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高考语文考多少多少虚词

高考语文考多少多少虚词

发布时间:2022-04-11 09:55:29

① 高考必须掌握的文言文120个实词和60个虚词有哪些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高中只需要掌握18个虚词而已吧!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② 高考语文十八个虚词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整理
一、而
【本义】像人们面部下垂的胡须——胡须。
【假借义】
1.面部的胡须往往连接在一起——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语法单位(词、短语等)之间的各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公而忘私——存而不论——避而不谈
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才”“就”“接着”“就在这时”“原来已经”。
废书而叹——鸡鸣而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言而喻
③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④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华而不实——不约而同——不谋而合——不翼而飞——不劳而获
⑤表示修饰关系,把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手段、时间等的状语跟中心词连接起来,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可以不用翻译。
拂袖而去——冲口而出——垂手而得——背道而驰——半途而废——乘虚而人——蜂拥而来——从天而降
⑥表示因果关系,连接有因果关系的词语或句子,相当于“因而”。
淡而无味: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⑦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了过错如果能够改正,就是最好的优点。
(8) 表示目的关系,目的是,来,用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君臣固守,以吞周室——宁许以负秦曲——作师说以贻之
2.胡须往往成为人的面部特征之一,故可以用来指代人——代词,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你的”。
余知而无罪也——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某所,而母立于兹。
二、以
【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类似现在的锄头——耜、锄。
【引伸义】
1.(1)动词:古代人们使用锄头在田野劳作——用、使用、任用。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2)使用工具可以提高劳动效率是人们的普遍认识——认为、以为
例:习以为常——物以稀为贵 ● 信以为真: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皆以美于徐公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
(3)让。例: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2.词义虚化成为介词,表示词语间的各种语法关系。
①介词,表示方式、凭借或手段,可以视情况翻译为“用”“拿”“凭借”“依靠”“按照”等。
以礼相待——以德报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②介词,表示目的或原因,相当于“因为”“由于”。
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③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干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从你
④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韩厥具以实告——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大能鸣也——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引以为(把它作为)流觞曲水——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⑤介词,表示带领,率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盖以十舰最着前——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3.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用来”“以便”。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4.连词,相当于“而”,但不用于转折关系。
一旦振罪,或脱身以逃(承接)——遂自投汩罗以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并列)●木欣欣以向荣(修饰)——终日而思——谈笑以死●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人
5、连词,表示因果。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三、其
【本义】像一个簸箕的样子——簸箕。
【假借义】
1.用作代词。
①表示领属,相当于现代汉语 第三人称“他(们)”“他(们)的”。
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②表示领属,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你的: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③表示指代,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那”“那个”“其中的”“那些”。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2.用作副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语气。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问)
3.用作副词,表示动作发生在将来,相当于“将要”。
其如土石何?
4.用作连词,可以放在句首,或者表示假设,可以翻译为“如果”;或者表示选择,可以翻译为“还是”。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5.用作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用翻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四、为 wéi wèi
【本义】古代的人们驱赶大象帮助劳作——劳作、制作、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引申义】
1.运用智力管理国家也是一种劳作——治理(国家)
各自为政: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2.运用大象等畜力可以做人力无法做到的重任——动词,可译为“充当、担任、作为、成为”
转危为安
3.只有勤奋劳作的人才有——作为、作用
大有作为: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4.大家都认为勤奋的人才能有作为——认为、是、算作
互为表里
五、者
【本义】从鼻子中喘气帮助说话——分辨事物的言辞。
【假借义】
1.表示称代,加在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后,使之具有名词性质,可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用在名词后,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这个人”。注意两种用法
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可不必译出。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对象:邑有成名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语气停顿。可不必译出
近者奉辞伐罪。
4.用在数词之后,相当于“种”“样”“……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曹皆冒行之。
5.指代某种情况,可视上下文翻译。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6.表示指代,跟在总体名词后的限定性词语后面,指代总体中的某一部分、个体。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定语后置标志。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7.助词,用作“若”“似”“如”的宾语,用在句子末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似的”。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8.助词,表示停顿,用在名词、分句后面或句子中间,表示“者”字后面有所解释,或者叙述、说明原因。
注意: 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9.助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用在疑问句后,表示疑问。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之
【本义】像人的脚趾站在地上,即将出发——到……去、往(动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假借义】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第三人称“他(们)、她(们)、它(们)。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着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2.指示代词,这、此。
操之过急: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3.代词,相当于“我”“自己”。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4.比较作定语的标志的两种不同用法。
(1)助词,相当于“的”,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不经之谈
(2)特别注意: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式:1中心词+之+定语+者 2中心词+之+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助词,变主谓结构为偏正结构,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6.助词,构成动宾倒装句式。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7.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8.助词,用在方位名词(如“前”“后”等)和它们的修饰语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9.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君侯何不快之甚也?(你为什么这样不愉快呢)
七、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八、则
【本义】古代以贝类和刀形金属作为货币——货币。
【引申义】
1.货币的轻重各有等差,需要制定法则加以衡量——法则、准则
以身作则: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2.法则就是规定必须遵守的是非标准——副词,是、就是。
偏信则暗——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穷则思变——闻过则喜
3.副词,就、立即。
沛公则置车骑。
【假借义】
1.用作连词,表示多种语法关系。
①连接前后相承接的语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②连接转折关系的语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却”“但”。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那么”。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表示并列关系,不用翻译。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⑤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左传•肴之战》)
⑥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2.助词,无实际意义。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诗经》)
九、于
【本义】语气舒缓的样子——语气舒展。
【假借义】
1.用作介词
①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从”“到”。
年之际在于春
②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向,可译为“向”。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③引进动作行为的趋向或所从,可译为“从”“到”。
青,取之于蓝…… (《荀子•劝学》)
④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给”等。
取信于民:取得人民的信任。
⑤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重于泰山
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放在动词之后,可译为“被”。
见弃于人: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
⑦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⑧“在……方面”“从……中”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⑨与,跟,同。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助词,用于句中,无实际意义。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
十、乃
【本义】呼气不顺畅——呼气困难。
【假借义】
1.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代词,相当于指示代词“这样”“如此”。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判断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是…‘就是”。
胜败乃兵家常事: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
4.副词,相当于“才”“这才”“就”等,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5.副词,相当于“却”“竟然”"反而"等,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副词,相当于"只""仅" “仅仅”“只是”,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7.助词,无实义。乃文乃武。 (《尚书》)
十一、所
【本义】用斧头伐木的声音——伐木声。
【假借义】
1.用作名词,“处所”“地方”“应有的归宿”。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用作助词,放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
不知所措
3.用作助词,放在介词前面,组成介词结构短语,合起来作状语,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凭借的方法手段、产生的原因及其有关人物。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4.用作助词,与“为”合用,表示被动。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5.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通“许”。
父去里所,复还。(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6.量词,房屋一栋、一处称一所。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班固《西都赋》)
十二、 若
(一)动词,像,好像。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入前为寿 ,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十三、乎
【本义】话语说完之后余音未消的样子——句末声音上扬的样子。
【假借义】
1.在句子末尾人们要表示出说话的语气——语气助词,表达话语的多种语气。
用于句尾,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
②用于句尾,表示感叹或祈使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③用于句尾,表示揣度的语气,可以翻译为“吧”。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2.用于句中,介词,介引时间、处所等,相当于“在”“对于”“于”。
异乎寻常:异,不同;乎:于;寻常,平常。跟平常的情况很不一样。
3.形容词词尾,表示性状,可以翻译为“……的样子”。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十四、且
【本义】像放置物品的几案——案板、几案。
【假借义】
1.借用作连词,连接前面的话语。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又……又”“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表示层进关系,可以翻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③表转折,却。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2.用作副词,表示多种关系。
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尚且”“还”。表示让步关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姑且”“暂且”。
得过且过: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③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将”“将要”。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十五、焉
【本义】像一种鸟儿的形状——焉鸟,产于江淮。
【假借义】
1.代词,相当于“之”。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2.代词,表示疑问,可以翻译为“哪里”“什么”“怎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3.兼词。
(1)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之”“于此”、“于彼”。
习焉不察:习:习惯;焉:兼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4.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陈述。句末语气词,译为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5.助词,做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地”。
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6.助词,表示疑问,用于句末,相当于“乎”。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十六、也
1.句末语气词,表示多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2.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以引起下文。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十七、因
【本义】人躺在草席上休息——草席、垫子。
1、躺在席子上有所——依靠、凭借(介词)。
】因人成事——因利乘便
2.依靠多了形成惯例——因袭、沿用、依照
因循守旧——陈陈相因
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依据、条件、时机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通过”“经由”“趁着”。
因势利导: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4.介词,表示原因,相当于“由于”“因为”“因此”。
因祸得福
5.名词,可以译为“原因、机会”“机缘”。
前因后果——事出有因——因果报应
6.副词,于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7、动词
(1).根据。例: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例:①蒙故业,因遗策。
十八、与
【本义】动词,赐予别人一勺饭食——赐予、给予。
多许少与——与人方便
【引申义】
1.给予别人东西是为了和别人——结交、亲附
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2.与之亲近则容易赞成他的观点——赞成、赞许、援助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论语》)
3、对付。①庞煖易与耳。
【假借义】
1、介词。
(1)比,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给,替。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介词。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连词,相当于“和”“同”“跟”。
注意:此用法与介词用法要分清,义同而在句中所做成分不同,所以用法不同。
不足与谋
3.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疑问或感叹,后作“欤”,此义项读音为yú。
反问:子非三间大夫与?
疑问: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4.动词,可译为“参加、参与”,此义项读音为yù。
蹇叔之子与师。(《左传•肴之战》)

③ 高考的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是哪些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三)通“如”:好像,如同。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三)何:通“呵”,喝问。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何乃】译为“怎能”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乃尔】译为“这样”。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3.让步关系,尚且,还。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2.暂且,姑且。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且如】就像。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3.至,至于。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若何】怎么样。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所谓】所说的。 【所在】 1.到处。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2.以为,认为。 3.判断词,是。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4.对,向。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2.哪里,怎么。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⑴表示判断语气。 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2.用,任用。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④ 高考语文需要记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有多少个呀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与 十六、则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和”或“及”或“又”。如: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韩非子•说林》)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就”“才”“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却”。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有时译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一般译作“来”,或不译。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 “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呼应,表递进。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
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尸子《明堂》)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通“尔”,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如: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若欲死而父, 即前斗。《书博鸡者事》③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④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罢了。复音虚词,表示“限止”,语气助词。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后成。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⑤ 高考需要掌握多少个文言虚词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夫赵强而燕弱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礼毕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④惑而不从师 (《师说》)
5.表示假设关 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④ 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荆轲刺秦王》)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荆轲刺秦王》)
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③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雠者,何如?”(《荆轲刺秦王》)
(二)通“尔”,用作代 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复音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⑥ 高考语文文言必考的十八个虚词是哪些

一、 而

1、 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而母立于兹。

3、 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

(1) 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

如:既而儿醒,大啼。

俄而百千人大呼。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 何

1、 疑问代词

(1)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

子何恃而往?

(3)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2、 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吏呵一何怒。

3、 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

如太行王屋何?

(2)“何以”,即“以何”。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荣禄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4、 同“呵”,喝问。

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 乎

1、语气助词

(1) 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吗”?

如:欲安所归乎?

壮士,能复饮乎?

(2) 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 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如:孰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 用在句中停顿处,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

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亦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 用作助词,可作形容词词尾。

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四、 乃

1、 副词

(1) 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才”等。

如:良乃入。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 情理上的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竟然)”。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 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仅”。

如: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2、 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作定语,“你”“你的”。

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 用作副词,起帮助判断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嬴乃夷门抱关者。

五、 其

1、 代词

(1)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她的”(包括复数)。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第三人称,一般代人,可译为“他”“它”“她”(不加“的”)。

如:秦王恐其破璧。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3) 第一人称,用作定语或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 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 副词

(1) 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

如:其皆出于此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 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怎么”。

如:其孰能讥之乎?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 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恐怕”。

如:吾其反也。

(4) 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可”。

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 连词

(1)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2) 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

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

4、 助词,作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如:霰雪纷其无垠兮。

六、 且

1、 连词

(1) 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

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且矫诏纷出。

(2) 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词,可译为“又”“并且”。

如:河水清且涟漪。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3) 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况且”“再说”。

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如:不出,火且尽。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七、 若

1、 代词

(1) 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如:更若役,复若赋。

若入前为寿。

(2) 指示代词,“这”“这样”“如此”。

如: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2、 连词

(1)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设”。

如:若止印三二本,则未为简易。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2) 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3、以“夫”“至”结合,放在一段或者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如: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4、 动词,“像”“好像”。

如:若水之归下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八、 所

1、 助词

(1)组成“所”字结构。后面必须跟动词,如不是动词则要活用为动词。相当于“……的”。是一个名词性结构。

如:置人所缯鱼腹中。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 组成“为……所……”表被动。

如: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3、 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1) 表原因。译为“……的原因”。

如: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表凭借、手段、目的。译为“用来……的”。

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4、 名词。译为“处所”“地方”。

如:某所,尔母立于兹。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九、 与

1、 介词,

(1)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

如:且与府吏要。

秦伯说,与郑人盟。

(2) 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跟……相比”。

如:吾与徐公孰美。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 连词,边接并列成分。

如:今秦之与齐犹齐之与鲁也。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入与非常也。

3、 语气助词,通假字,同“欤”。

如:王庶几无疾病矣与。

无乃尔是过也。

4、 动词,译为“给予、结交、参加、赞许、亲附”

如:蹇叔之子与师。

失其所与,不智。

与嬴而不助五国者。

十、 于

1、 介词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如:得复见将军于此。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 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胜过”。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 构成复音虚词“于是”。

(1) 句首表承接或因果关系,古今同义。

如: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秦王不怿。

(2) 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在这”“从这”。

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 词缀,嵌在动词之前,构成双音节词,不译。

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十一、为

1、 介词,读四声。

(1) 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 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如:为君翻作《琵琶行》

公为我献之。

(3) 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4) 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5) 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6) 被动关系。可译为“被”。

如:恐为操所破。

2、 助词。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可译为“呢”。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以伐为?

3、动词,“成为”“变成”“治理”“作为”“当作”“以为”“认为”“是”等。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

十二、焉

1、 助词

(1) 语气助词。

A、 陈述语气,可不译。

如:于是余有叹焉。

B、 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C、 句末助词,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如:盘盘焉。

2、 代词

(1) 人称代词,一般代物,作第三人称,可译为“它”。

如:谨食之,时而献焉。

(2)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

则将焉用彼相矣。

3、 兼词

(1) 用作“于此”“于是”。

如:青麻头伏焉。

风雨兴焉。

(2) 用作“于之”。

如:使皇武子辞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十三、因

1、介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如:因宾客至相如门前谢罪。

因击沛公于坐。

我欲因之梦吴越。

2、 连词

(1) 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如:相如因持璧却立。

府吏闻此便,因求假暂归。

(2)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如: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

十四、也

语气助词

(1) 表示判断语气。

如: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 表示肯定语气。

如: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3) 表示疑问语气。

如:吾王庶几无疾病矣,何以能鼓乐也。

缚者何为者也?

(4) 表示感叹语气。

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能鼓乐也。

(5) 用在句未,表示反诘语气。

如:安求其能千里也?

(6) 表示祈使语气。

如:勿从俱死也!

(7)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十五、以

1、 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用(凭)什么身份“”按照“。等。

如:余船以次俱进。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2) 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秦亦不以城予赵。

(3) 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相当于“在”“于”。

如:余以干隆三十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5)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2、 连词

(1)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目的关系。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

如:敛赀财以送其行。

以尽吾齿。

(3) 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4)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余以四人拥火以入。

(5)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如:以是人多以书假台口余。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发于新硎。

4、 副词,同“矣”,相当于“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

十六、则

1、 连词

(1)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原来是”“已经是”。

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临视,则虫集冠上。

(2)假设关系,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或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 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可译为“可是”“却”,或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可译为“虽然”“倒是”。

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 副词,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寡人之罪也。

十七、之

1、 代词

(1) 人称代词,第三人称。

如:作《师说》以贻之。

(2)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

之二虫又何知?

2、 助词

(1) 结构助词。

A、 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或不译。

如:吾尝闻少仲尼之闻。

B、 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

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 音节助词,凑成音节,不译。

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十八、者

1、 助词

(1) 构成“者”字结构,名词性短语。

如:用叶者取叶禄长足时。

(2) 起提顿作用,可不译。

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 代词

(1) 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 放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之类。

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⑦ 高中语文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如: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如: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

⑧ 高考的语文虚词

高考语文虚词18个
一、而
1.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 用作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二)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 用作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 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 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
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三、乎
1. 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3. 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 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
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 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五、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
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
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
可译为"还是"。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六、且
1 .用作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 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如: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七、若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三)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
表示他转。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八、所
1.用作助词。
(一)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
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二)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 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
(一)表示原因的,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表示手段或凭借的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九、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
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 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
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十、焉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十一、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业。(《左忠毅归逸事》)
2.
(一)表示肯定语气的,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二)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
(一)表示感叹语气的,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十二、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
"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干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
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十三、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
"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四、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
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
和它相应。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
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
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十五、与
1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跟”“和”。
例1:秦伯说,与郑人盟。 例2:竖子不足与谋!
2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和”。
例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例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语气助词,通“欤”。
例5:无乃尔是过与?
4固定结构“孰与”“与……孰”,相当于“跟……相比,哪一个… ”。
例6:吾与徐公孰美? 例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十六、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
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
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
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
"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
可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十七、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
(《采草药》)
(二)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
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三)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四)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十八、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
有的可不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译时应省去。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
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
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⑨ 高考要掌握多少个文言虚词

高考要掌握文言文虚词有上千个左右,文言文虽然考得并不多,但是也要占一定的分数。所以无论是实词还是虚词能掌握的尽量掌握,虚词的那些用法也要牢记于心。

⑩ 谁知道语文高考考纲中文言文虚词有多少个

语文高考考纲中规定的文言文虚词共有18个,它们分别是: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每个词语的具体释意和例句请参阅以下网址:
http://..com/question/10505900.html

阅读全文

与高考语文考多少多少虚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5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2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5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4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4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7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0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4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6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67