫语文术语

诗歌鉴赏专用术语
语言
(一)风格
1. 激越高亢 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豪放派,其他象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
2. 清婉(新)秀丽 如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等婉约派,其他象山水田园诗人
3. 语言绮丽(重视修饰,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其他象婉约派中反映儿女情长的诗作.
4. 语言平易(浅显易懂,口语化,但含义隽永) 如李绅<<悯农二首>>
(二)特点 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1.清新自然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王维的山水诗
2.平淡质朴 选用确切的词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 绚丽 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渲染气氛,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李商隐的诗。
4. 明快 斩钉截铁,一语中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 含蓄 不直接叙述,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耐人寻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6. 简洁 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的诗。
表达技巧
(一)修辞
1. 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 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 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 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 夸张 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 对偶 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 反问 加强语气
7. 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双关 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
(二)方法技巧
1. 情景交融 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2. 对比烘托 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3. 联想想象 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 用典 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象征 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 使用叠词 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 托物言志 感物抒怀,隐晦的表情达意, 含蓄蕴藉.
8. 细节 真实准确传神
9. 白描 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思想情感
(一) 忧国伤时
1.反映社会的黑暗: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林升《题临安邸》
3.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 《春望》
4.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卖炭翁》
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二) 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曹操《龟虽寿》
《从军行》 王昌龄
2.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3.山河沦丧的痛苦: 文天祥《过零丁洋》 陆游《示儿》
4.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 ;赤壁怀古》
(三)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孟浩然 宿建德江 温庭筠 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S226;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范仲淹 渔家傲
4.闺中怀人: 王昌龄 闺怨 李白 子夜吴歌

(四)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
2.昔胜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慨:姜夔《扬州慢》、李白 《越中览古》、刘禹锡《石头城》、
3.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 <<贾生>> 韦庄 <<台城>>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梦令 李清照
5.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S226;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五) 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3.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诗歌名家风格特色
隋唐五代
王 勃 劲健婉畅 韩 愈 古朴奇险 陈子昂 古朴雄浑
柳宗元 明净幽峭 高 适 苍凉高壮 白居易 流丽坦畅
岑 参 雄奇瑰丽 元 稹 精警浅切 王昌龄 自然雄浑
刘禹锡 清新豪丽 王之涣 晴朗雄健 李 贺 奇诡璀灿
孟浩然 闲静淡远 杜 牧 俊爽明丽 王 维 幽静谐和
李商隐 幽婉典丽 李 白 飘逸豪放 温庭筠 精巧艳丽
杜 甫 沉郁顿挫 李 煜 凄婉柔丽
宋金
梅尧臣 朴素平淡 陈师道 雄劲幽邃 苏舜卿 轩昂奔放
欧阳修 清新疏畅 王安石 遒劲峭拔 晏 殊 闲雅婉丽
柳 永 伤感缠绵 苏 轼 豪放旷达 秦 观 清丽典雅
黄庭坚 瘦硬新奇 范成大 清新妩媚 杨万里 浏亮晓畅
周邦彦 富丽精工 陆 游 雄放流畅 李清照 凄婉清丽
姜 夔 峭拔雅丽 辛弃疾 沉郁豪放 文天祥 沉郁悲壮
元明清
萨都剌 清丽俊爽 王 冕 纯朴自然 马致远 清隽流畅
关汉卿 泼辣清新 张养浩 警辟深远 睢景臣 新奇辛辣
于 谦 朴直浅近 顾炎武 苍劲沉郁 王士祯 含蓄清远
袁 枚 空灵浮坦 朱彝尊 清新疏淡 纳兰性德 抑郁婉约
龚自珍 清奇瑰丽 郑 燮 刚劲清新 黄遵宪 浅俗新颖

D. 语文有什么术语(成语)

汉语
汉语 世界主要语言之一。属汉藏语系,是这个语系里最主要的语言。除了中国大陆和台湾省以外,汉语还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大约有 9.4亿。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的标准语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逐渐形成的。它的标准音是北京音。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 在广义上是指汉族的语言,狭义上指普通话,另外还有国语、华语、中文等称呼都是指汉语。毫无疑问,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世界上大约有1/5的人使用汉语作为母语。汉语也曾对其周边的国家的语言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例如日语、韩语、越南语中都保留有大量的汉语借词以及汉语书写体系文字。汉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汉语是或是一种中国语文。

汉语作为世界特有的象形文字语言,文字高度的统一与规范,现代汉语有统一和规范的语法,尽管方言发音差异特别大,但是书面语言规范,没有方言差异造成的书面交流障碍。

汉语属于独立语,分析语。汉语的书写方式是一种象形文字的汉字。五四运动之前所使用的书面语叫做“文言”,是一种以孔子时代所使用的以“雅言”为基础的书面语。五四运动之后所推动的书面汉语通常被称为“白话”,即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现代书面语。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文言已经很少使用了。

语音
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3部分。打头的音是声母,其余的部分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把声调也看成音节的组成部分,是因为汉语的声调是辨义的。例如“汤、糖、躺、烫”4个字的声母都是[tang],韵母都是[ang](方括号里是国际音标,表格里的国际音标省去括号),只是因为声调不同,意义就不一样,在语言里分别代表 4个不同的语素(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在书面上写成 4个不同的字。

1918年由当时的教育部颁布的国语注音字母是利用汉字字形制定的一套拼音字母。这套字母把主要元音与韵尾合在一起用一个符号表示(例如:ㄠ=[au],ㄢ=[an]),体现了传统的声母韵母两分的精神。注音字母广泛流传,影响很大。台湾省一直沿用至今。

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表2北京话声母、表3北京话韵母)。自1978年开始,中国人名地名一律改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取代了威妥玛式等各种旧拼法。

语法
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手│洗│民│失)。语素和语素可以组合成词(马+路→马路│开+关→开关)。有的语素本身就是词(手、洗),有的语素本身不是词,只能跟别的语素一起组成复合词(民→人民│失→丧失)。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的比重最大。大部分双音词都是按照上面提到的复合方式造成的。

文字
从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资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汉字已有3000年的历史。由于甲骨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我们可以推断汉字的发生一定远在3000年以前。汉字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大阶段。从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个阶段;从秦汉时代的隶书以下是另一个阶段。前者属于古文字的范畴,后者属于近代文字的范畴。大体说来,从隶书到今天使用的现代汉字形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看,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从汉字本身的构造看,汉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声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记号组成的文字体系。

汉字起源于图画。在汉字产生的早期阶段,象形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语素的意义直接发生联系。虽然每个字也都有自己固定的读音,但是字形本身不是表音的符号,跟拼音文字的字母的性质不同。象形字的读音是它所代表的语素转嫁给它的。随着字形的演变,象形字变得越来越不象形。结果是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也失去了原有的联系。这个时候,字形本身既不表音,也不表义,变成了抽象的记号。如果汉语里所有的语素都是由这种既不表音也不表义的记号代表的,那么汉字可以说是一种纯记号文字。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汉字有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区别。只有独体字才是纯粹的记号文字。合体字是由独体字组合造成的。从构造上说,合体字比独体字高一个层次。因为组成合体字的独体字本身虽然也是记号,可是当它作为合体字的组成成分时,它是以有音有义的“字”的身份参加的。合体字可以分成以下3类:

①形声字。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拿构造最简单的形声字来说,形旁和声旁都是由独体字充当的。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这些独体字都是有音有义的字。不过形旁只取其义,不取其音,例如“鸠”字的偏旁“鸟”;声旁则只取其音,不取其义,例如“鸠”字的偏旁“九”。 由于字义和字音的演变,有些形声字的形旁或声旁现在已失去了表意或表音的功能。例如“球”本来是一种玉的名称,所以以“玉”为形旁。现在“球”字不再指玉,这个形旁就没有作用了。再如“海”字本来以“每”为声旁。由于字音的变化,现在“海”和“每”的读音相去甚远,声旁“每”也就不起作用了。有的时候,形旁和声旁都丧失了原来的功能,例如“给、等、短”。这一类字已经不能再作为形声字看待了。

形声字和非形声字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造字之初,形声字和它的声旁的读音本来就不一定密合。发展到现代汉字,出入就更大了。有人拿7500多个现代合体汉字进行统计。就普通话读音来说,合体字跟声旁完全同音(声母、韵母、声调全同)的不到 5%。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约占10%。只有韵母一项相同的约占20%。如果我们只把前两类看作形声字,那么形声字大概只占通行汉字的15%。如果把以上三类全看作形声字,形声字大概会占通行汉字35%的样子。要是把标准再放宽或者完全根据来历确定形声字,那么通行汉字中形声字的百分比还要高得多。

②合体会意字。古人说“止戈为武”,“人言为信”。对于“武”、“信”两个字来说,这种解释是错误的。不过汉字体系里确实有按照这种方式造成的字,例如“不正为歪”,“不好为孬”。这一类字的特点是会合偏旁的字义来表现整个合体字的意义。这种字为数很少,只有个别的例子。

以上两类合体字里的偏旁有的有表意作用,有的有表音作用。下边一类的情形不同。 ③合体记号字。这一类合体字的偏旁既不表意,也不表音。这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由于字音和字义的变化,原来的声旁和形旁已经不再表音、表意了。例如上文举过的“给、等、 短”一类字。 另一种情形可以举“章”字为例。 按照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的分析,“章”字从“音”从“十”。 可是现在一般人说“立早章” (以区别于“弓长张”)的时候,是把它分析成“立”和“早”两部分。其实从古文字看,“章”本来是一个独体象形字,跟“音、十、立、早”都没有关系。

汉字用来记录汉语已经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一直沿用到今天,没有中断过。在如此长的历史时期里,汉字不仅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而且记录下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料;甚至跨越国界,被日本、朝鲜、越南等邻国借去记录非汉语语言。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也不断有人批评汉字的缺点,主要是说汉字难认、难写、难于机械化(印刷排版、打字等)。因此在扫盲、儿童识字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都不如拼音文字效率高。

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汉字有它的短处,但是也有它的长处。汉字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够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古今汉语字音的差别很大。但由于2000年来字形相当稳定,没有太大变化,字义的变化比较小,所以先秦两汉的古书今天一般人还能部分看懂。如果古书是用拼音文字写的,现代人就根本无法理解了。有些方言语音差别也很大,彼此不能交谈,可是写成汉字,就能互相了解,道理也是一样的。

50年代开始进行简化汉字的工作。1986年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规定了2200多个简化汉字(包括用简化偏旁类推的字)。这项工作目前已告一段落,今后在一个时期内将保持稳定,不继续简化。因为不断简化会破坏文字的稳定性,而且简化一批字以后,原来的繁体字并不能废除。结果是汉字的总数有增无减,反而加重了学习和使用的人的负担。

关于文字拼音化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从理论上说,任何自然语言都可以用拼音文字记录。但是由于汉语方言分歧,在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没有取得广泛、切实的成效以前,改用拼音文字会给方言区的人带来很大的困难。此外,由于汉字历史悠久,大量的文献都是用汉字记录的。一旦改弦易辙,势必在文献的广泛利用上造成一定困难,在社会心理和民族感情上也可能引起波动。事实上,由于长时间使用汉字这一可以表意的书写系统,汉语中可以存在大量同音字词,而且这个现象确实发生了,现在一个音节最多可以对应几十上百个汉字,如果使用拼音来记载语音,会出现不读出来就看不懂的现象,即使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也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如果真要进行汉字拉丁化的工作,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汉语发展到合适的程度以前,最好搁置拉丁化的计划。

方言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情况复杂。下边把汉语方言粗分为官话和非官话两大类来说明。官话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和长江南岸九江与镇江之间沿江地带以及湖北、四川、云南、贵州4省,包括北方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几个方言区。官话区域的面积占全国3/4,人口占全国2/3。官话方言内部的一致程度比较高。从哈尔滨到昆明,相距3000公里,两地的人通话没有多大困难。非官话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包括吴方言(江苏南部,浙江大部)、赣方言(江西大部)、湘方言(湖南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粤方言(广东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闽方言(福建,台湾,广东的潮州、汕头、海南地区)、客家方言(广东省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台湾)。非官话区域比官话区域面积小,可是方言差别大,彼此一般不能通话,甚至在同一个方言区内部(例如浙南吴方言与苏南吴方言之间、福州话和厦门话之间),交谈都有困难。

书面语和口语
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一直相当大。在“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以前,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实际上是古今语的区别。以唐宋时代为例,当时人口里说的是白话。笔下写的是文言,即以先秦诸子和《左传》、《史记》等广泛传诵的名篇为范本的古文文体。这种情形往上大概可以推到两汉时期。往下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叶。孙中山1925年立的遗嘱就还是用文言写的。不过2000 年来作为书面语的文言本身也在变化。仿古终归难以乱真,后世人模仿古语不可能不受当时口语的影响。有人指出韩愈的文章里就有明显的不合先秦语法的地方。清代桐城派古文家模仿先秦文和唐宋古文家的文章,结果当然更为驳杂。清末梁启超用一种浅显的文言文写政论文章。由于通俗易懂,风行一时,为报章杂志所广泛采用。目前台湾、香港以及海外中文报刊多数仍旧沿用这种文体。

历史 方言反映历史。汉语方言之间语音的差别大,语法和词汇的差别相对说来比较小。同样,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也是语音的差别大 , 语法和词汇的差别小。从总体上看,从上古音(先秦时代)到中古音(隋唐时代)再演变到现代北京音,经历了逐渐趋向简化的过程。在先秦时代,塞音声母和塞擦音声母都有浊音、不送气清音和送气清音三套。鼻音声母也分清浊两套。很可能还有[kl-、 pl-、gl-、bl-、sn-、st-、sk-]等形式的复辅音。所有的音节都以辅音收尾,没有开音节。辅音韵尾除了见于现代方言(例如广州话)的[m、 n、□、p、t、k]之外,还有[b、d、g]。到了隋唐时代,复辅音声母和清鼻音声母早已消失,辅音韵尾也只剩下了[m、 n、□、 p、t、k]。只是塞擦音和擦音却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分化为舌头、舌面和卷舌三套。在现代北京音里浊塞音和浊塞擦音都清化了,辅音韵尾只有[n]和[□]两个。
声调的演变是另一种情形。隋唐时期只有平、上、去、入 4个调类。在现代方言里,同一个古调类有时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分化成阴阳两类。因此有些方言调类的数目比隋唐时期多,许多非官话区的方言就是如此。
隋唐以来,在调类的分合上发生过两件大事。一是在许多方言里,古全浊声母上声字跟古去声字合为一类。二是官话方言的入声韵尾消失以后,入声字分别归入平、上、去三声。北京话就是如此。
分析谐声字和经典的注音,可以发现上古汉语有过以变调和/或变化声母的清浊作为转变词性(包括分别自动词和使动词)的手段的痕迹。在句法方面,先秦汉语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否定句和疑问句里的代词宾语要提到动词的前边去(吾谁欺│不我欺)。
宋元时期汉语语法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例如动词词尾“了” 和“着 ”的产生、动补结构的产生等等。“了”和“着”原来都是动词,后来意义逐渐虚化,终于演变为词尾。动补结构〔包括不带“得”的(染红)和带“得”的(染得红)两类〕也是在这个时期才定型的。
词汇演变的主要趋势是双音节词的不断增长。本来在先秦汉语里占优势的单音节词逐渐双音节化。这种趋势近百年来尤为明显。据统计,在 180万字的现代文资料里,一共出现了3万多个不同的词,其中70%以上是双音节词。
汉语研究 在中国传统的语言学领域里,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都有辉煌的成就。最古的按字义编排的字典《尔雅》是战国时代编的。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汉字偏旁编排的字典,同时也是第一部对汉字的结构作出全面、系统的分析的着作。在古代的韵书里,隋代陆法言的《切韵》(601)地位特别重要。无论是研究现代方言,还是上推《切韵》以前的音韵系统,都是重要的资料。9世纪开始出现的韵图(《韵镜》、《七音略》、《切韵指掌图》等)是一种表示整个音韵系统及声韵调三者配合关系的表格。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看,描写汉语的音韵系统,这种性质的表格是不可缺少的。古音的研究在清代有飞跃的进步。段玉裁首先指出谐声字系统跟《诗经》用韵基本上相符。清代学者根据这两种材料给上古音韵母分部,取得了显着成绩。到了王念孙、江有诰,这项工作几乎已经达到了顶点,可以补充修改之处已经不多。在训诂学方面,清代学者也有重大贡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和王念孙《广雅疏证》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语法学方面,中国学者向来着重虚词的研究。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是最有影响的着作。马建忠(1845~1900)的《马氏文通》出版于 1898年。这是第一部系统地研究汉语语法的书。
20世纪上半叶,古音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的成绩是对中古音和上古音的构拟。这方面工作的开创者是瑞典学者高本汉。其后李方桂在上古音研究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氏文通》研究的对象是古汉语。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是从 20世纪开始的。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1942~1944)和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两部书反映了前半个世纪汉语语法研究达到的水平。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52)虽然是通俗性着作,但是在近年来的语法研究上有一定的影响。6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研究进步很快。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1968)是这个时期比较重要的着作。
在历史语法学方面,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1955;增订本,1984)里的一部分论文开创了近代汉语语法的研究。王力的《汉语史稿》中卷(1958)和日本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1958)也是这方面有影响的着作。
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1928)是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调查方言的报告。这部书对以后的方言调查工作有重要影响。1956~195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方言调查。1979年创办了专门性的方言刊物《方言》,对方言调查和方言研究起了推动的作用。
20世纪考古方面的重大发现——商代甲骨文字和战国、秦、汉简帛的出土,为古文字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促进了这一门学科的发展。

参考书目
李荣:《语音常识》,文化教育出版社,北京,1955。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北京,1985。
Yuen Ren Chao, A Grammar Spoken Chines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E. 初中语文术语

语文学科名词术语具有它自身的内涵和特定的语义,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难于把握,时常混淆彼此,如果能准确地把握这些术语的内涵和意义,那么对解题、学习、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对如下一些术语显得比较模糊,甚至无所适从。

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请看 例题: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②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如果我们不理解表达方式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很可能第①句答出设问而不是议论,第②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写。

二、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

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③结构特

1/3

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字串9

三、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

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四、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

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

2/3

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五、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与含义

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与其在文章中的含义的答题要求也不尽相同,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而“含义”一般侧重从主题方面分析,也就是说,作用的内涵大于含义的内涵。请看例题:“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请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对“作用”的解答,我们从三个方面:一是结构上,承上启下;二其内容上,说明他是一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人;三是主题上,说明当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如果将文题改为“这句话在文章中的含义”,可答为“从孔乙己的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地位来看,说明当时社会土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F. 问学语文时要用到的术语有哪些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表语

G. 语文有什么术语(成语) 填成语组成语文中的术语

悲喜交加
黑白分明
功败垂成
进退两难
进退维谷

轻重缓急
轻重倒置
生死存亡
生死攸关
始终如一

是非曲直
阴阳怪气
左右逢源

不关痛痒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混淆是非
颠倒是非

举足轻重
无足轻重
礼尚往来
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前仰后合
前因后果

深入浅出
生离死别
死去活来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旋地转
天诛地灭
同床异梦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
有口无心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有始无终
有恃无恐
有头无尾
有天无日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醉生梦死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开天辟地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
翻天覆地

翻来覆去
顾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头蛇尾
街头巷尾

继往开来
扬长避短
说长道短
三长两短
截长补短

取长补短
今是昨非
口是心非
似是而非
空前绝后

除旧布新
你死我活
拈轻怕重
弄假成真
七上八下

欺上瞒下
完整无缺
借古讽今
颂古非今
起死回生

避重就轻
头重脚轻
将信将疑
尺短寸长
积少成多

瞻前顾后
挑肥拣瘦
同甘共苦
声东击西
喜新厌旧

凶多吉少
眼高手低
假公济私
惩前毖后
自始至终

朝思暮想
飞短流长
返老还童
争先恐后
转败为胜
有关动物的:
四个带有反义词的:东兔西乌 龙跳虎卧 归马放牛 来龙去脉
四个带有近义词的:鸡鸣狗吠 狼心狗肺 虎背熊腰 獐头鼠脑

有关花鸟的:
四个带有近义词: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反义词:春花秋月 火树银花

关于动物的成语
走马观花 马不停蹄 叶公好龙 快马加鞭 鸡鸣狗盗
狼吞虎咽 兔死狐悲 龙腾虎跃 鸡犬不宁 生龙活虎
龙飞凤舞 猫哭老鼠 虎头蛇尾 龙潭虎穴 养虎遗患
羊入虎口 谈虎色变 如狼似虎 为虎作伥 虎视眈眈
调虎离山 虎口拔牙 虎背熊腰 降龙伏虎 龙争虎斗
万象更新 千军万马 声名狼藉 鸡毛蒜皮 鹤立鸡群
鱼目混珠 顺手牵羊 螳臂挡车 蜂拥而至 一箭双雕
鹤发童颜 鹏程万里 管中窥豹 兵荒马乱 九牛二虎
噤若寒蝉 虎踞龙盘 绳头微利 泥牛入海 哀鸿遍野
抱头鼠窜 狗急跳墙 如鱼得水 翁中捉鳖 黔驴技穷
放虎归山 虎口余生 一马当先 鼠目寸光 驷马难追
指鹿为马 蜻蜓点水 狗头军师 狐群狗党 狗屁不通
鞍前马后 守株待兔 百鸟朝凤 抱头鼠窜 打草惊蛇
杯弓蛇影 笨鸟先飞 狐假虎威
兔死狐悲、沉鱼落雁

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

千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天经地义 弄假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以少胜多 由此及彼 、九死一生、水深火热、文武双全、
带有鸟类名称的成语

欢呼雀跃 鸦雀无声 鹏程万里 一箭双雕 风声鹤唳 鹤发鸡皮

鹤发童颜 鹤立鸡群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鸟语花香、莺歌燕舞、

描写花的成语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昨日黄花 春花秋月 过时黄花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反义成语

爱财如命——挥金如土 异口同声——众说纷纭 爱不释手——弃若敝屐

半途而废——坚持不懈 一丝不苟——粗枝大叶 博古通今——坐井观天

高瞻远瞩——鼠目寸光 寂然无声——鸦雀无声

近义成语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熙熙攘攘——熙来攘往 博古通今——博古知今

东倒西歪——东扶西倒 不名一钱——一贫如洗
东奔西走.东拉西扯.东倒西歪.东张西望. 南腔北调.南辕北辙.南来北往.南征北讨.南征北战.
前赴后继.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前俯后仰. 左邻右舍.左思右想.左顾右盼.左推右挡.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欢天喜地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半斤八两
胡言乱语 千变万化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鸡鸣狗吠 狼心狗肺 虎背熊腰 獐头鼠脑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先来后到 不知不觉 粗枝大叶 跋山涉水
天造地设 七零八落 兴国安邦 翻山越岭 百依百顺 背井离乡
和颜悦色 冰天雪地 严寒酷暑 救死扶伤 志同道合 豪言壮语
吆五喝六 摇头摆尾 撕心裂肺 枝折花落 胡言乱语 高瞻远瞩
高谈阔论 眼疾手快 聚精会神 金枝玉叶 三年五载 左邻右舍
发号施令 自由自在

悲喜交加 黑白分明 功败垂成 进退两难 进退维谷 轻重缓急 轻重倒置 生死存亡
生死攸关 始终如一 是非曲直 阴阳怪气 左右逢源 不关痛痒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混淆是非 颠倒是非 举足轻重 无足轻重 礼尚往来 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前仰后合 前因后果
深入浅出 生离死别 死去活来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旋地转 天诛地灭 同床异梦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 有口无心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有始无终 有恃无恐 有头无尾 有天无日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醉生梦死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开天辟地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 翻天覆地 翻来覆去 顾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头蛇尾 街头巷尾

1—3位是反义词:
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前仰后合 前因后果 深入浅出
生离死别 死去活来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旋地转 天诛地灭 同床异梦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 有口无心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有始无终 有恃无恐
有头无尾 有天无日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2—4位是反义词:
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醉生梦死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开天辟地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
翻天覆地 翻来覆去 顾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头蛇尾 街头巷尾 继往开来
扬长避短 说长道短 三长两短 截长补短 取长补短 今是昨非 口是心非
似是而非 空前绝后 除旧布新 你死我活 拈轻怕重 弄假成真 七上八下
欺上瞒下 完整无缺 借古讽今 颂古非今 起死回生 避重就轻 头重脚轻
将信将疑 尺短寸长 积少成多 瞻前顾后 挑肥拣瘦 同甘共苦 声东击西
喜新厌旧 凶多吉少 眼高手低 假公济私 惩前毖后 自始至终 朝思暮想
飞短流长 返老还童 争先恐后 转败为胜

H. 语文的术语

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 比喻 拟人 借代 夸张 排比 反复 象征 寄寓 寄托 设问 反问 借代 衬托 用典 化用 互文 反复
写作手法: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对比、象征、伏笔、反衬、衬托、铺垫、开门见山、以动写静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描写方法: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外贸描写、环境描写
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列图表等。

I. 语文中常用的术语什么意思

术语,又称为技术名词、科学术语、科技术语或技术术语,是在特定专业领域中一般概念的词语指称,一个术语表示一个概念。研究术语的学科有术语学(Terminology)。由于文化差异,不同语种间的翻译也常造成语义变化,因此国际上处理和协调术语工作组织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属下的国际术语信息中心。

[编辑] 简单分类
简单术语:只有一个词根的术语。如声、光、电、葡萄。
复合术语:由两个或更多词根构成的术语。如声波、光束、电压、葡萄干、电压表。
借用术语:取自另一语种或另一专业领域的术语。
新术语:为某个概念创立的新的术语。
[编辑] 选择和构成要求
单名单义性:在创立新术语之前应先检查有无同义词,并在已有的几个同义词之间,选择能较好满足对术语的其他要求的术语。
顾名思义性:又称透明性。术语应能准确扼要地表达定义的要旨。
简明性:信息交流要求术语尽可能的简明,以提高效率。
派生性:又称能产性。术语应便于构词,特别是组合成词组使用的基本术语更应如此。基本术语越简短,构词能力越强。
稳定性:使用频率较高、范围较广,已经约定俗成的术语,没有重要原因,即使是有不理想之处,也不宜轻易变更。
合乎语言习惯:术语要适合语言习惯,用字遣词,务求不引起歧义,不要带有褒贬等感情色彩的意蕴。
[

J. 语文术语是什么

所谓语文术语,是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借去到一些专业术语及其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还有一些专用术语,也是语文术语的一部分。

阅读全文

与语文术语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